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

第一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

本章要求:1.掌握研究热能转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状态参数及可逆过程的体积变化功和热量的计算;3.掌握循环的分类与不同循环的热力学指标。 知识点:

1.热力系统: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热力系可以按热力系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进行分类。

2.工质: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3.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瞬时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态称为热力状态。对于热力学而言,有意义的是平衡状态。其实现条件是:0,0,0p T μ?=?=?=。

4. 状态参数和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热力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可按与系统所含工质多少有关与否分为广延量(尺度量)参数和强度量状态参数;按是否可直接测量可分为基本和非基本状态参数。

5. 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是基于对热力过程的描述而提出的。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不平衡势差要无限小,即0p ?→,0T ?→(0μ?→)。

6、热力循环:为了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就必须实施热力循环,即封闭的热力过程。热力循环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动力循环(正循环)和制冷(热)循环(逆循环)等。动力循环的能量利用率的热力指标是热效率:0=t H W Q η;制冷循环能量利用率的热力学指标是制冷系数:L 0

=Q W 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章要求:1. 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闭口系统和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知识点: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数量守恒这一实质。

2.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Q U W =?+。

3. 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2sh 12

Q H m c mg z W =?+?+?+。

4.

技术功:2t sh 12W m c mg z W =?+?+,在可逆条件下 2t 1

d W V p =-?。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本章要求:1. 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

2. 掌握熵参数,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意义;

3.利用熵增原理进行不可逆过程和循环的分析与计算。

知识点:

1.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问题,而且有“品质”的高低问题。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品质高低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是热力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典型的说法是克劳修斯说法和开尔文的说法。虽然不同说法表述上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因此具有等效性。

2.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指出了具有两个热源热机的最高热效率,而且奠定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

3. 卡诺循环热效率:当热源温度为T H ,冷源温度为T L 时,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C 1L H

T T η=-。 4.卡诺定理:如果用r η表示两恒温热源的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用t η表示同温限下的其它循环热效率,则卡诺定理可以表示为r t ηη≥。

5. 熵:利用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可以导出或证明状态参数熵,re

d Q S T δ=。

6. 克劳修斯不等式:Q 0T δ≤?。通过克劳修斯不等式可以判断循环是否可行,是否可

逆,因此克克劳修斯不等式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利用克劳修斯不等式可以导出关系式d Q

S T δ≥,此式可以用来判断热力过程的可行与否(是否可以发生),可逆与否,

因此它亦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

7. 熵产:熵产是不可逆因素引起的,恒大于等于零,因此熵产是揭示不可逆过程大小的重要判据。熵产可以通过孤立系的熵增原理求得。

8. 孤立系的熵增原理:孤立系的熵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极限的情况保持不变。即:iso g d d 0S S =≥ 或 iso g 0S S ?=?≥。孤立系的熵增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熵增原理也适用于控制质量的绝热系,即:ad g d d 0S S =≥ 或

ad g 0S S ?=?≥。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本章要求:1. 掌握理想气体各种热力过程的过程方程和基本状态参数间关系;2. 进行各种热力过程的功量和热量的计算分析,并在p -v 图和 T -s 图对热力过程进行定性分析;3. 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掌握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正确运用比热容计算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知识点: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g pv R T = 或 m pV RT =。针对整个系统状态方程可以写为:g pV mR T =或pV nRT =。气体常数与摩尔气体常数有关系式:g R R M =

。 2. 理想气体的比热力学能:仅与温度有关,21d V u c T ?=

? 或 V u c T ?=?。

3. 理想气体的比焓:仅与温度有关,2

1d p h c T ?=? 或 p h c T ?=?。

4. 理想气体的比熵:不但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压力或体积有关。如: 22g 11d ln p p T s c R T p ?=-? 或 22g 11

ln ln p T p s c R T p ?=- 5.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为研究理想气体混合物而引入的两模型是分压力模型与分体积模型,从而有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利用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成分可以求解折合的摩尔结果、气体常数、比热力学能、比焓和比熵。

6. 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定值=n

pv 。 第五章 蒸气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本章要求:1.掌握蒸气的热力性质特点,能正确熟练利用蒸气热力性质图、表进行蒸气热力性质的计算;2.掌握蒸气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的步骤,能正确使用蒸气热力性质图、表进行蒸气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

知识点:

1. 蒸气的热力性质:可以归纳为一点、二线、三区、五状态。一点:临界状态点,仅随工质而异;二线:饱和蒸气线(上界线)和饱和液线(下界线);三区:未饱和液区、湿蒸气区和过热蒸气区;五状态:未饱和液、饱和液、湿蒸气、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

2. 蒸气热力性质图表:根据蒸气五种状态的计算特点,蒸气热力性质表分为饱和液和饱和蒸气表,未饱和液和过热蒸气表。用于定性分析的蒸气热力性质图是p -v 和T -s 图,用于定量计算的水蒸气热力性质图是h -s 图。

3. 蒸气热力过程分析:借助蒸气热力性质图表分析蒸气的热力过程,利用第一定律的能量方程和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进行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分析计算和过程的不可逆性的分析计算。

第六章 湿空气

本章要求:1.掌握湿空气的状态参数;2.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分析计算。

知识点:

1. 湿空气的热力性质: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有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比湿度)和比焓。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可以用解析法求取,也可以用焓-湿图求取。

2.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湿空气热力过程多为几种基本热力过程的组合,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有:加热与冷却过程、冷却去湿过程和绝热加湿过程。湿空气的热力过程的求解,无论是基本热力过程,还是其他热力过程,依据的基本定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七章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简介

本章要求:1.掌握热量传递三种基本方式的概念、特点与基本计算式;2.掌握热导率、表面传热系数与发射率的概念;3.了解复合传热与传热过程的概念。

知识点: 1. 传热定义及基本传递方式:传热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量转移过程,它有三种不同的基本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

2. 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其传热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直接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依靠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等)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导热传热量用傅立叶导热定律进行计算;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叫热对流,简称对流。工程上特别感兴趣的是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发生的对流和导热联合作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传热,对流传热量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因为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3. 复合传热基本概念:对流与辐射同时存在的传热过程称为复合传热。

4. 辐射传热表面传热系数:r r Φh A t =?。

5. 传热过程基本概念:热量由固体壁一侧的热流体通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冷流体的过程,叫做传热过程。

第八章 导热的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本章要求:1. 掌握傅里叶导热定律;2. 掌握三维直角坐标导热微分方程;3. 掌握温度场的求解,通过平壁和圆筒壁的稳态导热计算公式;4. 掌握热阻概念及其应用;5. 掌握肋片导热特点与套管式温度计测量误差分析。

3. 导热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包括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边界条件。

4. 典型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温度场与热流场求解:通过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获得导热体的温度分布,再利用傅里叶定律,即可获得热流场,包括无限大平壁、无限长圆筒壁与等截面直肋的温度场与热流场的求解思路。

5. 肋片导热及应用:肋片导热与大平壁与圆筒壁导热不同,在热量传递方向上,导热量处处不守恒,包括肋片的温度变化、套管式温度计测量的误差与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第九章非稳态导热

本章要求:1. 掌握简单形状物体的非稳态问题工程计算方法;2. 掌握集总参数法。

知识点:

1.非稳态导热问题的特点:物体内各点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在非稳态导热热量传递的

路径中,每一个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热流量处处不等。

2.一维非稳态导热过程分析求解及诺谟图:非稳态导热问题分析解计算复杂繁琐,工

程上通常使用图线进行计算。图线是在满足工程计算准确度要求的条件下,事先按

照分析解计算出有关数值,然后将这些数值以特征数为变量画出,这些图线称为诺

谟图。

3.集总参数法: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非稳态导热问题的研究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在Bi数比较小的情况下的一种近似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效方法。

4.时间常数:定义为ρcV/ (hA),具有时间τ的量纲。时间常数在工程上具有重要应用,

反映了流体温度变化响应快慢的指标。

5.毕渥准则数:Bi=hδ/λ,分子是厚度为δ的平壁内的导热热阻,分母则是壁面外的

对流传热热阻,Bi具有对比热阻的物理意义。

6.傅里叶准则数:Fo=aτ/δ2,分子是时间,分母也具有时间的量纲,它反映热扰动透

过导热体的时间,Fo具有对比时间的物理意义。

第十章导热问题的数值求解基础

本章要求:1. 了解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2. 了解利用热平衡法建立稳态导热问题的内节点与边界节点的离散方程。

知识点:

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把原来在时间、空间坐标系中连续的物理量场,如导热物体的温度场,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这些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值的集合称为该物理量的数值解。

2. 节点、步长、元体(控制容积):为了数值计算,必须首先将求解区域离散化,选取离散点,可以用一系列与坐标轴平行的网格线把求解区域划分成许多子区域,网格线交点就是所选取的需要确定温度值的离散点,称为节点。相邻两节点间的距离称为步长。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看成是以它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的代表,它由相邻两节点连线的中垂线构成,称节点所代表的小区域为元体(又叫控制容积)。

3. 节点方程:关于节点上物理量的代数方程称为节点有限差分方程,简称节点方程。

4. 热平衡法:对任一元体,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写出热平衡式,建立节点的有限差分方程。

第十一章对流传热

第十二章辐射传热

板起着遮盖辐射热的作用,称为遮热板。在两块大平行平板间插入n 块发射率相同的遮热板(薄金属板)时的辐射传热热流量,为无遮热板时的辐射传热热流量的)1/(1+n 。

第十三章 喷管和扩压管

本章要求:1.掌握变截面短管内可逆的一维稳定流动分析得到的管道截面面积变化率、流体马赫数及流速变化率的特征方程;2.对不同马赫数时的特征方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管道中流体状态参数变化和管道截面面积的变化规律;3.掌握渐缩喷管和缩放喷管的流速和流量计算,以及喷管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4.掌握工程中常见的渐扩扩压管的分析方法以及绝热滞止过程和滞止参数等基本概念。

知识点:

1. 喷管:喷管是用于增加气体或蒸气流速的变截面短管,在叶轮式动力机中,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是在喷管中实现的。当气流的Ma0,则必须使d A <0,沿流动方向上流道截面逐渐减小(d A <0)的喷管称为渐缩喷管;当流体的Ma >1时,要使d c >0,则d A >0,这种喷管称为渐扩喷管。为使Ma 从Ma 1,在压差足够大的条件下,应采用由渐缩喷管和渐扩喷管组合而成的缩放喷管,该管又称拉伐尔喷管。在缩放喷管中,最小截面即喉部截面处的流速是Ma =l 的声速流动。该截面是Ma <1的亚声速流动与 Ma >1的超声速流动转折点,称为临界截面。临界截面上的状态参数称为临界参数,用下标cr 表示,如:临界压力p cr ,临界温度T cr ,临界比体积v cr 临界流速

c cr ,等等。

2.

声速和马赫数:理想气体声速为a c ==有关,气体的状态不同,声速也不同。在气体的流动过程中,气体的热力状态发生变化,声速也要变化。因此,声速是状态参数,即当地(某截面处)热力状态下的声速,又称当地声速;马赫数是气体在某截面处的流速与该处声速之比,用Ma 表示,即a

c c Ma =,根据Ma 的大小,流动可分为亚声速流动(Ma < l ),声速流动(Ma = 1),超声速流动(Ma >l )。

3. 临界压比:临界截面上的气体压力cr p 与进口 (初速01≈c )压力p 1之比称为临界压比,表示为1cr cr 121p v p κκκκ-??== ?+??,由于p v c c κ=,仅取决于气体热力性质,因此临界压比cr v 是仅与气体热力性质有关的参数。气体一定,其临界压比一定。

4. 喷管计算:包括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喷管设计计算的原则为:当b cr 0

p p υ≥时,选择减缩喷管;当b cr 0

p p υ<时,选择缩放喷管。喷管的校核计算时,需要通过判断确定喷管出口的压力,计算喷管出口参数、流速、质量流量等。

5. 喷管的选型原则:在喷管的设计中,已知的是喷管进口的气体参数p 1,T 1,c 1,质量流量q m 和喷管出口外界的压力——背压p b 。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喷管进口压力和背压所造成的压差p 1-p b ,使气体在喷管中膨胀加速、压力下降,一直到其出口压力p 2等于背压p b ,

从而达到使气流的技术功完全转变为气流动能的目的。由于喷管的形状对气体的流动有制约作用,所以选型是喷管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p b /p 1≥v cr 时,应选择渐缩喷管;当p b /p 1

6. 速度系数?,喷管效率N η和能量损失系数ζ:工程中常用速度系数?,喷管效率N η或能量损失系数ζ来度量实际出口流速下降和动能的减少,即:2

'2c c =?;2222'2

222'22121?η===c c c c N ;2222'22212

12121?ζ-=-=c c c 。

7. 扩压管:与喷管中的热力过程相反,在工程实际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即高速气流进入变截面短管中时,气流的速度降低,而压力升高,这种能使气流压力升高而速度降低的变截面短管称为扩压管,扩压管在叶轮式压气机中得到应用。

8. 滞止参数:对于任意速度不为零的气体,被固体壁面所阻滞或经扩压管后其速度降低为零的过程称为滞止过程。滞止过程与外界无热交换,故为绝热滞止。在不考虑气体黏性摩阻的条件下,绝热滞止为定熵滞止过程。气流速度滞止为零时的状态称为滞止状态,其状态参数称为滞止参数,用下标0表示。

第十四章 换热器及其热计算

本章要求:1. 掌握传热过程和传热方程;2. 掌握不同壁面传热系数的计算;3. 掌握换热器热设计的基本方法;4. 了解强化传热和削弱传热的措施与方法。

知识点:

1. 换热器传热计算三个基本方程:传热方程m t kA Φ?=,热平衡方程)()(222m2111m1t"t'c q t"t'c q Φ-=-=。

2. 传热系数: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物理量,传热过程越强,传热系数越大,反之则越

热器的热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另一种是效能-传热单元法(ε-NTU )。

7. 强化传热途径:加大传热温差,以及减小传热面总热阻。

第十五章 压气机

本章要求:1.掌握活塞式和叶轮式两种压气机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对压气机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知识点:

1.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等温压缩、多变压缩和等熵压缩过程的耗功各不相同,分析计算后得到了三种过程耗功的计算式。通过对压缩过程的分析可得T c n c s c w w w ,..>>,s n T T T T 222<<。

2.叶轮式压气机:压缩过程是绝热过程,因此,压气机耗功用绝热的耗功计算式计算。压缩过程中不可逆因素大小用压气机的绝热效率s c ,η表示1

212,''h h h h w w c c s c --==η。 3.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对于活塞式压气机和叶轮式压气机,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的措施,都可达到省功的目的。最佳压比为N N opt P P 1

1+=π。 第十六章 气体动力装置及循环

本章要求:1.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实际工作循环、实际工作循环简化后得到的相应的理想循环以及能量分析计算;2. 掌握简单燃气轮机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实际工作循环、实际工作循环简化后得到的定压加热的理想循环(Brayton 循环)以及能量分析计算;3.掌握回热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及提高热效率的原理,提高燃气轮热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知识点:

1. 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热循环的能量分析计算:以热力性质与燃气相近的空气作为循环的工质,且为理想气体和定值比热容,忽略实际进、排过程的阻力摩擦损失,这样就可将汽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简化为定容加热的理想闭合循环,又称奥托(Otto)

循环,其热效率为:1

21)(1

1--=k t v v η111--=k ε,还可以用平均温度来表示,即:

1L t H

T T =-η;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只是在燃油供给和燃烧过程有所不同,在和汽油机相同的简化条件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可简化为理想循环,其加热过程包括两部分,2-3的定容加热和3-4的定压加热,所以称为混合加热循环,其理想循环的热效率513243()1()()

v t v p c T T c T T c T T -=--+-η ,引入压缩比21/v v =ε,升压比23/p p =λ和预胀比34/v v =ρ后,可变为)]

1()1[(111-+---=-ρλλελρηk k k t 。如果喷油开始的时间在活塞压缩过程结束时开始,即活塞开始右移时开始喷油,燃烧过程只有定压燃烧,则可得到定压加热理想循环,定压加热理想循环又称狄塞尔( Diescl)循环,其热效率为:

)

1(111---=-ρερηk k k t 。 2. 燃气轮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Brayton 循环):为了从热力学观点分析燃气轮机装置的循环,必须对,燃气轮机装置实际工作开式循环进行简化,实际工作循环中,压缩机压缩的是空气,燃烧室中加入了燃料,燃烧后燃气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由于加入燃料的质量相对于空气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而燃气的热力性质与空气接近,这样就可认为循环中的工质具有空气的性质。燃烧室中的燃烧放热可视为空气在定压下从外热源吸热。实际工作循环中,做功后的乏气从燃气轮机排气口排入大气。假定出口压力可以达到大气压力,而工质已视为空气,因此,从燃气轮机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与压气机进口的空气压力相同,只是温度不同。可以假想一换热器,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进入热交换器被冷却,向冷源放出热量,定压冷却到进气温度时再进入压气机,这样开式循环就简化成一个,闭式循环。再假定所有过程都是可逆的,就可得到,定压加热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p -v 和T -s 图,也叫做布雷敦(Brayton)循环,其循环的热效率可表示为:k k t 1

1

1--=πη,提高增压比π可以提高定压加热理想气轮

机循环的热效率。

3. 有摩阻的实际循环:由于气流在压气机和燃气轮机中的流速较高,因而摩擦的影响不可忽略。对于燃气轮机用相对内效率T η来描述它的不可逆程度。T η定义为不可逆时燃气轮机

的做功T w '与可逆时气轮机的做功T w 之比,即:4

343h h h h w w T T T --='='η。

第十七章 蒸汽动力装置及循环

本章要求:1.了解锅炉、汽轮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朗肯循环的能量分析计算;掌握考虑粘性摩阻的蒸汽动力循环;4.掌握再热和抽汽回热循环的能量分析计算。

知识点:

1.朗肯循环:蒸汽动力循环中的锅炉、汽轮机、冷凝器和水泵是循环中的四大基本设备。最简单的蒸汽动力循环是利用这四个基本设备实现的朗肯循环,由两个定压过程和两个定熵过程组成。朗肯循环的热效率为01243121413

()()t H w h h h h h h q h h h h η----==≈--。 2. 有摩阻的实际循环:实际蒸汽动力装置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尤其是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膨胀过程。由于蒸汽在汽轮机中流速很高,汽流内部的摩擦损失及汽流与喷嘴内壁的摩擦损失不能忽略,叶片对汽流的阻力也相当大,这都使理想的可逆循环与实际循环有较大的差别。采用相对内效率T η描述其内部不可逆因素的大小,2

121h h h h w w T T T --='='η。 3.再热循环:进入汽轮机的新蒸汽先在汽轮机中膨胀至某一中间状态a 后,被引出到再热器中再次加热至状态b (温度通常等于新蒸汽温度),然后再进入第二级汽轮机中继续膨胀至背压p 2。从T -s 图可以看到,再热循环1-a -b -2-3-4-1相对于无再热的朗肯循环1-a -c -3-4-1,汽轮机排汽干度得到了提高,其循环热效率为:012121314

()()()()a b t H b a w h h h h h h q h h h h h h η----===-+--。 4. 抽汽回热循环:1kg 质量的新蒸汽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到某一压力p 01时,部分蒸汽α kg 被抽出引入到回热加热器,对冷凝器出来的给水加热。没有被抽出的其余(1-α)kg 蒸汽在汽轮机中继续膨胀至背压p 2。从回热循环的T -s 图上不难看到,由于采用了回热,使工质在锅炉中的吸热过程从4-1变成了'

10-1,进入锅炉的水温提高了,减少了水在低温段的吸热量,显然提高了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从而提高了循环的热效率。循环的热效率:11'1

1002010()(1)()()t H h h h h w q h h αη-+--==-。抽气量α可由换热器的热平衡方程求得:'1

13003h h h h α-=-。

5.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方法:提高初参数p 1,T 1,降低乏汽压力p 2均可提高循环热效率,但提高初参数受到金属性能和乏汽干度等的限制。降低背压p 2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因而改进的潜力不大。由于平均吸热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差很大,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而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途径。采用再热、抽汽回热措施是提高平均吸热温度的有效方法。

第十八章 制冷装置及循环

本章要求:1.掌握压缩蒸气制冷装置及循环的基本结果和工作原理;2.掌握制冷循环的能量分析计算的一般方法;3.了解热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热力学指标。

知识点:

1. 制冷系数:制冷装置中运行的循环是逆循环,循环中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也称冷量)q L 与消耗的机械功0w 之比称为制冷系数ε,也有把制冷系数称为制冷装置的工作性能系数,用符号COP 表示,即获得与付出之比,其表示式为

工艺中,基本设备有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毛细管)和蒸发器。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1

2410h h h h w q L --==ε 。

3. 热泵及供热系数: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将热量从低温的大气环境传给高温的室内空间,这种装置称为热泵,相应的循环称为热泵循环。热泵循环的热力学指标用供热系数(或供暖系数)表示,定义为10

00+=+=='εεw w q w q L H 。热泵优于其他电供暖装置,这是因为q H 中不仅包含有消耗的功0w 变成的热量,而且还有从环境吸得的热量q L ,因而热泵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供热装置。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汇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他负责,并受它的监督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其它机关去贯彻执行。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新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知识点总结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 1.Could you please do sth ?用于提出请求,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语气较委婉。 肯定回答:Sure./ Of course./ Certainly./No problem. 否定回答:Sorry , I can’t. / I’m afraid I can’t. 在表示请求帮助或请求允许的疑问句中,常用could代替can,以表示礼貌,委婉或不确定的语气,而can 则不具备这些语气。这种情况下不能把could 看作can 的过去式。以上两句中用could 是为了表示礼貌的请求。表示请求帮助或请求允许时,除了can, could 之外,还可以用may,句子的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同一个概念。Could / Can / May I use your car for a day? 作允答可以各种各样: 如同意可以说Yes,或Sure 或Certainly,还可说Yes, (do) please. 或Of course. (you may / can). 或That's OK / all right. 如果不同意,可以说I'm sorry you can't. 或I'm really sorry, but I have to use it today. 要避免说No, you can't. 这样显得很不礼貌。否定回答通常用委婉语气。 2. take (1)取,拿:Please take som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2)吃,喝,服用Take some medicine. (3)乘车,船等We can take a bus to the park. (4)花费(时间、金钱)It took me 2 hours to do my homework. take care of 照顾take a walk 散步take awa拿take up占据take place 发生take off脱下; take one’s time慢慢来 3.problem question 问题 problem客观存在待解决的问题,侧重困难。Solve the problem question因存疑而提出问题,侧重疑惑。answer the question 4.(1)neither adv 也不句子须部分倒装。此时可用nor替换neither I don’t like this dress. 我不喜欢这件连衣裙。Neither / Nor do I. 我也不喜欢。 【注意】肯定句:He likes beef..--So do I. 我也喜欢。 (2) neither …nor… 既不…也不…, 连接两个词做主语,谓语动词就近原则Neither Tom nor I am a student (3) neither 作代词表示“两个都不”,它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常用单数。Neither of my parents is at home. 辨析also, too, either, neither (1)also 较正式,在句中位于行为动词前,系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之后。 Peter also likes beef. I am also a student. She can also swim. (2)too较口语,多用在肯定句句末。 (3)either 表示“也”时,一般只用于否定句句末。 I don’t have much money either. (4)neither 用作副词,意为“也不”解释,句子须采用部分倒装。 also和too常用于肯定句,neither用于否定句; either表示“也”用于否定,但either…or用于肯定。 5.or 否定句也不We don’t have tea or coffee. 陈述句或者Answer me yes or no. 疑问句还是Do you like red or pink? 表转折否则祈使句Hurry up, or you will be late.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补充: 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3 、减法的运算性质 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如:10+(4-3)=10+4-3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 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 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 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 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拆分一个因数时,不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 ③、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者125,就要想到4或者8。(25x4=100 25x8=200 125x4=500 125x8=1000) ④、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这个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除法的运算性质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一.重点单词 1. beside prep. 在旁边,在附近; 2. pardon interj. 请再说一遍,对不起 3. rush v&n. 仓促,急促; 4. suggest v. 建议,提议; 5. staff n.管理人员,职工; 6. central adj. 中心的,中央的; 7. mail v. 邮寄;发电子邮件; 8. east adj. 东方的; 9. fascinating adj. 迷人的,极有吸引力的10. convenient adj. 便利的,方便的11. polite adj. 有礼貌的;12. direct adj. 直接的13 request n&v. 要求,请求 14. correct adj. 正确的。15. course n. 课程,学科; 二.重点词组 1. 询问信息 ask for information 2. 向左/右转 turn left/right 3. 买一双鞋 get a pair of shoes 4. 去三楼 go to the third floor 5. 路过书店 go past the bookstore 6. 在银行与超市之间between the bank and the supermarket 7. 路过 pass by 8. 抓住我的手 hold my hand 9. 听起来完美 sound perfect 10. 在去某地的路上on the way to sw11. 请再说一次 pardon me12. 沿着这条街向东走go east along this street 13. 一个吃饭的好地方a good place to eat14. 在…的拐角处on the corner of…15. 礼貌地请求帮助ask for help politely 16. 改变说话的方式change the way they talk17. 在不同的情景 in different situations18. 电子邮件地址 e-mail address19. 导入一个问题 lead in to a request20. 地下停车场 underground parking lot21 匆忙地 be in a rush22. 第一次遇见某人meet sb for the first time23. 更好地规划我的时间plan my time better 其它补充词组 1.a pair of 一对,一双,一副 2.between A and B在a和b之间 3.on one’s / the way to 在去……的路上 4.pardon me 什么,请再说一遍 5.pass by 路过经过 6.look forward to 盼望期待 7.excuse me 打扰了请原谅 8.get some magazines 得到一些杂志 9.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10.turn left\right 向左\向右转 11.go past 经过路过 12.a little earlier 早一点儿 13.a good place to eat 一个吃饭的好地方 14.in different situation 在不同的情况下 15.on time 准时按时 16.get to 到达 17.have dinner 吃晚餐 18.on one’s / \the right在右边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6333273.html,e on 快点请过来 20.the shopping center 购物中心 21.the corner of....... 的角落/拐角处 22.lead into 导入引入 turn left/right 向左/右转on one’ s left/right 在某人的左/右边 go along Main Street 沿着主大街走have dinner 吃饭go to the third floor 去三楼 a room for resting 休息室be special about.. . 有……独特之处 pardon me 请再说一次come on 过来;加油 one one’ s way to... 在去.......的路上something to eat一些吃的东西 hold one’ s hand 抓住某人的手mail(send) a letter 寄信 pass by 路过a rock band 摇滚乐队in the shopping center 在购物中心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 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一、短语动词 1、take out 带出去;取出;拔出;除掉动副词组 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两词之间。 2、come over 固定短语过来,顺便来访,拜访。后面加介词to,后接表示地点的名词作宾语。 拓展:take out of 把---从---取出/带出 3、hang →hung→hung hang out 闲逛;溜达。 4、throw down扔下;随手丢下其中throw可用作及物或不及物动词,意为扔,掷→threw→thrown 拓展:throw at向----扔去(带有攻击性)throw to 扔给---(不含恶 意)throw away扔掉 SectionB 1、、 2、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相当于look after后可接名词、(反身)代词作宾语。Take good care of相当于look after well 3、 二、动词用法 1、finish 及物动词完成后跟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作宾语。拓展:与finish一样用法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有:enjoy/look forward to/mind/have fun/practice/be busy/consider/feel like/give up 2、pass用作及物动词给;递;pass sb sth =pass sth to sb把某物

递给某人。走过、通过(考试等) 作不及物动词,(时间)过去,流逝 3、borrow sth from sb向某人借某物。非延续性动词Lend(lent;lent) sb sth=lend sth to sb借给某人某物。非延续性动词& Keep 由“保存”引申为“借”,延续性动词,可与时间段连用。四川-----Excuse me,can I_____your pen -----sorry,I have_____it to Bob. A.borrow;lend ;borrowed ;borrowed ;lent 4、hate及物动词厌恶;讨厌,表示一种感情或心理状态,不能用于进行时态。Hate sb/sth不喜欢某人或某物 Hate to do/doing sth 厌恶做某事(某一次或经常性的)相当于like的用法。 SectionB 1、invite及物动词邀请名词invitation 邀请;请帖。 Invite sb to +地点名词。邀请某人到某地。 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做某事。 2、¥ 3、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4、动词辨析: 单词主语常用结构含义 Spend(spent) 人sb spend time/money on sth Sb spend time/money doing sth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短语:1)乘火车2)乘公交车 3)乘地铁4)骑自行车 5)步行6)大约一小时 句型: 1、你怎么去上学? ? 我骑我的自行车去上学。 2、他怎么去上学? ? 他通常乘公交车去上学。。 3、从你的家到学校多远? is it your home school? 4、李磊喜欢英语吗?? 是的,他喜欢。,. 5、你喜欢英语吗?? 6、我喜欢交朋友。I like . 变一般疑问句: 1、Bob lives in Beijing . 2、He lives 10 kilometers from his grandparents’ home. 3、He gets to his grandparents’home by car. 4、It takes him half an hour to get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划线部分提问: 1、Bob lives in Beijing . 4、He lives 10 kilometers from his grandparents ‘ home. 5、He gets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by car. 4、It takes him half an hour to get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变否定句: 1、Bob lives in Beijing . 6、He lives 10 kilometers from his grandparents ‘ home. 7、He gets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by car. 5、It takes him half an hour to get to his grandparents’home. 变一般疑问句: 1、You get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by car. 2、、We take him half an hour to get to his grandparent’home. 3、My friends live in Beijing . 4、They live 10 kilometers from his grandparents’ home 变否定句: 1、You get to his grandparents’ home by car.

8b unit3知识点梳理与内容解析

Unit 3 Online Tours 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 1.Online tours网上旅行 (1)Online adj.在线的,联网的,作定语或表语 Online friend=e-friend网友online working 在线工作 (2)online adv.在线地,在网上 Chat online 上网聊天 Buy things online在线购物 例句:我一般每星期花费大概10个小时的时间上网玩游戏。 2.It looks like a TV Look like 看起来像,看上去像 Look 是系动词,like 是介词“像” Look like 后可加名词或者动名词. (1)It looks like snowing. 看起来好像在下雪 含有like的短语 Be like 事实上像,说明任务的性格特征 Sound like 听起来像 Seem like 似乎像 Feel like 想要,喜欢 例题: (1)-What does Michael ? -He has big eyes adn a wide mouth. (2)-What you father ? -Oh, he’s very friendly. 3.-What do you usually use your computer for? -I usually use it t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1)what...for表示“为什么”=why What do you ususally use your computer for?=why do you usually use your computer? 例句:你为什么要出国? = (2)search”搜索,寻找”后面通常加的是被搜查的人或者场所,而不是所要寻找的对象;如果宾语是要寻找的对象,需要用search for. 常见短语: Search sb. 给某热搜身 Search sth./sp.搜查某地或某物 Search for sth.寻找某物 Search sp. For sth.搜查某地来寻找某物 例句:史密斯先生把屋子里的每个房间都找了一遍。 老师正在教室里寻找丢失的东西。

【精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五(下)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监jiān(监督)jiàn(国子监) 殷yīn(殷商)yān(殷红) 创chuàng(创造)chuāng(创口) 龟guī(乌龟)jūn(龟裂) 2.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领域.(yù)蜀.国(shǔ)枇杷 ..(gāo yáo) ..(pí pa)皋陶 造诣.(yì)祭祀.(sì)蜷.曲(quán)外甥.(sheng)提供.(gōng) 楷模.(mó)书籍.(jí)报刊.(kān)小篆.(zhuàn)匈.奴(xiōng) 二、词语听写 遨游应声蜷曲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 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 三、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仔细)地研究(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治疗)创伤(查阅)书籍(搜集)资料 2.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龙飞凤舞龙蛇飞动 铁画银钩方刚圆柔 3.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五、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

新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知识点总结47105讲解学习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Section A 1.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疑问副词,如何,怎样,用什么手段询问交通工具 (1)take +a/an/the + 表示交通工具的名词,乘……去某地,是动词短语,在句中作谓语。 (2)by + 表示交通工具的单数名词或on/in + a/an/the/one’s+表示交通工具的单数名词,介词短语方式状语。 I walk to school.=I get to school on foot. walk = go ..on foot I ride my bike to schoo.=I get to school by bike.=I get to school on my bike. by bike= ride a / my bike I take the bus to schoo.=I get to school by bus=I get to school on the bus. Drive a car to work=go to work by car=go to work in a car by car = drive a / my car Fly to shanghai=go to shanghai by plane/air=take the/a plane to shanghai=go to shanghai on a/an/the plane. 【注意】by + 表示交通工具的单数名词时,名词前不能加任何冠词或者其他修饰词。 (3)walk/ride/drive/fly+to+地点名词,步行/骑自行车/开车/坐飞机去某地 2. get 到达常与to连用,表示目的地的词是副词here、there、home等时,不需用介词to。 get to Beijing get there get home reach 到达其后直接接宾语 arrive in+大地点arrive at +小地点后接副词不需介词 3. How far is it from A to B?=How far is B from A? 从A到B有多远? 答语(1)It’s…meters/miles/kilometers(away) from... 有……米/英里/千米(远) (2)It ‘s about ten minutes’ walk/ ride. 大约有十分钟步行/骑车的路程。 (3)It ‘s far/near. be far from, away from, from ..to . be far from, 离…远My school is far from my home. 具体路程+away from My school is 10 kilometers away from my home. from…to…从…到…It’s 10 kilometers (away) from my school to my home. A +be +路程距离from + B My school(A)is 10 kilometers from my home(B). 4.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how long 提问时间,多久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America?For two years. 5. take spend cost pay (1)spend 主语必须是人 Sb spend some time/money on sth 某人在某事或某物上花费时间/钱 Sb spend some time/ money (in)doing sth 某人花时间/金钱做某事 (2)cost主语只能是事情。sth cost sb some money某物花费某人多少钱 The skirt costs her 200 yuan. (3)pay主语必须是人sb pay some money for sth.某人为某物付款/花费多少钱 He paid 1000 yuan for the TV set. (4)take 主语必须是it It takes sb some time( money) to do sth. 做某事花费某人多长时间 It took him seven days to make the big cake. 6. around (1)环绕;围绕;绕过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2)在…四周There are many trees around the playground. (3)在…的附近Is there a park around here ? (4)大约=about 常与数字连用at about/around 8 o’colck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读一读) 州(神州)湾(台湾)峡(峡谷)族(民族)炒(炒菜)城(长城)洲(亚洲)弯(弯曲)狭(狭小)旅(旅游)妙(奇妙)诚(诚实)见(看见)币(钱币)财(财产)烧(烧火)岛(海岛)团(团圆)贝(贝壳)巾(毛巾)材(木材)烤(烤肉)鸟(小鸟)困(困难)贴(贴画)转(转圈)甲(甲骨文)饭(吃饭)抄(抄写) 站(站岗)传(传说)由(由于)板(木板)炒(炒菜) 二、多音字(读一读) bēn(奔跑)zhá(油炸)piāo(漂流)ké(贝壳) 奔炸漂壳 bèn (投奔)zhà(炸弹)piào(漂亮)qiào(地壳) dāng(当然)zhòng(重量)zhuǎn(转弯)shān(扇风) 当重转扇 dàng(上当)chóng(重新)zhuàn(转动)shàn(扇子) fā(发现)xīng(兴旺) 发兴 fà(理发)xìng(高兴)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背一背,写一写) 削(削苹果)赔(赔钱) 悄(悄悄)陪(陪伴) 肖霄(云霄)咅培(培土)梢(树梢)部(部落) 宵(元宵)倍(倍数)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读一读) 火:烤、烧、炒、灯、灿、烂 灬:煎、蒸、煮、点、热、焦 我的发现:“火”和“灬”字旁的字都跟火有关。

心:怒、悲、忘、感、恋、想 忄:情、惊、慌、怕、忙、慢 我的发现:“心”和“忄”字旁的字都跟心情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别、剑、刮、刺、创、刻 我的发现:“刀”和“刂”字旁的字都跟刀有关。 贝:财、赔、购、贫 我发现:“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系。 钅:钢、铜、铁、锅 “钅”字旁的字跟金属有关系。 王:珠、珍 “王”字旁的字跟珠宝、玉石有关。 五、补充词语:(背一背,写一写)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六、近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珍贵——宝贵张开——打开情谊——友谊 七、反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欢笑——悲伤团圆——分离热闹——冷清保护——破坏 八、填入合适的动词。(背一背,写一写) (贴)窗花(放)鞭炮(赛)龙舟(会)鹊桥(吃)月饼(戴)饰品 九、日积月累。(默写)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十、词语听写。(读一读,听写)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员热闹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9Aunit3知识点归纳

辅导教案提纲

e.g. The Summer Palace is worth a visit. 颐和园值得一游。 7. However, my love of football has become the cause of my problem. 我对足球的热爱变成了我问题的起因。 cause n. 原因可数名词the cause of…的原因 e.g. They are trying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 fire.他们试着找到起火的原因。 cause v.引起;造成,可直接跟名词作宾语,也可用于cause sb. / sth. to do sth结构中。 e.g. I ' m not causing you any real trouble, am我对你没有造成真正的麻烦,是吧? What caused Peter to change his pla n?什么引起彼特改变了他的计划? 8. I look forward to your valuable advice. valuable adj. 宝贵的,贵重的 value n.意为价值;有用性”;e.g. His work has no value. 他的工作没有用。 v.表示珍视,重视”。e.g. I valued his advice.我重视他的建议。 valuable adj.意为值钱的;有价值的”。e.g. Is the watch valuable?这表值钱吗? be valuable to sb.对某人有用的 9. What about choosing your hobby according to (介词短语,"根据” )the time (先行词)you have(定语从句)?根据你所拥有的时间选择你的爱好怎么样? Grammar 1. know, decide, find out, imagine, suggest, wonder, discover, understand, advise 等动词/组后面。 e.g.(1). They haven ' t decided who will go there. (2) . I want to know whom/who you are wait ing for? (3) . Tell me what book you like to read. (4) . Tell me which book you like to read best of the three. (5) . Have the police discovered whose the special shoes are? (6) . I asked him why he smiled. (7) . 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are ? (8) . Do you know whe n we will hold the sports meeti ng? (9) . I can ' t imagine how the thief entered my room. 总结:宾语从句三要素: 连接词that (陈述句) if/whether (一般疑问句) who; whom; whose; which; what ; when; where; why; how(特殊疑问句)

必修5,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必修5,unit3 1. impression n. 印记;印象;感想;后接of sb./ of sth./ on sb./ that 从句; e.g. My first impression of him was favourable.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错。 I got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were unhappy about the situation. 我觉得他们不满于当时的状况。 知识拓展:impress v.给……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铭记;使感动;常用结构有:impress sth. on/upon sb./impress sb. with sth.给……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铭记; It impressed me that she remembered my name.令我佩服的是她记得我的名字。 2.take up to fill or use an amount of space or time 占用(时间);占据(空间) to learn to or start to do sth 开始做(某项工作);开始从事to accept sth. that is offered or available 接受(建议或能得到的东西) e.g. The table takes up too much room. 这张桌子太占地儿。They have taken up gol f. 他们学起打高尔夫球来了。 She took up his offer of a drink. 他请她喝一杯,她接受了。He takes up his duties next week.他下周就要开始履行职责 3. constantly adv.始终;一直;重复不断地 e.g. Fashion is constantly changing.时尚总是日新月异。 知识拓展:constant adj.连续发生的;不断的;重复的; 4. previous adj.先前的;以往的;(时间上)稍前的 e.g. No previous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for this job. 这一工作无需相关的经验。 I couldn't believe it when I heard the news. I had only seen him the previous day.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不敢相信;我就在前一天还见到过他。 知识拓展:previously adv. 先前的;早先 e.g. The building had previously been used as a hotel. 这座楼房早先曾用作旅馆。 5 remind v.提醒;使想起;常用结构有: remind sb. to do sth.提醒某人做某事;remind sb.+(that)/wh-从句提醒某人……;使某人想起……;remind sb. about/of sth. 使某人想起或意识到……;提醒某人某事 e.g. I'm sorry, but I've forgotten your name, can you remind me? 很抱歉,我记不起你的名字,你能提醒我一下吗?You remind me of your father when you say that. 你说这样的话使我想起了你的父亲。 知识拓展:reminder n.提醒物;引起回忆的事物 6 bend v.(bent bent)弯曲;使弯曲;弯腰;弯身;常用搭配有: bend one's mind/efforts to sth. 致力于某事;bend sb.to sth. 迫使;说服bend the truth 歪曲事实 e.g. It's hard to bend an iron bar. 把铁棒弄弯很不容易。She bent her head and kissed her daughter. 她低下头吻了她的女儿。 7 press v. 压;按;推;挤;坚持;敦促n. 报章杂志,新闻工作者,新闻界 She pressed a handkerchief to his nose.她用手绢捂住鼻子。She pressed down hard on the gas pedal.她用力踩下油门踏板。 He is still pressing her claim for compensation.他仍坚持索赔。 The press was/were not allowed to attend the trial.庭审谢绝新闻采访。 8 switch n. & v. 用作名词表示―开关;转换‖。用作动词表示―转换‖。 e.g. She made the switch from full-time to part-time work when her first child was born.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由全日工作改为非全日工作。 Press these two keys to switch between documents on screen. 按这两个键就可以在屏幕上的文件之间进行切换。 I can't work next week, will you switch with me? 下个周末我不能上班,咱俩换个班好不好? 9 lack n. & v. 用作名词,表示:―缺乏;短缺‖;用作动词,表示:―缺乏;短缺;没有;不足‖。 e.g. a lack of food /money/skills 缺乏食物/金钱/技能 The trip was cancelled through lack of interest. 因为缺乏兴趣这次旅行被取消了。 He lacks confidence. 他缺乏信心。 知识拓展:lacking adj. 缺乏;没有;匮乏;不足 10 surroundings n.[pl.] 环境;surround v. 围绕;环绕surrounding adj. 周围的;附近的 e.g. Everyone likes to work in pleasant surroundings. 人人都喜欢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哪些单词用作名词时常用复数形式11. catch/gain/get sight of 发现,看出 lose sight of 看不见,忘记 lose one's sight 失明 at first sight 一见就;乍看起来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就…… At the sight of the teacher, the boy ran away. be in sight 看得见,在眼前The island is still in sight. out of sight 看不见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12. sweep up 打扫;清扫;横扫;涌向;快速地抱起 e.g. He swept up the baby up into his arms. 他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 课文句型知识点: 1Think about how many changes there have been in the last one thousand years. in the last one thousand years在过去一千年时间里 in the last /past +时间 表示在过去多长时间里,与之连用的时态用现在完成时态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hometown in the last ten years. 2.What changes do you expect to see in your life in one thousand years’ ti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