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

在中国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的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强国御侮,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把它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了重大的胜利。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

鸦片战争以前,在思想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被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序幕。导致新思潮萌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这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中体西用”,到自由平等博爱,再到民主和科学,最后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

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

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

道路。其中,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开了中国近代由爱

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依据《四洲志》而

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影响最大、最为详实的介

绍西方的历史地理专著。此外,姚莹的《康輶纪行》

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影响也很大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

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序幕,但是他们的

基本着眼点在于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

术,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保留了浓厚

的纲常色彩。他们对西方知识的认识尚处于

模糊状态,还未涉及政治制度

农民阶级洪秀

全为

代表

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是历史上农民阶级反封建思想和平均主义思

想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小农社

会,这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

洪仁

玕为

代表

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其

主要内容如下: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

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

商业,奖励发明创造,兴办保险事业;反对迷信,提

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

吸食鸦片;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

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目睹了西方

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性,最早提出了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

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

路的迫切愿望。但是,它既不是农民革命的

产物,又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应的

社会条件,所以没有产生实际的政治影响。

但同时也说明了农民阶级也可以接受资本主

义的方案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

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

地主阶级洋务派,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为代表继承和发展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

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即主张

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落后的封建和封建纲常名

这一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势力

陈腐守旧的观念,成为洋务运动

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洋务运动的

开展,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客观上有利于西学的传入和中

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

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制,这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进步

的,他们的一些观点为以后的戊

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思想领域的探索

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

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为代表主张进行维新变法,在中国建立君主

立宪制度。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

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

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新

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他的

代表作,从而奠定资产阶级维新变法

的理论基础;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译》

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

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指出只

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严

复在介绍西学方面成就最突出,他翻

译介绍了许多西方社会科学和政治

理论的名著,其中以《天演论》最重

要。它宣传社会进化理论,呼吁救亡

图存,自强保种。《天演论》的出版

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充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发

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在形成和发展以后,得到迅速传播,极大的推动了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孙中山为代表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核心就

是以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孙中山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进一步总结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

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

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

发展。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前期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猛烈的冲

击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纲常伦理,鼓吹

文学革命;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宣

传十月革命的道路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的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五四运

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以上是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探索情况,是近现代思想史的复习重点。除了上述的知识要点总结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总结如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注意: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用批判的继承的观点,大胆扬弃,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吸收合理因素,作到古为今用

对待世界文化首先要有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反对盲目排外;其次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作到洋为中用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步曲

自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余年间,这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只有个别人开始接触到机器生产上的技术。

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这是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是围绕军事技术摸索西学的时期。这一时期,洋务派在“求强”口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为了制器而不得不翻译西学。通过翻译,数学、声、光、化、电等学问开始渐入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寿、李善兰、华衡芳等,其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从19世纪70~80年代,随着民用工业的大量兴办,“西学”的内容越出了军事技术的狭隘范围,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大量传入。

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这是第三阶段。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

“西艺”,又要学“西政”。向西方学习开始由科技学问推而及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政治体制。此后,革命派也在这一层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接着,激进民主主义者向西方学习又深入到比政治体制和教育更深一层的哲理学说。

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是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个层次:技术成果(器物层);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

近代前期思想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发展特点

(1)影响:

①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面对现实。其对中国的影响重在思想,没有具体实践改造。

②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新式学校,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进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和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③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百日维新的发生。其伟大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⑤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⑥中国近代前期思想并未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这一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的。

(2)特点:

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

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⑤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各种思想演变剧烈,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

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认识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是经济基础,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入;三是先进分子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2)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人中国后,都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使民主思想在中国形成中西结合、中西交融的局面。如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孙中山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加入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基本内容,这与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有较大区别。(3)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内容日益深化,并与封建思想和其他思想进行了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同时,内部也分成一些流派,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等是主要流派,民主共和影响最大。

(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并不完全符合国情.因此用它指导的中国革命或改革并没有取得成功。(5)虽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日益广泛,但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整个近代仍然是儒家思想.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6)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同样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

4、20世纪20年代,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以法西斯主义作为其统治思想;同时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并为先进分子接受,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克服了“左”倾错误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后期思想领域的探索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总结,联系上一部分内容具体表现如下:(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潮突破了传统的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戊戌变法,特别是在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的思想方面的论战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

在思想方面的论战

使民主共和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

武器

1942年整风运动这是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使中共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

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复习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运动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2)不同点:

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

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④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评价

(1)局限性:维新思想未能把封建制度改革同改造封建经济基础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虽补上了这一课,但未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道路

(2)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942年整风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比较

(1)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2)都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

(3)都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4)都为中国革命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20世纪以来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一)三民主义

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日益。1894年兴中会首次提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上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新旧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

(1)旧三民主义: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寻求救国之路;鸦片战争后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不断碰壁。②主观上:孙中山等人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想,实现转变(2)新三民主义:①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②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改组了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2、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作用

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

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缺

乏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民权主义

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

律平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

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3、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

(1)区别

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的问题,与“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联系,而旧三民主义只空洞的提出了“平均地权”

(2)认识

旧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血,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所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注意: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三大政策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是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正确方法,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

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

(二)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956年,毛泽东总结中国建国以来的经验,并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展开;②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历史任务。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由于共产国际与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错误,丧失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大革命惨遭失败

② 1925年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著名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①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展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如毛泽东提出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持久战》等;②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③1945年春,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系统地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以后又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其具体表现如下:①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②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是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八大”上毛泽东科学分析了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1957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构成: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①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③“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④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②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③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三是其它方面的理论:①各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②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特点: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②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③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①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③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三)邓小平理论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三大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文革结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针对“文革”错误,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系统的纠正“文革”错误

②开始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逐步发展:1978年-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

④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推广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⑥形成:中共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的理论要点:明确“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两个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①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附: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①都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都是坚持实事求是,冲破教条主义束缚产生的;③实践的具体道路都是从农村取得突破的,都注重统一战线的作用;④从根本上说都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都要不断发展;⑤都是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集体领导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⑥从根本上说都是历史的飞跃和革命,都极大的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

2、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这种继承性表现在:①思想路线上的继承性。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拯救出来,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领导党和国家摆脱教条主义和“左”的束缚,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具体道路的选择上的继承。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推向城市;

③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上具有继承性。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实现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①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②从国内看,一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③从党内看,新党员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④新形势下需要回答许多新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创立经过:①创立于2000年,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2001年,在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③在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3、地位影响:

(1)“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

本要求。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同时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③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3)对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意义: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使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②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③以最概括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由先进文化引导、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确保正确方向并得以实现。

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质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外部条件是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以前各种救国救民方案的失败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里程碑。

3、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

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只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之途,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必将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受挫。

5、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的理论突破:

①突破两个凡是的窠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突破阶级斗争中心论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突破社会主义建设的单一模式——十二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突破社会主义建设一步到位的思想——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级阶段理论。

⑤突破姓社姓资,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三个有利于与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突破社会主义经典理论——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汇成系统。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⑦突破单纯意识形态束缚——妥善处理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和外交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六章专题测试

一、判断题 题目1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4、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5、《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6、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7、1952年10月26日,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穷棒子社。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9 9、1993年3月,作为“红色资本家”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1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选择一项: 对 错 二、单选题 题目11 1、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选择一项: A. 经济基础

心得体会-近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精品

近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让本人进一步理解到了近代的中国社会历史,理解到中国近代的根本国情,理解到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昨天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以艰辛卓绝的斗争,博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史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入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史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在这风云变幻的一百零九年中,从中国绚烂的历史文化,展现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肉体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抢先位置。但由于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由于中国的糜烂,落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场面。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作了深入的变动,旧阶级的变化,新阶级的产生也由此而产生。因而中国的茅盾就产生了,主要是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茅盾,中国人民遭到了外来帝国主义残暴的压榨,面临着亡国的阴影。为了让中国人站起来,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此百折不挠,英勇顽强与侵略着斗争,争取了本人们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入入近现代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耻辱的深渊,造成了近现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这两次农民运动都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形考任务6(专题测验六)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形考任务6(专题测验六)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网络课形考任务 6(专题测验六) 答案专题测验六 一、判断题 题目 1 1、新中国成立后, 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2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3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4 4、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5 5、《北京条约》 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 包括: 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6 6、毛泽东在

1949 年 6 月 30 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7 7、195 2 年 10 月 26 日,由西铺村 23 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8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 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 穷棒子社。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9 9、1993 年 3 月,作为“红色资本家” 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 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 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 (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 (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 4、日本 (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 (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从方式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 这个学期,我很有幸能在万老师的课上学习历史,让我找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最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存在。转眼间,大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结束,回顾上过的一堂堂生动的课,我颇有感触。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根本上来源于封建统治者对旧制度的盲目沿袭和闭关锁国的愚昧统治。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对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成就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西方“除枪炮外无一胜于中国”。于是,清末的封建官僚们继续用封建制度统治着哭泣的中国大地。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贫苦百姓的锅中仍然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米粥,最精锐部队的士兵手中拿着的仍然是两米长的兵丁鸟枪,坐在台上发号施令的仍然是腐败的封建官吏。直到列强的铁甲战舰撞开中国的国门,统治者们才意识到,时代前进了,而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了。 我认为,国人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的心态。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有着雄踞东亚的强大国力,这在一代又一代的君主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观念——中国是强大的,外国是弱小的。所以,当国外的制度正在突飞猛进时,清末统治者们仍旧以为中国的旧制度是最佳的、无需改变的。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时是不是也会盲目自大,从而看不见别人的进步,最终导致自己原地踏步、落后于人?我问自己。 在之后的历史中,一些有所觉悟的官僚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使中国摆脱落后的现状。然而,不论是洋务运动,亦或是戊戌变法,最终都没能明显地促进中国的进步。究其原因,这一系列改革都只专注于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变,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最需要改革的领域——政治制度。没有封建制度的废除,没有一个富有效率的新政府,没有赋予广大人民以人权的共和体制,岂能有国家的伟大复兴?终于,武昌起义点燃了革命的烈火,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第一次推翻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重新崛起铺平了道路。 在我的观点中,辛亥革命史一场基本上成功的革命。虽然最终统治权力被封建官僚窃取,但它为中华名族做出的贡献彪炳千古。相比与之前的一系列改革,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在于它找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并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了有力的行动。同样,对于当今时代的人,也应该在面临问题时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将问题根治。正如毛主席所说:“‘割地贿秦,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我们今天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以上就是我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像一面镜子,用先人的经验指引着后人的前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二2018课件

1.【单选择题】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是()。 选择一项: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2.【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b. 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单选择题】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选择一项: a. 政治基础相同 b. 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c. 主要任务相同 d. 合作方式相同 4.【单选择题】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南京陷落 选择一项: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题目 5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题目 6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选择一项: a. 忻口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临沂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题目7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选择一项: a. 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b. 总结抗战的经验 c.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d. 开辟敌后战场 题目8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日本速战速胜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顽强抵抗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题目9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b. 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中国近代史专题

一、填空题 1.()年11月,《上海租地章程》议定,租界制度由此产生。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城市管理方面一度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制度。 4.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方式主要有官办、管商合办和()。 5.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以()为第一任巡抚。 6.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最重要的著作是( ),该书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 7.1900年,唐才常等人在华中一带发动了以“勤王”相号召的()。 8.()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通行全国的学制。 9.1903年夏发生了震动一时的(),章炳麟、邹容先后入狱。 10.由()担任总理的内阁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1.()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中国最早的一批不平等条约。 2.1853年10月起,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开始实行(),该制度阻碍可商品经济的发展。 3.镇压太平天国后,清军军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防军和()。 4.()年后,经容闳等人建议,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幼童。 5.1894年11月,日军进攻旅顺,守将中只有()一人积极率部抗敌。 6.强学会成立后,传教士李提摩太就中国政治改革想光储皇帝提出了名为()的意见书。 7.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 8.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宣布从()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9.夏曾佑在190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近代史教科书——()。 10.1913年5月,共产党、统一党和民主党在袁世凯的示意下合并组成了()。 二、判断题 1.里金制度分为两种,一种行商的交易税,一是坐商的货物通过税。该制度的实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崇厚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正式出使西方的官员。() 3.19世纪60、70年代,赫德先后向清政府呈递了《新议略论》、《局外旁观论》、《条陈海防章程》,对清政府施加政治影响。() 4.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120人赶美留学。() 5.中法战争对晚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慈禧借故前线作战失败,将恭亲王逐出权力中枢,从此军机处的实际权力 掌握在醇亲王及其心腹孙毓汶手中。() 6.租借地制度是由通商口岸制度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制度攫取租借地,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具有军事意义的港口,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扩张的根据地。() 7.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制造了海蓝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四2018年

答案: 【单选择题】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孤立了顽固势力 b.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争取了中间力量 d. 调动了一切反日阶级、阶层的积极性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革命力量的变化 c. 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选择一项: a. 整风运动 b. 实行“双减双交” c. “三三制”原则 d. 精兵简政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选择一项: a. 推翻国民党统治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是()。 ①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进行坚决的斗争 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④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 选择一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③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④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选择一项: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2篇)(精)(总结文件)

第一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意义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一方面,我对中国近现代的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思想到。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中,从年鸦片战争爆发到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富裕,进行过长期的英勇奋斗。正是这些斗争,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灭亡中国的阴谋,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因此,我认为读历史,了解历史,可以使我们更有自豪感和羞恶感,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人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思想到那段侵华的国耻。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让我们知道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坚韧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坚韧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让我们有所感、有所悟。“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已流逝而去,但历史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的。虽然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高中阶段我们也曾学习过,但每次学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毕竟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就我们自身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别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1.【单选择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开始的。 选择一项: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严复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单选择题】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说从“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 【单选择题】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大钊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选择一项: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题目5)。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5 【单选择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中国国民党一大 b.中国国民党二大 c.中国共产党一大 d.中国共产大二大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选择一项: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整理党务案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中山舰事件 题目7 正确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是()。 选择一项: a.蒋冯战争 b.蒋桂战争 c.直奉战争 d.中原大战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会议是(选择一项: a.中共六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题目9 正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题目:了解江西省历史文化,思考经济地位变化原因及对当代发展的启示专业班级: 13水利水电工程3班 第 1 组组长:王仲弢 学号:2013100243 指导教师:王平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13——2014学年第 2 学期封二: 目录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 2、活动内容 3、集体返校 三、个人心得一、实践目的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了。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虽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新时代,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我们苦难的历史,紧记风雨岁月,一定要居安思危,唤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抓住机遇,开创未来。 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少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让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同时,我们一行十一个人,也是加强我们几个人的同学关系。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 8:00 从南昌工程学院出发 10:00 抵达江西省博物馆 12:30 博物馆门口集合拍照 13:00 一起吃饭讨论 15:30 坐车回学校 17:00 吃晚饭讨论 19:00 在自习室进行资料整理 2、活动内容 2014年5月17日,我们一行十一个人,早上7:30在三食堂集合,8:

00从学校门口坐220到八一广场,转车205,10:00到江西省博物馆。然后就开始了我们的博物馆之旅。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

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与积累,我收获颇多,也深有感触。收获的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的这段历史,感触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我觉得在我的大学期间学习这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学期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权,深深地操纵着中国,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中国的天是黑暗的,地也是黑暗的,老百姓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就在八年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人民生活幸福、安稳,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由于蒋介石的不甘,挑起了全面内战,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俗话都有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明知道在失去民心的情况下毅然发动内战,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国民党不是军事力量不及共产党,而是忽略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也忽略了早已经厌倦战争的国民党士兵,其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在经过艰苦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的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凝结了中国几亿人的梦

想,有多少战士和多少无辜的民众何曾不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他们却再也盼不到了,但是他们是不该被遗忘的人群,他们为了新中国做出了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期间,中国共产党艰难的探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一次次成功与喜悦、一次次失败与泪眼中,艰难前进,只为了能让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好,虽然经过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深刻的领悟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应该是关于国家富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的,收获了十年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说,祸悉福之所倚,一次次的打击与挫折打败不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改革开放至今犹存,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国家日益强大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并不断提高,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会有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中提高的情形吗?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更深刻的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听老师生动地讲解和观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现代的生活倍感珍惜,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提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干到自豪。对于我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永不遗忘中国耻辱的历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并好好学习,将来毕业了,有机会为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日后建设更加强大更加富强更加现代化的祖国打好基础。作为一个大学生,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和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这门课程已经过去,虽然很短暂,只是概括地叙述了这段历史,但这门课程却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鸦片战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是一只蹲在井里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大。被资本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软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的强者,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政府统治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专制这层厚厚肥肉。因此,只有紧跟世界局势,不断使自己接触这世界的残酷竞争,才能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大国,还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一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国发动了八年的抗战才能将他彻底打败,这是一种什么实力,这更可突出实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护。代表大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收获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资归11-1刘新会3110102136本学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政治理论课,我感觉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作为欲展翅飞翔的新一代青年,能借助这门课程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点燃对历史的热爱之焰,激起对历史的学习探讨热情,这都使我受益匪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如果你不热爱历史,那你只会是一个智力不健全的人”。我热爱历史,不仅仅只是智力所需,更因为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的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史。其中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耻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这两次农夫运动都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入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实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颠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1.【单选择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开始的。 选择一项: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严复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单选择题】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说从“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 选择一项: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选择一项: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董必武 d. 李大钊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选择一项: a.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香港海员罢工 d.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5 【单选择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中国国民党一大 b. 中国国民党二大 c. 中国共产党一大 d. 中国共产大二大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整理党务案 c.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 中山舰事件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是()。 选择一项: a. 蒋冯战争 b. 蒋桂战争 c. 直奉战争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这门课程已经过去,虽然很短暂,只是概括地叙述了这段历史, 但这门课程却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鸦片战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 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是一只蹲在井里的 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大。被资本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软 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 的强者,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政府统治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褪去了清政府以及君主专制这层厚厚肥肉。因此,只有紧跟世界局势,不断使自己接触这世界的残酷竞争,才能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国土面积世界 第三大国,还是人口世界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一个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日本都使中国发动了八年的抗战才能将他彻底打败,这是一种什么实力,这更可突出实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 人身上,靠他人“心情”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 护。代表大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权为了维护自身 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 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越战越勇,越战兵力越强大,最终取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关键是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碧色寨之行 提交时间:成员分工 (字体为小四号)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字体为小四号)包括实践的内容、准备、如何组织实施、分工、要解决的问题、会碰到的问题及其如何解决、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一实践地点 蒙自县草坝镇 二实践时间 2014年10月1日

三实践参与者 第三组所有成员 四实践内容 1 通过网络,书籍了解碧色寨遗址的有关历史 2 参观碧色寨遗址。 3 对碧色寨遗址内的文物进行拍照,记录 4 询问碧色寨遗址内的相关负责人,对文物作有关了解征集小组人员对此次活动的感想,建议5 6 小组人员交流讨论,谈论各自的心得体会 五实践流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工作任务2充分准备好此次活动所需物品,如相机,记录本 3规划好此次活动的路线 4通知小组成员带好各自所需物品 〈二〉活动举办阶段 1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说明此次活动的相关规则 2进入遗址参观,了解,记录相关信息 〈三〉活动后续阶段 1清点物品工具 2工作总结,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3征集小组成员的感想,建议,

4小组人员交流讨论,谈论各自的心得体会 六活动要求 1、组员积极配合组长的安排,各尽其责,认真完成任务 2 往返过程中注意安全,组员之间要互相关心 3 参观过程中严格遵守遗址内的相关规定,爱护公物和遗址内文物,爱护遗址内环境 七实践目的 参观碧色寨遗址,旨在缅怀在抗日战争前期,碧色寨曾经的繁荣和辉煌。通过此次参观碧色寨遗址,让同学们感受一下碧色寨一度的繁荣和昌盛,了解当时在碧色寨修建铁路的历史背景,以及修建铁路后对碧色寨以及蒙自发展的影响。在实践中锻炼,完善自我。 八活动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同学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使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 九会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由于组员都是来自不同的班级,活动过程中可能比较陌生,所以活动过程中组员们就要多讨论,互相了解 2 参观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不让拍照,我们会与其沟通,表明我们拍照的目的,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 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大家要服从安排,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各组员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一 ——西方列强侵华史2005年1月11日星期二【知识梳理】 方法之一:按阶段梳理 一、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1,国际背景:工业革命兴起与扩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2,主要国家:英法美俄,以英国为最强。 3,主要目的: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沙俄以满足领土扩张为目的) 政治上直接发动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4,侵华手段:开埠通商(有那些?)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 控制海关(协定关税海关总税务司) a,政治上主权沦丧,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 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5,对中国社会影响:经济结构变化外资经济出现 洋务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新式学堂创办 c,思想文化上教育近代化起步留学教育开始 教会学校出现 二、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1901年 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英法相对衰落,美日德迅速崛起;掀起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狂潮。2,主要国家:美日德强,美国领先。(原因何在?) 政治上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治华” 3,侵华手段:争作债主 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争夺路矿权 开办工厂与银行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 民族意识觉醒,民族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义和团运动 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4,对中国社会影响: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经济上 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有力冲击封建思想文化,为维新变法及民主革命兴起提供 思想武器。 三、第三阶段——1901年至1918年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我一直很喜欢历史,但也仅限于古代史,近现代史是我不敢也不愿接触的,因为我知道这个时期的中国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劣势,那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伤,提一次,血就会流一次,心就会痛一次。 现在的我在慢慢改变,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使我开始重新省视这段历史。成功可以给与我们激励,失败却能鞭策我们,既然知道这段历史让人不忍回首,我们才更应该透彻地分析它,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更何况,这段历史还孕育了一颗璀璨的明星,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北洋军阀的统治应该算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背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中国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就在人们苦闷彷徨的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于是新文化运动便开展了,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这在当时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虽然新文化运动有其弱点,比如批判孔学,比如不能根本改造国民性,还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看问题片面,像胡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共产党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则是思想潮流在中国的现实化。毛主席说,俄国的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告诉中国人,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不过,我们不能忽视,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却是李大钊。我们从小学就听过李大钊的英勇事迹,他刚正不屈,视死如归,那就是我们中国魂。 当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全面传播,还要归功于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怒了各阶层人民,学生首先罢课,然而一个月未见效果,后来,工人罢工,北洋政府妥协。至此,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一定的准备,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由此有了新面貌。 历史总在无声的告诉我们一些东西,中国共产党成立于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各种困难。从不畏缩,由十几个人发展到独当一面,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是无数革命党人救中国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出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一条走得通的路。 然而,当代社会的人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和谐盛世,更有人不安于共产党的领导。他们将社会的阴暗面当成是党的管理不善,熟不知,大众才是社会的主体,就像法轮功邪教的盛行,不是党的错,是人的愚昧造成的。当年的动乱已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