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仪的定标和光谱测量
单色仪定标及分类

单色仪定标及分类单色仪定标是借助于波长已知的线光谱以获取对应的鼓轮读数。
为了获得较多的点,必须有一组光源。
通常采用汞灯、氢灯、钠灯、氖灯以及用铜、锌、铁做电极的弧光光源等。
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下单色仪其它信息。
一、单色仪分类单色仪有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对它有不同的分类,如按物镜的形成可分为透射式单色仪和反射式单色仪,按色散元件可分为棱镜单色仪和光栅单色仪。
棱镜单色仪:棱镜的工作光谱区受到材料的限制(光的波长小于120nm,大于50μm时不能使用),光栅单色仪的角色散率与波长无关,棱镜单色仪的角色散率与波长有关。
棱镜单色仪的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但制造越困难,同样分辨率的光栅重量轻,制造容易。
光栅单色仪:光栅单色仪存在光谱重叠,棱镜光谱仪没有。
光栅单色仪存在鬼线(由于刻划误差造成),棱镜单色仪没有。
二、单色仪定标单色仪出厂时,一般都附有定标曲线的数据或图表供查阅,但经过长期使用或重新装调后,数据会发生变化,需重新定标,以对原数据进行修正。
1、观察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结构,了解缝宽的调节、读数以及狭缝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选取适当的缝宽以获取足够的强度及较好的单色性。
2、在入射狭缝前放置汞灯,为了充分利用进入单色仪的光能,光源应放置在入射准直系统(S1和M1)的光轴上。
在单色仪光源与入射缝之间加入聚光透镜,适当选择透镜的焦距和口径,使其相对口径与仪器的相对口径匹配。
这样,可获得最大亮度的出射谱线,同时又减少了单色仪内部的杂散光。
调节聚光透镜的位置,使出射狭缝呈现的谱线最明亮。
3、将低倍显微镜置于出射狭缝处,对出射狭缝进行调焦,使显微镜视场中观察到的汞谱线最清晰。
为使谱线尽量细锐并有足够的亮度,应使入射缝S1尽可能小,出射狭缝可适当大些。
根据可见光区汞灯主要谱线的波长、颜色、相对强度和谱线间距辨认谱线。
4、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对准出射狭缝的中心位置,缓慢地转动鼓轮,直到各谱线中心依次对准显微镜的叉丝时,分别记下鼓轮读数(L)与其所对应的波长(λ)。
单色仪

单 色 仪 的 定 标Prism Monochrometer工作原理从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均匀地照亮入射狭缝1S ,1S 位于反射准直镜1M 的焦平面上,通过1S 射入的光束经1M 反射后成为平行光束投向平面反射镜M ,再被反射而进入色散棱镜P 。
如入射光为复色光,则通过棱镜后即按波长分解为不同折射角的单色平行光束,反射物镜2M 将这些单色平行光束汇聚于焦面上构成光谱,位于该焦面的出射狭缝2S 把谱线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使只对色散棱镜构成最小偏向角的光束能够射出。
色散棱镜与平面反射镜的组合,称为瓦兹渥斯(Wadsworth )色散系统,转动此系统,即可在出射狭缝2S 后面获得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束,接收器(本实验用读数显微镜)即放置在出射狭缝的后面。
最小偏向角一束单色平行光,射入三棱镜的AB 面,经折射后由另一面AC 射出。
入射角i ,出射角i ',入射光与出射光的夹角β称为偏向角。
转动三棱镜,当i i '=时,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γγ'=,与此相应的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i n β。
A C仪器使用说明1.单色仪的定标:(1)在入射缝前放置汞灯,点亮汞灯以照射入射狭缝1S 。
为了充分利用进入单色仪的光能,光源应放置在入射准直系统1S 和1M 的光轴上。
为此,将如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开大,将光源移至1S 前半米以外的位置,从出射狭缝处朝单色仪内观察,可看见光源的清晰像,调节光源的位置,使光源的像正好位于2M 的中央。
减小入射缝宽到50m ,再在光源与入射缝之间加入聚光透镜,移动聚光透镜,使光源成像于狭缝1S 上。
至此,光源调整完毕。
(2)将低倍显微镜置于出射狭缝处,对出射狭缝2S 的刀口进行调焦,使显微镜视场中观察到的汞谱线最清晰。
为使谱线尽量细锐并有足够的亮度,应使入射缝1S 尽可能小,出射缝2S 可适当大些。
转动单色仪鼓轮,根据可见光区汞灯主要谱线的波长和相对强度辨认谱线。
14-单色仪的应用

实验十四 单色仪的应用单色仪是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用色散元件把它分解为单色光的仪器,这种仪器可用于各种光谱特性的研究:如测量介质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光源光谱的光强分布、光电探测元件的光谱响应等等。
在实验室中常用到的单色仪基本有二类,一类是透射式单色仪,如图1所示,这种单色仪的入射光和出射光恒成90°夹角。
成像系统由透镜组成,常用于可见光范围,它的优点是聚光本领强;另一类是反射式单色仪,如图2所示,这种单色仪入射光与出射光夹角为 122,成像系统由反射镜组成,它的优点是使用范围大,只要置换不同的棱镜,使用范围可以从紫外光一直到红外光,本实验所用的正是此类单色仪。
【实验目的】1. 了解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的方法。
2. 以高压汞灯的主要谱线为基准,对单色仪在可见光区域进行定标。
3. 测定汞灯谱线的光强分布。
【实验原理】反射式棱镜单色仪外形为一圆盘(如图2)它主要有三部分组成:①入射缝1S 和凹面镜1M ,组成了入射系统,以产生平行光;②平面镜2M 和棱镜P 组成色散系统; ③凹面镜3M 和出射缝2S 组成聚光出射系统 ,它将棱镜分出的单色平行光由3M 汇聚在出射缝2S 上。
图中平面镜2M 和棱镜P 所放的位置,对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的平行光束而言,可使入射到2M 的光束与从棱镜出射的光束平行。
这样,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某波长的光,经3M 反射后恰恰成像在出射缝处。
因此,只要1S 和1M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棱镜P 和反射镜2M 同步转动时,对应于最小偏向角的光的波长也跟着改变,出射缝2S 就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射出。
由于光束以最小偏向角通过棱镜,所以光缝单色像的像差最小。
出射的光束单色性好。
而棱镜P 和平面镜2M 的转动机构与仪器下部的转动轴杆鼓轮相连,鼓轮上刻有均匀的分度线,因而出射波长 与鼓轮读数R 相对应。
单色仪出厂时有对应(定标)曲线的数据。
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定标会有所漂移。
光谱仪定标

光谱仪定标
光谱仪定标是将光谱仪的测量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值进行比对和校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到一个或多个标准样品,这些样品已经被测量并确认了其光谱特性。
定标可以减小仪器误差或系统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光谱仪的精度和可信度。
光谱仪定标有多种方法,包括单点标定、线性标定和非线性标定等。
其中,单点标定是通过测量一个已知浓度的样品,确定该样品的吸光度或辐射度与仪器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线性标定则是通过测量两个或更多已知浓度的样品,确定这些样品与仪器输出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非线性标定则是采用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消除不同光谱仪之间的差异和校正仪器的非线性影响。
光谱仪定标的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在实验研究、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中都非常重要。
宽波段单色仪多级谱高精度波长定标

j 1 唧l ‘ e『 -
其 中 。 a为准确波长 ,… a 一 为实测波长 。
] j 出
u ㈤
k一 空 问遥感光谱仪波长精度 / 色仪 波 长精度 ( ) 单 2
由式 ( ) 1 可知 要使探测 仪的置信 度达到 9 % 以上 ,k值 9
应不小于 2 5 。 以单色仪 的波长精度应小于 / .8 .8 所 2 5 =± 0 0 9l- . 1 n。这对单色仪波长定标实验提出来较高 的要求 。 l1 精度包括精密度 和准确 度 ,而单 色仪 的精密 度 即是
引 言
近年来 ,大气的探测 和研究 等技术迅速发 展 , 空间遥 对
I 评价方法
单色仪本身存在误差 , 不可能得到空问遥感 光谱仪波长 误差 的真值 。为了确认单色仪 的波 长精度 ,引入正态 分布致
信区间方法[ 如式 () , 1所示
p I t a — … l △ 一 L ar nd d ≤
1 0 3 303
摘
要
通常利用单 色仪输 出的单色光对空间遥感光谱仪进行 波长定标 。提 出以空间遥感光谱 仪 的置信 度
为标准,来评价宽波段单 色仪 高精度波 长定标精度的方法 。 通过对仪器精度的分析 , 分别求 出单色仪的波长
的重复性误 差和偏差 。 用高压汞灯 的本征谱和光栅衍射多级谱作为定标谱线 , 应 避免更换灯 源带来 的误差 。 通 过粗 细定标相结合 的方法 , 缩短扫描时间 , 并且运用 高斯拟合对波峰进行精确定位 , 缩小 误差。最后利 用 高次拟合得 到的关 系式 , 出单色仪波长精度 , 算 出空 间遥感光谱仪 定标 的置信度 。以 1 5M 单色仪 为 测 计 . 例, 单色仪在 2 0 4 r 波段 内波长精度±0 0 6n - 则空间遥感光谱仪 的波 长精度达到 ±0 0 0m 的 0  ̄8 0nn . 1 n , i . 5
东北大学单色仪定标实验详细过程

首先是实验报告中的记录表格,那本书上并没有给出完整表格,只给了一个表头,我们画表格的时候则要画至少19行(推荐20行乃至21行会更好些),老师在检查完实验报告后说许多人的表格画的不合格,大都是因为行数画少了。
其次就是实验前预习,老师讲解的时候真的会提问的,不过没有扣分就是了。
问的问题大致是六个,分别是:1.单色仪的结构原理2.单色仪定标的原理3.单色仪定标的意义4.如何识别谱图5.单色仪鼓轮读数怎么读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前3个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后三个问题稍后我会说明,这6个问题也就是整个实验的核心内容,弄懂了这6个问题整个实验操作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进教室并将书包放好之后,老师会将实验报告收上来,然后让我们看一段幻灯片(自动播放的),同时她在那检查实验报告,幻灯片的内容就是上述的6个问题的答案,所以万一课前没来得及预习,将幻灯片里的内容记下来也可以。
幻灯片结束之后就是老师讲解了,这里我们略过,直接看实验过程吧。
注:单色仪的两狭缝宽度千万不要调!光谱、读数显微镜与单色仪透镜和汞灯以上就是我们实验时用到的仪器。
首先打开汞灯,刚开始不要急着观察,汞灯需要点亮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大亮度。
接着是调整单色仪鼓轮的位置注意:单色仪的鼓轮是配有一个反射镜的(让我拿下去了),单色仪鼓轮上主尺的读数是左大右小(老师可能会问到),和读数显微镜的主尺标示不一样,如上图所示。
而在实验时我们观察单色仪鼓轮读数是通过反射镜来观察,如下图:从反射镜中看主尺读数就是左小右大了,如此时的读数应为18.311mm左右(主尺上一个格1mm,测微鼓轮一个格0.01mm)。
我们通过拧动上图的杆来旋动鼓轮,鼓轮随着杆的转动而转动,不要把手伸到单色仪下方转鼓轮,拧动杆使得鼓轮的读数在18.000mm处,鼓轮的位置就调节好了。
然后是调整透镜的位置注意入射缝那有一个较亮的原点,那个原点就是入射光线,我们需要调节原点的亮度达到最大,前后移动透镜,观察原点的变化趋势,在原点达到最亮的时候停止,之后的实验中就不要动透镜了。
复习-单色仪

数据测量及定标曲线绘制---
1. 调节透镜,光源的高低及水平位置,使光线垂直照射到狭缝上, 并使入射光尽量的强。 2。初步设置入射狭缝的宽度。(不能闭合,也不能过宽) 3。将出射狭缝放宽,旋转鼓轮,先用眼睛直接寻找出射光, 4。看到出射光后再用显微镜观察,注意显微镜聚焦。根据双黄线调 节入射狭缝的宽度,使双黄线能清晰的分开。 5。以双黄线和绿线为基准,向两测寻找并辩别谱线(根据谱线的颜 色、波长差及强度)。 6.找到谱线后,缓慢地转动鼓轮(从数字小往大转),直到各谱线 中心依次对准显微镜的叉丝时,分别记下鼓轮读数(L)与其所对应的 波长(λ ),测量几次(转动方向相同),取其平均值。 7.以光谱线波长(λ )为横坐标,以鼓轮读数(L)为纵坐标画曲线即 得单色仪的定标曲线.向角?单色光实现最小偏向角 的条件是什么?
答:如图,一束平行单色光经棱镜折射,入射光和出射光之 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当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时(条件),偏 向角有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思考题
5 如果在显微镜视场中看不到任何谱线,可能的原 因是什么? 6 如果在显微镜视场中看到的谱线很模糊,想要得 到清晰,细锐的谱线,该如何调节仪器? 7 如果看不到深红色的谱线,说明存在什么问题? 该如何解决?
L
0
λ
注意:转动鼓轮时必须向同一个方向转。
1 三棱镜的分光原理是什么?单色仪为什么要用平行光通过 三棱镜?它是如何实现分光的?
答:三棱镜的分光原理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角不同,使不同 波长的光出射方向不同。
因平行光入射三棱镜时,各点光的入射角相同,使同一波长 的出射角就相同。
利用三棱镜的色散,使不同波长的光线从不同方向射出成为 单色光。
光谱仪定标

光谱仪定标光谱仪是一种测量物质光谱的仪器,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理论上,光谱仪应当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光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光谱仪可能会发生误差。
因此,针对光谱仪的定标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光谱仪定标的相关知识。
一、光谱仪及其应用光谱仪是一种测量物质光谱的仪器,主要包括可见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光谱仪通过分析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能量,得到物质的精确光谱图,并根据光谱图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浓度等信息。
光谱仪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地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光谱仪定标由于光谱仪的精度和稳定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需要对光谱仪进行定标,以确保光谱仪的测量结果精确可靠。
光谱仪定标的目的是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常包括对标准物质的测量和系统参数的校准两个方面。
其中,对标准物质的测量是通过对标准物质的光谱进行测量,验证光谱仪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而系统参数的校准则是通过对光源、检测器和光栅等关键组件的校准来保证光谱仪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三、光谱仪定标的方法1、线性回归法线性回归法是一种基于拟合曲线的光谱仪校准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条适当的回归线,然后根据回归线来计算被测量物质的浓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建立准确的回归线。
2、内标法内标法是一种通过引入内标物质来校准光谱仪的方法。
内标物质与目标物质具有类似的光谱,可以作为对目标物质的测量结果进行校准。
内标法能够降低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但需要事先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
3、样品配制法样品配制法是一种将标准物质与被测物质共同测试的方法。
它通过调整标准物质的浓度和比例,来验证被测物质的浓度。
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但是需要高纯度的标准物质,并且需要测量样品平均化。
四、结论光谱仪定标是确保光谱仪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各种定标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可用资源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 f=500 mm.光栅条数:1200 L/mm。狭缝宽度在 0-2 mm 连续可调, 示值精度 0.01 mm。光电倍增管的测量范围:200-800 nm;CCD 的测 量范围:300-900 nm。
四、实验内容
(1):光栅单色仪的定标 单色仪的定标指的是借助于波长已知的线光谱光源来对单色仪测量的波长 进行标定, 校正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波长位置误差,来保证测量的波长位置的准 确性。 定标用光源:氦氖激光器(632.8 nm) 低压钠灯(589.0 nm 和 589.6 nm) 要求设计和调整光路把光导入入射狭缝,测量时须找出合适的负高压值, 并利用采集程序设定合理的测量范围获取双光谱线(钠灯)完全分离开的光谱 曲线。并记录负高压值和保存光谱曲线。测量低压钠灯的光谱,钠原子光谱一般 可观察到四个线系:主线系、第一辅线系(又称漫线系) 、第二辅线系(又称锐 线系)和柏格曼线系(又称基线系) 。由同一谱线的波数差即可得到钠的里德伯 常数。( 该单色仪可测得谱线的精细结构,对精细结构处理后即可得到谱线波 数)。 在仪器调整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测得主线系的 589.0 nm 和 589.6 nm,
二、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三、实验仪器
光栅光谱仪(单色仪)是一个光谱分析研究的通用设备,其元件主要包括:光 栅及反射镜,准光镜和物镜,入射出射狭缝旋钮,信号接收设备( 光电倍增管 /CCD), 计算机及软件系统, 图 7 给出了典型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图。 光栅光谱仪(单 色仪)可以研究诸如氢氘光谱,钠光谱等元素光谱(使用元素灯作为光源) ,也可 以作为更为复杂的光谱仪器的后端分析设备,比如激光喇曼/荧光光谱仪。光栅 由计算机软件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
2
3
p
2
1 1 1 1.14 107 m1 R 3 s 2 3 p 2
-1
锐线系
1
3 5
2 p s
R
R
2
1 1 1 1.13 107 m1 R 2 2 3 p 5 s
为 2528,2620
为 2505,2502
为 2203,2441
半峰宽度分别为:0.288nm,0.255nm
498.000 nm/498.425 nm 分辨本领
为 1729,1955
1 R R
根据对应公式计算里德伯常数(波长取平均值): 主线系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光栅单色仪的定标和光谱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光栅单色仪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 : 掌握调节光路准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利用钠灯等标准光源对单色仪进行 定标; (3) :测量红宝石、稀土化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加深对物质发光光谱特性的 了解。 (4) : 测量滤波片和溶液的吸收曲线,掌握测量其吸收曲线或透射曲线的原理和 方法。
3+
离子在 3d 壳上三个电子发生能级跃迁的反映,人们根据红宝石晶体的吸收光谱
和晶体场理论推知 Cr3+离子参与激光作用的能级结构图如图 2-1 所示,图中 4A2
-1 2 4 是基态, E 能级 (14400 cm-1) 是亚稳态, 寿命比较长, 约为 3ms, F( 1 25000 cm )
和 4F2(17000 cm-1)是两个吸收带,红宝石晶体的激光作用在 2E 和 4A2 能级之间 产生,输出的波长是 694.3nm,由于 2E 能级的电场分裂,在 2E 和 4A2 能级之间跃 迁对应两条强荧光线 R1 和 R2,R1 线的波长是 694.3 nm,R2 线的波长是 692.8 nm, 由于高能级粒子数少于低能级,所以激光输出总是 R1 线。 红宝石晶体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吸收不同, 吸收系数随入射光波长而变化的 关系就是吸收光谱特性。Cr3+所吸收中心波长为 410.0 nm 的兰紫光而跃迁到强吸 收带 4F1 态,也能吸收波长为 550.0 nm 的黄绿光而跃迁到另一强吸收带 4F2 态,这 两个吸收带的带宽都在 100.0 nm 左右,与氙灯或汞弧灯的光谱匹配较好。 要求自己设计和调整光路,并选取合理的负高压值,测量出红宝石的发射 光谱和吸收光谱。实验报告中要求分析红宝石晶体的发光原理以及应用。 (4) :滤光片的吸收曲线测量 光源:溴钨灯(360-2500 nm) 要求设计和调整光路,并在光路中插入滤光片,选取合适的负高压值,测 量其吸收曲线。实验报告中要求分析滤光片的性能和吸光特性。 (5) :罗丹明 6G 溶液的发射和吸收光谱测量 光源:溴钨灯(360-2500 nm)532 nm 激光器 实验使用的激光染料晶体罗丹明 6G 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5x10-3M) ,采用比 色皿作为样品池。 要求设计和调整光路,并在光路中插入样品池,选取合适的负高压值,测 量其吸收曲线。实验报告中要求分析滤光片的性能和吸光特性。 (6) :LED 灯的光谱测量 光源:LED 灯 要求设计和调整光路,采用透镜聚焦方法,选取合适的负高压值,测量其 光谱曲线。实验报告中要求分析 LED 灯的发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七、实验思考与小结
1. 测量光谱时发现,原本应该是一条谱线的地方都变成了很接近的两条谱线,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由于这些原子的结构已没有氢原子那么简单,会发生能 级分裂,即塞曼效应。原理是原子磁矩和外加磁场作用的结果。计算中取了 两者的平均值; 2. 实验中测量光谱时,图像经常会发生一些剧烈的抖动,这是干扰的结果,因 此实验中需要关灯,并且尽量不去干扰光源发出的光,或是挡住一些外来的 光,毕竟任何发射或是折射被接受的光都是干扰; 3. 4. 5. 实验中的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不可调至过大,否则容易烧坏仪器; 使用单色仪之前都需要复位与定标; 对于钠光源和钨光源,需要仔细调整光路是射入狭缝的光强尽可能大,否则 Na 光的锐线系和漫线系比较难发现和测量; 6. 同时光源不可距离接收端太近,虽然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光强,但由于 光源表面的形状和发光机制,光源的相干性就会降低。所以光源的位置需要 适中; 7. 激光光源作为特例,不可直接照射于狭缝上,否则会因为光强过大使仪器损 坏; 8. 在红宝石实验中,由于激光射入红宝石后射出的光发散度太大,因此红宝石 要尽可能距离狭缝近一些,以获得较好的图像。
五、实验数据
1) 光栅单色仪的定标及里德伯常数的计算 实验测得 Na 有三个谱线系,其波长、半峰宽度和分辨本领分别为
主线系 589.000 nm/589.612 nm,半峰宽度分别为:0.233nm,0.225nm 分辨本领 锐线系 616.138 nm/615.475 nm,半峰宽度分别为:0.246nm,0.246nm 分辨本领 漫线系 568.287 nm/568.838 nm 分辨本领 半峰宽度分别为:0.258nm,0.233nm
其中 s 1.35 , p 0.86 , d 0.01 理论值十分稳定,但与实际的 R 1.0967758 107 m1 仍有一定差距,故推理应该 是公式的误差造成的。 2) 滤光片的吸收曲线测量
上图是钨光灯的光谱图 光路中加上蓝色滤光片后的光谱图为:
可以看出在约 530nm-690nm 之间的吸收率很大,几乎被完全吸收
图 7 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
从图 7 可知,光源或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均匀地照亮在入射狭缝 S1 上,S1 位于离轴抛物镜的焦平面上,光通过 M1 变成平行光照射到光栅上,再经过光栅 衍射返回到 M1,经过 M2 会聚到出射狭缝 S2,由于光栅的分光作用,从 S2 出射 的光为单色光。当光栅转动时,从 S2 出射的光由短波到长波依次出现。如果 S2 出射狭缝位置连接信号接收设备 (光电倍增管/CCD, ) ,则可对出射光谱进行数据 采集分析(部分内容请参考《大学物理实验》第二册中的“单色仪的使用和调 整” )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WDS-8 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焦
锐线系的 616.0 nm 和 615.4 nm 以及漫线系的两对谱线 568.3 nm 和 568.86 nm, 497.78 nm 和 498.2 nm。在实验报告处理时可由原子物理的知识可以计算求出钠 的里德伯常数 R。 (2) :高压汞灯光谱测量 光源:高压汞灯 要求设计和调整光路采用透镜聚焦法把光导入入射狭缝, 测量时须找出合 适的负高压值,并利用采集程序设定合理的测量范围获取高压汞灯的各个分立 峰的的光谱曲线。并记录负高压值和保存光谱曲线。 (3) :红宝石晶体的发射和吸收光谱的测量 光源:氦氖激光器(632.8 nm) ,半导体激光器(650 nm) ,高压汞灯,溴钨 灯(360-2500 nm) ,532 nm 激光器 红宝石是掺有少量 Cr 的 Al203 单晶, Cr 的外层电子组态为 3d54S1, 掺入 Al203 晶格后,失去外层三个电子,变成三价的 Cr3+离子,红宝石晶体的光谱就是 Cr
-1
漫线系
1
3 n
2 p d
R
R
2
,n=4,5
1 1 1 1.13 107 m1 R1 2 2 3 p 4 d
-1
R2
1 1 1 1.13 107 m1 3 p 2 5 d 2
说明蓝色滤光片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是不同的。 其吸收曲线为:
波长小于 530nm 时,光的能量过大,吸收效果几乎没有。在波长位于 530nm 到 690nm 之间时,光的能量正好使滤光片中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而且能量都足以 激发基态原子,所以吸收系数很大。到了大于 690nm 之后,光子能量不大,但是 只能被非基态的原子吸收,所以虽有吸收,但吸收系数很小。 3) 红宝石晶体的发射和吸收光谱的测量
红宝石晶体的光谱就是 Cr +离子在 3d 壳上三个电子发生能级跃迁的反映,图中 两个波长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了能级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