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血液指标有哪些
反映肝癌标志的指标

反映肝癌标志的指标至今已发现80余种肿瘤标记物,较为常用的有30余种,其中一部分对肝癌的诊断有指导意义肝细胞癌的血清标志可分为:①特异性较高的有甲胎蛋白(AFP)、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Ⅱ(GGTⅡ)等;②非肝癌特异的但对消化道癌有诊断价值的有谷胱甘肽-S-移换酶、γ-谷氨酰转肽酶、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铁蛋白和酸性铁蛋白等。
(一)特异性较高的指标1.AFP血清AFP是肝细胞癌最重要的标志,阳性率60%~70%,但30%左右肝癌AFP阴性,需依靠其他标志。
AFP对肝癌(主要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特异指标,有肝占位病变证据者,AFP>20μg/L者即有诊断意义。
但即使用最敏感的方法,AFP的假阳性率仍可在10%左右。
动态检测AFP可避免漏诊和提高诊断率。
另外胚胎性AFP及良性肝病AFP尤其需要鉴别,如血清AFP>400μg/L(RIA),持续4周,转氨酶正常,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对非癌性肝病引起的血清AFP升高,可以借AFP变异体检测进行鉴别。
AFP变异体中刀豆素A(conA)结合型升高主要见于肝细胞癌和肝硬化,conA非结合型升高多见于胚胎癌和转移性肝癌,有鉴别意义。
扁豆凝集素(lectin,LCA)结合型则多见于癌性AFP,LCA 型>30%以肝癌为多,<30%多见于良性肝病如肝硬化和慢性肝炎。
AFP变异体在小肝癌中极有用,甚至接近正常的轻度AFP增高,亦可进行变异体测定。
2.GGTⅡ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血清GGT可分成11~13条区带,其中Ⅱ带即GGTⅡ对肝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
笔者等发现GGTⅡ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达86%~90%,特异性为97.1%;AFP<50ng/ml的患者GGTⅡ阳性率也达70.8%,提示两者联合检查具有互补价值。
对GGT Ⅱ阳性而无肝癌其他依据的患者随访2年,发现24.2%发展为肝癌,直径<5cm的小肝癌,GGTⅡ阳性率达78.6%,提示GGTⅡ对肝癌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galad评分参考值

原标题:肝癌的常用血清标志物都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肝癌的常用血清标志物都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细胞癌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肝细胞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因此,肝细胞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成为关键。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检测和辅助诊断肝细胞癌的血清学标志物有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甲胎蛋白-L3)、异常凝血酶原等。
其中甲胎蛋白是肝细胞癌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最常用的标志物。
1.1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最早用来辅助诊断肝细胞癌的血清学指标,血清甲胎蛋白≥400 ng/mL超过1个月,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其他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细胞癌。
1.2 甲胎蛋白-L3甲胎蛋白L3%检测可作为肝细胞癌复发及预后判断指标。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肝硬化高危人群中,甲胎蛋白-L3,可提前预警患者是否存在肝细胞癌。
在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若甲胎蛋白-L3降低不明显,提示存在转移灶或残余癌。
1.3 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与肝细胞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复发高度相关,可单独作为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在鉴别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能力方面,异常凝血酶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甲胎蛋白。
1.4 GALAD 评分GALAD 评分系统主要是基于肝细胞癌常用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甲胎蛋白-L3、异常凝血酶原水平等构建的数学模型,可提高早期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包括性别、年龄、甲胎蛋白-L3、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 5个指标。
(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等肝细胞癌高危患者,尤其甲胎蛋白阴性患者,建议甲胎蛋白、甲胎蛋白-L3%和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同时结合肝脏超声检查结果,以进一步提高肝细胞癌早期筛查检出率。
肝癌的肝内胆管癌和胆管结石的血液检查

肝癌的肝内胆管癌和胆管结石的血液检查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在体内进行代谢,还负责分解和排除有害物质。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其中,肝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肝内胆管癌和胆管结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两种疾病。
肝内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肝内胆管的恶性肿瘤。
早期肝内胆管癌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很难被发现。
因此,通过血液检查来早期诊断和监测肝内胆管癌的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液检查指标:1.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最基本的筛查方法之一,可以评估肝脏是否受损。
其中,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异常升高常常与肝内胆管癌有关。
2. 癌胚抗原(CEA)检查:癌胚抗原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判断癌细胞在体内的数量。
肝内胆管癌患者的CEA水平通常升高,因此该指标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非常有价值。
3. 甲胎蛋白(AFP)检查:甲胎蛋白也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肝内胆管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AFP的升高通常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有关。
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和胆管内形成的结石,常常导致胆管梗阻和肝脏受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液检查指标:1. 血清胆红素:胆管结石引起的胆管梗阻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因此血清胆红素会升高。
这一指标对于评估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梗阻程度非常有帮助。
2. 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是一种胰腺酶,它的水平在胆道梗阻时会升高。
因此,对于胆管结石引起的胆道疾病,血清淀粉酶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的依据。
3. 肿瘤标志物:有些情况下,胆管结石也可能引发肝内胆管癌的发生。
因此,在胆管结石的血液检查中,上述肝内胆管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也是需要考虑的。
总结起来,血液检查在肝内胆管癌和胆管结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肝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等指标,我们能够更早地发现疾病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

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摘要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血液检查是肝癌筛查和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检测一系列血液指标来评估肝功能和肝癌的存在。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血清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1. 血清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特定的肝癌标志物,在肝细胞癌中的敏感性较高。
正常人的AFP水平很低,通常在20 ng/mL以下。
如果AFP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癌的存在相关。
然而,AFP水平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肝炎、肝硬化和妊娠等,因此,AFP检测通常需要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
2.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疾病和肝癌的重要指标,包括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和ALP(碱性磷酸酶)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功能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变化。
•ALT:ALT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ALT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炎症或坏死,但并不能直接确定肝癌的存在。
•AST:AST也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脏损伤有关。
AST升高通常是肝炎或肝纤维化等疾病的指标,但不能单独用来判断肝癌。
•GGT:GGT是一种参与脂肪酸代谢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等有关。
GGT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的异常,但不具有特异性。
•ALP:ALP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和骨骼中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胆道梗阻等有关。
ALP的升高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相关,但不能直接用于肝癌的诊断。
3. 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脂类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是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4.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
这些物质可用于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监测复发或转移等。
以下是其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简要解释:
1.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肝癌中升高,也可见于生殖腺胚胎
肿瘤。
2.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升
高。
3.CA125: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肿瘤。
4.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
5.CA199:在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肿瘤中升高。
6.血清铁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可升高,如肝癌、肺癌等。
7.β2-微球蛋白:在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中升高。
8.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和监测。
9.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升高。
10.SCC(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鳞状细胞癌中升高,如肺鳞癌、
食管癌等。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中明
显升高。
12.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监
测。
以上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有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单一指标的升高并不能确诊肿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由于其隐匿性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
因此,了解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癌预后评估指标之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肝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由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三个因素组成。
根据其分期组别,可将肝癌患者分为不同的预后等级,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二、肝癌预后评估指标之肝功能肝功能是评估肝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肝癌患者肿瘤的生长不仅会压迫周围血管和组织,还会对肝细胞产生影响。
因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
通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可以辅助预测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三、肝癌预后评估指标之病理类型肝癌病理类型也是评估肝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为肝细胞癌(HCC)、胆管细胞癌(CCC)和混合型肝癌等几种类型。
其中,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预后相对较好;而CCC和混合型肝癌预后较差。
通过明确病理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四、肝癌预后评估指标之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衡量肝癌预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它们是血清中特定的蛋白质,肝癌患者血液中含量异常升高。
检测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癌的发展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五、肝癌预后评估指标之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主要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特定标志物来评估肝癌的预后。
例如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等。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的表达水平,可以辅助预测肝癌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为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依据。
六、肝癌预后评估指标的临床意义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评估患者的TNM分期、肝功能、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等,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
由于早期肝癌通常无特定症状,因此患者在诊断时常已处于中晚期,甚至已过治疗黄金期。
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人类胚胎抗原(H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细胞角蛋白19分段(Cyfra21-1)等。
下面,将对这些标志物及其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AFP是最早被用于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
AFP检测对于肝癌的敏感性不高,但对于有AFP值异常的患者进行肝癌的筛查具有价值,同时有助于预测肝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HEA是胚胎发育期特异性抗原,可在胚胎和母体的部分组织中检测到。
在成人中健康个体HEA水平极低,而在肝癌患者中,HEA水平显著升高。
因此,HEA作为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其特异性高,敏感性相对较低。
SCCA是表皮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鳞状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具有特异性。
肝癌中,SCCA和AFP一样,敏感性不高,但是对于识别AFP阴性肝癌病例中的早期肝癌尤其有帮助。
CA199是一种血清糖蛋白物质,其升高可能预示着肝癌、胰腺癌和肝囊肿等疾病。
CA199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单纯检测CA199的肝癌诊断价值有限。
临床上可以结合AFP等其他肝癌标志物的检测来进行综合分析。
Cyfra21-1是角蛋白19的片段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也可出现升高。
与AFP、HEA等其他标志物相比,Cyfra21-1对肝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早期肝癌检测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一般将多项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未来,随着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更多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将会被发现,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与指标

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与指标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在肝癌的诊断中,肿瘤标志物和指标的检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和指标,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肝癌相关抗原(AFP)肝癌相关抗原(AFP)是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之一。
AFP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肝细胞癌和胚胎性肿瘤中,AFP的水平往往明显升高。
然而,AFP的敏感性并不高,因此需要与其他标志物或检查方法相结合才能提高准确性。
2.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是一种与肝癌鳞状细胞癌相关的标志物。
SCCA的升高可以提示肝癌病情的进展和转移。
它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较低,但对于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3.甲胎蛋白-增强型同一亲和力电池(AFP-L3%)AFP-L3%是AFP的变种,在肝癌中的阳性率更高。
AFP-L3%的升高可以提示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一些研究表明,AFP-L3%与肝癌的浸润与转移呈正相关,因此在评估肝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4.人细胞凝集素-3(Gal-3)人细胞凝集素-3(Gal-3)在肝癌中表达增强。
Gal-3的升高与肝癌的发生、进展以及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Gal-3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5.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25(CA125)是一种与肝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CA125的升高可以提示肝癌的存在,特别是肝细胞癌。
然而,CA125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因此常常需要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使用。
6.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99(CA199)在肝癌中的水平通常升高。
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评估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常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外,一些其他指标也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如肝功能指标(ALT、AST、AFP/ALT比值等)、包括PD-L1等免疫检测指标、肿瘤相关基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的血液指标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肝癌的血液指标有哪些*二、肝癌的元凶是什么*三、肝癌患者的食疗方
肝癌的血液指标有哪些1、肝癌的血液指标有哪些
血清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和特异性最强
的肿瘤标记物,国内常用于肝癌的普查、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
随访。
对于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肝癌。
另
外还有部分病人有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等异常增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二对半”五项定量检查(包
括HBsAg、HBeAg、HBeAb和抗-HBc) 阳性和/或丙肝抗体阳性(抗HCVIgG、抗HCVst、抗HCVns和抗HCVIgM)都是肝炎病毒感染的
重要标志;而HBV DNA 和HCV mRNA可以反映肝炎病毒载量。
抽血检查是肝癌病人的必查项目,当病人做B超、CT不能确诊时,还可以做全身PET-CT检查,不仅可以直接提供肝癌的证据,还能判断全身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病灶。
2、CT可以检测肝癌
分辨率高,可检出直径约一厘米左右的初期肝癌,利用加强
扫描有助与血管瘤辨别。
对付肝癌的诊断合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但用度昂贵。
尚不能广泛利用。
3、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可以检测肝癌
对血管丰硕的癌肿,偶然可表现直径为零点五到一厘米的占位病变,其诊断精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巨细和散布,特别是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是今朝各类检测法子中最优者。
4、X线可以检测肝癌
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肝脏暗影扩展。
肝右叶的癌肿常可见右边膈肌降低,勾当受限或呈范围性隆起,位于肝左叶或庞大的肝癌,X线钡餐检测可见胃和横结肠被推压征象。
肝癌的元凶是什么乙肝病毒是肝癌最大的隐患。
多数肝癌患者都是由乙肝患者或者乙肝携带者转变而来。
原因是人感染乙肝病毒之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害。
长期的这种损害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癌。
胆道系统疾病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虽然肝病和胆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但是由于肝脏和胆离得近,互相影响,所以胆道疾病也是肝癌的诱因。
胆道疾病严重可致慢性肝衰竭。
另外最新研究表明,严重的脂肪肝也能导致肝硬化,最后发展为肝癌。
肝癌患者的食疗方枸杞甲鱼:
枸杞30克,甲鱼150克。
将枸杞、甲鱼共蒸至熟烂即可,枸杞与甲鱼汤均可食用。
每周1次,不宜多食,尤其是消化不良、失
眠者不宜食。
忌饮白酒、辣椒、母猪肉、韭菜、肥肉以及油煎炸、坚硬的食物和刺激性调味品。
具有滋阴、清热、散结、凉血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茯苓清蒸桂鱼:
茯苓15克,桂鱼150克。
加水及调料同蒸至熟烂即成。
吃鱼喝汤,具有健脾利湿、益气补血功能。
翠衣番茄豆腐汤:
西瓜翠衣30克,番茄50克,豆腐150克。
将西瓜翠衣、番茄和豆腐全部切成细丝做汤。
经常食用,具有健脾消食、清热解毒、利尿利湿等功效。
虚寒体弱不宜多服。
蓟菜鲫鱼汤:
蓟菜30克,鲫鱼1条。
蓟菜与鲫鱼共同煮汤,加适当调料即成。
经常食用,具有消瘀血、止吐、改善症状之工作。
但脾胃虚寒、无瘀滞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