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简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简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2019年第14期现代园艺

大提高了当地资源的利用率。当代园林建设将就地取材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应用,充分利用园林建设地周边的环境资源及自然资源,依据当地特点适当调整园林规划设计,让园林建设与当地环境更为贴切。所以,就地取材理念对于园林建设而言,不仅能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更能让园林建设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是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体现的重要理念之一。

3.3善于借景方法的传递

借景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不仅使得空间设计更为巧妙,而且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增加了其审美体验。其方法也为当代园林建设所吸收借鉴,并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园林建设者借助不同景物让空间布局合理化,是应用借景方法的最好体现。在当代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建造者要合理运用不同的景物特点,根据景观的不同特性安排空间布局,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借景这一方面的优势。

3.4注重实用价值的呈现

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将审美性与实用性都得到了良好体现,建设目标并不局限于让游客得到视觉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将不同景观合理规划,以创设一个适宜的气候环境,比如,让游客在炎夏还能感受到习习凉风。注重实用性这一特点在当代园林建设中也有很好的体现,鉴于当前全球变暖

的现状,更需要通过园林建设起到一定的效果,这要求建设者在建造过程中添加实用元素,让游客置身园林中,既能得到美的观感,又能体验到其中的实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理念对当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古典园林一些重要理念和优秀特点在当代园林建设中承袭下来。加强园林建设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古典园林建设有所继承,而且更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将一些现代因素在园林建设中有所体现。总而言之,当代园林建设中需要做到将古典园林理念与现代元素二者间完美结合,使之既能蕴含古典园林的深刻意蕴,又能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契合,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妍.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在当今景观中的继承[J].大众文艺,2011(4)

[2]刘文玉.谈中国古典园林及对当代园林发展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0(4)

[3]李丹,任留柱.探析古代园林理水艺术对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5)

[4]姚亚静.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农家参谋,2018(7)

[5]李根.中国园林美学中的“入画”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5)

(责任编辑禾初)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题部分,贯穿于整个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但重点表现在园林规划成型后,与园林设施设计同步进行,依据园林规划中每个场景的不同定位和不同的要求,而设计不同的植物群体景观,同时也应该按照综合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合理配置植物,在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同时尽量生态化。1园林景观中植物种植设计的原理

1.1生态原理。

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每个生态因素都直接影响园林植物。

(1)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体现。每个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每个植物只有温度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时,才开始自身的生长发育,在最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在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时,植物会逐渐的死亡。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利用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物候现象创造具有季节特点的景观,如返青、开花、早熟、叶变色等,从而加强园林景观的季候性、时序性、观赏性。

(2)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在植物景观中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植物在充足水分的滋养下,生长快,冠大枝长,茎叶柔嫩,反之,植物的抗逆能力降低,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水不仅直接影响植物是否能健康的生长,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景观效果,如“雨打芭蕉”就是描述雨中植物景观的一例,经过雨水冲刷后的植物叶子,明亮清晰,绿意盎然。

(3)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见光照对植物的重要性。光照可以给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同的植物对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也不同。同时在园林景观中,有些植物的叶子及枝干的光影,也是可以制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别具一番风味,也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周期现象、耐阴程度科学配置植物。

(4)空气中湿度对植物生长起着很大作用,在景观设计

简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赵倩卿

(山西乾通新能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拥有了富裕的生活,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完美化,同时园林景观

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园林种植设计人员在营造园林植物景观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为了适应当前园林发展形势,园林种植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园林种植设计;景观设计;生态;应用

园林应用

141

--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 尤其重视城市园林建设, 向往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迫切愿望 改善城市环境迫在眉睫。园林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国际园林发展的趋势。园林植物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 发挥美化和绿化的功能, 且对改善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园林作用 一、园林植物的概念 园林植物主要是指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包括木本和草本的植物。就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活体就是园林植物。其功能可以改善和美化环境、提供观赏、增添情趣。一般将木本的园林植物称为园林树木 而将草本园林植物称为花卉。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依其外部形态则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竹类、藤本植物、草坪以及地被6种类型。城市绿化则以丰富的园林植物 各类绿地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 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和优美景观树木。城市绿化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什么是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随着城市园林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综合全国一些城市分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为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abstract: garde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o rest and a place of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for people to visit, watch art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ive, small towns also surg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s clearly told us that the only plant to create environment is the best environment, the more urban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more attentions.key word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景观设计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植物是景观要素中重要的自然要素,它是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变化的,而且 它与其它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着。然而.现在很多人认为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本论文从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来阐述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就是土地、植物、水体和建筑。植物是环境的构成,又是主题的烘托甚至是表现者,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经人们把绿地简单的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或周边再用绿篱围成一圈,植物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显得一定的随意,可有可无的样子。通常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应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一些草本植物等素材,通关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了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其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水平都比较突出,对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取,以及如何根据设计意图进行配植都涉及到了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它的生态习性等科学性的问题;此外,也涉及到了美学中的有关意境、季相、色彩对比等艺术性问题。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在效果上既要为游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本身又要能健康生长,相对稳定。 在景观要素中,宏伟的或造型新颖的建筑或构筑物.华丽的铺装或是新颖独特的小品等等,往往会给游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却忽略了植物的景观,这也许时由精品的植物造景的作品太少和人们轻视植物景观两方面造成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植物景观由于它特殊性,是其他造景手法无法比拟的,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突出和重要。 1.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1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美化作用是其他景观要素无可替代的 说植物有其特殊的特性,其“特”就“特”在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等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

(整理)园林景观常见植物及用途.

园林景观常见植物及用途 作者:无时间:2008年10月23日阅读次数:413 来源:网络 种名别名科分布形态园林用途 1 七叶树未知七叶树 科 黄河中下游至华 东 树冠开阔,叶大荫浓, 白花绚烂. 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 2 木槿篱障花、赤 槿. 锦葵科东北南部至华南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 枝多,株形直. 丛植、花篱、庭植观赏 3 结香黄瑞香瑞香科中部及西南各省落叶灌木,株高2米左结香柔枝长叶,姿态清逸, 精品文档

右。. 花多成. 4 喜树旱莲、水 栗、. 蓝果树 科 长江以南地区 树冠圆形或卵形,树干 端直 庭荫树、行道树 5 美国凌霄未知紫崴科华北及其以南各 地 落叶性,羽状复叶对生, 小叶9枚. 优良的大型观花藤本植物。 可定植 6 凌霄紫葳紫崴科华北及其以南各 地 落叶木质藤本,具气根。 树皮灰褐色. 攀援墙垣、山石等 7 白梨未知蔷薇科东北南部、华北、 西北 花白色,花期4月庭院观赏、果树 8 碧桃千叶桃花蔷薇科东北南部至广 东、西北. 同一树上有红白相间的 花朵. 观花灌木 9 白杆云杉、麦氏松科华北、东北、山小枝上有叶枕。树冠圆风景林、景园树 精品文档

云. 西、河.锥形. 10 紫藤藤萝蝶形花 科 辽宁以南地区 落叶性,花堇紫色,花 期4月,芳香. 攀援棚架,枯树,门廊、枯 树及山 11 木本绣球忍冬科忍冬科华北南部至闽、 川 花白,5—6月,花序大, 形如绣球 庭院观赏 12 木香未知蔷薇科华北至长江流域常绿或半绿攀援灌木。攀援篱架、篱栅 13 美国地锦五叶地锦葡萄科东北南部至全国 各地 落叶性,秋叶红艳或橙 黄色 攀援山石、棚架、墙壁 14 扫帚草地肤藜科全国各地株丛圆整翠绿自然丛植、花坛边缘、绿篱、 盆栽 15 五色苋红绿草、锦 绣. 苋科全国各地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 斜生,叶对生. 模纹花坛材料 精品文档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论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论述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应用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的自然美,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环境空间。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一、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等作用。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空气净化器“①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的CO2和O2的平衡。②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I2等有害气体,同事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③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能有效减弱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音。

(2)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等。 2.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二.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应根据立地条件,结合园林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设计,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这就要求设计者在队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方案。 2.生物多样性原则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如果城市景观中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失衡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多种乔、灌木、藤本、草本相结合,形成区域性植物群落,增加种群的稳定性。 3.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感。同时要重视园林植物

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2

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H) ——专类园的植物规划 苏雪痕,苏小黎,宋希强,李雷 在做植物规划时也可根据气候带不同,结合应用及四季景色来考虑。如以江苏、浙江等北、中亚热带城镇考虑下面的专类园:春景中可规划木兰、山茶园;杜鹃园;碧桃、海棠园;牡丹、芍药园等。夏景可设计鸢尾园;水景园;紫薇、木槿园等。秋景可建桂花、菊花园;秋色园等。冬季则松竹梅园。此外芳香园、药园、缀花草地等专类园及景观都可予以考虑,使植物规划更全面,更有重点。 1 春景园 1.1木兰、山茶园(花期2 —3月) 乔木: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朱砂玉兰(M. Xsoulangeana )、广玉兰(M.grandiflora )、厚朴(M.officinalis )、凹叶厚朴(M.biloba )、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红花木莲(M.insignis )、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X_iriodendron tulipifera )、深山含笑( Michelia moudiae )、醉香含笑 (M.macclure )、乐昌含笑(M.tsoi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 -oleosa )、厚皮香(Ternstraemia gymnanthera )。 灌木: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夜合(M.coco )、含笑(Michelia figo )、茶梅(Camellia sasanqua )。 草本: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雪钟花(Galanthus nivalis )、雪滴花(Leucojum vernum )。 1.2杜鹃园(3 —4月) 乔木:赤松(Pinus densiflora )、黑松(P.thunbergii )、马尾松(P.massoniana )、台湾松

第8章 园林植物功能作用

第八章:园林植物功能与作用 ?园林观赏植物的作用与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地,观赏植物除用于美化环境外,在保护环境、改善小气候环境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本章主要讲述观赏植物的这三大主要作用。

一、空气质量方面 观赏植物具有吸收CO 2制造O 2 的功能 ?我们在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河边或草坪上散步时,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比城区高楼大厦及商业区中新鲜。 ?原因之一是在这些小环境中氧气含量或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比高楼商业区高而二氧化碳相对含量较少的原因。 空气中CO 2含量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新鲜的主要标志。 第一节:植物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与作用

平均浓度为320ppm ?大气中的CO 2 ,所以浓度可达500-700ppm,?在城市中由于人中密集和工厂大量排放CO 2 局部地方更高。 达到500ppm时,人的呼吸就会感到不舒服,?从卫生角度而言,而当CO 2 ?如果达到2000-6000ppm时,就会有明显受害症状,通常是头疼、耳鸣、血压增高, ?而浓度达到10%以上则会造成死亡。

?植物是环境中CO 2和O 2的调节器 ?在光合作用中每吸收44克CO 2可放出32克O 2。虽然植物了进行呼吸作用,但在日间由于光合作用所放出的O 2要比由呼吸作用所消耗的O 2量大20倍 ?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呼吸需O 2量为0. 75公斤,排出CO 2量为0. 9公斤 ?通常每公顷树林每天可消耗1000公斤CO 2,放出730公斤O 2

?每人若有10平方米的树林,即可满足呼吸氧气的需要生长良好的草 1. 5g,即约合1公顷吸收15公斤 坪,每1平方米每小时可吸收CO 2 ?每人每小时呼出37. 5gCO ,所以每人有50平方米的草坪可以满足呼 2 吸的平衡

浅谈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的作用

评论读取中...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有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园林中地亭、台、楼、榭;小品地石凳、石桌、藤架;水池中栽植着荷花等都具有典型地中国园林风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地,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其他门类一起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地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极为丰富地文学、美学内涵.其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即:先秦及秦汉时期地“自然时期”,此时期是从“囿”到“苑”地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占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地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了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地过渡,园林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苑囿地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地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地发展互相促进.形成时期突出地成就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地结合.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地全盛时期,至此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已具备了功能全,形式多及艺术化三个特点.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地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地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地.尤其是世纪地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地差异更为显著. 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地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地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地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地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地,非经过人工地改造,便达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布局的方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布局的方法 植物景观布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完善的植物景观设计,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能;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1、绿地地形与树冠形的配置 根据绿地的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形成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园林绿地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拄,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美妙的画面。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生物的多样硅,多品种组合、多层次种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植物的持续性生长,景观的永续利用。 2、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植物选择上,以乔、灌木为主,多方组合搭配,增加绿化复层种植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植物人工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量。如将同期开花的2~3或4~5种花木,依树形组合配置,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日中显示它的绚丽色彩,再加以常绿树与红叶树配置,形成对比景观,以乔木散

置与花草地形成疏林草地,均能稳定持久地产生生态观赏效应,成为生态与艺术结合的景观。现代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热岛效应突出,加上建筑物间距小,容积率大,地面多硬化处埋,对植物生长的光照和水分都带来变化,在植物布局时,不仅注意其自然生态,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健壮,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不同冠形植物间的搭配 通过植物各种类型间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整体的美感效果。植物景观布局时,既要考虑统一性,又要考虑有一定的变化和节奏与韵律。使人们观赏风景时,随着视觉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增加趣味性,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有上下考虑,又要有左右的配合。广场及重要景点,主景植物应选取特征突出,观赏效果好,对效期长的种类。如在广场入口树池内种植云杉,在草坪的一角配置垂柳或园冠榆,强调突出主题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比例适度,植物之间、景点与景区之间都有一个度的关系,以人为本,创造适宜尺度,恰当的比例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小景区应小中见大,大景区应大而不散,览之有物。近几年,随着广场热的出现,草坪成为广场的主体。草坪可以使空间显得开阔、舒畅,广场绿化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休息的环境以及调节视觉、点缀色彩。大面积的以草坪为主体,不利于广场空间的围合,空空荡荡,广而无场,同时也不利于广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盛夏烈日炎炎,空旷的广场几乎无一人,晚上大量的人群被局限在几条道路上。我们的国情决定了草坪是不能上人,广场虽大,

园林树木的作用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园林树木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要素。自从有人类以来,树木一直和人类共存。树木是强大生命力的象征,甚至还赋有某些个性。远古时代的人类和自然界的接触远比现代人要多,那时人们在直接感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威力的环境下繁衍生息,因此,也能体验到来源于自然界,尤其是来源干树木的神奇力量。早期的人类认为树木是一种不可理解的超越自然的物体。据《付洲远古文集》任曲如记载,树木的根深达地狱,绿色树冠伸入天堂.因此,它把天堂、人间和地狱联结在一起。在各民族的宗教、神话利民间传说中,都有神树的描述。同时,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一方面要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园林树木是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从宏观来讲,园林绿化工作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其中又以园林树木所占比重最大。从园林建设的趋势来看必定是以植物造景为主流。因此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起重大的作用。 现在全世界都在重视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但建立了相应的机构,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了改善,但由于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在认识上、措施上的差距,不少城市和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国家的可持续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一、园林树木的防护作用 1、园林树木能改善温度条件 众所周知,树荫下会感到凉爽宜人,这主要是树冠遮挡了阳光,减少了阳光的辐射热并降低了小气候的温度所致。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降温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树冠大小、树叶密度等因素。 表1-2 常用行道树遮荫降温效果比较 树种阳光下温度树荫下温度温差评价 银杏40.2 35.3 4.9 效果最好 刺槐40.0 35.5 4.5 效果较好 枫杨40.4 36.0 4.4 效果较好 悬铃木40.0 35.7 4.3 效果较好 梧桐41.1 37.9 3.2 效果较差 旱柳36.2 35.4 2.8 效果较差 槐40.3 37.7 2.6 效果较差 垂柳37.9 35.6 2.3 效果较差

园林植物规划

园林植物规划 园林植物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组成部分。即根据所在地区的生态条件、现状和发展需要,对能满足当地绿化综合功能要求的植物种类所作的选择和栽植配置安排。中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一般列入城市规划范畴,因而园林植物规划也包含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规划。 原则园林植物规划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①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与一般树种和其他植物的全面合理安排。基调树种是整 个城市和风景区植物的基础和代表,每一城市和风景区应有经过审慎选择的基调树种1~4种。在每一城市、风景区中,又应根据园林、绿地的不同类型,分别选定骨干树种,如街道广场要求主干通直,树大荫浓,抗烟尘、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大苗移栽易成活的树种;工矿区还要求能吸收或抵抗有毒气体的树种;居住区还要求能隔离噪声、生长迅速、耐粗放管理的树种;花园和公园(以及居住区)中要求有观赏价值的庭荫树、孤植树、花灌木和藤本植物等。 而在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之外,则宜种类繁多,以求重点突出,又丰富多采。 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以乔木为主;一般树种则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和木本地被植物等;此外,还可配置草坪植物、露地花卉和水生花卉等。 ②按不同的生态条件和自然植被的物种生长规律,合理安排植物种类。一般宜 以乔、灌木与草本植物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搭配,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配合,并在不同植被区确定不同的比例。 ③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栽培的外来植物。乡土植物可以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适应本地风土条件,且易于就近获得种苗,以利加快园林建设速度。同时要求所选的植物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或能吸收有害气体,易于繁殖、移栽,栽培管理简便。④慢长树与速生树相配合,并注意发展珍贵、长寿树种。同时在实现园林综合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适当选用一些经济植物。 制订规划的步骤和内容规划制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通过调查,了解本地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的特点,掌握若干自然环境因素的极限数据,弄清原有植物种类(包括品种)的全面情况和应用植物材料方面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等。规划一般可按年限分为几个阶段,也可按性质分为普遍绿化阶段、重点园林化阶段和园林化阶段等。规划中除开列植物的种类、明确重要性次序外,还要规定各种植物的数量以及各类植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个完整的园林植物规划,还应包括育苗规划、施工规划和养护规划等。城市园林植物规划一经确定后,须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一般不得轻易改动。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阴,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李金玉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李金玉 发表时间:2018-05-17T10:40:46.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李金玉 [导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 朝阳市园林管理处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风景园林的规划需求,风景园林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及方法转变。其中,风景园林指管理、建设、保护、设计、规划人工境域与户外自然的科学技术,其技术内容为营造户外自然空间,其技术实质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城市、建筑存在着图底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属于人居学科中群支柱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园林植物因为自身所具有的色彩、质感、姿态等属性构成植物景观,给人们带来了身心上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植物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关注和重视。 1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园林建设,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内容,都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自然植物景观规划等多种设计理念的提出,使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园林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园林建设规模和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规划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园林的发展状态。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在规划大规模风景园林过程中,很难通过宏观的设计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除了在具体规划设计外,实践中,作业人员并没有对植物的规格、体量、苗数来源等各项内容进行充分了解,这也就导致了最终所规划出的园林缺少针对性。最终所建成的园林与设计师意图之间也将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问题。 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对整个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减少对一些灰色材料的使用,而应该更多地使用天然的和绿色的施工材料。据相关研究表明,将各种各样的植被进行合理的搭配,然后运用到风景园林植物规划建设当中,不仅可以很好地愉悦人们的心情,而且还使得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完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幸福感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优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带来大自然般的景观,可以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和愉悦人们的心情。除此之外,植物景观设置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便是用于健身和运动,其在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锻炼身体场地之外,还可以有效释放人们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的活动中心,由于绿色植被可以制造更多的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空气质量。另外,绿色植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热岛效应。而且绿色植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各种噪音的分贝,从而达到降低了由于噪音而引发的各类疾病。总之,对景观植物进行有效的规划与设计,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城市园林的生态系统构造,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 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3.1 设计施工图,加强现场配合 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当中,应该对相关的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内容进行明确的体现。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设计地方,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与改变。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设计时,可以其进行分类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来进行设计,从而更好的确保了整个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和实用性。即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再周全,由于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迅速对先前的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便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这项工作也同样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3.2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工作,即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工作,应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细化,重点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保证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落实。首先,进行具体的空间设计,按照不同的单元,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内容,合理搭配不同树种的比例,注重实现植物景观的协调性。其次,注重立体化设计,在做好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注重植物的群落设计和林冠线设计,这样才能在植物景观中反映植物的疏密度,满足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例如,深圳园博园中的植物群落体现了与山、水结合的特征,例如,在径路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注重用印度紫檀装饰山径、用台湾相思装饰林间小径、用长春花、蜘蛛兰等装饰花径,同时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叶径等。 3.3 植物景观的空间规划 在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植物的景观特点,空间以及时序和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和把控。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对施工城市的景观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植物景观设计对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不仅可以丰富风景园林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甚至可以说对植物景观设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 3.4 调研 调研工作需要深入到现场,对场地的信息进行收集,并且需要确保收集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地形、植物资源、水文、土壤等。地形,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分布以及种类。场地内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地形关联明显,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坡度、坡向、陡坡缝补等。植物资源,其对景观会造成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现状大树的利用,园林景观风貌的作用不可代替。调研场地内现有的植物,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植物的形态、种类等。对树木的寿命、植物进行准确评估,对病害敏感度及掩护等内容要做出科学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原有的道路、树木、新建筑物等内容进行准确分析,从而确保留下的树木在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尽量确保其能够以自然的方式生长。水文,掌握场地内水源的容量及位置;维系植物生长的水质;水源的流域面积和流动方向等,这些都会对植物种类的选择造成直接影响。土壤,碎场地内的土壤的类型要进行深入了解,这对种植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作用。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及规划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及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1:49:20.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陈安伟[导读] 摘要:当前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将城市楼群与风景进行有机融合,而后使城市发展中的园林建设工程体现人文、养生、生态以及休闲等多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的规划以及配置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需对植物进行统筹和系统化的设计,使其具备美学价值与观赏价值。 广东绿雅环境艺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当前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中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将城市楼群与风景进行有机融合,而后使城市发展中的园林建设工程体现人文、养生、生态以及休闲等多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的规划以及配置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需对植物进行统筹和系统化的设计,使其具备美学价值与观赏价值。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方式进行探讨,而后相应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当前的城市发展以及建设生态化极其关键的要求之一,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力求实现生态化这一目标,尤其要针对垃圾处理、花草树木以及水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规划和有效搭配,众所周知,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植物所占据比例相对较大,因此,所谓的生态化标准指的就是城市绿化面积以及整体绿化率,必须对植物进行合理规划和协调。这一过程中涉及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同时设计理念的应用也极其繁杂,其中包括海草类、树木类以及花草类等等,每类植被都有其极其丰富的种群,这就要求相关设计师需对比植物种群而后加以筛选、配置,在此工作中,不可仅仅考虑花草树木的搭配这个问题,还应当全方位的思考与其他园林景观构成因素的统一性,比如,园林油路照明色彩对比以及融合、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假山的衔接等等,只有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方可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体现园林风景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为城市夜晚景色起到衬托作用。 一、植物配置和规划原则 (一)品种搭配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品种搭配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每种品种其植物的生长时间以及色彩都相对不同,而最终的景观设计方案的效果也有所差异。以某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师首先意识到色彩规划的重要性,主要将黄色系植物作为主体,其中运用黄花风铃木、黄槐以及腊肠树等,起到颜色烘托效果,而中间绿带则为过渡地带,可利用花艳树以及常绿树进行合理搭配,使植被色彩呈现渐变样式[1]。 (二)植物习性原则 可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选择绿类植物以及花灌木配景,花灌木配置的过程中可在每组中栽种1到3棵高大乔木,其他植物还涉及灌木、中乔以及小乔等等,令植物搭配更加密实。商业街区域边缘科将常绿树作为主体,进而起到遮挡噪音的作用。树木选择应保证高大挺拔,发挥其吸噪以及吸尘功能。项目被择优将流线型地被植物以及花灌木植物作为主要因素。中心广场植被的设计需要体现树木形态的优美,使其具备美观性,以供人们欣赏,同时也可形成新的活动空间。外圈区域内可有效利用落叶树种小叶榄仁,内圈则可种植常绿树种樟树。水边区域可选用亲水性相对较强的植物,例如,落羽杉、水松以及垂柳等等[2-3]。 二、园林植物配置以及规划方案的制定 (一)运用系统化的配置方法 所谓的整体配置指的就是对整体的园林进行集中规划和设计,而后对涉及范围内的广场、水源、自然资源以及码头等进行合理搭配以及统筹,从面、点一线等各个方面完成格式布局和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植被和居民区、广场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植被设计案例可见下图1。 图1-风景园林设计植被配置规划图 每种空间的树木配置都应进行合理规划,树木绿化面积相对于花草绿化面积来讲较大,每座城市内的绿化工作都需要以林木作为核心,而后逐步拓展空间,树木规划配置的工作中应系统化的思考以下几点问题。树木大小的择选,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明确树木大小的选择可体现树木的绿化层次,使设计方案更具层次性,对于城市整齐划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花草绿化的过程中也可体现这一特点。而后,树木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了解品种不同树木的生长能力也将有所差异,其中包括树木的树叶以及树形等等,树叶以及树形的确定将会给城市园林风景的最终效果带来巨大影响,树种不同其数行也极其不同,比如,冬青树、垂柳以及云杉等等,每种植被的选择其树叶形态体现了极大的差异性,那么最终的绿化质量也参差不齐。 (二)鲜花以及绿草的空间搭配 鲜花空间搭配不仅仅指的是鲜花的种植,而是要结合城市规划以及绿化树木生长等各方面,使鲜花的空间搭配更加合理,对最终的园林效果加以烘托,使最终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多姿多彩。鲜花的选择与绿草以及树木相比较更为繁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鲜花种类较多,其色彩、花型也各有不同,这就无疑会给鲜花配置工作的落实增加难度,而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使鲜花色彩搭配更具层次性,实现混合搭配,最终令风景配置更加绚丽。 而绿草空间搭配可谓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简单的工作,但是,绿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整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缺少绿草那么将无法体现其勃勃生机,最终的鲜花以及绿树的搭配效果也会不尽人意[5-6]。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树木布局、绿草鲜花以及其他各类因素进行有效处理,通过绿草的搭配方式,凸显树木以及鲜花设计的层次性。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的景观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 重视,城市中风景园林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活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的社 会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风景园林植被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使风景园林植被的实际效果更加突出。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被;绿化;配置 1风景园林的重要性 风景园林是指使用人工对自然生态在城市中循环进行模拟,重新打造生态系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兼顾城市中自然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会对相关环境 进行适当的环境改进工作,让风景园林建设具有更为显著的实际意义。对风景园 林的绿化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分布有助于对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符合当 前我国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建设城市文明水平、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有着 较为有效的作用。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合理科学的规划植物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关于植被的分布布置需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是植被 分布的合理性,其次是需要清晰的了解不同植物的相关环境要求,一般来说在国 内的华南地区,经常用于植被绿化建设的草本植物有五叶地棉、榆树、黄刺玫等等,乔木类经常使用槐树、柳树、银杏树等等,相对于其他的树种此类抗虫害的 能力更强,相应的环境适应能力更高,且此类树木不会分泌树脂,对于城市的环 境质量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在城市的控尘减噪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2合理的种植植物 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的实际绿化效果,可以通过科学高效的安排和分配来实现 这一目标,植物和植物之间有很多的联系,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植物间的联系有 所了解,加强其有效、有益联系,减少和避免其负面联系,还要考虑到植物之间 降低病虫害的问题,由于景观园林中绿化植物分布较为广阔分散,使用农药等常 规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相对效率较低,所以一般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提前对防治 进行规划。目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分开丛植方式,通过植物之间互相 影响,起到防治病虫害作用,例如鱼尾葵和杜鹃同时种植几乎不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但是鱼尾葵与4中棕榈类植物同时种植时,鱼尾葵多发炭疽病,还比如三角 椰子在红棕象甲的作用下严重时会导致枝叶干枯,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在进行混种时,苏铁的嫩梢和枝叶中的营养会被白盾蚧掠夺,使其枝叶逐渐枯萎,最终导致煤烟病或虫瘿。 2.3合理控制栽植植物的密度 植物本身是在不断生长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植物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 变化,所以当相关设计人员进行规划时,要将植物生长的影响在设计中进行考虑,要注意种植的密度,密度很大程度上也和植物的病虫害有关。设计中如果密度较大,是对植物的一种浪费,且较大的密度会使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制约,使植物 的营养获取更为困难,很容易造成植物在生长期间发生各类问题,尽管是种类相 同的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紧张,会使植物之间为了各种营养进行争夺,会导致植 物的倒塌或倾斜情况。这种园林设计只能满足短期的园林艺术效果,其效果会随 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进行相应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需求,按照 不同植物之间适合的密度进行相关的规划,保证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拥有良好的通

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及植物景观的发展

题目: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及植物景 观的发展 在对园林植物功能进行详细总结与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园林功能景观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表现而又体现出了在园林上的作用和具体应用途径 植物造景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园林绿化景象,也是大自然的重要形成因素之一,没有植物则缺少大自然的灵气,缺少活力,因此园林植物是国家已久以来高度重视的,景观不论对城市,公园,野外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美化作用 园林景观表现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搞得好与不好,不仅对一座城市及一个乡村的外表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防风沙,涵养水泥、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有毒物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园林景观表现对城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视觉效果上,园林景观表现在大地上作画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植物群落、水体、园林建筑、地形等要素的塑造来达到目的。通过营造人性的、符合人类活动习惯的空间环境,从而营造出怡人的、舒适、安逸的景观表现环境。 净化空气作用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1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城市中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这些烟灰和粉尘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受到污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净化水体作用 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净化土壤作用 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