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概述肩锁关节是由肩胛骨的肩峰和锁骨构成并肩锁韧带联结,与喙突之间有喙锁韧带加强,暴力来自肩上部冲击肩峰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均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两种。半脱位是肩锁韧带撕裂而喙锁韧带未断,暴力小症状不明显,局部肿痛,活动障碍,肩峰向上移位不明显,扪诊时肩峰与锁骨不在同一平面上且高低不平,两肩同时拍X线片就可以比较出。全脱位是肩锁、喙锁韧带均断裂,肩峰与锁骨间有一裂隙,局部肿痛畸形明显,肩部活动受限,拍X线片可明确诊断多见于年轻人的运动。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接暴力肩峰上直接受到打击,使肩峰与肩胛骨下沉,结果使肩锁关节的韧带结构破裂。如果暴力过大,将会使附着于锁骨上的斜方肌和三角肌止点处肌纤维破裂,并沿及肩锁关节韧带和半月软骨。过大暴力会使喙锁韧带断裂。二、间接暴力再跌掉时肩部与肘部均处于90°屈曲位置,此时肱骨头顶住肩胛骨与肩峰,向后方传导的暴力可使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断裂。三、分类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断裂,锁骨外侧端“半脱位”。第三型: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断裂,临床表现第一型:在肩锁关节处有轻度肿胀与压痛,临床检查与X线摄片均不能发现锁骨外侧端“半脱位”或“真性脱位”。第二型:在肩锁关节处有同样的体征,与对侧相比较,锁骨外侧端比较高,用力按压有弹性感觉。X线片上可以见到锁骨外侧端挑起,与对侧比较,至少有1/2以上已脱位,但不是完全性脱位。第三型:锁骨的外侧端已挑出于肩峰的上方,局部肿胀比上述两型较重。肩关节活动受到影响,任何动作都会加重肩锁关节处的疼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出肩锁关节的半脱位或真性脱位,必须与对侧的肩锁关节相比较。必要时可在应力下摄片,病人手握4-6kg的重物下摄片,此时锁骨外侧端移位情况更清楚。诊断患者多有运动外伤史,锁骨外端肿胀、隆起,用力向下按之可恢复,松手后又隆起。肩部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锁骨外端外移。治疗1、老年人无论何种脱位均无特殊治疗,颈腕吊带制动数日,即应开始肩、腕关节活动。2、闭合复位胶布固定适用于半脱位和全脱位。屈肘后将上臂上推,同时向下按压锁骨即可复位。锁骨外端及肘下各置棉垫一块,用胶布自背部向上经肩压住锁骨外端,在上肢前方向下绕过肘部,再经上臂后侧向上,从后向前再越过锁骨外端至胸前重叠2-3层。患肢前臂以颈腕吊带固定胸前,4周后去掉胶布,开始活动。3、手术治疗全脱位及有特殊要求者可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在锁骨外端作切口,剥离三角肌和斜方肌,复位后用1-2枚钢针经肩峰穿过锁骨,再将肩锁韧带修复,三角肌及斜方肌重叠缝合。4、陈旧性脱位如无明显症状,可不给与治疗,有疼痛及肩活动受限者,可考虑将锁骨外端切除。

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概述肩锁关节是由肩胛骨的肩峰和锁骨构成并肩锁韧带联结,与喙突之间有喙锁韧带加强,暴力来自肩上部冲击肩峰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均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两种。半脱位是肩锁韧带撕裂而喙锁韧带未断,暴力小症状不明显,局部肿痛,活动障碍,肩峰向上移位不明显,扪诊时肩峰与锁骨不在同一平面上且高低不平,两肩同时拍X线片就可以比较出。全脱位是肩锁、喙锁韧带均断裂,肩峰与锁骨间有一裂隙,局部肿痛畸形明显,肩部活动受限,拍X线片可明确诊断多见于年轻人的运动。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接暴力肩峰上直接受到打击,使肩峰与肩胛骨下沉,结果使肩锁关节的韧带结构破裂。如果暴力过大,将会使附着于锁骨上的斜方肌和三角肌止点处肌纤维破裂,并沿及肩锁关节韧带和半月软骨。过大暴力会使喙锁韧带断裂。二、间接暴力再跌掉时肩部与肘部均处于90°屈曲位置,此时肱骨头顶住肩胛骨与肩峰,向后方传导的暴力可使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断裂。三、分类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断裂,锁骨外侧端“半脱位”。第三型: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断裂,临床表现第一型:在肩锁关节处有轻度肿胀与压痛,临床检查与X线摄片均不能发现锁骨外侧端“半脱位”或“真性脱位”。第二型:在肩锁关节处有同样的体征,与对侧相比较,锁骨外侧端比较高,用力按压有弹性感觉。X线片上可以见到锁骨外侧端挑起,与对侧比较,至少有1/2以上已脱位,但不是完全性脱位。第三型:锁骨的外侧端已挑出于肩峰的上方,局部肿胀比上述两型较重。肩关节活动受到影响,任何动作都会加重肩锁关节处的疼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出肩锁关节的半脱位或真性脱位,必须与对侧的肩锁关节相比较。必要时可在应力下摄片,病人手握4-6kg的重物下摄片,此时锁骨外侧端移位情况更清楚。诊断患者多有运动外伤史,锁骨外端肿胀、隆起,用力向下按之可恢复,松手后又隆起。肩部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锁骨外端外移。治疗1、老年人无论何种脱位均无特殊治疗,颈腕吊带制动数日,即应开始肩、腕关节活动。2、闭合复位胶布固定适用于半脱位和全脱位。屈肘后将上臂上推,同时向下按压锁骨即可复位。锁骨外端及肘下各置棉垫一块,用胶布自背部向上经肩压住锁骨外端,在上肢前方向下绕过肘部,再经上臂后侧向上,从后向前再越过锁骨外端至胸前重叠2-3层。患肢前臂以颈腕吊带固定胸前,4周后去掉胶布,开始活动。3、手术治疗全脱位及有特殊要求者可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在锁骨外端作切口,剥离三角肌和斜方肌,复位后用1-2枚钢针经肩峰穿过锁骨,再将肩锁韧带修复,三角肌及斜方肌重叠缝合。4、陈旧性脱位如无明显症状,可不给与治疗,有疼痛及肩活动受限者,可考虑将锁骨外端切除。

锁骨钩钢板和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

锁骨钩钢板和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和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锁骨钩钢板治疗组)30例和B组(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术后6个月对患者肩关节Karlsson功能标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Karlsson功能标准评价优良率和术后并发局部疼痛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Endobutton带袢钢板;锁骨钩钢板【中图分类号】R68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5-0125-02肩锁关节脱位为临床较为常见损伤,在肩部损伤中占4%~6%左右,多由直接暴力引起。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全部断裂,使锁骨外侧端形成“真性脱位〞,保守治疗疗效较差,多需手术处理。本院骨科共收治5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锁骨钩钢板组与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组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1年1月骨科收治的5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组(锁骨钩板治疗组)和B组(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组)。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3.2±10.4)岁;B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7.8±12.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0例,运动伤29例,坠落伤7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1周内手术。纳入标准:术前常规摄肩关节正位片,肩锁关节脱位TossyIII型;急性损伤〔3周内〕;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患侧肩部肿胀疼痛,与健侧比较明显突起,锁骨肩峰端可出现钢琴键样体征,局部压痛,肩关节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完全脱位。1.3手术方法A组〔锁骨钩钢板,由康辉公司提供〕:颈丛+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沙滩椅位,作弧形切口〔沿喙突向外经锁骨外1/3至肩锁关节稍后侧〕约5cm逐层切开,显露锁骨外侧端、锁骨下肌和断裂的喙锁韧带,去除肩锁关节内血肿,纤维组织及软骨盘,用爱惜邦缝线“8〞字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暂不打结。于肩峰下关节外放置钢板钩,偏前方放置,钢板运用杠杆原理压下脱位关节,予以相应螺钉钻孔、测深、旋入相应长度螺钉,缝合的喙锁韧带打结,缝合肩锁韧带及关节囊缝合关闭切口。B组〔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由施乐辉公司提供〕:麻醉、体位和切口与锁骨钩钢板相同,暴露肩锁关节、锁骨外1/4和喙突;清理肩锁关节内关节盘,复位肩锁关节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肩锁关节。第一个孔位于肩锁关节内侧2.5cm处锁骨上面中央偏前部位,对准喙突基底部导针钻孔,C臂机透视位置后,使用直径4.5mm的Endobutton钻头钻取锁骨至喙突重建锥状韧带的孔,经孔道测量锁骨上缘至喙突基底部下缘的距离,选取适宜长度的袢环。距肩锁关节内侧1.5cm处,钻一直径1.5mm的孔。分别在上述孔过线打结,重建喙锁韧带。修复肩锁韧带及斜方肌、三角肌筋膜,拔出固定肩锁关节的克氏针,关闭切口。1.4术后处理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d,术后第2天开始行肩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三角巾悬吊3周,3周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9月,术后第1、3、6个月门诊复查并拍X 片,进行影像学和术后6个月肩关节Karlsson功能标准及术后并发症评价。1.5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按Karlsson功能标准评定疗效[1]:优:无痛,上肢肌力正常,肩关节活动自如,X 线检查示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间隙小于5mm;良:微痛,肌力中等,肩关节活动范围9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