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河中,不时涌动着社会思潮的波澜,它们是变动着的社会生活的精神之流,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们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人们的精神及社会发展产生性质不同、程度不等的影响。它们与时俱变,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透过社会思潮的波澜起伏,我们可以洞察到社会历史的现状及其走向。

社会思潮既具有理论形态,又具有心理形态。理论形态以一定的学说为主体,表现为概念体系,用理性征服人心;心理形态则以一定的信念作为主体,表现为不系统、不定型的观念冲动,用情感激动人心,用非理性的自发性影响人们。它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主导,又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相结合,表达一定人群的情感和愿望,因而对社会生活的变化能够产生直接的效应。它们既反映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又直接影响人群的心理变化。社会思潮作为一种已构成思想潮流的理论,总要在一定领域、范围内为一定阶层或集团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具有某种程度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因而,任何社会思潮都涉及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都是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的统一。

这是因为,作为社会思潮,必须得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承认,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并在相当程度上为社会个体所接受并转化为其思想、情绪、意愿、兴趣和需要等。这就是社会思潮的社会共鸣性。从心理学上分析,个体接受某种思想即是外来思想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双重的:既有理性的,也有情感的。理性的内化是对理论的接受。这种内化需要主体的自觉和相当的背景知识;缺乏自觉或没有相当背景知识的主体,很难实现理性的内化。情感的内化则是对个别、零碎观点的感应,或者说感情上的吻合,既不需要主体的自觉,也毋需背景知识,因而具有相当的普及性、突发性和冲动性。社会思潮的共鸣需要理性的内化,也需要情感的内化。因为,能够真正理解和传播一种理论的总是社会中的少数人;只有当这种理论调动起相当数量群众的情绪时,才能产生社会共鸣并转化为社会思潮。因此,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就不仅是理论,而且必然掺杂着大量的情感、意愿,必然是融理论形态与心理形态为一体的思想潮流。

社会思潮所以能引起社会共鸣,与其价值取向的目标性分不开。一种思想只有和相当数量社会成员追求的目标相关从而引起社会中相当数量人们的注意时,才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思潮(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思潮之所以有某种迷惑性,也因为它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思潮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有着重大影响。有些社会思潮可以扰乱人们思想,破坏社会安定,有些社会思潮则能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思想凝聚力,推动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