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有毒物质》参考教案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案
年级九年级主备人王敏课题10.3远离有毒物质学科化学复备人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实验探蛋白质的一些重要性质并解释生活的有关的问题。
3.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拒绝烟草,远离毒品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使自己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重点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获奖教案下载(山东省县级优课)

本单元的前两节教材介绍了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和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从正面讲人与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本节内容则是从另一方面讲外部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能使学生全面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概念。
而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知道错误使用或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知道吸烟、吸食毒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也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是有毒的,多数学生也养成了不吸烟、不吃变质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是,烟草和变质食物中的有害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何危害?重金属盐为什么对人体有害?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对上述问题学生还了解的还全面。因此本节教学的起点应定位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从化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初步形成自觉抵御有害物质侵害的意识。
2.实验:
步骤:取少量鸡蛋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分别加入桌上的盐溶液,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注意药品不要洒落,避免沾手,避免入口
提问:通过实验以氯化铜为例说明是金属离子还是酸根离子使蛋白质变性?
说明:这是化学中常用的对比法。
说明: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重金属离子,他们的单质的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常见的铁、铜、铅、锌、汞、银、钡、铬、镉、镍、锰等的可溶性的重金属盐都可使蛋白质变性。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实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琳琅满目的食品。
提问:这些食品可以提供给我们日常所需的各类营养素,但是他们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呢?
鲁教五四制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远离有毒物质 教案

5.3 远离有毒物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食品添加剂、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拒绝烟草,远离毒品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有关毒品的化学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拒绝和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如何证明鸡蛋清中含蛋白质?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鸡蛋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蛋白质灼烧后能发出一种特殊气味,且鸡蛋清凝固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二、探究新知一、有毒物质的种类(一)、重金属盐1、提问:(1)常见的重金属盐有哪些?(2)重金属盐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的?结论:蛋白质在热、酸、甲醛及重金属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
讨论:1.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在去医院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2.医院常用下列手段来杀菌消毒,请解释原因: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紫外线照射病房?3.长期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对人体有无危害?为什么?4.怎样解释生活中的这些事例?经常晒被子?流行感冒时室内用醋熏?豆浆中加盐卤制成豆腐?三、合作探究二、不吃变质的食品1.变质食品的特征:2.变质食品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特征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其中以B1毒性最大。
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黄曲霉毒素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具耐热性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280℃。
远离有毒物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远离有毒物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毒物质,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危害。
2.掌握如何防止有毒物质对健康造成伤害的方法。
3.能够识别化学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二、教学重难点1.有毒物质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化学实验室中的有毒物质及其防护措施。
三、教学内容分析1. 有毒物质的定义和危害首先,教师应该介绍有毒物质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有毒物质是指损害生命或健康的物质。
接着,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来说明有毒物质可能造成的危害,比如严重的中毒、癌症、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等,让学生认识到有毒物质的危害性。
2. 有毒物质的来源在了解了有毒物质的危害之后,教师可以讲解有毒物质的来源,如化学品、某些食品等,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这些有毒物质。
3. 有毒物质的防护措施针对可能会接触到有毒物质的情况,教师应该讲解有毒物质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同时向学生展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4. 化学实验室中的有毒物质及其防护措施在实验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并让学生明白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课内容,讲解化学实验室中特定有毒物质的防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有毒物质的危害和防护措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毒物质的来源和防护措施,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识别有毒物质的能力是否提高。
2.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对有毒物质的认知和防护能力,进行调查问卷,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计划时间教学过程第1-2课时引入,有毒物质的定义和危害。
第3-4课时有毒物质的来源和预防措施。
第5-6课时化学实验室中的有毒物质及其防护措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远离有毒物质-教案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案
课标要求:
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毒素、毒品等对人体生理活动造成的危害。
2、逐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讲授外部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循序渐进的讲来。
对学生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建议:
1、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应分清哪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并远离有毒物质。
2、要结合所学,拓宽视野。
要通过书籍报刊、网上查询、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等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3、可结合一些警示性标语如“吸毒一口,掉进虎口”等来加深对吸毒危害的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3、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知识点(重点、难点):
1、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2、有关香烟、毒品等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摄取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
学习过程:
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中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需的,只要摄入不过量,便不会造成中毒,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些同学往往一概而论,出现错误。
《远离有毒物质》教案(鲁教版化学)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知识梳理一、预防无机盐中毒1.除了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主要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的无机盐。
这些无机盐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进入人体。
2.蛋白质在受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丧失。
二、不吃变质食品霉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能产生有毒的霉菌毒素,其中毒性较大的是___________。
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___________以上的高温才能使其完全破坏。
三、拒绝烟草和远离毒品1.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其中最为有害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烟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结合,导致红细胞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严重时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3.常见的毒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药物的依赖性,即通常所说的“毒瘾”。
请牢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离毒品就是保护你自己。
知识导学1.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消失理解为: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吸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10.3 远离有毒物质 教案设计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教学重点1.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2.有关香烟、毒品等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摄取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2011年7月,上海浦东康花新村3岁的依林发了高烧,医生建议做全套检查,其中包括血铅项目。
她被检测出血铅浓度超过了300ug/L,是康花新村发现的第一个血铅超标儿童。
按照现行标准,血铅的正常范围应在0-100ug/L之间,100-199微克/L为铅中毒,200-249微克/L为轻度中毒,250-449微克/为中度中毒,超过450ug/L即为重度中毒。
从8月起,该村竟然有26名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近几年我们知道的中毒事件,逐年增多,如何远离它们,保护我们的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了课题。
由此引入新课。
任务一[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鸡蛋清凝结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人几滴CuSO4溶液鸡蛋清凝结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鸡蛋清凝结变黄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入儿滴甲醛鸡蛋清凝结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加热鸡蛋清鸡蛋清凝结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用玻璃捧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蛋白质灼烧后能发出一种特殊气昧[结论]:人体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遇到、、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消失。
任务二在掌握了蛋白质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老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拨。
远离有毒物质

《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素、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并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体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前两节学习了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和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从正面讲人与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本节则是讲外部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能使学生全面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概念。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知道吸烟、吸毒对人体是有害的,也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是有毒的,大多数学生也养成了不吸烟、不吃变质食物等良好生活习惯。
但是,烟草和变质食物中的有害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何危害?重金属盐为什么对人体有害?对此学生还了解的很不全面。
因此本节从化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初步形成自觉抵御有害物质侵害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我们生活中有毒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用品【教学过程】主题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情境导入”:漫长的“谋杀”--古罗马帝国的衰败八大公害事件之水俣病、痛痛病自学课本87页,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重金属盐?含汞、镉、铅、铬、锰、铜和钡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
如:CuSO4、BaCl2等可溶性重金属盐。
2、重金属盐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可通过饮用水和不健康食品直接进入人体,也可能被动植物摄入或吸收后通过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还可通过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
“自主探究”:问题:重金属盐会破坏人体什么成分的结构?小组合作,建立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后进行实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食品添加剂、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拒绝烟草,远离毒品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知识点(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毒品的化学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拒绝和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教学准备:
鸡蛋清、醋酸铅、浓硝酸、甲醛、酒精灯
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