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第一部分总题数:20

1

【单选题】(2分)白术、山药经土炒后有助于引药:

A. 入肝经

B. 入脾经

C. 入肾经

D. 入肺经

E. 入心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2分)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 ,这样称为:

A. 净制

B. 从制

C. 反制

D. 火制

E. 水制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2分)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 黄色

B. 微黄色

C. 深黄色

D. 老黄色

E. 亮黄色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2分)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 炒焦

B. 炒炭

C. 土炒

D. 炒黄

E. 米炒正确答5

案是:D 5

【单选题】(2分)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 止泻

B. 止血

C. 止痛

D. 止呕

E. 止痒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2分)

每100Kg 龟板用醋量为:

A.30Kg

B.20Kg

C.25Kg

D.35Kg

E.10Kg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2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 清炒

B. 土炒

C. 麸炒

D. 砂炒

E. 炒焦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2分)

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

A.1050C

B.900C

C.800C

D.1000C

E.950C 正确答案是: C

9

【单选题】(2分)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 竹篓

B. 木箱

C. 瓷缸

D. 木桶

E. 纸箱正确答

案是: C

10

【单选题】(2分)

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9mm A.4-8mm B.3 ?5mm C.10 ?15mm D.16 ?20mm E.6

正确答案是:C

11

【单选题】(2 分)

炙法的火侯多选用:

A. 大火

B. 文火

C. 中火

D. 武火

E. 强火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2 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收载炮制内容的项目是:

A. 炮制

B. 炮炙

C. 修治

D. 修事

E. 修制正确答

案是:C

13

【单选题】(2 分)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问题及改进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问题及改进 中药炮制实验教学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药炮制实验教学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目前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现状基础上,对其改进的思路和途径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中药炮制实验课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进 中药炮制学是我校药剂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而中药炮制学实验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培养药剂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中药炮制学实验的教学尤其重要[1]。我校的药剂专业注重培养同时具有药剂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要完成中药炮制学的理论与实验的学习任务,还要进行中药传统技能操作的`培训,从中选拔优秀者参加省级和全国的技能比赛,指导老师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意图将竞赛的成功经验惠及每个学生,使学生们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目前,中药炮制学实验的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炮制技术的操作规范,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因此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以完成实验报告或应付考试考核为目标,对课程实质精华知之甚少[2]。此外,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理论课课时与实验课课时的比例多1∶1或2∶1,这显然不能满足炮制作为一门传统技术,需要大量实践这一要求。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将实验步骤甚至是实验结果全部在实验前交代给学生,使学生只学会简单的操作,而没有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另外,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指标多是通过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成绩来体现,而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因此很难从实验报告中体现学生的创新和综合思维能力。由于中药炮制学实验的传统教学过程存在上述各种问题,因此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就尤为必要。 2.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当的调整实验课内容[3],指导中职学生将已学过的实用中成药学、中药调剂员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传统的中药炮制中。如设计实验“八珍丸中各中药的炮制方法”,处方八珍丸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八味药组成,其中七味药要经过酒炙、醋炙、蜜炙、蒸制、麸炒等特殊方法炮制后才能入药,这几种炮制方法都是炮制学中较为常用和重要的

中药炮制学复习

中药炮制学 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净度:饮片(炮制品)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灰分:将药物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总量 生理灰分:将干净又无任何杂质的合格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的灰分 对抗同贮法: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没变的贮存方法。 饮片切制: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再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等炮制工艺。 把活:需要打成一把进行切制的药材。 个活:单个进行切制的药材。 掉边片: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成为圆圈和圆芯两部分的现象。 翘片:饮片边缘卷翘而不平整,亦或呈马鞍状的现象。 油片:饮片的表面有油分或粘液质渗出的现象。 清炒法:药物不加辅料的炒法。 火力:火苗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可分为文火、中火、武火。 火候:药物炮制的温度、时间和程度。 炒黄:用文火将药物炒至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 炒焦:用中火或武火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炒焦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炒炭:用武火或中火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炒炭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 炒炭存性: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碳化,更不能灰化,未碳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麸炒:净选或切制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 煅淬: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利用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发芽率在85%以上。芽长至0.2~1cm为标准。 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干馏法:将药物置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使产生汁液的方法。蛋黄油280℃左右,竹沥油350~400℃左右,豆类一般400~450℃.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似试题及答案第套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模考试卷(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1.热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A.败胃 B.助湿 C.伤阴 D.腻膈 E.敛邪 2.治疗咳嗽痰白稀,宜选择 A.归脾经的热性药 B.归肺经的寒性药 C.归心经的温性药 D.归肺经的温性药 E.归心经的寒性药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材是 A.根及根茎类药材 B.全草类药材 C.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D.茎木类药材 E.皮类药材 4.天仙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A.莨菪碱 B.巴马汀 C.乌头碱 D.士的宁 E.秋水仙碱 5.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是我国特产药 材,为常用重要中药。麻黄含有的麻黄碱属于 A.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 B.有机酸类生物碱 C.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D.莨菪烷类生物碱 E.异喹啉类生物碱 6.碳苷(C—苷)是一类糖基直接以C原子与苷元的C原子相连的苷类,具有溶 解度小,难于水解的共同特点。下列中药中质量控制成分为碳苷的是 A.葛根 B.苦杏仁 C.连翘 D.槐米 E.黄芩

7.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丹参 B.莪术 C.龙胆 D.蟾酥 E.麝香 8.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是 A.黄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查耳酮 E.黄烷醇 9.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下列选项中酸性最弱的是 羟基黄酮'-羟基黄酮 羟基黄酮羟基黄酮 羟基黄酮 10.具有抗疟疾活性的代表中药是 A.穿心莲 B.龙胆 C.莪术 D.青蒿 E.金银花 11.下列不属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是 A.单萜 B.倍半萜 C.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D.小分子的二萜 E.小分子的苯丙素类衍生物 12.细辛中有毒成分是 A.马兜铃酸 B.细辛脂素 C.香豆素 D.细辛醚 E.黄樟醚 13.性微寒。具润燥通便,解毒生肌的作用的辅料 A.食盐 B.姜汁 C.炼蜜 D.麻油 E.醋 14.常用酒炙的药物有 A.黄连 B.厚朴 C.乳香 D.黄芪 E.马兜铃 15.可降低半夏毒性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A.复制法 B.燀法 C.蒸煮法 D.炒法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部分总题数:20 1 【单选题】(2分) 白术、山药经土炒后有助于引药: A.入肝经 B.入脾经 C.入肾经 D.入肺经 E.入心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2分) 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这样称为: A.净制 B.从制 C.反制 D.火制 E.水制 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2分) 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黄色 B.微黄色 C.深黄色 D.老黄色 E.亮黄色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2分) 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炒焦 B.炒炭 C.土炒 D.炒黄 E.米炒 正确答案是:D 5 【单选题】(2分)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止泻 B.止血 C.止痛 D.止呕 E.止痒

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2分) 每100Kg龟板用醋量为: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2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土炒 C.麸炒 D.砂炒 E.炒焦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2分) 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 正确答案是:C 9 【单选题】(2分) 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竹篓 B.木箱 C.瓷缸 D.木桶 E.纸箱正确答案是:C 10 【单选题】(2分) 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5mm ~15mm ~20mm ~9mm 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2分) 炙法的火侯多选用: A.大火 B.文火 C.中火 D.武火 E.强火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2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炮制内容的项目是:A.炮制 B.炮炙 C.修治 D.修事 E.修制 正确答案是:C 13 【单选题】(2分) 黄芩软化切片应采用: A.润法 B.蒸法 C.抢水洗 D.淋法 E.冷水浸 正确答案是:B 14 【单选题】(2分) 适应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艾叶 B.芫花 C.杜仲 D.桑枝 E.知母 正确答案是:D 15 【单选题】(2分) 炙马兜铃的常用蜜量为: %%%%% 正确答案是:E

中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益元散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 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 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 四、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 不得过9.0%。 4.装量差异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 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 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 限度1倍。 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 2.药材:益母草125g,红糖31.5g 三、实验内容 益母草膏 制法: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称取红糖,加糖量1/2 的水及0.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 相对密度 1.4左右,即得。 实验三丸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类型丸剂的的制备方法与操作要领。

中药炮制学考试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 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4. 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5.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 6. 缪希雍的《炮制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学专著。总结了雷 公炮制十七法。 7. 张仲言所著《修事指南》是我国第三部炮制学专著。 8. 中医用药特色:依法炮制、复方配伍。 9. 传统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杀为制、相恶为 制。具体方法: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10. 醋炙入肝经,酒炙升提,盐炙入肾,蜜炙入脾经。 11. 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 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 向;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 12. 炮制的分类:三类分类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五类分类 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药典附录制剂通则净制,切制,炮炙。 13. 炮制品质量要求:净度,片型及破碎度,色泽,气味,水 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物质,卫生学检查,包装检查。 14. 中药炮制品贮藏最严重的变异现象:霉变虫蛀。

15. 泛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适度的 情况下。造成优质外溢、质地反软、发黏、颜色变深,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6. 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7%~13%。贮藏温度15℃~20℃,相对 湿度60%~70%。 17. 净选加工的目的: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 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18. 饮片是指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 物。 19. 饮片切制的目的:便于有效成分剪出,利于炮炙,利于调配 和制剂,便与鉴别,利与贮存。 20. 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法:淋法(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 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湿的药材);淘洗法(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泡法(质地坚硬,水分难以渗入的药材);漂法(毒性药材,盐腌制过的及具有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润法(包括浸 润,伏润。吸潮回润)。 21. 一般药材干燥温度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 度不超过50℃.干燥后含水量7%~13%。 22. 清炒法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缓和药性,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保证疗效,利与贮存。 23. 炒焦的目的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 性。 24. 炒炭能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炒炭要求存性。炒炭存 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持药物的固有气味。 25. 麸炒的目的;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26. 米炒的目的;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A、张景岳 B、雷敩 C、张仲岩 D、缪希雍 E、李时珍 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 A、胆汁制天南星 B、胆汁制黄连 C、酒制地黄 D、姜炙黄柏 E、酒制黄连 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 A、食醋 B、盐水 C、米泔水 D、蜂蜜 E、姜汁 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姜炙 B、甘草制 C、荷叶制 D、米炒 E、麸炒 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 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 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A、米泔水 B、甘草汁 C、黑豆汁 D、盐水 E、胆汁 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90℃ 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生黄柏 B、萸黄柏 C、姜黄柏

D、酒黄柏 E、黄柏炭 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A、食盐水 B、酒 C、生姜汁 D、甘草汁 E、米醋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刷净法 B、刮除法 C、砂烫法 D、挖净法 E、火燎法 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5 ㎏ B、10㎏ C、10-15㎏ D、15-20㎏ E、10-20㎏ 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生大黄 B、大黄炭 C、蜜大黄 D、酒大黄 E、熟大黄 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 D、炙麻黄绒 E、泡麻黄 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A、水飞水粉 B、碾成粉 C、研磨成粉 D、煅烧成粉 E、以上都不是 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 A、胆汁 B、白矾 C、甘草 D、萝卜 E、童便 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减少副作用 D、便于制剂和调剂 E、产生新疗效 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 A、18℃-25℃ B、30℃-37℃ C、5℃-10℃ D、25℃-30℃ E、45℃-50℃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2018年5月7日至2018年5月18日 实习地点: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指导老师:岳玥 实习科目:中药炮制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根据炒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減少副作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梔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具香气。 5.薏苡仁取浄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浄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3.麦芽取净麦芽,称重,置热锅内,先用文火后用中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焦褐色,膨胀,少部分爆花。 4.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或红棕色。有香气,味苦微涩。 (二)炒炭 1.蒲黄取浄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推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2.槐米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星,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判芥取浄判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实验二炙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炙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二、实验原理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1)资料

中炮复习思考题总结 第一章炮制绪论 ⑴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及中药饮片的释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今多用“炮制”和“炮炙”。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⑵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⑶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 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⑷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叙述中药炮制的制则与制法。举例。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3、简述中药辅料作用的理论。 1.酒制升提; 2.姜制发散; 3.盐制肾软坚; 4.醋制入肝住痛; 5.童便制除劣性降下; 6.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7.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8.土制补中; 9.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 10.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11.蜜制甘缓增益元阳;12.黑芝麻制润燥益阴; 12.麦麸皮制抑酷性和胃(健胃);13.乌豆汤、甘草汤解毒缓性,14.矾汤制去辛烈减毒、安胃; 15.糯米制润燥而择土。 方法理论: 1.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 2.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 3.炭药止血; 4.煅者去坚性。 4、举例说明饮片生熟异用的理论。 生熟理论是总结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 生品(生药):净制或切制的中药加工品; 熟品(熟药):加热、加辅料、发酵制霜等处理的加工品。 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清(泻)熟补:如地黄、甘草、何首乌; 2.生峻熟缓:如大黄、麻黄、巴豆等; 3.生毒熟减:如乌头、附子; 4.生行熟止:如蒲黄、益智仁、木香。 5.生升熟降(气厚味薄者):如莱服子; 6.生降熟升(味厚气薄者):如苦寒药,大黄、黄连等。 1.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组方用药的要素。依据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的原则。 综合考虑病情的性质、个体以及气候环境的差异。中药一药多效的药性作用特点。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1)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 (1)益智仁生品辛温燥烈,温脾止泻、摄涎唾(益智散)。 (2)盐炙后则主入肾经,温肾涩精、缩尿(缩泉丸)。

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中药炮制学考试试卷2017年专升本

江西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平台年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总时长:专升本)(专升本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中药()课程:中药炮制学分钟120 我国古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单选题 ) ( )(本题1.0分)1. (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D、《修事指南》E、C 学生答案:E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分)( )( ( 2. 单选题 )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本题1.0陈嘉谟A、缪希雍B、李时珍C、雷敩D、E、张仲岩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41 / 1 解析:0 得分:)分中药炮制的理论形成时期是3. ( 单选题 ) ( )(本题1.0汉代A、、唐代B宋代、C D、明代清代E、 D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作蘖、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法” ) ( 4. 单选题分载于( )(本题1.0)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农本草经》B、 《新修本草》C、D、《本草纲目》E、《得配本草》C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 )(( 5. 单选题 ) 将“口父咀”改为“细切”始于本题1.0分《证类本草》A、 B、《肘后备急方》 41 / 2 C、《炮炙大法》《本草经集注》 D、 《神农本草经》E、 D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1.0)(本题 ) ( 单选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炮制的专目是( 6.

)分修事A、 修拣B、炮炙C、D、炮制E、修治E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收录药物有, ) 7. ( 单选题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炮制专书( )(本题1.0分)A、种232B、种300C439种、 种、1892 D 526、E 种41 / 3 A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分1.0)最早的炭药是8. ( 单选题 ) ( )(本题地榆炭、A B、血余炭槐花炭 C、 蒲黄炭D、E、荆芥炭B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载有“除劣性降下”单选题 ) ( 9. )分的制法为( )(本题1.0酒制A、B、麸制C、醋制童 便制D、E、蜜制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10. ( 单选题 ) 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作者是( )(本题1.0分) 41 / 4 、A 葛可久李东垣、B 李时珍、C 张仲岩、D王好古、EA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的论述载,或制其质”,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形11. ( 单 选题 ) 分本题1.0)于( )(A、《汤液本草》B、《炮炙大法》《修事指 南》C、 D、《雷公炮炙论》 E、《医学源流论》E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解析:0 得分: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 ( 12. 单选 题 )

炮制试验讲义-18学时

《中药炮制学》实验讲义 (18学时)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继求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推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本实验指导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了其中具有典型特征、代表性的实验编写而成,包括了传统实验和现代实验。

实验一清炒法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成品的质量标准。 (3) 掌握三种炒法的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炒炭存性的含义。 二、实验内容 1 .炒黄王不留行、莱菔子 2 .炒焦山楂、槟榔、栀子 3 .炒炭荆芥、槐米 三、工具设备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四、实验方法 ( 一) 炒黄 1 .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2 .莱菔子取莱菔子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有爆裂声,并透出其特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碎,具香气。 ( 二) 炒焦 1 .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大小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 .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具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3 .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焦黄色或红棕色。有香气,味苦微涩。

中药炮制学考试大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大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简述莲子去心的方法及心和肉分别人药的原因。 去心的方法:莲子在产地趁鲜用竹签插出莲子心,晒或烘干,莲子肉仍保持整粒出售。莲子心能清心热,而莲子肉能补脾涩精,作用不一样,故须分别人药。 2为什么说“逢子必炒”、“逢子必破” 果实种子类药物经炒黄处理后,种皮或果皮爆裂,质地酥脆易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故有“逢子必炒”、“逢子必破”之说。“逢子必破”:意思是把所有的果实种子都捣碎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3试述液体辅料中醋的炮制作用、分类及其异同。 4试述液体辅料中酒的炮制作用、分类及其异同。 5简述山楂的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 【炮制方法】 ①山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②炒山楂:取净山楂,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色变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③焦山楂:取净山楂,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④山楂炭:取净山楂,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山楂生品长于活血化瘀。 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痢。 山楂炭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6槐米炒炭后为什么能增强止血作用 (1)鞣质增加而止血。鞣质本身就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可以增加,一般在190℃时可使鞣质增加达到高峰,外观褐色,只有炒焦的程度。 (2)槲皮素增加而止血。槐米炒炭后槲皮素增加,槲皮素具有一定止血作用。 (3)异鼠李素降低而止血。槐米的抗止血成分异鼠李素经炒炭后含量几乎减少一半。由此看来槐米炒炭,使止血作用增强具有双重意义:即止血成分增加,抗止血成分降低。 7试述荆芥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炮制方法】 ①荆芥:取原药材,去除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②炒荆芥:取荆芥段,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中药学总论试卷+答案

合肥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年度考试 中药学各论 指导老师------王勇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⒈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 《新修本草》 B. 《本草纲目》 C. 《证类本草》 D. 《本草求真》 E. 《神农本草经》 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A. 《本草经集注》 B. 《本草拾遗》 C. 《神农本草经》 D. 《新修本草》 E. 《本草纲目》 ⒊《神农本草经》成书于: A. 公元前五世纪 B. 公元前二世纪 C. 公元二世纪 D. 公元四世纪 E. 公元五世纪 ⒋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的药学名著是: A. 《证类本草》 B. 《新修本草》 C. 《本草拾遗》 D. 《本草纲目》 E. 《本草经集注》 ⒌《神农本草经》载药数是: A. 675种 B. 365种 C. 844种 D. 921种 E. 730种 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 苏敬 B. 李 C. 李时珍 D. 陶弘景 E. 唐慎微 ⒎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 A. 《证类本草》 B. 《唐本草》 C. 《本草求真》 D. 《本草拾遗》 E. 《滇南本草》 ⒏能减轻或消除药物毒性的方法是: A. 炮制、配伍 B. 配伍、服法 C. 炮制、服法 D. 煎法、服法 E. 以上均不是 ⒐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的在于: A. 提高疗效 B. 改变药物性能 C. 便于服用 D. 改变药物作用部位 E. 消除或降低毒性 10. 能发散或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在煎煮时宜: A. 先煎 B. 久煎 C. 包煎 D. 另煎 E. 不宜久煎 11. 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 A. 修制 B. 水制 C. 火制 D. 炮制 E. 水火共制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培训资料 、填空题 1( 净选加工的目的是:_ 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败品 2(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有___去根去茎去皮壳去毛,_去心__,去芦_,__去核__,_去瓤__,_去枝梗去头尾足翅去残肉去杂质_,___去霉败品等. 3( 去皮壳的药物大致有__皮类药物根及根茎类药物果实及种子类药物_____ 三类。 4( 去除杂质的方法有___挑选___,__筛选__风选_,__水选_等几种。 5(凡是直接___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___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 统称为饮片。 6( 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__便于成分的煎出_、__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制便于鉴别利于贮存 7( 水处理软化药材的原则为___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8(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___淋法淘洗法泡法 漂法润法 9( 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__弯曲法手捏法穿刺法 掐法手捏法等,其中弯曲法__适用于___长条状药材指掐法___适用于___ 团块状穿刺法__适用于__粗大块状手捏法适用于___不规则的根和根茎类药材

10(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 _全草类 __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 的切制。 的药材以不超过 ______ 50?___为宜。 12(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 __7, ——13,_为宜。 分仍应保存 药物的固有气味 __; 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 _原形 23( 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 _火星 ___,特 的药物,须 ___喷淋适量清水 ,以免引起燃烧。 24.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 才能人药。 25. .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 净制 ,切制 ,炮炙 颗粒类___药材 11(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 80? ___ 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 13( 炒黄的火候有 __文火 中火 武火 14( 炒法的操作有 ___清炒 加 辅料炒 15(炒黄程度的判定方法有 对比看 _、 __听爆声 闻香气 _、_看断面 _. 16( 清炒法根据炒制程度又可分为 ___炒黄法 炒焦法 炒炭法 17. 炒制饮片时的注意事项有 大小分档炒 拌炒均匀 出锅 迅速、锅要预热 18( 炒焦所用火候是 ____ 中___火或_ 武 _____ 火。 19(炒焦的目的是增强药物 ___消食健脾 ___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 __刺激性_. 20(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黄或黑褐色,内部颜色 加深,并具焦香气味 . 21(炒炭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中,用 武火___或___中火 __加热,炒至药物表面 __焦黑色 ______ ,内部 ___焦黄色 或 __焦褐色 。 22(“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 炭化___,更不能 _灰化__ ,未炭化部 别是 __质地疏松

中药的炮制学实验指导

实用文档 中药炮制学 实验指导 中药学专业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

实验一药物的润法及切制 一、实验内容 1 .润法陈皮地黄何首乌。 2 .切制山药陈皮地黄何首乌。 二、目的要求 (1) 了解润法和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润法和切制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不同药材饮片规格的选择原则。 三、工具设备 切菜板,菜刀,切药机,搪瓷盘 四、实验方法 1. 陈皮:取净陈皮,用水冲洗,而后放到搪瓷中,上盖一湿布,每过10分钟喷水一次,并翻动,直到陈皮软化,用弯曲法检查软化程度,切成细丝,50度烘干。 2. 地黄、何首乌:取地黄、何首乌,大小分档,而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用手捏法检查药材软化程度,注意控制大小药材软化时间的差异,取出后,放置,用湿布盖润,切制成厚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3. 山药:取鲜山药,除去皮,而后切制成斜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五、注意事项 1. 润法要大小分档,注意一次喷水不能过多,否则会伤水,大黄和何首乌不能泡时间过长,否则外面会出现伤水现象。 2. 切制要注意根据药材的质地和性质选择适宜的饮片规格,另外注意药材切制后的饮片均匀度,烘干时温度不能超过80度。

实验二清炒法 一、实验内容 1 .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薏苡仁。 2 .炒焦山楂、槟榔,栀子。 3 .炒炭蒲黄、荆芥。 二、目的要求 (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三、工具设备 电磁炉、铁锅、铁铲、瓷盘、筛子、天平。 四、实验方法 (一) 炒黄 1 .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 .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 80 %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 .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 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2.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具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中药炮制学试题1

1 【单选题】(5分) 白术、山药经土炒后有助于引药: A.入肝经 B.入脾经 C.入肾经 D.入肺经 E.入心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5分) 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这样称为: A.净制 B.从制 C.反制 D.火制 E.水制 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5分) 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黄色 B.微黄色 C.深黄色 D.老黄色 E.亮黄色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5分) 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炒焦 B.炒炭 C.土炒 D.炒黄 E.米炒 正确答案是:D 5 【单选题】(5分)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止泻 B.止血 C.止痛 D.止呕 E.止痒 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5分) 每100Kg龟板用醋量为: A.30Kg B.20Kg C.25Kg D.35Kg E.10Kg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5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土炒 C.麸炒 D.砂炒 E.炒焦 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5分) 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 A.105℃ B.90℃ C.80℃ D.100℃ E.95℃ 正确答案是:C 9 【单选题】(5分) 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竹篓 B.木箱 C.瓷缸 D.木桶 E.纸箱

正确答案是:C 10 【单选题】(5分) 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A.4-8mm B.3~5mm C.10~15mm D.16~20mm E.6~9mm 正确答案是:C 11 【单选题】(5分) 每100Kg常山加米醋10Kg为佳。 A.√ B.×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5分)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 A.√ B.× 正确答案是:A 13 【单选题】(5分) 饮片越薄越能煎出有效成分。 A.√ B.× 正确答案是:B 14 【单选题】(5分) 车前子是先拌盐水后炒药。 A.√ B.× 正确答案是:B 15 【单选题】(5分) 芫花用醋制能降低毒性。 A.√ B.× 正确答案是:A 16 【单选题】(5分) 竹茹用酒炙可增强疗效。 A.√ B.× 正确答案是:B 17 【单选题】(5分) 百部蜜炙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A.√ B.× 正确答案是:A 18 【单选题】(5分) 瓦楞子用煅淬法炮制为宜。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一部分总题数:20 1 【单选题】(2分) 白术、山药经土炒后有助于引药: A.入肝经 B.入脾经 C.入肾经 D.入肺经 E.入心 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2分) 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这样称为: A.净制 B.从制 C.反制 D.火制 E.水制 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2分) 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黄色 B.微黄色 C.深黄色 D.老黄色 E.亮黄色 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2分) 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炒焦 B.炒炭 C.土炒 D.炒黄 E.米炒 正确答案是:D 5 【单选题】(2分)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止泻 B.止血 C.止痛 D.止呕 E.止痒

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2分) 每100Kg龟板用醋量为: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2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土炒 C.麸炒 D.砂炒 E.炒焦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2分) 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正确答案是:C 9 【单选题】(2分) 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竹篓 B.木箱 C.瓷缸 D.木桶 E.纸箱正确答案是:C 10 【单选题】(2分) 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正确答案是:C 11 【单选题】(2分) 炙法的火侯多选用:

A.大火 B.文火 C.中火 D.武火 E.强火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2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炮制内容的项目是:A.炮制B.炮炙C.修治D.修事E.修制 正确答案是:C 13 【单选题】(2分) 黄芩软化切片应采用: A.润法 B.蒸法 C.抢水洗 D.淋法 E.冷水浸 正确答案是:B 14 【单选题】(2分) 适应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艾叶 B.芫花 C.杜仲 D.桑枝 E.知母 正确答案是:D 15 【单选题】(2分) 炙马兜铃的常用蜜量为: %%%%% 正确答案是:E 16 【单选题】(2分) 僵蚕通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炒焦 C.麸炒 D.土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