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大致如下:
一、开题报告概述
本开题报告旨在详细讨论提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以及其在本地特定建筑的设计实施的必要性。
该项工程设计将讨论由最初的热力系统及其控制管理到实际实施的细节,以及后期维护保养等相关内容。
二、热力系统介绍
热力系统是用于传输热能的系统,主要分为电力、热泵、热力布线等几种方式。
其中,电力是一种最常用的热力系统,主要利用电力来发放热能。
热泵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技术,它可以将低温的环境中的热能转化为高温的热能,从而提供热力系统所需的热能。
热力布线是一种有效的供热方式,它可以将热能从发放点传输到接受点,从而满足热能供应的需求。
三、换热站介绍
换热站是一种重要的热力设备,主要是用于热水供应系统中。
它能够将低温的液体带走,将高温的液体带入,从而实现热液体的调节。
换热站的设计大小与其所在的环境有关,可以根据室内环境和使用范围进行设计和优化。
四、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热力系统及换热站的设计实施,旨在满足当前建筑物的热能需求,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以及提升建筑物的供暖效率和环保效果。
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

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一、引言供暖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供暖工程的研究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供暖工程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结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介绍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供暖工程的重要性:供暖工程是保障人们冬季生活舒适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供暖方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说明目前供暖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以及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研究目标:明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例如改善供暖工程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2. 研究意义:说明本次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供暖工程问题和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具体描述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研究内容:明确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例如供暖方式改进、能源利用优化、环境影响评估等。
2. 研究方法:介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模拟模型等。
五、预期成果和创新点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说明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预期成果:明确本次研究预期取得的具体成果,例如提出改进的供暖方式、设计高效的供暖系统等。
2. 创新点:说明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例如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提出新的环境评估指标等。
六、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描述本次研究的计划和进度安排。
可以按时间顺序列出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并说明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工作量和资源投入。
七、预期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供热毕业设计

供热毕业设计供热是指通过热水、蒸汽或其他热媒将热能从供热单位传递到用户单位,为用户提供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热能。
供热技术及供热设备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供热系统设计是供热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一座居民供热小区的供热设计为例,阐述供热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供热工程设计的起点。
通过调查用户的用热需求、热负荷、用热特点等,确定供热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参数。
二、管网设计:管网设计是供热工程设计的核心环节。
管网设计包括供回水管道的设计、管网的布置以及管道的尺寸、材料等。
管道的设计应满足供热管道的输水能力、压力损失以及保温性能等要求。
三、换热设备设计:换热设备设计包括锅炉、热交换器等的选型和尺寸的确定。
选型应根据热负荷、供热介质、热能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热效率。
四、热力计量设计:热力计量是指通过热量计等设备对供热系统中的热能进行测量和计量。
热力计量的设计应考虑到供热系统的整体热能平衡,确保热量计精准、可靠。
五、自动控制设计:自动控制设计是供热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对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能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
自动控制设计应考虑到供热系统的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以及各个子系统的自动控制。
六、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防护设计是供热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供热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例如过压保护装置、过温保护装置、排气装置等,以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七、经济性评价设计:经济性评价是供热工程设计的最后一环。
通过对供热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评估,综合考虑供热效果和经济效益,确定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供热工程设计是供热工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能源利用效果以及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等方面。
供热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管网设计、换热设备设计、热力计量设计、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护设计和经济性评价设计等。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某小区供热系统.doc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能工程学院课程大作业说明书(参考提纲)课程《供热工程》班级 10城建环设(1)姓名潘俊生学号10203910107指导教师王老师2012年12月目录目录1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 (2)1.2设计内容 (2)2设计依据 (2)2.1 设计依据 (2)2.2 设计参数 (2)3负荷概算 (2)3.1 用户负荷 (2)3.2 负荷汇总 (3)4热交换站设计 (3)4.1 热交换器 (3)4.2 蒸汽系统 (4)4.3 凝结水系统 (4)4.4 热水供热系统 (4)4.5补水定压系统 (4)5室外管网设计 (5)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5)5.2 热补偿 (9)5.3 管材与保温 (11)5.4 热力入口 (11)课程作业总结 (11)参考资料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3 地理位置:某地1.2 设计内容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2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3.《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哈工大版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2.2 设计参数1、外网提供的蒸汽为饱和蒸汽,蒸汽压力为0.6MP热源提供的一次供回水温度是156C︒/85C︒2、供回水温度为80/60℃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采用面积热指标法 Qn’=qf﹡F×10-2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单位w;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单位m2qf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23.2 热负荷汇总 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 单台换热器换热量的确定:计算热负荷(KW )按下式确定Qj=(1.05~1.1)∑Q式中 ∑Q ——累计热负荷,KW ;1.05~1.1—— 考虑损失系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选模板】

01
0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03
04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05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01
0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 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输入您的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 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精品PPT设计,更专业,更专注,更专心。点击此出编辑 文本内容,以表达您的项目详细资料,建议您在展示时采 用微软雅黑字体。您也可以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对文档之中 的字体、图标、图片进行进一步修改美化,标题数字等都 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 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E
单击添加标题
2 3
4
T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 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建议您在 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S
第二部分
单击添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精品PPT设计,更专业,更专注,更专心。点 击此出编辑文本内容,以表达您的项目详细 资料,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您也可以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对文档之中的字 体、图标、图片进行进一步修改美化,标题 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 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供暖系统开题报告PPT

供暖系统开题报告PPT供暖系统开题报告PPT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供暖系统作为保障居民冬季生活舒适的重要设施,其设计与运行管理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本次开题报告旨在探讨供暖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以提高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背景介绍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供暖系统的作用不可忽视。
传统的供暖系统通常采用锅炉加热水,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各个房间。
然而,这种传统的供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温度不均匀等。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新的供暖系统设计方案,以提高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效的供暖系统,以满足居民对于舒适温度的需求,并减少能源浪费。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供暖系统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优化供暖系统的温度分布,使各个房间的温度更加均匀。
3. 研究供暖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协同设计,提高供暖效果。
三、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可能性。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供暖系统运行数据,分析能源消耗和温度分布情况,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3. 模拟仿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供暖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优化供暖管道布局和温度调控策略,以提高供暖效果。
4. 实地调研: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建筑结构对供暖系统的影响,为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设计一种高效的供暖系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暖效果。
2. 优化供暖系统的温度分布,使各个房间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3. 探索供暖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协同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指导和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供暖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通过减少能源浪费和优化供暖效果,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环毕设开题报告

建环毕设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毕业设计的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以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和实施步骤。
本文档将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然后描述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最后概述研究方法和工作计划。
2. 研究背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是当前建筑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如何在建筑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和紧迫。
目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传统建筑存在能源消耗高、室内环境质量不佳等问题,需要通过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改善。
其次,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新技术,但如何应用到实际建筑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最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需要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3.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研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方案,以完善传统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
在实现上述目的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如何评估传统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2.如何应用节能环保产品和新技术来改善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3.如何设计一种综合性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方案,并进行实际应用验证?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4. 研究方法本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问题。
2.数据收集:收集实际建筑的能源消耗数据和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用于评估传统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
3.实验设计:设计一系列实验,通过应用节能环保产品和新技术来改善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供暖工程进行开题研究,重点关注供暖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供暖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2.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3.供暖工程的建设流程;4.供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 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供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供暖工程的实施能够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同时,供暖工程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 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供暖系统的设计是供暖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室内温度需求根据当地气候和人们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确定合适的供暖温度范围。
这将直接影响供暖设备的选择和供热管网的设计。
3.2 供热设备选择根据供暖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例如锅炉、热泵等。
供热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热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3.3 供热管网设计供热管网是供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热能传递到各个供暖区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确保热能传递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3.4 室内散热器选择室内散热器是将供热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的关键装置。
在选择散热器时,需要考虑其散热效率、外观美观以及与室内装饰的协调性。
4. 供暖工程的建设流程供暖工程的建设包括工程规划、设备采购、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下面是供暖工程建设的一般流程:4.1 工程规划根据供暖需求和地理条件,进行供暖工程的规划。
确定供热设备的布置和供热管网的走向,并进行初步的预算。
4.2 设备采购根据规划方案,进行供热设备的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和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
4.3 施工进行供暖工程的施工和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日照市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
学 院 名 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4级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0401020236
指 导 教 师 徐文忠 李慧敏
填表时间: 2008 年 4 月 4 日
设计(论文)
题目
日照市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它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满足小区冬季供暖的需求,保证小区居民室内的舒适度,保障城市居民的正
常生活;同时,通过设计,可以近一步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
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热外网和换热站的设计步骤和相关设备的工
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
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使设计出的设计尽可能的节能、环保,使设计
方案达到最佳
。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熟悉设计原始资料,收集相关参数;
2、确定供热方案,选择合适的热源形式;
3、确定管网热力系统形式以及管网的布局;
4、外网的水力计算和水力平衡调节;
5、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6、换热站系统设计;
7、换热站的水力计算,确定换热站内管段的管径;
8、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
9、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及输出。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今天,新能源以其可再生性、污染微小的特点愈发
受到人类的青睐,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各国的一致所选。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
为趋势的大背景下, 其在暖通制冷领域的开发应用业已展开,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有逐渐取代传统供热点趋势。其中地热能源在三大新能源(地热能、海洋能和太
阳能)中表现尤为突出。地热能在暖通制冷领域的应用有地热供暖和地源热泵。 世
界各国对地热采暖非常重视。日本、冰岛、法国、美国、新西兰等都大量利用地
热采暖。冰岛地处北极圈边缘,气候寒冷,一年中有300—340天需要取暖。但该
国缺煤少油,常规能源极其贫乏,他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下热水,全国有85%的
房屋用地热供暖。地热采暖是发达国家最大的地热直接利用项目,占地热资源总
利用量的33%。在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占全球的7.9%,
总能量为11×106EJ/a,以中低温为主,几乎遍布各省市自治区。在北美,土壤源
热泵技术已经完全商业化,出现了多家生产地源热泵及供热制冷系统的著名企业。
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丹麦、芬兰、瑞典、德国。
它们广泛采用的控制模型是一次网和二次网。在国内供热是保障北方城市居民正
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
和发展,对于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
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本着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供热结构,加快技术
进步,挖掘现有设施能力,推进供热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
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国供热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建筑物负荷的计算和外网形式的确定;
2、外网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管网的管径;
3、换热站系统设备的选型、布局;
4、换热站的水力计算,以及相关水力平衡调节;
5、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输出。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建筑图纸,确定室内外相关设计参数,从而掌握
建筑物供热负荷,选择热媒参数,进而整理出几种方案,进而选出最优方案作为
本设计的设计方案。
其次,通过已知资料进行外网的水力计算,确定换热站的位置,合理布置管线
的走向,调节水力平衡,做好外网的设计;
最后,对换热站设备进行选型并对其合理布局,计算换热站内的管径,连接各
种换热设备,做好换热站的设计,并绘制出相关图纸。
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熟悉设计原始资料并收集和整理室内外相关参数(第1周);
2、外网水力计算和外网设计(第2~3周);
3、外网各种图纸的绘制(第4周)
4、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以及相关图纸的绘制(第5~6周);
5、换热站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第7~8周);
6、换热站设备的连接和各种图纸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第9周);
7、外网和换热站图纸的输出,设计答辩(第10周)。
七、 参考文献
[1] Paul L. Geiringer . Hige temperature Water Heating . New York and London : John
Wiley and Sons , Inc . 1963
[2] ASHRAE . 2001 ASHRAE Fundamentals Handbook , 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采暖通风雨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19-87. 北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9
[4] 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1993.11
[5] 李向东,牟灵泉. 现代住宅暖通空调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0
[6] 陈亚俊,吗最良,邹平华. 暖通空调.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5
[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建筑工程设计实例丛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 李娥飞. 暖通空调设计与通病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 李向东. 现代住宅暖通空调设计. 中国建工建工出版社, 200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