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家禽养殖中的饲料储存与霉变防治

家禽养殖中的饲料储存与霉变防治饲料对于家禽养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而饲料的储存和霉变防治是保证家禽饲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家禽养殖中饲料储存与霉变防治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一、饲料储存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1.1 饲料储存的重要性饲料储存是确保饲料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基础,合理科学的饲料储存可以有效减少饲料损耗和浪费,确保饲料成分的稳定性和卫生安全性。
同时,科学储存还能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1.2 饲料储存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饲料储存容器宜选用密闭、防潮、防虫、防尘、防鼠的储存箱、袋或仓库,以确保饲料质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储存环境要干燥通风:饲料储存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同时,储存地点要远离化工品、有毒有害气体等物质,避免污染饲料。
(3)避免日晒雨淋:阳光和雨水会对饲料产生不利影响,容易使饲料变质,所以饲料储存地点应避免日晒雨淋。
(4)采取合理的存储方式:饲料应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要注意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饲料的使用日期和质量。
二、霉变防治措施2.1 了解霉变的原因霉变是由霉菌侵染而引起的饲料糟粕变质,严重影响家禽的健康。
霉变的主要原因有饲料储存不当、环境湿度过高、虫害受侵等。
2.2 合理储存饲料为了防止饲料霉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合理选择供应商,购买质量可靠的饲料。
(2)储存时注意密封:饲料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密封,避免霉菌的侵染。
(3)定期清理储存容器:储存容器要经常清理,避免霉菌繁殖。
(4)控制储存环境湿度:储存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霉菌滋生,可使用干燥剂等方法进行调控。
(5)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定期检查饲料的外观、气味等指标,如发现有变质迹象及时处理。
2.3 霉变饲料的处理方法(1)严格按照原则:发现饲料霉变,要及时识别出霉变的饲料,并与未霉变的饲料分开,以防止交叉感染。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

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饲料霉变是指饲料受到霉菌的侵染,导致饲料品质降低的现象。
霉变后的饲料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从饲料霉变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环境因素饲料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导致饲料霉变。
其中,湿度是造成饲料霉变的主因之一,因为霉菌需要潮湿的环境才能繁殖。
而且,温度也对饲料霉变有很大的影响。
高温会使其水分挥发,降低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而低温会抑制饲料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控制霉变的发生。
2. 预处理不当饲料预处理不当也是饲料霉变的原因之一。
例如,饲料在收割后处理不及时,时间过长,暴露在阳光下,以及蒲公英花等杂草未清理干净也会促进饲料的霉变。
因为这会让饲料易被潮湿和受到空气中的细菌污染,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导致饲料霉变。
3. 饲料组成饲料的组成也会影响饲料霉变的发生。
例如,谷类作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而这些碳水化合物是霉菌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谷类作物更容易发生霉变。
同时,干草和饲料颗粒较小的饲料,也更容易发生霉变。
因为,颗粒太小会增加饲料的表面积,让霉菌更容易侵入饲料内部。
4. 储藏设施饲料储藏设施的不足会增加饲料霉变的风险。
例如,饲料堆积在地面上,容易受到潮湿和细菌污染,导致饲料霉变。
此外,如果饲料贮存的容器未经密封,也容易让空气和水分进入饲料内部,从而加速饲料霉变的发生。
二、饲料霉变的影响1. 品质下降霉变的饲料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和其他营养成分,从而导致饲料的品质和口感下降,饲料的热量和蛋白质含量也会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2. 产生毒素霉变的饲料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赤霉素等,这些物质对动物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
这些化合物会引起若干种疾病,包括肝毒性、呼吸道疾病和神经性疾病等。
3. 影响生产性能在动物生产过程中,饲料霉变会造成动物健康问题和生长迟缓,导致动物体重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
饲料发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饲料发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高温高湿而导致饲料霉变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像今年这种恶劣的天气引起饲料发霉更多,从而导致的纠纷案件也相应较多。
为了减少饲料厂家、经销商以及用户的共同利益,减少饲料发霉导致的多方损失,现将饲料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高温高湿而导致饲料霉变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像今年这种恶劣的天气引起饲料发霉更多,从而导致的纠纷案件也相应较多。
为了减少饲料厂家、经销商以及用户的共同利益,减少饲料发霉导致的多方损失,现将饲料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1)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饲料发霉实际上是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结果,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
其中大部分属于温性型微生物,适生长温度一般为22-30°C。
其中曲霉菌属适生长温度为30°C左右,青霉菌属为25°C 左右,镰刀菌属为22°C左右。
上述几种霉菌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适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因此,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密切相关。
从全国范围来说,南方地区和华中地区大大高于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5-9月份个月平均气温均在22°C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为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
今年5-7月份整个湖北省均为梅雨季节,长期的梅雨季节导致空气湿度在85%以上,环境温度在22-30°C,在这种条件下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的情况非常普遍,给饲料厂、经销商以及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饲料水分高,饲料温度与环境温差大引起当饲料水分高于14%时,在储存时容易发霉。
饲料水分高于14%要是生产配合饲料时没经过干燥和冷却,而现在的大型饲料加工厂冷却设备性能很好,使饲料水分控制在12%以内,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饲料发霉。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霉菌对饲料的危害饲料或原料受霉菌污染后,霉菌大量繁殖,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较高,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
霉变可导致饲料产生极难闻的气味,适口性明显下降,畜禽出现采食量降低或拒绝进食的情况。
此外,霉变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饲料温度升高,其他各类霉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饲料的储存质量有所下降。
2、霉变饲料对畜禽的危害饲料霉变可导致饲料中呕吐毒素、曲霉毒素等大量积存,畜禽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性能受到抑制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畜禽中毒死亡。
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食用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闲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大量积存,畜禽食用会对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正常代谢循环产生影响,导致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限。
3、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饲料霉变不仅会对食用畜禽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如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被霉菌污染的蛋、肉、奶等产品,可造成肝脏、肾脏病变或免疫功能降低。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类癌症疾病发生的重要源头,属于一类致癌物,在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的积存量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为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经哺乳动物肝脏代谢后,可产出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1属于羟基化代谢产物,在畜禽的肝脏组织、乳汁、蛋类等产物中均可存在,以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及致毒性。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左右,是砒霜的20倍,是敌敌畏的30倍,尤其对哺乳动物基因毒性极强,极易造成DNA 损伤。
因此,对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检测标准要求含量不可超过0.5 μg/kg。
二、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定期对饲料进行水分检测,一旦发现水 分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饲料 的吸湿,避免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具体措施
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 的水分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合理使用防霉剂
具体措施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 查饲料的防霉剂含量,确保其始 终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氧化反应加速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加速饲料中的 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进 一步促进霉菌的生长。
温度适宜霉菌生长
温度影响霉菌生长速度
温度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霉菌的生长速 度加快,导致饲料霉变。
高温高湿环境更危险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霉菌的繁殖 速度更快,饲料霉变的风险更大。
饲料中营养物质丰富
营养物质提供霉菌生长条件:饲料中富 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为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了
霉菌的繁殖。
某些营养物质易受霉菌污染:如蛋白质 、脂肪等,这些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容
易被霉菌污染,导致饲料变质。
以上是针对饲料霉变原因的分析。在实 际情况中,为了预防饲料霉变,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 、储存温度以及合理配料等,以确保饲
0302具体措施源自04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 ,减少霉菌的生长基质。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05
06
定期对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 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04
饲料霉变的检测与处理
Chapter
霉变饲料的检测方法
视觉检测
通过观察饲料的颜色、纹理和气味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通常会出现色泽变暗、斑点、发霉味等症状。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五、防止饲料发霉的主要措施
7、包装袋质量不好,内膜破损,封口不严,饲料易从袋 口和破损处吸潮后,引起霉变,然后向四处扩散。 8、饲料打包时未封好袋口。 9、上下车时装卸工人不小心将袋子刮破或震破内膜。 10、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 厢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饲 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 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 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 起零星霉变。
5、所有品种在缝包时均将编口折叠,同时将 缝口处的针距密度缩小,针眼要密,并锁 紧。内膜袋破损的一律选出不用。
6、严格生产计划的制订,不能超订单生产,对生 产日期严格控制,作好翻包后的登记,库存超过 十五天必须返工。 7、上车过程中烂袋一律不得上车,车厢打湿必须 等干后才能上车;以防太阳暴晒或雨淋饲料,司 机必须盖好蓬布才能出厂。 8、广泛作好宣传,提高养殖户和经销商的储存条 件,堆放时要注意防雨、防潮、防曝晒、防鼠咬, 加强销售办事处、经销商、客户处饲料的管理, 不要存放过多的饲料,缩短使用周期,以预防饲 料发霉的发生。
水分 温度 湿度 储存条件和时间 微生物含量 原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加工工艺 包装及内膜质量
高水分是饲料发霉的主要原因
常见饲料原料的安全水分
温度与湿度
不同霉菌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温度湿度高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 殖,进而导致饲料霉变。
尤其是在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 料容易受潮,进而引发霉变。
饲料存储时间久
饲料存储时间过长,容易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氧化, 导致饲料品质下降,容易引发霉变。
存储时间过长的饲料也容易受到鼠害、虫害等影响,进一步 加剧霉变的发生。
治疗费用增加
由于动物因饲料霉变生病 ,养殖场需要支付额外的 治疗费用。
经济效率降低
饲料霉变还会导致养殖效 率降低,因为动物生长缓 慢,出栏时间延长。
03
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
控制饲料水分含量
水分是饲料霉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从而引发饲料霉变。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可以有效地预防饲料霉变。
避免因潮湿、高温等因素导致饲料霉变。
03
在存储过程中,还应当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及时发
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及时治疗霉变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01
尽管更换新鲜饲料能够有效地 避免动物摄入有害物质,但在 某些情况下,动物已经摄入霉 变饲料,出现了健康问题。
02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
03
可以根据动物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 营养补充等措施,帮助动物恢 复健康。
霉菌毒素会损害动物的免疫系统 ,使动物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
感染。
生理异常
霉菌毒素还会导致动物出现生理异 常,如不孕、流产、死胎和畸形等 。
死亡率增加
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动物死 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经济损失严重
01
02
03
销售受损
由于饲料霉变,养殖场的 饲料销售会受到影响,因 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有问 题的饲料。
浅谈饲料的霉变的原因及其预防

浅谈饲料的霉变的原因及其预防饲料霉变是指饲料中的一些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在特定条件下生长繁殖所产生的霉变物质,一般以霉菌最为常见。
霉变不仅会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下降和致病菌的滋生,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毒素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做好饲料的霉变预防工作对于保障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十分重要。
引起饲料霉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收环节不规范:一些原料如谷物,采收时间不当、收获过程中存放不善,或者是储藏环境温湿度不合适,都会导致霉变的发生。
另外,储存环境不清洁,设施设备等容易滋生霉菌的病菌,也会给饲料霉变提供土壤。
2.未经处理的原料:原料中携带霉菌孢子或霉菌的饲料未经适当处理(如烘干、杀菌等),会导致霉菌的繁殖生长。
一些含有霉变菌毒物质的植物源性材料,如玉米、豆粕等作为饲料原料常常成为霉变菌的滋生地。
3.收购及贮存环节不严格:采购时如果对原料的检验不严格,容易采购到霉变的或者含有霉变毒素的原料;贮存过程中,饲料堆积过高、通风不良、温湿度不稳定等都容易导致饲料发霉。
饲料霉变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储藏环境注意清洁:保持储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储存设备,确保储存环境无污染。
储存设施设备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原料的采购与检验:选用质量较好、安全的饲料原料,并对采购来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合格的原料应该满足基本质量指标,如含水率、霉变菌数等。
3.原料的处理:对于含有较多霉菌孢子和霉变毒素的原料,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烘干、杀菌等工艺处理,减少霉菌的数量和活性。
4.储存方式:在储存饲料的过程中,避免饲料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避免饲料与水直接接触,严格控制饲料的含水率,并定期检查储存环境。
5.使用防霉剂:饲料霉变防控技术中,可以使用防霉剂对饲料进行处理,减少霉菌的繁殖。
防霉剂的选择应根据饲料的类型、用量和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饲料霉变给畜禽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动物的健康,我们需要从采收、储存、使用等环节都要注意相关的预防措施,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饲料霉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在仓储和运输环节要保证包装袋的密封 和环境干燥,避免饲料受潮、遭水浸湿和阳 光暴晒。
总之要有效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必须从原料验 收入库到饲料产品到达养殖现场整个物流过 程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防霉工作。
五、防止饲料发霉的主要措施
1、从源头抓起,严格原料验收,杜绝发热发霉原料 入库。加强原料质量跟踪检查及早发现变质原料,先 进先出;生产时挑选出发霉结块等不合格原料。 2、严格包装袋的验收,内膜质量是关键,必须做抗 拉检测和3S自由落体抗摔实验,对不合格包装袋挑选 后单独使用,减少次品使用量。 3、加强小药房的管理,防止防霉剂少加或漏加。
3、加强原料入库后的储存管理 a、 水分、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霉菌 和仓虫繁殖的主要因素。 b、原料入库时,应按不同品种、批次分开码 堆,粮垛码堆不宜过高过大,堆与墙、堆与堆之 间留有20~50cm左右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长 期储存的季节性原料或吸湿性强的原料最好垫一 层,高8~10cm的木架。 c、夏季可根据天气情况,对仓库进行抽排风, 散热散湿。及时修补仓库出现的破损,防止仓库 出现漏雨、渗水现象。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五、防止饲料发霉的主要措施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1、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 长。随着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的到来,饲料霉变成 了各饲料生产厂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2、影响了饲料公司品牌美誉度,造成客户投诉 退货,甚至丢失客户和市场。 3、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 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 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
饲料原料霉菌总数超标是成品饲料发生霉变的直接原 因。在夏季仓虫不仅是某些储存原料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 而且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 会严重污染粮食。 更为严重的是,仓虫的活动会导致原料发热,招致微 生物的滋生与发展,引发或加速霉变。在仓虫中以螨虫对 霉变的影响最大。螨虫属蜱螨目,粉螨科;不完全变态类 型,体躯微小人们肉眼难以发现。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 螨虫通常在谷物、饲料中以及在运输、加工设备中大量繁 殖,极易引发霉变。 饲料中生长螨虫也已成为客户对加工厂饲料投诉的理 由之一,所以要监测和控制仓虫的数量特别是螨虫的情况。 拒收发生霉变的原料。
4、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重点监控制粒、冷却和缝包环 节,防止高水分料、机头料、热料及缝合质量不好或 袋子损坏造成霉变。特别是在生产颗粒料时,要注意 保证蒸气的质量,调整好冷却时间与所需空气量,使 出机颗粒料的含水量和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含水量 在12.5%以下,温度一般可比室温高3~5℃)。同时, 要注意在冷却器中进入和流出的物料流量应一致、料 流应均匀,使颗粒料含水量均匀,因为不均匀的冷却 和干燥会使颗粒料中有潮湿点,易引起霉菌生长。 每批次饲料要检测温度,增加检测次数,控制热料 的产生,冷却器效果测定。生产前冷凝水的排除。
1、严格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 的种类数量。 水分是霉菌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之一。水分超标的原料不耐储存,容易发霉。 对于棉粕、菜粕等经加工过的原料还需要关注 局部水分有无超标,因为即使平均水分很低但 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缺陷等原因常造成局部水 分超标产生结块进而霉变。
2、控制发生霉变的原料进厂。
5、所有品种在缝包时均将编口折叠,同时将 缝口处的针距密度缩小,针眼要密,并锁 紧。内膜袋破损的一律选出不用。
6、严格生产计划的制订,不能超订单生产,对生 产日期严格控制,作好翻包后的登记,库存超过 十五天必须返工。 7、上车过程中烂袋一律不得上车,车厢打湿必须 等干后才能上车;以防太阳暴晒或雨淋饲料,司 机必须盖好蓬布才能出厂。 8、广泛作好宣传,提高养殖户和经销商的储存条 件,堆放时要注意防雨、防潮、防曝晒、防鼠咬, 加强销售办事处、经销商、客户处饲料的管理, 不要存放过多的饲料,缩短使用周期,以预防饲 料发霉的发生。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1、结块:被雨打湿或局部水分过大; 2、散霉:冷却时间不够或热料均匀吸潮,时间过长 吸潮后也存在均匀发霉 ; 3、潮气大,袋口周围吸潮,袋口部份均匀发霉. 有明 显的霉点; 4、袋脚发霉:只有袋脚处发霉是冷却不够充分 5、太阳暴晒后或储存温差过大,沿内膜四周发霉。 中间只发热;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水分 温度 湿度 储存条件和时间 微生物含量 原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加工工艺 包装及内膜质量
高水分是饲料发霉的主要原因
常见饲料原料的安全水分
温度与湿度
不同霉菌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一、原料的验收和仓储 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的饲料质量问题 几乎都与原料有关。饲料原料中允许一定量的水分、 霉菌和仓虫存在,但是数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 许数量后,原料的价值迅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 造成原料霉变。变质的原料被生产成饲料后容易诱 发霉变,即使饲料不发生霉变也会影响饲料的卫生 指标和适口性。因此在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环节 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d、原料的使用原则上“先进先出”也可根据 原料的水分、霉菌污染程度等情况,优先使 用不耐储存的原料批次。如果仓库条件较差, 不应储备过多原料,而应以“快进快出”的 原则采购、使用原料。 e、加强仓库的清洁卫生管理,对装卸过程散 落的原料和产生的浮尘及时清扫、处理,防 止久置地面,吸潮霉变或滋生仓虫;对已经 霉变的原料,应尽快转移,避免成为霉菌污 染源,感染其它原料。
•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各厂家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 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由于霉变原因受很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原料入 库到生产过程到成品运输乃至于养殖户仓储条件的 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 有可能引起发霉。 •下面就每个环节可能引起霉变的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 • • • • • • •
7、包装袋质量不好,内膜破损,封口不严,饲料易从袋 口和破损处吸潮后,引起霉变,然后向四处扩散。 8、饲料打包时未封好袋口。 9、上下车时装卸工人不小心将袋子刮破或震破内膜。 10、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 厢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饲 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 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 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 起零星霉变。
二、生产环节 : 1、防霉剂的质量和添加量是否符合要求。 2、蒸汽压力不够或不够饱和. 3、生产过程的机头料未接出来,因刚开始生 产,制粒温度低(<50。C),水分高,冷却后 水分未散发出来,导致机头料水分过高。 4、冷却时间不够或漏料,生产过程中出现部 分热料。还有工人们为了早下班不等冷却充分, 自行放料,冷却器设计或欠维修造成冷却不均 匀等
三、物流、仓储、使用环节: 1、上下车时装卸工人不小心将袋子刮破或震破内膜。 2、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厢 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饲 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 阳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制粒调质温 度还没有调整到正常就已制粒完毕;颗粒离开 环模时温度低,冷却器内的温度也低,饲料中 水分子的活性弱,不容易散发。再加上冷却器 中料层薄,空气流动的阻力小流量大,饲料在 冷却时温度很快降到室温,但水分没有散发出 来,造成水分超标。
6、在生产过程中,饲料生产设备内一些死角残 存料、结块脱落物等,因长时间处于高温、高 水分环境下,淀粉糊化率高,如不定期清理, 霉菌的繁殖速度相当快。这些物料带菌量较高, 且多已变质,被直接带入成品料中,很容易诱 发成品饲料发生霉变。制粒机和冷却器产生的 “锅巴料”易引发霉变。这些已经霉变的高水 分块状料,容易诱发周围的饲料颗粒霉变。
3、仓储条件差,无法通风散热。 有些经销商饲料贮存环境不良,空气湿度大,通 风不好,产品存放密度大、堆垛较高,饲料中的 霉菌孢子因此会快速生长、繁殖,很容易造成饲 料短期出现发热、发霉现象,特别是最下层的饲 料更为明显。 养殖场(户)存放饲料发生霉变的现象也比较多, 有的养殖场(户)为了节省运费,一次拉进大量 饲料,直接放在畜禽舍水泥地面上或只在地面上 铺一层饲料外袋,由于舍内湿度大、通风不好、 温度高,饲料存放一定时间后,用到最后低层的 一、二层饲料经常出现霉变。
4、饲料在仓储过程中如果受潮,一般是先产生 零星霉变,进而引起周围的颗粒霉变发热,在饲 料袋内不断蔓延,温度升高,出现螨等仓虫;严 重的会产生60℃~70℃高温结块,结块周围出现 大量的仓虫。如果饲料遭受水浸湿会产生颜色灰 暗的团状发热结块,在结块周围发现大量仓虫。 5、饲料开袋后,未封好袋口,放置时间过久。 6、老鼠将袋子咬破。 7、超过规定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