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参数

合集下载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包括:
1. 轴距:指车轮前后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2. 轴距前后翘:指汽车前后轴距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3. 后轮距:指汽车后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4. 翼子板高度:指车轮顶部到翼子板边缘的高度差异,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5. 前束角:指车轮前轴与车体中心线的夹角,通常以度数为单位。

6. 后束角:指车轮后轴与车体中心线的夹角,通常以度数为单位。

7. 前轮左右偏差:指前轮中心线与车体纵轴的偏差,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8. 后轮左右偏差:指后轮中心线与车体纵轴的偏差,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9. 车身倾角:指车身左右倾斜的角度差异,通常以度数为单位。

10. 轮胎对地角度:指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角度,通常以度
数为单位。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的标准参数
四轮定位是指对车辆的四个车轮进行定位,包括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

其标准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轮定位参数:包括前轮垂直偏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外倾角等。

2. 后轮定位参数:包括后轮前束、后轮外倾角、后轮垂直偏角、后轴距等。

3. 车辆参数:包括车辆长度、宽度、高度、轴距、轮距等。

4. 悬挂系统参数:包括悬挂弹簧的硬度、减震器的阻尼、稳定杆的长度等。

5. 车轮参数:包括车轮直径、轮胎宽度、轮胎平整度等。

以上参数都是四轮定位时需要测量的标准参数,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

增大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的存在使力臂变小,转向轻便。但对于 轿车来说,一般都有转向助力装置。不再需要考虑 转向的轻便性,因而往往采用增大主销内倾角,可 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为负值可使内外侧 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的内外侧磨损均匀,还 提高了车身的横向稳定性。为了避免拖滑造成车 轮的不正常磨损,提高车身的横向稳定性,车轮具 有负外倾,即车轮在静止状态时向内倾斜,在转向 时车轮外倾角趋于零。由于外倾角为负值,为了抵 消直线行驶时前轮行驶轨迹的偏离,则采用负前束。
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大,回正作 用强,但转时费力,主 销内倾角愈大或前轮转 角愈大,则汽车前部抬 起就越高,前轮的自动 回正作用就更明显,转 向轮的轮胎磨损增加。
内倾角左右不相等,则 车辆容易倾斜,将会出 现以急加速时产生力矩 转向,紧急制动时制动 力不等而产生制动跑偏 等危险现象。
主销内倾角的回正作用几乎与车速无关,高速时 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起主导地位,而低速时则主 要靠主销内倾起回正作用,此外,直行时前轮偶 尔遇到冲击而偏转时,也主要依靠主销内倾起回 正作用。
主销后倾 车轮外倾
主销内倾 前束
回正
跑偏
主倾角太小容易造成不稳 左右轮后倾角不对称就会
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 造成跑偏。跑偏方向主销
动回正能力。
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正的外倾角作用下,外侧 悬挂有向上抬离车轮的趋 势,当车轮回到直线方向 时,汽车的重量压在转向 轴上,帮助车轮回正。
如果前轮外倾角左右不相 等,汽车被拉向具有正外 倾角较大的一侧。
前束
正前束太大,使轮胎外 侧磨损,胎纹磨损形式 为羽毛状。负前束太大, 使轮胎内侧磨损,胎纹 磨损形状也为羽毛状。
前束过大或为零前束和 负前束都会使车轮在地 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的现 象,从而增加汽车的行 驶阻力及轮胎的磨损, 造成汽车操纵稳定性变 差。

乘用车四轮定位参数设计

乘用车四轮定位参数设计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乘用车四轮定位参数设计王凯 李海龙 王明 罗诚 张连飞 刘泽毅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摘 要: 四轮定位参数对车辆动态行驶性能至关重要,很多企业及工程人员对四轮定位参数的正向设计方法并不是太清楚。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轮定位参数设计和验证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其对布置和性能的影响,对底盘正向开发和后期调校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四轮定位 外倾角 前束 主销内倾角 主销后倾角 正向开发1 引言四轮定位参数是汽车底盘性能的核心指标,通过参考竞品车设定,在侧向力外倾、侧倾外倾、转向外倾等关键KC性能指标与竞品车存在差异时,参考设定的四轮定位参数就很难到达理想的底盘性能,甚至可能导致轮胎异常磨损。

因此四轮定位参数正向设计和验证意义重大。

2 外倾角设计路面为了排水而设计成拱形,车轮采用正的外倾角最初目的是为了跟拱形路面垂直从而减少轮胎磨损。

外倾角设计是四轮定位设计的核心之一,然而外倾角并不是简单的垂直拱形路面即可。

商用车载重大时,需要考虑加载后整体车桥受力变形导致的负外倾变化。

乘用车为了保证高速过弯稳定性,通常采用负外倾设计,以补偿受侧向力以及侧倾等导致车轮正外倾变化。

乘用车后悬架(非转向轮)以在侧向加速度0.4g左右时保持全胎面接地,即外倾角0°为目标,根据KC特性导致的外倾角变化反推得到初始外倾角。

转弯时载荷转移导致外轮受力大,因此主要考虑外侧。

某车设计载荷(半载)下后悬架外轮外倾角计算过程如下:式中:αhalf为半载下的初始外倾角、αLC为侧向力导致的外倾角变化、αRC为侧倾导致的外倾角变化,Fy为侧向力,△αLC为侧向力外倾变化梯度(Lateral ForceCamber change),单位deg/kN,此处取正值,θ为车身侧倾角度,△αRC为侧倾外倾变化梯度(Roll camber),单位deg/deg,此处取正值,m为载荷转移后的外轮轮荷,C为侧倾角梯度,单位deg/g。

四轮定位参数

四轮定位参数

定位角度基本概念1. 主销后倾角定义(Caster):☆主销后倾角定义: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向前或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症状判断:(a) 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b)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o)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案例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o,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1.5o,刚这辆车向左跑偏。

☆主销后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支柱杆(5)支柱旋转(6)引擎托架移动(7)偏心球头2.车轮外倾角(Camber)☆车轮外倾角定义: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偏离引擎、正外倾角)的角度。

☆功能:调整车辆负数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症状判断: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案例: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1.0o,右前轮外倾角设定为0.5o,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外倾角误差0.5o,车辆就出现跑偏)。

☆外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球头旋转(5)支柱旋转(7)楔形垫片(6)调整轴承座(8)偏心螺栓(7)偏心衬套(10)偏置球头3.前束角(Toe)☆前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的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处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车辆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差值称为前束角。

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反之为正前束。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是车轮的前后左右位置,这些参数对于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参数是前后轴距,即前轮和后轮轴心之间的距离。

前后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转向稳定性和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一般来说,轴距较长的汽车转向相对来说会更加平稳,通过障碍物的能力也更强。

第二个参数是前后轮距,即左、右前轮与左、右后轮轮心之间的距离差。

前后轮距的大小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前后轮距较大的汽车操控性相对来说更稳定,但是容易出现过度转向。

第三个参数是前后轮胎间的距离,即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之间的距离。

这个参数对于汽车的平稳性和转弯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轮胎间距较大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平稳,但是转弯时会出现较大的滑移。

第四个参数是左右轮距,即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之间的距离差。

左右轮距的大小对于汽车的平衡性和横向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左右轮距较大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平衡,但是在转弯时容易出现侧翻等危险情况。

以上四个参数的大小都会对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汽车定位时,需要准确测量这些参数,以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四轮定位详细图解

汽车四轮定位详细图解
满载时恰好垂直地面
外倾角
另外,路面对车 轮旳垂直反作用力沿 轮毂旳轴向分力将使 轮毂压在轮毂外端旳 小轴承上,加重了外 端小轴承及轮毂紧固 螺母旳负荷 ,有紧固 轴承旳作用。
前束
从汽车旳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 旳中心线与汽车旳纵向轴线之间旳夹 角称为前束角。
前束角旳正负鉴定如图所示。
前束旳作用
车轮外倾使前轮有向两侧张 开旳趋势(滚锥效应),因 为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 开,造成车轮边滚边滑,增 长了磨损。
后轮:外倾角、前束、推动角、退缩角 、轴偏摆
测量注意事项
一、轮辋夹具安装 (1)抓紧反射盘和轮辋夹具,预防反射盘
脱落。
测量注意事项
(2)挂在轮辋上旳夹子要和轮辋表面贴合。
测量注意事项
(3)反射盘要水平放置。
气泡居中
新建和修改使用者车规数据
一、存储车规数据 第一种措施是在“车规数据”屏幕上按
安装刹车锁时,必须先拉手刹,放空 档或者泊车档,着火后先踩几脚制动踏板。
抽查四轮定位设备使用阐明
测量完毕后,可根据需要,按“附加测量 项目”测量其他角度。
抽查四轮定位设备使用阐明
测量完一台车,打印并保存完成果后,要 将系统复位。
抽查测量项目
前轮:外倾角、后倾角、前束、内倾角 、包容角、最大转向角、侧偏摆、退缩 角、轴距、轮距
(3)选择车辆规格
进入使用者规格库
选择车型
抽查四轮定位设备使用阐明
(4)开始测量四轮定位角度 选择车辆参数规格后,
按照提醒测量。 滚动补偿前,先要安装
方向盘水平仪和固定仪。 注意保护坐椅表面不被刮花。固定仪
水平仪
抽查四轮定位设备使用阐明
作滚动补偿时,要用手抓住左后轮轮 胎,小心往后拉。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在现代汽车中, 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被人们看得越来越重要了。

虽然已经有很多在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本文主要在分析汽车四轮定位原理和四轮定位测试系统原理,结合实验室台架阐述四轮定位仪汽车检测中的运用方面的研究,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车辆在出厂时,定位角度都是根据设计要求预先设定好的。

这些定位角度用来共同保证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车辆在行驶一段时间后,这些定位角度会由于交通事故、道路坑洼不平造成的剧烈颠簸、底盘零件磨损、更换底盘零件、更换轮胎等原因而产生变化。

一旦定位角度产生变化,就可能导致诸如轮胎异常磨损、车辆跑偏、安全性下降、油耗增加、零件磨损加快、方向盘发沉等故障。

因此,进行四轮定位参数检验,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对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国外针对车轮定位检测技术的研究较早,50年代就研制了相应的检测诊断设备,如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以及意大利等,发展至今其自动化程度、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60年代开始引进台架式四轮定位仪,80年代初,由武汉汽车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产了GCD-Ι型光束水准式前轮定位仪,但其自动化程度低,测量过程复杂,精度、效率较低,仪器功能不健全,只能测量传统的四个参数:前束、外倾、主销内倾及主销后倾。

到90年代末,国内厂家开始大量生产四轮定位仪,如营口玄豹的SDH3000,营口大力的DL-4800,烟台海德的HC4800,北京车安的AS-888等,但都处于探索阶段,推出的产品大都不太成熟。

至今能普及使用的、精度较高的国产自动化设备比较少,许多厂家是通过购买国外的传感器及软件的方式在国内进行组装生产,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从汽车产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汽车四轮定位参数检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1.四轮定位仪图1 四轮定位仪2.四柱举升机图2 四柱举升机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汽车底盘的准备工作1)校准转角盘和后滑板,根据轮距和轴距校准举升器宽度;2)将汽车驶上转角盘或滑板上,车轮要位于板子中间;3)拉上手制动器,不让汽车滑动;4)抽出转角盘或后滑板安全销,使汽车车轮处于自由状态;5)检查车轮和轮胎尺寸,每个轮胎尺寸应相同,胎纹深度和胎压应符合要求。

检查转向装置与轮轴间隙、,弹簧装置和减振器的状态;6)安装好卡具后决定是否必须进行轮圈偏位补偿,这是依据轮圈类型和状态及所用卡具和卡具的固定方法来决定的;7)根据制造商的标准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汽车测量;——在前、后座或后行李箱中(例如宝马等)放入重物使汽车负重;——根据定位仪所提供的标准,选择相应参考数据;——用一牵引装置在测量的高度位置向下拉底盘(例如对标致汽车);8)松开制动器,用力压下车身前部和后部,使弹簧减振装置恢复到中间位置;9)安装制动器锁,锁定制动踏板。

2.偏心补偿图3 偏心补偿界面1)补偿的必要性把测定传感器装配于轮辋上时,须保证传感器夹爪定位面与轮辋边缘贴紧夹牢,但因人为或轮辋变形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由此而产生的水平垂直及偏心误差,为修正或尽量减少这些误差带来对精度影响,设计了此项功能,目的在提高整机测量精度,(见图3)。

2)使用方法在进行补偿阶段前,先按下传感器Reset键,使各传感器电源处于开机状态。

顺次进行补偿,没有特别的顺序,操作者可从任意传感器开始。

3)补偿作业顺序a 2点补偿(180°旋转),3点补偿(120°旋转);b把夹具(CLAMP)旋转180°,然后按传感器的Reset键;c 此时,第一号电铃响,第一阶段灯变为黄色(此时不要动);d 在黄色灯状态下进行测定,测定结束后电铃响两次,灯变绿色;e 紧接着夹具要立即旋转180°;f 旋转后,电铃会自动响一次,另一个灯变黄色,进入第二阶段的测定;g 灯由黄色变成绿色表明测定结束,等待下一个传感器进行开始补偿;h 在l—6个阶段,各传感器中若有补偿错误,再进行补偿;i进入下个画按F1键不进行补偿,直接进行下一步工作时使用。

按F5键回到选择车辆画面。

3.车辆下落图4 车辆下落操作界面车辆下落前先要确认转盘的中心线位置是否在轮胎中心,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踏板都要固定住,不然车辆下落时轮子会跑动,左右跑板和前后板高度水平,以保障测量精度准确。

使用方法:车辆放下前,要拉紧驻车制动,固定行车制动,然后慢慢放下车辆。

前轮放下前要保证转盘滑动正常,位置归0°。

后轮放下前,要保证侧滑板滑动正常。

尽可能让车辆位于举升机的中心位置。

车轮落下后,按下传感器的MEMORY键或键盘的M键。

F1——要进行下个工作时按此键;F5——要回到补偿画面时,按此键。

4. 后轮退缩角测量调整后轮传感器的水平位置, 使电脑显示器上的红色水平泡处于中心位置(见图5)。

接着按键盘上的M键或传感器上的M键进行后轮退缩角的测定。

下个画面F1——要进行下一步骤时按此键;上个画面F5——要返回上一画面时,按此键。

5. 前轮退缩角测量图6 前轮退缩角测量界面1)将车轮按中央箭头指定方向旋转,使方向盘调整杆的黄色横杠减小,直至方向盘调整杆视窗全变为绿色,表示车轮己摆正(图6)。

2)调整前轮传感器的水平,直至显示屏幕上红色水平泡处于中心位置。

3)紧接着按前轮传感器“M”键,屏幕显示前轮退缩角正在测定中,等待自动进入下一画面。

此步骤操作特别注意前轮摆正后又回弹,此时角度正在测量极易造成死机,若死机则按F1进人下画面,再按F5返回到后轮退缩角测量画面,重新操作。

下个画面F1——要进行下一步骤时按此键;上个画面F5——要返回上一画面时,按此键。

6. 主销后倾角测量图7 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一图8 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二图9 主销后倾角测量调整三1)向右边转10°把车轮转到右边+10°位置(图7),按下传感器的MEMORY键,或键盘上的M键,立即转到下一界面。

2)向左边转10°把车轮转到左边-10°位置(图8),按下传感器的MEMORY键,或键盘上的M键,立即转到下一界面。

3)0°把车轮回转到0°即初始位置后(图9),按传感器上的MEMORY键,或键盘上的M 键,屏幕立即显示出测量结果。

7. 观察测定值图10 观测值界面此项为综合分析表,根据显示误差结果(图10),准确判断出底盘故障。

1)前轮调整F1 :调整前轮时,按此键;2)后轮调整F2 :调整后轮时,按此键;3)补偿F3 :做补偿工作时,按此键;4)后轮测定F4 :转换前轮或后轮时,按此键;5)再做主销后倾角F5 :再次做主销后倾角时,按此键6)100分/60分度变换:在测前束、外倾、主销后倾角时,要在100和60分度之间切换时,按键盘上A键;7)mm/角度变换:在测前束时,mm角度单位切换时,按键盘上M键。

8. 前轮调整1)首先看懂画面(图11)含义-14.58*、-0.32*分别左前轮外倾角误差,左前轮前束误差;-15.88*、-0.16*为右前轮外倾角误差,右前轮前束误差。

中间部分大显示窗为左右差值误差,其上侧小数字为调整的标准值,左右侧数值都要调整在其范围之内。

2)显示窗颜色含义:须将屏幕上红色显示窗调到变成蓝色(大窗)、绿色(小窗);小窗内蓝色球体调到变成红色球体。

图11 前轮调整界面将左、右两边数值分别调至标准值范围内即可。

屏幕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调整外倾角:JACKUP工作就是为了在车体举升状态下一次性调整好外倾角,而勿需落地二次调整的一项自动补偿工作。

使用方法:用千斤顶将车顶起,做外倾调整工作。

按传感器“一”键开动。

程序出现在画面上,此时把千斤顶抬起来,按传感器记忆键,M进行外倾角调整工作,工作结束,把千斤顶放下,按传感器的Reset键,就解除JACKUP工作了。

主销后倾角固定工作:这是为了固定主销后倾角的调整测定值,想要起动则按传感器的+键,主销后倾角数据窗字变成天蓝色,主销后倾数值便能固定,如未调该值恢复固定工作将水平调到初始水平状态后,按传感器的Reset键即可。

如果主销后倾角进行调整后,则必须进行方向盘的左右摆动10°归0°的测量方可显示调整后的真实值。

a 后轮调整F1 :调整后轮时,按此键;b 调整图F2 :看车辆调整部分的三维动画时,按此键;c 补偿F4 :再次做补偿工作时,按此键;d 调整结束F5 :调整结束时,按此键。

9. 后轮调整1)画面的读法与前轮相同(图12);2)同样要将窗显变成蓝色、水平尺变成绿色、球体变成红色;3)后轮调整一般需配合垫片完成。

将左、右轮两边数值分别调至标准值范围内即可。

屏幕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a前轮调整F1 :调整前轮时,按此键;b调整图F2 :看后轮调整部位图片时,按此键;c补偿F3 :重新做后轮补偿工作时,按此键;d测定值F4 :移到测定值画面时,按此键;e结束调整F5 :结束调整时,按此键。

图12 后轮调整界面10.可能出现误差的地方1) 由于设备元件出现的误差现代汽车底盘测量系统有自检的软件和检查测量精度的功能,以及将感应器调到准确位置的操作引导。

但如果对测量设备进行了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或不完善的保护,将会出现测量误差。

例如:a转角盘管理得不好,使轮角盘在转动前轮时有阻力,因此车轮支架撑紧,对前束和外倾角的测量带来误差。

b 同样,对后滑板也有上述情况。

c违反规程操作卡具,能使距离销磨损不均匀,导致前束和外倾角的测量误差,必需进行轮圈的偏位补偿。

d 感应器上的插销受损(由于带有油污的砂粒作用)能导致卡具上的感应器插套过度磨损,产生前束和后倾角的测量误差。

e 受损的插座电缆会产生不良接触或断开,这将使程序运行和测量过程受到破坏。

2)由于测量平台引起的误差现代汽车底盘测量系统要求有很高的精度,因此也对测量设备提出高要求:a 测量平台应在车间安置好,以使汽车能直线行驶上去。

b 在选取测量用四柱举升器时要考虑到,在4点支撑的测量板上,能通过两个甚至三个工作高度的调节使汽车行驶轨道能准确地被校准,这样得到极好的稳定性。

c 放置转角盘和后滑板的支点应只有横向最大1mm和纵向最大2mm的标准误差,否则将对前束、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测量产生影响。

d为了避免定位仪盘测量系统上的电流交叉,要安装良好的接地装置,优点是能避免测量板上的行驶轨道与计算机间的电势差。

11. 避免操作误差的措施为避免操作误差,下面给出几个检查误差的步骤:a 要检查和调整胎压,否则产生测量外倾角的误差。

b 在对轮圈偏位进行补偿后放下汽车时,要将转角盘的转盘对准车轮支架撑开的方向向里推动一点,否则转盘在汽车转向时会滑向相反方向,这也导致汽车支架的撑紧而带来测量误差。

c 在汽车驶上平板后,要上下晃动前后轴,使悬架系统处于自由放松状态。

d 转向时不要忘记安装制动器锁,否则车轮在转向时会滑脱,导致主销内倾角的测量误差。

e 测量前轮的单独前束时,方向盘要位于“正前打直行驶”位置(方向盘辐垂直或平行于仪器板),如果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单独前束不对称,表明方向盘转动过大,这是不允许的,将导致方向盘在后面的测量中倾斜。

f 前轴单独前束调整时,要先得到转向装置中心点,接着检查方向盘是否装在耦合装置上,在方向盘位于“正前打直”位置时调整前束杆。

这时应安装方向盘制动装置,使得在松开前束杆时方向盘不会过分扭转。

四、实验记录表:汽车四轮定位参数检测实验日期:实验地点:环境温度:气压:汽车型号:轮胎气压(MPa):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实验过程的其他记录: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