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晶体带通滤波器设计

梯形晶体带通滤波器设计
梯形晶体带通滤波器设计

梯形晶体带通滤波器设计

BG6RDF

晶体带通滤波器(crystal band-pass filter)是短波收发信机中常见的核心部件,晶体滤波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短波接收机的性能。梯形晶体带通滤波器(crystal ladder band-pass filter,以下简称梯形晶体滤波器),见图1,是一种常见的晶体带通滤波器的形式。由于其便于DIY,因此在DIY短波收发信机时,梯形晶体滤波器被广泛采用。本文是我学习DIY梯形晶体滤波器后一些资料的总结和心得。

A.电路图

B.仿真结果

图1:6晶体梯形滤波器

一. 晶体带通滤波器的性能

描述晶体带通滤波器的性能主要指标如下:

中心频率:fo,滤波器通带中心频率

带宽:BW,通常指-3dB带宽,用于SSB的晶体滤波器的带宽通常在1.8KHz到2.8KHz 之间。

矩形系数:通常用(-60dB带宽)÷(-6dB带宽)表示。矩形系数约接近1越好,即滤波器的频幅曲线越接近矩形,这样对带外临近频率的衰减越大。

插入损耗:插损,滤波器通带的插入损耗,通常以dB表示。插损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插损和制作晶体滤波器的Q值、晶体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晶体滤波器的带宽有一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晶体Q值越高,制作出的滤波器插损越小;带宽越大,插损越小。

纹波系数:ripple,指通带内频幅曲线的波动幅度,通常以dB表示。当然纹波系数越小越好,但有些形式的滤波器具有这样的特性,就是在加大纹波系数后,阻带曲线能变得更为陡峭,最终的设计需要设计者权衡。

阻抗:指滤波器的终端阻抗,在特定的终端阻抗下,滤波器的响应才能够达到特定的性

能。如果终端阻抗不匹配,滤波器的性能将偏离设计值。

滤波器还有一些其他性能指标,如群延迟(group delay),参考文献3中指出,群延迟特性会影响收发信机的听感。

二. 晶体的测量

要设计晶体滤波器,必须了解自己手头晶体的参数,为此,必须对晶体参数进行测量。说到晶体参数,不得不说晶体的等效模型,见图2。

图2:晶体等效模型

图2中Lm称为等效串联电感,也有Cm称为等效串联电容,梯形晶体滤波器主要利用晶体的串联谐振,因此这两个参数是晶体测量的重点。Rm称为等效串联电阻,这个值实际体现了晶体的Q值,Q值越高,Rm越小。C0称为等效并联电容,对于梯形晶体滤波器,C0是有害的。

在了解了晶体的等效模型后,我们看看晶体的测量方法。晶体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强烈建议阅读参考文献1和参考文献2。这里只详细介绍G3UUR的振荡器法,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网路分析仪,测量仪器仅需要一个频率计。G3UUR振荡器的电路如图3所示,

图3:G3UUR晶体测量振荡器电路图

该电路中,Q1、Q2采用常见的2N4401、2N3904、S9014等小功率NPN型三极管都可以满足20MHz以内晶体的测量要求。具体测量方法是:

1.将频率计接在Output输出端。

2.闭合电路中的开关,旁路Cs使晶体Y1的一端直接接地,测量振荡器的输出频率,

这时测出的频率记为f3。

3.断开电路中的开关,是晶体Y1的一端通过Cs接地,测量震荡器的输出频率,这时

测出的频率记为f2。f2>f3。

4.如果有LC表,用LC表测量Y1的等效并联电容C0。如果没有也没关系,C0通常

是3pF-5pF之间。C0测量精度对最终测量的结果影响不大。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值带入下面的计算公式:

3

32))(0(2f f f C C C S M ?+= M M C f L 23)2(1π=

有些滤波器设计软件或仿真软件在设计或仿真前需要输入晶体的其他参数,比如Q 值,等效串联电阻Rs ,并联谐振频率fp 等。这些参数对业余条件下的滤波器设计没有质的影响,这里给出一些近似的方法。

市售的晶体,通常Q 值是6万到10万之间, Q 值主要影响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Rs 可通过Q 值计算得到:

Q

L f R M s 32π= 并联谐振频率可通过计算得到:

10

3+=C C f f M p 上面这些公式看上去可能有些眼晕,实际上可自己设计一个EXCEL 的表格将公式设置好,让EXCEL 自动计算就行了,非常方便。

当然,如果手上有矢网,N2PK VNA 之类的仪器,测量晶体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三. 梯形晶体滤波器的类型

不同的梯形晶体滤波器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在设计滤波器前必须有一个认识。这里主要介绍巴特沃斯(Butterworth),切比雪夫(Chebyshev)和Cohn 滤波器。

巴特沃斯型滤波器的主要特点是通带平坦,矩形系数较差。

切比雪夫型滤波器的主要特点是通带有纹波,而且纹波越大,矩形系数越好。

Cohn 滤波器也称作minimum loss 滤波器,结构简单(所有电容的电容量相同),所有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必须尽量相同,插损低,通带可做的比较平坦。

四. 滤波器设计方法

晶体参数测量完了,就可以开始设计滤波器了。这里主要介绍三种方法,我把这三种方法分别称为G3JIR 、W7ZOI 和AADE 方法。

1. 用G3JIR 法进行滤波器设计

G3JIR 的方法参见参考文献6,另外参考文献7还提供了一个网页风格的设计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设计步骤:

A . 采用G3UUR 的方法,或参考文献7中提供的方法测量晶体参数,设计器需要提供的晶体参数包括f3, fp, Cm(设计器中名为Cs)。

B . 输入晶体滤波器的节数,纹波,带宽等指标后,设计器可自动计算出滤波器有关参数,如中心频率、阻抗,电路中电容容量的和电路形式。输入纹波为0,则生成巴特沃斯型滤波器,输入其它值则生成切比雪夫型滤波器。

实际上,图1就是用G3JIR 法设计的。

2. W7ZOI 法

G3JIR 法非常方便,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滤波器中各晶体要求串联谐振频率一致,现

有的设计器最高只支持8节滤波器,滤波器终端阻抗无法调整等问题。而W7ZOI提供的设计方法就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W7ZOI还为这种方法设计了若干程序用以进行自动化的设计和仿真,这些程序随参考文献3和参考文献4这两本书配套发行。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参考文件3中配套的XLAD和GPLA。设计步骤:

A.运行XLAD,输入晶体参数,包括:晶体串联谐振频率,Lm(Motional L), Q值(Q-u), C0。

B.输入滤波器带宽和节数。

C.点击“2A. Chebyshev”按钮,输入纹波系数,计算k、q系数。关于k、q系数可阅读参考文献4(慎入,以防公式过敏导致的口眼歪斜)。

D.输入端阻抗“End Resistance”,点击“4.Match Ends”,软件自动计算两端的并联电容容量以匹配到指定阻抗。注意,这里的阻抗不是任意设置的,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E.点击“5.Calculate Coupling”,软件自动计算并联耦合电容。

F.点击“6.Tune the Filter”,软件自动计算串联调谐电容,如果串联调谐电容显示为99999,则不需要串联调谐。

G.通过菜单File->Save as…,将刚才的设计输出存储到一个扩展名为.cir的文件中。

H.运行GPLA,通过菜单File->Open…,将刚才保存的文件打开。点击“Plot”,软件将画出滤波器的响应曲线,其中红色S21为正向传输曲线,蓝色S11为输入端口的反射曲线。点击“Click to Review Circuit”可看到滤波器电路的参数,包括端阻抗,并联电容,串联电容等。

XLAD最高可支持10节晶体滤波器,参考文献4的配套程序中,x.exe,l.exe和gpla.exe 也可以完成上述功能,并且最高能支持48节晶体滤波器,但是这3个程序是DOS下的,操作不方便。如果有兴趣可参阅参考文献8和参考文献9的设计过程。

3.AADE方法

提到滤波器设计不能不说AADE Filter Design这个软件,该软件可在参考文件12所列地址下载。AADE Filter Design支持的滤波器种类非常多,使用也很方便,不仅可以设计而且可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就梯形晶体滤波器设计而言,我认为AADE设计方法相比W7ZOI 方法仍有不足,主要是阻抗匹配需要另外增加LC器件,对晶体频率差异的调整不方便。

五. 设计实例

因为W7ZOI方法的功能最强,使用最复杂,我以该方法为例,介绍一个滤波器的设计实例。这个滤波器是频率9MHz,6节,0.5dB纹波切比雪夫型,带宽为2.4KHz,端阻抗500欧姆。测量出来的晶体参数如下:

串联谐振频率f3=8.9973MHz

等效串联电容Cm= 22.406fF

等效串联电感Lm=13.96534mH

等效串联电阻Rm=9.868Ω

等效并联电容C0=4.823pF

Q值为79687

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在XLAD中设计滤波器,界面如图4:

按上面的方法在GPLA中对刚才的设计进行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为了解释并联耦合电容和串联调谐电容的用法,该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

图6:XLAD设计的滤波器电路实例

六. 深入理解

下面再来谈一些深入的话题,在DIY过程中,这些内容有现实意义。

1.mesh tuning

在上面谈到了G3JIR的设计方法有个缺点是滤波器中各晶体要求串联谐振频率一致,在上面介绍的W7ZOI方法中看到各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也是一致的。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手头的晶体串联谐振频率差异较大的情况。幸运的是,W7ZOI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如图6中弧形箭头所示,我们可以看到[C12,CR2,CT2,C23], [C23,CR3,CT3,C34], [C34,CT4,CR4,C45], [C45,CT5,CR5,C56]组成了4个晶体滤波器的的片段,这样一个片段称为mesh(在剑桥国际英语字典中mesh的中文解释是网孔、网,这样翻译感觉放在这里感觉不妥,下面全部都称mesh)。那么[C1,CR1,C12]和[C56,CR6,CN]是不是mesh呢,也是的,但需要进行以下变换,这个下面会介绍。一个mesh两端是并联耦合电容,中间是一个晶体外加一个串联调谐电容(这个电容也可以没有,比如Cohn晶体滤波器中就没有串联调谐电容)。

按照滤波器理论,每个mesh的谐振频率应该是一样的(见参考文献8)。在图6中,单独看每个mesh,三个电容和晶体都是串联关系,我们会发现这三个电容串联后的电容量是相同的,按照公式C=1/(1/C1+1/C2+1/C3)计算,串联电容都是44.3pF。这三个电容与晶体串联后,提高了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按照公式f=1/(2πsqrt(LC))计算(其中L用晶体的等效串联电感量Lm,C用44.3pF串联晶体的等效串联电容量Cm),晶体串联谐振频率提高到了8.999574MHz。如果晶体的等效并联电容C0为0,则这个频率就是晶体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正是因为有了C0,mesh的谐振频率要低于这个频率,晶体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也低于这个频率。

假设图六中CR3的串联谐振频率比其它晶体低3.3KHz(选取这个值只是为了模拟的需要,让参数看起来不同,否则都被画电路图的软件给四舍五入了。如果你手头的晶体串联谐振频率差这么大,那我建议你把这些晶体扔了),这个晶体的等效串联电感Lm为13.97559mH。新电路如图8所示:

图8:在图6的电路中将CR3串联谐振频率降低3.3KHz后的新图 图6滤波器电路的仿真曲线是很漂亮的,见图9A。图8滤波器电路的就很糟糕了,见图9B。为了使CR3所在的mesh的串联谐振频率和其它mesh一致,可以通过调整mesh中串联谐振电容的方法调整mesh的串联谐振频率。参考文献3的配套软件中提供了名为finetune的软件就可以完成这个功能。使用finetune进行计算的步骤是:

A B C

图9 :mesh tuning 示例

A.运行finetune ,输入标准的晶体串联谐振频率、等效串联电感Lm 、等效并联电容C0以及mesh 中的三个电容。注意“Relative Crystal F with respect to ideal, Hz ”中输入0。点击Calculate 按钮,Mesh Frequency 中显示该mesh 相对于标准频率的偏移,将该值复制到target 中。Target 仅用于记录目的。见图10A 。

B.将这个频率有偏差晶体的Lm 和频率偏差输入finetune ,其中频率偏差输入“Relative Crystal F with respect to ideal, Hz ”,点击Calculate 按钮,这时Mesh Frequency 中也会显示相对于标准频率的频率偏移,这个值和target 中记录的值有一定差异。通过点击加减按钮或直接输入串联调谐电容C-TUNE 的值,使Mesh Frequency 中的值尽量接近Target 中记录的值。这时C-TUNE 中的值就是新的串联调谐电容的电容量,18.04pF 。结果见图10B 。

修改图8中CT3的电容为18.04pF 后,仿真结果见图9C ,相当好。要说明的是,这个例子中晶体频率的偏差很大,使CT3变得很小,CT3微小的变化以及电路寄生参数的影响都会导致滤波器性能的恶化。

从上面对mesh tuning 的说明来看,finetune 不仅可用于解决晶体频率个体差异的问题,也可用于微调滤波器中心频率

A B

图10: finetune 示例

刚才提出了一个问题还没有解答:图6中的[C1,CR1,C12]和[C56,CR6,CN]是不是mesh 呢?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进行一次电路的等效变换,图11是以图6中[C1,CR1,C12]为例进行等效变换的示意图。该变换可使用下列公式: 1

221221C C R C O

S ωω+=

图11:mesh等效变换

经过变换后,[Cs,CR1,C12]具有与其它mesh相同的形式,通过计算可得Cs=79.3pF,这样Cs串联C12后也是44.3pF,这个mesh和其它mesh的串联谐振频率也完全相同。关于这种变换可参见参考资料3,参考资料5、参考资料8。

2.C0

在晶体的测量中提到了C0对梯形晶体滤波器是有害的,C0到底会带来哪些问题呢?现在来看看图11。该图中以“”标识的曲线是图6电路(C0=4.823)的传递曲线,以“”

标识的曲线是图六电路中将C0设置为0后的曲线。从这张图可以得出这样结论:C0使滤

波器带宽变窄,中心频率下降,对称性变差。具体推导参见参考文献10。W7ZOI在该文中指出C0对宽带滤波器的影响要大于窄带滤波器,C0还会加大群延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在晶体上并联电感,使C0和电感在滤波器中心频率附近并联谐振,以抵消C0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阻带性能下降(参见参考文献3)。

图11:C0对滤波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rystal Motional Parameters – A Comparison of Measurement Approaches

Jack R. Smith, K8ZOA

2.Quartz Crystal Parameter Measurement, QEX, Jan/Feb 2002

J.A. Hardcastle, G3JIR

3.Experimental Methods in RF Design

Wes Hayward, W7ZOI

4.Introduction to Radio Frequency Design

Wes Hayward, W7ZOI

5.https://www.360docs.net/doc/bb6357583.html,/cohn_crystal_filter.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bb6357583.html,dder Crystal Filter Design, QST, November 1980

J.A. Hardcastle, G3JIR

7.http://www.giangrandi.ch/electronics/crystalfilters/xtalfilters.shtml

8. A Unified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Crystal Ladder Filters, QST, May 1982

Wes Hayward, W7ZOI

9.Designing and Building High-Performance Crystal Ladder Filters, QST, January 1995

Jacob Makhinson, N6NWP

10.Refinements in Crystal Ladder Filter Design, QEX, June 1995

Wes Hayward, W7ZOI

11.Designing the Z90’s Gaussian Crystal Filter, QEX, May/Jun 2007

Jack Smith, K8ZOA

12.https://www.360docs.net/doc/bb6357583.html,/filter32/download.htm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崔新科 同组者王霞吴红娟 指导老师王全州

摘要 该设计利用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设定上线和下限频率,采用开环增益80dB 以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符合要求的带通滤波器。再利用Multisim 仿真出滤波电路的波形和测量幅频特性。通过仿真和成品调试表明设计的有源滤波器可以基本达到所要求的指标。其主要设计内容: 1.确定有源滤波器的上、下限频率; 2.设计符合条件的有源带通滤波器;- 3.测量设计的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制作与调试; 5. 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四阶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极点频率 The use of analog circuit design knowledge, on-line and set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the use of open-loop gain of 80dB or mor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ndpass filter. Re-use Multisim circuit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filter out the measurement of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Finished debugging the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active filters that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d target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1. Determine the active filter,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2.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ive band-pass filter; - 3.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ilters; 4. Prod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5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fourth-order active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pole frequency

二阶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

一、制作一个1000Hz 的正弦波产生电路: 图1.1 正弦波产生电路 1.1 RC 桥式振荡电路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1.1)所示。这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其中,R1、C1和R2、C2为串、并联选频网络,接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与同相输入端之间,构成正反馈,以产生正弦自激振荡。R3、W R 及R4组成负反馈网络,调节W R 可改变负反馈的反馈系数,从而调节放大的电压增益,使电压增益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RC 串并联网络与负反馈中的R3、W R 刚好组成一个四臂电桥,电桥的对角线顶点接到放大器A1的两个输入端,桥式振荡电路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分析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根椐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幅平衡条件,选择合适的放大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振荡电路。 1.2 振荡电路的传递函数 由图(1.1)有 1111 Z R sC =+,2 2222 1Z 1R R C sC =+=2221R sC R + 其中,1Z 、2Z 分别为图1.1中RC 串、并联网络的阻值。 得到输入与输出的传递函数: F ν(s)= 21 2 1212221121()1 sR C R R C C s R C R C R C s ++++ =12 21122111212 11111()s R C s s R C R C R C R R C C ++++ (1.1) 由式(1.1)得 21212 R R 1 C C =ω 2 1210R R 1 C C = ?ω

取1R =2R =16k Ω,12C C ==0.01μF ,则有 1.3 振荡电路分析 就实际的频率而言,可用s j ω=替换,在0ωω=时,经RC 选频网络传输到运放同相端的电压与1o U 同相,这样,放大电路和由Z1和Z2组成的反馈网络刚好形成正反馈系统,可以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12 2 11221212 ()12v j C R F j j C R j C R C C R R ωωωωω= ++- (1.2) 令2 12101R R C C = ω,且R R R C C C ====2121,,则式(1.2)变为 ) (31 )(00ω ωωωω-+= j j F v (1.3) 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响应 2 002)( 31ω ωωω-+= V F (1.4) 相频响应 3 )( arctan 0ω ωωω?--=f (1.5) 由此可知,当 2 12101R R C C = =ωω,或CR f f π21 0= = 时,幅频响应的幅度为最大,即 而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 这说明,当2 12101R R C C = =ωω时,输出的电压的幅度最大(当输入电压的幅 度一定,而频率可调时),并且输出电压时输入电压的1/3,同时输出电压与输入

(整理)带通滤波器设计

实验八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 掌握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了解电阻、电容和Q 值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 1. 根据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要求,选用滤波器电路,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数值。设计出 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滤波器。 2. 根据设计与计算的结果,写出设计报告。 3. 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的仪器设备。 三.设计方法 有源滤波器的形式有好几种,下面只介绍具有巴特沃斯响应的二阶滤波器的设计。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为: n c uo u A j A 21)(??? ? ??+= ωωω , n=1,2,3,. . . (1) 写成: n c uo u A j A 211) (??? ? ??+=ωωω (2) )(ωj A u 其中A uo 为通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ωC A uo 为截止角频率,n 称为滤波器的阶。从(2) 式中可知,当ω=0时,(2)式有最大值1; 0.707A uo ω=ωC 时,(2)式等于0.707,即A u 衰减了3dB ;n 取得越大,随着ω的增加,滤波器的输出电压衰减越快,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越接近于理想特性。如图1所示。ω 当 ω>>ωC 时, n c uo u A j A ??? ? ??≈ωωω1 )( (3) 图1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两边取对数,得: lg 20c uo u n A j A ωω ωlg 20)(-≈ (4) 此时阻带衰减速率为: -20ndB/十倍频或-6ndB/倍频,该式称为衰减估算式。 表1列出了归一化的、n 为1 ~ 8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 在表1的归一化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中,S L = c s ω,ωC 是低通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对于一阶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 c c uo u s A s A ωω+= )( (5) 归一化的传递函数: 1 )(+= L uo L u s A s A (6) 对于二阶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2 22)(c c c uo u s Q s A s A ωωω++ = (7) 归一化后的传递函数: 1 1)(2 ++= L L uo L u s Q s A s A (8) 由表1可以看出,任何高阶滤波器都可由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级联而成。对于n 为偶数的高阶滤波器,可以由2n 节二阶滤波器级联而成;而n 为奇数的高阶滤波器可以由2 1-n 节二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概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2.1 设计任务 2.2 设计要求 三.设计方案 3.1设计结构 3.2元件参数的理论推导 3.3仿真电路构建 3.4仿真电路分析四.所用器件 五.实验结果 5.1 实验数据记录 5.2 实验数据分析六.实验总结 6.1 遇到的主要问题 6.2 解决问题的措施 6.3 实验反思与收获 附图 参考文献

一.设计概述 根据允许的通过的频率范围,可以将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4种。其中,带通滤波器是指允许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通过,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 在滤波器中,信号能够通过的范围成为通频带或通带,信号受到很大衰减或完全被抑制的频率范围成为阻带,通带和阻带之间的界限称为截止频率。对于一个理想的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内则完全平坦,对传输信号基本没有增益的衰减作用,其次,通带之外的所有频率均能被完全衰减掉,通带和阻带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带。 在带通滤波器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参数包括中心频率f0,频带宽度BW,上限截止频率fH和下限截止频率fL。一般情况下,为使滤波器在任意频段都具有良好的频率分辨能力,可采用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如收音机的选频)。所选带宽越窄,则频率选择能力越高。但为了覆盖所要检测的整个频率范围,所需要的滤波器数量就很大。因此,在很多场合,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不一定做成固定中心频率的,而是利用一个参考信号,使滤波器中心频率跟随参考信号的频率而变化,其中,参考信号是由信号发生器提供的。上述可便中心频率的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经常用于滤波和扫描跟踪滤波应用中。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有很多,本实验将采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级联的设计方案实现一个带通滤波器,通过多级反馈,减少干扰信号对滤波器的影响。为了检测滤波电路的通带特性,设计一个带宽检测电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亮灭近似检测电路的带宽范围。 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性能指标要求 1.输入信号:有效值为1V的电压信号。 2.输出信号中心频率f0通过开关切换,分别为500Hz 1.5KHz 3KHz 10KHz 误差10%。 3.带通滤波器带宽BW

二阶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2.1 设计任务 (1)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3 电路模型的建立 (2) 4 理论分析及计算 (3) 5 仿真结果分析 (4) 6 设计总结和体会 (4) 7 参考文献 (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目的:根据设计任务完成对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了解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对二阶带通滤波器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带通滤波器:其作用是允许某一段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将此频带以外的信号阻断。常用于抗干扰设备中,以便接收某一段频带范围内的有效信号,而消除高频段和低频段的干扰和噪声。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1 设计任务 学会使用Multisim10软件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电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调试过程及其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了解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 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IIR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报告成绩: IIR 数字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冲激响应不变法IIR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2 通过对常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利用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并能够对设计结果加以分析。 2.课程设计要求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IIR 数字带通滤波器,抽样频率为 1s f kH z =,性能 要求为:通带范围从250Hz 到400Hz ,在此两频率处衰减不大于3dB , 在150Hz 和480Hz 频率处衰减不小于20dB ,采用巴特沃思型滤波器 3.设计原理 3.1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脉冲响应不变法的主要缺点是产生频率响应的混叠失真。这是因为从S 平面到Z平面是多值的映射关系所造成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采用非线性频率压缩方法,将整个频率轴上的频率范围压缩到-π/T ~π/T 之间,再用st e z =转 换到Z 平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步先将整个S 平面压缩映射到S 1平面的-π/T ~π/T 一条横带里;第二步再通过标准变换关系z =e s 1T 将此横带变换到整个Z 平面上去。这样就使S 平面与Z 平面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单值关系,消除了多值变换性,也就消除了频谱混叠现象,映射关系如图1-3所示。 图1双线性变换的映射关系 为了将s 平面的整个虚轴 Ω j 压缩到1s 平面1Ωj 轴上的-π/T 到π/T 段上, Z 平面 S 1 平面 S 平面

绝对经典的低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经典 无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团队:梦知队 团结奋进,求知创新,追求卓越,放飞梦想 队员: 日期:2010.12.10 目录 第一章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 (3) 1.1理论分析 (3) 1.2电路组成 (4) 1.3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性能测试 (5) 1.3.1正弦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5) 1.3.2三角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10) 1.3.3方波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15) 第二章二阶无源L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 (21) 2.1理论分析 (21) 2.2电路组成 (22) 2.3二阶无源LC带通滤波电路性能测试 (23) 2.3.1正弦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23) 2.3.2三角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28)

2.3.3方波信号源仿真与实测 (33) 第三章结论与误差分析 (39) 3.1结论 (39) 3.2误差分析 (40) 第一章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的构建1.1理论分析 滤波器是频率选择电路,只允许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通过,而阻止其他频率成分到达输出端。也就是所有的频率成分中,只是选中的部分经过滤波器到达输出端。 低通滤波器是允许输入信号中较低频率的分量通过而阻止较高频率的分量。 图1RC低通滤波器基本原理图 当输入是直流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因为Xc无限大。当输入

频率增加时,Xc减小,也导致Vout逐渐减小,直到Xc=R。此时的频率为滤波器的特征频率fc。 解出,得: 在任何频率下,应用分压公式可得输出电压大小为: 因为在=时,Xc=R,特征频率下的输出电压用分压公式可以表述为: 这些计算说明当Xc=R时,输出为输入的70.7%。按照定义,此时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 1.2电路组成

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带通滤波器的设计DOC

广州大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 报告册 实验项目选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学院物电学院年级专业班电子131 姓名朱大神学号成绩 实验地点电子楼316 指导老师

《综合设计性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选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一 引言: 选频网络在信号分解、振荡电路及其收音机等方面有诸多应用。比如,利用选频网络可以挑选出一个周期信号中的基波和高次谐波。选频网络的类型和结构有很多,本实验将通过设计有源带通滤波器实现选频。 二 实验目的: (1)熟悉选频网络特性、结构及其应用,掌握选频网络的特点及其设计方法。 (2)学会使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定选频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3)学会使用Multisim 进行电路仿真。 三 实验原理: 带通滤波器: 这种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和抑制。 典型的带通滤波器可以从二阶低通滤波器中将其中一级改成高通而成,如图1所示。 电路性能参数可由下面各式求出。 通带增益:CB R R R R A f vp 144+= 其中B 为通频带宽。 中心频率:)1 1(121 3 12 20R R C R f += π

通带宽度:)2 1(14 321R R R R R C B f -+= 品质因数:B f Q 0 = 此电路的优点是,改变f R 和4R 的比值,就可以改变通带宽度B 而不会影响中心频率0f 。 四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中心频率Hz f 20000=,品质因数5>Q 的带通滤波器。 五 重点问题: (1)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上限频率及下限频率。 (2)验证滤波器是否能筛选出方波的三次谐波。 六 参考文献: [1]熊伟等.Multisim 7 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正光,郑颜.电子技术实验仿真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童诗白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图1 二阶带通滤波器

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doc

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1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08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12 月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副教授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题目 基于MATLAB 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IIR 带通滤波器,其中通带的中心频率为πω5.0=po ,通 带的截止频率πω4.01=p ,πω6.02=p ,通带最大衰减dB p 3=α;阻带最小 衰减dB s 15=α,阻带截止频率πω3.01=s ,πω7.02=s 。 设计要求: 1.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给出实现方案及实现过程。 2. 给出所实现的滤波器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曲线并加以分析。 3. 论文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格式符合要求。 开始日期2011.12.19 完成日期2011.12.30 2011年12月18 日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数字带通滤波器,用IIR 来实现,其主要技术指标: 通带边缘频率:wp 1=0.4π,wp2=0.6π 通带最大衰减:Ap=3dB 阻带边缘频率:ws 1=0.3π,ws2=0.7π 阻带最小衰减:As=15dB 设计总体要求:用MATLAB 语言编程进行设计,给出IIR 数字滤波器 的参数,给出幅度和相位响应曲线,对IIR 实现形式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讨

论。 二、设计方法 IIR 数字滤波器具有无限宽的冲激响应,与模拟滤波器相匹配,所以 IIR 滤波器的设计可以采取在模拟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变换的方法。比较常用的原型滤波器有巴特沃什滤波器(Butterworth )、切比雪夫滤波 器(Chebyshev )、椭圆滤波器(Ellipse )和贝塞尔滤波器(Bessel )等。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巴特沃什滤波器具有单调下降的幅频特性;切比雪夫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在通带和阻带里有波动,可以提高选择性;贝塞尔滤波 器通带内有较好的线性相位特性;椭圆滤波器的选择性最好。本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采用巴特沃什滤波器[3]。 设计巴特沃什数字滤波器时,首先应根据参数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模拟 滤波器,其步骤如下: (1)由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指标wp ,ws ,Ap ,As 和式(1)确定滤波器 阶数N 。 )lg(2)110110lg(1.01.0w w s p As Ap N --≥ (1) (2)由式(2)确定wc 。

带通滤波器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大学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带通滤波器设计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日期:2014年7月2日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概述------------------------------------3 1、2设计任务及要求------------------------------3 第二章总体电路设计方案 2、1设计思想-----------------------------------4 2、2各功能的组成-------------------------------5 2、3总体工作过程及方案框图---------------------5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1各单元电路的选择---------------------------6 3、2单元电路软件仿真---------------------------8 第四章总体电路工作原理图及电路仿真结果 4、1总体电路工作原理图及元件参数的确定---------9 4、2总体电路软件仿真---------------------------11 第五章电路的组构与调试 5、1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12 5、2测试的数据与波形---------------------------12 5、3组装与调试---------------------------------14 5、4调试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14 第六章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 6、1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14 第七章电路元件参数列表 7、1 电路元件一览表---------------------------15 第八章结束语 8、1 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改进的意向说明----16 8、2 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会----------------------16 附图(电路仿真总图、电路图) 参考文献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学院信息学院 姓名吴建亮 学号 201203090224 班级电信1202 时间 2014年10月 1.设计要求 设计带通为300Hz~10KHz的带通滤波器并仿真。 2.原理与方案 2.1工作原理: 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或抑制,本实验通过一个4阶低通滤波器和一个4阶高通滤波器的级联实现带通滤波器。 2.2总体方案 易知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ωH大于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ωn,两者覆盖的通带就提供了一个带通响应。先设计4阶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选取第一级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级的高通滤波器的。 主要参数: 电容则 基准电阻, ,取标称值2400pF, ,取标称值14.7kΩ, ,取标称值14.7kΩ, ,取标称值7.32kΩ,

,取标称值6.04kΩ, , ,取标称值0.013μF, ,取标称值3.01?Ω, 同理,设计一个4阶高通滤波器,通带增益,截止频率,选取第一级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级的高通滤波器的。 主要参数如下: 电容, ,取标称值10kΩ, ,取标称值27kΩ, ,取标称值3.9kΩ, ,取标称值62kΩ。 3 电路设计 图3-1 高通滤波器 图3-2 低通滤波器

如上图3-1与图3-2所示为滤波器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信号经过级联在一起的4阶低通、高通滤波器后完成滤波。 4仿真、分析 图4-1,图4-2,图4-3为频率分别为300Hz、1kHz与10kHz时的示波器波形显示,其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幅值均为2V,滤波器的仿真结果符合预期结果。 图4-1 时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 4-2 f=1000Hz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4-3 f=10kHz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4-4 下限截止频率

带通滤波器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实践 报告 实验项目带通功率放大器设计学校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学院理工学院 班级12自动化2班 姓名woniudtk 学号12******** 指导老师李宏 时间2014-12-4

一、设计课题 设计并制作能输出0.5W功率的语音放大电路。该电路由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构成。 二、设计要求 (1)电路采用不超过12V单(或双)电源供电; (2)带通滤波器:通带为300Hz~3.4kHz,滤波器阶数不限;增益为20dB; (3)最大输出额定功率不小于0.5W,失真度<10%(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负载(喇叭)额定阻抗为8?。 (4)功率放大器增益为26dB。 (5)功率放大部分允许采用集成功放电路。 三、电路测试要求 (1)测量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给出上、下限截止频率、通带的增益; (2)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情况下,测量最大输出功率 (3)测量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负载:8?喇叭;信号频率:1kHz); 四、电路原理与设计制作过程 4.1 电路原理 带通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图如下图1所示。电路有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 图1 滤波器电路的设计选用LM358双运放设计电路。LM358是一个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漂移的小信号放大电路。高输入阻抗使得运放的输入电流比较小,有利于增大放大电路对前级电路的索取信号的能力。在信号的输入的同时会不可避免的掺杂着噪声和温漂而影响信号的放大,因此高共模抑制比、低温漂的作用尤为重要。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是由上限截止频率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和下限截止频率为300HZ 的高通滤波器级联而成,因此,设计该电路由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组合成二阶带通滤波器(巴特沃斯响应)。 功率放大电路运用LM386功放,该功放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电压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4.2电路设计制作 4.2.1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1)根据设计要求,通带频率为300HZ~2.4KHZ,滤波器阶数不限,增益为 20dB,所以采取二阶高通和二阶低通联级的设计方案,选择低通放大十倍。高通不放大。

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ADS设计

应用ADS设计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1、微带带通微带线的基本知识 微波带通滤波器是应用广泛、结构类型繁多的微波滤波器,但适合微带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结构就不是那么多了,这是由于微带线本身的局限性,因为微带结构是个平面电路,中心导带必须制作在一个平面基片上,这样所有的具有串联短截线的滤波器都不能用微带结构来实现;其次在微带结构中短路端不易实现和精确控制,因而所有具有短路短截线和谐振器的滤波器也不太适合于微带结构。 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主要形式有5种: 1、电容间隙耦合滤波器 带宽较窄,在微波低端上显得太长,不够紧凑,在2GH以上有辐射损耗。 2、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窄带滤波器,有5%到25%的相对带宽,能够精确设计,常为人们所乐用。但其在微波低端显得过长,结构不够紧凑;在频带较宽时耦合间隙较小,实现比较困难。 (刃耦合微幣线滤彼器 3、发夹线带通滤波器 把耦合微带线谐振器折迭成发夹形式而成。这种滤波器由于容易激起表面波,性能不够理想,故常把它与耦合谐振器混合来用,以防止表面波的直接耦合。这种滤波器的精确设计较难。

(3)岌夬线带通滤波器 4、1/4波长短路短截线滤波器 (4)1/4波长您路短戡线湛枝器 5、半波长开路短截线滤波器 (5)1/2波长开路短截线滤波器 下面主要介绍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这里只对其整个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 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是由几节半波长谐振器组合而成的,它不要求对 地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滤波器。整个电路可以印制在很薄的介质基片上(可以簿到1mr以下),故其横截面尺寸比波导、同轴线结构的小得多;其纵向尺寸虽和工作波长可以比拟,但采用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基片,使线上的波长比自由空间小了几倍,同样可以减小;此外,整个微带电路元件共用接地板,只需由导体带条构成电路图形,结构大为紧凑,从而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 关于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已有不少资料予以介绍。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到目前为止所查阅到的各种文献,还没有一种能够做到准确设计。在经典的工程设计中,为避免繁杂的运算,一般只采用简化公式并查阅图表,这就造成较大的误差。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则可以力求数学模型精确,而不追求过分的简化。基于实际设计的需要,我对于平行耦合线微带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介绍

2014-2015第二学期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 姓名 XX 指导教师 XXXX

电源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路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滤波器在通信技术、测量技术、控制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构成的滤波器称为RC 有源滤波器。滤波器的分类很多,根据滤波器对信号频率选择通过的区域,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四种滤波器;按使用的滤波元件不同,可分为LC 滤波器、RC 滤波器、RLC 滤波器;有源滤波器还分为一阶、二阶和高阶滤波器,阶数越高,滤波电路幅频特性过渡带内曲线越陡,形状越接近理想。 本实验设计了二阶RC 有源带通滤波器,并利用Multisim12.0 对实验进行仿真演示,列出了具体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English abstract The power filter is composed of capacitor, inductor and circuit filter circuit. The filter can be outside the power line frequency specific frequency or the frequency of frequency were effectively filter, a specific frequency power signal, or remove a specific frequency power 1signals. Filter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trol systems and other field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 filter called RC active filt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active device and a resistor and a capacit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ilter, according to filter the signal frequency selection through a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low pass, high pass, band pass and band stop and other four kinds of filt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use of the filter el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LC filters, RC filter and RLC filter; active power filter is first order, second order and higher order filter, the higher order, filter circuit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transition zone curve is steeper, the shape is more close to the ideal. In this experiment, the two order RC active band pass filter is designed, and the Multisim12.0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simulation demonstration, and the specific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are listed.

ADS设计的带通滤波器

设计报告 学生: 课题: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摘要 (3) 一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3) 二、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的流程图 (4) 三、设计的具体步骤 (5) 1、确定下边频和归一化带宽 (5) 2、在设计向导中生成原理图 (6) 3、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设计 (7) 4、设计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原理图 (8) 四、心得体会 (14) 五、参考文献 (14)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介绍一种借助ADS( Advanced Des ign SySTem )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方法,给出了清晰的设计步骤,最后结合设计方法利用ADS给出一个中心频率为2.4 GHz,相对带宽为9%的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及优化实例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满足设计的要求。 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在微波集成电路中是被广为应用的带通滤波器。 一、滤波器的介绍 (1)波器可以分为四种: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按照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射频滤波器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2)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3)滤波的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滤波器通过或截断信号的频率界限 通带衰减:滤波器残存的反射以及滤波器元件的损耗引起 阻带衰减:取通带外与截止频率为一定比值的某频率的衰减值 寄生通带:有分布参数的频率周期性引起,在通带的一定外有产生新的通带 二、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达到或接近GH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分布参数不仅可以构成低通滤波器,而且可以构成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平行耦合微带传输线由两个无屏蔽的平行微带传输线紧靠在一起构成,由于两个传输线之间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两个传输线之间会有功率耦合,这种传输线也因此称为耦合传输线。 平行耦合微带线可以构成带通滤波器,这种滤波器是由四分之一波长耦合线段构成,她是一种常用的分布参数带通滤波器。 当两个无屏蔽的传输线紧靠一起时,由于传输线之间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传输线之间会有功率耦合,这种传输线称之为耦合传输线。根据传输线理论,每条单独的微带线都等价为小段串联电感和小段并联电容。每条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为Z 0,相互耦合的部分长度为L,微带线的宽度为W,微带线之间的距离为S,偶模特性阻抗为Z e,奇模特性阻抗为Z0。单个微带线单元虽然具有滤波特性,但其不能提供陡峭的通带到阻带的过渡。 如果将多个单元级联,级联后的网络可以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制作

滤波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杨鸣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0、设计要求 (1) 1、电路基本模型的选择以及参数的计算。 (1) 2、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 (4) 3、Multisim仿真 (5) 4、器件的选择 (8) 5、Protel制板 (9) 6、体会 (9)

一、电路基本模型的选择以及参数的计算。 (1)选择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由有源器件构成的滤波器。 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 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2)滤波电路传递函数 分为:低通(LPF )、高通(HPF )、带通(BPF )、带阻(BEF )、全通(APF ) 理想滤波电路的频响在通带内具有一定幅值和线性相移,而在阻带内其幅值为0。实际电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要求。 根据不同要求,常用低通有三种: 巴特沃斯滤波器通带最平坦,阻带下降慢。 切比雪夫滤波器通带有纹波,阻带下降较快。 贝塞尔滤波器通带有纹波,阻带下降慢,且群时延恒定,失真小。 我们选择通带平坦的巴特沃思滤波器 n 阶巴特沃思传递函数。 ()A j ω= n: 阶数 ωC :3dB 截止角频率 A0:通带电压增益 0|()|1()()10 n n c A j A ωωω≈= 026lg 220 A n A ?=-=≈ 因此本电路采用二阶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与二阶巴特沃思高通滤波器级联而成。 基本框图如下

课程设计带通滤波器.

湘潭大学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带通滤波器 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专业:微电子 学号:2009700113 姓名:闫少阳 指导教师:唐明华教授 提交日期:2012年9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引言 (3) 2滤波器的分类 (5) 3 级联实现带通滤波器原理 (6) 4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仿真和测试 (7) 4.1 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理论概述 (7) 4.2 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模型 (7) 4.3 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特点 (8) 4.4 设计要求 (8) 4.5 设计步骤 (8) 4.5.1元器件的选择与LM324介绍 (8) 4.5.2multisim仿真 (14) 4.6 元器件的调整 (16) 4.7 利用protel 99SE进行电路板的制作 (16) 4.8 电路板的测试 (18) 4.9 小结 (18) 5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带通滤波器 摘要:近年来,各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非线性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谐波危害日益严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谐波污染进行治理,以改善电能质量。 就当前的工业现实而言,抑制谐波的基本手段是装各类滤波补偿装置。无源滤波器的结构简单,经济性好,但易受电网阻抗和运行状态影响与系统发生谐振,且仅能补偿固定频率的谐波。而有源滤波器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可以自动跟踪补偿变化的谐波,具有高度可控性,因而具有极高的发展前景。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1. 压控电压源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理论,包括其数学模型和典型参数[1]; 2. 介绍集成运放LM324的结构、引脚及性能参数; 3. 软件protel 99SE[2]和multisim 10的简要介绍; 4.设计、仿真、制作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滤波器,并对其进行测试[3]。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通频带带宽;multisim 9;protel 99SE;仿真

S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基于Ansoft Designer 3.5的仿真报告

S 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基于Ansoft Designer 3.5的仿真报告 微波滤波器作为射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无源器件之一,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优劣。微带线滤波器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频段、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S 波段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也益发的重要。 本次设计指标要求: 中心频率:0f =3GHz ,带宽:400MHz ,插损:2dB ,带外抑制:500MHz 衰减40dB ,纹波系数:0.5dB ,实现方法:微带线、耦合微带线 设计步骤: 考虑的滤波器的参数要求及工程实际,本设计方案采用切比雪夫(Chebyshev )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在过渡带比巴特沃斯(Butterworth )滤波器的衰减快,但频率响应的幅频特性不如后者平坦。切比雪夫滤波器和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最小,但是在通频带内存在幅度波动。这种滤波器的特点是可以产生一个较陡的截止响应,在通带内具有等幅纹波。 步骤一、为确定滤波器阶数,将滤波器带通指标还原为低通模型, 带通响应下的频率与低通原型归一化频率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其中1ω和2ω分别表示通带边界,) ???? ??-?=????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0000120 '1 上式中, 0 12ωωω-=?:通带的相对宽度 0ω:通带中心频率 ω:带通情况下的频率 'ω:低通原型下对应的频率 500MHz 衰减40dB ,所以将先将带外500MHz 频率转化为低通原型对应频率。

带外500MHz 对应的两频率点分别为3ω=3.25MHz 、4ω=2.75MHz ,由频率转换公式可得低通原型下对应的归一化频率分别 '3ω=1.57MHz '4 ω=1.73MHz 纹波系数要求为0.5dB ,查表的在此情况下采用8阶切比雪夫滤波器即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即N=8。 步骤二、选定滤波器原型电路和各个元件参数数值 低通滤波器原型电路如下: 图中各元件参数为:1g =1.745,2g =1.265,3g =2.656,4g =1.359,5g =2.696, 6g =1.339,7g =2.509,8g =0.880,g 9=1.984 步骤三、由等效原则将低通滤波器原型变换为带通滤波器 如下图所示进行变换可完成从低通原型到带通滤波器单元转换。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样本

有源带通滤波器 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崔新科同组者王霞吴红娟指导老师王全州

摘要 该设计利用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 设定上线和下限频率, 采用开环增益80dB以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设计符合要求的带通滤波器。再利用Multisim 10.0仿真出滤波电路的波形和测量幅频特性。经过仿真和成品调试表明设计的有源滤波器能够基本达到所要求的指标。其主要设计内容: 1.确定有源滤波器的上、下限频率; 2.设计符合条件的有源带通滤波器; - 3.测量设计的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制作与调试; 5. 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四阶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极点频率 The use of analog circuit design knowledge, on-line and set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the use of open-loop gain of 80dB or mor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ndpass filter. Re-use Multisim 10.0 circuit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filter out the measurement of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Finished debugging the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active

filters that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d target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1. Determine the active filter,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2.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ive band-pass filter; - 3.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ilters; 4. Prod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5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fourth-order active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pole frequen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