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陈添喜案例分析一

陈添喜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某市通过招商引入一五星级酒店,酒店投资方在该市看中一临江地块作为该五星级酒店的建设地址。

该地块在该市当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并且该市正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在新修改的总体规划中该地块性质调整为商业用地。

新编城市总体规划已上报未获批。

该市城乡规划局依据新编城市总体规划对该地块办理了规划条件,在酒店投资方取得了土地权属后核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了酒店的规划方案并依据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酒店投资方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建设五星级酒店。

试分析: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法正确吗?如不正确,应当怎么操作。

分析:一、主要错误1、擅自修改规划;2、未按照依法审批的控规出具规划条件;3、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违法实施工程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规定,提出规划条件的依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而不是城市总体规划,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没有依法审批通过的新编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规划条件是错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五条(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规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是不能占用的。

该市新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并未获批,不是法定规划。

按该市的法定规划,该地块是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不能占用作为酒店建设用地。

二、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合适的做法首先,向该市人民政府报告:酒店投资方拟选址建设五星级酒店地块不符合规划要求,在目前是不能作为酒店建设用地的,建议另行选址。

第五章城镇体系规划

第五章城镇体系规划
第五章
城镇体系规划
▼ 内容:
∮城镇体系概况
∮城镇体系分析预测 ∮规划方案构思
∮城镇体征 1、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 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 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 机整体。
1)研究对象: • 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 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 城镇体系只能是区域的城镇体系,而不 是把一座城镇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
点: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镇
轴: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 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 线路等工程性线路。
3)圈层结构理论 内涵: 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 区频繁联系的郊区。
所谓“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 性”,“层”则体现了“层次分异”
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 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城市之间 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 仅仅在一定区域空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而 缺乏相互联系的城镇,这只是一种商品经济不 发达时期城镇群体的空间形态,而不是有机整 体。
意义 通过区域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合理布局 ,协调体系内各城市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 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 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方法,努力促进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 现城镇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
1单位毛呢需要6单位劳动和2单位土地, 根据商品所含生产要素程度种类不同: 1单位粮食需要8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谁是土地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4)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对资源禀赋学说的质疑和完善 偏好相似理论—瑞典,林德尔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
湖北省建设美丽乡村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6〕66号)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 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建设一批“投入少、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美丽宜居乡村。 2.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县为主体,多方参与;统筹资金,集中投 入;改革创新,大胆探索。 3.目标任务: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从2016年起,每年重点支持300-500个村 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滚动发展。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2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示范村。 二、建设重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放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位置。 3.打造特色宜居村庄。加强村内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注重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生活功能的融合与发展。推广 “荆楚派”建筑建设风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建筑,打造湖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实施“绿满荆楚” 行动,开展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及零星闲置地绿化。实现村庄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5.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明村镇、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特色小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鄂政发〔2016〕78号
发展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培育创建,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建设50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 环境优美、建筑风格雅致、卫生面貌整洁、多种功能叠加、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国家及省 级层面的特色小(城)镇。

伦敦城市规划分析.ppt

伦敦城市规划分析.ppt

• 中心区、老城区的改建方面
在建设有大量珍贵房屋(即历史遗留的宝贵建筑)的大城 市中,规划设计采用了地下通道的方式,以保留其原来所
呈现出的街景。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
阿伯克隆比推进了1929年在伦敦规划中所采用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思想并且引入 一种设想:将伦敦的公园绿岛联成连续的绿化带,用绿色通道将内城的开放空间与大 伦敦边缘的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见下图),目标是实现: 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这些连接性公园道最大的优点就 是能扩大开放空间的影响半径,使得这种较大的开放空间与周围区域关系更加密切。 例如,规划后形成的离中心区的第二条环形干道与里真茨公园、西明斯特公墓、巴西 特公园和首都其它公园及小游园相切,全程约35公里就在树荫规划的角度评析大伦敦地区的城市规划
城市概述 工业革命后伦敦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
早期规划
城市概述
伦敦:现代的伦敦作为一个世界级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交 通运输等方面的世界地位是极高的。首先,在经济方面,伦敦既 是英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同时又是世界最 大的外汇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除了作为世界四 大股票交易所之一的伦敦股票交易所外,伦敦还有众多的商品交 易所,从事黄金、白银、有色金属、羊毛、橡胶、咖啡、可可、 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叶和古玩等贵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 品买卖。其次,政治文化方面,伦敦既是英国的政治中心,也是 许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世界 级历史文物、博物馆,著名新闻机构集中于此,这一切都决定了 第三产业在伦敦的发展尤为突出。另外,伦敦还是世界最大的国 际港口和航运市场之一,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航运、造船和租船公 司,都在这里设有代表机构。伦敦港是英国最大,也是仅次于鹿 特丹、纽约、横滨和新加坡的世界著名港口之一。 大伦敦地区:随着伦敦城市聚集效应的影响逐渐扩大,对周边地 区的影响产生了“大伦敦”地区的概念。大伦敦包括伦敦城、内 伦敦和外伦敦,共1580平方公里,共有33个区,其中伦敦城是核 心区,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

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第四讲城乡建设法规

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第四讲城乡建设法规

7. 强化法律责任
《城乡规划法》规定其违法行为主体包括: 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与相关行政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 有关建设单位和个人。
8. 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 —— 2008年4月22日发布,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如水源保护区、机场及其控制区、风景名胜 及历史文化遗存等。
(3)城市总体规划
1)对市和县辖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体系、交通系统、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布置和综 合安排;
2)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 围;
3)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确定市、区中心区 位置;
前者属控制性详细规划,后者为修 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①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 筑类型;
②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的 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③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④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⑤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 的用地界线;
共服务职能。 “三规合一”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
2. 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法》从法律上明确,城乡规划是政 府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 策,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发展蓝图。
3. 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
(1)建立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 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这一崭新的城乡规划体系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动态监测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动态监测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 0 6— 2 2 ) 。鉴 于此 ,本 文 对 20 00》
国道、省道等交通线路和机场用地信
2。 1土 地 利 用 与 城 乡建 设 用 地 息,一方面可对省域内综合交通网络
发 展 土地资源开 发利用 尤其是城 乡 的发展情况 以及规 划交通网络 的实 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另一方面可为 区域性基础设施 的选址 提供重要的
2 2城 镇 空 间发 展 与 布 局 .
城 镇空 间发展与布局是统 筹省
局的依据[l 5。省域城镇 体系规划关 注的焦点已从原来 的强调各城镇之
域各城镇发展和布局的重要 内容。利 或空间管制分区图进行对比,可对生 I 技术,提取不同时期城 态保护 区或各类管治区 内的违章建 间规模等级 、职 能结构和 空间布局 用遥感和 G S 镇建设用地信息,可分析省域内城镇 筑 进行 动态 监 管。 的关系,转变为省域空 间资源 的配 置[l 因此,具备强大 的空 间监测 集 中分布 的地 区和不 同地区城 镇的 9。
[ 摘
要]在城镇规 划中,动态监测能有效地监测到区域地理信息和数据 的变化,掌控城 乡建设情况 。
具 备 强 大 的空 间监 测 和分 析 功 能 的 遥 感 与 G 术 为 动 态监 测 提 供 了强 有 力的 技 术支 撑 。 基 于 此 ,运 I S技 用动 态 监测 , 对 吉林 省 2 O O 1年 ~2 0 O 7年 土地 资 源 的利 用与 分 配 、 交通 设 施配 置 、城 镇空 间发 展 与布
[ l nl rvn il ra y tm , y a cmo i r g Re t e s , S, aile o rec n g rt n b wi ll o ica ub ns se D n mi P nti , moes n e GI Sp t s uc f uai o n ar o i o

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四讲城乡建设法规

建筑法规与案例分析四讲城乡建设法规

1 / 73 建筑法规概论 第四讲 城乡规划法规 2 / 73

引例 • 2008年1月初,A省电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公司)

欲在某市主干道上修建一幢儿童乐园大楼,向B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C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市、 区城管会分别签署了“原则同意,请规划局给予支持,审定方案,办理手续”的意见。

• 电子司将修建计划报送B市规划局审批。在计划

尚未审批,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于1月6日擅自动工修建儿童乐园大楼。

• 2008年3月9日,市规划局和市、区城管会的有关

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责令其立即停工,并写出书面检查。电子公司于当日做出书面检查,表示愿意停止施工,接受处理。但是实际并未停止施工。 • 4 / 73

• 2008年3月20日,市规划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六十四条,《A省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作出违法建筑拆除决定书,限定 电子公司在2008年4月7日前自行拆除未完工的违法修 建的儿量乐园大楼。

• 电子公司不服,向A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申请复

议。A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于2008年4月19日作出 维持市城市规划局的违法建筑拆除决定。在复议期间,电子公司仍继续施工,致使建筑面积为1730 m2的六层 大楼基本完工。电子公司对复议不服,即向B市中级 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市规划局限期拆除房屋的决定。 5 / 73

阅读该案例讨论以下问题: • 1.建设用地涉及哪些相关知识?

如何申请? • 2.什么是城市规划? 对建设工程程序会产生什么影响? • 3.申办城市规划许可涉及哪些工作内容和

工作程序?

• 4.该案件应如何处理? 6 / 73

永城市东城区规划图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9/4/2016成员介绍指导老师:祁丽艳小组成员:项凯潮 201203212张怿譞 201203209郑鲁飞 201203211班级:城规122班目录1理论分析1.1大师简介1.2光辉城市理论2案例分析2.1 昌迪加尔城市规划2.2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3总结1.1大师简介——柯布西耶PICTURE 勒·柯布西耶(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路德维格·密斯凡特罗以及弗兰克·洛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

1910 加入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1923 发表《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社会已经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特性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

1927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计竞赛一等奖。

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年代不详佛莱别墅(Villa Fallet)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1.1.2 大师生平 1.1.3 柯布西耶主要作品1.2“光辉城市” 理论• 1.城市的无度扩张,郊区化“好像炸弹爆炸了,城市向各个方向喷射出去,城市被撕裂成碎块,每一块都毫无意义,散落在郊区的土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 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 市域(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 · 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以及县级市)城镇体系规划 二、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0—2020) 1、城镇化水平(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基数为“五普”前数据) 1998年30.4% 2005年38% 2010年43% 2015年47% 2020年52% 2、城镇发展总方针(一个推进,两个加强)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3、城镇体系总体空间结构 逐步形成由东部沿海、长江沿岸、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大陆桥、俄罗斯—中国西部—东南亚大陆桥构成的“中”字型城市空间轴带骨架,由国际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镶嵌其中的多层次、开放式、高效能的国家城镇体系。 形成全国三纵两横交通主骨架的城镇空间发展轴 ● 国家一级轴线 • 三纵:沿海岸线(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京广铁路(南、北联系) 包兰—宝成—成昆铁路沿线(西部地带大动脉) • 两横:长江沿线(东部和西南地区的联系) 陇海—兰新铁路(联系东部和西北地区) ● 国家二级轴线 • 京沪—沪杭甬铁路沿线 • 哈大、京沈铁路沿线 • 京九铁路沿线 4、国家一级中心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 · 东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沈阳为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为副中心城市。 · 华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四省(区)。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济南、青岛为副中心城市。 · 西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西安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为副中心城市。 · 华东城市经济区 ——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城市。 · 华中城市经济区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三省。武汉为中心城市,郑州、长沙为副中心城市。 · 西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重庆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重庆为中心城市,成都、昆明为副中心城市。 华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广州为中心城市,澳门、深圳、厦门为副中心城市。 5、重点培育和引导的城市密集区 ·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主要城市有无锡、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宁波、湖州、绍兴等。 · 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顺德、惠州、肇庆等。 · 京津唐城市密集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 · 辽中南城市密集区 ——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主要城市有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等。 · 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 ——以青岛、济南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烟台、威海、淄博等。 · 江汉平原城市密集区 ——以武汉为中心,主要城市有荆州、宜昌、黄石等。 · 中原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郑州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洛阳、开封、新乡等。 · 湘中地区城市密集区 2

——以长沙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株洲、湘潭等。 · 松嫩平原城市密集区 ——以哈尔滨为中心,主要城市有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 · 四川盆地城市密集区 ——以重庆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成都、绵阳、自贡、内江等。 · 关中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西安为中心,主要城市有咸阳、宝鸡等。 6、总体等级结构框架 · 国际性城市——香港、上海、北京、 · 大经济区中心城市 · Ⅰ类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华北)、沈阳(东北)、武汉(华中)、广州(华南)、西安(西北)、重庆(西南) · Ⅱ类经济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青岛、济南、南京、杭州、郑州、长沙、澳门、深圳、厦门、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 · 省域中心城市 大部分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包括长春、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合肥、南昌、福州、南宁、海口、贵阳、拉萨、银川、西宁。另外还有对省内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城市,如包头、唐山、宁波等。 · 地方中心城市 包括省内经济区中心和影响范围跨相邻省域的城市。 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案例(浙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化水平 2010年46—48% 2、城镇体系框架 · 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经济主区中心发展成省域中心; · 台州、金华为一级经济亚区中心发展成省域次中心; · 嘉兴、湖州、绍兴、舟山为二级经济区中心发展成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工贸城市和港口、旅游城市,衢州、丽水为二级经济区中心发展成边界地区中心和山区中心城市。 · 县(市)域中心城镇作为基层城市经济区中心发展成县(市)域中心或次中心。 · 一般建制镇作为农村地区中心形成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地和农村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地。 3、规划特色 · 突出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区,加快杭州湾两岸“V”型和温台沿海“I”型两个城镇连绵区发展。杭州大都市区范围包括杭州市区、萧山、余杭、富阳,强化提高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功能与地位。 · 宁波大都市区包括宁波市区、舟山市区、鄞县、奉化市,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的重要贸易口岸和工业基地,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 · 温州大都市区包括温州市区、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出海口岸之一,东海石油勘探后勤基地,浙南中心城市。 ·杭州湾两岸“V”型城镇连绵区包括嘉善县、平湖市、嘉兴市区、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湖州市区、德清县、杭州大都市区、绍兴市区、绍兴县、上虞市、余姚市、慈溪市、宁波大都市区。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和城镇最发达区域,产业高度化先行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带,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科技及人才集中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 · 温台沿海“I”型城镇连绵区包括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温州大都市区、平阳县、苍南县,发展成为全省城镇建设市场化发展的先行地区,重要农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 · 对城镇分区建设提出具体控制要求 分别对大都市区、城镇连绵区、城镇点轴发展区、城镇点状发展区的不同区域,划定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建设区和城市建设控制区(即限制城市建设的控制区域,主要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并对城市建设区和城市建设控制区作出城镇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予以管理。 · 对区域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具体目标 分别对大都市区、城镇连绵区、全省11个主要城市的环境保护、整治提出具体指标。 · 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资源的协调 主要是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的协调。 四、跨地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 1、城市群发展的功能体系 核心城市:广州,发展成区域性的国际城市 副核心城市:深圳、珠海 次中心城市:佛山、江门、惠州、肇庆、中山、东莞 地方性城市:包括县级市、县城、有实力的镇 小城镇 2、三大都市区 · 中部都市区 ——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南海、三水、顺德、番禺、花都、从化、增城 · 珠江口东岸都市区 ——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惠东和博罗一部分,与香港一起共同成为大都市区的前景已较明朗。 · 珠江口西岸都市区 3

——包括珠海、中山、江门、新会,与澳门共同组成大都市区。 3、四种用地发展模式 · 都会区 ——指已经成形或将要形成的规模大、聚集度高、中心地位和作用突出的市区化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行政范围。城市设施和机能基本完善,有组团的隔离带,不存在明显的分离开敞地。 · 市镇密集区 ——是由中小城镇在一定地域内集聚而成,各城镇间距离较小,市镇密集度较大,以便捷的交通网络联系在一起。市镇间有明显分离地带,但距离较近。区内土地利用以城镇为主导,农业用地仍占一定比重。 · 开敞区 ——是指以农业为主,包括镇、村、农田、水网、山丘等用地的地区。土地利用功能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城镇密度低,规模小,城镇间有明显农业地带。 · 生态敏感区 ——是指对珠江三角洲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山体、大型水库、海岸带、自然景观旅游区等。其保护、生长、发育的好坏决定了区域环境质量的高低,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 4、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的检讨 a、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 规划提出的“两条发展主轴,三大都市区”格局已初步形成; · 确定并划分了四种用地模式,特别是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被普遍接受和认同; · 严格把好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关,根据城市群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对外交通网络等提出相应的意见; · 为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其它地区性的协调规划提供依据。 b、规划实施的欠缺性 · 外部环境制约方面: · 立法工作滞后,实施规划没有依据; · 实施规划的手段不足; · 规划内容欠缺方面: · 规划停留在“远景蓝图”概念上,缺乏对规划实施动态过程的研究; · 用地模式特别是开敞区、生态敏感区的确定和划分停留在概念的阶段,没有具体落实到空间,也没有切实的保障手段; · 对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的关注较少; · 缺乏对区域性重大项目的研究和统一部署,如区域交通、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等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 · 对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考虑不够深入。 五、实例 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1、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中心聚集,南北伸展 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以建设现代化都市为目标,使之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港口城市以及浙西南与闽东北的重要核心。 虹桥—黄华平原和温瑞平原作为温州中心城市功能南北向延伸的发展区;鳌江下流城镇群作为温州南部中心发展区。 ● 点轴开发,分片均衡 以温瑞平原为核心区向南北两翼伸展形成温州市域的一级发展轴,通过轴线的带动作用,均衡各片区域的城镇发展。扶植重点城镇,通过交通轴线的辐射,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 优化小城镇(重点镇)布局 打破原有的城镇分布格局,突出与确保重点镇的建设。在小城市(重点镇)的选定与建设过程中,根据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对一般建制镇进行合理重组。 2、城镇体系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两大城镇密集区”:即以温州市区为中心的,包括乐城——黄华平原和温瑞平原内的城市组成的温州中心都市圈;在市域的南部以鳌江下游的龙港——鳌江城市为中心的温州市域南部城镇群。 3、近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近期城镇体系的布局的总体结构为:“一主三副”,中心集聚,南北伸展。其中“一主”为温州市区,“三副”为市域北部乐清组合城市、中部瑞安市区、南部龙港—鳌江城市。 ·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 市域市场体系规划 · 市域旅游业发展规划 · 市域水资源与给排水规划 · 市域供电系统规划 · 市域通信系统规划 · 市域环境保护规划 · 市域防灾系统规划 苍南北部城镇群综合发展规划 (1999—2020) (二)县域分区 县内在地理上可划分为北、西、中、南四个片区,其中,北片地区城镇密集,经济强盛,是典型的密集型城镇聚落。 北片土地469Km2,占全县37% 北片人口84万人,占全县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