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耐蚀铜合金板、带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随着汽车产业、电脑通讯产业等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的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
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连接器产品的“微型化”、“高速移动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连接器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接器占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因此发展适应高端连接器的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要求铜合金材料在强度上有出色表现,还需要有高耐热性、高导电率,以及出色的表面光泽性和平滑性。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端子连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端子连接器的基础原材料铜板带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扩大供给量,替代进口,同时推进中国连接器市场逐步规范和高端连接器市场的发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首先整理收集本企业曾经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编制小组会同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对端子连接器用铜合金带材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计划和分工,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及执笔;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预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早在一九七六年,冶金部标准所曾制订了GB/T 340-1976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标准。
随着GB/T 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8035-2000《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等标准的实施,该标准即被废止,铜及铜合金牌号等于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标示,无方法标准可循。
因此,制订本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2010]015号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附件1《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3项(项目序号为20091865-T-610)《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
标准制定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牌号表示方法部分参照了已作废的国家标准GB/T 340-1976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代号表示方法部分修改采用了美国ASTM E527-2003《金属及合金编号规定(UNS)》进行了制订。
二、编制原则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重要的领域对材料的牌号基本都制订有相关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差别很大。
就铜产品而言,在我国应用最多的国家级标准有以下九类:1、中国(GB);2、国际标准(ISO);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4、日本国工业标准(JIS);5、俄罗斯标准(ΓOCT);6、英国国家标准(BS);7、德国国家标准(DIN);8、法国国家标准(NF);9、欧共体(欧盟)标准(EN)。
行业标准《铍青铜板材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铍青铜板材和带材》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一、任务来源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原2012版标准已不能满足现有国内铍铜产品要求。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规范和指导铍铜产品生产使用,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有色标委[2017] 19号文件要求,《铍青铜板材和带材》行业标准由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铍铜合金分高铍和低铍两类,高铍铍铜合金的铍含量为 1.8%~2.1%,低铍铍铜合金的铍含量为0.2%~0.7%。
通常称前者为高强度型铍铜合金,后者为高传导型铍铜合金。
高传导型低铍铍铜合金具有高导电性、耐腐蚀、耐疲劳、弹性滞后小、无磁性、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优良性能,强度适中,弹性及抗应力松弛综合性能稳定,零件使用寿命长。
因此,铍青铜作为优良的耐疲劳高弹性导电材料,在电子、电讯、电脑、手机和精密仪器等工业部门以及航空、航天、兵器、雷达系统等重要军工部门广泛应用。
在该合金领域,美国、日本技术较为先进,并且具有多年的研发经验,该技术在军工、民用方面应用较广。
世界上最大两家铍铜合金生产商是美国的Brushwellman和日本的NGK公司,对高传导型低铍铍铜合金的生产研究非常成熟,产品牌号及规格状态齐全,形成了完善的行业规范及相关产品标准,而且国际通用性较强,通常在国际上均被采用。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铍青铜合金生产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年产量在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开发了多种牌号的铍青铜合金产品,工艺技术相对稳定。
为了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行业、信息通讯等行业的需求,加快我国国防军工和工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国产铍铜合金的质量,促进我国铍铜合金材料研发生产,规范该类材料的供货使用要求以及产品标准非常有必要,因此YS/T323-2012标准有必要进行修订。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有色标委(2014)第29号《关于转发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所下达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列入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第51号,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工作简况1 立项目的和意义随着铜及铜合金产品在军工、航天航空、核电、船舶、冶金和高铁工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许多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材料在高温下的抗软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软化温度是指铜及铜合金产品保温一小时后的硬度下降至原始硬度的80%时所对应的加热温度。
软化温度的高低是评价铜及铜合金产品材料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量化指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测定铜及铜合金材料软化温度的方法,在高温下使用铜材的软化温度都是未知数,因此有必要起草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的国家标准。
2项目编制组成员本标准的编制组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
3 标准起草过程首先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检测软化温度的标准和资料,国外没有相关标准,而目前国内只有YS/T466-2003《铜板带箔材耐热试验方法硬度法》,该标准仅适用于厚度为0.005 mm~0.5 mm的板带材耐热试验,且保温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没有规定软化温度的定义。
针对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而随着微电子和通讯工业、高铁、军工的高速发展,对所需铜材(如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铜镍硅、铜铬锆等)的抗软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迅速提高的要求,寻找一种准确的软化温度检测方法已迫在眉睫。
国家标准《液压元件用铜合金棒、型材》编制说明

《液压元件用铜合金棒、型材》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标委综合[2015]59号文件下达了《液压元件用铜合金棒、型材》国家标准的起草任务,其计划号为20152297-T-610。
由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二、工作简况1 立项目的和意义液压泵、马达是工程机械的核心部位,作为工程机械的“心脏”,液压泵、马达的工况载荷大、转速高,因此对用于生产缸体、滑靴、球铰、配油盘等元件的铜合金材料性能、组织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
液压泵、马达用的铜合金主要有多元复杂锰黄铜、铝青铜、铅锡青铜三大类。
其中多元复杂锰黄铜、铝青铜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优异的耐各种介质腐蚀能力以及极好的热加工成型等性能,铅锡青铜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耐磨性能。
国外现有液压泵、马达的研究高地,主要是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这两个国家在机械制造的工艺研究及新材料研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德国的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代傲精工、维兰德、力士乐等,每家企业都掌握了自己的技术和专利,美国的康卡斯特、安博科等,也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制造技术及工艺。
我国工程机械巨头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等企业,该行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但其大部分利润被德国和日本企业吃掉,因为其液压泵、马达严重依赖进口,且供货得不到保障,国内的液压泵、马达生产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动辄上亿的投资进行产品开发,始终是投入大,产出微乎其微,已经成为工程机械产业之痛。
我国在数个“五年计划”中,为了战略产业振兴,连续出台政策鼓励上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世界制造业东移的发展趋势,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但国内液压泵、马达生产商使用的铜合金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依赖于国外进口,交货期长、价格昂贵,而有部分厂家通过拆解国外原装产品,分析铜合金零部件成分来采购铜合金,使得生产的产品品质无法提高,究其原因是我国没有出台液压元件用铜合金的相关标准,使得该领域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无相应标准参照。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3部分:棒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铜及铜合金棒线材产品约占铜材总产量的25-30%,几乎涉及所有铜及铜合金牌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仪表、利用五金、汽车、建筑、交通等诸多行业。
其用量预计至2015年将达到130万吨以上,市场容量非常巨大。
安全生产规范是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完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保证我国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特制订该《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
安全生产标准是企业努力的目标,也是企业是否实现安全生产的判断标准。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国内相关行业走安全生产的道路,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公告提供依据。
目前,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尚无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
本标准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宁波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制订。
二、编制原则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尚无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安全生产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
1、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现场安全管理;2、本标准制订引用的相关条目参照国内外各项标准;3、该标准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的各环节需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制定,内容齐全、完善;4、该标准的制定能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安全生产形势;5、该标准的制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5.1、标准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5.2、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本标准的基本要求;5.4、煤气站作业安全要求;5.5、挤压工序作业安全要求;5.6、棒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7、线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8、通用作业安全要求。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起草小组2012年2月。
(整理)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项目来源我国铜及铜合金加工业日益壮大,现已是世界最大的铜加工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铜加工产品出口国家之一。
各类铜加工产品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加,代表产品性能的各种表示方法日益与世界接轨,交流更加方便。
产品的状态表示方法是个空白,至今我国没有系统的状态表示方法,国内交流使用的是约定俗成的方法,对外交流则需要将国内的表示方法对应成国外的表示方法,十分不便;第二,我国的状态表示方法只是针对平常使用率比较高的几种状态,并没有针对所有铜及铜合金产品加工与铸造产生的状态,使用时不够全面;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增大,就世界范围而言,也需要一个统一的交流方式,便于世界各国相互交流。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了编制《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的任务,经我公司提议,将该任务下达给了本公司。
文件号为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二、编制思路标准编制时,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的状态表示方法在相关产品标准中出现,直接使用;在《铜合金及其加工手册》附录中出现,书中对各国状态表示方法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发现,美国的状态类型最齐全,表示方法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且是在国际(ISO)状态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经过转变而来,有一定的使用基础 (各国状态表示方法对比见附录);通过对比还发现,书中在对我国铜加工技术进行阐述时,使用到加工状态时,如我国没有相应的状态表示,直接选用了美国的状态表示方法,说明我国对美国状态表示方法的使用已有一定认可。
所以本标准在编制时修改采用了美国的表示方法,采用标准为ASTM B601-07《铜及铜合金加工与铸造状态表示方法》。
三、编制内容3.1 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的铸造与加工产品一般分为有铸件、板、带、棒、管、线、型材等。
除铸件采用铸造工艺外,加工产品采用的生产工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热处理强化的铜及铜合金采用热、冷加工及退火处理等工艺,另一类是可热处理强化的铜合金采用热、冷加工和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淬火及回火等强化热处理工艺。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1.引言废料是一种重要的非再生资源,它在循环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铜及铜合金废料是指含有铜元素并可能包含其他合金元素的废弃材料。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铜及铜合金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对废料的管理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统一和规范铜及铜合金废料的分类、检验方法以及再生利用的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编制背景本标准的编制是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铜及铜合金废料标准,相关行业在废料管理方面各自标准不一,导致了废料分类不清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制定铜及铜合金废料国家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3.编制目的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范铜及铜合金废料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为废料管理和再生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促进废料的规范化管理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益。
4.编制依据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以下文件:(列举相关标准和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废物和废物产生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等)5.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标准的内容必须基于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技术方法。
(2)规范性原则:标准内容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可执行性,对于废料的分类、检验等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3)综合性原则:标准的内容应涵盖废料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再生利用要求等相关方面。
6.编制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分类方法:根据废料的铜含量、合金元素成分等进行分类,以确定适用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2)质量要求:规定了不同分类的废料的铜含量、其他合金元素的要求等。
(3)检验方法:包括取样方法、化学分析方法、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等。
(4)再生利用要求:对废料的再生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技术指南。
7.编制流程(1)成立标准编写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
(2)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和法规文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蚀用铜合金板、带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概述
目前,PHE已经成为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大量地应用于工业换热领域。
板式换热器行业不断研究适用于腐蚀介质的板片,包括不锈钢、纯钛、镍及高镍合金。
从耐腐蚀性能角度分析,可以使用不同的铜合金或改良铜合金来作为替代材料。
国内外对耐蚀铜合金的研究较多,多集中在海水环境、海洋气候、潮湿的大气环境、热交换器件等腐蚀环境下耐蚀铜合金的研究和应用。
已经开发的耐蚀铜合金有如下几大类型:一是素有“海军黄铜”之称的铝黄铜及锡黄铜。
二是以铜为基体加入 Sn、Zn、Pb等元素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的锡青铜,如QSn4-4-4、QSn-5-5、QSn6-6-3等,主要用于制造耐磨、耐冲刷腐蚀的机械零部件,以铸造产品居多。
三是铜-镍基白铜合金,如BFe10-1-1、 BFe30-1-1等合金,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优异的综合加工性能,在海洋运输及核电站、热电站等行业应用较多。
四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在铜基合金中加入Al、Si、Ni、Mn等元素的多元耐蚀铝青铜。
由于洗衣机环境要求苛刻,要求作为其内部结构件的铜合金在保持一定的强度、耐磨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同时要求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可加工塑性和良好的深冲、弯曲等成型性能。
在板式换热器领域,一直以来材质主要以不锈钢、钛合金等为主。
铜合金耐蚀性能优良,成本相对较低,已在管壳式换热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开发拓展其在板式换热器领域的应用空间,中铝洛铜的技术人员,对多种铜合金、不锈钢以及钛合金进行了不同工艺制度下的耐蚀性能试验,
通过对其耐蚀性能的分析评价,初步确定了适合于PHE、洗衣机用的铜合金。
通过对合金进行工艺改进、合金改性研究,最终形成了耐蚀、耐磨、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铜合金系列产品,满足我国板式换热器、抑菌洗衣机对其内部构件新材料的需求,推动了新型板式换热器、抑菌洗衣机的开发和发展。
同时,材料的研发成功,也为相关家电企业生产抑菌型的空调、冰箱、饮水机等家电产品起到促进作用,在其它应用领域,耐蚀、耐磨的铜合金材料也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主要技术要求及其确定依据
1、牌号
为满足在PHE、洗衣机及其它应用领域产品实际工作环境中所需的耐蚀性能要求,在对现有耐蚀铜合金体系的分析基础上,根据板式换热器耐蚀性要求和洗衣机耐蚀性、美观性的要求,曾选择加磷黄铜、铝黄铜、铝青铜、锡青铜和白铜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对材料的耐蚀性能及色泽、成本、工艺性能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铝黄铜和白铜系列4个牌号的合金比较适用。
为保证材料的耐蚀性能或强度要求,可以添加其他微量元素。
2、状态
为了使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确定材料状态为软态(M)。
3、规格、力学性能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的确定。
4、工艺性能
为了使材料具有可弯曲成型及良好的深冲性能,本标准对杯突试验和
晶粒度进行了特别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