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提升练(一)(20210211193550)

阶段提升练(一)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17 ?福建厦门摸底)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

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解析:A 材料中甲骨文记载,强调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是神之后裔,这体现了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特点,A项说法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夏朝时已经确立了“家天下”制度,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

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解析:D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广大地区权力出现真空,西周通过分封制有效填补了广大地区的

权力真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D项正确。

3. (2018 ?湖南长沙期中)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解析:A 材料中“族坟墓”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故A项正确;在家庭的墓葬中,无法体现阶级关系,故B项错误;“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只能说明有贫富差别,无法判定是否悬殊,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以及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

4.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B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说明秦国对地方

控制的加强。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B项正确。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 宗法血缘思想强烈

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普遍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解析:C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一句中的“忠”“孝”两

字的含义,前者侧重在国家、社会中的表现,后者侧重对父母的态度和家庭中的行为,二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答案为Co

6.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

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田”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

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西周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本题易错选A项,注意材料

时期为“西周”,是井田制鼎盛时期。

【新知生成】井田制下,土地公有,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然而这种状况从西周中后期

开始有了变化,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已经出现。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一些器皿铭文上有反映。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田里不鬻”的局面开始动摇,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各

级贵族、平民。

7. (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间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解析:C 本题题干核心信息是西周时期的工商食官的现象,是官营手工业,C项正确。

8. (2017 ?山西大同质检)《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 西周分圭寸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 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 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 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解析:C材料表明,西周的市场分为“大市”“朝市” “夕市”三类,对各类市场的贸易人员、开市时间都有规定,说明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故C项正确;西周分封制导致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且本身表述错误。

9. (2017 ?湖北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 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 以“仁”为思想核心

D. 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解析:B 儒家的入仕是为了实践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更是强调

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

10. (2017 ?广东深圳一模)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

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这是源自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思,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老子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排除B项;希望通过“礼”重建等级社

会秩序的是孔子,故排除C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顺应自然法的思想,故排除D项。

11. 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

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D材料大意是说英明的君主不会让他的臣子不受法律的约束,不会让法律特殊关照他

的臣子。这体现了韩非子所说的“法”要有权威性、公正性,针对臣民,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D 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韩非子对“法”的认识,故A、C两项错误;韩非子法治观念还不具备现代法治理念,故B项错误。

12.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

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

上现象说明()

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 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解析:D 闭关锁国政策与题中“公元3~18世纪”时间不符,A项错误;作者是西方人,找到4 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是事实,B项错误;C项缺乏时间限定,不符合史实,错误;中国古代大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

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

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

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

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9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 是官方政府机构

不可或缺的人员”“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结合所学来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

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吕后当政时期虚假日食的记载,结合所学中国古代

科技的特点来分析。

答案:(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16分)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足。(9分)

14. (2017 ?河南新乡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

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

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

化的原因。(12分)

解析:第一小问,可由材料“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得出从土地和心理层面到制度层面的统一,由材料“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可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可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民族融合、中原文化的影响、法家思想在统一中的贡献等方面叙述。

答案: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言之成理即可)(5分)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言之成理即可)(7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