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列找规律总结

小学数列找规律总结
小学数列找规律总结

小学数列找规律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列找规律总结

1、顺等差数列,前一个数减去后一个数的差相等。

例如:1,3,5,7,9,…

逆等差数列,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的差相等。

例如:10,8,6,4, 2…;

2、顺等比数列,即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2,4,8,16,32…;

逆等比数列,即后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1024,512,256,128,…;

3、兔子数列,即单数序号的数字与双数序号的数分别形成规律。

例如8,15,10,13,12,11,(14),(9)这里8,10,12,14成规律,15,13,12,11,9成规律;

4、质数数列规律

例如:2,3,5,7,11,(13),(17)....这些数学都为质数;

5、“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

例如:平方数列:1、4、9、16、27、64、125、…

立方数列:

例如:1、8、27、64、81、256、625、…

6、相邻数字差呈现规律。

数字之间差呈现等差数列,

例如:1、3、7、13、21、31、43、…

数字之间差呈现等比数列,

例如:1、3、7、15、31、63、…

7、多个数字间呈现规律,(本题考查较少)

裴波那契数列,即任意连续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字,例如:1、1、2、3、5、8、13、21、34、…

任意连续三个数字之和等于第四个数字,

例如:1、1、1、3、5、9、17、31、57、10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 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数学】找规律(数列

---------------------------------------------------------------范文最新推荐------------------------------------------------------ 找规律(数列)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16页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预设流程: 1 / 9

一、课前轻松,请同学们互相猜谜语 师:大家情绪这么活跃,能不能课堂上也这样。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这节课就让同学们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小朋友,猜,他是谁?(课件出示明明)明明觉的大家很聪明,想和大家来猜谜,你们愿意吗?(愿意) 明明带来了一堆小气球,第一组他挂出了一格。(课件出示)第二组他会挂出几个小旗子呢?你能猜出来吗? 三、初步探索 1、小组讨论,猜测明明第2组会挂出几个小气球子。 2、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二组挂出2个小气球

---------------------------------------------------------------范文最新推荐------------------------------------------------------ 第二组挂出3个小气球 第二组挂出10个小气球 3、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课件出示)是几个小气球?(2面) 谁猜中了举一下手。其他同学虽然你们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细看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第2组比第1组多出1个小气球。) 大家愿不愿意继续来猜猜明明是怎样想的?我们来听听明明是怎样说的吧。课件出示。(画外音:我想让小旗子有规律的摆放) 四、深入探讨 1、师明确要求:老师来提一个要求,请同学这次继续想出下面3组气球的摆放,如果同学们想和明明想的一样的几率大一些,可以 3 / 9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数表专题

数列与数表 一、知识与方法归纳 1、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 (1)通项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 ×公差 (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 ×项数÷2 2、本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规律较复杂的数列以及简单的数表 二、经典例题 例1.1,100,2,98,3,96,2 ,94,1,92,2 ,90,3 ,88,2,86,1, 84,…,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中有多少项是2? (2)这个数列所有项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2. 1,2,3,4, 4, 5, 6, 7,7, 8,9 ,10,…,97, 98, 99, 100.请观察数列的规律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个数列一共有多少个数? (2)50在数列中是第几个数? 解: 体验训练1 1, 2, 2, 4, 3, 6, 1, 8, 2, 10, 3, 12,…,100.观察数列的规律,请问:(1)数列中有多少个2? (2)数列中所有数的总和是多少? 解:

例3.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的个位数。从这列数中取出连续的50个数,它们的和最大是多少? 解: 例4. 如图所示,将从5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规律填入下面的数阵中,请问: (1)123应该排在第几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 (2)第2行、第20列的数是多少? 5 10 15 … 6 11 16 … 7 12 17 … 8 13 18 … 9 14 19 … 解: 体验训练2 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某种规律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1)66在第几行、第几列? (2)第33行、第4列的数是多少? 解: *例5.如图所示,将自然数有规律地填入方格表中,请问:

初中数学 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数列的找规律: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 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 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

小学一年级数学规律题大全

1、按规律填数。 (1)1、4、9、16、()、36、()。 (2)1、6、16、31、()、()。 (3)5、6、8、11、()、()。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 (2)7+8+9+11+12+13=() (3)11+13+15+17+19=() 3、猜一猜,每个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 4爱爱=()3好好=() +数2+朋8 70数=()8友朋=() -2学-好6 45学=()27友=() 4、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 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5、14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藏着()个小朋友。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卷二 1、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2、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8秒。()跑得快,快()秒。 3、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西,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4、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5、妈妈从家到单位上班,要经过电影院。从家到电影院有2条路,从电影院到单位有3条路。妈妈从家到单位有()种走法。 6、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8辆,共20个轮子。自行车()辆,三轮车()辆。 7、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8岁,当爸爸妈妈两人的岁数合起来是82岁时,爸爸()岁,妈妈()岁。 8、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排头数起,小华是第18个,从排尾数起,小兰是第28个。已知小华的前三个是小兰。这队共有()人。

初级中学找规律题型情况总结

规律探究(1次课) 1、二级数列 这里所谓的二级数列是指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和、差、积或商构成一个我们熟悉的某种数列形式。 例1:2 6 12 20 30 ( 42 )(2002年考题) A.38 B.42 C.48 D.56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个数的差分别为:4,6,8,10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0的差应该是12,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2:20 22 25 30 37 ( ) (2002年考题) A.39 B.45 C.48 D.5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3,5,7这是一个质数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7的差应该是11,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3:2 5 11 20 32 ( 47 ) (2002年考题) A.43 B.45 C.47 D.49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6,9,1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2的差应该是15,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4:4 5 7 1l 19 ( 35 ) (2002年考题) A.27 B.31 C.35 D.4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2,4,8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9的差应该是16,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5:3 4 7 16 ( 43 ) (2002年考题) A.23 B.27 C.39 D.43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3,9这显然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应该是27,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6:32 27 23 20 18 ( 17 ) (2002年考题) A.14 B.15 C.16 D.1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5,-4,-3,-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8的差应该是-1,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7:1,4,8,13,16,20,( 25 ) (2003年考题) A.20 B.25 C.27 D.28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4,5,3,4这是一个循环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0的差应该是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8:1,3,7,15,31,( 63 ) (2003年考题) A.61 B.62 C.63 D.64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4,8,16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该是32,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9:( 69 ),36,19,10,5,2(2003年考题) A.77 B.69 C.54 D.48 解析:前一个数与后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5,9,17这个数列中前一个数的2倍减1得后一个数,后面的数应该是17*2-1=33,因而33+36=69答案应该是B。 例10:1,2,6,15,31,( 56 ) (2003年考题) A.53 B.56 C.62 D.8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4,9,16这显然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该是2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11:1,3,18,216,( 5184 ) A.1023 B.1892 C.243 D.5184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值分别为:3,6,12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16的比

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精心整理

第4讲找规律(数列规律) 数学故事 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在学习、 ...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 1. 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 2. 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 3.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着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 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 例题 1.找规律,填空: (1)8,15,22,29,36,______,_______,57; (2)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 (3)3,4,6,9,13,18,________,31. 2.找规律,填空: (1)1,2,4,8,________,32,64; (2)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 (4)3,5,9,17,33,________,129. 3.找规律,填空: (1)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1)(2) 1 3 17 19 ? 18 3 15 18 27 39 45 7 5 15 21 … 36 15 21 35 44 56 27 15 9 11 13 23 … 31 29 27 25 … ?………… 5.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 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思考题】找规律,填空: (1)1,1,2,3,5,8,13,21,______,_______,89; (2)1,2,2,4,8,32,________; (3)1,3,5,11,21,43,______,171. 课堂练习 练习1.找规律,填空: (1)10,13,16,19,______,_______,28; (2)______,_______,76,70,64,58,52,46; (3)1,3,9,________,81,243; (4)1,4,9,16,25,______,49,______. 练习2.找规律,填空: (1)1,2,2,4,4,6,8,8,16,10,32,______,_______,14,128; (2)______,3,16,5,15,7,14,9,13,11,12,________; 练习3.找出数表的规律,把空白的数表填出. 1 2 2 4 3 6 5 10 4 3 13 6 28 9 76 15 练习4.找出图中数表的规律,请根据规律填上“?”处的数 1 2 6 7 … 3 5 8 …… 4 9 ?…… 10 ………… ……………

二年级找规律题型总结大全

第四讲找规律填数 哪吒智闯水晶宫---惊险的房子哪 吒寻宝途中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想找个地方弄 点吃的,结果来到一个大房子,他敲了敲门,门 自动开了,他进入空空的大厅里什么也没有,地 面水晶砖上杂乱的写了好多数字,哪吒刚想迈步 向前走。“当心有暗器!”南海龙王从身后跑过来叫 道。 南海龙王递给哪吒一张纸条,说道:“幸好你 没有向前走,这间大厅里布满了暗器,我忘记给你通过这个房间的的密码了,你按照纸条上的数字向前走,一定能通过这个大厅。”说完,南海龙王就告辞了。 哪吒拿起纸条一看,上面写着:1、2、3、5、8……哪吒按照纸条上的数字,踏着写着同样数字的水晶砖向前走,果然平安无事,可当哪吒走到写着“8”的水晶砖时,发现前面还有许多数字,哪吒心想:南海龙王的密码不完整啊,我下面该踏哪个数字呢?哪吒认真的研究起这组特殊的数字:“1、2、3、5、8……”。 “哈哈,我知道!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哪吒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高兴的叫了起来。接下来哪吒就踏着水晶砖上的:5+8=13、8+13=21、13+21=34、21+34=55……这些数向前走,安全的通过了这个大厅,找到了一个存储食物的仓库,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例题精讲 第一种类型:数列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 比如:一列自然数:1,2,3,4,5,6,7,8,…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 某文具厂生产笔筒个数(按月份排):400,450,500,450,500…例1 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 (1)2,5,8,();

(2)20,(),12,8,4。 (3)1,6,7,12,13,(),(); (4)1,3,6,(),(); 分析:(1)11 加3 (2)16 减4 (3)18、19 先加5再加1(4)10 、15 例2 6,7,9,12,(),21,27,34 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相邻两项的差依次增加1。如:7-6=1,9-2=2,12-9=3,故可推知()-12=4,()中填16,经检验,21-16=5,27-21=6,34-27=7,均符合前面所说的规律。 例3 小静静班上的同学排队做操,第一个同学身高120厘米,第二个同学身高121厘米,第三个同学身高123厘米,第四个同学身高126厘米,那么第五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第七个同学就是你的好朋友圆圆,圆圆的身高是多少呢? 分析:130厘米,圆圆身高141厘米 例4 一个工厂1991年生产100件产品,1992年生产115件产品,1993年生产130件产品,请问2000年这个工厂生产多少件产品? 分析每年增加15件产品,100+(15*9 ) =235(件) 第二种类型:数图阵问题 例5 智力大比拼,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1、 2、 分析 1、44345 55345 66345 2、19,22

数列规律

数列规律-练习题

时间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 一、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 (1)2,5,8,(); (2)20,(),12,8,4; (3)1,6,7,12,13,(),()。 二、小高班上的同学排队做操,第一个同学身高120厘米,第 二个同学身高121厘米,第三个同学身高123厘米,第四个同学身高126厘米,那么第五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第七个同学就是他的好朋友小斯,小斯的身高是多少呢? 三、智力大比拼,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时间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 一、按规律填数: (1)1,3,6,(),(); (2)4、3、8、3、12、3、()、()、(); (3)1、3、7、13、21、()、()、() 二、一个工厂1991年生产10万件产品,1992年生产20万件 产品,1993年生产40万件产品,请问2000年这个工厂生产多少万件产品? 三、在最后的两个圆圈内填入合适的数。

时间_____ 家长签字______ 一、训练营地。 二、下面四张卡片中,哪一张和其它三张的规律不一样?把它 圈起来。 三、请问:鱼身上应填哪个数字? 6 4 18 8 735 3 9 6 4 30 3 7 5 9 8 12 10 14 12 16 14

时间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 一、下图是一个树形图的生长过程,依据图中所示的生长规律, 第16行的实心圆点的个数是_____(迎春杯赛题) 二、爸爸给阿呆100块糖,又给他10个盒子,要求阿呆往第 一个盒子里放2块糖,第二个盒子里放4块糖,第三个盒子里放8块糖,第四个……….照这样下去,要放满这10个盒子,你说这100块糖够不够? 三、智力大比拼,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公务员考试之数字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公务员考试之数字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本文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数量关系测验类 (一)、考点分析 (二)、解题技巧及规律总结 (三)、题型分析 二、数学题快速获得答案方法之-----十字相乘法 一、数量关系测验类 (一)、考点分析 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测验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考生反应灵活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小学与初中水平,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要求考生答题既快又准,这样,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可见,该测验难点并不在于数字与计算上,而在于对规律与方法的发现和把握上,它实际测查的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具有判断、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反应要快;二是掌握恰当的方法和规律。一般而言,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关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

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 两个数列规律有时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单数项与双数项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是80%了。 由此可见,即使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排列数列,只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来说,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它们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复合而成的。只要掌握它们的排列规律,善于开动脑筋,就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需要说明一点: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解答难题。这样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而且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此时,与其“卡”死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先做别的题。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新的解题思路,从而有助于解答这些少量的难题。 在做这些难题时,有一个基本思路:“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不太可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是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找到正确的规律。 2.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解决四则运算等基本数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答案各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并在答卷纸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字母涂黑。 数学运算的试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考生算得既快又准。

三四年级.数列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4)1,4,9,16,25,36,() 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4)2,3,7,18,47,(),() 课堂巩固练习 1 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3,6,9,12,(),18,21 (2)28,26,24,22,(),18,16 (3)60,63,68,75,(),() (4)180,155,131,108,(),() (5)196,148,108,76,52,() (6)6,1,8,3,10,5,12,7,(),() (7)0,1,1,2,3,5,8,(),() (8)10,98,15,94,20,90,(),() 2 在下面数列中填出合适的数。 (1)1,3,9,27,(),243 (2)1,2,6,24,120,(),5040 (3)1,1,3,7,13,(),31 (4)0,3,8,15,24,(),48,63 课后家庭作业 1.找规律,填空: (1)2,6,10,14,18,22,__________,__________,34; (2)1,3,9,27,81,__________,729;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2>表格形式数字推理 行间运算规律:行间运算规律主要是每行两个数字简单运算得到第三个数.主要有下面三种形式: 每行前两个数运算得到第三个数. 每行后两个数运算得到第一个数. 每行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运算得到中间数字. <3> 三角形形式数字推理 三角形数字推理的规律通常是寻找三角形的数字与中心数字之间的联系 一、圆圈形数字推理 1、考虑对角数字和周围数字 【例】 A.27 B. 21 C. 16 D. 11 【答案】C 【解题关键点】考虑对角数字和周围数字 5×8+(13+7)=2,3×12+(3+15)=2,15×4+(19+11)=2 2、考虑四周数字得到中间数字的方式 解题思想 1.思考角度:一般由四周向中间位置的数靠拢。 2.运算关系:一般各数之间为“加减乘除”关系,其中加法、减法、乘法是最常见的运算方法。 3.组合关系:一般采用上下、左右、对角三种组合关系。 4.如果中间位置的数是质数,那么一般是通过加法或减法向中间位置靠拢;如果中间位置的数是合数(特别的一些质数也可分解为其与1的乘积),则可以首先将中间位置拆分成 两个(或三个)因数的乘积,再将已知数向因数靠拢,也可以通过加减法向中间位置数靠拢。 5.如果中间位置数值较大,而其他数值较小,则考虑运算中含有乘法关系。 6.作减法和除法时,注意减数和被减数、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关系。 要点提示 奇偶数之间有如下的运算法则: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根据以上法则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几个偶数之间做四则运算无法得到一个奇数。 (2)偶数个奇数之间的无法通过加法得到一个奇数,偶数个奇数之间无法

数列、数表找规律

第1章数字迷 01找规律 1.根据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1)13;(2)21;(3)32;(4)30.) (1)1,4,7,10,(),16,????? (2)2,3,5,8,13,(),34,?????? (3)1,2,4,8,16,(),?????? (4)2,6,12,20,(),42,?????? 2.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1)17;(2)256;(3)95;(4)4.) (1)2,3,5,7,11,13,(),19,?????? (2)1,2,2,4,8,32,(),?????? (3)2,5,11,23,47,(),?????? (4)6,7,3,0,3,3,6,9,5,(),?????? 3.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并在每小题的两个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1)5,36;(2)9,28.() (1)1,1,2,4,3,9,4,16,(),25,6,(),?????? (2)15,16,13,19,11,22,(),25,7,(),?????? 4.按规律填上第五个数组中的数:({5,25,50}) {1,5,10}{2,10,20}{3,15,30}{4,20,40}{ } 5.下面各列算式分别按一定规律排列,请分别求出它们的第40个算式: (1)1 + 1,2 + 3,3 + 5,1 + 7,2 + 9,3 + 11,1 + 13,2 + 15,?????? (2)1 ? 3,2 ? 2,1 ? 1,2 ? 3,1 ? 2,2 ? 1,1 ? 3,??????((1)1+79;(2)2×3.) 6.下面两张数表中的数的排列存在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上 吗?((1)3;(2)7.) (1)2 6 7 11 (2)2 3 1 4 4 ()1 3 5 2 3 5 5 6 4 ()3 7.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1)15不是质数;(2)10不是3 的倍数;(3)5不是偶数;(4)16应为17.)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 (3)2,5,10,16,22,28,32,38,24,?????? (4)2,3,5,8,12,16,23,30,?????? 8.下图所示的两组图形中的数字都有各自的规律,先把规律找出来,再把空缺的数字填上:((1)36; (2)40.) (1)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填数

找规律填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 一 ) 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 二 ) 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三 ) 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 四 )

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 复习准备 1 .按要求数数. (1) 一个一个地数,从四十数到五十二. (2) 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4) 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2 .在横线上填数. (1)3 连续加 3 ,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2)6 连续加 6 ,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3)48 连续减 4 ,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 学习新课 1 .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 7 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 ( 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 .教学例 1 . (1)

出示: 1 4 7 10 13 □ □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 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 ( 在投影仪上演示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数列题型找规律

数列题型分类 图表类 10.(湖北省孝感市2009届高三3月统考理) 如图,以()0,0O 、()1,0A 为顶点作正1OAP ?, 再以1P 和1P A 的中点B 为顶点作正12PBP ,再 以2P 和2P B 的中点C 为顶点作正23P CP ,…, 如此继续下去。有如下结论: ①所作的正三角形的边长构成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 ②每一个正三角形都有一个顶点在直线2AP (1x =)上; ③第六个正三角形的不在第五个正三角形边上的顶点6P 的坐标是6364? ?? ; ④第n 个正三角形的不在第1n -个正三角形边上的顶点n P 的横坐标是n x ,则1n n lim x →∞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 ①②③④ 5.(2009金华一中2月月考)将正奇数排列如下表其中第i 行第j 个数表示ij a ),(**N j N i ∈∈,例如 932=a ,若2009ij a =,则=+j i . 答案 60 11.(2008广东省广州执信中学、中山纪念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三校期末联考)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3)…… 试用 n 表示出第n 个图形的边数 ____________n a =. 答案:3×4 n -1 . 12.(2008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如图,第n 个图形是由正n+2边形“扩展”而来,(n=1,2,3,…),则第n -2个图形中共有 个顶点。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精选习题2(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精选习题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按规律写数;23,20,17,(),11,… A.13B.15C.14 2.哪两行的规律相同?() A.●▲▲●▲▲●▲▲●▲▲B.☆□☆□☆□☆□☆□ C.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3.一串珠子,中间被遮住的三个珠子是()。 A.B.C. 二、填空题 4.按规律填一填、画一画。 (1) (2) (3)▲○☆▲○☆▲○☆ 5.按规律填数。 __90__7060____30 7072____78____84 6.找规律,在空余的方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7.找规律,接着填。 (1)□■◇△■◇△□◇△□■(______)… (2)1、3、7、13、(_____)、31、(_____)… 8.按规律接着画。 (1)□☆△△□☆△△□☆△△___ (2)_____ 9.按规律填一填。 4555 9998 10.按规律填数。 (1)72、71、70、(______)、(______)、(______)、66、(______)、(______)。(2)58、(______)、62、6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摆一摆,填一填. 第一组图应该再摆________个________;第二组图应该再摆________个________.12.接着画下去 ,______

13.找规律,画一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找规律,画一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找规律在()里填数。 6101418(______)(______) 63564942(______)(______) 568111520(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找规律再填空。 (1)60、65、(_________)、75、(_________)… (2)96、86、76、(_________)、(_________)、46… 17.找规律填一填。 18.遮住了6颗珠子,共有(______)颗,(_____)颗。 19.我会接着往下画。 (______)、(______)……。20.找规律填数 27、29、(______)、33、(______)、(______) 6、12、18、24、(______)、(______)、(______) 42、36、30、24、(______)、(______)、(______) 21.接着画一画。 ★☆☆★☆☆★☆☆★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规律接着画一画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找规律填数:42、36、30、(_______)、18。

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1 t 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 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 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1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1+(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比值相等(等比数列): 例:2、4、8、16、…。第n项为:a n=2n (三)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即二级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 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 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 单的多了。 (四)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 如:2、3、5、9、17、…. 分析:数列2、3、5、9,17…。的增幅为1、2、4、8…. 即增幅为等比数列,比为:2。 那么,增幅数列(等比数列)1、2、4、8….的和为多少求出来加上第一位数就是第n位数,即增幅数列(等比数列) 1、2、4、8…. 的和为:设:s=1+2+4+8+…+2n-2, 2s=2+4+8+16…+2n-1 2s-s=2n-1-1, 所以: 第n位数为:a1+s=2+2n-1-1=2n-1+1 (五)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 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