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二年级品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设计

曾丽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对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感到敬佩,对懒惰的人感到不满,并且为自己过去贪图舒服,害怕劳动的行为感到羞愧。b5E2RGbCAP

3、行为目标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劳动的自觉性。

二、教学要点(重、难点)

1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懒惰好吃定败家的道理。

2、理解“双手和大脑,一切能创造”的具体含义。

3、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劳动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劳动的工具及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励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劳动的光荣花和劳动的果实,要奖给我们班爱劳动的小能手。这节思品课,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劳动的课文,谁勤于动脑,乐于动手,劳动的光荣花就会为谁开,劳动的果实就会被谁摘。plEanqFDPw (二)学文明理

1多媒体展示动画故事。

2、引导讨论,启发明理。

分家后,哥哥和弟弟的生活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课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3、小结:弟弟的生活由穷变富,靠的是辛勤劳动。哥哥的生活由富变穷,是因为他好吃懒做。这个故

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DXDiTa9E3d

(三)激发感情

1采访“兄弟俩”,解决疑难。

2、联系“现实生活”,激发情感。

(1)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说说周围哪些人像弟弟一样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他们是怎样创造美好生活的?

(2)课件展示工人、医生、教师、科学家劳动的画面,展示广州市的美景,深化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RTCrpUDGiT

3、小结:劳动真伟大,劳动既可以像“摇钱树”那样挣钱,创造物质财富,还可以使我们双手更灵巧,

大脑聪明,身心更健康,精神更美好。也就是说创造精神财富。劳动真的能创造一切啊。5PCzVD7HxA (板书:双手和大脑创造一切)

(四)指导行为

1进行“摘果子”游戏,体验劳动的乐趣。

2、进行“插花”劳动,体验创造美的欢乐。

3、集体交流自己的体验,说说今后打算。

(五)引导学生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

2、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理解了“双手和大脑,一切能创造”

的具体含义。我们对劳动充满热情。我们很想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明天。jLBHrnAlLg

双手和大脑一切(物质、精神)

板书:劳动

美好生活

创造

双手和大脑一切(物质、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