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一书,在1597年最初出版时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增至38篇,1625年增至58篇,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培根在这本书中,用篇幅短小的文章,来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正如他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
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难免会有贵族气息,也难免要工于心计老于世故,但他在《培根随笔》中表现出的自己却截然不同,热衷于哲学、事业和生活。所以有人说《培根随笔》既可看成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能看作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培根在《谈君权》中说,“渴望的东西少,恐惧的东西多,
这实在是一种可悲的心态。而帝王的情况一般都是这样。因为他们至高无上,无所希求,所以搞得他们的精神更加萎靡;成天疑神疑鬼,总觉得险象环生,又使他们心里更加阴暗。“我觉得这不仅是培根常年居于官场的经验之谈,也有他哲学思想的启发而得出的关于人性的感慨。
而培根《谈养生之道》中所展现给我的,不是一个精于事故的政治家,而是一个乐于享受9生活,乐于享受生命的老人。
《谈父母与子女》中,培根又一次变身,既像一位富有经验的教育家,又像一个熟读父母内心的儿子。他在人性方面的见解仍很独到,也十分合理。在十七世纪,能与今天的教育观如此接近,培根真的令我惊讶。
刚开始读《培根随笔》,真的是枯燥,但是自己也慢慢发现,培根能给予我们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