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凤凰单丛茶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凤凰单丛古茶树衰弱调查分析

凤凰单丛古茶树衰弱调查分析

凤凰单丛古茶树衰弱调查分析陈意兰;韦智获;吴启松;刘东明;郑道序【期刊名称】《茶叶通讯》【年(卷),期】2022(49)2【摘要】为了解凤凰单丛古茶树衰退的原因,对凤凰镇乌岽湖村、大庵村及深垭村的凤凰单丛古茶树进行调查,统计不同树龄古茶树数目,记录其生长状况与受危害情况等,并取松土、弱树生长土、壮树生长土等分别测定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分析其衰弱原因。

在三个村内选取样方10 m×10 m调查结果显示:树龄300年的凤凰单丛古茶树有2株,树龄200年的凤凰单丛古茶树有30株,树龄100年的凤凰单丛古茶树有44株,树龄80 ~ 100年的凤凰单丛老茶树有104株;凤凰单丛古茶树壮树和弱树生长土壤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差不大;凤凰单丛古茶树所受的病虫危害主要有茶树天牛、茶枝镰蛾幼虫、白蚁及小蠹虫。

针对凤凰单丛古茶树的保护,提出利用农业手段清除地衣苔藓、利用物理诱杀、生物方法以及有机农药喷洒等对古茶树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以及对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保护进行地方立法与制度完善等措施。

调查结果可为凤凰单丛古茶树的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181-186)【作者】陈意兰;韦智获;吴启松;刘东明;郑道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相关文献】1.凤凰单丛古茶树叶片中硒含量及溶出特征2.凤凰单丛茶古茶树茶叶中锰含量和浸出率测定3.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4.潮州凤凰单丛茶古茶树保护——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5.利用AFLP技术鉴定凤凰单丛古茶树种质资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一、茶叶产业概况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2825吨。

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

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

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标准。

2009年有部分茶企、茶农开始研制红茶,红茶的加工技术初步趋于成熟。

全市茶产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

二、单丛茶产业优势1、产地优势。

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是广东东大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1.4℃,日照时数2117.4h,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685.8mm,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域。

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历史产地,是广东省乌龙茶发祥地和最重要的产区,盛产名优茶,最具发展名茶生产的历史优势和地域优势。

单丛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山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

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2、良种资源优势: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调查、筛选、利用、保护,现已筛选出较具价值的高香型单丛茶品种、品系80多个,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

这些品种、品系含丰富的芳香物质,能生产出特殊自然花香或蜜韵。

独具特色的品种资源,是潮州单丛茶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的优势和基础。

3、品质优势:单丛茶具有品质特征:一是具有特别的“花香丛韵”即为凤凰单丛;二是特殊的滋味,“兰香蜜韵”即为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持久,久泡不褪,香型明显,“丛韵”显露;中山茶香浓清爽,“喉韵”平和;低山、平地茶香气飘逸,有“杯面香”。

潮州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潮州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潮州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翁少鑫;柯琪娜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24(46)5
【摘要】单丛茶产业是凤凰镇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也是潮州市的农业龙头产业。

近年来,潮州市凤凰镇在探索现代茶产业发展上确立“茶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取得一定新成效。

但总体而言,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茶产业组织化低、茶叶生产规模达极限、茶文旅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

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高质量茶产业联合体、优化供给侧结构,推进茶叶保健和文化消费转向、扎根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推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3页(P3-5)
【作者】翁少鑫;柯琪娜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
【相关文献】
1.加强监督积极引导促进茶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潮州单丛红茶为例
2.潮州凤凰单丛茶标准化生产发展状况
3.“零翻译”视阙下的潮州凤凰单丛茶名称
英译策略研究——以“鸭屎香”为例4.潮州地区凤凰单丛茶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5.特色农业背景下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浅析

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浅析

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浅析陈伟忠;陈若荣;陈思藩;蔡创钿;谢泽楷;陈映发【摘要】本文就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的现状,认为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存在二个主要问题:1.资源开发无序,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缺乏应用示范;2.茶叶加工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存在品质不稳定及食品安全隐患.探讨提出了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的四个思路:1.以凤凰单丛茶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种植及机械化加工技术为主线,创新资源整合模式;2.加快高效连续式机械化加工生产线的推广应用;3.加强凤凰单丛茶品种资源园、苗圃园、母本园等优质茶苗资源保护园的建设,实施低山育苗、高山移栽的高产优质育苗技术;4.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系统的资源、环境、生态等规律和机理的应用理论研究.【期刊名称】《广东茶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2-4)【关键词】凤凰单丛茶;历史;资源;产业;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作者】陈伟忠;陈若荣;陈思藩;蔡创钿;谢泽楷;陈映发【作者单位】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肇庆帅美投资有限公司,肇庆526000;饶平大岽山茶业有限公司,潮州515700;潮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潮州521000【正文语种】中文凤凰单丛茶已有70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独有的资源,考究的农艺,精细的加工,香韵俱佳的品质,充满温情的茶文化,处处体现了丰富的潮汕文化内涵,也是农业部已认定的全国6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系统之一。

凤凰单丛茶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的高香型名茶品种资源,其原产地是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1995年)、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的广东省粤东凤凰山系。

以广东省潮州市为核心的单丛茶产业已形成规模,2011年仅潮州市范围内茶园面积就达到13.8万亩,茶叶产量2万吨,茶叶第一产业产值20亿元。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一、凤凰单丛属于什么茶?凤凰单丛,又名“广东水仙”,是乌龙茶,条形茶,历史名茶,性平,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鲜。

其特点是:独有自成一派的花香,清新,高雅细腻、悠长,独有自成一派的滋味,浓醇鲜爽,喉底留香,回甘持久,有一种独特的高山蜜韵,即“丛韵”。

“丛韵”是对滋味的一种深层次感受,是特殊环境形成的特别滋味,有一种饮后“喉中有物”的感觉,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引种地单丛茶的关键要素。

凤凰单丛茶极耐冲泡,十几泡甚至二三十泡而色、香、味犹存。

二、凤凰单丛的产地凤凰单丛产自潮州市北部的凤凰镇凤凰茶区,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发祥地。

该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因此凤凰茶品质极佳,茶叶嫩绿,茶叶苦涩低,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

三、凤凰单丛的历史【资料记载】凤凰单丛茶,始创于明代,以产自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并经单株(丛)采收、单株(丛)加工而得名。

潮安凤凰茶为历代贡品,清代已入中国名茶之列。

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从凤凰山的先民发现和利用红茵茶树开始,一直至明代,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挖掘移植现成的实生苗到选用种子进行人工培植种苗,凤凰人民不断地进行精心的培育,筛选,不断地总结经验,使茶树品种不断地优化、茶叶生产不断地发展。

发源于凤凰山的茶树群体,在1956年全国茶树品种普查登记时,被正式定名为“凤凰水仙·华茶17号”。

据《潮州凤凰茶树资源志》登录的材料,凤凰乌岽山树龄200年以上的老茶树,还保存3700多株。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是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具有以下特征:
1. 鲜叶外观:凤凰单丛的鲜叶呈现出端正匀称、紧结挺拔的特点。

叶片呈深绿色,条索紧密,有光泽。

2. 茶汤颜色:凤凰单丛的茶汤呈淡黄色或橙黄色,清澈明亮,透亮度高。

3. 茶叶香气:凤凰单丛的香气独特,具有花香、果香和蜜香的混合气味。

香气浓郁而持久,回味悠长。

4. 口感:凤凰单丛的口感丰满醇厚,滋味鲜爽。

汤质柔和,带有一定的甜度,同时又有一定的回甘。

5. 叶底:凤凰单丛的叶底呈现出茸毛多、嫩绿嫩黄的特点,叶质厚实。

6. 耐泡性:凤凰单丛具有很高的耐泡性,能够经受多次冲泡而不失去其风味和香气。

总的来说,凤凰单丛在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的特征,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茶叶品种。

凤凰单丛口感特征描述

凤凰单丛口感特征描述

凤凰单丛口感特征描述凤凰单丛,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广东省凤凰山地区。

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著称,具有浓厚的岩骨香、花果香等特征,是茶叶爱好者钟爱的珍稀茶品。

以下是对凤凰单丛口感特征的详细描述。

**1. 香气深邃,回味悠长:**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凤凰单丛茶具有深邃浓郁的香气,其中常常夹杂着岩骨香的味道。

岩骨香是凤凰单丛茶的独特标志,这种香气源自于茶树在凤凰山地区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成分。

香气不仅浓郁而深邃,而且在品尝后的回味中能够持续悠长,使得品茗者在口中留连忘返。

**2. 花果香清新怡人:**除了岩骨香外,凤凰单丛茶还常常带有花果香的清新气息。

这种香气往往源自于茶树的茶花和果实,赋予了凤凰单丛茶更为丰富的层次感。

花果香清新怡人,使得凤凰单丛在口中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之美。

这也是凤凰单丛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在品味中能够给人带来更为愉悦的感受。

**3. 口感饱满,回甘持久:**凤凰单丛茶的口感饱满,是由于其茶叶本身的优质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在冲泡后,茶汤浓郁,口感丰富,能够在口腔中充分展开。

与此同时,凤凰单丛茶的回甘感十分持久,品茗者能够在喝完茶后依然感受到茶汤的余味。

这种持久的回甘感是茶叶品质上佳的表现,也是凤凰单丛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4. 润泽滑爽,入口顺滑:**凤凰单丛茶在品尝时,其茶汤具有良好的润泽感和滑爽度。

入口时,茶汤能够顺滑地流淌在口腔中,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这与茶叶的精选和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凤凰单丛的生产工艺注重保留茶叶的天然滋味和口感,使得其在润泽滑爽方面表现卓越。

**5. 叶底嫩绿匀整:**在泡制凤凰单丛茶后,茶叶的叶底往往呈现出嫩绿且匀整的状态。

这不仅是对茶叶新鲜度的一种体现,也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的象征。

茶叶叶底的嫩绿匀整表明它们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妥善处理,使得茶汤更为清亮透明。

**总结:**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岩骨香、花果香、口感饱满、回甘持久、润泽滑爽等特征,为茶叶品鉴者带来了独特的品茶体验。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生 产 有 机 品牌 产 品 。 已制 订 《 龙 茶 凤 凰 单 丛 茶 》 、 乌
《 地理标志产品 凤凰单丛茶》标准。2 0 年 有部分茶 牌、市场调研、 品牌市场促销和 品牌服务等,建立了 自 09 企、 茶农开始研 制红茶 ,红茶 的加 工技 术初 步趋 于成 己的企 业形象。潮州市的有机茶叶在 国际、国内茶博会
单 丛 茶 具 有 品 质 特 征 : 一 是 具 有 特 别 的 花 香 丛 过 度 开 发 、 不 合理 开 发 的 现 象。 例 如 大 量砍 伐 山林 ,把 韵 ” 即 为 凤凰 单 丛 :二是 特 殊 的 滋 味 , 兰香 蜜 韵 ” 即 整 片 山地 开 垦 成茶 园 :在 坡 度很 大的 山 坡 上毁 林 开 垦 大
使 山 区的 湿 度 变 小 , 雨 雾 天 气 减 少, 从 而 影 响 茶 叶 生产 和 产 格、统- i. -  ̄送、统一核 算的现代企业管理 制度,实行规模经营 品 质 量 。 在 天 气 恶 劣 的 情 况 下 , 甚 至 还 容 易 出 现 山体 滑 坡 , 威 胁 生命 安 全 。
41科 学制 订 规 划 .

是 巩 固和 完 善 优 质 茶 生 产 基 地 。 改 造 和 优 化 生 产 基 合 作组 织 的 运行 机 制 , 提高 茶 叶产 业 生 产和 经 营 者 自我 管 理、
地 品 种 结 构 , 修 建 机 耕 路 , 配 套 水利 设施 , 改 善 基 地 生 产 条 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产业整体 自我发展的能力。 件 。 二 是 制订 单 丛 茶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 制 定 茶 叶 产 业 和 相 关 产 业 扶 持 措 施 , 鼓励 、 支 持 企 业 投 资茶 叶 及 相 关 产 业 :建 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凤凰单丛茶行业 分析报告 2 正文目录 (一)行业概况 ........................................... 3 1、茶分类 ................................................ 3 (1)茶叶的主要成分与功能 ................................ 3 2、乌龙茶 ................................................ 4 (1)乌龙茶的分类 ........................................ 4 (2)凤凰单丛茶的特点 .................................... 4 3、工夫茶 ................................................ 4 4、有机茶 ................................................ 6 (1)无公害茶叶 .......................................... 7 (2)有机茶 .............................................. 7 2、管理体制 .............................................. 8 3、主要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政策 .............................. 8 (二)行业现状及规模 ..................................... 9 1、行业发展现状 .......................................... 9 2、行业规模 ............................................. 10 (三)行业基本特征 ...................................... 12 1、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风险 ......................... 12 2、市场竞争风险 ......................................... 12 3、食品安全质量风险 ..................................... 13 3

(一)行业概况 1、茶分类 我国茶区广阔,茶类品质丰富。茶叶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发酵程度不同分为绿茶(不发酵茶)、白茶(微发酵茶)、黄茶(轻发酵茶)、青茶(半发酵茶)、红茶(全发酵茶)和黑茶(后发酵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大类,凤凰单丛茶正是广东乌龙茶中的一个大类别。

(1)茶叶的主要成分与功能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茶叶色素和芳香物质等。上述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决定了茶汤在色、香、味等方面的品质。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备提神醒脑、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 4

2、乌龙茶 (1)乌龙茶的分类 乌龙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一大类别,《中国茶叶大辞典》给乌龙茶的定义是:“经半发酵工序形成绿叶红边的茶。”

(2)凤凰单丛茶的特点 凤凰单丛茶的特点为:特有的花香,自然清新,高雅细腻、悠长;特别的滋味,浓醇鲜爽,喉底留香,回甘持久,有一种独特的高山蜜韵,即“丛韵”。

3、工夫茶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潮汕工夫茶的形成自唐代韩愈被贬到潮州后,邹鲁之风开启。现可见最早的有关饮茶文献资料是北宋时苏轼的《与子野》书:“寄惠建名数种,皆佳绝。彼土自难得,更蒙辍惠,惭悚。”子野,即潮州前八贤吴复古(吴远游),与苏轼至交。文学家苏轼在茶学上造诣颇高, 5

对茶艺颇有研究。吴复古寄上的数品福建茶,获得苏轼赞誉“皆佳绝”,且知“彼土自难得”,可见吴复古有相当高的品茗水平,也说明宋代潮汕地区至少在上层人士中已有饮茶之习俗。后又经历次战争动乱时之人口迁徙,特别是宋末朝廷南迁,文天祥兵败于潮州,更是把诸多中原文化带入潮地,如潮阳笛套音乐等。潮汕地区众多姓氏宗族,追根溯源,其始祖均始于此次朝廷南迁。历次的人口迁入,把中原的饮茶习俗也随之带入潮州,融本地民风习俗而成“潮味茶俗”并逐渐成型为后来的“工夫”茶俗。 潮汕工夫茶以前所用茶叶一般只用半发酵乌龙茶一类,因此工夫茶的成型期应在茶叶的半发酵制作方式形成之后。庄任在《乌龙茶的发展史与品饮艺术》一文中,根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王草堂《茶说》、释超全《武夷茶歌》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断乌龙茶的工夫茶品饮方式也随之兴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工夫茶艺传到潮州后与当地的精致习性结合,从原先较大的茶杯改成较小的茶杯,与崇商的习性结合变成商业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纽带,从而使工夫茶艺的中心和程式在潮州固定下来。 作为一种茶艺,潮汕工夫茶讲究用水、用火、用器;讲究沏泡的程式及姿势动作;讲究品饮的礼仪礼节。冲茶的程序大致是:烫杯热罐,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每一步都是有讲究的。反复地烫杯洗杯,目的是提高其度,使茶素充分发散出来;刮沫、洗茶、去头是为了清洁;高冲低洒,是为了出味;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为的是茶汁平等均匀;让茶,是表示谦让礼貌。要把每一步都做 6

得十分精熟,没有一定的功夫是不行的。茶名“工夫”,既指需要时间,也指需要技艺。品茶也大有文章,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空杯还要闻其余香。都不能一饮落肚,而要让茶水巡舌而转,激发起舌上每一个味细胞对茶味的“热情”,充分体味到茶香方能将茶咽下,这才不算失礼。饮完后还要向主人“亮杯底”,一则表示真诚领受主人厚谊,二则表示对主人高超技艺的赞美。 工夫茶文化的核心还是体现一个“和”字,这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工夫茶的天圆地方,象征天人合一之和;礼让三先,突出人际关系之和;科学地处理水、火、茶、器的关系,追求的是物质之和;茶入体内,调合饮食万物,主宰生命之和;茶道表演,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强调人生氛围之和。潮汕工夫茶,让人苦尽甘来,是君子之道。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随着一个多世纪以来潮汕人向外迁移与发展,潮汕工夫茶也跟着潮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力的逐渐强盛,中国特色的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同并真正走向世界,代表中国传统茶道艺术的潮汕工夫茶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机会。

4、有机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希求也日益增强,从而推进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发展。 7

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使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品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应运而生。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的饮品,符合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的期望。而且由于生产过程中减少施用大量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所造成对土壤与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符合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是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无公害茶叶 无公害茶叶是指茶叶中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的卫生质量指标符合我们有关标准规定的允许要求,对消费者没有危害的茶叶产品。无公害茶叶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因此,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是政府行为,带有强制性地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推行。 凤凰茶区生态环境优越,茶农在使用农药方面有比较好的意识,在高山茶区甚少或者不适用农药。

(2)有机茶 有机茶属于无公害茶叶范畴,但其对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的要求更高。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和转基因技术,只能使用有机质肥料、生物农药,产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数量的农药残留。有机茶生产是以终端产品的卫生指标为依据,而合格产品的实现,则体现在对产品生产全程的有效 8

控制,包括生长环境无污染、茶园建设生态型、茶园管理安全性、茶叶加工清洁化、产品包装环保型等环节。

2、管理体制 我国茶叶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整体调控和运作下,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

3、主要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政策 我国现行的茶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9

(二)行业现状及规模 1、行业发展现状 水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茶大国,拥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加大对涉农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中国茶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4)》,目前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可用“八个第一”概况: ①茶园总面积第一。2012年中国茶园面积211.2万公顷,同比增长7.2%,占世界茶园304.2万公顷的69.4%;中国五个产茶大省:云南38.8万公顷、四川23.9万公顷、湖北23.5万公顷、福建23.1万公顷、浙江18.3万公顷,共127.6万公顷,占中国茶园总面积的60.42%。 ②茶叶总产量第一。2012年中国茶叶总产量162万吨,同比增长9.9%,占全球总产量421.7万吨的38.4%,农业产值729亿。2011年,我国共产绿茶114.6万吨、青茶19万吨、黑茶16万吨(其中普洱茶6.01万吨)、红茶11万吨、白茶1.72万吨、黄茶0.14万吨。 ③茶叶总消费第一。2012年中国茶叶总消费90万吨左右。世界消费1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印度81.7万吨、俄罗斯17.5万吨、土耳其15.3万吨、日本13.4万吨、美国12.6万吨、巴基斯坦12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