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

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走出了校本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下面提供课例研究的一组“课堂观察量表”供参考。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四(资源应用)

课堂教学观察表五(学生活动记录表)

(整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和评课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观察者资料 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评分备注 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 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5 3. 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吗? 5 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吗? 4 5.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 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 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 阅读/思考)有哪些? 4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5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5 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 演/演示)? 5 11. 12.

评 价与建议 在梅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活动积极进取,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学生学习主动,对课程很感兴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观察量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观察者资料梁帅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 者. 观察记录 视角评分备注 1. 能否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5 2. 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3. 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讲解是否有效(清 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5 4. 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呈现是否合理,效 果怎么样? 5 5. 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 有效? 5 6. 是否倾听学生发言,是否作出即评价? 5 7.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如评价等)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 入思考. 5 8. 媒体(板书, 课件等)呈现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学习 提供了帮助? 4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观察维度:教师教学提问及回答

通过上表的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师提问指向性分析。 从教师提问的指向性来看,本节课提问的问题有效的是28个,占问题总数(32个)的89%,问题指向清晰。 二、教师提问层次性分析。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问题设置层次还是比较合理的,有直观答案的问题占绝大比例,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数量适当,无效问题比例很低。 1、无效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教师提问的问题中,无效问题有4个,占问题总数的13%。 第一个无效问题出现在讲完一遍观察的四个角度之后老师又设计了一次,让学生再看一遍图片,然后又问了一遍:“从哪个方向拍的?”又总结了一次“想想是从哪几个位置来观察的?”有些重复。 第二个类似问题出现在课堂新授左侧面、右侧面知识后,教师提问:“杯子在哪里?”这个问题本身给学生指的就不明确, 第三个无效问题出现在举例中,“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没有举出例子来,看来问题无效。 第四个无效问题在练习中,“谁观察最仔细了?”看似在调动学生仔细观察,其实是无效的问题。 2、有直观答案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有直观答案的问题有27个,占问题总数的75%。这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关,

属于正常范畴。 3、有思考价值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1个,占问题总数的2.7%。此类问题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应该占多大的比例比较合适,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我个人认为一节课,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应该有此类问题的存在,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我们提出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一定要发挥作用,把这类问题解决彻底。比如,本节课,教师在讲解环节就提出:“加大难度,从哪个侧面拍的?”属于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侧面还分左右侧面,为学生学习判断看到的物 体,是从左侧面还是从右侧 面,有一定的指向性。 三、小小建议: 1、教程设计上注意时间的安排,在学习左侧面右侧面时,没有完全展开就进行下一环节,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 2、有的学生一节课有二次或三次的回答机会,有40人一次都未被请到,课堂上存在盲区。 3、通过观察,教师在教学中的机械提问还是占有相应的一部分,可能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种习惯,一种常用的口头语言。 4、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重复同一个问题好几遍(有时三遍),可能教师是为了强调自己的问题,或自己由于声音不大,怕学生没有听清楚,再强调一下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整节课,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通过比较活动,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引导和评价,此外还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的框架和使用

小学数学“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的框架和使用 作者:李晓梅刘稀凤 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0年第11期 课堂观察是课堂评价的方式之一,提高课堂观察的实效性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基于这一问题,聚焦目标,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的一致性,量化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度思考的情况,形成并改进教学策略,其最终目的是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选取课堂教学中难以直接做出判断的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维”是指教学文化、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六度”两两分布在“三维”中,如表1所示。 一、“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框架 如何有效地观察一节课是比较复杂的,可选择的观察要素、观察方式有很多,“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选取课堂教学中难以直接做出判断的三维、六度进行设计。 (一)教学文化细化为教师倾听度和学生倾听度 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学生说话,而是全身心地感受每一个学生表达的言语及非言语信息。教师倾听度主要是指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向学生全体、小组及个体表达时的倾听情况。 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一课,可以先引导学生用数表示课件中出现的1只青蛙、2只青蛙、3只青蛙……在他们感受到无法用具体的数表示青蛙的只数后,可以提问:“不能用具体的数表示,那可以怎么表示呢?请写在纸上。”这是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倾听,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把所想所思都记录下来。学生的倾听度分为生生倾听和生师倾听。生生倾听是学生之间的倾听,主要是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倾听和组间汇报时不同组学

生之间的倾听;生师倾听是指学生倾听教師讲解的情况,如教师在讲解或交流时有多少学生在倾听。可以从教师倾听度和学生倾听度两个维度重点考量是否达成了倾听的课堂教学文化。 (二)教学目标细化为教师预设度和学生达成度 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结果,更是教学过程的导向。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去制定,而且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索六个行为动词去刻画。 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直接的关系,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表达的教学目标更关注教学设计中各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并力求目标可视化,以便于观察检测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预设度即各环节目标以及预设的学习任务、问题及学习过程。如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一课,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乘法竖式,本课最重要的环节为探索计算12×4的方法,对应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建立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确乘法竖式算理,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达成度则是指各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学习结果为对应的目标达成情况。 (三)教学活动细化为师生互动度和学生专注度 教学活动维度需要对应教师预设度的各环节进行观察。师生互动度是指各环节内的师生互动交流情况,具体可以通过记录互动交流次数来体现。如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导入环节,可以提问:“当你看到‘字母表示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了解点什么?”学生的回答有“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怎么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能干什么?字母能表示哪些数?字母表示数简单吗?”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师生互动过程。学生专注度是指课堂上学生是否精神集中、是否主动思考、是否积极参与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及百分比。 二、“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使用规则 “三维六度”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走进课堂,实地观察,与学生面对面地记录,收集信息、分析数据从而获得结果的。本量表力求真实地记录课堂情况,不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力求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不是进行不同水平的描述,不是制定评分规则,而是形成明确且细化的使用规则。

小学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1:教材的利用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教材的利用对教材理解是否正确 教材把握正确与否、难易度是否合适 能否不拘泥于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性地运用 是否做到了加工、整合教材 能否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 课程资源开发是否结合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需要,补充有关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或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能否挖掘教材中或现实生活中的隐形资源,服务教学 是否充分运用教师、学生等技能技巧、生活经验、行动智慧等,用于教学 课程资源的形式(图片、资料、实物、视频等) 总体评价

观察量表2: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问题的科学性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与价值性问题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问题的思维容量 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匹配度问题的呈现方式 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策略(包括追问的运用)提问后等待回答的时间 学生回答的方式 即时性评价 讨论的价值性讨论问题的价值性讨论运用的方式讨论的时间 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教学中遇到了哪些生成性的问题生成问题的处理方式 生成问题的处理结果 总体评价

观察量表3:教法的选择使用与学法的指导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教法的合理性选择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自主学习指导上能从学生出发吗 教师有哪些活动(讲授、训练、讨论、提问、合作学习、自学指导、作业设计、评价) 教法的有效性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实际 教法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这节课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的科学性教师进行的主要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有没有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学习方法有没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 总体 评价 观察量表4: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学生研究的维度 在11月17日的课堂中,我们使用了观察量表来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情况,包括是否准备、准备的方式和准备的质量等。 结果统计:所有学生都做了准备,大家都能够合理的按要求准备。85%的学生在倾听时表现积极,60%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感兴趣。 评价反思:学生的准备非常充分,教师的提前准备也达到了要求。前期倾听人数较多,后期由于教师关注人数决定,倾听学生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未参与提问。

2.学生互动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包括倾听同学的发言、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结果统计:10余个同学参与了问答,质量只在回答时集中。全班参与时间1分钟,质量个别理解。学生互动较少,互动集中在个别同学上。仅有这个问题同学们进行了同桌讨论。 评价反思:需要增加学生的互动时间和互动质量,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3.学生自主研究情况:观察学生在自主研究中的表现,包括自主研究的时间、形式、有序性和质量等。 结果统计:41人参加自主研究,7人未参加。学困生参与较少,后期参与人数下降。自主研究以探究为主,学生的自主研究较为有序,但学困生未能受到照顾。自主研究的质量两极分化。 评价反思:需要关注学困生的自主研究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质量。

4.研究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学生是否清楚这节课的研究目标,并且是否达成了目标。 结果统计:85%的学生在参与4分半的课程研究时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清楚这节课的研究目标。 评价反思: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研究目标的理解和达成情况的检测。 烙饼的学问”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烙饼现象入手,提取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在这堂课中,有40余人成功地解决了烙饼问题,但有7 人未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成功了解烙饼问题。 然而,在这堂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该更关注学困生的研究,从而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同时,倡导研究形式的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和评课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观察者资料 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评分备注 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 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5 3. 有否倾听教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5 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4 5. 参与提问/答复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 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 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 阅读/思考〕有哪些? 4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5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5 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 /演示〕? 5 11. 12. 评 价与建议 在梅教师的这节课上,学生活动积极进取,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到达学生学习主动,对课程很感兴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放手让学生进展讨论时,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那么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那么,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课堂观察量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察者资料梁帅 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观察记录 视角评分备注 1. 能否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5 2.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3.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讲解是否有效〔清晰/ 构造/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5 4.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呈现是否合理,效果 怎么样? 5 5.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 效? 5 6. 是否倾听学生发言,是否作出即评价? 5 7.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如评价等〕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 入思考. 5 8.媒体(板书, 课件等)呈现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 了帮助? 4 9. 教态是否自然,沉稳、愉快? 5 10. 教学机智表现如何 5 11. 12. 评 价与建议 梅教师个人教学素质很棒,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合新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体会周长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时机。如,量窗框周边的长,测量黑板周边的长等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观察量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