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医治胸椎结核14例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医治胸椎结核14例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医治胸椎结核14例摘要:目的评判前路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医治胸椎结核的疗效。

方式将行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术医治并随访到的14例进行分析。

结果胸椎后凸畸形矫正,平均5d下床活动,6例并截瘫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Frankel 分级),结核治愈率93%。

植骨全数骨性融合,融合时刻平均为个月,后凸矫正角度17°。

结论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术可有效地医治胸椎结核。

关键词: 脊柱;胸椎结核;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钛笼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致使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峻阻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要挟生命。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行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加后方椎弓根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但有不同缺点。

前路内固定加钛笼植骨能够在病灶清除的同时Ⅰ期完成脊椎稳固性的重建,在畸形矫正、脊椎稳固性保护方面疗效更佳。

咱们观看自2003年至2005年采纳前路经胸腔Ⅰ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医治胸椎结核14例,临床成效中意,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14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37岁。

病变部位T 3~4 椎体4例,T 5~6 椎体3例,T 7~8 椎体3例,T 5~7 椎体1例,T8~9 椎体3例。

临床表现均有胸背痛,或伴截瘫及脊柱后凸畸形,或伴乏力及低热盗汗。

实验室检查:血沉30~115mm/h,血红蛋白~12g/L,脊柱后凸Cobb角为(23±10)°。

其中有脊髓损害者6例,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1例,D级3例。

手术方式术前处置患者应至少同意2周以上的正规抗结核医治,以血沉改变及患者全身状况改善为判别指标。

当血沉显现明显持续下降趋势,患者结核中毒病症减轻,食欲好转,即可进行手术,而没必要等血沉降至正常。

一期清除病灶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一期清除病灶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一期清除病灶结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一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影像学确诊为椎体结核,所有病灶均累及2个以上椎体,术前经4周以上正规抗结核治疗,手术采用一期前路经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显露病变椎体,彻底清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

结果: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

VAS评分较术前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P<0.05);术后7d不同部位的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一定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7.354,7.145,P<0.05)。

结论:经一期清除结核病灶并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脊柱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中图分类号】R5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022-02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局部抗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后长时间休养,由于卧床时间久,老年患者易出现多发性感染,假关节发生率高,易遗留后突畸形,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

因此,清除病灶和稳定内固定是重建脊柱生理弧度和生物力学稳定性的两个主要方面,可纠正和降低脊柱畸形的发生率,目前对于内固定手术的方式仍然存在争议,传统的方法是选择病椎或者相邻椎体进行内固定,但是手术需暴露出病椎上下相对正常的椎体,手术暴露范围广,创伤大,对于多节段的脊柱结核患者,内固定跨度大,应力集中,容易导致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由于固定的范围广,牺牲了正常节段,导致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明显[2,4]。

本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自体骨移植,行一期椎弓根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先报告如下。

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

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
无 手 术 并 发 症 。2 8例 均 获 随 访 , 问 1 时 2~2 月 。患 者均 临床 治 愈 无 复 发 。术 后 3— ( . 1 个 月 植 骨 全 4个 8 4 24 ) -
部融 合 , 内固定无松 动 、 断裂 。1 6例脊髓损 害者神经功能 Fak1 rne 分级 : A级 1 例恢复 至 c级 ; B级 3例恢复至
O ne sag a c l -t e r di a de rde e d b ne r f f i c m bi e wih nt r a fx i n o b i m nt an o g a t uson o nd t i e n l i ato植 骨 融 合 内 固 定 治 疗 胸 椎
b n d w t it r a f a in frI ame lo o a i e e r e tb r u o i va a1 r rt o a i a p u c/ M e h d i e i n e n l i l o r t n ft r c cv r b a u e c l s i 1 e i h r cc p r a l h x o e h t s 1 o . to s
结核暴露 充分 . 有利 于病灶清 除 、 前方脊髓 减压 、 重建脊柱稳 定性 , 植骨融合率 高。
te t n ftoa i v re r etb ruoi va a tr rto ai p r ah LU J-n,I rame t r c etb a u e c ls i nei h r c a p o c I iu LU o h c s o c j
2 ai n ss fe e t ho a’ e e a u rulss,n l d n 1 a int t k p ss h tt bb a ge wa 8 p te t uf r d wi t r (c v r bre tbe c o i ic u i g p le s wih y ho i ta he Co n l s h i t 0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标签:胸椎结核;椎弓根螺钉;后凸畸形;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

胸段椎体结核,因其位置高,病变连续累及椎体数目多,同时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胸髓受压,加之结核病本身致病菌作用的特点,导致患者全身情况差。

本病虽然在脊柱结核中所占比例较低,但其致残率高,一直是脊柱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局部病灶清除或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 由于术后脊柱稳定性差, 假关节发生率高, 结核病灶易复发, 不能阻止畸形的发展和矫正后凸畸形。

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同一切口两个路一期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

年龄:19~49岁,平均33岁。

术前经临床、X线摄片、CT或MRI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术后经病检确诊。

病变节段: T7~84例, T8~96例,T9~106例,T0~116例。

所有患者的胸椎均有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后凸角度12~32°,平均24°。

患者入院时ESR:40~120mm/h,平均56mm/h。

1.2 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应用四联( 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及吡嗪酰胺) 抗结核治疗2~3周,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改善, 血沉持续下降或每小时小于40mm, 食欲明显好转, 血红蛋白大于100g/L, 即可行手术治疗。

1.2.2术中处理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病灶破坏严重侧在上、进入。

在相应棘突外侧作弧形切口,切口的中心在病变肋骨上。

首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将弧形切口作皮下游离,向对侧翻转,显露两侧竖棘肌,作脊柱后正中入路暴露病变椎体相邻的1~2个椎体的椎板及上下关节突,行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固定节段依术前影像学情况,如果椎体破坏不严重可置钉于病椎上,否则置于病椎相邻椎体上。

一期手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一期手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t h e n i l i a c c r e s t bo ne a ut o g r a l f o r a l l o g r a f t wa s p l a c e d a nd t r a ns p e di c u l a r s c r e w s y s t e m i n t e r n a l ix f a t i on wa s d o ne t o r e —
t h e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e n t a s t a n d a r d o n e — s t a g e o p e r a t i o n v i a p o s t e r i o r a p p r o a c h .R a d i c a l d e b r i d e me n t w a s p e f r o r me d,
t h o p a e d i c S u r g e r y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Z h u h a i , Z h u h a i , G u a n g d o n g 5 1 9 0 2 0 ,C h i n a )
定 在位 。末 次 随访 C o b b角 为 1 8 。~ 3 6 。 。脊 髓 功 能 A S I A分级 : B级 5例 中有 2例恢 复 至 C级 、 3例 无恢 复 , C
级 5例 均恢 复至 D级 , D级 2例均恢复至 E级。结论
关键词 : 胸椎结核 ; 植骨; 内 固定
一 期经后路 清除胸椎结核病灶彻底 , 椎管减压可靠 , 行
On e - s t a g e de b r i de me n t a n d bo n e g r a f t i ng wi t h i nt e r n a l ix f a t i o n v i a po s t e r i o r ap pr oa c h f o r

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 摘要 】 目的 回顾 性 总结研 究采 用 经前 路一 期病 灶清 除 、 钛 笼植骨 结合 内固定 方法 治疗 脊柱 胸 腰段 结核 的 效果 。 方法 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 2 l例 , 术前经标准抗结核 方案 治疗 后 , 采用经 前路一期 病灶清 除 、 钛 网植骨结合 内固定 的术 式治
疗, 术 后继续抗结核治疗 、 营养支持 、 适 当功 能锻炼 。定期 随访 观察患 者术 后各 项指 标 ( 神 经症 状 、 并发 症 ) 的恢 复情 况 等。 结果 经过平均 1 9个 月随访 , 2 1 例患者脊柱结核均被治 愈 , 无全身及局部 复发 , 且术后疼痛消 失 , 畸形 明显纠正 , 内固定 物无 松动 , 植骨融合好 , 神 经症 状明显缓解 , 未见 明显手 术并发症 。结论 经前路 一期 病灶清 除钛笼植 骨结 合 内固定 是治疗 胸腰 段结核 的安 全 、 有效 的方法 。
b e r c u l o s i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b y s t a n d a r d a n t i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h e r a p y b e f o r e o p e r a t i o n .T h e n o n e s t a g e ,a n t e r i o r d e b r i d e me n t , t i t a n i u m c a g e f u — s i o n w i t h b o n e g r a f t i n g c o mb i n e d w i t h i n t e na r l i f x a t i o n w a s i mp l e me n t e d,a n t i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a n d f u n c t i o n l a e x e r c i s e w e r e c o n — t i n u e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u mb a r b a c k p a i n d e re g e ,r e c o v e y,n r e u r o l o g i c a l s y mp t o ms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a l l p a t i e n t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

前路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椎体结核的手术配合

前路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椎体结核的手术配合
参 20 ,22:2 . 04 1( 10 )
3 讨 论



1 杨金 梅 . 浅静 脉 留置 针 临床 应 用及 护理 进 展 [I 津 护 理 杂 志 , J. 天
2 付 春 华 , 雁 , 莹 , . 脉 输 入硫 酸镁 预 防诺 维 苯 所 致静 脉 赵 于 等静 炎 的研 究 【. 护理 杂志 ,0 23 (1:1~ 1 . J 中华 】 20 ,71)86 88
3 章亚平 , 许兰娣 , 符德芳.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危患者抢救 中的
应 用【 . 用护 理 杂 志 ,0 2 1(1:5 J实 】 2 0 ,81)4 .
4 陈友 燕 , 叶斌 . 静 脉 穿刺 应 用 解 剖 及 临床 意 义I . 颈外 J = 中华护 理 】
杂 志 ,00 3(110 2 0 .53:6 .
维普资讯

6 ・ 2
T ODAY NURS No e e , 0 7No 1 E, v mb r 0 , . 1 2

2 结 果 表 1 。
因 为颈 外 静 脉 离 心 脏 近 , 液 回 流 快 , 疗 药 液 在 局 部 滞 留 时 间 血 化 短 . 血管 刺 激 小 , 少 了静 脉 炎 、 管 及外 渗 现 象 的 发 生 而 四 对 减 堵 。 肢 浅静 脉血 流缓 慢 , 径 小 , 壁 薄 , 入 化 疗 药 液 时 , 浓度 药 管 管 输 高
表 1 2组 留置 针 留置 时 间及发 生静 脉 炎 率的 比较 例 ( %)
液滞 留时间长而刺激或腐蚀 血管壁 ,故静脉炎 及堵管 发生率高 , 留置时 间短。 而下肢静脉瓣多 , 远端血流缓慢 , 出现静脉炎和栓 易
塞 堵 管 , 临 床 上 较 少采 用 。 上 所 述 , 瘤 患 者 在 浅 静 脉 留置化 故 综 肿 疗 中 , 用 颈 外 静脉 留置是 较 佳 的选 择 。 选

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weetetd wiha tr rfc sd bie n t rf b n ina ditra iain. l ain r l we p. s l r rae t n e o o u e rdme t h gat o ef o n en l x t i wi s u n f o A1p t t weef l d u Reut es oo s:A1 l
LI S a g—z e U h n h n YU e W n—l YANG —h i i Bi u
( h n d n et u D s s Ho i l hn d C eg Ifc o s i ae s t ,C eg u,Sc u n,6 0 6 ) i e pa i a h 1 0 1
关 键 词 :胸腰 椎 结核 ; 术 ;围手 术期 ;护 理 手
中图分类号 :R 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2—5 2 (0 8 6— 0 0 3 8 4 2 0 )0 0 5 —0
Pe ip r tv ro r fAntro c sDe rd m e twih a t n ro e a i ePe i d Ca e o e irFo u b i e n t Gr fBo e F so n n en lFiain h i ame to u in a d I tr a x to i t eJ' t n f卫} n e l 0 m V_tb T  ̄ ruoi e e l u c lss I
效果。方法 :对 1 6例胸腰椎 结核病 患者均进行 结核病灶 清除 、植 骨融合 、钛 钢板 内固定术 ,术前施行 心理护理 、呼吸功能
训练、加强营养 支持 ;术后做好病 情观察 ,病灶部位 的充分 引流及持 续抗 痨药物治疗 ,正确的体位护理 ,术后进行 定期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中国健康月刊ChinaHealthMonthlv2010年5月5期临床医学染者28例(11.86%),被患病的家庭成员传染者24例(10.17%),由不洁性生活传染者12例(5.08%),在拘留所被传染者3例(1.27%);无明确感染方式者24例(10.17%).l-3临床表现236例均具有典型皮疹:表现为米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痂丘疹及抓痕,多分布于手指缝及其两侧,腕曲面,肘窝,腋窝,脐周,腰腹部,生殖器,腹股沟及股内侧等部位.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奇痒以夜间为剧.病程较长者可见点状色素沉着,湿疹样变等,合并感染者可见脓疱及糜烂结痂.236例中伴有生殖器部位结节者182例(77.12%),伴湿疹样变者56例(23.73%),囚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而合并感染者6例(2.54%).1.4治疗所有患者均外用10%硫磺软膏全身涂擦.(儿童用5%硫磺软膏).具体方法:涂药前先用热水肥皂洗澡,然后将药物自颈项以下全身涂擦,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3天为1疗程,擦药期问不洗澡,不换衣.3天后洗澡,更换衣物,被单等,将污染衣物消毒或开水烫洗.如此反复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伴严重瘙痒者,给予西替利嗪片10rag,1次/d,口服;合并感染者,全身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伴疥疮结节者加用曲咪新乳膏外涂结节处,2次/d,同时联合He—Ne激光局部照射治疗,1次/d,20分/次,所有患者治疗l0天判定疗效.1.5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痊愈为皮疹全部消退,瘙痒消失,无新皮疹发生;显效为皮疹消退≥90%,瘙痒明显减轻,无新皮疹发生;有效为皮疹消退≥50%,瘙痒减轻,无或有新皮疹发生;无效为皮疹?33?或症状无明显变化.结果:治愈226例(95.76%),显效5例(2.12%),有效5例(2.12%),无效0例.1.6随访及预后对所有病例进行卫生宣教,预防复发.随访半年复发l0例(4.24%).重复治疗仍有效.2.讨论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近年来,关于群体发病的报道少见,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仍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在我国被列为性传播性疾病【JJ.了解疥疮的发病情况及感染方式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来自门诊的236例疥疮患者中:高发人群为l5—35岁的青壮年男性,职业多为农民务工人员及差旅人员,感染方式多为卫生条件差的集体宿舍及旅馆,与有关报道相符J.不清性生活感染12例(5.08%),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感染方式.本病具有典型皮疹及病史者诊断率高,经正规治疗后治愈率高.但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人皮疹不典型,应与皮肤瘙痒症和湿疹鉴别.为预防疥疮的发病,进行不同层次的卫生宣教,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是加强集体宿舍及旅馆寝具的消毒管理,同时洁身自好,加强自身的卫生防护意识,对疥疮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7.2贺迎霞,苏艳芹.疥疮357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病性病学杂志,2007,21(5):320.(责任审校:周跷微)经胸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弓娜沈阳军区总院手术室110015黄福贵沈阳军区总院介入科【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经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配合.结果实施手术40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安全有效,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要求手术室护士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准备,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熟悉掌握特殊器械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关键.【关键词】胸椎结核植骨内固定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52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33.02 胸椎结核是脊柱结核中较为常见,致残率较高.目前临床上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达到了彻底清除病灶,解除压迫,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的目l1.但此项手术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我院自2001年1月一2009年12月以来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4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37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征以及X线,CT或MRI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术后经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本组病例病变部位在胸5—12,共累及椎节56个,所有病例存在程度不等的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29.8度,有l3例伴脊髓不全损伤.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胸一期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2术前准备2.1术前访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手术前一日看望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与手术有关的一些常识,并列举已经治愈的患者,解除其顾虑及恐惧心理.嘱患者早休息,禁食水,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护士还应了解病人各项化验检查结果,药物过敏试验,输血申请单等,病人如有特殊要求在随访单上及交班本上做详细记录.指导患者术中体位的训练,以取得患者在术中的主动配合.2.2环境,物品准备常规脊柱手术器械包,脊柱前路手术特殊器械,各种型号及角度刮匙和内固定工'34.中国健康月刊ChinaHealthMonthlv2010年5月5 具盒1套,开胸器械,手术器械采用高压灭菌.手术需安排在较大的手术间,手术床必须能透过x线, 同时备好C臂机,电刀,双极电凝器和麻醉机,监护仪.术前对物品及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用物齐全,仪器正常.3手术配合3.1巡回护士配合常规核对患者后,接患者人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手术体位,将静脉通路建于左或右上肢的血管,并连接好2—3个三通备用,麻醉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麻醉,麻醉后留置导尿管.根据手术人路方式采用右侧或左侧卧位,一般取左侧卧位,右腋下垫气圈,避免腋神经损,背部及腹部垫沙袋,中单拉下插入手术床垫下,防止体位过度侧卧及上下滑动.两膝及踝之间垫薄枕,宽布带固定双腿,右下肢屈曲9O度.右手放于托手架上.垫高头部防止耳廓受压,双眼涂眼膏防止眼睑水肿.连接好电刀负极片,置于肌肉丰厚处.按常规在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随时调整输液,输血速度,及时补充血容量.严格控制参观手术人数,坚持无菌操作,协助进行C臂x线影像监控.3.2器械护士配合常规开胸,肋骨留备用植骨,进入胸腔后递两块湿纱垫,保护切口,开胸器撑开胸腔,另递一块湿纱垫保护术侧肺.结扎椎体节段血管,包括病变椎体及其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的节段血管.递直角钳分离节段血管,钳带4号线结扎,并用小圆针1号线缝扎.用湿纱布保护周围组织, 清除脊柱旁脓肿,用各种不同型号及角度的刮匙与大号髓核钳,清理结核病灶,并反复用抗生素盐水冲洗.递骨刀凿除病变椎体,大号髓核钳将其取出, 将每次切除的椎体交与术者观察,以决定切除椎体的范围.病椎切除后,冰盐水冲洗病灶及周围组织, 用圆规,尺子测量所需植入骨块的大小,将切除肋骨按测量长度截断并捆绑植入,选用合适长度Z—plate钢板固定.病灶处放入异烟肼0.2g,链霉素1g,放置胸腔闭式引流,逐层关闭切口.临床医学4体会4.1患者心理护理术前做好术前访视,大部分病人病程长,心里负担重,与病人做好沟通,取得患者信任,有利于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术中主动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4.2输血输液管理因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巡回护士应做好静脉穿刺,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估算出血量,及时调整输液,输血速度以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4.3无菌技术管理器械护士做好器械管理,因手术器械繁多,术中最好铺置2个无菌台,将常规器械和专用器械分开放置,将不同型号的钢板,螺钉,螺栓分类按序放好,以便于术中配合.处理过浓腔的器械要分开放置,不得污染其他器械.由于手术术野暴露时间长,术中需行C臂透视,易使手术区污染,应及时加铺无菌单,保持手术台整洁干燥.用手直接不要接触结核病灶,必要时加盖无菌单保护,更换手套.病灶清除时要用生理盐水纱布隔离周围组织,防止结核播散.术中采用抗生素液体反复冲洗病灶预防感染.4.4防止肺不张单肺通气每间隔一小时膨胀一次,防止肺不张.如有肺损伤需妥善修补.4.5手术器械物品处理术后所有的一次性用品全部焚烧,器械双消(指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1.手术问用健之素溶液拖地两遍,三氧机空气消毒两小时.参考文献1.宋进良,赵炬才,郑稼等.经胸腔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0):717-720.2.马远征,胡明,才晓军等.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68—73.3.魏革,刘苏君主编.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5.(责任审校:杨名雅)青年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樊玉雪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内科110006【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明确其危险因素及先兆指标.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沈阳急救中心所有青年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患者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饮酒,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是青年急性脑血管病主要病因(P&lt;0.05)结论大量摄人酒精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和男性等因素是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主要病因,脑卒中后血脂达标任务艰巨.【关键词】青年脑血管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34-02 青年脑卒中是指年龄18~45岁的成人所发生化引起,而青年患者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的脑卒中,青年脑卒中的患病率虽然低于老年人,脂症,糖尿病,脑动脉炎是青年急性脑血管病的常但对患者本人身体,精神方面造成的损害,对家庭见原因.近年来认为,早发}生动脉硬化是青年脑血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更为严重.本课题对青管病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青年中进行体检,早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生化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并积极治疗,指标改变及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与正常青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脑血管畸形,也是青年脑血年人对比,探讨青年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明确其管病发生的病因之一.因此,对青年脑血管病进行危险因素及先兆指标.脑血管造影是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文献报道,中老年的脑血管病由高血压动脉硬1临床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