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疗养院的区别复习过程

各种疗养院的区别复习过程
各种疗养院的区别复习过程

各种疗养院的区别

各种疗养院的区别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建筑设计-> 其他常用数据

点击:52

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区别

首先养老机构不同层次大概意思,仅供参考:

一、敬老院(home for the aged),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敬老、爱老、尊老、养老体现了敬老院作为福利

服务的宗旨!

二、而养老院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俗话说老了养老就去养老院,如今的养老院各方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当完善。

三、老年公寓(apartment for the aged),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老年公寓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相当于是新名词,再慢慢的被国人所接受和认可,叫法不同,有老人公寓,长者天地,敬养院,护养院,服务中心,福利中心等等。

老年公寓是指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老年住宅,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经很普遍,并且出现低、中、高档分级。因此在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中,有很多方面是与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规范的,比如:在高级老年公寓中,各个功能空间的大小必须控制。

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虽然衣食无忧,可是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过大的空间容易使得老年人产生空荡荡的孤独感;同时使用空间也不能过小,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动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弯腰,爬高等等。过小的空间会增加这种局促感,会使得老年人觉得很压抑,很不方便。中国敬老院网认为老年公寓在设计中要把握几个尺度:

第一、通道部分在各个使用功能空间之间连接部分的过道宽度一般保持在净宽1.8M,这样既可以步行通过也可以轮椅通过;

第二、使用功能空间中的“安全抓杆”,老年人在行动中会有乏力感,体现在起立、下蹲比较困难,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卧等地方设置与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杆两根相对地面标高300mm和850mm左右,两根相互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第三、楼梯设置,建筑设计专项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中规定楼梯踏步宽度>=300mm,踏步高度<=130mm。这也是典型的人性化设计,而且在建筑层数上面也有相应的限制,例如层数不得高于3层,三层以上则需设置电梯等等。

四、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

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机构。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中心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一般都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

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老年护理院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各种档次养老机构以发展速度之迅猛,养老机构在不断的增加床位,以满足银色一族的需求,在不断的摸索和呈现出更明了化的老年公寓,以房养老型,异地旅游养老型,休闲养生型,大部分的老人退休后不是注重在物质生活上,很大一部分瞄准了精神生活,为自己人生最后一站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中国敬老院网建议,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选择异地旅游养老,既能养老又能享受生活。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养老机构也不排除市场运作,本身养老行业就是微利行业,如果养老机构一直亏损那么养老机构就会濒临倒闭的尴尬境地,所以养老机构市场运作是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已经意识

到老人问题是21世纪的大问题,银色浪潮席卷全球,这是一项伟大而漫长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

疗养院适老化景观设计分析

疗养院适老化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以广西桂林工人疗养院永福基地适老化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从道路规划、种植设计、空间营造、公共设施设置、水景营造这几方面进行研究,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性活动需求,改善心情,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机能,保证自身安全。 关键词:疗养院;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 1研究背景 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愈加突显,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均受到了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子女搬到疗养机构进行养老,这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趋势。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并满足老龄化人口的社会生活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近些年,一些疗养院的建设忽视了老年人真正的需求,只追求形式上的功能。以广西桂林工人疗养院永福基地为例,对适老化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2研究目的 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处于弱势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独自闭的心理,并时常伴有很强的失落感,因此户外环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突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桂林工人疗养院永福基地的适老景观设计进行专项系统研究,从而得出疗养院适老化景观设计的特点。 3案例概况 3.1项目区位概况 广西桂林工人疗养院永福基地坐落于永福县境内。永福县隶属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桂林市西南部。永福县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短,夏季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地理形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3.2现状分析 基地内滨水区域有成片林地,其他绿化呈斑块状分布。场地内有小河及多处池塘、沟渠等自然水系分布。项目占地141552m2,其中职工活动中心占地21108m2,职工康复保健中心占地7918m2,劳模疗养基地占地20660m2、英模养老中心占地7798m2,配套设施及公建占地463m2。 3.3设计理念 通过对场地内的建筑及地块周边环境进行研究,发掘该地块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通过设计突出该场所理想的自然特征,最终确定了以《黄帝内经》中五行的概念为景观设计主线,将整个区域按照现场环境及建筑规划进行分布,并将疗养院整体分为适宜老年人游览活动的五大空间:静怡空间、怡神空间、写意空间、人文空间和运动空间,同时通过适老化的路网系统及水系将各个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项目的景观设计风格整体参照了中式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古代园林设计基础上加入了现代中式元素,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园林风格。 4适老化景观要素设计特点 4.1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要合理,不但要把各个景观节点相连接,还要具有一定的便利性。老年人一般会通过步行和轮椅进行活动,所以对道路的要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2 术语 2.0.1 疗养院sanatorium 疗养院是利用自然、人工疗养因子,结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传统和现代医疗康复手段对疗养员 进行疾病防治、康复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 2.0.2 综合性疗养院general sanatorium 泛指针对患有一般慢性病、亚健康或健康的疗养员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和健康管理活动的疗养院。2.0.3 专科疗养院specialized sanatorium 主要针对因从事接触粉尘类、化学、物理、生物及放射因素

及特殊作业等各类危害人身体健康的作业而患有特殊疾病疗养因子naturalconvalescent factor 系指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理化因子,如新鲜空气、日光、海水、森林、矿泉水、矿泥及景观等。 2.0.5 人工疗养因子artificial convalescent factors 系指光、声、电、热、磁等各种有益于人类机体健康的物理因子。2.0.6 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 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2.0.7 人文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指人们为 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及依靠人类智慧和 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2.0.8 疗养员 的疗养员,开展相关诊疗和康复活动的疗养院。 2.0.4 自然convalescent 系指疗养院收治的对象,即患有某些慢性病、职业 病患者及特殊职业人员,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员及期望得到保健养生的健康人员。2.0.9 疗养室recovery rooms (convalescent bed-rooms) 供疗养员入住、休息、储物、盥洗、浴厕的房间,一般分为单间疗养室、套间疗养室和单元式疗养室, 配有独立卫生间,视条件和需要配置厨房。 2.0.10 疗养员活动室convalescent living rooms 供疗养员 阅读、交往、沟通以及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 2.0.11 疗养 单元convalescentunits 由交通空间将一定数量的疗养室、 疗养员活动室和一套配备完整的医护用房组合在一起所形 成的,相对独立的空间集合。2.0.12 疗养用房convalescentrooms 特指疗养单元内的各类功能用房 2.0.13 理疗physical therapy 系指利用自然或人工的物理因 子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反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 诊疗技术,其中以中医药学及民族医药学的内病外治手段开刮痧拔 罐等称为传统医学理疗。2.0.14 理疗用房

疗养院建筑设计要求

一、疗养院的院址选择 疗养院的院址选择是疗养院建筑设计要求的前提,选择要求如下:①疗养院应设在具有可利用某种自然疗养因子的疗养地,例如海滨、山地、湖滨、森林等风景优美、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地区;②疗养院应充分考虑环保和环境卫生的因素,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不会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期内也不会存在的地区,地理位置、通风、日照、环境都符合卫生学要求;③疗养院的设置要纳入并服从疗养地(区)的综合规划,并从总体来说也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设计要求;④交通比较便利,水电等基础公用设施比较健全;⑤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和发展余地,地形最好略有坡度,用地面积一般按150米2/床左右为宜(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⑥要充分掌握地质、水文资料,地质要良好,地下水位要低,排水不受影响。二、疗养院的总体建筑设计要求 对疗养院建筑设计的总的要求达到:“适用”,指房屋的建筑要符合疗养工作要求,“坚固”,指房屋的质量要坚固;“经济”,指建筑投资造价要讲究经济效益;“美观”,指建筑的设计造型要美观,“和谐”,指建筑布局要和谐协调。在设计时要将上述五点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建筑设计符合以下要求:①一切要围绕着为疗养员能创造优美、舒适、安静、整洁、方便的疗养环境,力求符合现代化疗养院的建筑要求;②在功能上要做到发挥疗养院医疗技术设备的技术效能,节省劳动时间,利于科学管理;③在建筑设计群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各单独的建筑结构能适应相应科室或部门的要求,又要考虑把整个疗养院的各独立单元建筑有机地科学地连接成一个协调的整体;④应该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合理地使用该疗养地的自然疗养因子,例如海滨则有海水浴场,矿泉地则有矿泉水疗室或矿泉游泳池;⑤应具有足够的各种锻炼场地,例如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甚至高尔夫球场等;⑥应具有必要的文娱活动场所,例如娱乐室、俱乐部、阅览室等,尽量为疗养员创造愉快的健康的文娱活动环境;⑦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包括通风、采光、照明、空调、上下水道等要求符合高标准;⑧要留有余地,以利今后发展。 三、疗养院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总平面要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常年风向、地形地质、水文、地下水、供电供水排水等因素),根据疗养院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来具体地作出合理的布局设计。 (一)功能布局划分 从功能来说,疗养院主要为疗养区和生活区,疗养区主要包括医疗、庭园绿化和行政管理三部分,各疗养科、医技科室、教学科研场所以及疗养院的各种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场所,当然也包括行政办公楼、车库、一切后勤支持系统(供电、供水、供汽、维修等服务部门)。生活区主要指疗养院职工的宿舍、食堂等,有条件的还可设托儿所或幼儿园等。总的来说,要将疗养区和生活区尽量划分开,原则上生活区应建筑在疗养区以外,但距离要适宜。 (二)建筑布局组合 疗养院的建筑必须以疗养楼为主体来加以安排,在确定疗养楼主体时要考虑:①要充分利用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②要决定疗养院的建筑形式是什么,是集中式、分散式还是组合式;③要符合医学要求和科学合理的原则;④要明确其他各类建筑对疗养楼主体来说都是作陪衬的。 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是将疗养院的全部疗养科、医技科室都组成于一个大的建筑物内,其优点是便于管理、使用方便、辅助设备较易配套、自动化、机械化、管道化等装置也较易利用,占地面积较省,一般较靠近城市的、用地面积有一定困难的疗养院可采用此形式。其最大的缺点是相互干扰影响较大,很难保持安静的环境,且缺乏庭园化的气氛。分散式的建筑布局是将疗养院的各个部门都分别设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具有浓厚的庭园式气氛,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管理上不方便、人

浅谈疗养院景观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5532484.html, 浅谈疗养院景观设计 作者:杨千卉 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08期 摘要: 疗养院是一处供人养病、休养身体的场所,因此其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是达到养生、保健、休闲的目标。据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首先探讨疗养院景观设计的原则,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疗养院景观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疗养院;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据《中国疗养医学》的研究,景观因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疗养资源。据此,为了创建人性化、专业化的疗养环境,要求深入探讨疗养院的景观设计,即其是借助自然环境的力量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目前,我国疗养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疗养院景观设计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为此,本文主要探究疗养院的景观设计,并引入实例进行说明:某疗养院是一座综合性度假娱乐基地,占地面积2.78万m2,其中1.4万m2为景观规划面积。该疗养院的功能主要 包括休养、娱乐、度假、旅游和会务等,建筑以中式风格为主。资料显示,该疗养院与当地著名风景区西入口相邻,且东侧是城市道路,西侧是城市河流,北侧与城市主干道相距150m,可见该疗养院的交通条件非常优越。 一、疗养院景观设计原则 在该疗养院景观设计中,通过全面分析场地建筑与附近的景观,确定该疗养院设计为苏式庭院风格,其中设计的核心是绿色康复理论,特色是养生和保健,同时在设计中融入“忆江南”的理念,从而创设一座写意山水园林。在这一设计理念下,要求疗养院景观设计坚持以下原则: (一)生态保护原则 疗养院的根本原理是借助自然因子来改善人体的机能,且整个过程不是主动发生的,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依赖性。因此,在疗养院景观设计中,应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即: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植物、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等要素,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以使疗养院融入整个自然环境中;提供一系列人类自我生产与维护自然环境的活动,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绿地效益,使其能够承载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低碳设计原则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知识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 第1章总则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2.1基地选择 2.2总平面布置 第3章建筑设计 3.1一般规定 3.2疗养用房 3.3理疗用房 3.4医技用房 3.5营养食堂和洗衣房 3.6防火和疏散 第4章建筑设备 4.1给水排水 4.2采暖通风 4.3电气 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疗养院建筑设计的质量,使疗养院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性慢性疾病疗养院及专科疾病疗养院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设计。传染性疾病疗养院,其特殊要求部分应按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传染科有关规定执行,休养所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疗养院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2.1基地选择 第2.1.1条疗养院建设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疗养区综合规划的要求。

第2.1.2条疗养院宜设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具有利用某种天然疗养因子预防和治疗疾病条件的地区。 注:天然疗养因子系指含有负离子的新鲜空气、矿泉水、治疗泥等。 第2.1.3条基地位置应是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日光充足,通风良好并具有电源、给排水条件和便于种植、造园之处。 第2.1.4条基地应为总平面布置中的功能分区、主要出入口和供应入口的设置,以及庭园绿化、活动场地等的合理安排提供可能性。 2.2总平面布置 第2.2.1条疗养院由疗养、理疗、医技用房,以及文体活动场所,行政办公,附属用房等组成。 第2.2.2条总平面设计应充分注意基地原有地貌,地物、园林、绿化、水面等的利用。 第2.2.3条疗养院的疗养用房与理疗用房、营养食堂若分开布置时,宜用通廊联系。 第2.2.4条疗养用房主要朝向的间距,除应符合当地日照要求外,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2m。 第2.2.5条疗养院绿化设计应结合当地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并选择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花草。 第2.2.6条疗养院可根据需要和地形条件,设置室外体育活动场地。 第2.2.7条职工生活用房不应建在疗养院内,若建在同一基地,则应与疗养院分隔,并另设出入口。

疗养院设计规范

3.3 理疗用房 第3.3.1条理疗部分一般由电疗、光疗、水疗、体疗、蜡疗、泥疗、针灸、按摩等疗室组成。各疗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疗室的设置应视疗养院的性质、规模及天然疗养因子资源等情况确定; 二、各疗室宜集中组合成独立区,水疗室、体疗室可单独设置; 三、各疗室宜有等候空间,治疗床的间距视各种疗法确定,但不应小于0.75m,床之间宜有活动分隔。 第3.3.2条电疗室 一、高频、超高频、静电、电睡眠及四槽浴应单独设室。 二、高频、超高频室宜有屏蔽措施。医护人员工作台与治疗机中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三、电睡眠室应有遮光隔声措施,治疗床之间应分隔,隔间净宽不应小于1.80m。 四、静电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 五、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做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 六、暖气片宜嵌入墙内,并应设置非导电体的护栏。 七、各种管线应暗装。 八、四槽浴台座应有绝缘措施,给水管宜敷设于管沟内。数量较多的四槽浴治疗室室内地面排水宜采用带孔盖板的排水沟。 第3.3.3条光疗室 一、紫外线治疗宜单独设室,并应有通风换气设施。 二、激光室墙面、顶棚应为深冷色调,窗玻璃应避免反光。 三、光疗室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有不低于1.20m的绝缘墙裙。 第3.3.4条水疗室 一、水疗室由等候空间、医护办公室、浴室、更衣休息室、厕所、贮存室等组成。 二、更衣休息室应与各浴室有门相通,其休息床数与水疗设施使用人数比例为1:1~2:1,两平行休息床的间距不应小于0.60m。 三、盆浴室两平行浴盆间距宜为0.70m,浴盆应设上下盆扶手。 四、大池浴室、旋涡浴室的进口处应设淋浴喷头和洗脸盆。 1.大池宜做成矩形,旋涡浴池应做成圆形或椭圆形,深度宜为1.30m,拉手棒中线离池底高度宜为1.20m,池的溢水口离池底高度宜为1.10m,池底应采用防滑易清洗的面层材料; 2.在大池的适当位置应设带扶手的上下池台阶或固定便梯,旋涡浴池应设方便上下池的活动便梯。 五、设“8”字形槽浴者,槽壁上缘离地面高度宜为0.85m,槽深宜为0.50m。 六、脉冲水力按摩机浴室应有隔声措施。 七、淋浴室包括全身浴、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直喷浴、扇形浴等。 1.操纵台应设在工作人员能看到每个淋浴者处; 2.操纵台与直喷浴、扇形浴的距离为 3.50~ 4.00m。直喷浴墙上应装把手; 3.各淋浴位置之间宜用透明材料分隔,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的隔间中距不应小于1.10m,全身浴不应小于1.50m; 4.地面排水应坡向直喷浴处。排水沟宜采用带孔盖板。 八、浴室的墙面,顶棚应用防水面层材料,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

对于疗养景观的理解与阐述

对于疗养景观的理解与阐述 疗养学是研究以自然理化因子为主的各种疗养因子的性质和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利用这些因子预防和治疗疾病,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康复的综合性临床应用医学。疗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医学与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互相交叉、渗透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1 景观疗养因子具有疗养作用的各种因子,可分为自然和人工因子两类。自然因子包括自然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生态环境因子等;人工因子包括人为制造的光、声、电、磁等各种物理因子、化学离子,以及疗养体育、膳食等各种有益于机体健康的因子。疗养区景观,如:奇峰峻岭、流泉飞瀑、浩渺烟涛、漫天红霞以及葱郁的森林和广阔的原野等,都属于自然景观;而疗养院内的景观,如玲珑绚丽的园林艺术,建筑物的优美造型,柔和典雅的休息场所等属于人文景观。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往往又互为补充,增加了景观的魅力。如青岛美丽的海滨景色,本属于自然景观,但青岛的沿海大道及其他建筑又都是人工修建的,这些优美建筑为青岛更添风采。人们处于这种景观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胸怀开阔,愉快舒畅,产生无限的美感。它对促进疗养员身心健康和疾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景观在疗养中的作用疗养学一向把景观作为疗养因子之一加以重视,许多新入院的疗养员在接受治疗前已经感到病情有所减轻,这并非是幻觉,而是由于他们离开了喧嚣城市和繁重的工作岗位,来到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繁花似锦的疗养院,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感到病情减轻了几分。景观疗养是疗养过程中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跋山涉水,参观游览,欣赏疗养院内的花草池鱼及别致的建筑。疗养和观赏相结合,机体接受了疗养因子的作用,精神上得到情感的调节;动静结合的休息和医疗保健服务相结合。使人置于大自然的医疗环境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富有生机的气氛之中,有益于中枢神经的协调,有益于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有益于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能量平衡。我们在对疗养员的观察中,发现不少疗养员在入院时心理不平衡,如焦虑、烦躁、忧伤、悲观、苦闷等,当他们走进风景如画的疗养院时,感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心理逐渐趋于平衡。这是因为美丽的景观能产生安神、镇静作用,并能协调神经反射,从而达到消除和减弱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状态。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来到疗养地,在海滨、湖畔、丛林、草地上散步及观赏大自然景色,会很快消除疲劳,精神倍增。疗养院内的假山、花坛、亭台、水池、林荫、曲径等园林艺术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产生赏心悦目的功效。 近年来,许多疗养院将景观疗养与旅游二者结合起来,拓宽了疗养的范围。在景观疗养及游览中,疗养员精神愉快,没有任何思想负担,脱离对健康不利的环境,使机体病理反应和不正常的物质代谢趋于好转和恢复正常。加上自然理化因子和医疗保健措施的综合作用,使患者的身心向健康方向转化,促进了组织和功能修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此外,对大多数疗养员来讲,更重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疾病的康复,而是体质的增强和心理平衡,即所谓身心健康。因此,利用各种医用资源,尽力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对各类特殊职业人员,如航空、航海、有毒工种、脑力劳动者以及老年人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景观疗养的科学方法为了充分发挥景观的医疗效应,在景观疗养中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首先是向疗养员宣传景观的秀丽和对健康的影响,使他们对景观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一睹为快的愿望。在观赏时,全神贯注,仔细回味。原来心中的烦躁、抑郁就会溶于绿水青山之中,心情逐渐趋于平静、开朗,以达到景观疗养的预期效果。第二要组织疗养员集体进行风景观赏。因为欣赏景观是为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疗养效果,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每次游览之后,使每个人感到心情愉快而不疲劳,且留有余兴。第三是在庭院里欣赏园内的景观。良好的园林艺术可以发挥与名胜风景同样的作用。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不同,

疗养院建筑设计

疗养院建筑设计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疗养院建筑设计的质量,使疗养院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性慢性疾病疗养院及专科疾病疗养院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设计。传染性疾病疗养院,其特殊要求部分应按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传染科有关规定执行,休养所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疗养院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基地选择 第2.1.1条疗养院建设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疗养区综合规划的要求。 第2.1.2条疗养院宜设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具有利用某种天然疗养因子预防和治疗疾病条件的地区。 注:天然疗养因子系指含有负离子的新鲜空气、矿泉水、治疗泥等。 第2.1.3条基地位置应是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日光充足,通风良好并具有电源、给排水条件和便于种植、造园之处。 第2.1.4条基地应为总平面布置中的功能分区、主要出入口和供应入口的设置,以及庭园绿化、活动场地等的合理安排提供可能性。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2.2.1条疗养院由疗养、理疗、医技用房,以及文体活动场所,行政办公,附属用房等组成。 第2.2.2条总平面设计应充分注意基地原有地貌,地物、园林、绿化、水面等的利用。 第2.2.3条疗养院的疗养用房与理疗用房、营养食堂若分开布置时,宜用通廊联系。 第2.2.4条疗养用房主要朝向的间距,除应符合当地日照要求外,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2m。 第2.2.5条疗养院绿化设计应结合当地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并选择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花草。 第2.2.6条疗养院可根据需要和地形条件,设置室外体育活动场地。 第2.2.7条职工生活用房不应建在疗养院内,若建在同一基地,则应与疗养院分隔,并另设出入口。 第2.2.8条当疗养院设在疗养区内,应充分利用该疗养区已有或准备建设的公用医疗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疗养院的建筑布局应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必须保证疗养用房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环境。 第3.1.2条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若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第3.1.3条疗养室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0m。 第3.1.4条主要用房应直接天然采光,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窗地比)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要求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要求 论文上传:zenghongjun023 论文作者:zhj 您是本文第306位读者 摘要:本文讲述了疗养院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具体设计要求。 关键词:疗养院布局设计原则 一、疗养院的院址选择 疗养院的院址选择是疗养院建筑设计要求的前提,选择要求如下:①疗养院应设在具有可利用某种自然疗养因子的疗养地,例如海滨、山地、湖滨、森林等风景优美、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地区;②疗养院应充分考虑环保和环境卫生的因素,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不会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期内也不会存在的地区,地理位置、通风、日照、环境都符合卫生学要求;③疗养院的设置要纳入并服从疗养地(区)的综合规划,并从总体来说也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设计要求;④交通比较便利,水电等基础公用设施比较健全;⑤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和发展余地,地形最好略有坡度,用地面积一般按150米2/床左右为宜(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⑥要充分掌握地质、水文资料,地质要良好,地下水位要低,排水不受影响。 二、疗养院的总体建筑设计要求 对疗养院建筑设计的总的要求达到:“适用”,指房屋的建筑要符合疗养工作要求,“坚固”,指房屋的质量要坚固;“经济”,指建筑投资造价要讲究经济效益;“美观”,指建筑的设计造型要美观,“和谐”,指建筑布局要和谐协调。在设计时要将上述五点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建筑设计符合以下要求:①一切要围绕着为疗养员能创造优美、舒适、安静、整洁、方便的疗养环境,力求符合现代化疗养院的建筑要求;②在功能上要做到发挥疗养院医疗技术设备的技术效能,节省劳动时间,利于科学管理;③在建筑设计群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各单独的建筑结构能适应相应科室或部门的要求,又要考虑把整个疗养院的各独立单元建筑有机地科学地连接成一个协调的整体;④应该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合理地使用该疗养地的自然疗养因子,例如海滨则有海水浴场,矿泉地则有矿泉水疗室或矿泉游泳池;⑤应具有足够的各种锻炼场地,例如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甚至高尔夫球场等;⑥应具有必要的文娱活动场所,例如娱乐室、俱乐部、阅览室等,尽量为疗养员创造愉快的健康的文娱活动环境;⑦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包括通风、采光、照明、空调、上下水道等要求符合高标准; ⑧要留有余地,以利今后发展。 三、疗养院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总平面要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常年风向、地形地质、水文、地下水、供电供水排水等因素),根据疗养院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来具体地作出合理的布局设计。 (一)功能布局划分 从功能来说,疗养院主要为疗养区和生活区,疗养区主要包括医疗、庭园绿化和行政管理三部分,各疗养科、医技科室、教学科研场所以及疗养院的各种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场所,当然也包括行政办公楼、车库、一切后勤支持系统(供电、供水、供汽、维修等服务部门)。生活区主要指疗养院职工的宿舍、食堂等,有条件的还可设托儿所或幼儿园等。总的来说,要将疗养区和生活区尽量划分开,原则上生活区应建筑在疗养区以外,但距离要适宜。 (二)建筑布局组合 疗养院的建筑必须以疗养楼为主体来加以安排,在确定疗养楼主体时要考虑:①要充分利用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②要决定疗养院的建筑形式是什么,是集中式、分散式还是组合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要求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要求

一、疗养院的院址选择 疗养院的院址选择是疗养院建筑设计要求的前提,选择要求如下:①疗养院应设在具有可利用某种自然疗养因子的疗养地,例如海滨、山地、湖滨、森林等风景优美、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地区;②疗养院应充分考虑环保和环境卫生的因素,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不会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期内也不会存在的地区,地理位置、通风、日照、环境都符合卫生学要求;③疗养院的设置要纳入并服从疗养地(区)的综合规划,并从总体来说也要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设计要求;④交通比较便利,水电等基础公用设施比较健全;⑤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和发展余地,地形最好略有坡度,用地面积一般按150米2/床左右为宜(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⑥要充分掌握地质、水文资料,地质要良好,地下水位要低,排水不受影响。 二、疗养院的总体建筑设计要求 对疗养院建筑设计的总的要求达到:“适用”,指房屋的建筑要符合疗养工作要求,“坚固”,指房屋的质量要坚固;“经济”,指建筑投资造价要讲究经济效益;“美观”,指建筑的设计造型要美观,“和谐”,指建筑布局要和谐协调。在设计时要将上述五点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建筑设计符合以下要求:①一切要围绕着为疗养员能创造优美、舒适、安静、整洁、方便的疗养环境,力求符合现代化疗养院的建筑要求;②在功能上要做到发挥疗养院医疗技术设备的技术效能,节省劳动时间,利于科学管理;③在建筑设计群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各单独的建筑结构能适应相应科室或部门的要求,又要考虑把整个疗养院的各独立单元建筑有机地科学地连接成一个协调的整体;④应该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合理地使用该疗养地的自然疗养因子,例如海滨则有海水浴场,矿泉地则有矿泉水疗室或矿泉游泳池;⑤应具有足够的各种锻炼场地,例如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甚至高尔夫球场等;⑥应具有必要的文娱活动场所,例如娱乐室、俱乐部、阅览室等,尽量为疗养员创造愉快的健康的文娱活动环境;⑦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包括通风、采光、照明、空调、上下水道等要求符合高标准;⑧要留有余地,以利今后发展。 三、疗养院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疗养院的建筑设计总平面要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常年风向、地形地质、水文、地下水、供电供水排水等因素),根据疗养院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来具体地作出

疗养院康复性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疗养院康复性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疗养院康复性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姓名:苑克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徐伯初 0601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疗养院康复性景观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成为一种新兴的景观类型。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这类景观己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与发展,可是中国关于这类景观的系统研究却很少。本文经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针对成都地区的疗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并探讨疗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本论文就疗养院康复性环境景观作了纵横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采用纵向历史动态综述的研究方法,文献收集归纳景观的康复疗养发展过程,以医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将主要的景观特征和医学发展结合在一起,认识归纳;以及随着医疗机构发展的医院环境的发展,并介绍了国内外现今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一园艺治疗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横向相关学科类比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就康复医学(景观疗养、园艺疗养等)、人体工程学、康复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景观设计要素、空间构成、植物学等方面对康复疗养空间进行分析。最后对疗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疗养院;康复性景观;环境设计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I页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Healinglandscapeofsanatorium,asasubsidiarytherapeuticm

ethod,hasbecomeanewtypicallandscape.Abroad,speciallythedevelopedcountrieshavedevelopedtheeducationonthistypeoflandscape,however,fewsystemresearchhasbeendoneinChina.Therefore,Accordingtothestudyofagreatdealofthedomesticandoversearelevantarticlesandmaterials,thepaperstudiesthehealinglandscapedesignofsanatoriumbasedonthepracticalinvestigationsanatoriumsinChengDuarea.Inthispaper,theretwopartsofthehealinglandscapeofsanatoriumaredesignintroducedfromdeeprangetowiderange,Onthethehistoricalonehand,adoptresearchmethods tocollectandsummarize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healinglandscapealonglongitudinald

康复疗养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康复疗养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s in Restorative Space Design 医院、疗养院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疗花园景观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病、休息、疗养的户外环境,提供愉悦的视觉享受,从而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对于医院,疗养院也不单单只追求医疗技术的改进和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已经成为医疗工作的又一个重要部分。 医疗花园的绿地类型分为综合医院绿地、专科医院绿地和小型卫生所绿地,其中专科医院绿地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植物的选择积种植搭配。有些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眼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及精神病院,由于其专业技术的特点,在景观设计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儿童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在设计风格上要尽量体现活泼、轻松的感觉。植物材料也要尽量选用色彩明艳、充满活力的植物,避免选用种子飞扬、有异味、有毒、有刺以及过敏性植物; 眼科医院绿地景观设计要以绿色植物为主,人的视野中绿色植物占25%左右时可以消除视觉和心理疲劳; 传染病医院的防护隔离带极为重要,一般医院外围的防护隔离带宽度应为15-25cm,多选用杀菌能力强的植物,尽量采用多层次的群落式植物方式,同时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使之在冬天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同一医院内的不同病房区之间不能共用一个花园,通常要有30m的隔离带,利用绿地把不同患者组织到不同的空间中休息活动,防止交叉感染;精神病院由于其服务人群的特殊性,植物材料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少种花灌木,同时要选种色彩淡雅的植物,突出宁静素雅的氛围,艳丽的色彩会对患者的精神产生刺激,使其神经中枢失去控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北京地区医疗花园绿地适用的杀菌能力强的植物有: 常绿乔木类:桧柏、侧柏、雪松、油松、白皮松、早园竹。 落叶乔木和小乔木类:核桃、槐树、栾树、臭椿、碧桃、杜仲。也可选用泡桐、银杏、馒头柳、桑树、柽柳、元宝枫等。 常绿灌木类:大叶黄杨、矮紫杉、小叶黄杨、粗榧。 落叶灌木类:金银木、蜡梅、紫丁香、紫穗槐、黄栌,也可选用珍珠梅、海州常山、丰花月季、平枝栒子、黄刺玫等。 草坪地被类:鸢尾、早熟禾、崂峪苔草、麦冬、萱草、玉簪、芍药。 松科、柏科、七叶树、木兰科、忍冬科、桑科的许多植物,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据测定,松树能散发出一种叫萜烯的物质,对结核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很多树木的叶子和花能分泌杀菌物质,如桦、栎、稠李、椴、松、冷杉所产生的杀菌素能杀死白喉、结核、霍乱和痢疾的病原菌。杀菌力较强的有黑胡桃、悬铃木、桧柏、白皮松、柳杉、雪松、楝树、紫杉、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2 术语 2.0.1 疗养院 sanatorium疗养院是利用自然、人工疗养因子,结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传统和现代医疗康复手段对疗养员进行疾病防治、康复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2.0.2 综合性疗养院 general sanatorium泛指针对患有一般慢性病、亚健康或健康的疗养员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和健康管理活动的疗养院。2.0.3 专科疗养院specialized sanatorium主要针对因从事接触粉尘类、化学、物理、生物及放射因素及特殊作业等各类危害人身体健康的作业而患 有特殊疾病的疗养员,开展相关诊疗和康复活动的疗养院。 2.0.4 自然疗养因子naturalconvalescent factor系指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理化因子,如新鲜空气、日光、海水、森林、矿泉水、矿泥及景观等。2.0.5 人工疗养因子artificial convalescent factors系指光、声、电、热、磁等各种有益于人类机体健康的物理因子。2.0.6 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2.0.7 人文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及

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2.0.8 疗养员 convalescent系指疗养院收治的对象,即患有某些慢性病、职业病患者及特殊职业人员,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员及期望得到保健养生的健康人员。2.0.9 疗养室recovery rooms (convalescent bed-rooms)供疗养员入住、休息、储物、盥洗、浴厕的房间,一般分为单间疗养室、套间疗养室和单元式疗养室,配有独立卫生间,视条件和需要配置厨房。2.0.10 疗养员活动室convalescent living rooms供疗养员阅读、交往、沟通以及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 2.0.11 疗养单元 convalescentunits由交通空间将一定数量的疗养室、疗养员活动室和一套配备完整的医护用房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空间集合。2.0.12 疗养用房 convalescentrooms特指疗养单元内的各类功能用房。 2.0.13 理疗physical therapy系指利用自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反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诊疗技术,其中以中医药学及民族医药学的内病外治手段开展的理疗活动,如针灸、按摩推拿、中药贴敷、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称为传统医学理疗。2.0.14 理疗用房physicaltherapy rooms放置各种理疗设备、工具并利用其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的用房。2.0.15 医技用房 diagnostic & treatment rooms运用专门的诊疗技术和

疗养景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多,由此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健康问题,环境和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疗养渐为人们理性所趋。现代疗养学把景观当作一种重要的疗养因子,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了适宜的景观环境可以维护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疗养康复空间就是借由景观元素所组成的环境来作为疗养康复的工具,以达到疗养身心、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目的,因此研究疗养康复空间的景观设计对改善国民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国外现状分析: 国外对于疗养康复性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现较早,从最初的园艺疗法到如今康复性园林,出现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成果。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人类追求森林浴和日光浴的热潮。美国、日本相继出现森林医院、他们公认森林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三分之一(海水、日光、森林)。德国提出“森林对全民开放”,医疗界经过临床测试,认为森林浴后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机能调整恢复。目前俄罗斯、美国、日本已有香花医院,在香花医院里治疗不考昂贵的设备和药物,靠得是四季开放的鲜花,医生让病人吸入一定量的花香气,以此作为医疗手段,最近国外出现了旅馆化、田园化、智能化的医疗机构,国外也形成了一些专门医疗健康护理研究和设计机构。如:比利时鲁汉大学的医疗建筑研究小组、日本的医疗福社建筑协会等。他们对医疗机构的建筑、环境质量、未来的发展更新等更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国内现状分析: 中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康复疗养空间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对景观的设计重视不够,环境经费短缺等原因影响了医疗机构的环境发展。现阶段景观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改革给疗养院康复性景观带来了机会。在对康复性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上,我国基本上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著。实践上虽有少部分医疗机构提供了环境景观,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康复疗养的要求。 97年罗运湖在《建筑学报》上发表《杏林深处的绿色医院构想》,提出中国绿色医院应该走可出续发展机制,“林、医、药”共荣互补。 康复性园林(healing garden)的提出 Healing可以理解为一:在某些程度上减轻身体上的病痛,二:减轻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感,提高患者身心的舒适度。康复一词可理解为重新得到能力或适应正常社会生活。 康复疗养园林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过景观环境来治愈某种疾病,而是一种治疗的方式手段,辅助医学手段,帮助患者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

疗养院园林景观设计

***温泉疗养院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篇 ——营造山水温泉SPA 一、概况 ***疗养院位于******景区内,随着长常高速的开通,交通更加便捷,加速了******温泉旅游业的发展。 **温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温泉晶莹如玉,水质无色透明,含29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温常年保持在90度左右。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日益红火,温泉保健已成为大众热门的话题。 二、现状 ***疗养院南临**公路,三面环山,交通便利,风景秀美。老院区植被丰富,地形起伏,硬件设施完善,拓新区为起伏的群山,植被是以马尾松为主的单一植物群落,总面积达207102m2,包括管理办公区(78749m2)、室外温泉区(54924m2)、疗养别墅区(73429m2),北部的为稻田和池塘,疗养院已将其租赁,计划开发为水上活动区。 三、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a)如何体现疗养院温泉的特色,成为旅游竞争市场的最有利的卖点; b)新老区如何统一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温泉疗养胜地; c)老区植被景观丰富但略显凌乱,毫无特色,如何将其改造成主题鲜明、园林意 境丰富的景观环境; d)如何站在项目策划与园林景观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打造室外温泉区特色景观; e)如何选择符合室外温泉功能要求的植物。 f)如何营造极具特色的疗养别墅区景观环境; g)北部租赁水面如何开发利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四、解决方案 a)**温泉的独特性就是一个大的市场卖点,与其它温泉相比,“山水温泉SPA” 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提出,为现代都市人保健、减压、休闲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好去处; b)设计以“水波纹”为提示性语言,通过铺地、植物图案的暗示与重复,将其作 为全园的联系纽带。设计根据管理办公区、室外温泉区、疗养别墅区三大功能分区,分别反映以“缤纷域境”、“蓝色水界”、“绿色山林”为主题的自然式山水园林氛围; c)通过策划项目的整合、与主题相呼应的小品、精致的铺地以及丰富的植被,形 成各具特色的洗浴氛围,使之在非洗浴季节也有景可赏; d)室外温泉区的植物要求为:(1)不易落叶;(2)不滋长蚊虫;(3)具有驱蚊杀 菌作用;(4)无毒无刺;(5)植物芳香益人; e)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园林环境是本项目的重点,现有北部山林植被以马尾 松为主,计划采用逐步更换植被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在山顶的向阳面着重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