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肾移植麻醉指南2020

肾移植麻醉指南2020English Answer:Introduction.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a life-saving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The success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overall health, the quality of the donor organ, and the expertise of the surgical team. Anesthesia plays a vital role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s it ensures the patient's safety and comfort during the surgery.Preoperative Assessment.Prior to surgery, the patient should undergo a thorough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This includes a complete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well as laboratory tests and imaging studies. The anesthesia team should beaware of any allergies, current medications, and previous surgeries.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The goals of intraoperative anesthesia management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clude:Maintaining hemodynamic stability.Providing adequate analgesia.Preventing and treating nausea and vomiting.Monitoring for and treating complications.The choice of anesthetic technique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epends on the patient's overall health and the surgical approach. General anesthesia is typically used for open nephrectomy, while regional anesthesia (e.g., epidural anesthesia) may be used for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Postoperative Management.After surgery, the patient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for close monitoring. The anesthesia team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pain management and monitor for complications. The patient will typically remain in the ICU for 24-48 hours before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ward.Discharge Planning.Prior to discharge, the anesthesia team will provide the patient with instructions on pain management, wound care, and activity restrictions. The patient should follow these instructions carefully to ensure a successful recovery.Specific Considerations.There are several specific considerations for anesthesia management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These include:Immunosuppressio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are typically immunosuppressed to prevent rejection of thedonor organ. This immunosuppression can increase the riskof infe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Renal function: The patient's renal function may be impaired after surgery. This can affect the choice of anesthetic agents and the need for dialysis.Coagulation disorders: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may have coagulopathie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Conclusion.Anesthesia plays a vital role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needs of these patients, the anesthesia team can help to ensure a safe and successful outcome.Chinese Answer:导言。
肾移植手术麻醉技术

肾移植手术麻醉技术(一)外科要点1.概述肾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开展的较早和手术量相对较大的一种移植手术。
因为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肾移植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会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治疗。
而且相对来讲,肾移植的手术难度和创伤也小于其他器官移植术,是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我国肾移植的手术量和5年生存率都在逐步提高。
2.手术过程无论是活体肾还是尸体肾,一般都是被移植在骼窝内,右侧多见,通常切口从耻骨联合中线到骼前上棘上中2-3cm 处。
一般以供体的肾动静脉与受体的骼外动静脉吻合为最多见的手术方式。
供体肾的热缺血时间不应超过30mi11o吻合成功后,再将供体输尿管吻合在受体的膀胱上,完成肾移植的整体手术过程。
3.配型首先要检查ABO血型的相容性,接着要检查受体的HLA分型。
最后进行交叉配型,最终判断是否可以应用该供体进行移植手术。
(二)患者症候群绝大多数的肾移植受者是进行慢性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移植成功可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命质量。
怎样选择移植受者,各个移植中心都有自己的经验。
但般需要考虑3个方面:原发肾病的病种、患者的年龄和其他合并症。
根据大量资料统计,肾移植患者的原发病仍以肾小球肾炎为第一位,占全部患者的70%~90%°其次是慢性肾盂肾炎及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中晚期糖尿病性肾病数量有所上升。
其他如遗传性肾炎、囊性肾炎、血管性肾病(如肾硬化症等)均各占1%左右。
但这些原发病患者移植后的存活率均较低。
1.年龄受者年龄与肾移植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认为以在12-50岁较好。
但近年来受者年龄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并无绝对的年龄限制。
但对老年患者应严格选择,术前应排除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2.患者的其他合并症①如曾患过其他器官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移植前应先得到控制;②如患过肝炎、急慢性感染病灶、溃疡病、精神病、癌肿等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可能引起全身情况恶化的疾病,应视为是进行肾移植的相对禁忌证。
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措施

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措施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措施引言肾移植术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之一,它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肾移植手术中,麻醉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措施。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病史在进行肾移植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患者的过敏史、既往麻醉史、药物使用史等。
对于曾经有手术或疾病的患者,要了解手术的类型、时间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信息。
评估困难预测指数困难预测指数(Difficult Airway Predictor Index,DAPI)是一种预测气道难以管理程度的工具。
麻醉医生可以根据该指数评估患者的气道管理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检查相关检查结果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生化、血型、凝血功能等。
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术中及术后的麻醉管理方案的安全性。
术中麻醉管理静脉麻醉诱导肾移植手术常采用静脉麻醉诱导方法,通过合适的药物及剂量来诱导麻醉。
常用的药物有丙泊酚和芬太尼等,具体使用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麻醉医生的经验来确定。
气管插管在麻醉诱导后,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在插管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熟悉使用气管插管器具,并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中麻醉维持在肾移植手术中,麻醉维持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稳定。
术后麻醉管理维持麻醉深度术后,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术后监测的指标,判定是否需要继续给予麻醉药物。
合理维持麻醉深度,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术后镇痛肾移植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术后疼痛。
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等。
术后镇痛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监测恢复指标在术后的麻醉管理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6;36(4):99~100Acta A ca demiae Medicinae J ia ng xi99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尹世平 赵为禄 王宗朝(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南昌 330006) 自五十年代以肾移植成功为标志而进入临床应用以来,肾移植在全世界各地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利用。
它是临床各类器官移植中疗效最稳和最显著的。
我院自1991年~1995年进行肾移植的手术,共施行了十四例。
其麻醉的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一定的要求。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4例肾移植术的病人中,男性为7例、女性7例。
其中年龄最大者为62岁、最小的为16岁,平均年龄为42岁。
术前患有合并症:高血压者9例、贫血或严重贫血者11例,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者为4例。
ASAⅡ~Ⅲ级。
术前每个病人都经过时间不同、程度不等的综合性治疗,其中包括血液透析,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适当输血以提高血球压积等,尽量改善全身状况,提高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
2 麻醉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方法,其中两点穿刺法即在T11和T12间隙以及在L3~4间隙穿刺的8例;一点穿刺法即在病人的L1~2间隙穿刺为6例,穿刺成功即向尾端注入混合局麻药5ml,然后再向头端置入硬膜上导管3~3.5cm。
以后根据病人的情况和首次剂量所测出的麻醉平面范围,分次少量注入局麻药。
我们所有的混合麻药为%利多卡因和3%地卡因,由于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和提高血压的作用,且本组病人绝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所以本组局麻药中均未加入肾上腺素。
3 结果本组14例病人,硬膜外腔麻醉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只有3例病人在术中由于牵拉和刺激的作用,施用了少量的杜冷丁或氯胺酮等辅助药,少量辅助麻醉用药完全能控制病人的情绪和(或)牵拉反应,减轻血压波动。
术中所有病人未发现有呼吸、循环抑制的临床表现。
4 讨论肾移植术的麻醉,凡是结合实际,进行正确的处理原则,做到术中呼吸和循环的平稳,无并发症,同时对肾功能无明显损害的药物及方法均可利用[1]。
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制度

肾移植后的麻醉管理制度概述肾移植是一种重要的器官移植手术,通过移植来自供体的肾脏,帮助患有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健康。
在肾移植手术中,麻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还影响到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肾移植术后的麻醉管理制度需要做到合理科学、严格规范。
术前准备在肾移植手术进行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麻醉准备。
首先,麻醉科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及手术情况,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问题和疾病,为手术提供安全性保障。
麻醉技术选择对于肾移植手术的麻醉技术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全麻常常被认为是最常见的麻醉方式,因为它能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保持呼吸道通畅。
局麻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尤其对于一些有明确的手术范围的患者,局部麻醉不仅可以减少麻醉的药物使用量,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麻醉管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调节麻醉深度和药物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需要注意维持患者体温和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患者发生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对于术中出现的问题,麻醉医生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术后管理肾移植手术之后,麻醉医生需要持续进行术后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首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药物的代谢排泄情况,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药方案。
其次,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和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并进行有效的镇痛管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水电解质的平衡,确保患者的生理功能的迅速恢复。
随访和复查肾移植手术之后,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
肾移植麻醉-临床操作指导

肾移植麻醉-临床操作指导肾移植麻醉:用品及准备1.术前24-48h施行最后1次血透,使血钾接近正常范围,血尿素氮和肌酐接近正常,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严重水肿。
2.纠正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出血倾向、维生素缺乏等。
3.控制高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4.控制感染。
5.免疫抑制药的应用。
6.术前用药可给予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地西泮(安定)、氟哌啶、哌替啶等;不宜用巴比妥类药物。
方法及内容【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1.多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有出血倾向或患者过度紧张而不合作时宜用全麻,但应避免深麻醉。
硫喷妥钠用量宜小,静脉麻醉药以神经安定镇痛剂、吗啡、哌替啶较好,肌松药中,卡肌宁、维库溴铵较好,不选用对肾有损害和主要由肾排泄的药物。
2.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可选安定、哌替啶、氟哌利多、异丙嗪(非那根)等。
手术时间长者要注意局麻药过量的毒性反应。
3.有出血倾向者,全身麻醉行气管内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损伤气道粘膜,引起出血或血肿。
4.严格控制输血和输液速度,等量输血,限制钠和钾的输入。
注意纠正低钙;失血过多时,应输入血浆代用品、血浆或新鲜全血;若有代谢性酸中毒,及时输入碳酸氢钠纠正。
5.术中出现低血压时,除补充血容量外,所用血管收缩药应选多巴胺、恢压敏及间羟胺等,避免用强烈收缩肾血管的升压药。
6.注意纠正高血钾、心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缺氧、CO2蓄积、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7.肾血管吻合完毕,为预防免疫排斥反应,可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
快速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或呋噻米(速尿);根据需要用血管扩张药如酚妥拉明、酚苄明等,以利于移植肾的供血和泌尿。
8.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
因此,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9.不宜在动静脉瘘侧肢体测量血压,亦不宜在手术侧的下肢输血。
肾移植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肾移植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概述】肾移植术的麻醉选择可选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科医师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第一节硬膜外阻滞【适应证】体质较好、并发症较轻的多数肾移植病人。
【禁忌证】L病人拒绝应用。
2.精神极度委靡或不合作者。
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正在抗凝治疗或伴有重度贫血者。
4.严重低血容量者。
5.穿刺部位皮肤或骨骼有感染者。
6.脊柱病变或结构异常者。
7.伴有颅内或脊髓病变者。
【操作方法】L术前准备(1)仔细阅读病历,掌握病史、全身状况、治疗经过及器官功能。
了解各项检查结果,着重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贫血状况,肝、肾、心、肺和凝血功能。
(2)术前血液透析。
通常每周3次,每次4~5h为佳;确保水、电解质、酸碱度正常;术前24〜48h须血液透析,使血钾降至5mmol∕L以下,尿素氮降至7mmol∕L以下,血清肌酊降到133MmOl/L以下。
(3)纠正严重贫血。
术前应用叶酸、多种维生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必要时间断输新鲜去白细胞血,不宜输全血,尽量使血红蛋白升至70g∕L以上。
(4)纠正心血管系统异常。
①降压:选择联合用药方案,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n受体拮抗药为降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尽量使血压控制在V160∕90mmHg,治疗持续到术前,应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能会增加肾移植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
②改善心脏功能:充分透析、纠正水钠潴留、强心,保证心脏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③治疗心肌缺血:改善冠状动脉血供,降低心肌氧耗,营养心肌。
如怀疑患者严重心肌缺血,还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④纠正心律失常:对恶性心律失常要了解病因,治疗原发病,选择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⑤治疗胸膜或心包积液:积极透析,纠正低蛋白血症。
(5)控制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在感染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考虑肾移植术。
肾脏移植手术操作流程

肾脏移植手术操作流程
介绍
肾脏移植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肾脏移植手术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在进行肾脏移植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寻找合适的供体肾脏。
2. 进行供体与受体的配型测试,以确保匹配度。
3. 进行术前检查,确保受体健康状况适合手术。
手术步骤
肾脏移植手术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麻醉:给予受体全身麻醉,确保手术期间受体无痛感。
2. 手术切口:切开受体的腹部,暴露出肾脏移植位置。
3. 供体肾脏取出:在供体身上进行手术切口,取出供体肾脏。
4. 供体肾脏准备:对供体肾脏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处理,确保其适宜移植。
5. 移植手术:将供体肾脏植入受体的腹部,并与受体的尿道和
血管相连接。
6. 手术收尾:将切开口缝合,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肾脏移植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密切监测受体术后的生命体征和尿液产出。
2. 免疫抑制治疗:给予受体适当的免疫抑制药物,防止器官排斥。
3. 康复指导:指导受体进行康复训练和恢复活动。
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肾脏移植手术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包括:
1. 器官排斥:受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对供体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2. 感染: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并需要抗生素治疗。
3. 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切口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存在。
结论
肾脏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手术,需要精心准备和术后护理。
通过了解手术操作流程和潜在风险,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病理生理特点-其他系统变化
1.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泻、腹水及胃扩张胃排空时间延长。 2、尿毒症时,白细胞生成及其功能的 变化易致并发感染。肺、尿道及切口等 是常见感染部位。 3、低蛋白血症和高血糖.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移植肾血管吻合开放前,依次给予: 甲基泼尼松龙6-8mg/kg静注 呋塞米100mg缓慢静滴或40-60mg静注 20%甘露醇100ml静滴 环磷酰胺200mg静注 多巴胺2-3μg/(kg·min)静滴
Monitor
四、术中监测
桡动脉直接测压 中心静脉压 体温 心电图 脉搏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电解质测定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水
尿毒症晚期
中
毒
肾移植前 必须透析治疗
心力衰竭 肺水肿 脑水肿
Hyperkaliemia and hypopotassemia
2.高血钾和低血钾
慢性肾衰 晚期
肾小管泌钾
功能障碍
高
血
透析治疗不当
钾
厌食
低
血
大量利尿剂
钾
心律失常
Hyponatremia and Sodium
retention
频繁透析
3.低钠血症和钠潴留
第三十二章 常见器官移植手术的麻醉
Comm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esthesia
Anesthesia Department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本章主要内容
肾移植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 麻醉前准备 麻醉处理原则 术后监测治疗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血红蛋白 60-90g/L
血细胞比容 20%-25%
贫血
心排出量 增加
心率增快 每搏量增加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2.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多有凝血 障碍,出血时间延长。 主要原因是: ①.尿毒症使凝血功能发生障碍; ②.透析时所用肝素的影响; ③.肝病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急性 肾功能 衰竭
(五)肾功能
功能性 衰竭50%
低钠尿、低渗尿 肾细胞学正常
急性肾小管 坏死50%
利尿剂使用不当
高钠尿、等渗尿 肾小管坏死
胃肠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
Metabolism
(六)代谢
急性爆发性肝功能 衰竭常出现代谢紊 乱
低钠血症
水潴留
肝源性低血糖 肝性脑病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
(三)麻醉实施
1.穿刺点:多采用两点穿刺, 上点选择T11-12或T12-L1向头侧, L2-3或L3-4向尾侧。 2.麻醉平面:麻醉范围应覆盖 下腹部和盆腔,上达T10不宜超 过T8 ,下至S5。
Main points
(四)麻醉管理要点
1.保证移植肾的血液灌流 2.监测血清钾 3.注意尿量 4.配合手术步骤用药
Monitor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ost-operator monitor and therapy
五、术后监测治疗
(一)术后监测指标 1.体温、脉搏、血压、呼吸 2.液体出入量及体重 3.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及血生 化测定 4.B超监测
Post-operator therapy
(二)术后治疗
4.局麻药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Pain-killer
5.术后镇痛药
芬太尼 哌替啶 强痛定 曲马多 吗啡 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 自控镇痛泵PCA
Anaesthesia methodological choice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 原则:以保证无痛,肌松弛,术中经过 平稳及无并发症为原则。 全麻 连续硬膜外麻醉
二、麻醉前准备-麻醉前评估
全面了解病史、检查结果、各项肾功能 化验数据以及全身各器官的功能状态, 认真估计对手术的耐受性,客观评定 ASA分级并参与手术前讨论。
1.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纠 正情况。
2.重要器官并存疾病。
3.免疫抑制状态与感染。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一)麻醉前评估
1、一般情况 2、肝脏和胆道系统 3、心血管系统 4、呼吸系统 5、肾功能 6、血液系统 7、胃肠功能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1、麻醉前治疗 肝移植病人术前应适当补充营养, 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纠正酸 血症,补充肝原性凝血因子及抗 生素治疗。 术前3日起口服硫唑嘌呤200mg/d, 手术当天给环磷酰胺200mg和甲基 泼尼松龙200mg静滴。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一)神经系统
急性肝功能衰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神 经学损害。
血氨、硫醇、抑制性递质、短链脂肪 酸增加致肝性脑病。
葡萄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缺氧 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加重脑病。
约有80%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出 现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
气道过早闭合
通气-灌注 比例失调
氧
大量的胸水
血
压缩肺组织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腹水干扰
症
膈肌运动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四)凝血功能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肝 功 能 不 良
凝血蛋白合成异常 维生素缺乏
纤维蛋白溶nal function
低
呕吐
钠 血
低血压
腹泻
症
透析治疗
高
不及时
钠
血
高血压
钠摄入过多
症
Acidosis
4.酸中毒
尿毒症
肾脏泌氢 功能障碍
代谢性 酸中毒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病理生理特点-(二)循环变化
1.大约有10-15%慢性肾衰病人 合并有高血压病。 2.大约1/3的尿毒症患者可并发 心包炎和心肌炎。 3.潜在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肺 水肿。 4.常有心律失常。
1.加强抗感染治疗。
2.加强各项监测,及时诊断和防 治排斥反应。
3.积极进行术后镇痛,以减少并 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Post-operator therapy
4.尽快恢复移植肾的功能 术后 48h应持续应用多巴胺2-3μg/ (kg·min)静滴。移植肾早期如 仍无功能,应及时施行透析治疗。 5. 免疫抑制药的使用 常规应用 “免疫三联”:环抱菌素A(CSA)、 硫唑嘌呤(Aza)及甲基泼尼松龙 (Mp)。
Disturbance of water-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balance
(一)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1.水代谢障碍 2.高血钾和低血钾 3.低钠血症和钠潴留 4.酸中毒
Disturbance of water-electrolyte 慢性肾衰 1.水代谢障碍
2、连续硬膜外麻醉
1.优点:硬膜外麻醉对全身影响较少, 肌松弛良好,避免了肌松药的副作用 和气管插管可能引起的肺部感染。若 阻滞平面较低,则对呼吸和心血管抑 制也较轻。
2.不足之处:不能确保麻醉效果,遇 病情突变或麻醉效果欠佳,麻醉处理 较为被动。
Anaesthesia methodological choice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二)心血管系统
慢性肝病
高动力循环状态 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
急性爆发性肝功能 衰竭并肝性脑病
低血压
心律失常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三)呼吸系统
肺毛细血管前 血管床舒张
弥散-灌注 障碍
低
低钙血症
低镁血症
慢性肝病
低血容量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
低镁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氮质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七)其他
主
侧支静脉形成
慢
门 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性
脉
肝 病
高 压
表
出血
现
腹水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二、麻醉前准备
1、麻醉前评估 2、麻醉前准备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
硬膜外麻醉
严重贫血
低血容量
肾衰竭未透析治疗
急症肾移植术患者
(三)麻醉实施
1.全身麻醉:一般选用静吸复合麻醉。 1)麻醉诱导:首选异丙酚、芬太尼。 2)全麻维持:一般多采用异氟烷、氧化亚 氮、芬太尼、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罗库溴 铵。 机械通气宜轻度过度通气,保持二氧化碳分 压在32—35mmHg。 术毕一般不用肌松药拮抗药,宜继续进行扶 助或控制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为防止 术后肺部感染,推荐尽早拔出气管导管。
Outline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是机体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的最终治疗手段。
随着免疫学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高效免疫 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手术、麻醉技 术的不断改进和围手术期管理能力的加强, 器官移植在临床上的开展日益广泛。
手术范围涉及心、肺、肝、脾、胰腺及大血 管等多个重要生命脏器,器官移植手术的麻 醉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2、麻醉前用药
抗胆碱药 镇静安定药
Anesthesia management principles
三、麻醉处理原则
(一)麻醉选择
国外主要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国 内主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 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