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尊敬的各位班主任尖峰论坛的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五月,在这充满祥和气氛、快乐洋溢的周三的夜晚,我们班主任尖峰论坛又一次开始了讲座之旅,下面我宣布,今晚的讲座正式开始!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班级就是人。这是我冒昧地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大胆是一种时髦,我也赶赶潮流,也模仿着大胆一次。提出这个观点,不但因为班级是由人组成的;不但因为班级的成长,包含着几十个未成年人的成长,包含一个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包含相关公众的素质提升;还因为班级的发展在宏观上与人的成长具有相近的意蕴。所以,探索怎样做好班主任,就绕不开学生、教师、班主任、家长以及相关公众;同样,也绕不开探索学生的人格教育,绕不开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制约,也相互促动;在促动中磨合,在制约中发展。

不过,班级毕竟不是“人”,它的运行有自身的轨迹。如果从组织质量上看,它大致可分四阶段。

第一阶段,是“班级”的草创,班级的组织质量从此起步。

第二阶段,是常模下的运行,也是组织质量相对稳定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超越常模的品牌阶段,这是班级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组织质量的最高阶段。

第四阶段,是班级毕业后的松散化延续。

这后一个阶段,是网络时代的新东西。班级与班主任,是相互“搀扶”着前行的。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班级既得到了班主任的引领,也为班主任自身的发展提供促动。所以,研究班级的发展,不能不讨论班主任的专业化;而讨论这正在持续发酵的班级发展问题,首先又需要知道它内部的结构,知道它的前因后果,知道它今后的可能走向。即使这些还不成熟,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与探究。

窃以为,我们的班主任尖峰论坛,不但要脚踏实地的研究班级工作怎样维持科学的日常运行,从草根角度看班主任研究怎样去接“地气”,而且也应该有点开口咏唱“阳春白雪”的勇气,探索一下班级发展的理论,去接一下“天气”。

似乎也能够研究一下怎样接接“网气”。因为今天的班级,正在大胆地窥视着网里乾坤。

也是窃以为,依据专业素养,今天依然在岗的班主任能够分成三个类型:准适合型、适合型和卓越型。

准适合型班主任,大多为职初者,但并非所有初职者就一定属于准适合型。准适合型班主任,具备部分管理班级的常识、不很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基本没有得到验证的辅助知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领会“班主任”和“班级发展”的内涵,所以也就不能自主自如地开发实用“班主任课程”,做好岗位上的全职工作。

“适合型”则主要是学校层面上的班主任骨干,这些人不但具有管理班级的

技能技巧,相对扎实的“学科”素养,而且也有一些独立经营班级的理念,并依据这些管好自己的班级,但却不能独立开发实用的“班主任课程”,不足以铸造班级品牌,更无法辐射自己的教育影响。

卓越型班主任是指那些高出学校层面的“大腕”,所处层面愈高愈卓越。“卓越型”班主任不但具备扎实的班级管理学识,而且引导班级发展的技能也更高超;不但善于吸取并提升别人的经验,也能把自己的实践开发成“班主任课程”;不但能做好自己,还能协助别人,指导别人,引领自己的乃至众多的班级共同进步。

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从“准适合型”逐步上升为“适合型”,最后成为“卓越型”的过程。从专业素养的视角看,这种发展也能够分为三步。

第一次发展,我们称它为线型发展。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普通教师变成准适合型班主任。其实这次发展的过程很短,角色的转换,主要依赖于行为方式的转变;熟悉班级建设,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套路,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二次发展,我们称为面型发展。本阶段的目标,就是从准适合型“转正”为适合型,以及适合性水准的持续提升。角色的转换,依赖于治班理念的内化和经验积累,依赖与法规和各种制度的充分对话,依赖与学生及团队的即时互动。

注重学生的行为,注重与同伴的合作,注重评价的结果(包括领导的看法,班级日常行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是他们的共视焦点。影响这期发展速度的主因,是班主任的学生观、质量观,以及团队内的合作水平。

第三次发展,我们称其为体型发展。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班主任从适合型上升为卓越型。角色完成华美的转身,依赖于自己的深刻内省以及对目标的创造性解读;依赖于持续持续的三种对话(第一种对话是与文本的对话,第二种对话是与教育对象的对话,第三种对话是与自己的对话),尤其是第三种对话。

综观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处在第二发展期的班主任人数最多,冲上体型发展期也最难,所以,第二阶段常成为班主任的专业高原,很多班主任在此终其“一生”不能卓越。

近年来,有个口号十分流行,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口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班级建设。虽说,我们也认同其中的很多,但却不愿意将其视为真理。这是因为,“没有教不好”所给出的工作边界是无限的,而班主任的工作则是有限的。有限的工作不可能实现无限的目标。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有边界的,当科学变成学科继而变成课程时,这种边界就愈加明朗。

一个班级,虽然最多也就存有六年,但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却是终生的。当“学生的发展”跃居为办学目标的首位时,班级的发展自然也就成了给予正能量的源泉。

要让班级成为学生在校发展最有力的后推火箭,那么,就一定要保证班级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上升期,直至品牌,不因为某一发展高原而止步。

班级在哪里才能获得始终跃升的正能量?只能在内涵发展模式中萃取,而内涵发展却离不开班主任这个质量首席。于是,班级与班主任两者的发展,就缔结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的“合约”。虽然,品牌班主任执掌的班级未必一定是品牌,但是,缔造品牌班级的首席却一定是卓越型班主任。这个缔造过程是漫长的,是精心设计并潜心践行的,是品牌意识从播种到萌发,直至长大的过程。

不过,无论怎样研究,无论研究班级发展中的什么,我们都应该了解我们的研究对象在什么地方?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知道自

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将怎样干,以及评析自己干的怎么样。这几个问号,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将怎样干,以及评析自己干的怎么样。

正因为有这样一种自问,所以,才有如下的一段“务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将怎样干,以及评析自己干的怎么样。

当我把这段务虚的体会奉献给大家时,已经做好了接受板砖的准备。何况,我相信来自尖峰论坛的一定是玉。

什么是教育?从广义上理解,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校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原始社会有没有教育?有的,不过那是一种广义的教育,也不是班级教育。

没有教育,人类的进步就不可能实现,哪怕是像双手功能的开发、集体围猎、保存火苗等这些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的智力活动,也不可能发生。

但是,因为它强烈的自发性、零散性和突击性,也决定了它的整体性功能严重不足,效率低下。这也是导致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动因。

教育从自发走向正规,从草莽走向科学,从无序走向顶层设计,应该是从授课开始的。

什么是授课?所谓授课,就是老师向学生讲授功课。什么是功课?就是学生按照规定需要学习的课业。

今天,一般教育史专家认为,比较正规的授课,是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事,而且是以孔子创立私塾和苏格拉底讲学为主要标志的。

历史就在这样的授课形式中,走过了2000年。到了16世纪,随着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

人们发现,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除了经济基础中各种不同的条块以外,还有上层建筑中这种效率极低的教育形式。于是,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人,开始创立班级授课制。

而班级授课制一经试行,就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它为了让班级授课更加科学高效,他还出版了他的教育专著《大教学论》,从适合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而且以“大教育论”的理念为指南,编写了许很多多教科书。

不久,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也相继继承并丰富了这个理论,从而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也使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并成为一门科学,真正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殿堂。

班级授课制进入我国,始于1862年,当时的北京京师同文馆是践行这种教育体制的第一家。稍后,晚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后,这才在全国广泛推广。

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次革命。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被李克强总理隆重推荐)中指出,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交汇之际发生的。

依据这个理论,综观19世纪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蒸汽动力技术被引入

印刷业,的确使新闻媒体成为当时世界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而正是这新能源与通信技术的“交汇”,才引发了以英国纺织业机械化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强大背景,造就了很多密集的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更使很多工厂、企业、矿山、铁路如雨后春笋,遍地萌生,蓬勃发展。而工业革命急剧膨胀的人才需求,也迫使班级授课制冲出旧有窠臼,掀起第一次革命。

这次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育平民化。国家建立了公立学校,旨在培养大批懂得技术的管理人员和识字的技术工人。

2.封闭办学,班级教育平行化(一个年级有多个班级),旨在提升办学的效率。

3.课程专业化,旨在每个学生有技术专攻,走入社会即能找到工作,并应用所学。

4.学校管理专门化,旨在教育发展为专门的科学。

5.班级成为学校综合教育的基本单元,旨在促动单元内所有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班级授课制的革命,让大批年龄相近、学习基础相同的青少年,都受到了经历大致相同的科学教育(学历教育),接受了严格的职业技术培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和掌握了专门技术的劳动者。也使最先采纳班级授课制的欧洲,成了世界上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区。

班级授课制的第二次革命。

20世纪后,石油和电力成为人类新的最主要的能源,而电话、电报以及后来出现的广播电视,则成了人类最迅捷的通讯方式。

两者在20世纪的交汇,使分散在大范围内的、具有极大流动性的国家经济集中管理成了可能。汽车的广泛使用,电力设施、公路、工厂、城市大规模的建设,也使城市郊区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美国通用公司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又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因为各种产品的制造标准统一化、生产流水线化,使第一次班级授课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里,班级授课也在悄然发生第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1.课程国家化。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由国家(或者大地方)统一制定目标,甚至编制统一教材。

2.招生统一化。强调学生学习基础的高度统一,以统一标准为尺度的选拔与淘汰成为保障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整齐的必需方法。

3.考试标准化。客观性测评成为检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手段。

4.班主任成为班级首席,成为班级授课制的重要辅助,旨在增强班级管理,提升班级教育的效率。

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新革命。

里夫金认为,新通信系统从来都不是独立存有的,它们通过新能源系统管理形成流动性机制。

互联网技术(第二代电子通信技术)与第一代电子通信技术本就有根本不同,所以,它更适合管理分散式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

能、潮汐能等)以及与新能源相伴而来的扁平化的商业活动(创意、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

前不久,天津就有个人发电并入国家电网

科学家预言,互联网时代,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小型的发电厂,人人都是绿色能源的自助生产者,也都能成为扁平化商业活动的主体和参与人。

这样,班级授课制又一次面临挑战,再一次实行革命就在所难免。不过,这个次革命的任务是:

1.“分散—合作”将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模式。

新理念认为,各种知识不再是客观独立的存有,而是人们对共享经历从不同角度的解释。所以,寻找事物变化的真相就变成了懂得万事万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过程。学习者只有通过与他人、与其事实行深入互动,才能发现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这种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到问题最后解决的“扁平式学习”模式,将充分鼓励学习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的感情和思想,并通过这些来持续增强学习者的同理心。

“分散”的过程,是学习者自己阅读、采集、整合、利用信息的过程;而“合作”是学习者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每个学习者的经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是多元化,学习者的同理心就越能得到发展,也就越容易理解现实,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

这样,教育教学就变成了同理心体验和分散—合作的学习过程,并把这个过程从学习者延伸到整个生物圈。

这样,教育教学就变成了同理心体验和分散—合作的学习过程,并把这个过程从学习者延伸到整个生物圈。

基于这样的理念,课堂翻转将不可逆地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利用电脑与网络,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呈分散状态掬取学习资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挖掘资源、采集信息……直至解决问题。

“合作”则是在大家都达到一定水平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交流互动,体会彼此的探索心境、解读彼此的学习成果,评价彼此的学习过程。

“教”是在课堂互动前分散中完成的,“练”是在课堂上的合作中实现的;“教”是在课下实行的,“练”是在课堂上展开的。

“需求引领、应用切入、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是最恰当描述。这个教学的过程正与今天课堂上教、课下练的程序相反,所以称为翻转课堂。

那时,大家在一起讨论时,把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得到的结果要比个人思考的结果更理想。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组都有指定的学习任务。老师的作用就是促动人与人之间的讨论,自己也在讨论中成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变成自我教育的积极参加者。其实,这种教学模式,恰是人类准确学习程序的回归,而这个回归的路程,却经历了上万年。

2. 班级所授的课程将发生深刻变化,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所青睐的课程,大部将被淘汰,少部分将作为基础知识纳入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范畴,而后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

三维打印(3D、4D打印)技术进入课堂,将使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生产与消费紧密相连。不但研究、生产与消费个性化,而且学习也将充分个性化。学

习三D化

国家将只注重核心课程建设,统一课程的数量将大幅削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师本课程将大幅度增加,甚至成为课程的主流。

3.网络成为教与学的主要支撑,学习资源发布、教学辅导、实践引领,教育评估与督导,都会经过网络来实现。

这不但提供了课堂翻转的平台,也保障了教与学充分互动的时空。

课堂切片、折子课、微课将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载体,教育游戏化把枯燥的学习变成趣味活动,像眼下网上游戏攻关一样,学习者只有这关过了之后并获得一定的奖励,才能进入下一关(也有可能叫满十分过关)。

学习者在网上学完第一个概念后马上自行测验,这样,学生就像打网络游戏一样,如果不能百分之百把一个概念搞清楚,就无法进入下一关。

“发胸章奖励”(一种网络奖励形式)的课程很多,学生能够自由选学。学校在全世界范围里寻找最好的教师来授课。

维基式提问,能够保证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在很短的时间(现今平均为22 分钟)之内得到答案。所有问题与答案在网上24 小时滚动。

4.虚拟成为班级存有的另一种形式。

虚拟的教育社区、在线班级将成为网上教学的基本单元。实际上,长江出版集团注资1000万,正与湖北省教育厅联合研究“多多教育社区”,这个社区里就有虚拟的班级。

我们发现,在这个虚拟的单元里,不但与教师智库的每一个终端和谐链接,也与学生亲友团、网络好友互通。

这个虚拟世界,不但能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也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分散—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来。传统的竞争性学习转变成了相互合作、充满关爱的学习体验。

学生的学习环境将在本地范围内扩展。教室和社区的传统障碍已经逐步消失,学生不但能够通过课堂,也能够通过直接参加社区服务来学习,因为学习已经变成分散式的经历。

“在线班级”将是,而且已正在是一种客观存有。

“在线班级”是我杜撰的又一个概念,意思就是使用网络技术构建的、正在运行着的学校教学班。只不过在专家的眼里,可能还不到命名的火候,以至于我走遍了百度与谷歌,不但不知道它的内涵,竟然连这个词汇也没有找到,于是,只好坐大,创造了这个概念,并给了它这样一个粗略的定义。

年纪不大的“在线班级”,是一个封闭教育与开放的“混血儿”,它的诸多特性,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也正是这种匪夷所思,才让这个混血儿充分张扬了它的个性,开创了一个班级教育标新立异的新纪元。

它是一个“致密”的疏松体,之所以实行这样矛盾百出的判断,是因为它确实如此。

说它疏松,是因为它的外围,还存有一个巨大的公众群,这个群体里不但有学生家长,有“亲友团”,还相注重这个班级的诸多社会人等。

像所有的刚性班级一样,在线班级的核心人物,或者说“操盘手”依然是这个行政班级的班主任,这不但因为他是班级工作的首席,还因为他具有与这个班级相关的各种资源优势。

所以,班主任工作面临新挑战。

一个刚性班级的“操盘手”,要衍变成一位在线班级的质量首席,必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协助他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而推动这个转身的动力,首先是他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他必须站在现代化、信息化的高度来理解今天的班级教育;这是班级在线的思想基础、心理基础。那些于襁褓中就夭折了的在线班级,为什么不到毕业就夭折?多数就源于这方面的准备不足。

“在线班级”不会在学生毕业时立马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它可能还会运行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成为网络时代社会上的一个准社会组织,成为校友们网上交谊的平台。

这样,在线班级的校后功能,将发生转化,而这种转化是更古未有的,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给我们研究校后班主任的新契机,一种社会继续教育的新契机。亘古未有。那时,班主任还叫班主任?还有班主任?不知道,就像唐太宗不理解今天的QQ群是什么一样。

教育革命,始终都不是一刀切似发生的,也不会在一夜间完成,渐变是它的基本规律。

实际上,班级授课制的第三次革命,各种前兆已经初现端倪,学习社区、电子书包、iPad、MP4播放器、E学通等纷纷问世,迷你课程、微课、可汗辅导等闯入杏坛,就足以证明班级授课制的第三次革命已经吹响了号角。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面对国际上随时可能发生的弯道超车式挑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站在班级发展的潮头,寻觅班级发展的领袖理念,探索班级建设的未来走向。

因为,我们在这个时代担任着班主任。

因为我们是班主任的尖峰。

讲完了。谢谢大家。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 缺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①按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②按“课”教学。即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③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全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并制订统一的作息时间表,有节奏地开展教学活动。 ④统一授“课”。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全班学生传播统一的教学内容,并排定课表,多科并进,交错授课。在同一班级,授课的进度和要求应该是统一的。 ⑤全班统一开学,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统一升级、结业和毕业。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第一,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第二,有利于大面积培养。 第三,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第四,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第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六,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3)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第一,难以因材施教。 第二,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缺乏灵活性。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①按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②按课”教学。即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③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全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并制订统一的作息时间表,有节奏地开展教学活动。 ④统一授课”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全班学生传播统一的教学内容,并排定课表,多科并进,交错授课。在同一班级,授课的进度和要求应该是统一的。 ⑤全班统一开学,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统一升级、结业和毕业。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

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第一,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第二,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第三,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第四,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第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六,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3)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第一,难以因材施教。 第二,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缺乏灵活性。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动力性B.方向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 A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程序教学B.自学 C.个别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 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年级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能力分组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教学组织形式之班级授课制

教学组织形式之班级授课制 近几年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关于班级授课制考查的比较多,多数都是单选题和简答题的形式来考查,所以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一下班级授课制的核心知识点。 一、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 班级授课制,通常称作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学习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古代教育中,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即使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仍然是通过个别教学进行教育的,每个弟子之间在原有程度、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上各不相同,没有一致的要求和规定。 古罗马时期的昆体良最早使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文艺复兴后,欧洲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完善而基本定型。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9世纪中期,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班级授课制最早在1862年京师同文馆推行,并在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全国推广。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课: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 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

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

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 我们按照课题计划与研究目标通过实验法、行动法、分析法并结合具体课例分别对传统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如下结果: 传统课程教学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提倡班级授课制,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意志品质、情态目标的培养,等等。 传统课程教学不足为: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非在线的,通过多种形式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论坛等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与优劣势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与优劣势: 答:【特点】 ⒈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⒉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常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⒊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它可以50/45/30/25/20/15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 【优越性】 ⒈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⒉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⒊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面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⒌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⒍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⒉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⒊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⒋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了解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历史及可能性必要性;理解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局限性和意义;掌握并阐述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特点;思考并写出 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的见解。 重点: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基本特点。 难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一课时。 导入语:众所周知我们现代的学校教学主要以班为单位,那么大家是不是也知道这种形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有谁提出和改进的又是怎样发展呢,还有其利弊等。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来学习关于班级授课制的相关知识吧。 一、班级授课制的历史 在古代教育中,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即使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仍然是通过个别教学进行教育的,每个弟子之间在原有程度、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上各不相同,没有一致的要求和规定。工业革命之后,社会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教育的规模和效率都必须扩大和提高,个别教学因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于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早在16世纪西欧就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7世纪夸美纽斯总结了兄弟会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并最早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后经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和其指导的实践,将班级授课制推向了极端。19世纪初一段时间内,欧美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如贝尔----兰卡斯制(导生制或小先生制)、道尔顿制、文纳卡特制等。 二、班级授课制的可能性与必须性 可能性:1.老师所教学生愈多、工作兴趣愈大。 2.学生可相互激励、帮助、产生效用和愉快。 必要性:中世纪学校的教学组织松散、秩序混乱、效率低下。 三、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四、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课: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与优劣势

: 答: 【特点】 ⒈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⒉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常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⒊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它可以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 【优越性】 ⒈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⒉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⒊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面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⒌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⒍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⒉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⒊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⒋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⒌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⒍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⒎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正因为它班级授课制有以上的优越性,它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才能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怀疑、非难甚至猛烈抨击而仍然站得住脚;也正是因为班级授课制有以上局限性,人们才屡屡对它提出批评并寻求新教学组织形式。

浅议班级授课制

浅议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成为目前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其优点和缺点,因而,对它进行改革的实践从未间断过,本文就班级授课制的历史、优点做简单的梳理,从弊端的角度出发,对改革方向做探讨。 一、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和优点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和民众教育需求量增加的形式下产生的,对各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六世纪末期的西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器生产逐步代替原来的手工生产,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原本的个别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工业时代大规模需求,发展的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且标准化的劳动力。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必然要求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要求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加教学内容。于是,工业社会对于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原来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而班级授课制因其多、快、好、省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开来。另外,赫尔巴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使班级授课制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安排更加具休明确。继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之后的许多教育家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补充与完善,从而使班级授课制的理论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二、班级授课制得弊端 班级授课制产生了三百年,短短这几百年因其合理性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自身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一)强调以教为主,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领导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追求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而特别讲究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采取统一的方法,按统一的进度以及统一的要求来开展教学。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对整个课堂的绝对控制,“一统课堂内天下”,对学生耳提面命,使学生围绕自己转,学生只是任务的完成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无法做到促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追求同一性而忽视个性化 班级授课制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统一的考核要求对同一班级里的所有学生进行同一化教育。过分强调了班级学生的共性、普遍性,必将伴随着对其个性、特殊性的忽视。同一班级学生,尽管彼此间年龄相近,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个人环境、生理、心理、受教育程度及主观努力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同一年龄阶段中不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特殊的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和气质性格。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上整齐划一的特性必然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不同需求,必然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这一方面来说,班级授课制是与我们现今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⑤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②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③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新报讯(首席记者辛一) 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的“4D高效课堂”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底,在乌兰察布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该校的“4D高效课堂”被作为全市课改先进典型进行观摩学习。7月11日,该校校长乌云毕力格对记者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该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成果。 为了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沉闷教学方式,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独具本校特色的“4D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一节课划分为4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突出一个课堂功能,4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第一环节为“自主学习、新知发现”;第二环节为“合作互补,共同发展”;第三环节为“深入钻研,个性发挥”;第四环节为“扩展运用,思维发散”。这4个环节即是发现—发展—发挥—发散的过程,也就是“4发”。这4个环节的英语关键词依次是“Discover”、“Develop”、“Deepen”和“Divergent”,因其首字母都是“D”,故该校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4D高效课堂”。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⑤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②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③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新报讯(首席记者辛一)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的“4D高效课堂”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底,在乌兰察布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该校的“4D高效课堂”被作为全市课改先进典型进行观摩学习。7月11日,该校校长乌云毕力格对记者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该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成果。 为了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沉闷教学方式,乌兰察布市蒙古族中学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独具本校特色的“4D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一节课划分为4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突出一个课堂功能,4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第一环节为“自主学习、新知发现”;第二环节为“合作互补,共同发展”;第三环节为“深入钻研,个性发挥”;第四环节为“扩展运用,思维发散”。这4个环节即是发现—发展—发挥—发散的过程,也就是“4发”。这4个环节的英语关键词依次是“Discover”、“Develop”、“Deepen”和“Divergent”,因其首字母都是“D”,故该校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4D高效课堂”。

特殊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原则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合作教学、个别教学、协同教学、同伴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IEP 个别教育计划 定义:个别教育计划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教学计划,而实际上它是依照因材施教的理念,应用于各种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和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中的一种教学措施。特别是在班级授课的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的形式中,制定个别教学计划,能够使教学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别。 主要内容包括: ①学生受教育的现状 ②对学生的短期教学目标和学年度教学目标 ③为学生提供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措施 ④计划实施的预定日期和期限 ⑤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和手段 ⑥个别教育计划委员会成员同意实施计划和评估结果的签字 个别教育计划是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的 美国俄亥俄州立聋校个别教育计划 俄亥俄州立龙人学校 对()的个别教育计划日期(从)到年龄出生日期 家长地址居住城市,邮区号码 学校地址社区医学评估号码 家长电话号码 住宿()走读()目前学业成绩水平的说明 言语治疗 职业治疗 职业探究 可选择的语音教学计划 非语音教学计划 性教育计划 交通 转衔服务 参与正常教育的范围 个别教育计划参加者 日期签字名称 家长 教师 其他人员 阶段回顾日期

第二节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 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由:反映教学活动基本规律和特点的一般性原则, 反映特殊学生教学活动规律和特点的特殊性教学原则两部分组成。 (一)一般性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一,不仅要联系客观实际,而且要联系特殊学生的实际。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要贯彻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整个教学过程。 2.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3.积极鼓励、激发兴趣的原则 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正面地鼓励特殊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和调动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特殊性教学原则 1.宏观性特殊教育教学原则 ①教育教学过程与补偿学生身心缺陷相统一的原则 ②弹性教学原则 ③个别化教育原则 ④多种表达形式综合运用的原则 2.微观性特殊教育教学原则 各个类别的特殊教育针对本领域的专门问题近些年分别提出了一些教育教学原则,如: ①听力残疾儿童教育提出“双语教学原则” ②智力残疾儿童教育中提出“充分联系原则” ③盲校定向行走教育中提出的“安全性”“有效性”“便利性”“自然性”原则。

《班级管理学》作业

《班级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战国末期,将大学教育分成“小成”与“大成”两个阶段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 在国外,对班级以及班级授课制作出概括性的叙述和理论证明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弗·培根 C.夸美纽斯 D.卢梭 3. 陶行知先生曾推广过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成人的() A.导师制 B.小先生制 C.设计教学法 D.德可乐利法 4. 创行“道尔顿制”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帕克赫斯特 B.克伯屈 C.盖哲尔 D.梅奥 5.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是在 A. 1957年 B. 1938年 C. 1983年 D. 1992年 6. 假设人的本性是厌恶工作的理论是() A. x理论 B. y理论 C. z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7.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中讲的“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指的是学生中的()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小帮派 D.小团体 8. 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兰菲创立的指导管理科学的理论是() A.系统论 B.控制论 C.信息论 D.协同论 9. 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 A.学期初 B.学期末 C.学期中 D.学期任何阶段 10.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高度评价家庭教育作用的话的说者是德国教育家()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第斯多惠 D.凯兴斯泰纳 11. 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不断向两极分化。因此,扶优抓差,长善救失,对他们尤显重要。这主要针对的是() A.优秀生 B.后进生 C.中间生 D.插班生 12. 提出控制论的是美国数学家是() A.申农 B.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C.威廉·大卫 D. N·维纳 13. 在我国,注重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思想家,教育家() A.周公旦 B.孔子C.墨子 D.荀子 14. 在西方,最早谈到班级教学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 1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教育论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 16. 提出“平行影响”原则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7. 我国清末最早实行班级授课是在() A.1840年B.1862年 C.1888年D.1902年 18. 创立“设计教学法”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班级授课制 优缺点

三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⒈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⒉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⒊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面兼用其它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⒌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⒍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等。 四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⒉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⒊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⒋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⒌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⒍它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⒎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班级授课制与一对一个性教学的比较

班级授课制与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比较 一班级授课制的基本概述 (一)产生的背景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十七世纪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由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先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文化,能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受到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启发,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他认为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当时人才奇缺的现状。 (二)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模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教学内容相同且具有连续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满足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求。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在全国范围为内推行,直到现在仍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那么班级授课制能够延续至今,说明其还是有存在的合理内核。 (三)优越性 ⒈班级授课制有着严格的制度,可以保证教学正常开展,并且能达到一定质量。 ⒉它以“课”为单元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安排比较合理。 ⒊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⒌有利于发挥集体教学的作用。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合作观念、平等观念、团队精神和纪律性。 (四)局限性 1.难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重模仿、轻创新,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方法。 2.缺乏灵活性。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当前我国在校人数较多,班级人数较多,在大中城市里每位老师每节课平均都要面对60-80名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很难兼顾,在这种班级授课制环境下,为了强化管理,大部分时间老师讲授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的发挥和张扬,每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不一样,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一样,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只是重知识、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接受、轻批判,重知识、轻品德。 正因为它班级授课制有以上的优越性,它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才能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怀疑、非难甚至猛

班级授课的优缺点汇总

班级授课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也叫集体教学或课堂教学)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 年,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它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有以下优越性: 第一,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 第三,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而兼用其他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四,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高速度。第五,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 第六,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

品质。 第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第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相互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五大要求:应有一定的目标;全班学生同时做同样的功课;每个班级有固定的课本;每种科目与相关事项一起讲授;教学应保持学生的注意。 ③历史意义: A、班级授课制的提出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使传统的个别教学转为集体教学,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符合资本主义发展从数量到质量,加强新人培养的要求; B、这一改革措施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完全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后来整个世界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的局限性表现为以下方面: 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 中对班级授课制度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并在其年轻时提出了”泛智教育” 2)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效益等方面工作的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标准和依据 3)英国人高尔登最早强调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登 4)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每个人身 心发展都与别人不同,教育也不应完全相同 5)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6)布鲁纳以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 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 7)“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思想是赞可夫提出来的,赞可夫在其所著的<教学与发 展>著作中提出了这一思想 8)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 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华生说:”给我一打儿童,把他们置于不同的环境,可以 将它们培养成不同的人 10)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各阶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 学过程的结构 11)学生文化补充和完善了学校文化,使其变得丰富多彩。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所以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12)教师提出问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发现学习 1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教育最根本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 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是教育目的 14)班级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 班级建设目标制定最为重要 15)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提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6)“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 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17)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主体环境)。主体活动是推动主体发展的源泉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 19)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课程是活动)。杜威认为课程应是 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20)世界上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孔颖达)。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对《诗经?小 雅》作注时有: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以法制也的提法,这是对课程最早使用21)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 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是(目标管理) 22)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途径) 23)“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 “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无目的论) 24)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 25)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的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一种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26)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的教学目标 27)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扩展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 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同期,初步形成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又经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补充,使其进一步完善----发展于19世纪中叶,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开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0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在中国一直发展至今。 2.班级授课制的内涵及特点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特点: 学生固定,学生是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班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内容固定,向全班学生传授的教学内容是统一的,排定课表进度也是统一的,采取多学科并进,交错授课。教师固定,学校按照教师的业务专长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时间固定,学年、学期和学日课业的始末时间相同,全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场所固定,各班的教室相对固定,学生的座次也相对固定。 3.班级授课制的评价及改革方向 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大大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有利于系统传地传授各科知识。 局限性:对全班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按照同一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当前教学组织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使教学过程个别化,个性化,使用自学辅导以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如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 个别教学制: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因材施教,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教学生数量很有限。 班级授课制: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英国,教学质量低 道尔顿制:教师不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 分组教学:解决班级上课不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按学生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特朗普制:美国,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