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
老年人烧伤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体会

筋膜皮瓣切 口线。如缺损过大 , 则可根 据 缺损 区周边皮肤 弹性 及大小 , 设计成 双侧 筋膜皮瓣 , 避免张力过大 , 响皮瓣 血运 , 影
达到更好地松解 目的。
浅层发 出放射 状分 支 , 并互 相吻合 成 网。 形成浅层血管 网。②皮动脉 , 行走于浅筋
膜与深筋膜浅层之间 , 深筋 膜浅层的浅 在 面 , 相交织成 网与穿动脉吻合 。参与形 互
浅层 多保 存完整 , 则应慎 重 考虑 , 否 最好 避开此处切取 , 改用其他方法 。 筋膜皮瓣手术操作较游 离皮瓣 、 岛状 皮瓣简单 , 易为 术者 掌握产 , 术设 计灵 手 活、 效果 可靠 , 于推 广。修复 后关 节功 便 能可达到最大程度 的恢复 , 同时 由于筋膜 皮瓣具有丰富 的血液循环 , 具有抗 感染能 力强 , 本组患慢性 溃疡或长期卧床褥疮患
临床 资 料
幅度不宜 超过 10 , 则 蒂部 血 管 网扭 8 。否 曲, 造成皮瓣 血供 障碍。③ 受区边缘必须 切 到出血 , 否则易造成皮瓣 连接 处愈合不
良。④切 取皮 瓣部位若血循环不好 , 比例
在瘢痕 区设计切取筋膜皮瓣 的指征 : 对于烧伤面积较大者 、 关节功能部位所形 成 的瘢痕挛 缩 畸形多 较严 重 。而 附近 又 缺少正常皮肤 , 使用 筋膜 皮瓣 时需在瘢痕 皮肤上设计 。笔 者认 为 , 较浅 的烧 伤 , 对 尚未损 及深 筋 膜浅 层 者 , 然 瘢 痕皮 肤 虽 内, 真皮下血管 网受 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 有深筋膜 供 血 , 可考 虑 做 筋 膜皮 瓣 供 仍 区。但此时筋膜 皮瓣 长宽 比例应 酌情 缩 小, 我们边切边将深 筋膜缝合 固定 。待皮 瓣转移完成后拆 除固定缝合线 , 避免皮 瓣
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

CHINA伤后疤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
徐军 刘国林 (江西省乐平市人民医院 江西乐平 333300)
【摘要】目的 疤痕挛缩畸形是手部烧伤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开展手部烧伤后的疤痕挛缩畸形的治疗进行了相关
床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疤痕挛缩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病痛。
【关键词】手部烧伤 疤痕挛缩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1)12(b)-0105-01
疤痕挛缩畸形是临床上手部烧伤后 的常见并发症[1],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 手部正常的功能,如不及时治疗将会产生 严重的后果,对患者的精神和肉体造成巨 大的创伤。目前对手部烧伤造成的疤痕痉 挛畸形的一般治疗方法还是进行手术治 疗,通过Z字成形和五瓣成形术,使患者 手部的损伤的肌腱松懈,降低损伤的肌腱 对患者手部正常活动的影响;再对患者患 处进行人工植皮,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 果。本人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 接受手部烧伤后的挛缩畸形的患者的临 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 报道如下。
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的患者86名,按照患者疤痕挛缩畸形
的严重程度,分别将这些患者分为了轻度畸形、中度畸形和严重畸形3组,并对每1组患者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治疗。结果 每组患
者的手功能基本恢复,经过人工植皮后,烧伤的疮疤基本消除。在进行后期的康复护理后,86名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有效的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 接受手部烧伤后挛缩畸形治疗的患者86 名,其中男性患者48名,最大年龄56岁, 最低年龄8岁,平均年龄39岁;女性患者38 名,最大年龄60岁,最低年龄7岁,平均年 龄40岁。 1.2 畸形等级
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治疗体会

掌指及手背和腕部均有瘢痕 ,导致瘢痕挛缩畸形, 影 响手 部 活动 ( 图2 A  ̄2 B ) 。 第一 次手 术于 全 身麻醉
下进 行 , 沿 手 背及 手 腕部 瘢 痕 周 围逐层 切 开 皮肤 及 皮下 组 织 , 切 除瘢 痕 , 纠 正手 背 瘢 痕挛 缩 ; 于 手指 和 掌指 瘢 痕挛 缩 最紧 张 处 逐层 切 开瘢 痕及 其 下 组 织 ,
解矫形、 皮 片移 植 、 皮瓣 移植 等 手术 以及康 复 治疗 ,
6个 月~4年 随访 , 除手 指肌 腱 断 裂手 指 功 能未 恢
以药 物 、 物理加压 、 理 疗 和 机 械 功 能 锻 炼 等 康 复 治 疗 。畸 形严 重如 爪 型手 , 关节 脱位 , 需行 关 节手 法复 位, 克 氏针 固定 , 夹板 固定 和矫 形器 固定 等 。
1 . 3 典型 病例
1 . 4结果: 本组 9 8只瘢 痕 挛 缩 畸形 手 , 经 过瘢 痕松
王 书 , 周忠志 , 黄新 灵
( 1 . 吉林省消防总队医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1 ; 2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南 长沙
4 1 O 0 0 7 )
手是 人 体最 重 要 的形 态 、运 动 和 感 觉 器 官 , 烧
瘢 痕挛 缩 最 紧 张处 逐层 切 开瘢 痕 及其 下 组 织 , 彻 底 松 解瘢 痕 挛 缩 , 使手 指 掌 指屈 伸 功 能完 全 大致 恢 复
只手 , 其 中指 间关节 完全 脱位 2只 手 , 指 问关节 部分
脱位 6只 手 , 无 指 间关 节 5 O只手 ; 掌指 关 节瘢 痕 挛
缩 畸形 5 2 只 手 。其 中掌指 关节 背伸 3 2只手 , 关节全
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体会

在功 能障碍存 在的情况下可选择 在伤后 6个 月手术 , 能尽 量 减少手部 的畸形 ; 手部瘢 痕挛缩 严重 畸形超 过 1年者 , ② 手 部神经 、 血管呈 弓弦状 缩短 , 中如将 指关 节勉强 复位伸直 术 到正 常 , 会使 血管神 经束 紧张、 缩窄 , 指端血供 不足 , 严重 者
2 .治疗方 法 : 1 手术整复治疗 , 术方 法 : () 手 根据 瘢痕 的
部位 , 畸形的严重 程度选 择手 术方式 。瘢痕 要彻底 切 除 , 松
解 粘连 , 深度 达正 常组 织 , 并将 受瘢 痕 牵拉 的肌 腱 、 节复 关
1儿 童手部烧伤后 瘢痕 的特点 : 1 由于儿 童皮 肤角化 . ()
考虑植皮 。出现严重 关节畸形者 , 可行 关节成形 术或应用 克 氏针将患指 固定于功能位 。 术后包扎固定时应将 各指蹼 间完全分 隔开 , 以防术后 出
2 手术 目的与时机 : 1 目的 : 尽快 恢复 手的功 能 , . () 是 对 于严重畸形者 , 至少 要恢 复手 的夹捏 功能 ; 而且 儿童 手部 为
暴露部位 , 为减少 因美观 因素影 响到 其身 心发育 的发生 , 在 保证 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兼顾美观 ;2 时机 : () ①儿童 自制能力
差, 往往不易合作 , 不能进行 主动功能锻炼 , 手部瘢痕 畸形更 加严重 , 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 手术治疗 时机选择要趁早 ,
现指蹼 间粘连。掌心堆放纱 布团使 各指 间关 节、 指关节 固 掌 定于功能位 。腕部应用石 膏支架 固定 于伸直位 , 以防腕部过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手术及康复论文

浅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手术及康复【摘要】目的:在对比分析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结和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
方法:对2010.9-2011.12期间我院接诊的52例手部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分为改进疗法康复组和常规疗法康复组。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
术后改进疗法康复组采用主被动手指活动法、温水治疗法、加压疗法及实践疗法等;常规疗法康复组采用常规的手部功能锻炼及手套加压法等。
所有患者在术后接收术后治疗过程中,均跟踪调查100天并记录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未接受治疗前,手部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疗法100天后,两组患者的手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接收常规疗法和改进疗法后,ta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样的手术方案进行初期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松懈合并、瘢痕切除植皮或瘢痕切除皮瓣转移等。
两组的接收手术形式具体如下:常规组采用瘢痕松懈切除、松懈并植皮9只手,瘢痕切除、松懈并皮瓣转移34只手;改进组采用瘢痕松懈切除、松懈并植皮11只手,瘢痕切除、松懈并皮瓣转移29只手;术后康复治疗分改进组合常规进行。
改进组:○1主、被动手指活动治疗:术后两星期后,进行康复治疗,每天分4次,每次15分钟,活动手部各关节,坚持时间100天。
○2温水法治疗:在术后保证伤口完全愈合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温水浴治疗,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忌在主、被动手指活动疗法后进行,应间隔半个到一个小时以上。
持续时间100天。
○3加压法治疗:术后1周开始进行,使用产品治疗好的弹力手套,每日必须穿戴20个小时以上,压力值为25mmhg为宜,持续时间100天。
○4实践疗法治疗:进行一些手部活动的强化训练,如抓取轻物、刷牙洗脸等,术后视具体情况坚持治疗。
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手部功能锻炼,主要进行类似于改进组的加压治疗及手指活动治疗,不进行温水浴治疗与时间治疗。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调研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徐映明(四川省彭山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620860)【摘要】手是最重要的功能活动器官,软组织少,血管、神经、肌腱分布密集,损伤后容易造成功能障碍。
由于手的特殊功能,致使绝大多数烧伤患者合并有手的烧伤。
而在手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往往由于早期治疗处理不当以及后期没有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等因素,从而导致手部瘢痕增长、挛缩、粘连致使手指屈曲、手背屈、指蹼粘连等多种畸形的出现,严重影响手部的外观及功能,造成患者心理失衡,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手部功能,同时改善手部外观。
本文为此综述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手;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手术【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1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常见的手部烧伤后畸形,主要有手背瘢痕挛缩畸形和手掌瘢痕挛缩畸形。
手背烧伤挛缩畸形,常是较大面积或较多部位烧伤后畸形的一部分,轻度表现为皮肤瘢痕化,弹性丧失或瘢痕增生握拳不紧;重度表现为掌指关节过度背伸、虎口狭窄,形成典型的爪形手。
手掌瘢痕挛缩畸形多由于握持高温物体引起,因此多为单发,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
手掌瘢痕多见于手指近端、手掌远端和大小鱼际并以掌心为中心,各指及大小鱼际向掌心集中,造成拇指外展受限,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完全和手掌贴连呈握拳状。
所造成的临床表现为:①类患者的肌腱挛缩甚为明显。
以往通常做肌腱延长或肌腱移植手术予以修复,但由于手术后肌腱继发挛缩和粘连,所以疗效常不满意。
②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由于挛缩日久,常伴有掌指、指间关节侧韧带、侧副韧带挛缩而致关节僵硬或关节畸形,有些甚至形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此类患者仅仅切除或松解瘢痕组织不能达到满意整复的目的。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

IntUrogynecolJ,2013,24(3):485-491.doi:10.1007/s00192-012- [21]AbdelFattahM,RizkDE.Diabetesmellitusandfemaleurinaryinconti
1888-7.
nence:atimeforchange[J].IntUrogynecolJ,2012,23(11):1481-
294
局解手术学杂志 JREGANATOPERSURG 2017,26(4) http://www.jjssxzz.cn
doi:10.11659/jjssx.02E017038
·临床研究·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
黄竞卓,王韶亮,刘 婷,雷泽源,樊东力,黄春基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美容科,重庆 400037)
women[J].IntUrogynecolJ,2014,25(1):47-51.doi:10.1007/
andviewsaboutafutureclinicaltrialofinvasiveurodynamicspriorto
s00192-013-2233-5. [19]RamanahR,BallesterM,ChereauE,etal.Effectsofpelvicorganpro
ment,Xinqiao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evaluatetheeffectofplasticsurgeryforscarcontractureafterhandburn.Methods Clinicaltreatmentdataof 56patientswithscarcontractureafterhandburnwascollectedfromDecember2011toDecember2016.Differentsurgerymethodswereadopt
2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体会

1 . 2 治疗方法 治疗 组 : 依达 拉奉 3 0 m g +生理盐 水 1 0 0 m l 静 脉滴注 , 每 日2次 , 连用 1 O一1 4 d 。对 照组 : 顺来 康 3 O T I 1 l +生理 盐水 2 5 0 m l 静脉滴注 , 每 日 1次 , 连用 1 4 d 。2组患者 均行 一般 对症处理 , 防治感染 , 控制脑 水肿 、 血糖 , 调 整血 压 , 维 持水 、 电解
例,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 4 4例 , 均符合 以下条件 : ①年 龄在 8 0
不 良反应 : 治疗组 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 良反应。
3 体会
岁以下 ; ②发病在 4 8 h以内 ; ③ 血压在 2 0 0 / 1 0 0 m m H g以下 ; ④ 已查头颅 C T排 除 脑 出血 ; ⑤ 除 外 肾功 能 不 全 者。随 机 分 为 2 组: 治疗组 2 2例 , 男1 2例 , 女1 0例 , 年龄4 O~ 7 9岁 , 平均 年龄 6 5 岁。对照组 2 2 例, 男1 3例 , 女 9例 , 年龄 4 2~ 8 2岁 , 平均 年龄 6 6 岁。2组发病期间 、 年龄 、 伴 发症状 和 神经 功能 缺损 程度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 . 0 5 ) 。
急性脑血管 闭塞发生后 , 梗死 中心 区神经细胞迅 速死亡 , 但 其周 围的缺血半 暗带发 生不 同程 度 的缺血 级联反 应 , 再 灌 注损 伤不可避免 , 其 中自 由基 损伤是 引起 水肿 形成 和神经 细胞 凋亡 的主要原 因, 因此 , 及时有效 地清除 自由基是保 护神经元及 非神 经细胞 的关键 。 依达拉奉是第一个作 用机制 明确 的新型 自由基清 除剂 及抗 氧化剂 , 能干预脑梗死 区缺血半 暗带 的病理生理 变化 , 阻断缺血 的级联反应 , 减轻再灌 注 损伤 , 增 强神 经细 胞对 缺血 的耐受 , 阻 止细胞死亡 。此外 , 依达拉奉并不 影 响血液凝 固、 血小板凝 聚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李文慧刘莎,黄大伟
【关键词】手部;瘢痕挛缩;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施行手术患者69例(81只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手术,81只手全部治愈,功能优良率达82.6%,术后发生皮片坏死1例(1只手),未发生感染及手指坏死。
结论:手术松解瘢痕挛缩及植皮、皮瓣术和术后配合体疗、理疗等功能锻炼,是恢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手部;瘢痕挛缩;治疗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69例手部瘢痕挛缩患者进行整形治疗,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9例共81只手,男48例,女21例。
年龄2岁~36岁。
热力烧伤64例,高压电击伤2例,毒蛇咬1例,刀割伤2例。
手掌瘢痕27只手,手背瘢痕54只手。
手术矫形距受伤时间3个月~20 a。
1.2 治疗方法
轻度挛缩畸形57只手,切开或松解瘢痕后,充分松解皮下及挛缩的掌腱膜,其中条索状瘢痕多“z”成形,指蹼yv成形或z成形,虎口四瓣、五瓣或z成形术,继发创面游离皮片移植;重度及极度畸形24只手,严重关节囊挛缩、关节脱位者行关节融合,其中刀割伤合并指深屈肌腱断裂者行掌长肌腱移植,而高压电击伤者切断指浅屈肌腱及侧副韧带;关节不稳定者行克氏针固定术;继发创面游离皮片创面基底有神经、肌腱、血管裸露者应行皮瓣修复。
手部瘢痕畸形手术矫正后,应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必要时带支具或使用抗瘢痕增生药物。
1.3 手功能评定标准[1]
优:能分指、握拳、拇指对掌,不再需做整形手术,能恢复正常工作;良:指蹼有粘连、握拳障碍、拇指尚能对掌、指尖不能触及手掌,可生活自理,还可通过整形手术能达优者;差:指蹼重度粘连、分指障碍、仰指畸形、拇指对掌障碍或呈爪形手,经手术能达到生活自理。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手术。
81只手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18个月,其中功能优者20例,功能良者37例,功能差者12例,优良率82.6%;功能较差者,多为严重挛缩的病例。
术后发生皮片坏死1例(1只手),皮瓣远端1 cm坏死1例(1只手),均经局部引流换药及抗炎治疗治愈,未发生感染及手指坏死。
3例术后因缺乏有效的功能锻炼,再度出现挛缩畸形。
3 讨论
3.1 手部瘢痕特点
手背比手掌受伤机会多,损伤波及肌腱、骨者多。
临床上常见指间关节过度屈曲,掌指关节过度背伸。
手掌向前突出,拇指内收,掌弓消失或指蹼粘连。
手掌瘢痕挛缩表现指屈曲、指掌粘连呈握拳状,失去功能[2]。
故尽早消灭创面,早期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保存手部功能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