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对的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对的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如期告终,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体化的新时代,

中国作为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本应品尝到全球配额取消后的喜悦,但实际却很快被笼罩在出口被限额的阴影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接连不断的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施加层层限制,以致贸易摩擦迭起,严重影响我国纺织品的正常生产和出口。纺织业的盛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和纺织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贸易壁垒;反倾销;配额

At present, China textile trade barriers faced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 the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 ended on schedule, the world textile

trade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integration, China, as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production and export power, the world should enjoy the joy after the abolition of quotas, but the actual was quickly enveloped by the in the export quota was in the shadow, has been under unprecedented pressure and the plex environmen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o China successive layers of textile export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the trade friction after another,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textil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normal. Rise and Fall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act of this new challenge, has be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seriously consider and respond to the important issues.

Key words: Trade barriers; Anti-dumping; Quota

前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一些国家利用种种借口和手段不断给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制造障碍,这也给我国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我国纺织品行业要面对更多的国际贸易壁垒,仅在2007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就遭遇了以下国际贸易壁垒大事件:

1.巴西纺织品协会向巴西政府提出对中国的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的要求。

2.3月9日欧盟服装纺织品协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12种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

3.5月15日欧盟初裁认定中国化纤行业对欧盟存在倾销。

4.5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决定自中国进口的男士梭织衬衫,化纤制裤子,化纤制针织衬衫,精梳棉纱等4种产品实施特保措施。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解决贸易壁垒问题对我国纺织品产业十分重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纺织品面对的贸易壁垒。本文从贸易壁垒的含义和其存在方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一、贸易壁垒的含义及存在形式

(一)贸易壁垒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在WTO体制下,国际贸易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和产业,纷纷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外国产品的进入,这些手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和制约着商品自由流通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一般而言外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的,视为贸易壁垒:违反该国(或地区)与东道主国家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东道主国家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对东道主国家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构成或可能构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对东道主国家产品或服务在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损害。[1]

(二)贸易壁垒的存在形式

贸易壁垒一般可以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而非关税壁垒又可分为技术性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两种。

1.关税壁垒

所谓关税壁垒,就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2.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XX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如

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WTO体制下,传统的关税壁垒已经逐渐被兴起的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所代替。

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自奥地利1990年率先制定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标准”。近几年来,质量技术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关注程度的更加深切,“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X围地进入了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领域,人们对纺织品和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欧盟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如,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已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欧盟已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g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附件,如钮扣、拉链、服饰等金属物等。这些一系列规定已经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纺织品以及该商品的消费将主导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新潮流,发达国家有关法令规定,销售和进口纺织品需通过有害物质检测,这给纺织品输出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随着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重大问题,而环境保护则是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以服装为例,过去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品配额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不再成为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则是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安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

二、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存在着两类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指要求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指标和声明;另一类壁垒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有些经济发达国家专门立法,规定进入本国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

综观各国制定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即服装或纺织品商品中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允许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损害的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产品对环境无害”的概念已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的普及,使这种技术标准和环境贸易政策在名义上更具合理性,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如果出口的服装或者纺织品商品达不到进口国对服装或者纺织品的各项要求,那么该出口商品将被禁止进口。由此可见,贸易壁垒对我国这个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势出现较大波动

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势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纺织品贸易争端加剧和贸易政策频繁变动,出口预期骤然降低,出口难度明显增大。2006年纺织品出口企业大多数经历了抢订单,抢出口,滞港和开工不足等曲折和困难。原先许多企业对2005年起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抱有良好预期,近几年大量进口纺织机械,扩大生产能力,准备抓住机遇,尽可能多的分享纺织品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2004年底前,不少企业也许多欧美纺织品采购商签订了大量合同,并备足了原料和成品库存,等待“后配额时期”的到来。但欧美国家的快速反应和贸易政策的频繁变动,使得众多企业预期落空,措手不及。

(二)加大了我国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

频繁变化的贸易政策又使得企业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由此给企业带来新的经营风险,甚至造成新的经营损失。如一会儿加征纺织品出口关税,一会儿又取消,不少企业的应对措施顾此失彼。部分企业采取转口第三国的规避方法,但也产生交易成本上升,增加货物的在途风险等诸多问题。

(三)我国相当部分企业陷入市场难以实现的困境

据外经贸部门公布,2006年度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一次招标,全国有20047家企业具有投标资格,其中XX有2930多家,招标结果,XX有609家企业中标。得到明年配额的企业可以放心接单了,可没有得到配额的企业又面临如何安排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的大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将产品的主导市场从国外转向国内,可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又大量过剩。

三、应对纺织品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

解决纺织品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可以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分析:

(一)国家角度——加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从我国的自身利益考虑,如果无序竞争,出口量大增,价格大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利;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如果倾巢而出,带来的结果将是在短期内遭到欧盟及美国的反倾销或特保条款的限制,征收更高的反倾销税或重新设定配额,最终有可能在竞争中退出市场。

为此,我们应对纺织品进行分类,对全球各类纺织品出口总量,国别进口量,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能力等进行调研,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应该以掌握出口增长速度和价格为中心,建立和完善行业出口检测,预警和管理体系,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执行日常功能并协调企业。

1.对部分纺织品实行主动限价限量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第16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国家基于“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可以限制有关货物的出口。因此,在后配额时代的最初一两年,可尝试建立主动限制机制。对加工贸易,厂家必须在合同中保证获得最终价格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防止低价竞争。最现实和最优先考虑的应是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实施“限价限量”,避免低价倾销,恶性竞争。

(1)实行主动配额和出口限价政策

根据调研分类,对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易使出口经营秩序出现混乱的敏感的某类纺织品继续实行分国别主动出口配额管理,甚至对可能造成“市场扰乱”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配额有偿招标,自主申领,出口业绩配额管理,待该类产品或国别市场稳定有序后再调整或取消。与其等别人来“设限”,实行单边限制措施,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

上,主动“设限”;与其让出口市场无序竞争,出口量增价减,并最终被他XX取反倾销,特保,还不如采取变被动进口配额为主动出口配额管理。

(2)调整出口退税率

对国内外价格差别比较大的个别纺织品,又不宜用限价限量措施的,可采取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办法解决。

(3)征收出口关税

对国内外价格差别比较大且对环境生态破坏比较大的个别纺织品必要时也可采取征收临时出口环境关税或临时出口调节税,抑制出口数量过快增长,所征关税完全用于治理纺织品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的科研基金。

上述政策措施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或结合使用,以维护国家整体最大利益为前提,又考虑企业的出口便利。

2.建立与进口国的合作沟通渠道

政府主管部门应与进口国对口单位建立合作,沟通与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与产生贸易争端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界之间的交流和磋商,深入,及时和充分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内部行业组织活动和有关利益方磋商和谈判的情况,全方位了解主要利益方的态度变化。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营造“共同发展”的氛围来弱化各种贸易保护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国际多边或双边渠道,努力改善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多边与双边贸易环境。

3.加强对纺织品生产与出口的监管

重点加大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结合推广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质量环保标准,研究制定合适我国国情的行业准入标准,使纺织行业进入重视劳保与环保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完善和发挥监测预警机制,畅通信息

要加快和完善正在建立的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纺织品服装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敏感国家,敏感商品的预警,通过上述政策措施手段对出口数量与价格进行调控;充分发挥商务部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与发布平台的作用,及时发布或预报各类纺织品服装出口量与价格变化等动态信息,以及国外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各国可能提起反倾销与保障措施调查的动向,使企业及时全面了解形势,跟踪最新情况,对可能涉案的产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帮助企业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生产节奏,合理安排出口。

(二)我国企业的对策

1.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企业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换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发自主品牌,不能停留在单纯追求出口增长,应追求全球化发展。美欧纺织品服装市场格局和后配额时代的严峻形势表明,低附加值出口之路已快走到尽头。因此,今后我国应大力推进纺织品服装工业生产,营销,资本运营,技术研发乃至整个再生产流程的高度全球化,高级化,应以高档次,高技术,高附加值为取向,逐步淘汰低档产品。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地区结构

改变单纯的价格竞争战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应,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对单个市场出口要有节制,同一种商品对统一市场的出口不要过多。改变传统的销往欧美市场的销售渠道,积极建立其它的销售渠道。

3.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主动保护自己的利益

企业要熟悉规则,适应规则,利用规则,进行相关市场,政策,法律基本知识,WTO 规则培训,充分看到欧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长期性,复杂性,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的残酷

性。遇到进口国贸易限制或反倾销,反补贴等情况,积极运用国际法律手段,积极应对,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4.实施企业经营国际化,发展跨过经营

一是有条件的企业可在国外建立一些纺织品服装厂,视同这些国家出口;二是在进口国建立分公司,注册为东道国企业,直接进入销售渠道;三是收购进口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打通研发,涉及,品牌,零售渠道,并增加东道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国内生产和国际销售统筹运作;四是同跨国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全面合作,可采取投资参股,买下一部分销售渠道;或者相互参股,利益与共。

四、扩大我国纺织品出口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中不断出现和增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巩固和提高中国作为全球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

(一)充分利用绿色壁垒的双重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具有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但更有利于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的一面。绿色贸易壁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趋向和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的积极回应。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中,它是受到保护和鼓励的。

(二)使我国法律法规与国际化接轨

要通过立法、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各类标准和建立各种规X化运作的符合性评定程序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绿色”保障机制。在全面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绿色”安全保障,得到消费者认可,从而扩大我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

(三)完善生产和销售渠道,打好基础

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应对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包括积极开发和采用各种“绿色”原料、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信息渠道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近年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陆续在中国的XX和XX、日本、韩国设立办事处,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更快地加入到生态纺织品标签计划中来。

近年来的发展表明,绿色贸易壁垒是动态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态、环境、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乃至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绿色贸易壁垒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地变化和加强。资料表明,由于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日益博得消费者青睐,目前世界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因此,国家和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加大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五、结论

纺织业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也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出现问题与摩擦。由于我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数量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一定的政府优惠政策等等这些都给纺织品的出口在国

际市场上拥有强有力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是面对国际上的一系列的贸易壁垒,积极的改善我国的纺织品现状。企业,行会,政府要通力合作,运用国际法规、政策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力。保证我国纺织品产品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提高自身的行业素质和产品质量。从实质上来改变我国纺织品现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在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质量的提高。是行业体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我们要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

注释

[1]鲁丹萍著,《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人民2006年9月版第35页

参考文献

(1)蒋杰生,董雅宇.中国服装业警惕出口绿色贸易壁垒[J].中国纺织,2001年.

(2)黄耀辉.中国纺织服装业推出绿色服装应对入世[J].国际贸易,2001年.

(3)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2年.

(4)李翰如.服装企业能否越过绿色贸易壁垒[J].中国纺织,2001年.

(5)杜敏.纺织绿色贸易壁垒研究与预警系统设计,2005年.

(6)夏晴.“无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J]. XX树人大学学报, 2005年.

(7)郭燕. 入世5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发展特征及展望[J]. 纺织导报,2006年. (8)潘峰. 聚焦中土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J]. 纺织服装周刊, 2006年.

(9)钱江. “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出口遭遇新困难[J]XX经济, 2006年.

(10)赵瑛. 正确认识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J]商场现代化, 2006年. (11)钟甫宁. 冷静面对纺织品贸易争端[J]国际贸易问题, 2006年.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引言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行业之一,但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各种壁垒。本 文将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所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技术壁垒 1.1 标准认证要求 许多国家对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标准认证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纺织服装产品达 到特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这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构成了技术壁垒。 1.2 解决对策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以确保产 品符合各国标准认证要求。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争取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有利的标准。 二、贸易壁垒 2.1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一些国家对纺织服装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如配额限制、反倾销措施等。这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造成了困扰。 2.2 解决对策 我国可以通过与相关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争取关税优惠待遇,降低进口国的关税壁垒。同时,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以应对非关税壁垒。 三、市场准入壁垒 3.1 外国技术壁垒 一些国家对外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和专利进行保护,限制了我国纺织服装企 业进入国际市场。

3.2 解决对策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品牌的技术含量和知名度, 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积极推动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四、品牌壁垒 4.1 国际知名品牌占据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上,一些知名的国际纺织服装品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占据了大 部分市场份额,限制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 4.2 解决对策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可以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向高端市 场转型,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渠道,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五、环境壁垒 5.1 环保要求 一些国家对纺织服装产品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产品符合环保标准。这对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构成了环境壁垒。 5.2 解决对策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生产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产品 符合各国环保标准。同时,积极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参与环保标准制定过程,争取对我国企业有利的环保政策。 结论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出口行业之一,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各种贸易壁垒。 针对这些贸易壁垒,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拓展新的市场渠道,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为纺织服装业出口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背景介绍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 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3.出口形势评估 三、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贸易壁垒问题 2.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3.价格竞争力问题 4.品牌建设问题 5.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四、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 1.个案1 2.个案2 3.个案3 4.个案4 5.个案5 一、背景介绍 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贸易额一直以来占据很高的比例。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已形成多个品类、多个系列、多个层次的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市场压力的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围绕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应对全球贸易保

护主义的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旨在为纺织品出口商提供参考。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 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占到了中国的总出口贸易额的很大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开放,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 达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1%。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其中,美国仍然是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市场。 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品多样性、系列性、层次性强,涵盖面广。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面料、针织品、鞋帽等。面料和服装占据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 3.出口形势评估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纺织品贸易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贸易摩擦呈现多点、多层面的态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其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形势造成了不良作用。但从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出口有逐年下降趋势,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和整体出口贸易相比,纺织品出口的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推荐-浅谈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对策 精品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对策 关键词院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营销 摘要院在纺织品贸易中,由环保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和绿色标志认证而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发展中纺织品失去低成本的优势,从而给服装输出国带来了的冲击。应绿色营销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壁垒的分析 1绿色壁垒的性和合法性 绿色壁垒与传统的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等有着的区别,传统的贸易壁垒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谴责并易遭到对方报复,势力日渐减弱的壁垒,而绿色壁垒之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在长的内还会,是能保护进口国的经贸利益,绿色贸易壁垒也的性与合法性,绿色壁垒是对严重的环境危机的,环保问题已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和规则受到各国的和消费者的认同支持,绿色壁垒是发展的绿色化浪潮的结果,人们的生活迅速,生态价值观被,为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发达便在国内制定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的非绿色产品本国市场,发展中也需要绿色壁垒,发展中一需要绿色壁垒的环保,另一也需要用它来阻挡发达将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和产品向发展中转移,绿色壁垒有利于发展中自身的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全球环境的。 2绿色壁垒的不之处 在的外衣下绿色壁垒也掩藏着许多不,不自然人们怀疑甚至攻击

的切入点,其不主要有几点: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适用同一标准不,发达与发展中在经济与科技上的差距使发展中在环保上被动,这的制约了发展中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绿色壁垒是在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与科技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在两个发展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不公平,而且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绿色壁垒的单边贸易极不,在推行绿色壁垒时,发达发展中的环境标准于发达,过于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与实施远远高于发展中的环保标准使发展中的出口产品处处碰壁难以发达,以致丢失了海外市场,而发达则发展中对环保的低要求低标准大肆在发展中兜售产品,的市场份额,单边贸易制约了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而且给发展中了新的环境危机,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推给发展中是极不公平的。,发达经济技术优势对发展中的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是发展中环境恶化的原因。,发达保护本土的环境和资源将国内的高能耗尧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给发展中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了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大幅。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 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许多发达都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设置了的诸如技术标准等限制的贸易壁垒。使纺织品成本上升,产品的竞争力,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成本上升主要由两的原因引起:一是厂家产品中含有禁用染料,不使用昂贵的进口染料替代国产染料,成本上升。另一是禁用染料检测费用较高,检测标准的要求,印花制品对每种颜色抽取样品,并对每个样品逐个检测分析,而检测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系: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9报关(2) 二O一二年五月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指出纺织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之后进一步从国内外环境、企业自身、绿色贸易壁垒等方面,并结合经济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中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纺织业行会以及纺织企业本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问题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textile export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after further enterprise itself, green trade barri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all sorts of elements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to our textile exports bring realistic probl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textile exports and challeng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he government, textiles and textile enterprise itself guild in three aspect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textile exports. 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rade measures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对策 摘要:纺织品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纺织业格局也发生巨大改变,随着同质竞争 者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力愈发激烈,为纺织品贸易带来了严峻挑战。伴随新的贸 易壁垒出现导致其摩擦与矛盾越来越突出。反观我国的纺织品制造业,大多数企 业并未完全突破粗放式生产模式,严重阻碍了纺织贸易发展,对此,相关企业应 积极走上革新之路,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路径探析 引言:纺织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国 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纺织业将面临更多问题。为了提高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国际贸易间的壁垒,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根本入手,优化生产技术,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我国纺织品 贸易尽快走上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之路。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分析 1、我国纺织品贸易特点 一直以来,我国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纺织品出口 率呈阶梯式增长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伴随着巨大的需求量贸易出 口总量稳步上升,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纺织品占总数的1/4。其二,在稳定发 展阶段,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逐步增高,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明显放缓。其三,在新技术与新理念的支持下,纺织品生产结构巨变,进口率下降[1]。 2、进出口总量分析

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然而自2018年以来,受到货币政策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在下半年有所下滑。究其根本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成本较高,为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3、我国纺织品主要进出口市场 欧盟市场、日本市场、美国市场、香港市场是我国纺织品贸易进出口主要市场,依据目前的出口总量来看,主要总结如下:欧盟需求大进出口频繁,美国波动性较大,日本始终处于平稳状态,香港呈下降模式。 二、纺织品贸易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的主要途径 纺织工业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贫富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系统化的发展结构,拥有完整的生产链和运输链,面对市场冲击也能尽快调整自身结构,弥补发展中的漏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纺织工业是主要出口创汇渠道[2]。 2、提高就业率 我国人口面积庞大,其中不妨有一些文化程度较低人群。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随着纺织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有诸多劳动者参与到纺织业生产行列中。 3、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所谓工业化也就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增设机械设备取代人力以便于实现高产增值目的。经济结构的转变与社会文明进程都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有效方式,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必须从先导产业入手。在先导产业的发展之路上会吸收更多的新科技与新技术,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参考。纺织业的市场规模大且投入小,回报快,可以吸收更多的先进人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唯有将先导产业转型升级上升到战略层面,优先处理先导产业中的不足,才能稳步迈向工业化时代。 三、我国纺织品贸易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对的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对的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如期告终,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体化的新时代, 中国作为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本应品尝到全球配额取消后的喜悦,但实际却很快被笼罩在出口被限额的阴影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接连不断的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施加层层限制,以致贸易摩擦迭起,严重影响我国纺织品的正常生产和出口。纺织业的盛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和纺织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贸易壁垒;反倾销;配额 At present, China textile trade barriers faced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 the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 ended on schedule, the world textile trade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integration, China, as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production and export power, the world should enjoy the joy after the abolition of quotas, but the actual was quickly enveloped by the in the export quota was in the shadow, has been under unprecedented pressure and the plex environmen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o China successive layers of textile export restrictions imposed on the trade friction after another,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textil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normal. Rise and Fall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act of this new challenge, has be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seriously consider and respond to the important issues. Key words: Trade barriers; Anti-dumping; Quota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 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所遭遇的新贸易壁垒,主要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而新贸易壁垒又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文章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所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出发,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随之进一步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最后从企业、政府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WTO 纺织品服装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迅速增长的国内外需求

和国际市场的中低档产品市场,我国的纺织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面临着范围最广、最为严格的配额限制和比其他国家/地区更为严峻、苛刻的贸易障碍。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的不断呈现导致新型贸易争端层出不穷。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据统计,世界贸易壁垒的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名目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受损增速快。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因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已从20世纪中后期的每年4-5亿美元上升到本世纪初的每年10亿美元左右。如2002年受限制而损失的金额比2000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业之一。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 1. 价格竞争压力大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价格竞争压力。这些国家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向国际市场出口。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竞争力,并且导致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不足。 2. 技术含量不高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部分产品处于低附加值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以高附加值产品获得竞争优势,限制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3. 贸易壁垒增多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同时对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进行配额限制和技术标准管制等,给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不足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方面相对薄弱。虽然中国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生产厂家,但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较小。受限于营销渠道的不足,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推广较为困难。 二、对策研究 1.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为了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对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并转向高端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应对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的压力。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引言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通过环境标准和要求,限制商品贸易的一种手段。近年来, 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家,中国的纺织业正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本文将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 1. 原材料供应链的改变 绿色贸易壁垒要求环境友好型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对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使用 的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迫使中国纺织业重新调整自己的供应链,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原材料供应商,增加成本和时间成本。 2. 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求 为了满足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中国纺织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以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这将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出口。 3. 贸易门槛的提高 绿色贸易壁垒的引入使得贸易门槛变得更高。中国纺织业需要符合各种环境标 准和认证,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对策分析 1.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生产升级 中国纺织业应该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生产升级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环境性能。通过提高纺织品的节能减排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竞争力。此外,还可以积极采用绿色材料和生产工艺,动态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纺织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合作。通过 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共享绿色技术,提高中国纺织业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加强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3. 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中国纺织业需要优化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这包括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推动供应商改进生产过程,采用绿色原材料。 4.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中国纺织业应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和知名度。通过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国纺织业可以更好地满足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并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结论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供应链调整、技术升级和贸易门槛的提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纺织业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生产升级的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中国纺织业有望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困难,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黄明仪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能力和产量均排在前三位,成为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出口国。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在满足国内需求,解决国内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积累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中国纺织业的优势——比较优势明显 (1)生产原料充裕。我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纤维资源和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亚麻是我国的特色资源。我国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蚕茧和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2)劳动力成本低廉。虽然2000~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增长了9.43%,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相比,我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纺织品企业劳工工资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的成本优势。 (3)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浙、粤、苏三省。据统计,这三省的纺织工业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0%多。2002年1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了10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29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的产业集群试点单位。2003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又确定了9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17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浙、粤、苏三省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我国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上述的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加之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我国在纺织品出口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我国纺织业的劣势——竞争优势不足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立足于各国现有的经济条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条件来论述的比较优势,因此具有很明显的静态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种类不断的增加,国际间的比较优势必然存在着竞争和转移。在新的国际市场中,我国的纺织业体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据统计,世界贸易壁垒的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每年受TBT影响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25%以上,约为400-500亿美元。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0多亿美元,名目繁多且日益增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与标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纺织品出口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正好是技术壁垒的主要发源地和使用者。特别是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TBT将成为主要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TBT措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害有机化学品的限制与禁止 由于纺织品在前处理和印染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化学品,而纺织品又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很注重对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限制和禁止。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禁用的化学品主要有巴拿马粉、溴代乙酸、甲醛、多溴联苯等,有一些化学品的危害一经证实,这些国家将立法采取行动加以限制和禁止。 2、偶氮染料的限制与禁止 印染是大多数纺织品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有部分染料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欧盟都规定了有关纺织品染料的使用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纺织品印染生产和管理都比较落后,一些已被进口国淘汰和禁用的染料仍在使用,这显然会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息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度推行,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 1.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涌入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他们竞争激烈,不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与之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2. 外贸政策调整 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忧虑,浩繁国家纷纷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进行限制,实行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贸易摩擦、保卫主义、技术壁垒等,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 成本压力增加 过去,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然而,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息上升,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也在不息增加,使得我国纺织服装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品牌建设不足 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价值和品质保障,而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著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能力有限,无法与国际大品牌抗衡。

二、应对挑战的对策 1. 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 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附加值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加工、代工方式进行的现状。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3. 多元化市场拓展 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加大对内贸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拓展策略,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同时,加强与进步中国家的贸易合作,提高对新兴市场的依靠度,缩减对传统市场的依靠,以降低市场风险。 4.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同时,鼓舞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的依靠性,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 5. 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意识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优质品牌形象。同时,加强售后服务,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提高客户满足度和忠诚度,为企业赢得更多重复订单和口碑传播。 三、结语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王潮歌董鸿飞 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 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内问题的五点: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又包括国外两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低,发达国家的限制和贸易壁垒。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约占23%,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总体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向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出口。其中22%的出口量向欧盟出口,14%的出口量向美国出口,11%的出口量向日本出口、9%的出口量销往香港、9%的出口量销往东盟、38%的出口量销往其他地区。其中,欧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在国内角度来看 在国内来看,1.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纺织品历来是以低价的主要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的,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明显比其他出口国家低,随着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服装的附加值仍然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单价55% 以上。中国在附加值远离于衣着纺织品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地出口较少且产品较低档。产品的国际产品结构不相称.使中国在出口收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2.我国纺织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缺乏品牌效应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而言,出口档次低,創汇效益差,知名度相较世界名牌较低,传播范围狭窄,宣传效果不强,优势不相互沟通学习,缺乏合作竞争意识。而中国仅有的少数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度和数量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3.我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数量较多,但近几年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与其他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占优势。4.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面对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生产力成本的上升,原料进出口困难等问题日益紧张严峻,导致纺织品生产地向外迁移,例如泰国、巴基斯坦等劳动力较为廉价、原料较为丰富低价的区域。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步增强,已经开始占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额度。中国在一些新兴企业出口量增长较快,但是中间核心力量还是较小,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服务、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纺织品企业出口竞争力面对挑战。

最新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 及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 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自主品牌 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企业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 1.1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1.2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的纺织品遍及全球,是影响全球纺织行业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的还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他们没有比较优势来大规模生产纺织品,以是进口的比例比较大。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美、欧三大市场。 中国和日本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比较好,日本既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的进口大国。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原料,加工后再返销到日本。中国对日本的纺织品出口50%甚至更高是加工贸易。日本在华投资也对中国纺织品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据统计,200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占48.3%。以是,日本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是最有前景的一块市场,即第一市场。 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他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无瑕顾及,因而是一个纺织品进口大国。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服装,近年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顺差。据数字显示, 2003年中国的纺织品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19.8%。以是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块肥地,即第二市场。 欧盟的纺织品市场相当活跃,是世界上纺织品进口的第二大商,市场渗透率达50%摆布。欧盟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主要是成员国之间的内部贸易,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中国纺织业贸易壁垒应对分析

中国纺织业贸易壁垒应对分析 摘要: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纺织业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但是,纺织业贸易壁垒却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纺织业的经贸合作。分析了当前中国纺织业的开展现状以及贸易壁垒现状,并就如何应对纺织业贸易壁垒提出了相应的倡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纺织;贸易壁垒;应对 1“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在新常态下为谋求新的合作机遇与长远开展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设想,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互惠共赢合作的根底上,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机制,通过跨区域间的平台合作,着力继续推进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的新型合作关系,从而营造稳定一种适合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环境。打破贸易壁垒,实现贸易有效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随着?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建议》的公布,不难发现国家正积极推动建立新型贸易合作机制。 2“一带一路〞背景下纺织业开展现状 “一带一路〞总共波及6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有近44亿人口,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30%,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到2017年,“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建设务实合作的崭新篇章,对外投资和经贸往来合作进一步加深。这一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已达2669.5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53%。使得我国纺织业得到了高速开展,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份额到达33.36%,远远超过主要传统贸易国家美国17.43%和日本7.8%的份额。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纺织业将会得到快速开展。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波及的国家直接投资总额为144亿美元,我国纺织业生产企业也充沛响应“一带一路〞建议,积极与波及国家展开业务合作,由之前的周边国家,逐渐向中东欧国家和非洲国家延伸,有效利用合作国家的资源禀赋,通过垂直产业链充沛利用优势资源,增强了纺织业企业综合国际竞争力。

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及应对措施

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及应对措施 作者:田斌,于洋,戴铭材,高原,戚甫雨,张未涛,孙雪松 摘要: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跨越有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己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寻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和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 关键词:贸易摩擦,绿色壁垒,纺织生态标准。 目录: 一、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1) 二、绿色壁垒冲击我国纺织业 (3) 三、我国纺织产品面临绿色壁垒内部原因分析 (6) 四、我国纺织产品面临绿色壁垒外部原因分析 (7) 五、我国纺织业应采取的措施 (8) 一、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纺织行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总体上,走势稳中趋升。因为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纺织业将有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迈进,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由保暖为主转向以追求时尚和表现个性为主。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要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对纺织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工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使纺织品日趋成品化、配套化、时尚化和个性化。 其次,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势必要求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改革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

期。 再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纺织品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立足国内,特别是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对服装需求潜力巨大。同时,我国仍具备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纺织品生产与供应中心已东移亚洲。过去垄断世界纺织品出口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纺织品的主销市场。如美国几乎所有的纺织品都需进口。世界纺织品贸易迅速向成品化、高质量、时尚化转变,从而改变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商品构成。主要表现为: 服装和制成品已成为纺织品贸易的主体;化学纤维及其制成品的贸易比重上升;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大批新型合成纤维的问世,扩大了纺织品的服务领域,产业用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新的地位;同时对纺织品的时尚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致使纺织品贸易向小批量、多品种、多变化、快交货、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我国内销纺织品的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未来5—10年内,纺织品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将有所减缓,但绝对量仍有较大增长。在外销市场上,总体上看,未来3—5年内世界纺织品服装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二)纺织行业前景分析 纺织工业面临着国内、国际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的和自身的诸多不利因素。 一段时间内,纺织工业生产将继续以较低的速度增长;纺织品市场将平稳发展,不会有大的波动;纺织品出口有望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可能减缓。 扭亏增盈将显现成效,行业经济效益将继续回升;纺织行业总的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好转的程度取决于全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和企业机制转变的步伐。 1、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继续增长,但增幅会有所下降。 2、国内农村市场增长较慢,今年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将有一定时滞,城市又处于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之中,衣着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到10%左右。 城市居民追求品牌,农村市场对物美价廉的纺织品需求较大,而产业用、装饰用、家用纺织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根据目前对市场的估计以及当前总能力过剩和结构调整难以很快见效的情况分析 4、由于国家把纺织行业作为扭亏重点,采取了多项有利措施,因此行业经济效益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很快大幅好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