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图和排列图

第四节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一、内容提要

1、因果图

2、排列图

3、直方图

二、重点与难点:

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

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4、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5、熟悉直方图的概念、常见类型及特征

6、掌握直方图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基本判断

三、复习纲要

第四节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一、因果图

(一)因果图的概念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其因果关系。因果图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于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如教材240页图6.4-1所示。

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

因果图不仅仅用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方面,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因果图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

(1)是对所观察的现象有影响原因的直观的表示。

(2)这些可能的原因的内在关系被清晰的显示出来。

(3)这些内在关系一般是定性的和假定的。

在构造因果图时最重要的就是理清因果关系。

(二)因果图的绘制

质量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绘制因果图是关键。通常绘制的方法有两种,即逻辑推理法和发散整理法。

建立因果图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方面去寻找,在一个具体问题中,不一定每一个方面的原因都要具备。

在介绍因果图的绘制方法之前,我们用一个示例来说明因果图的结构。

1.因果图示例

有关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好的因果图示例如图6.4-2所示。

2.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质量特性(结果),因果图中的“结果”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

第二步,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将结果用方框框上;接下来,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

第三步,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用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第三层次的原因,如此类推。

第四步,根据对质量特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第五步,在因果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

当要画某种不合格的因果图时,先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合格?”,“为什么这种不合格在星期一发生的次数比其他日期多”?这样可以找出星期一与其他日期不同的原因,最终发现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用这种思考方法,确定结果和第一层次原因(主骨)、大骨和中骨、中骨和小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因果分析图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评价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因果图中所有的因素与结果不一定紧密相关,将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做出标记。

最后,在因果图上标明有关资料,如产品、工序或小组的名称,参加人员名单,日期等等。

以上这种因果图的绘制方法我们称之为“逻辑推理法”。

3.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选题,确定质量特性。

第二步,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第三步,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头联接起来。

第四步,根据对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第五步,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因果图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包括两个活动,一个是找出原因,另一个是系统整理这些原因。

查找原因时,要求开放式的积极讨论,最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绘制因果图时,影响结果的原因必须从小骨到中骨,从中骨到大骨进行系统整理归类。

以上介绍的这种因果图绘制方法可称之为“发散整理法”,即先放开思路,进行开

放式、发散性思维,然后根据概念的层次整理成因果图的形状。还可以利用亲和图帮助整理,逐渐整理出不同层次,最后形成中骨、小骨结构。

以上两类因果图的绘制方法有时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

必须确定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果某因素在讨论时没有考虑到,在绘图时当然不会出现在图上。因此,绘图前必须让有关人员都参加讨论,这样,因果图才会完整,有关因素才不会疏漏。

(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

质量特性如果很抽象,分析出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大概。尽管这种图的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虽说没有什么错误,但对解决问题用处不大。

(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比如,同一批产品的长度和重量都存在问题,必须用两张因果图分别分析长度波动的原因和重量波动的原因。若许多因素只用一张因果图来分析,势必使因果图大而复杂,无法管理,问题解决起来也很困难,无法对症下药。

(4)验证

如果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要细分,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

实际上,注意事项的内容分别要实现“重要的因素不要遗漏”和“不重要的因素不要绘制”两方面要求。正如前面提到过,最终的因果图往往越小越有效。

2.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来评价各因素,这一点很重要,但不能仅凭主观意识或印象来评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用数据来客观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比较科学又符合逻辑。

(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质量改进时,利用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因果图中哪些因素需要检查。同时,随着我们对客观的因果关系认识的深化,必然导致因果图发生变化,例如:有些需要删

减或修改,有些需要增加,要重复改进因果图,得到真正有用的因果图,这对解决问题非常有用。

排列图

二、排列图

(一)排列图的概念

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它是用来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主要的一种方法,并由此来确定质量改进的方向。

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可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大量损失。用排列图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在质量管理领域,美国的朱兰博士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巴雷特分析法”。朱兰博士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

排列图按下降的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例如不合格项目)在整个结果中的相应作用。用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作用大小,用累计频数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二)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1)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

(2)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4月1日至7月31日止。

(3)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

可按不合格类型分,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按工序分,按机器设备分,按操作者分,按作业方法分等等。

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到“其他”项目。

(4)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通常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数

据。

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如下表。这是某铸造企业在调查铸件质量问题时的案例。

不合格调查表

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

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如教材表6.4-2所示。

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其他”项的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其列在最后,而不必考虑“其他”项数据的大小。

第六步,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高度相等。

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

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第九步,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等等。

根据数据制做出的排列图如图6.4-3。

因果图知识

因果图(cause-effect diagram) 因果图能简明、准确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识别和发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向 (1)因果图定义:是表述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2)因果图说明:因果图是用于考虑并展示已知结果(如某种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工具。许多潜在的原因可归纳成主原因与子原因,形成类似于鱼刺的样子,因此因果图又称鱼刺图。(3)因果图的应用范围 因果图用于 ①分析因果关系 ②表达因果关系 ③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并确定主要原因,采取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4)因果图的应用程序 因果图是原因分析的工具,图1)是其应用程序方框图 图 ①明确要分析的质量问题: 1)明确扼要地确定问题的结果。当分析的问题不明确时,可用KJ法或矩阵数据解析法明确问题的所在 2)当要分析的问题明确时,但问题较多时,可用排列图等工具确定主要问题。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数据和信息系统、环境、设备、材料、测量、方法、人员。 ②广泛、深入调查研究 针对要分析的问题,开展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尽快找到影响质量的问题的全部的潜在原因。调查研究过程中广泛采用的辅助工具是调查表,而当以座谈会的方式调查时,常采用头脑风暴法以激发被调查人的思维,产生创造性、开拓性的设想。 ③整理取得的语言资料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大量语言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应用分层图对语言资料进行整理,可获得具有逻辑性有条的思路。 ④绘制草图: 经整理后的语言资料,按逻辑关系进行图形化,就是因果图。但为使图形更加完善,先应绘制草图供集体讨论分析用。 ⑤讨论分析: 对绘制草图广泛征询有关人员的意见,对不完善处应重复②以后各步骤,直到一致认为完善为止。 1)因果图图形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因素过少,尚未找到全部的潜在原因:因素分类不当;因素分层不符合逻辑性等。 经讨论分析认为不完善时就应在程序上进行反复。一般对因果图而言,因为分析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反复的次数比较少。 ⑥绘制图形: 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方框中,然后把主要的各类原因放在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寻找所有下一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并继续发展下去。一个完整的因果图至少有两层,许多因果图有三层或更多层。 ⑦图形分析: 从最高层次的原因中选取的识别少量的(3-5个)可能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如收集资料、控制结果等。 从末端因素中确定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常用的辅助工具有排列图、散布图、矩阵图、正交法、工艺试验(加显著性检验)。但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制约条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常应用经验论证发,常见的专家会签法和两两对比法都是经验论证的形式。 (5)因果图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的的分析,即一个质量问题画一个因果图。 ②绘制因果图时,按照分层图分析的结果,在大分枝上是原因类别,中分枝上是第一层的原因。小分枝上是第二层,更小分枝上是第三层,以此类推。一个完整的因果图至少有两层,许多因果图有三层或更多层。 ③因素分层的逻辑关系必须保持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结果,下一层次是上一层次的原因,因素分层的要求是展开到底,即末端因素必须是可以直接采取措施的因素。 ④主要原因必须从末端因素中确定,不可以确定在中间环节上。 ⑤因素类别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可以按人、机、料、法、环分类。有时也可以将管理、检测、用户等作为类别。当出现的类别因素数量不均衡时,还可以把某一类别细分为若干类别,如“照相制版质量差”分析中,把“原料”类又分为“原件”、“药液”、“相纸”三类。 ⑥绘制因果图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头脑风暴法收集的所有可能的原因,然后用分层图把它们归纳成主要原因和子原因。 ⑦在某种情况下,列出一个过程的主要步骤作为主要原因可能是有益的。例如,当将某过程流程作为改进的结果时,常利用流程图来规定这些步骤。 ⑧绘制出因果图后,经过进一步完善成为一个“活工具”,从中可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⑨因果图一般由小组集体绘制,但拥有足够过程知识和经验的个人也可画出。 举例: 因果图如下示分成三种类型,它是根据许多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任何场合出现的问题,人们就可能想到“这是不是原因呢?”,将尽可能多的、在现场体验的人的思想逐渐归纳而成的。 因此特性要因图还不是事实的阶段、是[意见],立足于意见产生的假设,然后对其中有疑问的点,依据现场现物和统计,逐步确认事实,特性要因图是这个过程的起点。

两图一表在实践中的应用

因果图、排列图及调查表在实践中的应用“两图一表”指因果图、排列图和调查表,它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常用统计分析工具,其特点是直观、简单、实用、有效,能够为企业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一、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所创,通常结合头脑风暴法,找到影响结果的各种特性因素,确定因果关系,最终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确保采取的措施正确且成效显著。 二、调查表 调查表是对特定对象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它适用于收集数字数据进行定量描述,也适用于收集非数字数据进行定性描述。 2.1如针对公司开发的新产品,编制顾客需求调查表,征求经销商和最终用户对“产品质量、销售价格、交付周期、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评分及意见,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后,同时结合排列图和因果图,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原因,编制调查项目分析报告,供上级领导参考决策。 2.2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缺陷调查统计表

序号缺陷项目频数(t)频率% 累计频率% 1 网裂100 50.0 50.0 2 气泡50 25.0 75.0 3 麻点23 11.5 86.5 4 瓢曲20 10.0 96.5 5 其它7 3.5 100.0 三、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是寻找影响工作(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有效工具,其遵循“关键少数,次要多数”的客观规律,通常结合调查表进行应用。 一般对A区关键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对B、C区一般不合格项采取预防措施,来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举例: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缺陷排列图: 总之,“两图一表”是基层质量管理者解决现场问题的有效工具,大力推行“两图一表”的应用,对提升管理者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 因果图 散布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控制图的重要性 控制图原理 控制图种类及选用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CAQ系统的基础,这里简要介绍制造企业应用最广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与控制图 获得有效的质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对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 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分。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此处介绍的方法是生产现场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统计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等。 排列图 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洛特(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 1.排列图的画法

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 (1)确定分析的对象 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 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 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1) 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 (5)画排列图

用Minitab绘制因果图、排列图

(1)用Minitab绘制因果图 例1:探寻“病人在寻找X光室时遇到困难”得原因时,发现四个潜在原因: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而“政策”又可能有2个方面:法规对X光室位置得强制性要求、隔离规则;“场所设备”又有可能有两个方面:走廊布局图、场所标志;“人”又可能有两个方面:拥挤得走廊、登记处忘记提供指示;“程序”可能就是:登记排队。对此画出因果图。 步骤: (1)将四个潜在原因填入工作表得4列(C1-C4)。 (2)从“统计>质量工具>因果”进入因果图对话框 (3)在“原因”栏中选入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在“标签”栏下填入: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在“效应”空格栏中填入“病人在寻找X光室时遇到困难”。

(4)点击“确定”即可得到因果图。双击图中得字,可以进行编辑奥! 练一练: 探寻某部件表面产生疵点得原因,从5M1E方面分析,发现六个方面潜在原因如表1-1、

陷 表面缺环境 测量 方法材料 机器 人员 培训主管 班次润滑 速度位置 车床 防锈剂 保管供应商 刹车 接触角度 检查员 仪器 湿度温度 考 试教 师不稳 定太 慢未检查精 度面检查不全不 熟 练因果图 (2)用Minitab 绘制排列图 例2:某顾客服务过程输出缺陷数据如表1-3,试找出需要改进得“关键得少数”因素。 类型 发生频数 A:顾客等待时间长 51 B:迟于规定时间回复 25 C:回复不准确 13 D:遗漏顾客信息 7 E:账单错误 2 F:收费错误 2 步骤: (1)将数据输入工作表C1、C2列 (2)从“统计>质量工具>Pareto 图”进入Pareto 图对话框

第十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常用的几种质量管理简易工具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排列图和因果图?它们有何用途? 排列图:是通过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以便改进关键项目。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左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工时、吨位等),右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块的高度表示某个因素影响大小,从高到底,从左到右,顺序排列;折线表示个影响因素大小的累积百分数,是由左到右逐渐上升的,这条折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用途: 1、找出主要因素 排列图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我们明确应该从哪里着手来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的影响减半比消灭次要因素收效显著,而且容易得多。所以应当选取排列图前1~2项主要因素作为质量改进的目标。如果前1~2项难度较大,而第3项简易可行,马上可见效果,也可先对第3项进行改进。 2、解决工作质量问题也可用排列图 不仅产品质量,其它工作如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安全生产等都可用排列图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后,为了检验其效果,可用排列图来核查。如果确有效果,则改进后的排列图中,横坐标上因素排列顺序或频数矩形高度应有变化。 因果图:也叫特性因素图/鱼刺图/石川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的一种工具。由特性,原因,枝干三部分构成。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后寻找到大原因背后的中原因,再从中原因找到小原因和更小的原因,最终查明主要的直接原因。用途: 收集各种信息,比较原因大小和主次,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根据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最终结果),找出影响它的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更小原因等等;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2、下面的数据是某钢铁厂轧钢车间的钢板厚度的测量值: 5.77 6.01 5.71 6.19 6.42 5.92 5.87 5.89 5.96 5.95 6.27 6.04 5.75 6.11 6.13 5.92 5.63 5.91 6.05 5.94 5.93 5.98 5.96 5.74 5.71 5.75 5.80 6.00 6.25 6.07 6.08 5.92 6.19 5.96 5.96 6.05 6.12 6.21 5.89 6.02 作直方图,并分析其形状。 解:Xmax = 6.42,Xmin = 5.63,选测组数k = 10,则 – = 0.11

因果图和排列图

第四节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一、内容提要 1、因果图 2、排列图 3、直方图 二、重点与难点: 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 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4、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5、熟悉直方图的概念、常见类型及特征 6、掌握直方图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基本判断 三、复习纲要 第四节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一、因果图 (一)因果图的概念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其因果关系。因果图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于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如教材240页图6.4-1所示。 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 因果图不仅仅用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方面,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因果图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 (1)是对所观察的现象有影响原因的直观的表示。 (2)这些可能的原因的内在关系被清晰的显示出来。 (3)这些内在关系一般是定性的和假定的。 在构造因果图时最重要的就是理清因果关系。 (二)因果图的绘制 质量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绘制因果图是关键。通常绘制的方法有两种,即逻辑推理法和发散整理法。 建立因果图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多个方面去寻找,在一个具体问题中,不一定每一个方面的原因都要具备。 在介绍因果图的绘制方法之前,我们用一个示例来说明因果图的结构。 1.因果图示例 有关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好的因果图示例如图6.4-2所示。 2.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质量特性(结果),因果图中的“结果”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

质量直方图与排列图法描述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休哈特控制图(四) 第八章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 一、排列图法 (一)什么是排列图 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它的基本图形,见图9-1。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米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二)排列图的作图法 1.搜集数据搜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按不同用途加以分层、统计。

以某卷烟厂卷烟车间成品抽样检验时外观质量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中的数据为例(表9-1)。 2.作缺陷项目统计表为简化计算和作图,把频数较少的油点、软腰和钢印三次缺陷合并为“其它”项,其频数为37。 (1)把各分层项目的缺陷频数,由多到少顺序填入缺陷项目统计表, “其他”项放在最后,见表9-1。 (2)按表9-1的表头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并填入统计表9-2中。 3.绘制排列图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下: (1)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本例共七个项目。按统计袤的序号,从左到右,在每个刻度间距下填写每个项目的名称,如空松、贴口、......、其它。如图9-2。 (2)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件数、全额等)。确定原点为0和坐标的刻度比例,并标出相应数值,本例为100、200、300等等。 (3)按频数画出每一项目的直方图形,并在上方标以相应的项目频数。如空松458、贴口297等。 (4)画右纵坐标表示累计百分比。画累计百分比折线,可用两种方法。 方法1:定累计百分比坐标的原点为0,并任意取坐标比例(即累计

工程质量常用统计方法

工程质量常用统计方法 目录 一、排列图法 (1) 二、因果图 (3) 三、排列图和和因果图结合使用 (6) 四、头脑风暴法 (9) 五、网络图 (11) 六、其他统计方法简介 (15) 1、调查表 (15) 2、直方图 (16)

工程质量常用统计方法 一、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排列图,是质量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工具,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排列图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ot )最先提出和应用的,故又称为帕累特图。1906年,帕累特在研究社会财富分布问题时,首先运用了排列图,借助于排列图这一工具,他发现占人口极少数的富人占有社会财富的大部分,而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穷人却处于贫苦的边缘,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后来朱兰将排列图应用到质量管理中,用以分析寻找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由于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也服从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即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只有个别因素起决定性影响,而绝大多数因素的影响都是可以忽略的,所以,排列图的运用取得很好效果,从而成为质量问题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1、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等。 2、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XX月1 XX0至XX月XX0止。 3、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如: 或按不合格类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方法分等等。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到“其他”项目。 4、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通常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数据。 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 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其他”项的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其列在最后,而不必考虑“其他”项数据的大小。第六步,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 )高度相等。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QC旧七种工具 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检查表与分层法 QC新七种工具(略) 关联图, 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和箭头图法。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 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 的,为寻找主要问题或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例 1:排列图的优点 排列图有以下优点: 直观,明了--全世界品质管理界通用用数据说明问题--说服力强 用途广泛:品质管理/ 人员管理/ 治安管理 排列图的作图步骤 收集数据(某时间) 作缺陷项目统计表

绘制排列图 画横坐标(标出项目的等分刻度) 画左纵坐标(表示频数) 画直方图形(按每项的频数画) 画右纵坐标(表示累计百分比) 定点表数,写字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因果图 何谓因果图: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的关系,以箭头连接,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因果图。 因果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 故又称为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故也可称其为鱼骨图,或特性要因图作因果图的原则采取由原因到结果的格式通常从‘人,机,料,法,环’这五方面找原因 ‘4M1E’,Man,Machine, Material, Method, Environment 通常分三个层次:主干线、支干线、分支线尽可能把所有的原因全部找出来列上对少数的主要原因标上特殊的标志 写上绘制的日期、作者、有关说明等 作因果图应注意的事项 问题(结果)应单一、具体,表述规范

用Minitab绘制因果图、排列图.(优选)

(1)用Minitab绘制因果图 例1:探寻“病人在寻找X光室时遇到困难”的原因时,发现四个潜在原因: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而“政策”又可能有2个方面:法规对X光室位置的强制性要求、隔离规则;“场所设备”又有可能有两个方面:走廊布局图、场所标志;“人”又可能有两个方面:拥挤的走廊、登记处忘记提供指示;“程序”可能是:登记排队。对此画出因果图。 步骤: (1)将四个潜在原因填入工作表的4列(C1-C4)。 (2)从“统计>质量工具>因果”进入因果图对话框 (3)在“原因”栏中选入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在“标签”栏下填入:政策、场所设备、人、程序;在“效应”空格栏中填入“病人在寻找X光室时遇到困难”。

(4)点击“确定”即可得到因果图。双击图中的字,可以进行编辑奥! 难 时遇到困找X 光室病人在寻程序人 场所 政策 隔离规则 置的强制性要求法规对X 光室位场所标记 走廊布局图 供指示 登记处忘记提拥挤的走廊 登记排队 因果图 练一练: 探寻某部件表面产生疵点的原因,从5M1E 方面分析,发现六个方面潜在原因如表1-1. 人 机器 材料 方法 测量 环境 班次 车床 供应商 角度 仪器 温度 主管 位置 保管 接触 检查员 湿度 培训 速度 防锈剂 刹车

(2)用Minitab绘制排列图 例2:某顾客服务过程输出缺陷数据如表1-3,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关键的少数”因素。 步骤: (1)将数据输入工作表C1、C2列

(2)从“统计>质量工具>Pareto图”进入Pareto图对话框 (3)将“类型”选入“缺陷或属性数据在”;将“发生频次”选入“频率位于”;选定“不合并”。 (4)还可以点击“选项”对图的信息进行补充奥!

【河北省质量协会】排列图和因果图

第四节排列图和因果图 一、排列图(帕累托图) 它是将问题(事项)的项目由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的一种图示技术。 1.排列图的原理 排列图依据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 2.排列图的用途 ⑴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问题项目对整个问题的影响作用的大小; ⑵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⑶验证措施的效果。 3.应用程序 ⑴确定调查的问题,选择要进行分析的项目; ⑵选择用于分析的度量单位; ⑶选择要分析的数据涉及的范围并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表1.4-1); ⑷画横坐标,按频数大小列出项目的名称,有其他项目时必须将其放在最后; ⑸分别画频数及累计百分率纵坐标,列出度量单位和刻度; ⑹在所列分析项目的名称上画宽度相同、与频数大小相应高度的长方形,标明频数,自左向右画累积百分率曲线,并标注累积百分率; ⑺从图中确定质量改进的最重要项目,一般为累积百分率75%左右覆盖的项目,且一般不超过3个项目; ⑻注明排列图的名称、样本总数n、分析项目的频数、纵坐标名称等。 4.应用示例 [例1.4-1]某客运公司用排列图对乘客意见进行分析,见图1.4-1。 5.易出现问题及注意事项 ⑴收集的数据代表性差,如收集数据期间的生产工艺条件和目前的不一致

或收集数据的时间范围过长、前后工艺条件已发生改变,抽取的样本数和批量相比过小,没有代表性等; ⑵项目分类的标志不明确,造成项目分类不当、判断不准,使不同层次的项目分在一类,造成假象;或分类过细使A类项目过多,项目排列过于冗长; ⑶分类不当,“其它”项频数超过A类项目中的任何一项; ⑷总项目数只有几项(3-4项),不知此时应选用饼分图; ⑸未能灵活地运用排列图: ①当各原因之间有相互影响时,未从不同角度来确定分类项目,画几个不同的排列图,使主要项目更加集中、明确,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如进一步的按班次、设备、操作方法等画几个排列图; ②可行时未进一步对已确定的主要问题再做分层画排列图,使主要质量问题更明确具体。 ⑹忽视排列图确认改进效果的作用,对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进行比较时,一般不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确认改进效果显著与否: ①主要项目的频数急剧减少,其排列位次后移,总频数也相应减少,说明改进措施有了明显效果;

(整理)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有老七种工具: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关连图;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亲和图(kj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补充工具有:流程图;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 一、因果图 (一)因果图的概念 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石川图或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用来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因果图的绘制 1、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 (2)将质量特性(结果)写在纸的右侧,用方框框上,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 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

原因,作为中骨;用小骨列出第三层次原因,以此类推; (4)将认为对质量特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标出来; (5)在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如产品、工序或小组名称、参加人员、日期等)。 它是用逻辑推理法去确定第一层次原因(大骨),第二层次原因(中骨),第三层次原因(小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故称“逻辑推理法”。 2、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确定质量特性; (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3)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头联接起来; (4)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5)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它的特点是开放式的查找原因(最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然后根据对结果的影响从小骨到中骨再到大骨系统地整理这些原因,形成因果图形状,故称为“发散整理法”。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确定原因应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培训_20242024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培训_20242024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培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确保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培训 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达到客户要求,实现持续改进和标准化。它包括五大工具,分别是流程图、检查表、因果图、排列图和直方图。 二、五大工具培训内容 1、流程图:流程图是描述产品或服务从需求分析到售后服务整个过程的图表。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掌握如何绘制流程图,了解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潜在问题并优化流程。 2、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用于检查和评估特定事项的标准化工具。在培训中,员工将学习如何设计检查表,确保对所有重要事项进行全面检查。通过使用检查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查质量。

3、因果图: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用于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在培训中,员工将学习如何绘制因果图,识别潜在的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4、排列图:排列图是一种用于优先排序问题的工具。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如何绘制排列图,识别关键问题并优先解决它们。 5、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和统计信息的图表。在培训中,员工将学习如何使用直方图分析数据,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找出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三、总结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的培训,企业可以确保员工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优化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优势。 建议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之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五大工具的培训。这将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了解员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能力和需求,为后续的体系建立和优化提供参考。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的培训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掌握这些工具,企业可以实现持续改进和标准化,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整理好的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

PDCA循环与统计技术 学习数据 主要内容: 一、PDCA循环的定义与组成 二、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三、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四、两图一表(排列表、因果表、对策表) 一、PDCA循环的定义与组成 1.PDCA循环的组成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2、PDCA循环的定义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二、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三、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图1所示)、8个步骤(如图2所示): 1、找主要质量问题:排列图计划 计划2、找原因:头脑风暴会议、因果图

3、找要因:排列图、计分法、验证 4、制定对策(计划)措施:对策表 2. D:执行(实施) 执行5、实施对策措施 3、C:执行(检查) 执行6、检查实施效果:排列图、因果图 4、A:处理(总结) 7、标准化处理 处理 8、遗留问题转下一循环 四、两图一表 1、排列图 •定义:又叫帕累托图,它将质量改进项目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组成: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2.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3.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4.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 5.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6.画横坐标 7.画纵坐标 8.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长方形显示出每个项目的作用大小 9.由左到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用%表示),并画出累计频数百分比曲线,此曲线又叫帕雷托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10.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 ------------------------------------------------------------------ 案例分析: 下表为精装产品不合格项目统计与降低不良应用案例 一、P阶段 1、现状调查 根据2008年1月20日我部门IPQC人员在精装组随机抽样的100本精装成品进行全检,得出以下结果,共发现存在以下的不良缺陷: 不良缺陷记录表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与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00年,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 名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 拉弧25125176.9% 功率不合格3728888.3% 掉膜1630493.3% 端面不平1031496.3% 其他12326 从表1可见,首先,统计最近发生的所有问题,统计出各种制品中的共326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再次,做一个累计评定,将各项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出来。 图2所示的是数据计算出来后,排列图就基本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