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_马加福

合集下载

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标题: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流感病毒传播的不断扩大和病毒耐药性的增加,对于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一些中药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以及相关的机制,希望为流感病毒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流感病毒,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流感病毒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呼吸道病毒,由于其易变性和高传染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传统的抗流感药物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对中药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一些中药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并揭示其抗病毒机制,为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研究方案方法2.1 中药筛选从已有临床应用的中药库中筛选具有潜在抗流感病毒活性的中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初步评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能力。

2.2 动物模型建立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如小鼠或雏鸡模型,用于进一步评估中药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

2.3 分子生物学实验使用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中药对病毒复制、病毒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其抗病毒机制。

2.4 组织病理学研究对动物模型中药治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中药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病变等的修复作用。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实验数据,对中药的抗病毒活性、病毒复制能力及相关机制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图表形式进行结果呈现,以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结合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总结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及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讨论实验结果与现有研究的一致性、差异性,并探讨可能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意义。

结语: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揭示了一些中药的抗病毒活性及其相关机制,为开发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和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以期为抗流感病毒的治疗提供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中药抗病毒

中药抗病毒

中药抗病毒2篇中药抗病毒(一)一直以来,中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中药作为一种自然草药的形式,它在抵御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从根源上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抵抗力。

一种常见的中药抗病毒方法是使用中草药浸泡或煮汤。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保护或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例如,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草药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种病毒感染,如流感、肺炎、水痘等。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加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另一种中药抗病毒的方法是采用中药复方制剂。

这些制剂是由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可以综合发挥各种草药的功效,进一步增强抗病毒能力。

例如,黄连素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它具有抗病毒、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多项研究中发现,黄连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的各种病毒感染,包括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中药抗病毒的疗效已在很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使用中药抗病毒的过程中,仍需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中药,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其次,要注意中药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滥用或超量使用中药。

最后,还要注意中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中药抗病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在传统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对中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发掘它的更多潜力,为保护人类免受病毒侵害贡献力量。

中药抗病毒(二)病毒感染是世界各地都面临的挑战,但是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却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中药抗病毒具有多种独特的机制和作用方式,可以在抵御病毒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中药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许多中药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病毒的核酸合成和蛋白质复制等关键过程。

例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黄芩中的黄芩素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复制。

中药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功能

中药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功能

浙江畜牧兽医2022年第5期收稿日期:2022 01 24中药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功能孙耀华(辽宁省台安县畜牧兽医科技中心,辽宁台安114100)中图分类号:S85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2)05-0032-001 我国历史悠久,中药源远流长。

目前,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药源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药品种已达2.8万多种,这些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极待开发利用,防治人和畜禽鱼的疾病,大有可为,前途广阔。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动物医学专家的报道,笔者就中药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功能进行简单介绍,供读者在防治畜禽疾病中参考和选用。

1 抗病毒中草药的药用机制抗病毒中草药能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增强宿主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特别是植物活性多糖制剂,经国家权威机构药理、药效研究证明,具有激活、增加和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

1.1 抗病毒中草药1.1.1 抗流感病毒的中草药 黄芪、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黄药子、白药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丹花、连翘、虎杖、苍术、贯众、茵陈、柴胡、葛根、桂花、防风、白芍、紫菜、石韦、大蒜、黄精、芜花、海藻、诃子、艾叶、紫菀、佩兰、橄榄、常山、罗布麻、一枝花、夏枯草、侧柏叶、鸭跖草、鱼腥草、穿心莲、食醋、葱、姜等。

1.1.2 抗疱疹病毒的中草药 黄芪、金银花、侧柏叶、紫花地丁、马齿苋、白头翁、射干、虎杖、黄精、白芍、地龙等。

1.1.3 抗腺病毒的中草药 蒲公英、金银花、穿心莲、板蓝根、鱼腥草、四季青、夏枯草、贯众、青蒿、麻黄、射干、茵陈、黄芪等。

1.2 抗病毒的天然活性制剂 主要有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多糖注射液等,本品均以黄芪为主要成分。

1.2.1 黄芪注射液 能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基因,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作用,通过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抗病毒的作用。

抗病毒药作用机理有哪些

抗病毒药作用机理有哪些

抗病毒药作用机理有哪些在当今世界,病毒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变得至关重要。

抗病毒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干扰病毒的生命周期,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实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病毒药作用机理:直接抑制病毒复制这是抗病毒药物最直接的作用机理之一。

这类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干扰病毒复制的过程,比如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所需的核苷酸合成等。

通过这种作用,药物能有效地降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速率,从而减轻感染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增强宿主免疫反应有一类抗病毒药物并非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而是通过增强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抵抗病毒。

这类药物能够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病毒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从而加速感染的消除过程。

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有些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这类药物通常会干扰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结合,或者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内后的释放和复制过程,从而有效地降低病毒感染的程度和范围。

扰乱病毒颗粒组装和释放另一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病毒颗粒的组装和释放过程。

这类药物能够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成熟的病毒颗粒,或者阻断病毒颗粒的释放过程,从而减少新生病毒的数量和传播速率,达到抑制病毒感染的效果。

综上所述,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增强宿主免疫反应、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扰乱病毒颗粒组装和释放等多种作用机理来抵抗病毒感染。

针对不同的病毒和感染机制,科研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风险。

中药预防传染病的原理

中药预防传染病的原理

中药预防传染病的原理二是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药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黄酮等,这些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中药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是祛邪解毒。

中药中的祛邪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驱虫等作用,可以直接抑制和消除病原体,减轻病情。

同时,中药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减轻毒素对人体的损害。

四是扶正固本。

中药中的扶正药物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作用,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抵抗力。

在预防传染病过程中,扶正药物可以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是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在预防传染病时,中医会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个体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采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

六是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中药预防传染病不仅注重未病先防,还强调既病防变。

在疾病初期,中药可以迅速抑制病原体,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中药还可以调理人体机能,促进康复。

中药预防传染病的原理丰富多样,具有调整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祛邪解毒、扶正固本、辨证施治等特点。

在我国的疫情防控中,中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其在预防传染病领域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中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在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旦失衡,便会产生疾病。

中药通过药性的阴阳五行属性,对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采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可以帮助身体清除邪气,保持阴阳平衡,防止流感病毒的侵袭。

中药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药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黄酮等,这些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例如,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含有的黄芪多糖就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的价值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的价值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的价值一、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理论基础1. 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药通过药物的作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机体达到内外环境的和谐状态,从而提高抵抗力,抵御病毒侵袭。

2. 强化脏腑功能:中医药注重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增强脾胃、心肺、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3. 祛邪解毒:中医药针对病毒性疾病的特点,采用祛邪解毒的药物,直接抑制病毒活性,消除病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4. 扶正祛邪:中医药强调扶正祛邪相结合,既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又针对病毒进行清除,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的实践应用3. 防治艾滋病: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如扶正解毒颗粒、消渴康颗粒等中成药,具有调整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抗病毒作用,对于艾滋病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三、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特点1. 整体观念:中医药强调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内外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目的。

2. 个性化治疗:中医药针对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毒副作用小:中医药采用天然中草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长期服用。

4. 预防为主:中医药注重预防疾病,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强化脏腑功能等方法,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为我国病毒性疾病的防控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机制,提高中医药的防治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理论根基1. 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药通过药物的作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机体达到内外环境的和谐状态,从而提高抵抗力,抵御病毒侵袭。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根据个人体质,使用具有调和阴阳作用的中药进行预防。

2. 强化脏腑功能:中医药注重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增强脾胃、心肺、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浅析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

浅析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

·129·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2期(下转第132页)浅析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任秀伟(山东省莱州市夏邱畜牧兽医,山东莱州 261400)摘要:在生物学中,病毒一直都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种类,病毒有着一定的致病特征,这也导致了大多数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无法产生直观的治疗成效。

当前,病毒类病害的防范与治疗方面效果最为明显的便是疫苗以及化学合成物,以及外源性细胞因子等。

而中医药的主要特征和优势便在于药材种类丰富、基本对于机体损伤更低、成本投入低等,同时还可以帮助动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毒的进一步损害,以及防止细胞由于病毒而产生病变,实现病况的暂缓,同时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重要抗病毒;兽医临床;作用机理0 引言现阶段,在防治病毒类病害过程中,虽然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疫苗,但是由于病毒的种类繁多,每种血清大多只能针对个别病毒能够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也较为复杂。

而西药的抗病毒种类非常少,并且治疗效果也并不明显,而且近些年并没有研发出新的抗病毒药物。

外源性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2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毒的发展,但是如今这种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只能够在一些基本的临床试验中发挥作用,具体的实践运用还需技术成熟之后才能确保绝对安全。

中药临床防治的方法副作用非常少,并且在控制细胞病变、治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性方面则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1 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在兽医临床中,用作抗病毒的药物比较多,而且大多数都为商品名。

中药制剂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单位中药提取物所制备的中药制剂以及重要复方制剂。

单味中药制剂通常都用来进行抗菌消炎、抗病毒等,比如用来治疗一些宠物猫或狗的肺炎、慢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的鱼腥草注射液;有着优秀抗病毒效果,并且在各种病毒病治疗方面运用的穿琥宁注射液;有着益气补身疗效,常用作猫狗等宠物体弱多病以及病毒所引起的心功能缺陷治疗的黄芪注射液。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方案: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与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

细胞系可以选择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动物模型可以选择小鼠模型。

2. 中药筛选及提取物制备选取已知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药进行筛选,以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试验为依据,综合考虑病毒抑制率、临床药效等指标,筛选出具有较好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

根据筛选结果,选取最优中药开展后续实验。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采用标准的药物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水煎、醇提等。

3. 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使用流感病毒株进行细胞感染实验和动物感染实验,建立适宜的感染模型。

细胞感染实验可以使用H1N1病毒株感染细胞系,动物实验可以选择BALB/c小鼠进行呼吸道感染实验。

4. 中药抗流感病毒实验设计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到细胞培养基或小鼠饮水中,根据一定的剂量梯度和时间差异,进行不同浓度和时间的处理。

对照组可以给予空白对照或阿司匹林治疗(最常用的抗流感药物之一),观察中药在不同条件下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5. 数据采集与分析细胞实验中,通过检测病毒复制指标如病毒载量、细胞病变、基因表达、蛋白质表达等来评价中药的抗病毒活性。

动物实验中,通过观察小鼠体重、病程、生存率等指标来评价中药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数据采集后,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双变量分析等。

三、预期结果:通过以上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分析,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中药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2. 可以明确中药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如调节病毒复制、激活免疫反应等;3. 对比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4. 结合实验结果,为中药制剂的开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技术
顾问
2011.
5

兽药

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目前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而中医药临床防治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能调节整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1直接抗病毒作用直接杀灭是指药物对病毒侵入细胞前的杀灭作用。据报道,大黄醇提取液中的蒽醌类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有人研究甘草甜素对带状疱疹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板蓝根对疱疹病毒有杀灭作用而非抑制作用。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如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甘草甜素衍生物)、生物碱及苷类等,都是阻止病毒颗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过程,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有人研究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如1毫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加入0.25毫升甘草甜素,或者等剂量静脉注射,就可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全部死亡,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据报道,中药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同时也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阻止病毒由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浸染。有人报道,带状疱疹病毒体外感染细胞16小时后加入甘草甜素,可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扩散。硫酸葡聚糖和硫酸戊聚糖能够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和抑制病原向培养液的释放,从而阻止病毒由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的侵染。2间接抗病毒作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中枢免疫器官和脾脏、淋巴结外周免疫器官,他们的状况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有人发现黄芪和淫羊藿、红花合剂可以显著提高小公鸡的腔上囊重量。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均能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人报道,“玉屏风散”(主要成分为防风、黄芪、白朮等)不仅可显著性地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且对环磷酰胺所造成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据报道,“白虎汤”(主要成分为知母、石膏、甘草等)中的钙离子可以增强家兔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成熟,“白虎汤”对肺泡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牡丹皮中的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在体外亦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对乳液的吞噬功能。丹皮酚的雾化吸入还能提高肺部巨噬细
胞的吞噬率。
增强强机体的体液免疫。抗体是抗病毒体液免疫的主要
因素,分泌型IgA可防止病毒的局部入侵,IgG、IgM可中断已
入侵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据报道,给小鼠每天腹腔注射
“参芪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党参、黄芪各0.5克),连续5
天。结果使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增强,血清抗体效价提高。此外,
白朮、淫羊藿、枸杞子均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使血清中
IgG、IgA、IgM水平提高。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T细胞介导的机体重
要的免疫反应,可以抵抗细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宿主细胞内
增生的细菌感染。因为抗体不能进入受感染的细胞,细胞内病
毒的消灭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有人报道,淫羊藿多糖可促进小
鼠胸腺成熟细胞的释放,并直接增强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据报道,“小柴胡汤”(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芩、人参等)对细
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显著的增强作
用。
诱导产生干扰素(IFN)。干扰素是天然的非特异免疫防
御系统,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入侵部位的细胞产生的干扰
素可渗透到临近细胞而限制病毒向四周扩散。干扰素本身对
病毒无灭活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正常的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
蛋白和抑制病毒高分子生物合成,使细胞获得抗病毒能力。现
代研究证实,中药中有许多具有内源性IFN诱生作用或促诱
生作用的药物,如从香菇中提取的香菇素在小鼠中能诱导血
清IFN,有人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制剂能诱生
Ⅱ型IFN,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据报道,青蒿中的青蒿
琥酯在体内能诱生耐酸不耐热的干扰素。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性。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
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能在体内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
染的细胞,起到免疫监视和抗感染作用。据报道,绞股蓝总苷
每天400毫克/千克,给小鼠灌胃10天,能显著提高因环磷酰
胺引起的NKC活性低下。此外生地、熟地、山药、补骨脂、仙灵
脾均能使老龄机体NKC活性明显升高。
改善病毒所致机体的不良反应和病变。有人给小鼠经鼻
腔内接种流感病毒,“葛根汤”(主要成分为葛根、升麻、秦艽
等)口服给药。结果发现,“葛根汤”可推迟小鼠体重下降,并
能拮抗肺的变性,同时具有解热作用。有人报道,给小鼠灌胃
“正柴胡饮”(主要成分为柴胡、陈皮、防风等),能显著抑制
流感病毒在鼠肺内的增殖及由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并呈明
显的量效关系。同时,能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
活时间。苦参中的苦参碱可减轻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细胞的变
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马加福
(黑龙江省龙江县兽医卫生监督所161100)

觽訉訚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