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系统作业资料讲解

最新信息系统作业资料讲解
最新信息系统作业资料讲解

第一章作业题

一、填空题

1.200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了《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概括为:、走出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2.大体上,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和。

3.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

、。

4.用友ERP-U8管理软件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即逻辑上分为:、

二、单选题

1.利哈伊大学教授JAMES A.HALL在出版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指出“会计职能应该从强调复式分录和通用会计原则转变为向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和帮助组织识别和控制业务风险转变。”关于这句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行业要按照IT 技术重新塑造自己

b.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职能更强调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和控制企业业务风险

c.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更加强调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

d.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很大扩展

2.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以下特征的是( )阶段:系统发展为以管理为核心的面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各子系统高度集成,从而实现它们间的信息快递和共享的目标;各级管理人员

包括会计人员以不同的权限进入系统,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处理;系统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重视会计数据的综合加工、分析和深层次的应用,为企业提供管理和决策的辅助信息。

a.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定点开发阶段

b.商品化会计软件面市阶段

c.会计软件由核算向管理转型阶段

d.向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3.下列那种缩写是不正确的()。

a.Enterprise Resource Processing,简称ERP

b.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

c.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

d.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

三、多选题

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但

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a.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b.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传输,进行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处理

c.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会计核算

d.能够实行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2.下列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有( )。

a.内嵌于ERP系统中,与业务高度集成共享信息

b.所有数据直接来自于基础业务信息

c.吸收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d.会计的核算、控制、决策支持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3.在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中,三层C/S 具有下列特点():

a.硬件环境为一个局域网或一般网络,其中选择一台或多台处理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

b.服务器存放共享的数据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

c.客户终端存放应用系统输入/输出界面操作

d.会计软件存放应用服务层服务器,完成业务处理

4.财政部2009年发布了财会[2009]6号“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

a.力争通过 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

b.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

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

c.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

d.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第二章作业题

一、单选题

1.用友ERP-U8软件中,第一次注册系统管理,应由()进行注册。

a.系统管理员admin

b.账套主管

c. 财务主管

d.业务操作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立账套时所设置的账套主管,系统默认其自动拥有全部权限

b.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设置操作员

c.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进行操作可以放弃或指定账套主管

d.操作员权限的设置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进行操作

3.启动系统管理,进行建立新的核算账

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我还给 大家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会儿我们装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使用性科学。 如果大家把这门课程学好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个软考.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这个证书.因为大家已经是毕业班的同学了,下半年可能就要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具体如何努力,当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就要多考一些资格认证,给自己添加一些砝码.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权威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两个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对这门科目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看完这两个例子后,大家能不能想到在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有没有同学想到的,跟大家说一下,没关系,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在这里我给大家列出了在我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区分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概念.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看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里程表显示80km/h,大家会有什么想法?这只是一个数据对不对?我们能根据它来判断是不是要加速还是要减速?如果这个速度,放在高速上的话,是不是司机要加速?但如果在市区内,是不是就要减速?所以,只有当司机看了里程表做出了加速还是减速的决策时,那个数据才是信息。 我叫两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 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2001年2月24日,香农在马萨诸塞州Medford辞世,享年85岁。贝尔实验室和MIT发表的讣告都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之父。 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我们应该牢记,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发现物体力学定律的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为阐明能量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1878)、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99)、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开尔文(Lord Kelvin,,而为阐明信息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就是香农。1824-1907). 按照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合格证书的效力以及社会对考试的认同程度,由国家组织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以下四种: 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又称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通过中远集团案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a.管理信息系统对具体工作效果的改变 b.管理信息系统对不同使用对象的支持方式 c.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运作、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信息的概念? 信息: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信知识。 3.选择题:信息(A) A 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 是数据的基础 C 不是商品 D 是消息 说明数据、信息、知识的联系。 数据是信息的依据,信息的载体,信息形成知识。 4.信息的度量单位是什么?信息度值的高低与信息价值的关系。 ‘ 1.信息的四个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四个要素的含义? 语义、差异、传递、载体 语义要素:可理解为人类语言的含义,也可以是非人类语言含义。 差异要素:差异大小体现信息的价值.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受到一些干扰,如噪声。信息差异越小,信息越有使用价值。 传递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流,编码和解码,噪声与干扰,反馈与前馈. 载体要素:信息的依附体,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信息的媒介,如纸张,光盘,硬盘等等。

2.如何理解信息管理? 以最小投入去获取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3.结合信息系统说明系统的构成。 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一些元素按照一定法则构成和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系统---特点 1.系统由部件组成,各部件处于运动状态; 2.部件间存在联系; 3.系统总性能大于个部件性能的和;1+1〉2 4.系统状态可以转换,而且这种转换可以控制。 通常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机制组成。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与那些因素有关? 第二章 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C A.奖金分配B.选择销售对象 C.厂址选择D.作业计划 在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结构化决策的是A A.工资分配B.作业调度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分享[1]1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1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12、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一个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与采用的开发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已有多种开发方法,而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方法。对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言,不是所有方法都适合该系统的开发,也不是一个系统只能用到一个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找到合适的方法,同时提出几种方法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点,作为新的开发方法。 【关键词】:信息系统;结构化;方法;原型法 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方法概述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等的组合。它涉及的知识面广,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常见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方法。 (一)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在70年代末,为解决当时的“软件危机”而产生的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系统开发方法。它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自顶向下的整体分析和设计和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其开发过程(一个生命周期)为: (1)系统规划:初步调查,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及实施进度,进行可行性研究; (2)系统分析:分析业务流程、数据与数据流程、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方案; (3)系统设计:进行总体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设计,给出设计方案; (4)系统实施:进行编程和人员培训及数据准备; (5)系统运行与维护: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局部调整,出问题时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请求。 (二)原型法 原型法是80年代在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第4代程序生成语言(4GL)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它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

管理信息系统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1.2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答]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物流”是实物流动的过程。物资的运输,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直至销售都是物流的表现形式。 “资金流”指的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流的流动过程。 “事务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例如原材料进厂进行的验收、登记、开票、付款等流程;厂长作出决策时进行的调查研究、协商、讨论等流程。 信息流与其它三个流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信息流”伴随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它三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件资源。 1.3 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说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因为人有脑子,存储了大量信息。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只有经过解释以后,它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目的。而解释数据的正是人。 1.4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知识分享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01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0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03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上层管理部门要本部门达到的目标,关系到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水平和种类以及确定获得资源、使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厂址选择,开拓新市场等。 04 业务流程重组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05 企业流程重组就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06 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企业(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07 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08 诺兰阶段模型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Nolan )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 09 MRP-II 是以物料需求计划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10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life cycle)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11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是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它的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12 可行性分析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开发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 13 原型法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14 数据结构描述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15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16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它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17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儿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18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及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

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题目讲解学习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 A.人、信息、信息技术 B.人、计算机、系统 C.计算机、信息、网络 D.系统、计算机、信息 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C.程序、数据和文档D.程序和数据 3. 一门课可以由多名学生选修,一个学生也可以选修课程,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 A.1:1 B.1:n C.n:1 D.m:n 4. 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5.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A.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C.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 6. CRM和ERP分别指的是() A. 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B. 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C. 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D.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7. 数据库设计属于()阶段。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运行 8. 某大学的学生学号(共7位)按如下规定生成:前两位表示年级,中间两位表示系,后三位表示顺序号。例如:9704026表示1997年入学,在计算机系,第26名注册,这种代码属于() A.顺序码 B.层次码 C.系列顺序码 D.矩形码 9. 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10.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11.关于计算机辅助管理不正确的叙述是() A.事务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 B.事务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C.决策支持系统一般比管理信息系统规模大 D.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嵌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 12.数据流程图具有() A.概括性和具体性 B.具体性和抽象性 C.抽象性和概括性 D.直观性和具体性 13.数据处理的两大类方式是() A.成批处理和顺序处理方式 B.成批处理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C.顺序处理和直接处理方式 D.顺序处理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14.子系统划分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 A.功能划分 B.顺序划分 C.数据划分 D.过程划分 1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原型是() A.系统的概念模型 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 D.可运行的模型 16.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是() A.概念系统 B.逻辑系统 C.物理系统 D.实在系统 17.下列不属于配送系统的主要子系统的是() A.顾客定单子系统 B.库存补充子系统 C.资金管理子系统 D.账目维护子系统 18.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依据是()。 A.总体规范方案报告 B.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可行性报告 D.系统实施报告 19.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所处的阶段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维护 20、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不同特征是()。

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21 基于J2ME-GPR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许立春; 陈勇; 李传之宿迁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2-16 3 156 22 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刘奇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01-18 212 23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可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期刊】厦门科技2010-04-15 114 24 基于MFC和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周山吉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2009-10-01 389 25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蒋友正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03-01 98 26 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马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09-04-01 27 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守辉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期刊】中国科技信息2010-01-01 129 28 V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赵亚娟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2-03 90 29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田崇瑞黑龙江大学【硕士】黑龙江大学2009-11-01 38 30 成都东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赖阳星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10-01 31 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鲁明昆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23 37 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周钦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福建电脑2010-04-25

33 基于UML建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黄小英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期刊】大众科技2009-08-10 192 34 老年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牛伟志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大学2009-10-10 32 35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彭玉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期刊】民营科技2010-09-20 36 基于SSH2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秦衡山东省电力学校【期刊】科技信息2010-01-05 118 37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胡越; 龙辉霞; 张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期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28 131 38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刘岩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期刊】科技信息2010-09-05 147 39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李宝林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3-15 40 软件工程学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究孙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7-20 21 Xu Lichu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J2ME-GPRS; Chen Yo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Suqian College Li Chuan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Suqian College [] Journa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2009-12-16 315622 B/S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Luohe Liu Qifu food [journal]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and maintenance of2010-01-18 212 23 Chen Keying Web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 Xiamen mansion [] 2010-04-15 Journal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 24 based on the MFC and the ACCESS database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Jilin University, master of Jilin University [Zhou Shan]2009-10-01 389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 一、单选题 1、信息的中心价值是客观性 2、现代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不包括手工管理系统 3、计划,组织,领导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还有一个基本职能是控制 4、DSS解决的是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的基本任务是使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其中库存控制、财务控制属于控制功能的哪个层次支持作业控制 6、把数据组织成链表、树等是数据内存结构 7、顺序数据组织不适合下列的情况只要求从很多记录中处理少量记录的情况 8、直接存取文件的特点是其记录没有排序 9、在数据库设计中,根据用户要求,一般先建立能反映不同实体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果一个柜台可以销售多种商品,一种商品可由多个柜台销售,那么柜台和商品之间的这种联系类型是M:N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下层是业务处理系统 11、对应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数是3 12、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法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13、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 14、在系统分析过程中,一般用来描述管理业务状态的是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15、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16、利用算术级数法,代码12345的校验码是6 17、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18、对于大型程序,最后考虑的是效率 19、经理信息系统的专门的使用者是财务人员 20、主控制和调度程序调试是为了验证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21.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是属于什么级别策略级 22.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题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的四个过程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实施评价 23.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24.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25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不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26.数据的逻辑组织面向外部设备27.联机实时处理的特点是面向处理 28.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9.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是管理者 30.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发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31.能够表示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是数据流程图 32.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33.双工系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4.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35.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36.原始信息搜集的关键问题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记录信息 37.智能决策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决策科学发展的哪个方向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8.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39.为了使搜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 40.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41.数据的树型组织中记录的关系是层次关系 42.应用程序对数据的非依赖性是指数据的数据的独立性 4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不包括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4.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真实系统”的输入信息是决策 4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原型是可运行的模型 46.数据流程图能够完全描述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 47.过程重组的中心是企业流程 48.区间码不包括顺序码 49.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因此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数据处理方式和人机接口 50.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实施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51.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52.下述系统中,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是ERP 53. 54.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划分,其中不包括模糊决策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答案12doc资料

名词解释 1.信息化:指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化,信息应用的大众化,信息贡献的社会化和信息覆盖的全球化。 2.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它是由人、硬件、软件好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3.管理信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4.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5.决策过程: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实现特定目标,可以多种课供选择的策略中做出决策,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 6.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关联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符号组合。 7.主生产计划(MPS):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把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日期分布于每一时间段上,并在生产计划于可用能力之间做出平衡。 8.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先进管理思想为基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为企业提供了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评估全方位的管理平台。 9.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 10.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和结构运算操作。 11.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12.线性表:是指数据的结构形成本质是一维线性关系,其中的每个结点都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结构。 13.树:是结点之间有分支和层次关系的结构,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 14.数据文件: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15.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的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业务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16.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17.表格分布图: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那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的图表。 18.可行性分析:即对明确开发应用项目进行管理、技术、经济上的分析。 19.业务流程图重组: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提高。 20.数据字典:是在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的工具。 21.功能结构图:是按系统功能的从属关系构成的图表,它从功能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最上层是系统的目标,越下层功能越具体。 22.数据关系图:是以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表示计算机的处理流程的图表。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doc资料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D ) A、网络系统 B、计算机系统 C、操作系统 D、人机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 D ) A、业务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专家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C ) A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 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4、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C )的问题。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都有 5、(A )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 B、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C、生产过程的特征 D、组织的系统性 6 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底部为(A )的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三者都有 7、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B ) A 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 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 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别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8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们(B )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 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 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些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为不同管理层次服务。例如,在销售市场子系统中,进行销售和摊销的日常调度,按区域、按产品、按顾客的销售数量进行定期分析等,是属于(B )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组成为( B ) A、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执行信息子系统和专家系统 12、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是(A ) A 、MRP B 、MRPII C、JIT D 、CAM 13MRPII适用于(A ) A 、小批 量, 多品种 B 、大批 量, 多品种 C 、小批 量, 少品种 D 、大批 量, 少品种 14、 MRPII的进步发展是(A) A、 ERP B 、MRP C、EDP D 、 MIS A、业务处理 B、运行控制 10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C、管理控制 D、战略计划C ) B 、手工管理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系统开发方法学

系统开发方法学 系统开发方法学的目标 开发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不管它是联机航空公司订票系统。还是库存控制系统,其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每一过程都由一些基本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是每一个信息服务人员都应掌握的。但是由于各人对该过程的解释不同,所以很多公司采用了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这些方法(与软件一样)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或者内部设计。 系统开发方法学指出了要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和顺序在及关键的评价和判定的阶段标志。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完成功能说明书是典型方法学中的两个重要的阶段标志。 系统开发方法学的好处 1.资料 长期以来,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中,资料总是一个问题。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鼓励项目组成员将资料作为设计的副产品产生出来。因此,在信息系统实现时,资料总是最新的,而且是完整的。在方法学中包含了变换控制机构以保证资料总是最新的版本。不采用方法学的计算中心依靠各人的自觉性来更新他们职责范围内的资料和程序。这种工作方式会导致失败及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当某个人离开,而留下没有资料的系统和程序时,必须花费大量的人时来弄清楚已经做了些什么。 2.项目管理 由于对开发任务(活动)进行了判别和排出了先后顺序,所以可以形成实现一个项目管理系统所必要的输入。如果没有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学,在信息服务环境中要实现项目的计划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3.资金上的节省 方法学具有节省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的潜力。最大的节省可以说是由于取消了进三步退两步的系统开发方法学而得到的。方法学对于系统开发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提供了方向和保证。例如,一个好的方法学将要求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标列出成本、进度、安排、软件、操作以及设备等约束条件。有关的用户和信息服务经理将就这些书面的约束条件签定协议。如果没有这些指导准则,项目组经常是在一个方向推进(进三步)后,结果却发现由于违反了设计要求,有许多工作必须重做(退两步)。 当项目组遵循一个描述清楚的系统开发方法学的指导准则时,开发一个满足用户要求的高质量的系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有时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人员仅仅看到开发成本,但是估计系统的成本时应该包括整个系统的寿命期(包括生产年限)。尽管利用方法学开发一个系统在前期要求较多的人力,但是最终的设计将是高质量的,从而将减少对系统的修改要求。而且由于有完善的资料,这种修改也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根据个人所好而没有借助于系统开发方法学所设计的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质量低和相当可观的维护成本。一个设计很差的系统的整个设计组被指派去以全部时间维护系统的情况并不少见。

mis开发概念

一、系统开发方法概念的形成 系统开发方法概念的形成和人们开始着手对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始于1960年左右。早期研究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的:一是从开发一个大型软件工程的角度;二是从开发出一个适用于管理实际需要的角度。我们现在讨论的则是融两者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产生于50-60年代的EDP,在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很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如何充分合理地组织开发一个大型的应用软件系统,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在设计系统时,如何合理地划分系统,并组织多个人力来共同工作,以及在系统实现时,如何合理地将众多开发者所做的工作合并在一起。60年代约当(Edward Yourdon)、康斯坦丁(Larry L.Constantine)等提出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其贡献在于: 1.开创了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先河 此方法的核心是将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分析、系统设计和编程实现。前两个阶段采用自顶向下(top-down)的方法来结构化地划分、分析和设计一个系统,后一阶段则采用从底向上(bottom-up)的方法,按照前两个阶段分析设计的结果,从最基层模块做起,一个一个地编程,然后按结构逐步拼接成整体系统。由于这一研究是从如何开发实现一个大型的应用软件系统这个角度提出的,具有一般性,故被认为是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开始。 2.系统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50年代是系统论奠基和发展的年代,系统论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时系统论的发展除一些确定性的结构模型和定量描述模型外,强调整体性、系统划分和有机协调的观点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几乎所有事物。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L.V.Bertranffy)认为系统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事物“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在这种前调整体性的系统观点的指导下,约当、康斯坦丁、迪莫柯等人巧妙地将它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结合起来,并将其演变为一种自顶向下的软件分析设计方法,即对问题的分析和软件的设计都必须坚持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只有在整体最优的情况下才有局部的优化。在确保全局性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自顶向下的划分,即将系统划分成若干既有机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或模块),然后以此类推,层层细分,直至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工程化开发软件 用工程化的手段和方法来开发大型软件工程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求解问题的主要手 段之一。以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系统并非结构开发方法的独创,而是人类在大型工程项目(包括软件工程)中一直用于组织协调群体劳动的一种有效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贡献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考核参考资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信息处理器22、星型 23、业务流程重组 24、自上而下 25、系统设计26、模块调试 27、数据文件的维护 28、逻辑判断功能 29、系统划分 30、机动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结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学、运筹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政策科学、通信技术等学科知识而形成。 32、业务流程重组:是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合并一些工作任务,减少浪费、重复工作,有时甚至取消某些工岗位。 33、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34、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的一种战略规划方法。 35、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可以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成那几个阶段。 答:按照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可以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的运行维护。 37、组织有哪些共同的结构特征。 (1)明确的劳动分工 (2)公正的裁定 (3)登记制度 (4)岗位的技术资格 (5)公开的制度和程序 (6)追求最高的组织效率 38、简述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1)领导参加原则 (2)优化与创新原则 (3)使用和时效原则 (4)规范化原则 (5)发展变化原则39、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处理(2)预测功能(3)计划功能(4)控制功能(5)辅助决策功能 五、综合题(共25分) 案例分析题 (1)海尔是怎样应用信息发展起来的? 答:要点如下:海尔自始至终重视信息应用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又不断地完善信息网络,海尔制定了海尔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在海尔集团,应用众多高新技术,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不断发展企业。 (2)结合本案例说说:为什么说系统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答:要点如下:系统战略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方向、系统规模和开发计划。科学的规划可以减少盲目性,使系统有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建设工作有良好的阶段性,可以缩短系统开发周期,节约开发费用。 (3)海尔公司要建设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应如何实施? 答:要点如下:在组织实施方面;在技术选向方面;系统设计方法;在实现方法方面;在实施应用方面等展开。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管理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管理信息是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业务、资金、组织实体、变动关系等事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随着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选填空题)。 2、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正与物质、能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要素。 3、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基本信息收集:发现和明确决策问题,寻找机遇认知后果和风险。 (2)、方案制定:拟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明确各种方案对决策者的价值。 (3)、通过评价和比较选定方案,得到决策结果。 信息的本质属性-----增值性 4、如果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差额倾向于加剧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称为正反馈信息,它会使系统波动增大并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反之。削弱则是负反馈信息,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 5、管理信息的特点 (1)、原始数据来源广泛。既有分布在企业内部各生产、作业环节和职能部门的原始数据,也有来自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供应商、用户、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2)、信息量增长迅速。管理活动中要接触处理的信息量巨大。 (3)、信息具有共享性。管理信息一经收集,就可以多次使用,供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共享,而不会影响内容本身。它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价值。 (4)、信息的处理方法多样。管理信息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载体承载信息的方法和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5)、信息具有可变形。也可以说具有可伪性。在复制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