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积极的致力于创新改革,尽快与国际实现接轨。
同时,还要发挥自身柔韧性特点,提高生产效率,使自己更具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当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中小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和比较优势。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规模、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规模分散,企业间缺乏协作。
我国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一般加工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本身规模又较小,规模经济不明显。
这样既制约着自身积累的增加,也难以整合出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不利于开展国际化经营。
而且在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过程中,同行业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仍主要依靠“价格战”,这种短期内的效益比起长期恶性竞争所导致的损失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第二,人才的严重匮乏。
国际化经营需要具有多种技能且通晓国际惯例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而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欠缺和人才引进障碍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的严重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第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企业的运行缺少不了充足的资金,因此,资金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可以用来进行投资或经营的资金非常有限,再加上外界因素导致的融资渠道窄,融资困难等原因,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化经营一直都受到资金不足的束缚。
(二)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思想观念滞后国起步比较早的一部分中小企业是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而这种体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司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等等。
而且这些企业的观念也过于陈旧,不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动力不足,缺乏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眼光。
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2。1经济全球化3
2。2.2 WTO市场3
2。3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4
2.3.1产权的优势4
2。3.2抗风险能力低4
2。3.3整体缺乏竞争力4
2。3。4经营灵活,形式多样4
2。3.5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4
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的SWOT分析5
3.1优势分析(Strengths)5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2。1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概念
2。1。1中小企业概念
在中国,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和家庭经济组织等.本书中的中小企业是按照广义的概念理解的,即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应该指出,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统计的情况看,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标准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实际的人数规模相对偏高,但是,资产、资本和营业额规模相对偏低,这反映了中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国情。
2。2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2。2。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些问题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企业自身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难以有效开拓海外市场,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由于缺乏信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中小企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困境。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以及市场营销手段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无法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实现更高的销售额。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式和发展路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中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并给出实施路径和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把握国际化的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可能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弱,因此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可能难以承担起高昂的开支,如市场推广、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可能遇到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国际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与本土市场有所不同,中小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这些文化差异,同时还需要翻译和沟通的困难。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经营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营销渠道,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风险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政策支持不足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至关重要。
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需要面对目标市场的商业法律法规、贸易壁垒、税收政策等多种挑战。
政府在出口退税、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依然面临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缺乏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导致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人才培养不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而言更是如此。
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验、国际贸易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人才培养存在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国内对外语人才的培养还不够完善,导致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沟通和交流存在障碍;国际市场开拓经验和国际贸易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十分匮乏。
这些都制约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
三、风险管理困难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市场、政策、汇率、贸易等多方面的风险挑战。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够应对各种未知和紧急情况。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风险管理存在困难。
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风险认识和防范意识不足,往往容易陷入各种陷阱;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给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
这些都增加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风险。
四、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力量。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和竞争。
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步伐。
本文将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国际化意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意识,认为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国际市场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这种狭隘的观念导致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缺乏战略规划和投入,无法抓住国际市场机遇。
2. 产品质量与标准不达标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标准不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
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3. 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产品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很容易被侵权和模仿,严重影响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市场地位。
4. 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信用不足,往往无法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信贷,限制了它们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5. 法律法规和贸易壁垒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贸易壁垒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障碍。
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对国际市场法律法规不了解,疏于备案和申报,导致相关贸易壁垒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二、建议提出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认识和重视,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
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外国专家进行指导,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眼界,抓住国际市场机遇。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和标准的管控,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相关认证和资质的获得,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专利和商标,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和侵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准入障碍、融资难题、管理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国际化人才等方面。
市场准入障碍是制约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些国外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较为苛刻,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以及认证要求。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和品牌建设方面仍存在差距,很难满足国外市场的要求,导致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融资成本也较高,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国际化经营。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金融机构对其信用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难度。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际化经营需要企业具备跨国合作、跨文化沟通、国际市场拓展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
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法律问题等挑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来应对,但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导致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增加。
缺乏国际化人才也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制约因素。
涉外企业所需涉外人才涉及外贸操作员、外贸业务员、外贸市场策划员等岗位。
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国际化人才更是稀缺。
这导致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来指导和支撑,企业对外贸营销、采购、物流、商务谈判等环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国际化进程难以顺利展开。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加强市场准入政策与标准的研究,了解海外市场要求,提前做好各项认证与准入准备。
建立起与国外客户、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与信誉度。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专业化的国际化经营人才。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经验和资源有限,往往缺乏具备国际市场开拓、海外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导致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难以正确把握市场需求,无法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二是缺乏品牌和知识产权优势。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往往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不高、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
这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竞争优势,容易被大企业或跨国公司所替代,限制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是融资难、成本高。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常常面临融资难题,由于缺乏规模和信誉的优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往往更为谨慎,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要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包括市场开拓、产品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的费用较大,给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带来了困扰。
四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由于资源有限,研发和创新能力往往受到限制。
尽管一些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但在国际市场上仍难以与跨国公司相竞争,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五是市场风险和政策障碍。
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源,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抵御能力较弱。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包括市场准入门槛、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设立专业化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国际化经营的专业化水平。
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提供与国际市场接轨和竞争的能力。
二是加强品牌和知识产权建设。
中小企业应注重品牌的培养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形象。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准入难、融资困难、人才
短缺和技术壁垒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准入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提
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和加大对外投资力度。
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其
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降低贸易壁垒,为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
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渠道,同时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
还应鼓励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信用
担保。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还需要面对技术壁垒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
应该提供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还
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引进,借助外部技术力量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
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中小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国际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入世后,已经不能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分离开。无论是否愿意,全球的产品和品牌都在我们家门口了,就是不走出去也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为保持现有市场和把握未来的生存契机,中国的中小企业应学会在家门 口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和强大的"洋品牌"对手竞争,否则有可能连本土的市场也保不住。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走国际化的道路已经不再是选择而是必然。进行国际竞争、发展国际化经营、抢滩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共识。这是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潮,并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大经贸战场上求生存、求壮大、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全世界很多企业都进行着国际化经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如何生产与发展、怎样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其实,尽管在某些国际化经营的投资领域需要巨额资金,但并非是所有的国际化经营都需要巨额资本。国际化经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投资、设备投资、组建合资企业、补偿贸易等都是可以不需要巨额资金的国际化经营形式。当然中小企业也可以与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由竞争走向竞合。
2.2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2.2.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2.1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概念
2.1.1中小企业概念
在中国,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在社会认同和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各界人士对中小企业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和家庭经济组织等。本书中的中小企业是按照广义的概念理解的,即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应该指出,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统计的情况看,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标准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实际的人数规模相对偏高,但是,资产、资本和营业额规模相对偏低,这反映了中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国情。
Undergraduate:
Student ID
A
Major:
C
C
Chongqing University
June 2010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在更广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必然趋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成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把国际化经营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并保持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国际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诸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因对于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导致经营失败。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展国际化经营。本章在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若干国家的时间经验,以及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义、条件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宏观和微观策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及创造就业机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策略,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e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Chines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SMEs are provided beneficial environment for going outside to carry out cooperation in a wider area and heightened level. The trend for SMEs going global to atte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inevitable.Internationalized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ompany to grow and develop.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and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not only the large enterprises,but also a growing number of SMEs to internationalized for improving their competitive power and keeping the development.However,many international SMEs failed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changeability of th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Chinese small business.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the Small Business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the experiences of some country,and the meaning,term and con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Chinese small business,the author brings up the intertionalization management’s strategy and tactic of Chinese small business...
2.2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3
2.2.1经济全球化3
2.2.2 WTO市场3
2.3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4
2.3.1产权的优势4
2.3.2抗风险能力低4
2.3.3整体缺乏竞争力4
2.3.4经营灵活,形式多样4
2.3.5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4
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的SWOT分析5
3.1优势分析(Strengths)5
2.1.2 国际化经营的概念
而什么又是国际化经营呢?为了更加快捷、更加自由地实现国际流动,国际商业界都在研究怎样避开这些壁垒,所以,国际流动也成为国际化经营当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就想,能不能借助一些国际机构来解决这些事情。这些国际机构包括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欧洲市场和多国组织等等。他们在解决国际化经营和国际资源流动过程当中的壁垒问题时,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借助于这些国际机构,就能够更加快捷、更加自由地实现国际资源流动,两个不同国界的公司就能正常开展合作,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经营资源的基本流动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控制的活动,则称为国际化经营。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国际化经营的主体。
2.3.3整体缺乏竞争力
要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企业需要有强大的竞争力。从辈体说,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拥有印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凝饔力不强,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产品和肆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少,竞争力不强。尽管中小企业多数规模小,管珲水平也不高,但其中的一部分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已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接辞国际市场,在海外建厂、设立分支机构或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取得苜一些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
2.3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2.3.1产权的优势
中小企业中的主体--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产权约束非常明确,因此在投资决策时会非常谨慎,成功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2.3.2抗风险能力低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不很市足,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非企业自身因奉造成的风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在小捧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强,善于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的夹缝中立足,成本低,把带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耗费的时间和经费也较少。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SMEs),Internationalization,Tactics,
Problem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1绪论1
2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2
2.1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概念2
2.1.1中小企业概念2
2.2.2国际化经营概念2
1 绪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主体,不仅在创造就业和吸纳科技成果方面如此而且在国际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我国加入WT0,既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悻,又使中小企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中小企业如何直面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襻程,趋利避害,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促进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截至2000年底,经我国政府批准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有6600多家,中方投资约70亿美元。按企业数计算,其中约90%的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内中小企业投资的,而且境外投资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居多中小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转轨国家投资项目居多,其中以平业生产加工项目为主,其次是服务行业,包括餐饮、旅游和咨询服务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中小企业在商业零售业的投资增加,贸易和商业零售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在淖外的新兴投资热点,例如,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主的我国中小企业在巴西、南非即前苏东地区投资建立的中国商品市场或中国城。诚然,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的跨国投资合作往往受资金规模的限制,造成许多不良后果: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调查欠缺;没有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对海外合作伙伴的资信掌握不够;国内投资方对海外项目的后期管理不够重视;本企业国化人才短缺但又无力聘请外部人才等。这一切都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失贝筻埋下祸根。此外,即便是那些初步取得成功的中小型海外项目,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往往也无力扩展业务,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