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教学模式尝试

新课堂教学模式尝试
新课堂教学模式尝试

新课堂教学模式尝试

——市北初级中学刘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提来,众多的数学工作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常深入的探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等量,同速,同要求,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教学如何创设激发学生积极情感,进而形成对新知识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教学环境?如何主义“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思维得以启动,进行相机诱导,使学生思维得以顺利开展呢?教师适当加以指导,使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得以及时调整。只有使知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一直过程得以协调发展,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悬念、疑问、困惑、惊讶、兴趣,使他们得以成功的体验,获得知识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将书本“活化”,恢复其原有主动性,形象性,创造性的一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

近两年本人连续中途接班级年级中的特差班,针对普遍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等因素,开展了四环节双结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尝试以后收效显著。

现代认识心理学认为:一种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者头脑中要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经过一连串的心理转化活动,新知识才能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形成新的认识结构。所谓结构就是事物的联系且这种联系是必然客观,既有内在也有表象,主要有知识结构。思维结构、认识结构、能力结构。双结构就是学生认识结构与教材的逻辑结构。现代教学认为:学习就是认识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教学任务是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与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联系起来。在“双结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发言热烈,表现出新知识经验主动采取的态势。对新的知识理解和应用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效果高。

第一环节:找出新旧连接点,提示认识冲突。

1.用学过认识先进行计算或证明,提出还有别的更好简便的方法以构成认识冲突。

例:用跟与系数关系解两元两次方程组一节

教师:用消元,降次解两元两次方程现有

7

12

{=+

=

y

x

xy一般解法是什么?(在学生作出回

答后)

教师:若将x,y看成两个数,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方程数量关系?除了消元法之外用什么方法?

2.对于学知识加以变更。“用换元法可化一元两次方式方程”一节中先

1

1

2

1

{

=

=

+

-

y

x

y

x

分母解分式方程学生已经掌握,改成

1

3

2

1

2

3

{=

+

=

-

y

x

y

x,不会解。来势提出新方法,利用新旧

知识连接点与认识冲突两点,过程简捷,中心突出。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思维操作,纳入新知识。

设计一组练习,让学生练习中领悟新知识,经过自己主动思维,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上述方程组,除了用代入消元法以外,还可用一元两次方程根与系数来解。设x,y 是方程式u 2-7u+12=0两个跟列出方程,问此题解上一组还是二组?简短讨论学生得出正确讨论,

教师又提出问题。1. 32{=+=y x xy 2.51161

{=+=y x xy 前两题能否用一元两次方程根与系

数关系解?只需讲出思路。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再提出为什么2=xy 可以写成2=y x (抓住机会,强化两次根式基本概念) 对方程组5116

1{=+=y x xy 有几种设元法?为什么? 学生都能一一作答,上面方程组(1)、(2)是新知识新单项练习,这一步设计对新知识理解和应用,即对新知识能否被纳入知识构,作用较大。平面集合中新知识点单项练习,往往要用采用图形训练,如“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新课中的单项练习。

找出下列图形中含?30的直角三角形,并指出哪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在数量上有倍半关系。①等边ABC ?中AD 是高 ②Rt ABC ?中090=∠ACB ,0

30=∠A ,CD 是高③060=∠?A ABC 中, CD ,BE 是两条高

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已学知识联系,自己独立完成新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老师有于一组单项练习,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作了强化,这样新知识点在学生经过自己练习,思考后初步被纳入认知结构。

第三环节:纳入新知识点与原知识经验单项沟通。

新知识点经过单项练习得到初步强化,组织新知识与原知识经验单向沟通,即先组织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网上一对一沟通,

配有一组练习,练习中每一道题都是有一个新的知识点和一个已学知识点(转一个弯练习)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解决。如平面几何一节“含360

直角与性质”一课中一组一弯练习。

(1) Rt ?=∠?90c ABC 中,,?∠等边边长为a DAB ,DA =⊥BC AC ,________

(2) Rt ?=∠?90c ABC 中,,?=∠30ABC ,D 是AB 中点,DE 平行CB ,DE 平行

CA 交点E ,AC=a, BE=________。新知识点与平行线的性质一对一沟通。

代数中,变式练习:

(1)(2)b a +,2222)3(,)2

1

(,)3(y x y y x +--新知识点与积乘方一对一沟通。 (2)()2b a +,2222222)(,)(,)(n n y x n m y x +--新知识点与幂乘方一对一沟通。

这一组练习,由于新知识点多次出现且每次与一个已学知识点沟通,就成为新知识的理解和初步应用并且最终建立新认知结构创设条件。

第四环节:新知识点与原知识经验多向沟通,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教师用教材例题、习题,复习题或自编题配成一组,每一踢都包含一个新知识点和二个以上已学过知识点综合练习。在教师适度启发下,凭借自己思考,将已获得单向沟通的知识经验灵活结合,去探求答案。

由上表可见,听课注意力,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大部分明显提高。

敦煌结构突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地位,新旧知识的交换是学生思维基础,认识冲突是思维动力。单项练习套练习,使思维模仿到逐步独立,横向沟通,显示出来的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犹如水到渠成。

科学发展离不开创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新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行的源泉。”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探究问题能力,使之发展成创新能力,即具有强烈新知识丰富想象力,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发现和创新东西的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