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检测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生理性大视杯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频域OCT在眼后节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频域OCT在眼后节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频域OCT在眼后节病变诊断中的作用频域OCT已成为目前眼科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其具有高分辨率、高像速、快速图像采集、三维技术和精确软件处理功能,能清晰地显示视网膜10层结构,提供准确测量数值,对活体视网膜及黄斑病变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水平近乎一致。

目前,频域OCT技术在眼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正在进一步拓宽,对提升眼后节疾病的诊断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频域OCT;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特发性黄斑前膜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由低相干光源和Michelson光纤干涉仪组成。

利用宽带光源的低相干性,通过测量样品后散射光的干涉信号对样品的内部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层析成像。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Fujimoto工作组的David Huang将低相干迈克耳逊干涉仪与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应用到生物医学断层成像领域中,由此诞生了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1]。

目前,OCT已经发展出时域OCT、频域OCT和线聚焦OCT等分支,经过医学检测界长期的研究,时域和频域OCT系统已经用于临床检测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频域OCT已成为目前眼科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其技术优势是:①透过高速CCD摄像头可以同时获取所有的光回声信号;②快速的图像采集不会因为被检查者眼球运动产生伪像;③三维技术使OCT能采集到一个区域内的大量信息;④先进的软件处理系统,严谨的定量分析算法避免了分层错误和解释错误,确保了定量数据准确实用;⑤高分辨率(5μm)能清晰分辨视网膜10层结构。

新一代频域OCT更加清晰地显示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神经纤维层、内外丛状层等视网膜内组织结构,特别是在时域OCT难以分辨的RPE光带复合体,在频域OCT可以清晰分辨出是由视网膜外界膜、视细胞内段及外段和RPE组成。

对活体视网膜及黄斑病变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水平近乎一致。

国内率先接触频域OCT的研究者们首先致力于建立正常国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标准值。

双眼生理性大视杯,要紧吗?

双眼生理性大视杯,要紧吗?

文/王裕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殷菲 温州医科大学李军花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双眼生理性大视杯,要紧吗?15岁男孩涛涛(化名)因为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来到眼视光医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的基本检查,发现其双眼近视,同时发现双眼眼底杯盘比增大,约为0.6,视光科医生怀疑其患有青光眼,于是涛涛被转入青光眼专科做进一步的检查与诊断。

经青光眼专科医生检查后,涛涛被诊断为双眼生理性大视杯,暂不考虑青光眼,但仍需定期复查。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理性大视杯?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视盘的生理性改变,解释它们对眼睛健康的影响,并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一些建议,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特殊的眼部变化。

什么是视盘、视杯、杯盘比?视盘又被称为视神经盘或视神经乳头,是视神经在眼球内的可见部分,有很多视网膜神经纤维由此穿出眼球,伸向大脑的视觉中枢,打个比方,这些视网膜神经纤维就好比一根一根的电线,将视网膜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成像。

视盘表面通常略突出于其周围视网膜表面,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呈淡红色。

视杯是视盘内部的一个小生理凹陷,视盘生理凹陷的大小因人而异。

杯盘比是视杯直径与视盘直径的比值,形象说,就像在咖啡盘上放个杯子,杯子直径/盘子直径即是所谓的杯盘比。

杯盘比可以反映出生理凹陷的程度。

杯盘比的扩大是早期发现青光眼的有效参数之一。

杯盘比的正常值是多少?据统计,绝大多数正常眼的杯盘比≤0.4。

个别情况下眼的杯盘比达到0.6也属于正常范围。

生理性大视杯是什么?生理性大视杯指杯盘比大于正常值,大约有5%的正常人杯盘比≥0.6,杯盘比天生偏大,但是经检查,既没有视神经纤维的缺失萎缩,也没有视野的损害,称之为“生理性大视杯”。

生理性大视杯多数情况下是先天性的。

视神经乳头原本的胶质在发育过程中被吸收并逐渐萎缩而形成视杯,如果出生时胶质吸收过度容易形成生理性大视杯,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视盘面积较大;②视杯多为横椭圆形;③盘沿下方最宽,上方次之,鼻颞侧盘沿宽度较窄。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点是眼压增高和视神经损伤,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

为了尽早发现和治疗青光眼,保护视力,常常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评估。

OCT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眼底成像技术,通过可视化血管网络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可以提供对青光眼患者眼底微血管网络的定量评估和分析,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OCTA 可以提供全面和精确的眼底血管图像。

相比传统的眼底成像技术,如荧光眼底血管造影,OCTA无需注射荧光染料,避免了染料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OCTA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清晰度的眼底血流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网络的细节结构,包括视网膜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密度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循环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血流异常或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OCTA 还可以评估青光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青光眼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眼内压力,减轻视神经的损伤,而OCTA可以通过监测眼底血流动态的变化,评估治疗对眼底循环的影响。

减压手术后,可以通过OCTA观察到眼底血流的恢复和改善,从而判断手术治疗的效果。

青光眼的预后评估也包括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O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对于评估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循环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供全面和精确的眼底血管图像,评估视网膜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帮助早期诊断青光眼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OCTA还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对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OCTA应该成为临床上青光眼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为什么一般的眼科医院很难发现眼底疾病?这个是关键!

为什么一般的眼科医院很难发现眼底疾病?这个是关键!

为什么一般的眼科医院很难发现眼底疾病?这个是关键!展开全文相信不少患有眼科疾病特别是眼底疾病的患者,在眼科医院做检查时经常见到一些高端大气的医疗仪器,尤其是在检查眼睛最重要的部位——黄斑区的时候,总是少不了一样仪器,它就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简称“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诊断眼底视网膜、黄斑疾病和青光眼的设备,也是目前唯一可同时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部和杯盘比的仪器。

对于专业的眼科医院来说,它是检查及监测眼底疑难眼疾必不可少的医用仪器。

今天希小玛就为大家详细介绍OCT这个“神秘”的眼科医疗仪器。

OCT成像的基本原理类似B超,通过经不同界面反射形成的反射光和背景散射光的时间延迟来反映组织的距离及结构信息。

光速比声波几乎快100万倍。

光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比超声波高得多的分辨率,通过干涉仪、近红外光和低相干光,可以在眼内获得接近10μm高分辨率的图像,比B超大约高10倍,与UMB相比,其分辨率约高5倍。

OCT的主要特点1.采用低相干光波作为照射光源,光线波长接近红外光(840nm)。

因此在检查时,光线的量度容易被患者接受,进入眼内的能量小,极为安全。

2.OCT纵向分辨率只取决于光源的相干波长,不受眼球像差及瞳孔大小的影响。

所以,对于眼球、瞳孔存在差异性的患者,检查都可以照常进行。

3.可进行定量检查与定性分析定量检查:为测距检查,例如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总容积等等,所得结果采用绝对数值,以微米为单位,检查数据极为精确。

定性分析:以伪彩色图像显示生物组织内不同成分的反射与背反射特性的相对大小进行。

红色——白色说明组织的反射性强,绿色代表反射性中等,而蓝色——黑色则表示组织的反射性极弱(甚至无反射性)。

通过颜色表现反射性的强弱,可以用来观察眼部结构的具体病变。

4.根据病种和检查部位的不同,OCT可采用多种扫描方式对视网膜进行检查。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OCTA可以提供非接触式、无创伤、快速和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图像,有助于检测和评估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血管情况。

OCTA技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视网膜血管的分布和形态,从而帮助医生评估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血供情况。

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血供情况与疾病进展和视野缺损密切相关,因此通过OCTA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和评估视网膜血管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OCTA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青光眼患者的视盘血流情况。

视盘是视神经纤维束的起始点,也是青光眼发病的关键部位。

视盘血流减少是青光眼早期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OCTA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视盘血流的情况。

这对于及早发现视盘血流减少、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疾病程度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OCTA还可以检测和评估视网膜微血管的密度和血流动态。

视网膜微循环的异常常常伴随着青光眼的发展和视功能损害。

通过OCTA技术,可以可视化地显示出视网膜微血管的密度和分布情况,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眼科oct指标

眼科oct指标

眼科oct指标
眼科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用于检查眼睛结构和功能的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OCT指标:
1.视网膜厚度:OCT可以测量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包括神经纤维层、内核层和色素上
皮层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视网膜的健康状况,并诊断视网膜病变。

2.视盘形态:OCT可以观察视盘的形态和结构,帮助诊断视神经病变和青光眼等疾病。

3.黄斑区结构:OCT可以观察黄斑区的结构和形态,评估黄斑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
变性的风险。

4.玻璃体和视网膜界面:OCT可以观察玻璃体和视网膜的界面,帮助诊断玻璃体和视
网膜疾病,如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脱离等。

5.血管密度和血流:OCT可以通过测量视网膜血管的密度和血流速度,评估眼部血管
健康状况,帮助诊断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OCT指标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疾病和检查目的而有所不同。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测量光的干涉,可以获取生物组织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为医生提供了直观、准确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从眼科、心血管领域和皮肤病学三个方面介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眼科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

传统的眼底检查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视网膜结构信息。

通过OCT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网膜的各个层次,包括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等,从而对眼部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例如,对于青光眼患者,OCT可以帮助医生测量眼压,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青光眼的进展。

此外,OCT还可以用于角膜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术前术后的评估。

在心血管领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需要进行侵入性手术,而OCT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高分辨率冠状动脉成像。

医生可以通过OCT观察冠状动脉内膜的厚度、斑块的形态和分布等信息,判断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OCT还可以用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引导和术后效果评估。

在皮肤病学领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各种皮肤病如疱疹、湿疹、痤疮等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传统的皮肤病诊断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检查,而OCT可以提供皮肤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帮助医生观察皮肤的结构和病变的分布。

通过OCT,医生可以诊断和评估各种皮肤病,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

同时,OCT还可以用于皮肤激光治疗的引导,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眼科、心血管领域和皮肤病学,还可以用于其他各个医学领域。

生理性大视杯与早期青光眼

生理性大视杯与早期青光眼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降眼压药物和抗炎药物。
治疗效果
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明 显缓解。
案例三:激光治疗早期青光眼的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
治疗方案
患者年龄38岁,因视力下降、眼胀就诊, 诊断为早期青光眼。
激光治疗,包括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 光小梁成形术。
治疗效果
个人经验分享
经过激光治疗,患者眼压得到有效控制, 视力有所恢复,视野未进一步恶化。
04
预防与日常护理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观察症状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 时发现眼部异常。
留意眼部是否有疼痛、视物模糊、视 野缺损等症状,如有疑虑,及时就医。
监测视力和视野变化
在家自行监测视力和视野变化,如有 异常,及时就医。
控制眼压
保持眼部卫生
避免眼部感染,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眼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50岁,因视力下 降就诊,检查发现生理性 大视杯,诊断为早期青光 眼。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眼压 和视野变化。
治疗效果
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眼压 得到控制,视力有所恢复, 视野未进一步恶化。
案例二:早期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效果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45岁,因眼胀、头痛就诊,诊断为早期 青光眼。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定期监测眼压变化,根据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同时,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如干眼症、过敏反应等。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通过激光照射来改变眼部结构,从而达到降低 眼压、缓解青光眼症状的目的。常见的激光治疗方法有激 光虹膜成形术、激光小梁成形术等。
激光治疗具有微创、快速、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早期青 光眼的治疗。但激光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眼压过低 、视野缺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杭州310006

通讯作者:董映,E-mail:dyzkk@1631com

·临床检测·OCT检测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生理性大视杯诊断中的应用董 映 胡勇平 王雅娜 陈 滨 【摘 要】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视盘参数及神经纤维层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OCT对15例(30眼)正常人、20例(30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15例(30眼)生理性大视杯进行视盘和神经纤维层扫描及参数分析。从参数中选择视盘直径、视盘面积、视杯直径、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杯盘水平径比、杯盘垂直径比、垂直盘沿容积及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CT检测正常组、生理性大视杯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三组间各视盘及神经纤维层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参数之间的相互比较:正常眼与生理性大视杯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正常眼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视盘直径与视盘面积两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生理性大视杯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视杯直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余两组之间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 OCT能做出视盘及神经纤维层的定量测量和分析,重复性好,可作为早期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手段。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生理性大视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中图分类号:R77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08)03-0175-03

ComparativestudyofthevalueofOCTfornormaltensionglaucomaandphysiologiclargecups

DONG

Ying,HUYong-ping,WANGYa-na,etal1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Hangzhou,Zhejiang310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studythevalueofOCTfornormaltensionglaucomaandphysiologiclarge

cups1METHODS Thistrialinvolved15(30eyes)normalcontrolsubjects,20(30eyes)patientswithnormaltensionglaucomaand15(30eyes)personswithphysiologiclargecups1Theirparametersofopticdiskweremeasuredusingopti2calcoherenttomography(OCT)1RESULTS 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averageRNFLbetweennormalcon2trolsubjectsandpersonswithphysiologiclargecups(F=1169,P>0105);thediskdiameteranddiskareabetweennor2malcontrolsubjectsandpatientswithnormaltensionglaucoma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F=010195,P>0105;F=010563,P>0105);thecupdiameterbetweenpersonswithphysiologiclargecupsandpatientswithnormaltensionglau2comaalso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F=2145,P>0105)1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otherparameters(P

<0105)amongthethreegroups1CONCLUSIONS OCTmayserveasausefuldiagnosticmodalityindistinguishingphysiologiclargecupsfromnormaltensionglaucoma,evenintheearlystageofglaucoma1【Keywords】normaltensionglaucoma;physiologiclargecups;OCT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glaucoma,NTG)和生理性大视杯(physiologiclargecups)的眼底表现均为眼底C/D比值的增大,且无眼压的增高及房角的异常,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verfiberlayer,RNFL)的缺失,进而视野的缺损甚至失明。而且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常缺乏临床症状,因此,如何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早期将其与生理性大视杯区分开来对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视盘病理改变早于视野损害〔1,2〕。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coherenttomogra2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可重复

性较好的新型影像学诊断工具。可以测量视盘表面的结构参数及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并对参数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估。本研究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生理性大视杯在OCT检查中视盘形态的区别。

·57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年6月第18卷第3期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2007年至2008年在我院门诊的就诊患者50例90眼,男性28例48眼,年龄17~67岁;女性22例42眼,年龄13~70岁。所有检查对象均排除颅内、眼球内其他疾病,无明显屈光间质混浊。11111 正常对照组:15例30眼,年龄17~67岁,男性8例16眼;女性7例14眼。入选条件:①眼底视盘C/D≤015,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②非接触眼压计测得眼压值≤21mmHg,(1mmHg=01133kPa);③Humphrey视野计C-30-2检查视野正常;④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开放;⑤屈光不正球镜≤±310DS、柱镜≤±115DC;⑥无青光眼家族史以及其他内眼及视神经疾患。11112 生理性大视杯组:15例30眼,年龄13~68岁,男性9例18眼;女性6例12眼。入选条件:①眼底视盘C/D≥015,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②非接触眼压计测得眼压值≤21mmHg;③Humphrey视野计C-30-2检查视野正常;④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开放;⑤屈光不正球镜≤±310DS、柱镜≤±115DC;⑥无青光眼家族史以及其他内眼及视神经疾患。11113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20例30眼,年龄26~70岁,男性11例14眼;女性9例16眼。入选条件:①眼底视盘C/D≥015,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②非接触眼压计测得24小时昼夜眼压值≤21mmHg;③Humphrey视野计C-30-2检查具有青光眼性的视野改变;④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开放;⑤屈光不正球镜≤±310DS、柱镜≤±115DC;⑥无大出血、休克、大手术等既往史,排除能引起视神经损害的脑内、副鼻窦及眼部其他部位的疾患。112 检查方法11211 常规检查:眼前段裂隙灯、非接触眼压计、前房角镜和直接检眼镜及自动电脑验光。11212 视野检查:采用Humphrey750型全自动视野计的C-30-2程序。固视丢失<20%;假阳性率<20%;假阴性率<20%。11213 OCT检查:使用CarlZeiss公司生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3000型),每眼用1%托吡卡胺将瞳孔散至直径约5mm;扫描方式:“十字交叉”视盘扫描和“环形”神经纤维层扫描。各参数使用计算机自带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分析计算,以上均由同一检测者测量。视盘参数包括视盘直径(diskdiameter)、视盘面积(diskarea)、视杯直径(cupdiameter)、视杯面积(cuparea)、盘沿面积(rimarea)、杯盘面积比(C/D

arearatio)、杯盘水平径比(C/Dhorizratio)、杯盘垂直

径比(C/Dvertratio)、垂直盘沿容积(vertintegratedrim

area)及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averageRNFL)。

11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三组间总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中任意两组间参数的比较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见表1)三组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105)。两两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如下:正常眼组与生理性大视杯组比较:视网膜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F=1169(P>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参数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

)

;正常眼组与正常眼

压性青光眼组比较:视盘直径F=010195(P>

0105),视盘面积值F=010563(P>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生理性大视杯组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比较:

视杯直径值的比较F=2145(P>0105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余各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

)

表1 正常眼、生理性大视杯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参数比较项 目正常组生理性大视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F值P值视盘直径(mm)11810±0174721250±0137011780±016523178<0105

视杯直径(mm)01541±0130911090±0129411290±014891919<0101

视盘面积(mm

2

)21460±0140321990±0162321420±016356118<0101

视杯面积(mm

2

)01402±0121511320±0158211870±015424416<0101

盘沿面积(mm

2

)21063±0136511679±0137801718±013247218<0101

杯盘面积比01161±0107401427±0113801720±0111611417<0101

杯盘水平径比01427±0113501723±0112201787±010817815<0101

杯盘垂直径比01355±0108601585±0111901806±0106810315<0101

垂直盘沿容积(mm

3

)01471±10125201273±0113701074±010512719<0101

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mm)10418±719010113±81737312±151794415<0101

·67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年6月第18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