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高墩模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谢军政

铁路桥梁高墩模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谢军政
铁路桥梁高墩模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谢军政

铁路桥梁高墩模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谢军政

发表时间:2019-06-20T11:22:19.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谢军政[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铁路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而铁路桥梁在铁路建设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在铁路桥梁中,高墩施工技术对其质量的影响重大,因此要提高对高墩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铁路;桥梁;高墩施工;模板;施工要点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现代化建设也在加快进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的大力推广,桥梁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是需重点把控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铁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 1高墩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施工时间长

高墩施工技术实际应用到铁路桥梁建设中有一定的难度。高墩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求较高,而高墩施工技术应用于铁路桥梁建设中时,要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得少于3m。而且每个高墩都不能够一次施工完成,都要经过数十次的施工才能达到要求,而且具体的高墩施工还会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高墩施工技术需要很长的实施时间。

1.2资产投资大

铁路桥梁的高墩工程施工规模很大,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和人员,而且会使用很多的大型施工设备,成本很高。铁路桥梁的高墩工程与普通的铁路施工不同,虽然普通铁路施工也需要很多的施工人员和材料,动用很多的施工设备,但是相比于铁路桥梁高墩建设来说,普通铁路的成本会低很多。其中,单起吊设备的投入非常大,墩建设需大量的起吊设备,只有多辆吊车一起配合施工,才能够进行高墩工程的建设。因此要加强铁路的造价管理,合理的配置资源,避免成本的浪费。

1.3施工管理

对于任何工程来说,施工管理一直是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保障,铁路桥梁高墩施工也不例外,施工管理涉及到桥梁高墩施工的各个方面,要提高铁路桥梁高墩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施工管理。主要内容: 1.3.1对于铁路桥梁高墩的施工设计方案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的评审,根据桥梁高墩的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而且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一旦发现不合理、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因施工设计图纸是铁路桥梁高墩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其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1.3.2合理分工,责任到人。铁路桥梁高墩施工比较复杂,除了施工工序多,人员和设备的需求量也很大,必须对施工工序和各个分项目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施工设备也要分配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1.3.3对于施工原材料要严把质量关。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用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过关,并且能够达到施工的需求。 2高墩模板施工

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墩台用来跨越江河和峡谷。这些墩台与普通墩台相比,当墩身高度较低时,除施工环境差别外,其施工方法大体一致,但当墩身高度较高时,则需根据墩身类型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目前,铁路桥墩身高度已经突破百米,结构多为薄壁空心结构。施工中墩身模板多采用翻模、滑模和爬模,常用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如下: 2.1翻模施工

整个模板体系由定型大模板和操作平台组成。设计时,根据墩柱高度、钢筋长度、配套设施等综合考虑,将模板分为两节(每节高4~5m)或三节(每节高2~2.5m)加工。施工时,以一节模板高度为宜,先浇筑起步段,然后以已浇混凝土和已安装的模板作为支撑体系,施工第二个节段;当第二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下端先行安装的模板,采用塔吊或汽车吊,将其翻至顶部安装,每次浇筑4~5m节段,如此往复,直到墩柱封顶后,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拆除模板系统。

2.2滑模施工

结构组成:顶梁、辐射梁、内外支架、内外圈、模板、平台以及吊篮。施工顺序:组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升滑模→修补养护维修直至墩顶。施工要点: 2.2.1模板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2m,并且有0.5%~1.0%的锥度。支撑杆和提升设备按墩身截面形状、滑动模板和施工临时荷载进行布置。模板组装完毕后必需进行检查验收方可进入下步工序 2.2.2墩身垂直钢筋的焊接接头及支撑顶杆安装时必须互相错开。

2.2.3混凝土需分层对称浇筑,并捣固密实。混凝土顶面距模板顶面距离不少于1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时不得提升模板,严禁避免接触模板、钢筋或者行程套管。滑动模板操作平台的荷载应均衡,不得超载。

2.2.4当底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2~0.3MPa时,方可继续提升。模板提升过程中,重点检查中线、水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顶架横梁或千斤顶座间的水平允许高差为20mm。位移与扭转应符合规范规定。模板纠偏时应先调整平台水平,再纠正位移和扭转。每滑升1m 纠正位移值不得大于10mm。

2.2.5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因故停工需继续提升时,模板与混凝土需保持30cm的搭接高度。模板达到设计高度停止浇筑后,每隔约1h,应将模板提升5~10cm,提升3~4次,模板不得与混凝土黏结。

2.3爬模

整个模板体系由定型大模板、液压爬升装置和操作平台等组成。设计时,根据墩柱高度、钢筋长度、配套设施等综合考虑,模板节段高度4~5m。施工时,先浇筑起步段,并预埋相关预埋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安装爬升装置和模板,然后施工第二节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脱模并将导轨向上滑动,然后通过液压系统,将整个模板系统向上提升至下一节段就位,如此往复,直到墩柱封顶后,拆除模板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