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室仪器配备实用标准及价格必配选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仪器配备实用标准及价格必配选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仪器配备实用标准及价格必配选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及价格必配选配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室仪器,捷星教学仪器公司给您一个参考,希望能给到给位老师一个参考的方案。以下为一个60人左右班级的配备标准,选配必配的是那些仪器都有分开的。

初中物理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编号 名称 规格 型号 功能 单位 数量 配备要求

执行标准 备注 分代 基本 代号

0 通用

00

视听

00001 书写投影器 250mm ×250mm 台 1 必修选配 JB/T6830

D

01

计算机

01011 计算器 函数型 4~9 必修选配 J

02

一般

02001 钢制黑板 900mm ×600mm,双面 块

1 必修必配 用于贴磁性图片 W

02002 打孔器

4件(口径:10mm.7mm.5mm.3mm )长10cm

套 1 必修选配 J 01010 手摇抽气机 双缸式 台 1 必修选配 J

02011 直联泵

单相

台 1 必修必配

02012 旋片式真空泵

2XZ-0.5G 型,单相

台 1 必修选配 JB/T6533 J

02013 两用气筒 脚踏式或手持式 个

1 必修选配 JY/223 J

02014 抽气筒 手持式由气筒、活塞杆、活塞、手柄、气嘴等组成

个 1 必修必配

02015 打气筒 手持式由气筒、活塞杆、活塞、手柄、气嘴等组成

个 1 必修必配 SB/T10205 自行车用

02016 抽气盘 直经不小于180cm ,抽气盘、钟罩、电铃及橡胶垫圈等组成 套 1 必修必配 J

02020 仪器车 辆 2 必修必配 Z

02022 水准器 长度不小于150mm 个 2 必修选配 J

02023 充磁器

台 1 必修必配

J

02051 放大镜

5倍,直径不小于30mm

13~25

必修必配

JY/T 0378 J

02060 望远镜 双筒,7×35 个 1 必修选

配 J

02061 天文望远镜 型号:TWR60/900,焦距:750,物镜口径:60mm ,视场:47'-6'

1 必修选配 J

02075 酒精喷灯 座式 铜制 个 1 必修选配 J

02101 听诊器 医用 个 1 必修选配 YY 91035 J

02103 注射器

100mL ,塑料

个 2 必修必配 GB 15810

02115 透明盛液筒 Φ100mm ×300mm

1 必修必配 J

02116 透明水槽(圆形或方形)

Φ270mm ×高140mm,或300mm ×300mm ×高150mm 个

2

必修必配

02125 碘升华凝华管

密封式 个

13~25 必修选配 可自制 J

03 支架

03001 物理支架

2 必修必配

JY 166 J

03002 方座支架 由底座、立杆、烧瓶夹、大小铁环、垂直夹一个、平行夹两个等组成

13~25

必修必配 JY 167

J

03003 多功能实验支架

2 必修必配 J

03004 升降台 升降范围不小于150mm ,截重量不小于10Kg

2 必修必配 J

03006 三脚架 铁制 圆环9cm 高度14.5cm 个 13~25 必修选配 J

03007 泥三角 金属丝外套石棉筒,等边三角形的单边长不小于80mm 个

30 必修选配 J

03013 旋转架 套 2 必修选配 J

04

电源

04001 学生电源 直流1.5V ~9V,1.5A,每1.5V 一档

台 13~25 必修必配

JY 0361

J

04004 教学电源 交流2V ~12V ,5A ,每2V 一档;直流1.5~12V,2A,分为1.5V 、3V 、4.5V 、6V 、9V 、12V ,共6档;40A 、8s 自动关断

1

必修必配

JY 0361

J

04117 蓄电池 6V ,15Ah,封闭免维护式 台 2 必修必配

J

04008 调压变压器 2kVA ,TDGC2系列

1

必修选配

GB/10241

J

04009 充电器供蓄电池充电台 1 必修选

J

04010 电池盒可串并联个50~100 必修选

J

04011 感应圈电子开关式台 1 必修选

配JY 0019 与阴极射线管

配用

J

1 测量

10 长度

10001 演示直尺1000mm 只 1 必修必

JY 168 J 10002 木直尺1000mm 只13~25 必修必

JY 168 J

10004 钢直尺200mm 只13~25 必修必

GB/T 9056 J 10005 钢卷尺2m 套1~25 必修选

QB/T 2443 J

10009 布卷尺30m 盒 1 必修选

QB/T 1519 J 10010 游标卡尺125mm,0.05mm或0.02mm 把 1 必修选

QB/T 1214.2 J

10011 外径千分尺

(螺旋测微

器)25mm,0.01mm 只 1 必修选

QB/T 1216 J

11 质量

11001 物理天平500g 0.02g 台 1 必修必

GB/T 4168 J

11002 学生天平200g,0.2g 台13~25 必修选

JY 104 J

11004 托盘天平200g,0.2g 台13~25 必修必

QB/T 2087 J 11005 托盘天平500g,0.5g 台 1 必修必

QB/T 2087 J 11010 电子天平100g,0.001g CZ103 台 1 必修选

JB/T 5374 J

11015 单杠杆天平100g,0.01g,链式台 1 必修选

GB/T 4168

11018 案秤10Kg,10g 台 1 必修选

GB/T 335

11020 弹簧度盘秤8Kg,8g 台 1 必修选

GB/T 11884

11021 金属钩码10g×1,20g×2,5g×2,200g×2

镀铬套13~25 必修必

JY1 05 J

11022 金属槽码 10g ×1,20g ×2,5g ×2,200g ×1,另附10g 金属槽码盘

13~25 必修选配

J

12 时间

12001 机械停表 0.1s 块 13~25 必修选配 QB/T 1534

12002 机械停钟 0.1s 块 13~25 必修选配

J

12003 电子停表 0.1s 块 13~25 必修必配 QB/T 1908

12004 电子停钟 0.1s 块 13~25 必修选配

12010 节拍器 电子式或机械式 个 1 必修选配 J

120011 沙漏

1 必修选配

12015 日晷

球面式日晷,晷面应标有时间刻度,节气刻度线以及里头校正曲线;晷针平等于地轴并指向天北极 个 1

必修选配

13 温度

13001 温度计 红液,0°C ~100°C 支 30~60 必修必

配 JJG 130 J

13003 温度计

水银,0℃~200℃

支 1~2 必修必配 JJG 130 J

13004 演示温度计 -5℃~+100℃,红液 只 2 必修必配

13005 热敏温度计 -10°C ~100°C ,线性刻度 只 1 必修选配 JY 42 J

13006 双金属片温度计

-5℃~+50℃,圆盘指针式

个 1 必修选配 JB/T8803

13010 体温计 水银,35°C ~42°C

2 必修必配 GB/T 1588 J

13011 电子体温计 测量范围:32℃~42℃ 90~108华氏度;测量温度低于32℃时,显示L ℃;测量温度高于42℃时,显示H ℃;显示分辨率:0.1℃;显示方式:液晶显示(三位半);功耗:工作状态下为0.15毫瓦;电池:LR41型1.5V 普通纽扣电池;蜂鸣提示:测量结束后发出蜂鸣提示声

1

必修选配

13012 红外线快速体温检测仪

1

必修选配

GB/T 19146

13020 寒暑表-40℃~+50℃只 1 必修必

J 14 力

14001 条形盒测力

计10N 规格:长15.2cm宽3.6cm 个25~50 必修选

JY 0127 J

14002 条形盒测力

计5N 规格:长15.2cm宽3.6cm 个25~50 必修必

JY 0127 J

14003 条形盒测力

计2.5N 规格:长15.2cm宽3.6cm 个 2 必修必

JY 0127 J

14004 条形盒测力

计1N,分度值0.02N 规格:长

15.2cm宽3.6cm

个25~50 必修必

JY 0127 J

14005 圆筒测力计5N 个 2 必修必

JY 0127 J

14005 圆筒测力计1N,分度值0.02N 个 2 必修必

JY 0127 J 14008 平板测力计5N 个25~50 必修必

JY 0127 J

14010 圆盘测力计5N 个 2 必修选

JY 0127 J 14011 演示测力计0N~2N 个 2 必修必

JY 0127 J 14012 拉压测力计个 2 必修选

JY 0127

14013 双向测力计个 2 必修选

JY 0127 J 14020 握力计个 1 必修选

J

14021 拉力计多根弹簧个 1 必修选

15 电

15001 演示电表直流电压、电流,检流;2.5级只 3 必修必

JY 0330 J

15002 数字演示电

表直流电压、电流,检流;四位半只 3 必修选

J

15006 电能表单相只 1 必修选

GB/T 15283 J

15007 绝缘电阻表500V 只 1 必修选

JB/T 9290 教师用J

15008 直流电流表2.5级,0.6A,3A 只39~75 必修必

配JY 0330 串并联电路每3

J

15009 直流电压表2.5级,3V,15A 只39~75 必修必

配JY 0330 串并联电路每3

J

15010 灵敏电流计±300uA 只13~25 必修必

JY 0330 J

15011 多用电表指针式,不低于2.5级只 1 必修必

JB/T 9283 教师用J

15012 投影电流表2.5级,0.6A,3A 只 3 必修必

JY 0330 J 15013 投影电压表2.5级,3V,15A 只 3 必修必

JY 0330 J 15014 投影检流计±300uA 只 1 必修必

JY 0330 J

15020 教学示波器DC 2MH 台 1 必修必

JY 0011 J

15021 大屏幕示波

器屏幕对角线不小于63cm 台 1 必修选

J

16 其他

16001 密度计密度>1 支1~2 必修必

GB/T 17764 J

16002 密度计密度<1 支1~2 必修必

GB/T 17764 J

16004 湿度计指针式 190*190mm 个 1 必修必

16005 罗盘磁针、罗盘只 1 必修选

16008 空盒气压计多膜盒台 1 必修必

JY 0128 J 2 专用仪器

21 力学

21001 圆柱体组铜,铁,铝套13~25 必修必

JY 131 J

21002 立方体组铜,铁,铝,木材,加起来不小于

60立方厘米套13~25 必修必

21003 运动和力实

验器长,短斜面,小车,小球2个,硬

盒,毛巾,布

套13~25 必修必

21004 惯性演示器套1~2 必修必

J

21005 縻擦计套13~25 必修必

JY 40 J

21006 螺旋弹簧组0.5N,1N,2N,3N,5N 组1~2 必修必

JY 132

21007 阿基米德原

理实验器套13~25 必修必

JY 175

21008 阿基米德原

理及其应用

实验器套13~25 必修选

J

21009 液体压强与个13~25 必修选J

深度关系实

验器

21010 连通器个 1 必修必

JY 232 J 21011 帕斯卡球铝制气筒、不锈钢球体个 1 必修选

JY 106 J

21012 浮力原理演

示器套 1 必修必

J

21013 物体沉浮条

件演示器套 1 必修必

JY/T 0370 J

21014 潜水艇浮沉

演示器套 1 必修选

J

21015 液体内部压

强实验器J2113型与微小压强计配用套1~25 必修必

JY 107 与微小压强计

配合使用,演示

或分组

J

21016 微小压强计J2114型与液体内部压强演示

器配用台1~25 必修必

JY 133 与液体内部压

强实验器配合

使用

J

21017 液体对器壁

压强演示器透明的圆管和圆钢台 1 必修必

JY 229 J

21018 气体浮力演

示器大球内胆,大气球套 1 必修选

21019 马德堡半球附有拉手和底座的铸铁半球套1~2 必修必

JY 108 J

21020 大气压系列

实验器套 1 必修选

J

21021 压力和压强

实验器盒 1 必修必

J

21022 流体压强和

流速的关系

演示器套 1 必修必

21030 杠杆套13~25 必修必

JY 172 J

21031 演示滑轮组单2,三并2,三串2,可卡2 组 1 必修必

JY 134 J

21032 滑轮组单4,二并2,二串2,可卡2 13~25 必修必

JY 135 J 21033 滚摆 2 必修必

JY 110 J

21034 离心轨道1~2 必修选

JY 169 J 21035 力学实验盒25~50 必修选

J 21036 初中力学演套 1 必修选J

示板配

21037 飞机升力原

理演示器套 1 必修必

21038 手摇离心转

台台 1 必修必

JY 220 与发音齿轮配

J

22 振动和波、

热学

22001 音叉256Hz 套1~25 必修必

JY 227 J

22002 音叉512HZ 套1~25 必修必

JY 227 J

22003 发音齿轮与手摇离心转台配套个 1 必修必

配JY 224 与手摇离心转

台配用

J

22004 单摆一个摆球个1~25 必修选

22005 纵波演示器套 1 必修选

JY 0333 J 22006 音频发生器台

22007 声传播演示

器套 1 必修必

JY/T 0371 J

22008 超声应用演

示器套 1 必修选

22009 声速测量仪铃铛、双接收探头带支架、触发

器台 1 必修选

22201 量热器套13~25 必修选

JY 231 J

22202 内聚力演示

器有挤压扳动器和刮削器套1~4 必修必

J

22203 空气压缩引

火仪演示封闭容器内的气体受到急剧

压缩时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

热能的现象

个1~4 必修必

JY 137 J

22204 爆燃器酒精点火,透明盒,附电子点火

器套 1 必修选

用电子点火器

起爆

22205 机械能热能

互变演示器套 1 必修选

JY 177 J

22206 金属线膨胀

演示器个 1 必修选

JY 225 J

22207 固体缩力演

示器个 1 必修选

JY 226 J

22208 热传导演示

器由底座、支杆、蓄热快、导热杆

呈辐射状分布

个 1 必修选

J

22209 双金属片个 1 必修选

J

22210 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 由黑色塑料背景、橡胶塞、厚壁透明圆筒、酒精容器、底座、橡皮管组成

1

必修必配

J

22212 声热实验盒 套 25~50 必修选配

22213 纸盘扬声器 直径不小于200mm ,8Ω 台 1 必修必配

22214 手持式喇叭 个 1 必修选配

23

静电、电流

23001 玻棒(附丝绸)

或有机玻棒(附丝绸),教师用 对

1

必修必

JY 179 J

23002 玻棒(附丝绸)

或有机玻棒(附丝绸),学生用 对

25 必修选

JY 179 J

23003 胶棒(附毛皮)

或聚碳酸酯棒(附毛皮)教师用 对

1 必修必

JY 179 J

23004 胶棒(附毛皮)

或聚碳酸酯棒(附毛皮)学生用 对

25 必修选

JY 179 J

23005 箔片验电器 教师用 外包装尺寸:长6*宽15*高15.5 (cm )

1 必修必

JY 202 J

23006 箔片验电器 学生用 对 25 必修选

JY 202 J

23007 指针验电器 对 1 必修必

JY 203 J

23008 感应起电机

台 1 必修必

JY 115 J

23009 枕形导体 铜质、可拆式 副 1 必修选

J

23010 小灯座

个 26~100 必修必

JY 116 串联每组至少2个

J 23011 单刀开关 个 26~100 必修必

JY 0117 串联每组至少2个 J 23012 滑动变阻器 20Ω,2A 个 13~50 必修必

JY 0028 J 23013 滑动变阻器 50Ω,1.5A 个 1 必修必

JY 0028 J

23014 滑动变阻器 5Ω,3A 个 1 必修必

JY 0028 J

23018 电阻圈

5Ω,10Ω,15Ω

13~25 必修必

JY 0029 J

23019 电阻定律演示器

1 必修必

JY 217 J

23020 电阻定律实验器 不少于四根导线,长度、截面积、材料不同

25 必修必

JY 217

J

23021 演示电阻箱个 1 必修选

JY 30 J

23022 教学电阻箱9999.9Ω个 1 必修必

JY 31 J 23023 简式电阻箱9999Ω个13~25 必修选

JY 32 J

23030 演示线路实

验板初中演示组套 1 必修必

JY 218 J

23031 初中电学演

示箱无磁贴式套 1 必修选

23032 学生线路实

验板初中学生组套13~25 必修选

JY 218 J

23033 单刀双掷开

关长约:7.5cm、宽约:3.5cm、重

约:23g、材质:底座塑料,金属

为镀锌

个13~25 必修选

JY 0117 J

23034 双刀双掷开

关个 1 必修选

JY 0117 J

23035 焦耳定律演

示器套 1 必修必

J

23036 焦耳定律实

验器套13~25 必修选

23037 保险丝作用

演示器套 1 必修必

JY 0364

23038 玩具电动机带座和风扇套13~25 必修选

23039 电子门铃带座套13~25 必修选

24 电磁、电子

24001 条形磁铁D-CG-LT-180 T054,长180mm 对13~25 必修必

JY 0057 J 24002 蹄形磁铁D-CG-LU-80 U082 个 1 必修必

JY 0057 J

24003 磁感线演示

器条形、蹄形套 1 必修必

J

24004 立体磁感线

演示器永磁、电磁场套 1 必修必

J

24005 磁感线演示

板可投影套 1 必修必

J

24006 电流磁场演

示器套1~2 必修必

J

24007 菱形小磁针16个套13~25 必修必

JY 0012 原名小磁针J 24008 翼形磁针磁针、支架对1~25 必修必

JY 0012 原名磁针J

24009 演示原副线

圈套 1 必修必

JY 120 作螺线管用J

24010 原副线圈套13~25 必修必

配JY 121 可做螺线管实

J

24011 蹄形电磁铁密绕细线,稀绕粗线组 1 必修必

JY 0013 J

24012 电磁铁实验

器大号台13~25 必修选

可自制J

24013 电铃立式个 1 必修必

JY 208 J

24014 演示电磁继

电器个 1 必修选

JY 50 J

24015 电磁继电器个13~25 必修选

JY 51 J

24016 磁场对电流

作用实验器套13~25 必修必

24017 左右手定则

演示器个 1 必修必

JY 0014 J

24018 小型电动机

实验器立式套13~25 必修必

JY 22 原名:小型电动

机模型

24019 手摇交直流

发电机由定子、转子,电刷、转动机构、

集流环(或换向器)、小灯座,

底板等组成,底板采用木制。本

发电机是永久磁铁产生磁场旋转

电枢式

个 1 必修必

JY 21 J

24020 电机原理说

明器由闭合圆形铁皮环、电枢、铜环、

转轴、电刷、底座等构成重4kg

个 1 必修选

JY 20 J

24021 阴极射线管

(磁效应

管)个 1 必修选

JY 181 与感应圈配用J

24022 低频信号发

生器20Hz~20KHz,有功率输出台 1 必修选

JY 0362 J

24023 电学实验盒个25~50 必修选

J

24024 能的转化演

示器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热能、

光能的转化

套 1 必修必

J

24025 能的转化实

验器势能→动能→机械能→电能→

热能→光能;化学能→电能→机

械能→热能

套13~25 必修选

24026 磁悬浮演示

器由底座、浮体及挡板组成套 1 必修选

25 光学、原子

物理

25001 光具盘磁吸附式套 1 必修必JY 0033 J

25002 凹面镜个 1 必修必

JY 138 J

25003 凸面镜个 1 必修必

JY 138 J 25004 玻璃砖7.8x4.5x1.3cm 块13~25 必修必

JY 140 J 25005 光具座套13~25 必修必

JY 0034 J

25006 光具组套13~25 必修选

JY 0047 J

25007 三棱镜由底座加三棱镜组成。塑料底座

直径:11cm 三棱镜长度8cm 个13~25 必修必

JY 142 J

25008 白光的色散

与合成演示

器套 1 必修必

JY 0310 J

25009 透镜及其应

用实验器由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支架、

套圈、底座、激光笔组成

盒25~50 必修选

25010 平面镜成像

实验器套13~25 必修必

J

25011 光的传播、

反射、折射

实验器套13~25 必修必

25012 激光笔个3~30 必修选

配注意使用安全

25013 光的三原色

合成实验器套13~25 必修必

25101 紫外线作用

演示器套 1 必修选

J

25102 红外线作用

演示器套 1 必修选

J

25103 手持直视分

光镜套9 必修选

J

25104 辐射计个 1 必修选

3 模型

31 物理

31001 轮轴模型J2120型个 1 必修选

JY 109 M

31002 轴承模型滚动、滑动个 1 必修必

M

31003 抽水机模型活塞式个 1 必修必

M

31004 离心水泵模型

齿轮式或皮带式

个 1 必修必

配 JY 222 M

31005 液压机模型

1 必修选配 JY 43 M

31006 水轮机模型 混流式,轴流式、冲击式三种转轮可视

1 必修必配 M

31008 汽油机模型 个 1 必修必配 M

31009 柴油机模型 压缩比:14

1 必修必配 M

31010 磁分子模型 模拟磁体的磁分子结构,说明磁化和磁退等现象。外形长方体,全透明塑料盒,下底安插二十四枚钢针,排列成四行,每行六枚,钢针上安放二十四枚小磁针片,每枚小磁针都可绕钢针自由转动

1

必修选配

JY 299

M

31011 电机模型 个 1 必修选配

M

31012 电话原理模型

个 1 必修选配 原名:电话原理说明器 J

5 挂图软件及资料料

51 物理

510

中学物理教学挂图

对开、铜版纸、70幅/套

5100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对开、铜版纸、5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2 物质的属性 对开、铜版纸、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对开、铜版纸、1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套

1

必修必配

51004 新材料其应用 对开、铜版纸、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5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对开、铜版纸、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6 机械运动和力 对开、铜版纸、13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7 声和光 对开、铜版纸、8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8 电和磁 对开、铜版纸、1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09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对开、铜版纸、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10 机械能

对开、铜版纸、3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套 1 必修必

51011 内能 对开、铜版纸、4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12 电磁能 对开、铜版纸、10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13 能量守恒 对开、铜版纸、2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01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对开、铜版纸、4幅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必修必配

511 初中物理教学投影片

17×24cm 190片

5110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2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2 物质的属性 8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8张

1

必修选配

51104 新材料及其应用

4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5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8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6 机械运动和力

16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7 声和光 16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8 电和磁

16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09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4张

1

必修选配

51110 机械能 4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11 内能 8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12 电磁能

12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13 能量守恒 4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11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张

套 1 必修选配

513 多媒体教学

51301 物质的形态

和变化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2 物质的属性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3 物质的结构

与物体的尺

度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4 新材料及及

其应用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5 多种多样的

运动形式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6 机械运动和

力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7 声和光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配51308 电和磁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09 能量、能量

的转化和转

移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10 机械能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配51311 内能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配51312 电磁能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配51313 能量守恒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314 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CD-ROM 山东音像出版社套 1 必修选

514 图书、手册

51401 初中物理实

验教学指导

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套 2 必修选

51402 初中物实验

仪器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套 2 必修选

6 玻璃仪器

60 计量

60001 量筒10ml 个30 必修选

GB/T 12804 L

60002 量筒50mL 个 2 必修必

GB/T 12804 L

60003 量筒100mL 个60 必修必

GB/T 12804 L

60012 量杯250mL 个 2 必修必

GB/T 12803 L 61 加热

61002 试管φ15mm×150mm 支60 必修必

QB/T2561 L 61006 试管φ30mm×200mm 支 5 必修必

QB/T2561 L

61023 烧杯250mL 个30~60 必修必

GB/T15724.1 L 61024 烧杯500mL 个 5 必修必

GB/T15724.1 L

61034 烧瓶圆底,长颈,500mL 个 5 必修必

GB/T15725.1 L 61037 烧瓶平、长、250ml 个 5 必修必

GB/T15725.1 L 62 一般

62001 酒精灯150mL,单头个30 必修必

J

62032 漏斗90mm 个 5 必修必

GB/T 2110 L 62070 平底管φ12mm×150mm 支 2 必修必

L

62071 T形管φ7mm~8mm 个 5 必修必

L

62096 可密封长玻

璃管内径10mm×800mm,有胶塞,带

刻度衬板

支25 必修选

64 材料和配套

用品

64005 镊子个 1 必修选

J

64032 石棉网12.5*12.5 个30 必修必

J 64052 玻璃管φ7mm~φ8mm 千克500~1500 必修选

L

64063 乳胶管5*7 米2~5 必修选

J 64088 蒸发皿瓷,60mm 个13~25 必修必

QB/T1992 L 7 药品

70007 铁粉AR500g 瓶 2 必修选

70021 碘 AR250G 瓶 1 必修选配 H

70088 硫酸铝钾(明矾)

AR500g 工业

瓶 2 必修选配 H

70090 硫代硫酸钠(海波)

试剂500g

瓶 2 必修选配 H

70091 无水硫酸铜 500ml 瓶 2 必修选配

72016 甘油 AR500ml 瓶 1 必修选配 制备肥皂膜

72025 酒精 500ml 桶 1 必修选配 H

72027 煤油 500ml 瓶 2 必修选配 H

72028 石蜡

KG 1 必修选配 H

77004 硫酸 工业AR500ml

瓶 2 必修选配 H

8 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

80

实验材料

80101 电工材料 鳄鱼夹、插口夹、香蕉插头、电阻丝、导线管

1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02 电子元件(工业产品) 电阻(碳膜电阻、瓷管电阻、线绕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电磁继电器、电容、电感、电位

器、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块等

1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03 新材料样品 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单晶和多晶、光导纤维、隐形材料

1

必修选配

80104 家庭电路器材 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螺丝口灯座、三孔插座、三孔插头、插

入式保险盒、拉线开关、按钮开关、声控开关、导线等

1 必修选配

80105 一般材料 锌片、铜片、磁性橡胶片、小钢球、乒乓球、大头针、回形针、灯泡(15W 、60W )、小电池(5号、纽扣、太阳电池)、保险丝、保险管(不同规格的合金烙丝、保险管焊锡、松香、橡胶泥、胶帽、泡沫塑料、绝缘胶布、透明胶带、小蜡烛、灯芯、火柴、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毛巾、棉

1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布、橡皮筋、气球、塑料袋、塑

料薄膜、纸板等

80106 彩色透光片红、绿、蓝套13~25 必修必

随堂实验用

80107 颜料的三原

色品红、黄、蓝适量13~25 必修必

随堂实验用

80108 甲电池个13~25 必修选

配根据需要及时

补充

J

80109 1号电池每组2个~3个组50~100 必修选

配GB/T 7112 根据需要及时

补充

80110 电珠(小灯

泡) 2.5V或3.8V 个26~100 必修选

根据需要及时

补充

80111 洗洁精瓶 2 必修选

制备肥皂膜

80112 蜂蜡500克袋 1 必修选

小制作材料

80131 模型照相机

或针孔照相

机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2 简易潜望

镜、望远镜、

显微镜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3 日晷仪、七

色板、水三

棱镜、水透

镜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4 不倒翁、抛

掷装置、小

蒸汽轮机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5 小乐器:橡

皮筋吉他,

鸟笛,排萧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6 机翼模型、

潜艇模型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7 验电器、电

磁铁、简单

电动机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8 二极管收音

机、有线电

报机与收报

机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80139 太阳能净水

器套必修选

根据需要按学

期补充

科技活动材

80151 滚上体、秤、陀螺

结构、制做、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2 浮沉子,喷泉,虹吸管,帕斯卡圆桶

结构、制做、使用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3 趣味静电实验材料

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4 风筝,降落伞

结构、制做、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5 组合面镜、哈哈镜、简易变焦透镜、万花筒

结构、制做、使用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6 船闸模型、飞机、火箭模模型,潜艇模型

结构、制做、使用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7 简单机器人 结构、制做、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8 半导体致冷器

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0159 频闪观察器 结构、制做、使用 套 必修选配 根据需要按学期补充

81

工具

81001 测电笔 氖泡式

支 13~25 必修必配 J

81002 一字螺丝刀 支 13~25 必修必配 J

81003 十字螺丝刀 支 13~25 必修必配

J

81004 尖嘴钳

把 13~25 必修必配 QB/T2442.3 J

81005 电工刀 150mm 、可折叠 把 9 必修选配 QB/T2208 J

81006 手摇钻 木工工具 个 1 必修选配 QB/T2210

81007 木锉 8寸 个 1 必修选配 QB/T2569.6

81008 木工锯 把 1 必修选配 QB/T2094.3 J

81009 木工锤

0.25kg

1

必修选配

J

81010 铇中号把 1 必修选

J

81011 斧把 1 必修选

QB/T2565.5 J

81012 钢手锯12"/300mm可调钢锯架,全钢结

构制造,锁定装置把 1 必修选

J

81013 剥线钳8寸把 1 必修选

QB/T2207 J

81014 钢丝钳200mm 把 1 必修选

QB/T2442.1 J 81015 手锤把 1 必修选

HB 3252

81016 錾子12寸个 1 必修选

81017 锉刀150mm 个 1 必修选

GB/T5806 J 81018 三角锉刀250mm,带柄个 1 必修选

GB/T5806

81019 什锦锉180mm(10支装) 套 1 必修选

GB/T5806 J 81020 活扳手200mm,8寸把 2 必修选

GB/T4440 J 81021 手剪钳工工具,剪铁皮、铜片把 1 必修选

81022 直角尺钳工工具个 1 必修选

GB/T6092

81023 高度游标卡

尺个 1 必修选

GB/T1214.3

81024 电烙铁60W,20W 支 2 必修选

QB/T2567 J 81025 平口钳个 1 必修选

81026 台钻φ1mm~φ13mm 台 1 必修选

J 81027 手电钻φ1mm~φ13mm 台 1 必修选

GB/T5580 J

81028 钻头Φ1mm~Φ13mm 套 2 必修选

配根据需要及时

补充

J

81029 台虎钳100mm 台 1 必修选

QB/T1558.2 J

81031 砂轮机单相,300W,3000vpm 台 1 必修选

JB/T4143 J

81032 钳工工作台台 1 必修选

J

(完整word版)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物理课程标准 一、科学内容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校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按照课本教学需求具体学习如下: 第一章:机械运动(4.物体的运动) (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1.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11.物态变化)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四、五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2.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物理实验室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物理实验室建成于2006年5月,其中实验室有两个,分别为物理实验室1和物理实验室2,面积均为77.23平米,仪器室(兼作准备室)有两个,分别为仪器室1和仪器室2,面积均为33.01平米。物理实验室1为电学实验室,设实验电源型实验桌。物理实验室2为光学和力学实验室,学生桌设电源,配有多媒体设备和信息网络口。各室照明设施齐全,各室均配备灭火装置,讲台均设公用水嘴、水池,各室于2006年9月投入使用。 我校为4轨制,实验按照省颁二类标准配备,各种实验仪器、设备能保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要求。物理教师兼职实验员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 学期初,我们认真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并将学生实验安排上墙公布,平时我们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45个)和学生分组实验(88个),二类实验的开出率均达100%。教师能做好演示实验记录,学生能做好分组实验记录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使用“信息系统”后,及时做好各种信息的登录工作。学期末能将各种纸质材料整理并分类装订成册。 实验室管理各种规章制度齐全并上墙公布,各种账册齐全,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登入“分类账”;玻璃仪器等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破旧仪器及时申请报废,并接受财务监督。做到定期盘点,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总账、分类账的账、卡、物相符率达100%。 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并根据不同要求做好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严格执行仪器借还制度,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实验时所产生的废物,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初三物理电学中的六种仪器

初三物理电学中的六种仪器:(一笔、二器、三表) 一、测电笔: 1、作用:用来辨别 的。 2、构造:笔尖金属体,电阻、 、小窗,弹簧、 。 3、使用: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接的导 体),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 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 触的是 线。 二、验电器: 1、作用:用来 。 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 。 3、使用:将要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金属箔张开,表 示物体 。 4、原理:验电器是根据 的性质来工作的。 三、滑动变阻器: 1、作用:改变电流,调节电压, 。 2、构造:瓷筒、 ,金属棒,滑片,接线柱。 3、原理:它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 来改变电阻的。 4、使用:(1)滑动变阻器要 联在电路中。(2)通过电流不能超 过它允许通过的 。(3)通常在使用之前应将电阻调到 。 (4)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应接“ ”。(5)当滑片P 靠近被接入电路中的下接线柱时,电阻 ;远离时,电阻 。 四、电流表: 1、作用:测量电路中的 。 2、使用:(1)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连接电路时,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 ”接线柱流出来。(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采用 法选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 。 3、读数:指针所指小格数× 如图所示,当接“-”、“3”时示数为 A ;当接“-”、“0.6”时示数为 A 。 0.02A 0.1A

五、电压表: 1、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的 。 2、使用:(1)电压表要 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 要正确。(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3、读数:指针所指小格数× 如图所示,当接“-”、“15”时,示数为 V ;当接“-”、“3”时, 示数为 V 。 六、电能表: 1、作用:测量 。 2、使用:(1)电能表要 联在家庭电路的 路上,且应接在总闸刀开关之 (填“前”或“后”)。(2)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它允许接入的 。如:一只标有“220V 、10A ”的电能表,其中“220V ”表示 ,“10A ”表示 ,这只电能表可以在最大功率为 W 的家庭电路上。 3、读数方法:电能表上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基础训练: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灯泡串联; B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 .电流表测的是L 1的电流; D .电流表测的是L 2的电流。 2.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0.1V 0.5V 图1 图2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与传统教学大纲的区别传统初中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重点关注物理学中有哪些主要内容,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教学的逻辑结构。编写者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设计出的物理课堂,对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往往关注不够。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不再单纯地依据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教科书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然的位置。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能力,新课程并不强调。其编写的宗旨定位在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介绍物理学。下面以光的反射和折射为例就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传统教科书作一对比分析。 一、降低要求的知识点。 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降低为“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从课标与大纲的角度看,层次降低了,由“理解”降低为“了解”,从光的反射内容上看,由“定律”降为“规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强调的是探究活动,而对于反射规律的表述则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种表述,并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也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尽管这

样的表述并不完整,但是由于初中生并不会遇到不“共面”的物理情境,所以这种处理丝毫不会妨碍学生对反射规律的应用,这种处理抓住了光在反射时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很好理解和记忆。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降为“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的重点,传统教科书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的是具体的量的把握要求,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重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没有作硬性规定,学生重在探究对规律有定性的整体的了解即可,这种了解完全能够应付对凸透镜应用的需要。能够使学生从繁重、枯燥的题海练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当然这个变化所引起的学生练习和习题变化是较大的。 3、将“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改为“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虽然没有强调“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但是有“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其区别在于对生活中这一现象,要经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去澄清头脑中的潜科学概念和验证这一现象特点的猜想,重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两个特点的过程,对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课标中并没有提出“知道”,“理解”等终结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允许学生的探究不完整。 二、有增有删的知识点 1、删减了“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由“知道”层次升为“认识”层次,删减了“知道凸透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有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这项工作。 2、教学仪器、药品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仪器的存放按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科学存放。对贵重仪器必须重点保管,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实验室教学仪器要建立完善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等,帐物相符,各种资料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教师上实验课所需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填好实验记录册,用后及时归还。 5、教学仪器借用、领取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和报废,都要按规定处理。 6、对于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模范地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修技术,保持仪器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3、每学期清点仪器一次。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 4、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5、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注意安全、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7、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药品的教育。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 1 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仪器

基本实验仪器 1、刻度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作用:。 (2)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②;③。使用过程中:①;②; ③;④。 2、温度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5、单位:; 6、特殊值的规定:(1); (2);(3)。7、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②; 使用过程中:①;②;③; 3、体温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5、单位:; 6、正确使用:①;②。 4、天平: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使用注意点::①;②;5、量筒或量杯: 1、作用:; 2、放置:。 3、量程:; 4、分度值:; 5、单位换算:。 6、刻度特点:; 7、视线:; 8、使用时装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含义:①; ②;6、弹簧测力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压强计: 1、作用:; 2、结构:; 3、大小表示:。 8、气压计: 种类:(1);(2)。 各自的优点: 各自的缺点: 9、密度计: 1、作用:。 2、原理:。 3、刻度特点:。 4、读数:; 10、电流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④。 11、电压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 12、滑动变阻器 1、原理:; 2、作用:。 3、结构:。 4、标值的含义:; ; 5、正确使用:; 6、使用的注意点:①;

初中物理新课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1.物质 2.运动和相互作用 3. 能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宇观、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共享,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领域拓展、公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等等,中学物理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中学物理课程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关注物理科学的技术应用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提出的需求等。《标准》确定了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等,都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体现了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物理学作为一门主导学科,一直引领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发展,影响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纳入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交叉与渗透,以及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4.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中,应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同时,应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将信息技术融于物理教学。 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不断进步和物理课程的逐渐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标准》遵循我国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依据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2.《标准》继承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优良传统,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别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王国增 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物理老师,要想在教育教学有所进步,就必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做一名新型的、合格的教师。为此,我认真学习了课标的内容,作为一名一线的物理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通过学习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也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

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作为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优点,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5 个方面。 包括了“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精神和科学习惯、美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等几方面的教育。 说教教育存在问题 世界各学校的教师意识到直接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 . 缺陷:时间集中、观点鲜明,给学生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使容易困惑喜欢质疑、独立思考的学生尤其高年级的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制约他们对有关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 研究表明:人是凭借特有的“人类情感”、“人类技能”和“人类能力”来认识、把握和改造世界的。 实际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该方面的教育。 《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普遍的课程中蕴含的理性及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和巨大的。物理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其中做好德育工作,应是广大物理教师关心的问题。 本课程目标: (1)充分挖掘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素材。 ( 2 )帮助教师能准确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3)探讨有效的思想教育实施方法,使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第一部分物理教学中蕴含的教育因素 一、物理知识和物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物理学家凭借认识世界、造福人类的情感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凭借物理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的结果。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其中融入了许多育人的成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育资源。 物理学各个分支的建立、完善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例如:热的本质的研究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 许多规律和概念的确立,经过了长期和激烈的斗争过程。 例如: 大家熟知的“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就经历了几百年,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布鲁诺、哥白尼等都为此受到了残酷的迫害。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例如: 通过学习物理会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分子动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物态变化则反映了量变与质变规律的内涵。 (三)研究方法 物理研究方法本身就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过程“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反映了科学的认识过程。 实验过程中运用的很多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理想模型法”,其中包含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四)物理学家事迹和科学新成果应用 物理学家的事迹是绝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2019版】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5.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6.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7.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 8.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9.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0.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 11.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13.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4.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15.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_知识与技能)_,经历基本的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_(科学精神)_的熏陶。 16.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7.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18.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

初中物理8种测量仪器

初中阶段的基本性实验主要是指8个基本仪器的使用,这8个基本仪器是: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和量杯、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包括电阻箱). 这些实验都要求掌握它们的原理、使用方法、读数及注意事项.这类试题在中考中一般占分的比例在4~5分左右.可能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中. 对于这8个基本仪器的使用可以采取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掌握. 一、刻度尺 测量前: 1.找出它的零刻度线; 2.观察它的测量范围; 3.认清它的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 1.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且使刻度线靠近被测物体,如果零 刻度线磨损了,应从其他刻度线量起;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 3.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数值后面必须注明单位. 二、量筒 测量前:观察它的测量范围. 测量时: 1.往量筒里倒人适量的液体,读出液体的体积V1; 2.将待测物体浸没在量筒的液体内; 3.读出量筒内放人固体后液面的读数为V2; 4.固体的体积为V2 –V1; 5.观察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 三、弹簧测力计 测量前: 1.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四、天平 测量前: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作水平调节; 2.横梁平衡调节,包括(1)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2) 调节横梁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 测量时: 1.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码,配合调节游码, 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2.被测物体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标示的质量 值. 五、温度计 测量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完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最新).doc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 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 20 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 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 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仪器

基本实验仪器 1、刻度尺: (1)作用: 。 (2)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 ;② ;③ 。 使用过程中:① ;② ; ③ ;④ 。 2、温度计: 1、作用: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5、单位: ; 6、特殊值的规定:(1) ; (2) ;(3) 。 7、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 ;② ; 使用过程中:① ;② ; ③ ; 3、体温计: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5、单位: ; 6、正确使用:① ;② 。 4、天平: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6、正确使用:① ; ② ; ③ ; 7、使用注意点::① ; ② ; 5、量筒或量杯: 1、作用: ; 2、放置: 。 3、量程: ; 4、分度值: ; 5、单位换算: 。 6、刻度特点: ; 7、视线: ; 8、使用时装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含义:① ; ② ;6、弹簧测力计: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压强计: 1、作用:; 2、结构:; 3、大小表示:。 8、气压计: 种类:(1);(2)。 各自的优点: 各自的缺点: 9、密度计: 1、作用:。 2、原理:。 3、刻度特点:。 4、读数:; 10、电流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④。 11、电压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 12、滑动变阻器 1、原理:; 2、作用:。 3、结构:。 4、标值的含义:; ; 5、正确使用:; 6、使用的注意点:①;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 读数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读数要求 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 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 计8种。 八种测量器材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作为都是刻度类 测量器材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又具有四个相同点:(1)使 用前调零,(2)注意量程,(3)分度值,(4)读数时 要平视。 1、温度计。教材“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用温度计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温度值”,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课标要求“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时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不管哪种)前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如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0C,虽然水银柱在50~52之间,但靠近52,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示数是520C。 2、电流表、电压表。课标“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教材中要求“在读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用的 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每个大格 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值”。没有提及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的问题。如图2所示若两表所用 都是小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电 压表的分度值0.1V;虽然电流表的指针在 0.36~0.38之间但靠近0.36,电压表的指针在 2.5~2.6之间但靠近2.5,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电流表的示数0.36A,电压表的示数 2.5V,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天平。课标“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没有限定使用哪种工具,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总体情况 初中物理课有: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共有134个知识点。其中:了解水平有74个知识点;认识水平有14个知识点;理解水平有28个知识点;操作技能有9个知识点;还有9个知识点只单纯强调经历探究而对科学内容并无要求。 二、目标要求说明 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认识水平、理解水平。 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出;认识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认识、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区别、说明、分析、解释、估计、分类、计算。上述行为动词是递增的。 操作水平的行为动词是:会测量、会、学会。 1、了解水平 它是知识目标中的最低要求。它包含:再认识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2、认识水平 它的要求比“了解水平”高,比“理解水平”低。它的含义:位于“了解”“理解”之间。 3、理解水平 它是知识目标中的最高要求。它包含: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三、具体知识点要求 1、了解水平知识点 1)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2) 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 4)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5)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6)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 7)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8) 大致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9)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0)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11) & 12)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13)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14)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5)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6)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17)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到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一、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 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

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