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讲义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环境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2.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3.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重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

环境社会学在探讨环境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各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力图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据和社会影响,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对策。

第一节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环境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转变以及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

1、工业革命以来,尤其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著名的"伦敦雾".如在 1952 年被称为"神秘的杀手雾"期间,一周之内就死了 4703 人,而前一年伦敦同一时期的死亡人数是 1852 人。从 1952年到 1962 年,烟雾不断袭击伦敦,而且每次都伴随着异乎寻常的死亡率.

2、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开始觉醒。

1962 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寂静的春天》最深刻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对"控制自然"保持警醒.《寂静的春天》一书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该书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像《溺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南北战争一样,《寂静的春天》引发了个现代环境保护运动。该书被评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 10 部重要著作之一,是近 50 年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书。

1972 年,另一部对环境意识启蒙和环境运动起到推被助澜的著作一- ((增长的极限一一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是以丹尼斯·米都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科学家运用数学模型对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一种预测,该书认为 z 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持续增长,而且是以指数增长的方式增长着,但是,地球是有限的,"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掠消梧方面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限有朝一日在今后 100 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

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

3、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环境状况的日趋恶化,公众对于环境的关心程度也在增长。从 20 世纪60 年代末起,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千百万人不断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

环境运动的发展也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行动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1970 年 4 月 22 日,美国出现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大约有 2000万人参加,这一天,各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求政府保护地球;同年,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署。 1972 年 6 月5 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二、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从时间上来讲,环境社会学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其标志是美国社会学者卡顿和邓拉普的文章《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于 1978 年在《美国社会学家》杂志第 13 卷上的发表。现在一个基本共识是第一次使用"环境社会学"这个名称的是克劳斯纳"环境社会学"一词出现在他于 1971 年出版的《论环境中的人》一书中。而在这之前,虽然没有使用"环境社会学"这个名称,但已有部分社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2、发展

美国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不仅体现在上述一些相关研究和"环境社会学"名称的出现上,还体现在一系列组织机构的设置上,从而实现了环境社会学的体制化。1973 年,美国"社会问题研究委员会"建立"环境问题分会 '1974 年,为促进"环境社会学分会"的建立,美国社会学学会组建了"环境社会学特别委员会",次年, "环境社会学分会"正式成立。

在美国之外,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都比较缓慢。

3、停滞

在美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从整体上看,美国环境社会学开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势。

美国环境社会学之所以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原因之一是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严影响了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出现了停滞甚至是衰退的迹象,原先深受环保政策打压的一些企业主将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的原因归结为太为严格的环保政。1980 年,共和党极端保守派里根以绝对优势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胜利,从此,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为了保持经济的有效增长,在反环境保护主义力量的促动下,里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反环境"政策。

4、再发展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整个局势的改变,环境社会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全球化的扩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国际问题,由此引发了环境运动的进一步高涨,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环境社会学一改 20 世纪 80 年代的颓势而呈现一种蓬勃向上的态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其次,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以及越来越受重视。

再次,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

最后,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与美国相呼应,环境社会学在世界各地也先后发展起来。在欧洲,到了 20世纪 80 年代,针对环境议题的实证研究在英国开始涌现。到了 90 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全国性社会学自治组织中(如西班牙社会学会、英国社会学会等)已经正式建立了环境社会学组织。

5、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中国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的。从中国社会学会在 1992 年设立"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环境社会学在中国才逐步被确认为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但总的来看,中国环境社会学出现较大发展还是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

二是环境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越来越多;

三是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发挥组织作用;

四是已经连续多次举办"环境社会学"研讨会。

第二节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卡顿和邓拉普在文中主要是讨论研究范式的问题,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尚

没有明确阐述。这就造成了当前世界环境社会学界在学科定位上的混乱。

国内多种教科书的定义:“环境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个定位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这种分歧源于研究者对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综合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关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

第一,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问题。

一、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哈姆菲利和巴特尔认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还要通过研究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剧,来探讨人类在利用环境时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文化价值、信念和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