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园的行间实行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

合集下载

果园生草覆盖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果园生草覆盖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吴田乡,盛 婧,朱普平,等.果园生草覆盖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3):28-3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3.005果园生草覆盖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吴田乡1,盛 婧2,朱普平2,郭 智2(1.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江苏南京210036;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培育与利用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果园生草是解决当前我国果园生产普遍面临的集约化单一种植、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单纯化等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果园生草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与养分减排(地表径流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土壤贮水等)、土壤改良(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性状等)、近地层微域环境改善(温度、湿度及动态调控功能等)、果树生育调控(根系生长、树体生长及养分利用等)、果品调优、生态调控(杂草控制、天敌种群重建等)等诸多生态效应优势。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模式生态效应研究的最新进展,也对我国果园生草技术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果园生草;水土保持;养分减排;土壤改良;果品调优;生态防控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03-0028-07收稿日期:2022-06-12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9)309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0270756100ZX)。

作者简介:吴田乡(1983—),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与资源利用研究。

E-mail:504572972@qq.com。

通信作者:郭 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田生态与资源利用研究。

E-mail:Guozhi703@163.com。

我国是世界最主要的水果生产大国。

据报道,2018年我国果树种植面积约1190万hm2,水果产量约2.57亿t[1],果业已成为我国主要高效农业产业之一。

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方法.doc

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方法.doc

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方法
葡萄根系适宜的生长环境与土壤营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壤营养能为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分和养分条件,那么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方法。

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
中耕就是从葡萄萌芽后到葡萄落叶这段时间内反复进行锄地除草。

目前,葡萄的中耕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葡萄行间使用中小型旋耕机进行中耕,葡萄行上使用少量人工铲除杂草即可。

这样做可以达到松土、保墒、除草的目的,同时可以调节土温,防止土壤板结,改善表层土壤的通透性,每次旋耕前尽量撒施有机肥,补充由于长期中耕造成的土壤有机质的下降。

生草栽培就是在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种植生草,每年定期刈割,就地覆盖或埋压,园地土壤不耕作或部分耕作。

自然生草不需要人工种植,不需要除草保苗,不需要施肥灌水,因此是生产中生草栽培的首选。

人工种草常用的草种有毛叶苕子、黑麦草、燕麦草、白三叶草等。

葡萄行上要留清耕带或覆草带,行间长草。

如果播种的是多年生草种,生草三年后,应耕翻或旋翻一次,以消除长期生草造成的土壤板结。

覆盖秸秆园地覆盖草或秸秆等有机物,是近年来葡萄园土壤管理的一
种新形式。

北方地区常用麦秸、玉米秸,在篱架栽培的葡萄园采用行上覆盖,棚架栽培的葡萄园则采用树盘覆盖,然后用土覆压,以防被风吹走。

连续覆盖2~3年后,可将全部覆盖物翻压入土,防止连年覆盖引起根系上浮。

关于如何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方法,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在此提醒广大果农在葡萄园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中耕、生草栽培、覆盖秸秆等措施,来改善和增加土壤肥力。

葡萄栽培学作业及思考题

葡萄栽培学作业及思考题

葡萄栽培学课程作业及思考题第一章葡萄栽培学绪论主要内容:一、发展葡萄生产的意义二、葡萄栽培的历史三、葡萄栽培的概况四、葡萄品种分类五、葡萄栽培学的研究内容思考题1 葡萄生产的重要性?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颇具保健功能②用途广泛③适应性强、容易管理④结果早、丰,经济效益高2葡萄浆果的主要营养成分?3图示世界葡萄传播的路线,并注明时间?腓尼基人(B.C4000年)埃及(B.C2500-2350)古希腊(B.C 7世纪)罗马法国、西班牙亚亚洲英国、北欧新世界(南非、澳、新等)全球范围4我国葡萄引入的路线及栽培的历史?葡萄起源地之一;内地葡萄栽培始于汉朝;扩散路线:中亚细亚—新疆—甘肃—陕西长安—全国;古代有关文献:《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中记载马奶、水晶、紫葡萄等;唐、元兴盛之后的衰落原因:人口众多,与粮争地5世界四大水果?葡萄栽培最多的地区?6世界葡萄栽培的大约面积和产量?7葡萄与葡萄酒年产百万吨以上的主要国家?8葡萄干的主产国家?9中国酿酒、制干葡萄生产的主要地区?我国葡萄产区相对集中在气候和土壤较适宜的新疆、渤海湾和华北、西北的黄土高原,其中新疆、山东、河北、辽宁、河南5个省葡萄园面积占全国的63.7%,葡萄产量占69.8%。

目前我国酿酒葡萄十大产区:(1)通化产区,在吉林通化、佐家比较集中,黑龙江、辽宁有少量栽培。

(2)渤海湾产区,包括环渤海湾的河北昌黎、卢龙、抚宁、唐山;天津的滨海区、蓟县和山东半岛的烟台、大泽山等地。

(3)怀涿盆地产区,位于河北的怀来和涿鹿的丘陵山地。

(4)清徐产地,包括汾阳、太谷、夏县、清徐的晋西北山区。

(5)银川产区,分布在银川沿贺兰山麓的冲积平原。

(6)甘肃武威产区,包括武威、民勤、古浪、张掖等位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县市。

(7)新疆吐鲁番产区,位于低于海平面300m 的吐鲁番盆地,包括鄯善、红柳河等地。

(8)新疆石河子产区,位于新疆北部的玛纳斯、昌吉和伊犁等县市。

(9)云南弥勒产区,位于云南高原的弥勒、东川、蒙自等。

从零开始,建一个高效葡萄园(新手必备)

从零开始,建一个高效葡萄园(新手必备)

从零开始,建一个高效葡萄园(生手必备)葡萄是一种管理相对费工的果树,无论是施肥打药,仍是整枝修剪、套袋采收等等,都需要耗资大批的人工,所以怎样尽量节俭劳动力是葡萄种植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省力化种植又称低成本种植,发源于 20 世纪中叶的日本,经过长久的实践完美,渐渐成为果树早结果、早丰收、高质量及低成本、高效益种植的主要模式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趋势。

葡萄省力化种植主要包含高标准建园技术、安装避雨棚、行间覆盖园艺地布和行间生草、肥水一体化浇灌、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果园机械设备等,现将其重点技术进行总结,供大家参照。

1、高标准建园技术架式选择葡萄采纳的架式主要为篱架和棚架两大类。

篱架一般采纳南北行向栽种,主要适合生长势较和缓的品种,是目前国内外生产上密植种植采纳较为宽泛的架式。

棚架是指架面与地面平行或略倾斜,葡萄枝蔓平均散布于架面上形成棚面,北方地域因为冬季需要埋土御寒,故只好采纳小棚架。

棚架一般采纳双行栽种,小行距 0.5~0.8m ,大行距 4~5m ;篱架可采纳双行栽种,小行距 0.5m ,大行距 3m ,也可采纳单行篱架,行距 3m ,较大行距适合机械化操作。

定植苗木选择与办理:定植前采纳优良强健苗木,对机械损害或过长的根系进行修剪,保存 15~25cm 长度。

栽种前将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12~24 小时,让根系吸足水分,提升苗木成活率。

挖定植沟:定植前需做好开沟作畦、挖定植沟和定植穴等工作,定植沟工作由机械达成,沟深和宽各80~100cm 。

挖土时将拿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别搁置。

施基肥:充分的底肥才能保证葡萄健康生长,每亩需施优良有机肥5000kg ,定植沟底部填入20~50cm 左右厚的秸杆或杂草等并扎实,再将有机肥与表土混拌平均填入沟内,最后填入底土。

施肥时,离地面30cm 的范围内,不要施用肥料,免得烧根死苗,最后定植沟比行间略低 5cm 左右即可。

定植方法:定植前放绳定点确立定植地点,按距离定点挖定植穴,栽种时将根系完整睁开,一人扶苗,一人培土,栽种过程中轻提苗木,使土壤尽量进入根系间,再培土压实,浇透水,注意嫁接口高于地面3~5cm ,切不行将嫁接口埋入地面以下。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灌 封 冻水 , 高树 体抗 冻 能 力 。③ 控 制 产 量在 提
6 71 0 g 6 110 0k 。④用 塑 料 薄膜 包 扎 防 冻 。⑤ 2
树 盘封 土堆 防止根 系受冻 。
基 金 项 目 : 家 葡 萄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 yyx3 —6 国 n c t-00 -
果 园生 草可 有效 降 低夏 季 7 —8月 份 地表 温度 , 增加 冬季地 表温度 , 保持 全 年地 温 比较稳 定 。由于地 表 有草 层覆 盖 , 夏季 减少 了地 面 热
辐射 , 冬季 又减 少 了 地热 的散 失 。果 园 土壤 温
有效 提 高 固 土能 力 ; 一 方 面可 有 效 消除 因降 另 雨 而 出现 的“ 土壤 进溅 ” 象 , 现 减缓径 流 流速 , 有
园面积 占果 园总 面积 的 5 以上 , 的 国家 达 5 有
1 2 改 善 土 壤 理 化 性 状 .
牧 草覆 盖果 园后 , 其枯 叶 、 枯根 等残 体 在土 壤 中降解 、 化 , 转 形成 腐 殖 质 , 土 壤 中 的 有 机 使 质 不断 提高 。研究 表 明 , 耕 导 致 土 壤 有 机 质 清 的下 降 , 表层 下 降最 明显 。而 果 园 生 草 增 加 土
到 9 左 右 。在我 国 , 5 生草栽 培始 于上世 纪 7 0
年代 末 8 O年 代 初 , 在 山 东 、 现 山西 、 宁 、 南 辽 河 等地 已有 部分 应用 。现 将生 草 的优点 及果 园生 草方 法介 绍如 下 , 供参考 。
1 草 园生草 的优 点
壤有 机 质 含 量 , 加 量随 土 壤 和环 境 条 件 的变 增 化 而变化 , 加最 多 的是 表 土 , 其 是 表 层 , 增 尤 向

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一杂草为害及杂草种类杂草是指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杂草的生命力强,其生殖能力、再生能力和抗性都强,一般具有比作物更强的竞争力。

一方面,茶园杂草与茶树争肥、争水、争阳光,又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杂草泛滥严重危害茶树生长。

另一方面,合理管理的杂草在维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方面有一定作用;杂草通过充当许多害虫的次生寄主,如提供害虫的食物,吸引害虫取食而减轻害虫对作物的为害;杂草或可产生趋避害虫的化合物,或可为害虫天敌提供花粉、花蜜和越冬场所;有些杂草还可作为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源。

因此,要认识杂草既有害又有利的双重性。

茶园杂草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不同管理水平,其杂草的种类、分布、群落、为害等都不一样。

安徽省茶园常见杂草有152种,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有害杂草为45种,其中以野艾蒿、小蓬草、一年蓬、马唐、狗尾草、白茅、狗牙根、碎米莎草、水蓼、杠板归、蕨、打碗花、乌蔹莓为害最为严重。

二茶园草害发生规律与防治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白茅和香附子为世界性分布的农田恶性杂草。

每年有2个高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

防治茶园杂草是茶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季节性强。

人工除草面临着劳动力不足、成本高的问题,化学除草成本低,但国家、地方政府倡导或立法禁用除草剂。

茶园草害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绿色防治成为生态、高效栽培所面对的共性技术难题。

茶树为多年生作物,对于花园有害杂草的控制主要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机械除草、覆盖抑草、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方法。

1.农业技术措施新垦茶园或改造衰老茶园、复垦荒芜茶园时,耕种操作会诱使土表草籽萌发,因此移栽前须进行人工锄草,对园内宿根性杂草及其他恶性杂草(如白茅、蕨类、杠板归、狗牙根、艾蒿等)的根、茎必须彻底挖除,或每亩使用57%液状石蜡3升,稀释15倍喷施。

在幼龄茶园间作大豆或花生,可减少杂草危害。

葡萄园生草管理措施

葡萄园生草管理措施

栽培技术这些年来葡萄产业因经济效益明显农户纷纷参与而发展迅速,成为各地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因单产、品质等因素效益不佳,这与过多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葡萄园粗放管理密切有关。

受传统种植方式影响,大多葡萄园杂草种类繁多,稍有不慎形成草荒,杂草不仅会与葡萄争夺水肥资源,还会给多种病菌、害虫提供生存便利,这样,增加了管理难度与成本,容易导致产业效益倒退。

1除草方式目前葡萄园除草主要有生物除草、化学除草、物理除草、机械除草和以草治草等方式〔1-3〕。

生物除草是利用动物(主要是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竞争力强的置换植物及其代谢产物防除杂草。

生物除草不产生环境污染、效果稳定持久,但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操作难度较大,见效慢及资源浪费严重,一般园区不太愿意采用。

化学除草除了除草剂价格昂贵外,还具有省工、省力的特点,每年至少6次以上除草,农药、人工成本总量每亩超过2000元,而部分除草剂使用后葡萄易发生药害、伤根情况,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物理除草中人力除草具有投入成本最低、副作用小、除草较为彻底,但耗时、强度大、效率低。

物理除草中全园防草布(园艺地布)覆盖除草,通过减少光照来抑制杂草生长,兼具保水保墒的作用,缺点是防草布易老化、更换成本高,高温季节和火源多的地方容易发生事故。

机械除草包括浅松灭草、旋耕灭草、中耕灭草和深松除草等方法,此法对浅生根杂草效果较好,但消耗人力,且效果不十分理想,尤其是设施大棚内需要长年多次连续作业,成本高昂。

以草治草是葡萄园通过生草栽培方式解决杂草草害问题,是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型葡萄园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葡萄树下杂草清理干净以后,行间土壤就完全暴露在外面,水分蒸发快、表层土壤板结。

葡萄园生草栽培就是在葡萄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及经济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及相关作物与葡萄协调共生的一种葡萄栽培方式(图1)。

图1葡萄花生间作及覆草栽培2作用葡萄生草栽培是一种立体生态复合系统,是以葡葡萄园生草管理措施杜凯1,鲍楠2,李良3(1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江阴214431;2江阴神宇果品专业合作社江苏江阴214414;3江苏省葡萄协会江苏南京210019)摘要:葡萄园按照生态方式合理控制草害,使杂草发挥积极的作用。

果园生草清理的利与弊

果园生草清理的利与弊
果 园 生草 清 理 的利 与弊
口蔡 丽丽
引言
清耕 除草 , 目前仍是许 多果 园对付 杂草 的主要方式 。清耕能有效降低 杂草 数量。 减 少其 争肥 争水 的为 害 , 同 时 能 让 果 园的土壤疏松 , 使果 园看起 来更加 清洁美观 。但是 , 长期 实行清耕制 , 不仅 费时费力 , 还 会 使 土 壤 理 化 性 质 及 土壤 结 构严重受损 、 有机质及各 种矿质 营养 元 素含 量迅速 降低 , 严 重影 响果树根 系 生长 、 产 量与 品质 。近年 来 , 研 究都表
所 以 ,旱地 果 园应 当 选择 耗 水 量 少 或 者 暖 季枯 死 的草 种 ,实 行 行 间生 草 并 注 意及 时灌 溉 。 而在 降 水量 少 于 4 0 0 mm 并无灌溉条件 的地区 ,则不宜推广果园 生 草 栽 培模 式 。生 草 栽培 有 利 于 果 园土 壤 微 生 物数 量 、 活性 的增 加 , 以及 多 数 土 壤酶活性 的提高 。土壤物理性状是土壤 肥力的重要影响 因子 ,其好坏直接或间 接 地影 响着 土壤 的水 、 肥、 气、 热 等状 况 。 生草栽 培能 明 显改 善果 园表层 土
生态平衡都有莫 大的好处。
1 果 园生草 的好 处
生草栽 培除了节省用工 , 降低生产 成本外 , 还对果 园土壤 、 果树本身 、 病虫 害 防治 、小气候环境等 皆有积极作用 。 生 草栽培 有利 于提 高果 园表层 土 壤有 机质含 量及其 固碳潜力 , 增强 了土壤对 有 机 碳 的保 护 和 碳 汇 作用 。生 草 初 期 的 确存 在草 与果 树争 肥 的问题 ,但经 过 3 ~ 7年生草后 , 土壤 N、 P 、 K等主要矿质 营养元 素呈恢复性增长 , 有效养 分明显 提高 。生草对土壤水 分的影 响程度 因草 种及各 地气候状况而有所 不 同, 尤其与 降雨量关 系密切 。降雨 多的地区 , 生草 有保 水作 用 ; 降 雨少 的地 区 , 生草 与果 树在 0  ̄ 4 0 c m土层存在 争水 矛盾 ,且具 有 明显 的季 节性 特 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园生草技术
葡萄园生草是葡萄园耕作制度的一项技术革命,但长期以来,我国葡萄园传统的耕作制度是以清耕为主,导致葡萄园土壤贫瘠板结,有机质含量通常在0.1%-0.5%,普遍低于1%,而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行葡萄园生草,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2%以上。

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土壤差距,除在葡萄园中施有机肥外,采用葡萄园生草是一条重要途径,推行葡萄园生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的环境,改善葡萄实品质,增加葡萄品产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葡萄园生草法是一种常见的葡萄园地面管理措施,对降低地温、增加葡萄园湿度、保墒以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葡萄树主要栽植在沙漠边缘上,土质为沙子,有机质含量极低,白天极易吸收太阳热能,夜晚吸收的热能又极易释放出来,造成沙性地昼夜温差极大,极不利于葡萄树的根茎部以及浅层根系的生长,并且根颈部容易感染根瘤病。

为此,我们在葡萄园内进行了生草试验,通过调查发现,葡萄园内生草可初步解决以上问题。

一、生草作用
1.葡萄园内生草能够增加园内地面的植物覆盖量,减少土壤表层温度的变化幅度和土壤蒸发量,有利于葡萄树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夏季高温的中午,沙性土壤的表面,温度可达40~50℃,而生草葡萄园内地表温度仅有30~40℃。

因有草在园地内遮荫,在降低地表温度的同时,减少园地土壤的蒸发量,使灌水次数减少,为葡萄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对减少因昼夜温差造成的土壤表层根系死亡与葡萄根瘤病的发生,都有很好的改善和遏止作用。

2.葡萄园内生草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地力。

同时可起到保肥的作用。

二、葡萄园生草的益处
1.坡地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
坡地葡萄园在降雨时会产生地表泾流,种草以后,可截留地表水,防止冲刷,保持水土,进而防止了因土壤流失而造成的土壤贫瘠。

2.避免土壤板结:
葡萄园生草后,每次降雨时,水分沿草根系下渗到土壤深层,同时因草覆盖地表,蒸发量减少,可保持土壤长期潮湿,从而减少浇水次数,并且保持土壤通气性良好:
3.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的经济效益。

由于葡萄园长期清耕,使土地裸露,造成土地及光能的浪费,生草后,草的枝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耕翻行间,最终归还土壤,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所以,生草可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能资源。

4.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据有关资料介绍,生草葡萄园在1-2年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不明显,而从第三年开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这对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都有重要作用。

5.减少病虫危害:
葡萄园生草,草叶片覆盖地面后,可阻止因降雨溅起的泥水珠污染叶片、果穗,从而减少白腐病、霜霉病等依靠风雨传播的病菌侵染机会,故减轻病害的发生。

同时行间生草,可使一部分害虫集中于草丛中,而不再上树危害,减少用药次数。

6.调节生态环境,改善葡萄园小气候:
据有关报道,生草的葡萄园,在夏秋季,园内温度低于未生草园3-5℃,这样可避免果实、叶片因高温引起的日灼。

因此应提倡葡萄园行间种草,积极发展行间种草,尤其在丘陵坡地葡萄园更应提倡。

三、草种选择
种植行间绿肥,要选用耐干旱、耐践踏的豆科植物,因其根部有根瘤菌,可起到固氮作用。

同时要求植株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少,并与葡萄没有相同的病虫害和需肥时期,常用的有绿豆、三叶草及黑麦草。

尤其是三叶草,产草量高,草层高度适中(一般为30cm),木质纤维少,耐荫性强,并且可喂家畜,是理想的生草品种。

而苜蓿类因其抗旱性强,根系发达而不易清除,并与葡萄易争肥水,宜种植在地边、埂旁及闲散地内。

四、播种时期与方法
1.时期:因春季北方地区较干旱,温度高,因而春季播种易失败,而夏秋季节,雨量较大,气温凉爽,草种易发芽生根,所以夏秋(6-8月份)是播种绿肥的最佳季节。

2.用种量:三叶草(包括红花三叶草和白花三叶草)每亩用0.75-1kg,绿豆每亩用3-5kg(只作绿化肥用)。

3.方法:播种前,先把行间杂草彻底清除,然后行间种草,并保持株间清耕,行间播种宽度为1.5-2m为宜。

在葡萄定植两侧留足作业带和葡萄生长营养带,一般以1-1.5米为宜。

播前深锄或深翻行间,并将地耧平整好,将三叶草按1kg 种子搅拌20kg细沙的比例拌匀,在行间撒匀,再用菜耙轻轻一耧,或用扫帚轻扫一遍,或用锨背轻拍行间,使种子与土壤密接。

播种深度以0.5-1cm为宜,不可过深,否则不易出苗。

播种绿豆时,先在行间浅耕,使土壤疏松后再在行间播,撒匀后再浅翻一遍,使豆种深度保持在2-3cm为宜。

4.播后管理:三叶草在播后约3-5天即可出土,出苗后,及时拔除其它杂草。

若逢降雨,每亩则追施尿素3-5kg,促使幼苗快长。

一般初夏播种,初秋可割一次草;秋季播种,当年不割草,从第二年开始,以后每年割2茬,可连续割5-7年,等根系衰老后,需耕翻草地,闲置一年后再种,也可不割草,使其自生自灭。

把割下的草覆盖在葡萄栽植沟内,使其腐烂分解后,就是有机肥。

因此,采用种草,可形成立体植被,产生共生效应,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都很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