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诊断
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

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嘿,咱来说说青光眼诊断的事儿哈。
有一次啊,我二舅觉得眼睛不舒服,看东西有点模糊。
他就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啥眼病。
后来听人说青光眼挺可怕的,他就更慌了。
“哎呀,我不会是得了青光眼吧?”二舅赶紧去了医院。
医生先问了他一些问题,比如眼睛疼不疼啊,看东西有没有重影啊,有没有觉得视野变小了啊。
二舅就仔细回想了一下,一一回答了医生的问题。
接着,医生给二舅做了一系列的检查。
有测眼压的,就是用一个小仪器对着眼睛吹一下,看看眼压高不高。
还有检查眼底的,医生拿着一个像小手电筒一样的东西,照着二舅的眼睛看,看看眼底有没有病变。
二舅心里直打鼓:“这都是啥检查啊?也不知道我到底有没有事儿。
”检查完了,医生看着检查结果,皱着眉头说:“现在还不能确定是不是青光眼,还得再做一些其他的检查。
”二舅一听,更着急了:“医生,你就告诉我到底是不是青光眼呗。
”医生说:“青光眼的诊断没有一个绝对的金标准,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眼压高只是一个可能的指标,但不是所有眼压高的人都是青光眼。
还要看眼底的情况、视野有没有缺损等等。
”后来,二舅又做了一些更详细的检查,还做了一个视野检查,就是坐在一个小房间里,看着一个屏幕上的亮点,看看自己能看到多少范围。
二舅说那个检查可麻烦了,要盯着屏幕看好久。
“哎呀,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经过一番折腾,最后医生确定二舅不是青光眼,只是有点用眼过度,眼睛疲劳。
二舅这才松了一口气。
“哎呀,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自己得了青光眼呢。
”通过这件事啊,我就知道了青光眼的诊断不是那么简单的。
没有一个单一的金标准,要通过多种检查和综合判断才能确定。
所以啊,如果觉得自己眼睛不舒服,一定要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好好检查一下,可不能自己瞎担心。
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

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患者往往在发现视力减退时才去就诊,但此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青光眼的诊断呢?下面将介绍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
首先,眼压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指标。
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超过此范围就可能是青光眼的信号。
然而,有些患者的眼压可能正常,但仍然患有青光眼,因此仅仅依靠眼压是不够的。
其次,视神经头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视神经头的形态,如果视神经头出现萎缩、变薄等情况,往往是青光眼的表现。
另外,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青光眼患者的视野往往会出现缺损,尤其是在视野的外围部分。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情况,从而及时干预治疗。
此外,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青光眼的手段。
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厚度往往会比正常人更薄,角膜曲率也可能发生改变。
最后,家族史和年龄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有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患有青光眼,那么患者本人患上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因此年龄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参考因素。
综上所述,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包括眼压、视神经头检查、视野检查、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家族史以及年龄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青光眼,从而及早干预治疗,减少患者的视力损害。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青光眼的诊断,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青光眼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造成一系列眼部的不适。
如果想要自己检测或者是测试有没有青光眼,只能从症状上判断。
如果眼睛出现了胀痛、酸胀,伴有鼻根部的酸胀,严重时会有同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到医院检测眼压来明确。
正常情况下,眼压值在8到21mmHg,超过这个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详细的青光眼检查,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
青光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它的发展很慢,不过如果一旦没有引起注意,就会造成视力的视野丢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势力就没有了。
当已经明显发现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失时,就已经提示发展到了晚期,对于青光眼要掌握一定的自测方法,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它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青光眼的基本情况,以及青光眼如何自测才有效吧!青光眼的自测应该如何做?首先明确青光眼的基本情况,是因为眼压升高而引起的一些视神经病变和视野缺失,所以可能会遇到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很难自己测到,需要到医院借助专业的检查。
另外可以在此告诉大家一个相对简单的测眼压方法,主要是对眼压特别高的人非常有效,对于养鸭轻度升高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正常的眼压就是摸眼球,它的硬度和鼻头差不多,如果眼压很高的话,就会摸到像额头一样硬邦邦的石头,这时的眼压就已经非常高了。
如果眼睛比较软的时候,再摸一下嘴唇,嘴唇的软硬度比眼球较低。
鼻头的眼压是最接近正常的眼压,额头就是非常高的,如果自己在测量时眼压鼻头的硬度还高,那么就肯定是得了眼压高,眼压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一个就是测视野。
测视野的时候需要把眼睛捂上这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相对广泛,但一旦发现这个正常的视野开始变小,比如遮挡住一个眼睛之后另外一侧东西看不到了那么就说明这个视野是逐渐缩小的,这时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视野看看自己有没有视野缺损的情况。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因为最早见到青光眼患者是由于眼压非常高,导致角膜水肿眼泛青光,所以青光眼的名称就由此得来。
开角型青光眼,你知道诊断的方法吗?

开角型青光眼,你知道诊断的方法吗?青光眼疾病的一些症状和其他一些眼科疾病的症状有些相似,所以人为的判断很容易出错,因此最好要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通过专业的检查才能综合诊断病情,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一、诊断检查1、眼压升高应注意在疾病早期,眼压并不是持续性升高,约有50%的青光眼单次眼压测量低于22mmHg,因此不能依靠一两次正常眼压值就认为眼压不高,测定24h时眼压救助与发现眼压高峰值及其波动范围。
在某些巩膜硬度偏低的病人,如高度近视者,常规Schiotz压陷式眼压及所测之眼压往往比实际眼压偏低,须用压平式计测量或测校正眼压,以了解此类病人的真实眼压2、视盘损害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盘沿宽窄不一,特别是上下方盘沿变窄或局部变薄,视盘出血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都属于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损害。
此外,双眼视盘形态变成的不对称,如C/D差值>0.2,也有诊断意义。
3、视野缺损可重复性的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常系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的征象。
采用Goldmann视野计超阈值静点检查或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阈值定量检查,较容易发现早期视野缺损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有密切对应关系,如两者相互吻合,其结果可互相印证。
★二、诊断要点:(1)眼压异常:24小时眼压曲线波动较大,大于10mmHg(1.3kPa)。
(2)眼压描记:C值降低,小于0.12。
(3)眼底检查:视乳头凹陷大,垂直径≥横径,杯/盘比≥0.6,或双侧相差0.2,盘沿面积变窄,线状出血等。
(4)视野改变:由旁中心暗点、阶梯状或弓形视野缺损、周边视野缩小等。
★三、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特点:(1)发病隐蔽,大部分无任何症状。
眼压多在35-50mmHg左右。
(2)病程为渐进性发展,很多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失明。
(3)由于不能及时治疗,往往在发现时,病情已进入晚期或绝对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早期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手段是关键,关于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疾病的两个阶段进行考虑,一是早期仅有虹膜新生血管(NVI),二是晚期已有眼压升高,角膜混浊和血管充血,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全面而详细的眼科病史和体检通常可以确立诊断,对于真性NVG,病史至关重要,糖尿病,既往的视力损害(提示陈旧性CRVO或视网膜脱离),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提示可能存在的颈动脉疾病)均有临床价值,即使后节检查外观良好也不应该完全排除NVI。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断鉴别方法:1.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NVI可以出现在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中,患眼一般安静而不充血,新生血管见于房角,外观纤细,壁薄而脆弱,可有自发性前房积血,但出血更常发生于患眼手术后或房角检查时的某些操作中,这些血管可以跨过巩膜突到达小梁网,青光眼相当常见,大多数为开角性机制。
2.剥脱综合征NVI也可出现在剥脱综合征中,这些血管外观纤细,临床检查时容易疏漏,尤其在深色虹膜的患眼上,通过虹膜造影表明,每个NVI患眼都存在着虹膜低灌注,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血管壁窗孔变小,管腔变细以及内皮增厚,这解释了荧光渗漏的原因,但尚无真性NVG的文献报道。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节炎症能够引起明显的虹膜新生血管,有时在临床上与NVI难于区分,这在糖尿病时尤其如此,白内障摘除以后严重的虹膜炎和继发性虹膜血管扩张与突发性NVG相像,根据目前对于NVI发病机制和前列腺素在该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炎症足以引起虹膜血管充血扩张,已有视网膜灌注损害的患眼中更加明显,无论如何,采用局部皮质激素治疗以后假性NVI会消失,而真性NVI将依然存在。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NVG的体征和症状通常表现得突然而显著,因此患者首次发病,患眼既有炎症且眼压60mmHg甚至更高不足为奇,另一方面,NVG的潜在病因,例如糖尿病或CRVO,一般长期持续存在,NVG进入晚期,眼压升高而且角膜混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鉴别诊断上肯定首当其冲,即使使用全身高渗剂和局部甘油,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已不可能,然而,一般可以通过混浊的角膜看见NVI,更加重要的是,对侧眼的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将会提供有关线索,因为窄角和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为双侧性,或有通过手术或激光进行虹膜切除的病史。
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写在课前的话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型及诊断标准(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POAG)诊断标准1.至少 1 只眼的眼压高于 21 mmHg; 2.房角正常开放,排除继发因素; 3.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和青光眼性视盘损害。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 3 项,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
(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诊断标准 1.眼压从未高于 21 mmHg; 2.房角正常开放; 3.青光眼性视野和/或青光眼性视盘损害; 4.排除引起视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尤其要排除因颅内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 4 项,方可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二、眼压由于眼压有日内波动及长期波动,因此用药前的定 24 小时眼压曲线或日内曲线对于了解患者的眼压情况极为重要。
即使门诊数次测量眼压均小于 21mmHg,也不能否定本症。
以 Goldmann 压平眼压计值为准,参考非接触眼压计及修氏眼压计值。
测量眼压时应同时记录测量时刻和患者用药情况。
三、房角每一例 POAG 的诊断均必须检查房角。
1/ 9浅前房不一定都是闭角型青光眼,也可能是伴有窄前方的开角型青光眼;同样前房不浅也不一定都是开角型青光眼,要注意观察中央前方和周边前方。
因此高眼压状态下的确认房角是否开放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四、视神经损害眼压并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诊断该症最重要的是要判断有无视神经的损伤。
(一)视盘检查工具上图为常用视盘检查工具,从左向右依次为直接眼底镜,+90D 间接眼底镜和房角镜 1.直接眼底镜:放大倍数大,利于观察细节;缺点是图像为平面像,不立体。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眼压检查。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
如果眼压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因此眼压检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
二、视神经头检查。
视神经头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通过眼底镜观察患者的视神经头,如果发现视神经头出现萎缩、视网膜血管变细等情况,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此外,视神经头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对于准确诊断青光眼非常重要。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视野情况,如果发现有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表现,就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对于青光眼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角膜厚度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在诊断青光眼时,医生可以结合角膜厚度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五、家族史和个人病史。
最后,家族史和个人病史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参考因素。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有家族史,那么患上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个人病史中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对青光眼的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眼压、视神经头、视野、角膜厚度以及家族史和个人病史等因素。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青光眼诊断标准能够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吴玲玲写在课前的话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本文针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型及诊断标准(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POAG)诊断标准1.至少1只眼的眼压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排除继发因素;3.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和青光眼性视盘损害。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
(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诊断标准1.眼压从未高于21 mmHg;2.房角正常开放;3.青光眼性视野和/或青光眼性视盘损害;4.排除引起视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尤其要排除因颅内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4项,方可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二、眼压由于眼压有日内波动及长期波动,因此用药前的定24小时眼压曲线或日内曲线对于了解患者的眼压情况极为重要。
即使门诊数次测量眼压均小于21mmHg,也不能否定本症。
以Goldmann压平眼压计值为准,参考非接触眼压计及修氏眼压计值。
测量眼压时应同时记录测量时刻和患者用药情况。
三、房角每一例POAG的诊断均必须检查房角。
浅前房不一定都是闭角型青光眼,也可能是伴有窄前方的开角型青光眼;同样前房不浅也不一定都是开角型青光眼,要注意观察中央前方和周边前方。
因此高眼压状态下的确认房角是否开放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四、视神经损害眼压并非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诊断该症最重要的是要判断有无视神经的损伤。
(一)视盘检查工具上图为常用视盘检查工具,从左向右依次为直接眼底镜,+90D间接眼底镜和房角镜1.直接眼底镜:放大倍数大,利于观察细节;缺点是图像为平面像,不立体。
2.房角镜:立体像,可同时检查房角。
3.+90D间接眼底镜:立体像,但须扩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的定义
❖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 指眼压超过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
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典型的视盘凹陷 性萎缩和视野损害的一组临床眼科疾病。
青光眼的危害
•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 • 2010年及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达到7960万人。 • 5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大3.8%。 •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以避免青光眼盲目。
– 角膜、睫状体、虹膜三面围成 – 是房水排出的重要结构 – 其发生病理性的改变会造成眼压升高,
导致青光眼。
青光眼基础知识
房水循环
Schlemm管
集液管 前房角
角膜
睫状前静脉 结膜
小梁网
虹膜
睫状体带
睫状体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大多数 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占75%),再通过巩 膜内的集合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 流到体循环。部分房水(20%)经葡萄膜小梁、睫状肌间隙 流入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少量房水(5%)被虹膜表面吸收。
青光眼的定义
❖ 主要危险因素:病理性眼压升高 ❖ 共同特征: 视神经萎缩
视野缺损 ❖ 高眼压≠青光眼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相关解剖学
• 前房角 • 房水循环 • 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机制
青光眼基础知识
前房角
前房
• 眼内腔
– 前房(房水) – 后房(房水) – 玻璃体腔
(玻璃体)
前房角
• 前房角
眼部表现:眼压急剧增高,球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散大、视网 膜出血。
慢性期则出现: 视杯病理性扩大致视神经萎缩 视野缺损
青光眼的辅助检查和诊断
• 眼压 • 房角 • 视野检查 • 视神经检查
青光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房角
房角检查方法: • 前房角镜检查 •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检查(OCT)
青光眼的分类
• 原发性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 继发性青光眼 • 先天性青光眼
正常房角 房角狭窄关闭
UBM检查
正常眼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症状: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 剧下降,全身伴恶心、呕吐。
双眼对称 不>5 mmHg 昼夜相对稳定 不>8 mmHg
房水产生
房水排出
产生增多 (少见)
眼压升高
正常平衡状态
正常眼压 10-21mmHg
排出减少 眼压升高
神经节细胞死亡! (过程
眼内压升高→神经纤维轴浆流运输阻碍→神经节细胞死亡 →视神经萎缩→盲
眼内压升高
房水
• 眼压由房水生成率、流出率、及巩膜静脉压决定。 • 房水产成与排出之间的动态平衡直接影响到眼压
的稳定性。 • 其主要功能是
-维持眼压 -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保持眼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光学透明性
眼压的概念
•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 正常眼压: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压水平
10 ~ 21 mmHg • 正常眼压特点
青光眼的辅助检查和诊断
• 角膜厚度测量 • 眼轴测量 • 对比敏感度检查 • 电生理检查 •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青光眼治疗方式
• • 药物治疗 • 激光 •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