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PC-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相位对比法MRA 一、成像原理利用流动所致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Mxy)的相位变化来抑制背景、突出血管信号的一种方法。
相位编码采用双极梯度场对流动进行编码,即在射频脉冲激发后,于层面选择梯度与读出梯度之间施加两个大小和持续时间完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梯度场。
对于静止组织的质子群而言,两个梯度场的作用刚好完全抵消,这样刀TE时刻静止组织的Mxy相位变化等于零。
而流动质子群由于在两次施加梯度场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到TE时刻流动质子群的Mxy 相位变化得到保留,因此与静止组织存在相位差别,利用这个差别即形成相位对比。
施加双极梯度场期间,流动质子群积聚的相位变化与其流速相关,流动越快则相位变化越明显,利用获得相位差异来显示血管影像,即得到PC-MRA图像。
反之通过对流速编码梯度场的调整来观察流动质子的相位变化则可能检测出流动质子的流动方向、流速和流量。
PC MRA能够反映最大的相位变化是180度,如果超过180度将被误认为是相位的反向变化,从而造成反向血流的假象。
如果血液流速50cm/s,选择的流速编码也为50cm/s,则其流动质子的相位变化正好180度,得到的信号最强;如果选择的流速编码为40cm/s,则流动质子的相位变化超过180度,血流将被误认为是反向而呈现低信号。
但如果流速编码明显小于实际流速,则流体质子群的相位变化很小,与静止组织间的相位对比很差。
因此PC MRA的关键在于流速编码的设置。
对于快速的血流我们常选择较大的流速编码值,80-200cm/s;对于中等速度的血流常选择40-80cm/s,对于慢速血流常选择10cm/s。
注意:只有沿流速编码方向的流动质子才会产生相位变化,如果血管垂直于编码方向,它在PC MRA上会看不到。
操作者可沿任意方向选择编码梯度,如层面选择方向、频率编码方向、相位编码方向或所有3个方向,当在每个方向都有流动时,需沿3个方向施加流动编码梯度进行采集,但时间是一个方向时的3倍。
头MRA

头部3D TOF MRA 的临床应用TOF即Time Of Flight,时间飞跃法,它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MRA 成像方法,主要用于脑部血管、颈部血管以及下肢血管等。
头部3D TOF MRA即头部动脉血管用磁共振时间飞跃法成像,并三维展示出来。
头部3D TOF MRA显示的血管: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显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双侧大脑后动脉。
我院配备的是SIEMENS CONCERTO 0.2T 低场磁共振,检查患者75例,年龄在32-68岁,其中女性患者31例。
检出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颅内动脉瘤2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2例,各段动脉狭窄15例,其余45例均未见明显异常。
头部3D TOF MRA的成像参数:TR 20msTE 10msTA 15minSlice thickness 1.2mmsliceoversamping 10% slabs6Group 1Sliceperslab 20头部3D TOF MRA的成像方法:1、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MRA2、相位对比MRA3、对比增强MRA4、其他MRA方法如黑血法头部3D TOF MRA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静脉内注射对比剂,无碘剂过敏风险,利用血液流入增强效应,直接显示出头部动脉血管。
此项检查对患者没有特殊的要求,检查注意事项同头部MRI检查。
头部3D TOF MRA适应症:1、颅内动静脉畸形2、颅内动脉瘤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4、Moyamoya病(即烟雾病)5、血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颅内动静脉畸形即脑动静脉畸形(AVM),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其中约85%位于幕上,两侧大脑半球无差异,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皮质为常见部位。
位于幕下者约占15%。
依据AVM的发生部位可分为脑实质(软脑膜)型和硬脑膜型AVM,当脑实质型接受来自硬脑膜的血供时称混合性软硬脑膜型AVM。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3D PC
CE-MRA
CE-MRA的机理:
CE-MRA使用极短TR与极短TE的快速梯度回波 序列,使各种组织饱和,因此信号强度很低。
在血管内团注磁共振顺磁对比剂,血液的T1弛 豫时间会极度缩短,血液呈高信号,在血管与 背景间形成强烈对比。
施加一个双极的编码梯度,该梯度由幅度和间期相 同,而方向相反的两部分组成
静止组织自旋在正相期获得的相位与负相期丢失的 相位相等,净相位最终为零
流动组织的自旋的剩余相位与移动距离成正比,即 与速度成正比
对采集的两组数据进行减影增加对比
PC
血流相位与其速度相关: = vTA PC图像能够反映血流的速度和方向信息 速度编码值(Venc):扫描前可根据所要观察的血
态方面很有用
3D PC
3D PC的采集方式:是对一个三维容积 块进行的采集
3D PC的特点: - 对层面内流动敏感 - 与2D PC相比体素较小,可减少体素内失相位 - 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 与TOF相比减少了湍流的信号丢失,提 高对复杂流动和湍流的显示
3D PC
3D PC的主要应用
TOF血管的信号强度 与层块(或层面)厚 度、血管流速以及脉 冲序列的TR有关
当 v=THK/TR 时信号 最强,或者说当血流 流至d=v TR成像厚度 时信号最强
Partially Saturated Spins
Saturated Static Tissue
Slab
THK
•
Fresh Inflow
MOSTA
SLINKY
SLINKY
SLINKY将沿z方向的层块内信号强度波动转化为ky方向, 从而去除了SBA伪影
mra检查流程

mra检查流程Going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test can be a daunting experience for many individuals. The process of undergoing an MRA involves laying inside a narrow tunnel-like machine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while remaining completely still. This can be anxiety-inducing for those who are claustrophobic or uncomfortable with confined spaces.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o remember that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an MRA can be crucial in diagnosing various health conditions.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次令人畏惧的经历。
接受MRA检查的过程涉及在一个狭窄的类似隧道的机器内躺上一段时间,同时保持完全静止。
对于那些患有幽闭恐惧症或不适应封闭空间的人来说,这可能会引发焦虑。
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从MRA获得的信息可能对诊断各种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One aspect of the MRA process that can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s the need to hold still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Even the slightest movement can blur the images and render the test results inaccurate. Pati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remain motionless for anextended period, especially if they are experiencing discomfort or pain. It is cruc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provide clear instructions and support to help patients through this aspect of the MRA process.MRA过程中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方面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静止。
mra狭窄的诊断标准

mra狭窄的诊断标准英文回答:Diagnosing MR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ssessment, imaging studies, and other diagnostic tests. The criteria for diagnosing MRA stenosis can vary slightl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guidelin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common standards that are generally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MRA stenosis.One of the main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RA stenosis is the presence of a significant narrowing or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hich can be visualized through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These imaging techniques provid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lood vessels, allowing the physician to assess 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the stenosis.In addition to imaging studies, clinical assess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iagnostic process.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any risk factors for MRA stenosis such as hypertension, diabetes, or smoking,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hysician will also perform a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look for signs and symptoms of MRA stenosis, such as foc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or cognitive impairments.To further confirm the diagnosis, additional tests may be performed. These can include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which measures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r cerebral angiography, which involves injecting a contrast dye into the blood vessels to visualize any blockages or narrowing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diagnosis of MRA stenosis is not solely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a narrowing or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e clinical symptoms, imaging findings, and other diagnostic test results are all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中文回答:诊断MRA(中大脑动脉)狭窄的标准包括临床评估、影像学研究和其他诊断测试的综合应用。
医学影像学各系统重要名词解释

一、总论:1.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使血管成像的MRI技术,一般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安全无创,可用多角度观察,但目前MRA显示小血管和小病变仍不够满意,还不能完全代替DSA.2.EPI:回波平面成像,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可在30ms内采集一幅完整的图像。
EPI技术可与所有常规成像的序列进行组合。
3.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4.MR水成像:是采用长TR,很长TE获得重度T2加权,从而使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现高信号,而实质性器官和快速流动的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的技术。
通过MIP重建,可得到类似对水器官进行直接造影的图像。
5.窗宽(windowwidth):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6.窗位(windowlevel):又称窗中心,一般应选择观察组织的CT值位中心。
窗位的高低影像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7.伪影(artifact):在扫描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而出现的人体本身并部存在而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
主要包括运动伪影、高密度伪影、机器故障伪影等。
8.体素(voxel):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内的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
9.HRCT:高分辨率CT扫描,采用薄层扫描,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及特殊的过滤处理,可取得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CT图像,对显示小病灶及细微结构优于常规CT扫描。
10.CTVE:CT仿真内镜成像,容积数据同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结合,模拟内镜检查的过程。
11.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在一定密度差前提下,图像中可辨认的组织的空间几何尺寸的最小极限,即影像中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摘要: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DS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总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MRA检查,能对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综合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MRA;DSA;脑血管狭窄疾病;血管造影一、引言脑血管狭窄是由于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中又以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可引起远端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病变,甚至发生脑梗塞。
在脑血管狭窄发生之前,如果能较早的发现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危险。
因此,当出现脑血管狭窄时,要及时到医院做超声、 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血管造影(DSA)等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MRA是一种绿色、无辐射、无创、快速的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快速地分析和诊断血管的血管狭窄;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金标准",由于无法准确地反映出血管的形态和邻近情况,而且手术技术复杂,属于有创检查,不能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
当超声、CTA、 MRA等影像学证实有血管狭窄(尤其是颅内血管狭窄)时,需要做导管造影。
该检测能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血流、变异、侧支代偿及 Willis环的完整性[1]。
目前,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而 CT和 MRA技术虽然可以对脑血管狭窄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图像不清晰,很容易漏诊。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其在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3.0T MRI的广泛使用, MRA图像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 DSA?这些都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
二、脑血管狭窄的MRA影像学表现MRA是指由于其快速的血液流动而引起的流空效应,通常表现为无信号区,而血液流动缓慢,信号较高。
3.0TMR多期三维动态增强下肢血管成像技术

下肢MRA 2
下肢MRA 2: 整体图像
临床优势
目前下肢血管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CT、DSA和 磁共振。 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但操作者的手法及熟练程度影
响诊断结果,而且难以显示腓动脉以及高度狭窄或闭塞的远端病 变,影像分辨率较低,不能显示血管全貌。
CT: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和骨骼关系,重建后的血管图像清晰,直
磁共振下肢血管成像
医学影像科 沈建良
概述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站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 CE MRA) 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可获得高信噪比,高 分辨率的下肢血管图像,并具有无辐射,无创等优 点,成为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广阔 的临床前景。
1. 2. 3. 4. 5.
更安全,不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沉积物,过敏反应少, 几乎无肾毒性,且用量少,适用于患者随访。进行3D CE MRA检查,其成像平面可以根据血管解剖结构调整, 数据重建容振的广泛应用,多通道线 圈以及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大大提高 血管和背景组织的对比度,提高图像质量。 相信磁共振在血管病变的检查会有更广阔的 前景。
观,对钙化显示好。但CT由于显示血管解剖细节需要采用薄层扫 描,X线辐射剂量大,难以多次重复采集;使用含碘对比剂,具有 一定的肾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可能。
临床优势
DSA: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够显示较细的分支
血管,但由于其有创性、X线辐射、价格昂贵等缺点, 不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MR:具有无创、无辐射、安全有效等优点,对比剂相对
谢谢!
方法 3T Verio MR 患者仰卧 线圈固定 Gd-DTPA 0.4ml/kg,3ml/s。 Care-bolus软件实时监测触发扫描。一般分成三 段或四段采集。 6. MIP,MPR,VR,Composing软件等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