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张春梅

济宁市洸河路小学

1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陆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行走、跳跃和奔跑,空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物体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观察分析器运动规律;

3、能够准确地比较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4、分析探究动物的运动对于动物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5、能用各种感官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能用图或文字表述;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

难点: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动物的运动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与动物运动有关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能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激发学生去思考、回忆不同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小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下载的视频资料)

2、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学习《动物的运动》这节课,一起来探讨不同的动物具有的不同运动方式和规律。

(二)小组自行探究

1.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运动。你曾经见过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小组内先自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孩子们很少见到的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2. 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曾经见过的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生:游泳

教师随机板书:游泳

师:对,但是它们游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几种鱼类的游泳方式?学生交流

3. 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又曾经见过生活在空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生:飞行

教师随机板书:飞行

师:对,但是它们飞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一下生活在空中动物是怎样飞行的?

4.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迁移,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5.研究动物的运动规律。

同学们,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马奔跑的慢镜头)。在看之前,老师要提一个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马在奔跑时,它的四肢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吗?请同学们画一张图表示出来。好,开始吧!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

教师板书:对角线换步法

(三)归纳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小动物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运动方式?

(四)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研究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

七、板书设计:

13、动物的运动

水中生活的动物----游泳

动物的运动方式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生活的动物----飞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