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

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
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

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

作者:黄宁(Henry) 单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系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话题,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我们的环境资源,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本文介绍了当今四个具影响力的环境评估体系,包括英国的BREEAM 体系,美国的LEED?系统,澳大利亚的NABERS 以及中国的GBCAS 。通过对比阐述了四个体系不同的发展历程,内容,权重及特别之处。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sustainability is becoming a more crucial and serious issue in our world.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utilize our built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many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their own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s.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four main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s including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Method) in Britain, 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America, NABERS(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Rating System) in Australia, GBCAS(Assessment system for Green Building of Beijing Olympic) in China. From the comparison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category, weighing and trait of each one.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估体系BREEAM, LEED?, NABERS, GBCAS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KEY WORDS:sustainability,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BREEAM, LEED?, NABERS, GBCAS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评估体系

“在最近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可持续发展’一词成为一个变化多端的概念,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可能会给它一百个解释” (1)。这种现象主要起源于上个世纪后20年。事实上,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绿色建筑学家布兰达?威尔女士早于1972年在其剑桥大学的毕业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可持续性的观点,内容涉及:全球问题如大气污染,环境及资源;地方问题包括化石燃料的使用等(2)。后来,这些观点构成了英国环境评估体系BREEAM 较早版本的主要部分---“全球性影响”和“周边地域性影响”(3)。直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给了可持续发展一个较为准确而被广泛接受的概念: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使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

及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4)。根据这一范畴,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起草了自己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主要命名为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并逐渐将其应用于建筑的设计,试运行和运营阶段。1988年,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 (BRE) 着手研究其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并于1990年正式颁布使用BREEAM Version 1,其内容主要是关于新建办公建筑的评估。在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另一个成功的评估体系,它最早的版本LEED Version 1.0 于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 所颁布执行。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体系被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所实施并广泛应用于日本。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于2001年开始执行其第一个全面建筑环境评估系统--- NABERS(National Australian Building Environmental Rating System)。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评估系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更加明显。一个显著的例子,在中国有一个中型城市为发展其工业兴建了许多工厂,投入生产后这些工厂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最终的结果是在人造卫星发回的照片中已找不到该城市。如今环境恶化已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它们开始研究实施相应的环境评估系统,例如中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奥运评估体系--- GBCAS(Assessment System for Green Building of Beijing Olympic),还有一些国家基本参照现存的体系,如BREEAM 和LEED?,仅调整或增加部分条款以适应本国的具体情况。

同时,一些国际性的评估系统在发挥着功能。例如iiSBE(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a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发行的GB Tool (Green Building Tool) 评估体系,iiSBE是一个国际性的非赢利组织,其目的在于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类居住及生活环境。GB Tool 目前已被许多国家采用,如韩国的环境评估体系基本参照它来制定的,意大利的评估体系Protocollo ITACA 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另外,还有不少成功的地方性的环境评估体系,像在环境保护方面重视较早的北欧国家,纷纷颁布本国的评估系统,瑞典有Eco-effect 体系,丹麦有BEAT 体系,Promise 评估系统为芬兰的国家环境评估系统。

BREEAM, LEED, NABERS和 GBCAS 的发展历程

BREEAM:

自1988年,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开始研发本国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也就是后来颁布的BREEAM,目前它是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之一。颁布该体系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公建筑的使用功能,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第一个BREEAM版本是1990年开始执行的新建办公建筑评估手册。该手册颁布后,立刻收到良好的反馈,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它版本的BREEAM纷纷登陆,如评估新建超级市场的2/91版本,关于新住宅评价的3/91版本,4/93版本制定了评估已建办公建筑的相关内容,而5/93版本则是用来评估工业建筑的。BREEAM的最新版本包括:2004年版的BREEAM办公建筑评估体系,工业建筑评估体系,住宅评估体系及2003年版的BREEAM商业建筑评估体系。

表一 BREEAM评估体系主要版本及应用范围:

BREEAM 版本颁布时间评估范围TopEnergy

1/90 1990 新建办公建筑的设计

2/91 1991 新建超级市场

3/91 1991 新建住宅

4/93 1993 已建办公建筑BREEAM 98 for Offices 1998 已建及新建办公建筑BREEAM for Retail

p Ks.z H!r;q节能,建

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

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

能源

2003 新建及运行商业建筑BREEAM for Industrial Units 2004 新建工业建筑)_[

BREEAM for EcoHome 2004 新建或翻新办公建筑,已建并使用新建及翻新独立住宅和公寓

由于工程实践在不断发展,关于建筑和环境的立法也在变化,为了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BREEAM 建筑环境评估体系每年要做一次修订,增加一些新内容,并摒弃某些过时的条款。

BREEAM体系已得到成熟的发展,也在许多实践中得以应用和检验,因此它现在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参照应用。新西兰政府根据它制定了自己的绿色住宅计划,该计划由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BRANZ )于1997年开始实施(5)。香港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HK-BEAM系统以BREEAM为其框架,加拿大政府吸收BREEAM的经验,并根据本国的实情颁布了BREEAM绿叶评估体系,用来指导评价该国的建筑。LEED?

1994至1998年,USGBC着手研究美国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名为LEED?体系,最初版本是LEED? 1.0,颁布于1998年。到了2000年,更高级的版本LEED? 2.0 获准执行,目前应用的是LEED? 2.1系统。为适应建筑自身发展的特点,LEED 体系最近又作了细化,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版本问世,如LEED-EB 等。

具体的发展状况参见表二

LEED?版本颁布年限评估范围绿色

1.0 1998 办公/商业零售及服务/ 旅馆业/研

究机构/

2.0 2000 居住建筑(四层及以上)

2.1 2002

3.0 2005* *预计颁布时间

LEED?-EB (试行) 已建建筑的运营

LEED?-CI (试行) 商业性建筑室内部分

LEED?-Residential (在建) 居住建筑

LEED?-Retail (在建) 零售商店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版本,LEED? 体系还有一些地方性版本及军事版本,例如波特兰LEED? 体系,西雅图LEED? 体系,加利福尼亚LEED? 体系等,这些变化的版本均作了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调整。另外,

LEED? 系统有一个专门评估军事设施的版本,名字为SpiRiT 体系。LEED? 体系有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它在对目标进行评估时,仅用简单的打分求和来计算最终结果,特别易于操作,正因为这一点,它被其它的国家所参考。

NABERS

在评论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NABERS之前,其完成者---威尔夫妇特别值得介绍,他们夫妇已从事绿色建筑的研究达30多年。1991年,他们出版了代表作《绿色建筑:为可持续的未来而设计》,该书阐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空气,水,火(能源),土地,废物再利用,交通等(6),这些元素日后出现在各种建筑环境评估系统中,分别对应于评估体系的相关条目:全球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水的使用,能源使用,材料及资源,废物利用,交通等。而且,在这本书中,威尔夫妇还分析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对其可持续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客观评价,正如我们今天用BREEAM 或LEED?体系去分析评价一个建筑的可持续性。

NABERS 的研究开始于2001年,正式实施于2003年,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建筑实际运转情况为基础的评估体系,它并不对一个未建成的建筑进行预测,估计性的评价,而是对其运转过程中有关可持续发展各因素进行评估。从这一意义上来讲,NABERS 不象其它一些评估体系着重于对建筑设计阶段的调节,它更强调于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因为,设计阶段的某些理想值和实际使用中常常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威尔夫妇多次强调的概念:对建筑实践的研究永远超过对其的估计。

当前的NABERS版本涵盖商业办公建筑及住宅,详见表三:

NABERS版本颁布年限评估范围

Commercial office whole building 2001

办公建筑馆,饭店,影院,博物馆,,

图书馆,商场,旅医院,学校,单

体住宅,公寓等。

Commercial office base

building

2001

Commercial office tenancy 2001

Domestic

为了北京市在今后按可持续的步骤发展,以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即GBCAS ,主创人员来自清华大学。

评估内容方面,GBCAS主要参照了美国的LEED? 评估体系,而评估方法则吸收了日本CASBEE 体系的双指针法,也就是将建筑的使用分为“消耗”(L)和“产出”(Q)两部分,“消耗”指的是建筑对能源,水,材料等的使用,“产出”代表建筑给使用者所提供的环境质量及服务效果。按照编写者的描述,这一双指针体系能反映建筑的真正功效,“所谓绿色建筑,即是我们追求消耗较小的L而获得较大的Q的建筑”(7)。

而且, GBCAS 可对建筑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每一阶段,“L” 和“Q”的内容稍做调整,例如,规划阶段的“Q”指“ 场地质量”,“提供的服务”和“室外环境质量”,而在设计阶段除保留了“室外环境质量”,其它变更为“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服务与功能”等(8)。

BREEAM, LEED, NABERS 和 GBCAS的评估指标及权重

虽然四个环境评估体系的最终目的相同,可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有些差别,这主要因为在四个不同的国家中,其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焦点稍有区别。同时,即使不同的环境体系中,相同的指标也可能在总分中所占比重不一样。正是从这些较细微的差别之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每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可持续发展工作之重点,例如:“管理”指标已被增加到近年的BREEAM 版本,这在早期的BREEAM中不曾提到过。另一方面,一些过时的指标也已从BREEAM中删除,如早期曾参与评价的“对其他建筑及场地的阴影遮挡”等。

BREEAM

最新版的BREEAM可从以下9项指标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估。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8Z3N X,l*x g @ h

?管理:全面的管理方针,试运转场地的管理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能源:运转所需能源及CO2的释放问题。

?健康:室内及室外影响使用者健康的因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交通:交通相关的 CO2 排放问题,交通和选址问题。

?土地使用:“绿色”用地和“褐色”用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生态:场地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及提高。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材料:建筑材料对环境的互动影响,包括材料对生命周期的影响。 TopEnergy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论坛

?水:水的消耗及使用效率。

在以上所有指标中,“能源”占较大的权重,这是由于英国政府历来重视能源消耗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全球负面影响:如GWP,ODP危害和酸雨等。

LEED?

LEED? 2.1 是其最新版本,它主要包括六项评估指标: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

?节水

?能源和大气环境

?材料和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

?符合LEED的创新得分

其中每项又包含了一些分项,这些分项涵盖更具体的评估内容,每个分项最多可获1或2分,所有分项的分数相加及得到总分。其中“能源”和“室内环境质量”两项权重最高,其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为“17”和“15”。

而且,LEED 2.1体系对参与评估的工程规定了七个必须遵照的前提条件,它们是:“冲蚀和沉积控制”,“基本建筑系统调试启动”,“最少能源消耗”,“减少暖通空调制冷设备中的CFC”,“可回收物质的贮存和收集”,“室内空气质量(IAQ)的最低要求”,“控制环境中的烟雾”等。

按照较细致的划分, NABERS 可分14个指标:

?能源/全球温室效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制冷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

?交通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以上三项可归纳入“绿色”总指标得分。

?水的使用

?雨水管理

?污水管理

此三项记入“水”总指标得分。

?雨水的污染

?自然资源多样性

?有毒物质

?制冷引起的臭氧层破坏节

?垃圾释放总量?Y

?垃圾掩埋处理

以上各项记入“场地管理”总指标得分为了北京市在今后按可持续的步骤发展,以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即GBCAS ,主创人员来自清华大学。

评估内容方面,GBCAS主要参照了美国的LEED? 评估体系,而评估方法则吸收了日本CASBEE体系的双指针法,也就是将建筑的使用分为“消耗”(L)和“产出”(Q)两部分,“消耗”指的是建筑对能源,水,材料等的使用,“产出”代表建筑给使用者所提供的环境质量及服务效果。按照编写者的描述,这一双指针体系能反映建筑的真正功效,“所谓绿色建筑,即是我们追求消耗较小的L而获得较大的Q的建筑”(7)。

而且, GBCAS 可对建筑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每一阶段,“L” 和“Q”的内容稍做调整,例如,规划阶段的“Q”指“ 场地质量”,“提供的服务”和“室外环境质量”,而在设计阶段除保留了“室外环境质量”,其它变更为“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空气品质”,“服务与功能”等(8)。

BREEAM, LEED, NABERS 和 GBCAS的评估指标及权重

虽然四个环境评估体系的最终目的相同,可在评估指标的设置上有些差别,这主要因为在四个不同的国家中,其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焦点稍有区别。同时,即使不同的环境体系中,相同的指标也可能在总分中所占比重不一样。正是从这些较细微的差别之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每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可持续发展工作之重点,例如:“管理”指标已被增加到近年的BREEAM 版本,这在早期的BREEAM中不曾提到过。另一方面,一些过时的指标也已从BREEAM中删除,如早期曾参与评价的“对其他建筑及场地的阴影遮挡”等。

BREEAM

最新版的BREEAM可从以下9项指标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估。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8Z3N X,l*x g @ h

?管理:全面的管理方针,试运转场地的管理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能源:运转所需能源及CO2的释放问题。

?健康:室内及室外影响使用者健康的因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污染:大气和水污染问题。

?交通:交通相关的 CO2 排放问题,交通和选址问题。

?土地使用:“绿色”用地和“褐色”用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生态:场地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及提高。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

建筑能源

?材料:建筑材料对环境的互动影响,包括材料对生命周期的影响。 TopEnergy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论坛

?水:水的消耗及使用效率。

在以上所有指标中,“能源”占较大的权重,这是由于英国政府历来重视能源消耗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全球负面影响:如GWP,ODP危害和酸雨等。

LEED?

LEED? 2.1 是其最新版本,它主要包括六项评估指标: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

?节水

?能源和大气环境

?材料和资源

?室内环境质量

?符合LEED的创新得分

其中每项又包含了一些分项,这些分项涵盖更具体的评估内容,每个分项最多可获1或2分,所有分项的分数相加及得到总分。其中“能源”和“室内环境质量”两项权重最高,其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为“17”和“15”。

而且,LEED 2.1体系对参与评估的工程规定了七个必须遵照的前提条件,它们是:“冲蚀和沉积控制”,“基本建筑系统调试启动”,“最少能源消耗”,“减少暖通空调制冷设备中的CF C”,“可回收物质的贮存和收集”,“室内空气质量(IAQ)的最低要求”,“控制环境中的烟雾”等。

按照较细致的划分, NABERS 可分14个指标:

?能源/全球温室效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制冷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

?交通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以上三项可归纳入“绿色”总指标得分。

?水的使用

?雨水管理

?污水管理

此三项记入“水”总指标得分。

?雨水的污染

?自然资源多样性

?有毒物质

?制冷引起的臭氧层破坏节

?垃圾释放总量

?垃圾掩埋处理

以上各项记入“场地管理”总指标得分。

?室内空气质量

?使用者的满意程度

被记入“使用效果”总指标得分。某参评工程的NABERS得分将按照四项总指标得分权衡后决定,表四详细作了分析:

?使用者的满意程度

被记入“使用效果”总指标得分。某参评工程的NABERS得分将按照四项总指标得分权衡后决定,表四详细作了分析:

NABERS得分绿色指标水指标场地管理使用效果级别描述

10 5 5 4 3.5 世界领先的节

9 4.5 4.5 3.6 3.2 世界级的

8 4 4 3.2 2.9

非常好的

7 3.5 3.5 2.8 2.6 好的

6 3 3 2.4 2.3 中上等的

5 2.5 2.5 2 2 中等的

4 2 2 1.6 1.7 较低等的

3 1.5 1.5 1.2 1.

4 差的

2 1 1 0.8 1.1 很差的

1 0.5 0.5 0.4 0.8 极差的

00 0 0 0 0 完全失败的

TopEnergy

从上表中,非常容易看出四项不同的总指标在最后记分时所占权重之差别,其中,“绿色指标”和“水指标”明显要重于其它两项,前者和能源及大气质量息息相关,这在其它评估体系中同样有重要的地位,但“水指标”在 BREEAM 和LEED? 中比重并非很高,在NABERS体系里却得到更多重视,这主要因为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国家,节水管理对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其政府前些年就颁布了一项“国家节水标签计划”,凡是使用水的相关器具,被要求贴上表明节水程度的标签,用来提高消费者的节水意识,并收到良好效果。

在指标设置上,NABERS还有其独到之处,即将使用者的反馈及对目标的评价综合记入得分,从使用者手中收回的用户使用建筑反馈表常常能真实地反映建筑的某些质量,并非仅按计算和测量所得资料去生硬地评价一个建筑。

GBCAS"MW?s c V w-vo8L

GBCAS 有两个方面和其它三个评估体系差别较大。首先,其评估指标在评估的四个阶段做了调整,不象其它体系的指标总是固定的。其次,它用双指标来评价一个项目,即将建筑的“消耗”(L)作为横坐标,“产出”(Q)作为纵坐标去综合衡量一个建筑。

BREEAM, LEED, NABERS AND GBCAS 的等级划分

以上四种评估体系最终要给评估工程一个相应的等级,或按其最终得分,如BREEAM, LEED?和NABERS,或按其在评估坐标系中所处位置,如GBCAS。BREEAM按照建筑得分将结果限定在四个主要级别,分别是“通过”,“好”,“很好”和“优秀”,各等级评分范围如表五所列:

表五 BREEAM 评分等级:

BREEAM 等级得分

优秀大于675分

很好530-695分

好385-550分

通过235-405分

2004年的BREEAM 办公建筑版本中,各项指标的预计最高得分分别为:管理-160; 健康-150; 能源-136; 交通-104; 水-48; 材料-98; 土地使用-30; 生态-126; 污染-144。所以,其最高可能分数是996分。

LEED? 2.1 则为参评目标设置了五个级别:“不合格”,“合格认证”,“银质认证”,“金质认证”和“铂金认证”,参见表六:

LEED? 等级要求分数

铂金认证52-69分

金质认证39-51 分

银质认证33-38分bbs

合格认证26-32 分

不合格25 或更少

于NABERS评定等级和标准已在表四中列出,不再陈述。而GBCAS 的级别评定方法不同,它利用坐标系来区分不同的“绿色”级别,如图一中若参评工程按其“L”和“Q”分数位于坐标系的B区,则说明其尚属绿色建筑,但若在D和E区,该建筑的环境评估等级非常低,已不属于绿色建筑范畴。

总结

上述的四个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对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在四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发挥着在环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指导及评定作用。同时,它们也成为其它国家同类评估体系的参考模板,为它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其中,BREEAM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到现在,它已经历10多年的实践和检验,由于其成熟性被多个国家效仿。LEED?体系简单易于掌握,同时,它还在如何将国家性评估体系更好结合地方实情方面做出长足的探索。NABERS第一次将使用者的反馈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这也体现了建筑的真正目的是为使用者服务,使用者的真正感受与专家通过预计和测试得来的结果同样重要。GBCAS是一个较新的评估体系,它是中国的有关部门特地为北京奥运会而编写制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家性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必将出台,它也会成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处理可持续发展事宜的模本,毕竟,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套经过深思熟虑而运作出的评估体系一定会具备完善的指导功能。

附表为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环境评估体系的简单资料。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建设单位(盖章):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源水电站 编制单位(盖章):恭城瑶族自治县水电站发电协会

编制日期:2016年12月 1 总论第1章 1.1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1998年4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013.6.29 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1,2011.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 年10 月);(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8年11月); (19)《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2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 (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1月);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9月); (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2月); (2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 (26)《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13号); 1 4〕27)《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号);修订;,2010.9.292004.6.3(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号132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修订;,2010.12.22令,2002.2.13年办法》(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30 日实施);月1月修订,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2006(31 [2015]17号;(3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1月);)《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34 ;,2006.1.24 《国务院关于事故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

工程 节能工程 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章):张家港市金界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负责人: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四、建筑节能分部质量评估依据 设计文件:苏州广厦建筑设计院,关于本工程的施工图、施工说明及设计变更通知单、图纸会审记录等。 有关施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监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部第78号令) 五、监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 1、监理工作积极督促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2、对承包单位资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进行审查,督促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远转,应督促管理层加强管理。 3、对施工组织设计各主要工序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按批准后方案监督执行,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规范、设计图纸等进行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自检,质量评定工作。 4、对进场原材料及时检查合格证质保书,现场抽样送检,检测报告未到施工现场前不得使用,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实施阶段: 1、踏勘现场,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参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对每批进场的建筑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与抽样送检和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检查和核对。 2、重点防治质量通病,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加强旁站和巡视监督管理,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纠正处理。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字体:大中小】2010-09-01 11:12:43 来源:中国天气网 目前全球对建筑“绿色”与否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TM),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其中以LEEDTM标准体系为最完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 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具有影响力。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 (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该体系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可持续性 建筑,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简而言之,LEED是设计、建造和世界上最好最环保建筑的一套先进体系,整个项目包 括培训、专业人员认可、提供资源支持和进行建筑性能的第三方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以《标准》为基础,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通过这六类指标将建筑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 为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通知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和 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 标识工作。 通知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 标识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 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 从LEED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任何一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别是一些推荐性的评估体系,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 那么这套体系最终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 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发商如何受益? 也就是如何让得到绿色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这会给开发商带来最直接的利益。当然这是针对那些不仅仅是想"打绿色牌",炒作绿色的发展商,而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商。因为我们目前所讲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造完之后的给一个认证,而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节能设计 **********************工程建筑层数为**层,建设地点为*************。由 **************有限公司设计,由**************有限公司承建,由*************有限公司监理.

二、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和见证取样情况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现监理人员对于进场的建筑节能材料,严格根据规范规定,现场见证取样,送衡水市实验室试验化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确保了建筑材料的合格使用。包括粘结砂浆、抹面砂浆、耐碱网格布、模塑聚苯板等。 2、工程质量控制 该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无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隐患,均控制在规范规定使用内。 3、见证取样情况

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对于进场的包括粘结砂浆、抹面砂浆、耐碱网格布、模塑聚苯板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现场取样密封后送衡水市实验室检验,坚持材料报验制度,材料均有合格证及试化验报告。 三、保温节能隐蔽工程的分项质量评定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对节能工程的质量即(材料、制作、施工)等采用了巡视、旁站措施监督、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下发监理通知单,跟踪整改、实测、实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四、执行国家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情况 本工程施工中涉及工程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建筑节能分项施工过程中按标准严格执行,对施工中的网格布搭接过小,窗口下料布置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发现督促施工企业加以整改,从而保证了工程的实体质量。 五、工程总体评定 参验五方认为本工程节能工程所需的质量控制资料齐全,且能与施工进度同步,确认工程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质量验收合格。

浅析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浅析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发表时间:2012-05-10T11:19:44.58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赵红[导读] 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的发展概况 赵红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050228 摘要本文介绍了 CASBEE的概况;阐述了CASBEE-住宅(独户独栋)评价工具的评价内容和表示方法;分析了环境效率指标 BEE 的计算和 BEE 分级图、雷达图、柱状图在评价结果表达中的应用;总结了CASBEE-住宅评价工具的特点,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环境 CASBEE 环境效率指标 日本是由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典型的岛屿国家,能源、资源十分匮乏,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头等大事。特别是近年地球温暖化日益严峻、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本政府很早就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引导全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与绿色建筑推广。在这方面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当繁多,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环境。 1.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的发展概况 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是在国土交通省支持下.2001年开始进行研究,主要由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JSBC开发,开发成员来自产(企业) 政(政府)、学(学术界)。自2002 年完成了最早的评价工具CASBEE- 事务所版,2003年7月CASBEE- 新建、2004年7月CASBEE- 既有、2005年7月CASBEE- 改造、2006年7 月出版 CASBEE- 街区建设, 2007年9月公布 CASBEE- 住宅(独户独栋)。2009年4月1日对其名称做了相应的变更,从“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更名为“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价体系”。截止目前先后颁布了针对既有建筑、改建建筑、新建独立式住宅、城市规划、学校、以及热导效应、房产评估的评价标准并即将颁布针对都市的评价标准。 2. CASBEE评价体系 以“CASBEE住宅”为例来介绍一下CASBEE评价体系: 2.1评价内容和表示方法 “CASBEE住宅”评价工具 综合环境性能分项 自身的环境品质 Q(Quality) Q1:使室内环境舒适、健康、放心; Q2:长期持续使用; Q3:使街区房屋布局、生态系统丰富多彩给外部的环境负荷 L(Load) LR1:珍惜使用能源和水; LR2:珍惜使用资源、减少垃圾; LR3:考虑地球、地域和周边环境备注对于L,用 LR(LoadReduction,称为环境负荷降低程度) 来评价对减少环境负荷L所作努力的效果,LR 值越高越好,在计算BEE 值时将LR换算成L。Q得分高、L得分低为好。 由于是从上述各方面进行评价的,所以,用“CASBEE 住宅”评价工具评出的好住宅可以描述为:具备舒适、健康、放心(Q1)且能够长期持续使用(Q2)的性能,珍惜使用能源和水(LR1),努力使建设和拆除时都尽量不产生垃圾(LR2)来减轻环境负荷,在形成良好的地域环境中发挥作用的住宅(Q3, LR3)。6大项目下又分设中项目和小项目,其权重系数分别由各方面的专家讨论确定。多数小项目内又设有具体的评分点,6大项合计共有54个评分项目。 2.1.1评分和权重系数的设定 各评价项目均以5分为满分,分成 1、2、3、4、5 级进行评分,一般水平为3居中,最高为 5,最低为1。然后,再各自分别按其权重系数加总求和。。各大项间用统计方法 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 法设定权重系数,为:QH1:QH2:QH3=0.45:0.30:0.25;LRH1:LRH2:LRH3=0.35:0.35:0.30。 2.1.2评价指标 将评分结果按Q和L分类汇总,换算成 100 分满分,Q的分值高、L的分值低的建筑物就可获好评。在这里,Q与 L具有关联性,比如通过削减采暖制冷用能量来降低环境负荷,L值会降低,但这可能与忍受暑热寒冷相关联,同时也降低了环境品质Q 。因此,为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CASBEE 将Q和 L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定义为环境(性能)效率:: BEE =Q /L BEE值的高低能够更好地反映对建筑环境的综合评价,只有当Q的分值提高 L的分值降低时, BEE值才会增大。 2.1.2评价结果的表示方法 “CASBEE 住宅”评价工具将评价结果用BEE分级图、雷达图、6大项的柱状图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表示在一张纸上,直观明了。(1)用柱状图表示各中项和大项的得分:在柱状图中标出各中项的得分,并将该大项的计算结果标注在右上方,各大项和各中项的情况一目了然。6大项共6张柱状图,每一大项一张柱状图。 用雷达图表示各大项的得分情况:将各大项的得分标在雷达图的相应坐 标轴上,然后连成多边形,通过多边形的形状很容易看出各大项的优劣和均衡与否。 (3)BEE值的图形表示: BEEH 值的计算式为: BEEH=QH /LH=[25 (SQH-1)]/[25 (5-SLRH)] 式中: SQH 为 QH 的总得分;SLRH 为 LRH 的总得分 QH 值的换算公式为: QH=25 (SQH-1) LH 值的换算公式为: LH=25 (5-SLRH) 以 QH 为纵轴,以 LH 为横轴作图,将所求的 BEE 值标在图上进行分级和星级评定。若BEEH=2.7 落在 A 区域内,则评为 A 级(四星级),具有很好的建筑环境综合性能。 3. CASBEE住宅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CASBEE 住宅是个很有特点的评价工具,简单、综合性强、可信度高等等。

建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报告1参考文本

建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报告1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报告1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施工现场无高压线、无地下燃气管线。 二、施工现场东为施工道路,东、南、北均为其他在 建工程。 三、施工现场无山体、水体、油库、地下管线、坑 道、军事设施、危险品库等设施。 四、该工程为框架结构、基础开挖深度在1米以内, 对周边建筑物无安全影响。 五、该工程对周边通信和道路等公用设施不影响。 六、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选址合理,结构安全,围挡 牢固可靠,无安全隐患。 七、施工现场无集贸市场和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场所,

对周边交通和行人不会造成影响。 八、对施工中的粉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以及噪音和振动等影响环境的因素应加强管理做到不扰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做到日产日清,并严格控制噪音、夜间施工不超过规定时间,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九、施工现场无其他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危险源。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建筑节能质量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 建筑节能工程) 工程名称金山商贸城1#3#楼 建设单位湖北同辉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大冶市新冶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黄石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目录 一、工程况………………………………………………………………………….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三、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四、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情况………………………………………………………… 六、评定结论…………………………………………………………………………、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大冶市金山店镇,总建筑面积3766.31平方米。层数地上6 层,建筑高度为18.6m。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主体结构为全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湖北同辉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黄石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大冶市新冶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单位:湖北劲勋节能环境建材有限公司、大冶市松茂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7107 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 三、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四、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建筑工程评估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一期室外运动场工程 工程质量竣工评估报告 (辅助用房) 建设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设计单位:上海轻工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包单位:上海康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章):上海环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评估依据 三、质量保证资料核查情况 四、分部分项工程说明 五、评估结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一期室外运动场工程 (辅助用房) 工程质量竣工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奉贤新校区-期工程室外运动场. 2.建设地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一期室 外运动场东临奉炮公路,北临奉柘公路,西临学生公寓,南临海工路。 3.建设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4.设计单位: 上海轻工业设计研究院. 5.监理单位: 上海环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 上海康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7.建筑面积. 554m2; 8.结构类型: 基础部分: 条形基础;主体部分: 砖混结构二层建筑(新增斜屋面),层高3.3m,建筑总高度8.6m,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结构柱、梁、板、雨逢、楼梯砼强度为C25,墙体为M7.5混合砂浆,砌MU10砼砖。本工程设计±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600M,室内外高差-0.300M。 二、评估依据 1、国家及上海市有关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条文以及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建筑给排水系统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11、《住宅工程防渗漏管理手册》(上海市住宅发展局编)2001.12 12、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及变更修改通知单和技术核定单 13、有关的标准图集及说明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管理研究方法论》 课程作业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年级班级1105106 姓名李雪 2011年12 月30日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深层面的体现形式。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推广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讨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评价体系的差别与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应继续完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 Abstrct: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apparent and tensions of glob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sig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world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is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reflected at deeper levels. Wh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globalization strateg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dustry,and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i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sues.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has papers of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second describes has at home and abroa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building aspects of research status,through comparison at home and abroad promotion green building of evaluation system,discussion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abroad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ces and common of Department,this Foundation Shang pointed out that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exists insufficient,should continues to perfect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promoting China green building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perfect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也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

1总则 1.1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 1.1.1任务来源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西起勉县武侯镇,东到洋县小峡口,东西长105km,南北宽5-25km。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建设始于建国后。五十年代修建了38.4km砌石护岸,有效地操纵了局部河段的河岸坍塌;六十年代初,提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在干支流两岸筑堤73.5km,造林4万多亩,新建、加固了一些险工段;1974年以后,按照“向汉江要地”的错误精神指导下,筑堤83.8km。由于过度缩窄河道,导致所修建的大堤大部分毁于“81.8”、“90.7”洪水。1991—1994年,一期工程新修堤防52.02km。1998年开始续建,到2000年底完成新修堤防12.97km,加高培厚16.16km。截止2001年4月底,汉江干流两岸共建有堤防工程171143m,其中左岸堤防工程20段长93935m,右岸堤防工程21段、长77208m;各类坝垛228座,其中左岸81座,右岸147座;涵闸(洞、管)138座,其中左岸61座,右岸77座。但仍存在城防段防洪标准偏低,部分地段堤线布置不合理,排涝设施不健全、尚未构成完整的堤防防护体系等防洪问题。继1998年“三江大水”之后,为汲取大灾之后的经验教训,水利部及所属各大流域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新的技术规范重新编制河流防洪规划。为此,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托付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原防洪“一期工程”和“续建工程”基础上完成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依照《建

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要求,汉中市河道治理处于2002年3月21日托付我院进行该项目环境阻碍评价。 1.1.2评价目的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环境阻碍分析,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阻碍,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不利阻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经济建设和环境爱护协调进展,为环境治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 (2)《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阻碍评价规范》SDJ302—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治理条例》; (6)《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95),1995年; (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HJ/T 19—1997); (10)《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环境阻碍评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B9 宿迁隆城颐和小区三标段6#7#12#13#14#楼工程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分部) 建设单位:宿迁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 江禾泽都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包单位:江苏九鼎环球建 设科技有限集团公司监理单位(章):理工大学工程兵工 程学院南京工程 建设监理部 总监理工程师:张雷 公司技术负责人:徐小壮

日期:2015 年1月23日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一、工程节能概况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三、质量受控情况 四、技术资料

五、验收结论

宿迁隆城颐和小区三标段6#7#12#13#14#楼工程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宿迁隆城颐和小区三标段 6#7#12#13#14#楼工程由江苏九鼎环球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13年7月15日开工;根据江苏九鼎环球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工6#7#12#13#14#楼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自检和报验资料,我项目监理部依据《监理规划》以及《建筑节能监理实施细则》、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记录、设计图纸及说明、工程变更,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对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现报告如下: 一、工程节能概况:墙体工程1、地下室内墙为200zzz 蒸压灰砂砖,楼梯间墙为100厚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强度等级MU5.Q砂浆强度等级M7.5;±0.000 标高以上200厚外墙、内墙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他100 厚隔墙也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强度等级A5.0,配套专用粘结剂。外墙采用30厚MAC复合保温板。2、屋面机房层外墙采用35厚MAC复合保温板薄抹灰保温系统。门窗工程:北立面为Loe-e玻璃5+12A+5东西南立面为5+12A+5中空钢化玻璃、框料采用断热铝合金框料;铝合金副框与铝合金龙骨固定。屋面工程1 、水泥矿渣找平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70+20)厚水泥发泡板II型+50 厚C30细石防水混凝土配0 4@50双向钢筋+防滑地砖;。南立面使用复 合卷帘外遮阳。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建筑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XX工程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单位技术负责人: XXX 总监理工程师: XXX XXX建设监理公司 XX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受XX(建设单位)的委托,对XX工程实施工程 施工阶段监理,并于2004年X月X日派驻项目监理部开始对XX工程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04年X月 X日XX工程达到竣工条件,经施工单位申请,我项目监理部于X月X日牵头组织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预验收。我项 监理部将该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出具如下: 、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参建各方:建设单位:XXXXXXXXXXX 勘察单位:XXXXXXXXXXX

设计单位: X X X X X X X X X X X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结构类型: 层数:XX 建筑面积: 基础埋深: 总咼度:X XX 计划开工日期:XXX 计划竣工日期:XXX 说明:本工程为框架X层,层高均为X m,建筑面积为XXrf。依据XX有限公司(设 计单位)提供的《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号XXX,XX(设计单位)基础设计,采用柱基、条基基础,上部结构形式为框架形式,抗震设防烈度X度,建筑安全耐火等级为 X级。

二)承包单位基本情况 承包单位:XXXXXXXXXXX 承包范围:土建、建筑电气、给排水 现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XX工程的施工任务,各管理人员配备基本齐全,资格符合要求,各施工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符合要求,人员配备也基本满足施工要求。各类施工机械设计规格、型号、数量满足要求,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能按使用计划落实到位,施工过程中组织有序,与项目监理部的配合也比较好。 三)主要采取的施工方法 1.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现浇梁板混凝土采用泵输送混凝土。 2.框架柱、梁、板、楼梯均采用竹胶板模板。 3.钢筋接头、框架柱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形式。 4.其他分部工程及各工序为常规施工做法。 四)工程监理情况 1.抓好事前控制,严把开工关。 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为主,依据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了监理规划,制订了具体的监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内容、行为主体、验收标准及工作要求。 本工程开工前,依据监理规范要求,我们审查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现场质量管理、技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望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近10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一、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从1990年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2/91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5/93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环境标准3/95版新建住宅>以及< BREEAM’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己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 BREEAM’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其评价方法概括如下:首先,BREEAM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评估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捡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AM等级。 其次,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每一条目下分若干子条目,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或是设计与建造,或是管理与运行这3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合计建筑性能方面的得分点,得出建筑性能分(BPS),合计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两大项各自的总分,根据建筑项目用处时间段的不同,计算BPS+设计与建造分或BPS+管理与运行分,得出BREEAM等级的总分;另外由BPS值根据换算表换算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数[EPI],最终,建筑的环境性能以直观的量化分数给出,根据分值BRE规定了有关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同时规定了每个等级下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的最低限分值。 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 二、绿色建筑桃战2000(GBC 2000)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建筑节能质量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质量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质量评估报告 编制人: 审核人: 新疆新通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十一月

建筑节能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阿图什金泉商贸综合楼1#楼工程 1、工程地点:阿图什市 2、工程特点: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4583.39㎡ 3、工程参建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阿图什金泉商贸 设计单位:新疆科学建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新疆新通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克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阿图什市质量监督站 二、监理工作过程和成效的汇报: 1、本监理项目部建立以总监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各专业监理人员配备齐全,制定岗位责任制;对隐藏工程、分项、分部工程(工序)及时进行验收签证: 2、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条文、设计文件、严格执行承包合同、工程报验制度、建筑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见证取样制度等。 3、项目监理单位严格按工程监理规范执行,对每一项隐藏工程,均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承诺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隐藏检查验收纪录。 4、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对节能工程中

所使用的进场原材料,均在有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复试合格后才承诺其在节能工程中使用。 5、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公司口头提出整改意见,施工单位能按时限落实整改并经监理单位验收。 三、工程质量评估依据、范畴、监理对象: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国家及省市现行关于节能工程方面的条例、政策、文件、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3、设计图纸与图纸会审纪要、标准图集等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 6、现行预算定额、费率标准及省市物价信息及业主书面确认单价联系单。 四、工程质量评估内容: 1、第一对施工企业的现场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了解。要求其建立必要的质量保证体系、指定完善的施工治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实施措施。 2、编制原材料取样送检打算,严格把好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场检验关及材料复试关,以确保工程所用的材料能符合要求,为质量的保证打下基础,为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后必须向监理项目部审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能应用在本工程,其间审核所进场的各类原材料的合格证、质量保书、复试报

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是对受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履行相关合同和对合同履行的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愿意的综合评价。其核心是评价民用建筑企业是否具备履行相关合同所需的专业和技术能力、财力资源和经营管理能力。 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套科学、适用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业信用标准,规范民用建筑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推动建设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 一、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的基本方法 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在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评价技术,结合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建设行业的具体特点,由相关行业专家和专业信用管理中介机构进行长期、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形成的。该评价方法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指标,强调信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兼顾信用评价指标和评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由于影响民用建筑企业信用状况的因素很多,众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往往对受评企业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单纯依靠定量指标并不能够科学、客观地对受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因此在参考定量指标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还需要借助信用分析师和信用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信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信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是指对同一类型的民用建筑企业应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信用评价标准的可比性则是指对不同类型受评企业的评价结果可以互相比较。信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保证民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性的基本前提,因此信用评价标准的制订应建立在对不同类型民用建筑企业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评估报告

前言 拟建*高速公路辅道工程为原国道***线***段改道工程,国道***线是贯穿东西的国家交通大动脉,是山西、***等省重要出省路线,也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对加强***与兄弟省市联系及经贸往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线***段全长56km,途经***、***两市县,由汽车专用公路和慢车道组成,其中汽车专用路宽9m,慢车道宽6m,分隔带宽1m。1997年平均日交通量为8833辆/日(折合中型载货汽车,下同),汽车交通量为7141辆/日。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长,***线***辖段日益拥挤,交通状况恶化,交通阻塞时有发生,已直接影响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1996年底,省交通厅通过论证决定修建*高速公路,对***市辖段,利用原***线作为高速路基,同时新的国道***线作为高速的辅道和营运期的有利补充需改线建设。1998年1月,***市交通局上报建设新***线的文件,省交通厅1998年7月给予批复。现该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正式通车。 1999年11月,受***市交通局公路处的委托,我们承担了*高速公路辅道***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建设单位的配合下,对路线的全程情况及沿线主要村镇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并征求了沿线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工程的评价大纲,并通过了省环保局主持的专家审查,省环保局以冀环管建函[2000]11号文对评价大纲进行了批复。根据评价大纲的要求和省环保局的批复意见,我们编制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以及省、市环保局和***市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