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桥梁病害及维修加固
桥梁加固整修方案

桥梁加固整修方案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作为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桥梁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交通荷载的作用,结构安全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因此,桥梁加固和整修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固方案桥梁加固是一项复杂、综合性强的工程,需要对桥梁的结构、材料、荷载特点、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1.1 结构加固桥梁结构加固一般采用加设钢筋和加厚加固的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1.1.1 加设钢筋在桥梁的受压区域加设钢筋,以提高桥梁的抗压能力和耐震性。
此方案需要考虑应力分布、钢筋的数量、布置方式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将桥梁原有的构件进行加厚处理,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具体措施包括在桥墩、梁侧等处加设钢板或混凝土等加固材料,也可采用灌浆加固的方法,填充松散或缺损的部分。
1.2 材料加固材料加固是指采用更先进、更高性能的材料对桥梁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钢筋混凝土等。
1.2.1 碳纤维碳纤维以其轻质高强、使用寿命长、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加固领域。
其加固原理是通过在桥梁构件表面粘结碳纤维布,形成增强组合材料,以提高整个结构某些部位的承载能力。
1.2.2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目前桥梁加固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具有高强度、耐久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常采用混凝土加固板或加固筋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
1.3 荷载加固荷载加固是指通过增加桥梁某些部位的承载能力,以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荷载加固方法包括:桥墩是桥梁承受荷载的主要支撑点,其加固方案一般是加设悬臂墩或耳墩,以增加承载面积;也可通过加设肋拱、钢筋混凝土墩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
1.3.2 加设缆索在桥梁两端加设缆索,与原有的桥梁构件形成支撑体系,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方案需要考虑缆索的数量、张力、布置方式等因素。
2. 整修方案桥梁整修是指对桥梁进行局部维修和病害修复,以保障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桥梁是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车辆或列车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气候、车辆荷载和滞留时间等多种因素,桥梁结构容易出现各种病害,给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带来威胁。
因此,及时的桥梁加固和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病害1.裂缝:桥梁的承重结构由于受到荷载作用会出现张力和压力,如果荷载作用过大或者结构本身质量不良就会出现裂缝。
2.挠度过大:如果桥梁的承载能力达不到标准,就会出现桥面挠度过大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
3.拱形变形:桥梁的拱形变形是由于桥墩下沉或者桥面变形引起的,会导致桥面不平,甚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4.腐蚀:桥梁建造后长期受到大气中的潮湿和化学物质的侵蚀,钢材会生锈,混凝土会脱落,导致桥梁的结构松动,影响使用寿命。
5.接头疲劳:桥面的接头处由于荷载作用而易于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桥梁结构损坏。
加固方法1.钢板增强:对于出现钢结构裂缝的桥梁,可以采用钢板增强方法,即在损坏部位焊接钢板,增强承重能力,避免裂缝扩大。
2.支撑加固:对于挠度过大的桥梁,可以在桥下方加设支撑,增强承载能力,避免桥面挠度过大。
3.钢筋混凝土加固:对于出现腐蚀、拱形变形等问题的桥梁,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方法,使用钢筋混凝土覆盖桥墩和梁板,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4.修改结构:对于接头疲劳的桥梁,可以通过修改结构来改善,比如增加接头的数量或者采用新的连接方式。
5.隔振减震:对于出现振动过大的桥梁,可以采用隔振减震技术,安装橡胶隔振器或者减震机构,减少桥梁的振动,提高行车安全性。
总之,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桥梁的保养和维护,及时进行加固和修缮,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设施,经常承受着车辆的压力和自然环境的侵蚀,因此容易出现一些病害。
这些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加固,就会对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桥梁结构常见的病害以及相应的加固方法。
1. 混凝土龄期裂缝
混凝土桥梁通常在施工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龄期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
这些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加固方法:对于混凝土桥梁的龄期裂缝,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裂缝处注入特定材料,填充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从而修复和加固桥梁结构。
混凝土桥墩由于承受车辆的振动和水土的侵蚀,容易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如果加剧,就会导致桥墩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3. 混凝土桥面板开裂
混凝土桥面板由于受到车辆的荷载和水分的侵蚀,容易出现开裂,严重影响桥面的使用和安全。
加固方法:对于混凝土桥面板开裂,可以采用张拉预应力钢筋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桥面板下方张拉预应力钢筋,提高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强度,从而修复和加固桥面结构。
1. 钢桥梁腹板腐蚀
加固方法:对于钢桥梁腹板腐蚀,可以采用防腐涂料保护和钣金包覆加固的方法。
通过给腹板表面涂覆防腐涂料,减少腐蚀的机会,同时在腹板表面包覆钣金,提高腹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 钢桥梁焊缝断裂
3. 钢桥梁主梁挠度过大
钢桥梁的主梁由于长期受到车辆的荷载和振动的影响,容易产生挠度过大的问题,影响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悬臂梁桥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悬臂梁桥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一、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及悬臂梁桥常见的病害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1)悬臂梁牛腿端下挠过大,常有墩顶桥面开裂。
主要是悬臂部分刚度不够,尺寸偏小,超重车影响,或者是纵向预应力损失较大,施工质量差等造成;(2)悬臂梁牛腿处局部裂缝,如下图,原因主要是配筋不足,高度偏小,温度影响或者是挂梁与牛腿连接不顺,形成跳车,局部冲击过大等所致;(3)如果悬臂梁的锚固孔跨径过大,在尺寸偏小或配筋不足时,很有可能出现跨中下挠或跨中梁底竖向裂缝;(4)预应力筋锚固齿板后的斜向裂缝,这是所有预应力箱梁可能出现的病害,如下图,主要是齿板附近应力集中过大,普通钢筋配置偏少、预应力束锚固过于集中等引起。
(5)箱梁顶、底板纵向裂缝,如下图,主要是顶、底板横向弯矩过大,无横向预应力、箱梁横向弯曲空间效应、板厚偏小,横向配筋不足,箱梁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等原因所致;(6)箱梁顶、底板梗腋处的纵向裂缝,顶板梗腋处主要是该处有大量预应力纵向钢束通过,局部应力过大,或者是箱梁的正剪力滞效应考虑不足,或者是偏心荷载下箱梁畸变扭转引起腹板上下端局部应力过大等所致;(7)箱梁腹板中部的竖向裂缝,常发生在脱模2~3天内,上下没有延伸,施加预应力后大多会闭合,这主要与混凝土收缩或箱梁内外温差或腹板水平筋不足,或混凝土混合料质量有关;(8)箱梁腹板上的斜裂缝,如下图,一般发生在墩台支承点至反弯点间的梁段上,属剪切裂缝,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纵向或竖向预应力不足,或损失过大,箱梁内外温差过大,箱梁的抗弯或抗扭刚度不足,偏心荷载下箱梁畸变应力过大,腹板厚度偏小,剪力滞效应影响,非预应力钢筋配置不足,混凝土混合料及添加剂影响,施工不当,纵向预应力束直线形布置、跨径布置不合理等原因引起。
(9)箱梁腹板上的水平裂缝,如下图,主要由箱梁横向弯曲空间效应与内外温差应力使腹板内侧或外侧产生较大的竖向应力、箱梁横向刚度不足,畸变应力影响,竖向预应力不足等原因引起。
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技术措施

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技术措施道路桥梁常见结构病害1.主拱圈裂缝在道路桥梁的定期检查中,经常会发现主拱圈中波的波顶出现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及U 型裂缝的裂缝病害,一般存在与拱顶前后10m 的范围内,对于主拱圈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相应的影响。
2.铺装层裂缝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环境温度的变化较大,则可能会导致铺装层冷热不均,出现温差裂缝;在桥梁使用过程中,正常行驶的车辆如果存在超载、超速等现象,在其长期作用下,会对铺装层造成磨损和积压,引发应力裂缝;如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者没有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同样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钢筋锈蚀当前,道路桥梁结构一般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一旦钢筋出现锈蚀,其体积会迅速膨胀到原来的10 倍以上,同时导致桥梁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周围的混凝土遭到积压,进而产生开裂、剥蚀等病害。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桥梁结构受损,影响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
不仅如此,钢筋的锈蚀还会严重影响桥梁的美观性。
4.端头局部损坏导致端头局部损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存在缺陷,误差较大,导致桥梁在施工完成后,承载能力不足;二是施工不当,没有重点关注桥梁端头伸缩缝的施工质量,导致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三是养护不当,在施工完成后,没有及时对桥梁进行养护处理,导致伸缩缝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车辆在正常行驶中,可能会出现跳车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桥梁的使用寿命。
5.混凝土碳化在道路桥梁中,混凝土碳化病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在混凝土组分中,含有氢氧化钙,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混凝土pH 酸碱度的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混凝土没有经过防腐处理,则不仅无法对钢筋进行保护,还可能造成钢筋的腐蚀,给桥梁使用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
道路桥梁加固技术1.桥面铺装加固法桥面铺装加固法包括了局部修复凿补法、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加固法以及桥面补强层加固法三种。
其中,局部修复凿补法主要是当桥面铺装层出现脱落、碎裂时,对其进行局部修复。
道路桥梁的常见结构病害与加固技术应用分析

道路桥梁的常见结构病害与加固技术应用分析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但长期的运行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道路桥梁出现一些结构病害,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和应用加固技术是保障桥梁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一、桥梁结构病害类型及原因1.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桥梁结构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
钢筋在受到空气中氧气和水的侵蚀后,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强度,从而导致桥梁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威胁到桥梁的安全性。
主要原因包括大气环境和长期的使用。
2.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也是道路桥梁中常见的结构病害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和荷载变化等有关。
如果不及时修复,裂缝会逐渐扩大,导致整个桥梁的结构强度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桥梁的坍塌。
3. 桥墩沉降桥墩沉降是因桥墩基础不牢固或土层变形等原因引起的,使得桥墩发生位移。
桥墩的沉降会导致桥梁产生变形和扭曲,从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严重时,桥墩甚至会塌陷。
二、桥梁加固技术1. 钢板加固钢板加固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加固技术,通常使用高强度的钢板对基础或结构进行覆盖和固定,从而提升其强度和稳定性。
钢板加固还可以应用于破损区域的修补和加固,比传统的修补方式更具有优势。
2. 碳纤维增强碳纤维增强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通过在预制的槽中覆盖碳纤维板或薄膜,以增加桥梁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碳纤维增强具有重量轻、易施工、防腐耐久等优点,是一种受欢迎的加固方式。
3. 传统加固技术传统的加固技术包括钢筋加固和混凝土补强等,具体通过混凝土块覆盖破损的区域并使用钢筋进行加固。
这种加固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基本上不会解决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因此长期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
三、结论为了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必须及时发现和修复桥梁结构上的病害,而加固技术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在实施加固技术时,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保证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加固方法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设施,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一旦出现病害会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通行安全。
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包括裂缝、混凝土病害、锈蚀、变形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对桥梁结构常见病害的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和实施对于维护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桥梁结构常见病害及成因1. 裂缝裂缝是桥梁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其成因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材料变形、外载荷作用等。
裂缝会导致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强度减弱,严重时甚至引发结构破坏和安全隐患。
2. 混凝土病害混凝土病害包括表面剥落、空鼓、碳化等,主要由于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保养不当或结构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
这些病害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增加了结构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3. 锈蚀桥梁结构中的钢筋和钢构件长期受到潮湿、雨水、盐雾等腐蚀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锈蚀病害。
锈蚀会减少钢材的截面积和抗拉强度,导致结构的安全性下降。
4. 变形桥梁结构由于外界环境、荷载作用以及自身老化等原因,容易出现变形和沉降。
这些变形问题会影响桥梁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二、桥梁结构常见病害的加固方法1. 裂缝加固对于桥梁结构中的裂缝,可以采取注浆加固、粘结加固等方法。
注浆加固是通过向裂缝中注入特定材料,填充裂缝使其恢复原有的受压性能;粘结加固则是在裂缝表面贴附钢板或碳纤维布,增加结构的受拉强度。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修复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2. 混凝土病害修复对于混凝土病害,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拆除、清理受损部分,然后进行混凝土修复和保护。
修复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抗渗透、耐久性好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聚合物修复材料等。
对于加固效果更好的方法是增加外部预应力或粘贴碳纤维布。
3. 防止和修复锈蚀为防止桥梁结构中的钢筋和钢构件发生锈蚀,可以应用防护涂层、防锈涂料等技术进行防护。
而对于已经发生锈蚀的部分,可以采用磷酸盐激发胶、阴极保护等方法进行修复。
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加固处理分析

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加固处理分析混凝土梁桥是公路交通中常见的桥梁类型之一,它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但长期使用后,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桥梁可能会出现各种病害。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加固处理分析。
1. 裂缝裂缝是混凝土梁桥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裂缝可以分为表面裂缝和深层裂缝两种。
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引起的,深层裂缝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当、负荷过重、地震等原因引起的。
2. 锈蚀梁桥使用一段时间后,钢筋可能会发生锈蚀。
这不仅会降低梁桥的承载能力,还可能导致钢筋断裂,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性。
3. 空鼓和开裂由于混凝土的材料和环境原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可能会出现空鼓和开裂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梁桥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4. 拱度梁桥可能会因承载车辆的重量而出现拱度。
拱度不仅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对于表面裂缝,可以通过填充材料进行修补。
而对于深层裂缝,则需要进行深度修补,加固裂缝处的钢筋,增加梁桥的结构稳定性。
针对钢筋锈蚀问题,可以进行涂层保护和钢筋防腐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断裂的钢筋,则需要进行更换。
可以采用注浆技术将灌注材料注入混凝土中,填补混凝土空缺,提高梁桥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对于梁桥的拱度问题,可以进行对称载荷测试,确定拱度情况,然后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增强梁桥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之,混凝土梁桥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病害,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和行车畅通,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以上为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加固处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8 钢-混组合梁桥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一.立项背景和依据 1、研究背景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是目前城市桥梁中的一种新型桥梁,该结构形式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几代工程师们近百年深人、细致、全面地研究和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这类桥梁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在我国运用越来越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此同时,这类桥梁由于本身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运营安全。 本文以以广吉高速宁都北互通宁都北跨线桥钢混叠合梁为依托,以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钢-混组合梁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建设,必将带动本省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通过公路建设造就出一条条沿线经济增长带,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以达到整个本省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将遇到众多桥梁。将混凝土桥面板与钢箱梁组合成整体共同受力的结构形式,充分发挥了钢材抗拉、混凝土抗压的材料优点。它具有受力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良,自重轻,施工快速方便、省脚手架和模板,保护环境,不影响下部交通等优点,同时,相比以单一材料的混凝土结构和纯钢结构,组合结构可以在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经济性之间寻求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这类桥梁结构轻巧、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且不影响交通为主要特点的钢混组合连续梁能最大程度满足建设要求。比如,在城市立交桥建设中,钢-混组合梁也以其跨越能力大,建筑高度小,抗震性能好以及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钢材与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特点及组合桥梁的结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桥面板的后浇剪力槽孔、纵横向板缝、钢梁焊缝、剪力连接件等部位都易出现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导致组合梁桥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影响交通及行人的身体安全。严重影响了桥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2 / 8
因此,为保证该类桥梁的安全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很有必要对现有该类型桥梁进行施工质量监测,改善施工工艺。使其更好的为国家与社会服务。 桥梁施工控制是桥梁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在施工中的每一阶段,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是可以预计的,同时通过监测手段可以得到各施工阶段结构的实际内力和变形,从而可以跟踪掌握施工进程和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 加以调整,避免成桥后调整困难。 应该指出的是,国内外既有钢混组合梁桥目前的运营状况较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也不算严重,但是未雨绸缪,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建设,该类型结构形式桥梁也会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以及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对桥梁功能要求的提高,对其进行施工质量的分析及改善施工工艺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尽早的发现并且研究这些施工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施工工艺的措施,也能减少相应的损失,让这类结构的桥梁更好的运用于建设中! 3、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3.1 组合梁桥的发展现状 通常认为,组合结构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当时出于抗火的需求,在钢梁外侧包裹混凝土而形成了钢骨混凝土梁(也称为型钢混凝土、劲性混凝土)。由于施工困难,因此随着防火涂料的普及,这种出于抗火目的而外包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已逐渐失去吸引力。由于刚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各国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此后开始到现今的100年时间里,工程师和学者对组合结构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着组合梁的应用和发展,组合梁桥也出现多种形式。常用形式主要包括:组合板梁桥、组合箱梁桥、组合绗梁桥、组合刚构桥、组合斜拉桥、组合结构悬吊桥面系、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预应力组合梁桥等。组合结构桥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25m跨径的中小跨径梁桥到跨径近千米的斜拉桥,都有组合梁的应用!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组合梁形式开始多样化,相继出现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板夹心组合梁、叠合板组合梁等多种新的结构形式。同时,对组合梁在使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开展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并由线弹性向非线性,由平面结构向空间结构的方向进行了发展。 3 / 8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为降低施工费用,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大量采用钢-混组合梁桥,并根据经济性不断的改进!法国于1990年建成的Hopital桥,将钢主梁间距加大,数量减为2根。20世纪50年代,瑞典建造了跨径182m的Stromsund组合梁斜拉桥,德国建造了跨径58.8m的Buchnauer组合梁斜拉桥。日本采用了德国著名桥梁专家Leonhardt的组合斜拉桥设计方案,采用工字型截面组合梁建设了腾濑大桥(128m)、英国采用同样的设计方法建设了跨径为152m的新港桥!2004年,韩国首尔建造1560m引桥时,采用钢-全髙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桥梁。板梁组合构造采用簇钉群剪力连接件,栓钉直径25mm,并采巧抗压强度50MPa的无收缩水泥砂浆填充剪力槽孔。 我国桥梁过去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圬工拱桥等结构形式。但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衡阳湘江大桥、川黔线乌江桥、东兰红水河桥的桥面结构已开始采用组合结构的构造方式。但当时在设计中并未充分考虑组合作用,而仅仅将其作为强度储备。近20年来,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1991年,上海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钢-混凝土组合斜拉桥。1993建成的上海杨浦大桥(跨径为602m),2001建成的福建青州闽江大桥(跨径605m),其加劲梁均采用了钢混组合结构,在同类型桥梁中位居世界前列。北京市在1993年在国贸桥首次采用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2000年,深圳建成的北站大桥是我国首座采用组合梁悬吊桥面系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同年,我国在芜湖成功建设一座主跨为312m的芜湖长江大桥,采用了钢桁混凝土组合结构,这也是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斜拉桥。2004年,云南省采用纵横组合桥面系结构的加劲梁建成的祥临沧澜江大桥是我国首座钢-混凝土组合梁悬索桥(主跨380m)。2005年开工建设中的河南甄城黄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跨径58×50m)。同年,河南省建成了我国首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公路桥---泼河大桥建成通车(跨径4×30m),采用先简支后连续体外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2006年建成通车的常州新运河平陵大桥为国内首例大跨度(主跨11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2009年开始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m连续组合钢箱梁,是一座全预制钢混组合结构梁桥,组合梁下部是开口的槽型箱梁,上部是全高预制的混凝土桥面板!除此之外,近些年来,我国大量科研及施工人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4 / 8
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突破。 3.2施工质量问题及施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2008年,姚瑶、陈民生结合南京长江第二桥项目中八卦洲跃进河特大桥工程的实例, 就预应力空心板组合箱梁预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简要的介绍。并提出了施工要点和有关这些问题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9年,王略、周庆文针对先简支后连续的组合箱梁设计、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同时发表了《后张法预应力砼组合箱梁在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010年,崔海军对钢桥疲劳验算采用的荷载及加载方式和疲劳分析方法作了一些探讨。从材料本身的缺陷、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013年,苏雪梅结合工程实际,从箱梁预制施工的准备工作、钢筋绑扎、管道布置、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箱梁预制的施工质量。 2014年,李玉英等以更好的保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为目的,对施工中应用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保证了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使用效果。 2014年,李筠、邬晓光等从焊缝质量检验、焊缝缺陷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焊缝中常见的缺陷及其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成因。对危害性裂缝进行了有效地识别,分析总结了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和承载力的影响。 2015年,刘宏刚、张洪玉、彭月燊对多座大型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施工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钢桥建设的发展,对现行铁路行业标准的条文进行梳理,其中对铁路钢桥中高强度螺栓的制造工艺、延迟断裂、质量检查、配套标准 、栓焊混用连接、施拧方法及工具设备等问题予以探讨,对拟修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加深了对标准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2015年,叶黎迪、胡科军从材料的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桥梁裂缝、机械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当今5 / 8
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预防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015年,高金德从现阶段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还存在着三大技术性的难题:施工易产生裂缝、桥面易漏水和钢筋易锈蚀出发,做了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论证,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并从桥梁施工的技术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阐释了这些措施。 2016年,方文波等从实际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出发,对相关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去避免这些质量问题,从而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发表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探析》 4、参考文献 [1] 聂建国,余志斌.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土木工程学报[J].1999,32(4):3-8 [2] 聂建国,孙国良.钢-混凝土组合梁槽钢剪力连接件的试验研究.郑州工学院学报,1987,6(2):10-17 [4] 聂建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试验、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5] 李建军.钢-混凝土栓钉连接件压型钢板组合梁动载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2 [6] 罗应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栓钉剪力连接件的研究.中南大学,2008 [7] 杨涛,林广泰,彭修宁. 部分抗剪连接钢-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广西大学,2016 [8] 刘飞.连续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处理措施.沈阳市公路规划设计院,2015 [9] 郭磊,孙东超.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裂缝问题的研究综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09 [10]李晓静.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疲劳性能的研究.中南大学,2016 [11]李伟,吴鉴非. 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与设计和施工的关系研究.北京中交通华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信卓工程设计(北京)有限公司,2012 [12]黄侨,荣学亮,陆军. 既有钢-混组合梁桥常见病害分析及其加固策略.东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苏州天狮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