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株洲中考历史试卷

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改为:翘(qiáo)首而望,屏(bǐng)息敛声。 2.【答案】B 【解析】B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目不窥园,沥尽心血。C坦荡如砥。D矫揉造作,附庸风雅。 3.【答案】D 【解析】(1)判别:根据不同点加以区分,辨别是非;察觉出或辨别出容易与邻近或其他事物相混淆的某事物。评判:判定胜负或优劣的定论、判断、意见,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语境中所针对的是“历史人物”,方式是“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所以选“评判”。(2)学历:指曾在学校结业或毕业之后得到的一纸文凭。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这里的语境强调的是能力,所以选“学力”。(3)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精力高度集中。褒义词。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贬义词。根据语境选“全神贯注”。所以选D。 4.【答案】C 【解析】A语序错误。“讨论”和“聆听”对调位置即可。B残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D不合逻辑。改为“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答案】C 【解析】C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6.【答案】(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星河欲转千帆舞 殷勤问我归何处 (4)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AUMwUK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迸(bmg)发夹(ji d)杂风驰电掣(ch e)白雪皑皑.(8 ) B.桎梏(k u)信笺(ji d)咄(du o )咄逼人怙恶不悛.( qu d n) C.毗匕(p i)邻愤懑(mE)刚愎(b 1)自用拈(ni m)轻怕重 D.谥(sh 1) 号埋(m岔)怨锂(z e ng)光瓦亮苦心孤诣.( y 1)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蔓延不胫而走披星戴月沽名钓誉 B.候鸟按步就班事必躬亲仗义直言 C.精粹察言观色坚苦奋斗别出心裁 D.偌大各行其事老马识图出人头地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②再翻过个儿包上 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 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原文默写(共8 分,每空1 分) 5.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 (3)李白的《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 乐观心态。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 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三)按要求答题(共9 分) 6.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齐对话。(4 分) 最近一次关于“理想”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鼓励大家立鸿鹄之志,将“鸿鹄”的“鹄”读成了“he”。同学们先是面面相觑,但很快有同学笑出声来,老师表情严肃,追问原因。大家都不敢回应。这时,老师点到小红的名字。为化解尴尬又不回避问题,你会怎么应答呢?你 心目中有智慧的老师会怎么应对?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分)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2.(1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图,该变法 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3.(1分)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4.(1分)有一幅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书法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5.(1分)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1分)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废除丞相B.大兴文字狱C.执行削藩政策D.设立军机处 7.(1分)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8.(1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董必武 9.(1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10.(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②刻猪纹黑陶缸③人面鱼纹陶盆④粟的朽粒(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 D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开疆拓土 D.焚书坑儒 3.右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C ) A.江南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 4.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B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 D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6.“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B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 8.“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C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17年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7年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 ...的一组是 A.和煦.(xù)更.(ɡènɡ)上层楼兴.(xìnɡ)高采烈 B.驯.(xùn)服恪.(kè)守不渝拐弯抹.(mò)角 C.稽.(jī)查谑.(xuè)而不虐厉兵秣.(mò)马 D.炮.(pào)制甚.(shèn)嚣尘上心宽体胖.(pà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瑰丽玲珑剔透满载而归蔚然成风 B.清澈名列前矛嬉笑怒骂应接不遐 C.颔联筚路蓝缕百尺竿头暴殄天物 D.赝品噤若寒蝉莘莘学子动辄得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4)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有德之人的作风,所以孔子说“, ”。(《论语·学而》)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全对话。(4分) 小红即将中考。一天,晚饭后—— 妈妈(对小红爸爸):我们单位今晚有急事,你陪小红复习功课吧。 爸爸:不行啊,我要去见老远来的一位重要客户呢。 妈妈(生气):你……究竟是客户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爸爸:当然是客户重要了。 妈妈:既然你认为客户重要,干脆跟他去过好了!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图,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是() A.秦国楚国B.齐国楚国C.秦国韩国D.魏国赵国 2.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D.公元2世纪20年代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4.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 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已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张仲景B.华佗 C.李时珍D.扁鹊 6.“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7.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如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中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10.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11.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制定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得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 A.大陆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海峡两岸实现了“小三通”

(高清版)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株洲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迸.(b èng )发 夹.(ji ā)杂 风驰电掣.(ch è) 白雪皑皑.(ái ) B.桎梏.(k ù) 信笺. (ji ān ) 咄. (du ó)咄逼人 怙恶不悛.(qu ān ) C.毗.(p í)邻 愤懑. (m èn ) 刚愎. (b ì)自用 拈. (ni ān )轻怕重 D.谥. (sh ì)号 埋.(m án )怨 锃.(z èng )光瓦亮 苦心孤诣. (y ì)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蔓延 不胫而走 披星戴月 沽名钓誉 B.候鸟 按步就班 事必躬亲 仗义直言 C.精粹 察言观色 坚苦奋斗 别出心裁 D.偌大 各行其事 老马识图 出人头地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 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 ②再翻过个儿包上 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 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 负的乐观心态。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齐对话。(4分) 最近一次关于“理想”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鼓励大家立鸿鹄之志,将“鸿鹄”的“鹄”读成了“h ào ”。同学们先是面面相觑,但很快有同学笑出声来,老师表情严肃,追问原因。大家都不敢回应。这时,老师点到小红的名字。为化解尴尬又不回避问题,你会怎么应答呢?你心目中有智慧的老师会怎么应对? 老师:小红,你说说怎么回事? 小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注:当前天然气液化成本、运输成本较低 (1)根据表一,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根据表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据以上结论,为了化解中美贸易失衡的矛盾,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7分) (一) 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即使再贵州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塌。总之,此时中国流行的家具,如餐桌、书案、坐塌,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 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题 --------------------无 -------------------- 效------------

2017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附详细答案)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 )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2.图1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 图1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银元 4.表1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5.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 A .造纸技术的改进 B .印刷技术的进步 C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对外交流的发展 7.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8.图2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 ) A .史学 B .农学 C .建筑学 D .医药学 9.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 )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图2 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严复 1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12.19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图3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 图3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和煦(xù)更上层楼(ɡènɡ)兴高采烈(xìnɡ) B.驯服(xùn)恪守不渝(kè)拐弯抹(角mò) C.稽查(jī)谑而不虐(xuè)厉兵秣马(mò) D.炮制(pào)甚嚣尘上(shèn)心宽体胖(pànɡ)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瑰丽 玲珑剔透 满载而归 蔚然成风 B.清澈 名列前矛 嬉笑怒骂 应接不遐 C.颔联 筚路蓝缕 百尺竿头 暴殄天物 D.赝品 噤若寒蝉 莘莘学子 动辄得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B.名列前茅应接不暇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答案】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找出主干。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语序不当、把“掌握、接受和理解”改为“接受、理解和掌握”。B项:重复赘余,用词不当。把“举行的”。把“告诉” 改为“宣布”。D项:用词不当。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 ”。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株洲市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卷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 ...的一组是(D) A.和煦.(xù)更.(ɡènɡ)上层楼兴.(xìnɡ)高采烈 B.驯.(xùn)服恪.(kè)守不渝拐弯抹.(mò)角 C.稽.(jī)查谑.(xuè)而不虐厉兵秣.(mò)马 D.炮.(pào)制甚.(shèn)嚣尘上心宽体胖.(pà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B) A.瑰丽玲珑剔透满载而归蔚然成风 B.清澈名列前矛嬉笑怒骂应接不遐 C.颔联筚路蓝缕百尺竿头暴殄天物 D.赝品噤若寒蝉莘莘学子动辄得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C)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C)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4)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有德之人的作风,所以孔子说“, ”。(《论语·学而》) 5.(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常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50 分钟。试卷满分50 分。 历史(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 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C.1912年 D.1924年 5.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包产到户”改革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 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8.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 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 9.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和艺术大师中,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是 A.毕加索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 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

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卷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师院附中李忠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②刻猪纹黑陶缸③人面鱼纹陶盆④粟的朽粒(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 D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文字 C.开疆拓土 D.焚书坑儒 3.右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C ) A.江南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 4.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B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 D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6.“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bc18703541.html,]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B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100万元 D.领事裁判权 8.“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C )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试卷解析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 ...的一组是() A.和煦.(xù)更.上层楼(ɡènɡ)兴.高采烈(xìnɡ) B.驯.服(xùn)恪.守不渝(kè)拐弯抹.角(mò) C.稽.查(jī)谑.而不虐(xuè)厉兵秣.马(mò) D.炮.制(pào)甚.嚣尘上(shèn)心宽体胖.(pànɡ)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瑰丽玲珑剔透满载而归蔚然成风 B.清澈名列前矛嬉笑怒骂应接不遐 C.颔联筚路蓝缕百尺竿头暴殄天物 D.赝品噤若寒蝉莘莘学子动辄得咎 3.(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 鹜

三、标题 5.(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4)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有德之人的作风,所以孔子说“,”。(《论语?学而》) 四、标题 6.(4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全对话。 小红即将中考。一天,晚饭后﹣﹣ 妈妈(对小红爸爸):我们单位今晚有急事,你陪小红复习功课吧。 爸爸:不行啊,我要去见老远来的一位重要客户呢。 妈妈(生气):你……究竟是客户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爸爸:当然是客户重要了。 妈妈:既然你认为客户重要,干脆跟他去过好了! 小红说:。 7.(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2~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 表二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单位:万亿)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答案】 B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所以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2.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 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 D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 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故选D。 3.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 D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是因为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C推论 错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因此D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故选D。 4.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答案】 C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开元盛世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隋朝大运河 【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 依据所学,“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的是隋唐时 期的史实,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政府对外采 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隋唐时期的主题是繁荣开放。 故选C。 5. 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湖南省株洲市2019年中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湖南省株洲市2019年中考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 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píng)息敛芦的一刹那。 B. 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 ..(yùn 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C.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下而撒些秕.(bǐ)谷,棒上系(jì)一条长绳。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圆,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B. 他对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内心的期望到了诚徨诚恐的地步。 C. 黄与绿主宰看,无边无垠,坦荡如地,你忘了汽车在高原行驶。 D.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娇揉造作,副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______。 ②那一年他以同等________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______。 A. 判别学历全神贯注 B. 判别学历吹毛求疵 C. 评判学力吹毛求疵 D. 评判学力全神贯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