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诊断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青光眼的诊疗流程

青光眼的诊疗流程

青光眼诊疗流程一、初步检查1.1 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病史、生活习性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

1.2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可以了解患者视力状况,是否有视力下降等。

1.3 眼压测量眼压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眼压测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

1.4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判断是否有青光眼的迹象。

二、诊断2.1 初步诊断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医生会做出初步诊断,判断是否为青光眼,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2 确诊诊断对于初步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视野检查、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治疗3.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降眼压药物、抗炎药物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3.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以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治疗,如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等。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激光治疗。

3.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最后手段,当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时,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等。

四、随访观察4.1 定期随访青光眼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

4.2 复查检查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复查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情况。

同时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青光眼诊断基础

青光眼诊断基础

青光眼是由病理性高眼压引起,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功能逐渐丧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病变。

目前,青光眼的基本检查法包括四方面:眼压测量,房角评价,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判读,视野判读。

由于这四种基本检查法简单易行,同时价格低廉,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因此,应重视对青光眼基本检查法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基层眼科医师的青光眼诊断水平,为我国青光眼的防治做好技术储备。

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青光眼诊断基础。

图1 青光眼OCT图2 RNFL 厚度图和偏差图图3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1)图4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2)图5 RNFL和ONH双眼综合报告(3)图6 青光眼OCT的核心1.视盘的形态和大小(1)正常视盘:竖椭圆形。

图7 正常视盘(2)视盘形态异常图8 视盘的不同形态(3)视盘大小图9 视盘大小2.分析盘沿形态:盘沿遵循ISNT原则;下方>上方>鼻侧>颞侧。

青光眼早期损害先从下方/上方盘沿丢失。

鼻侧盘沿宽度为自身标准,因其正常变异小,青光眼晚期才改变,鼻侧盘沿向下/上逐渐。

变宽,为生理性;变窄,为病理性。

3.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三要素(1)盘沿丢失。

(2)RNFL缺损。

(3)视盘线状出血:如有两项同时改变,视神经损害的诊断即可成立;如果只有一项要素改变,需结合眼压或视野的指标综合诊断。

表1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Weak Moderate Strong违反ISNT原则视盘旁萎缩独立的视盘出血视盘切迹筛板孔变大双眼C/D不对称弥漫性盘沿变窄C/D变大小视盘大视杯RNFL缺损(局部/弥漫)视盘血管向鼻侧移位视盘血管环形裸露视盘出血(当伴随其它改变)血管屈膝样不是所有的盘沿丢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线状出血均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所致。

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支静脉阻塞、眼眶及视交叉肿瘤、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均会造成上述改变。

4.其他影像学检查(1)MRI/A:颅内占位病变、血管性疾病。

(2)CT:脑膜瘤、累及骨骼的病变。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

青光眼大问题,如何自测才有效青光眼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造成一系列眼部的不适。

如果想要自己检测或者是测试有没有青光眼,只能从症状上判断。

如果眼睛出现了胀痛、酸胀,伴有鼻根部的酸胀,严重时会有同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到医院检测眼压来明确。

正常情况下,眼压值在8到21mmHg,超过这个正常值就需要进行详细的青光眼检查,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

青光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它的发展很慢,不过如果一旦没有引起注意,就会造成视力的视野丢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势力就没有了。

当已经明显发现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失时,就已经提示发展到了晚期,对于青光眼要掌握一定的自测方法,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它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青光眼的基本情况,以及青光眼如何自测才有效吧!青光眼的自测应该如何做?首先明确青光眼的基本情况,是因为眼压升高而引起的一些视神经病变和视野缺失,所以可能会遇到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很难自己测到,需要到医院借助专业的检查。

另外可以在此告诉大家一个相对简单的测眼压方法,主要是对眼压特别高的人非常有效,对于养鸭轻度升高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正常的眼压就是摸眼球,它的硬度和鼻头差不多,如果眼压很高的话,就会摸到像额头一样硬邦邦的石头,这时的眼压就已经非常高了。

如果眼睛比较软的时候,再摸一下嘴唇,嘴唇的软硬度比眼球较低。

鼻头的眼压是最接近正常的眼压,额头就是非常高的,如果自己在测量时眼压鼻头的硬度还高,那么就肯定是得了眼压高,眼压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一个就是测视野。

测视野的时候需要把眼睛捂上这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相对广泛,但一旦发现这个正常的视野开始变小,比如遮挡住一个眼睛之后另外一侧东西看不到了那么就说明这个视野是逐渐缩小的,这时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视野看看自己有没有视野缺损的情况。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因为最早见到青光眼患者是由于眼压非常高,导致角膜水肿眼泛青光,所以青光眼的名称就由此得来。

青光眼诊治方案

青光眼诊治方案

青光眼诊治方案简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通常伴随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

早期的青光眼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青光眼引起的永久视力损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青光眼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人的家族史、眼部症状和眼部疾病史等,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患青光眼的风险因素。

2.视力检查:包括视力测试和眼压测量等。

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之间,高于21mmHg可能是青光眼的指示。

3.视野检查:通过视野测试(如静态自动计算机化视野检查)来评估病人的视野是否受损,这是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4.视神经检查:通过检查视盘形态、视盘杯盖比例、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来评估视神经损伤的程度。

如果病人在以上一个或多个方面表现异常,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是否患有青光眼。

治疗青光眼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眼压,减缓病情的进展,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视力损害。

治疗通常可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疗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控制眼压的首选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药物:1.利尿剂:通过减少房水的产生和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

2.B-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房水的产生,减少眼压。

常用的B-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等。

3.降压素类似物:通过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降压素类似物包括多酮类和富马酸二氢酮脯类。

4.促进房水排出药物:通过促进房水湿润剂的排出,降低眼压。

常用的促进房水排出药物包括普罗硅定和罗凯索等。

药物治疗需要密切监测眼压和视野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考虑的。

青光眼手术的目标是减少房水的产生或增加房水的排出,进而降低眼压。

常见的青光眼手术包括:1.激光手术:常用的激光手术包括激光三棱镜切除术和激光蓝细胞切除术等,通过激光作用于房水湿润剂,促进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

恶性青光眼诊断与治疗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恶性青光眼诊断与治疗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d v lp n fmo e vt co n nro ua e s (OL)tc nq e. N w,te p o rg oi o e eo me to d m i e tmy a d it c lrln I r a e h iu s o h o r po n ss f
mai n n lu o s man y d e t r b e s o it d w t al d a n ss a d i r p r t a me t l a t ga c ma i g i l u o p o l ms a s c ae i e r h y i g o i n mp o e r t n . e
由于预 后差 。过 去很 长 时 间里就是 恶性疾 病或 者是
缩 瞳剂 的使 用 、停用 房水 生成 抑制 剂及 睫状 肌麻 痹 剂 、 外伤 等情况 。 至有 报道 由于真菌 性 角膜炎 穿 眼 甚
盲 眼 的代 名 词 。随着 现代 眼科 学 的进 步 。这 一切 都 已成为 历史 。
Ho e e , p o n ss o l b i r v d r a l wi a u d rt n i g f t me h n s w vr rg o i c u d e mp o e g e t y t h n n e sa d n o i s cai m a d h n t e
I OL i t rpy, ec n he a t.
【 y wod 】 G acm , ai at Dan sctcnq e ,p ta 1 ia; T eay Ke rs l o a m l n n; i ot eh ius0hh l o cl h rp u g g i mo g
恶性青 光  ̄( l n n lu o a 以下 简称 恶青1 ma g a tgac m , i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早期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手段是关键,关于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疾病的两个阶段进行考虑,一是早期仅有虹膜新生血管(NVI),二是晚期已有眼压升高,角膜混浊和血管充血,无论处于哪一阶段,全面而详细的眼科病史和体检通常可以确立诊断,对于真性NVG,病史至关重要,糖尿病,既往的视力损害(提示陈旧性CRVO或视网膜脱离),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提示可能存在的颈动脉疾病)均有临床价值,即使后节检查外观良好也不应该完全排除NVI。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断鉴别方法:1.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NVI可以出现在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中,患眼一般安静而不充血,新生血管见于房角,外观纤细,壁薄而脆弱,可有自发性前房积血,但出血更常发生于患眼手术后或房角检查时的某些操作中,这些血管可以跨过巩膜突到达小梁网,青光眼相当常见,大多数为开角性机制。

2.剥脱综合征NVI也可出现在剥脱综合征中,这些血管外观纤细,临床检查时容易疏漏,尤其在深色虹膜的患眼上,通过虹膜造影表明,每个NVI患眼都存在着虹膜低灌注,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血管壁窗孔变小,管腔变细以及内皮增厚,这解释了荧光渗漏的原因,但尚无真性NVG的文献报道。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节炎症能够引起明显的虹膜新生血管,有时在临床上与NVI难于区分,这在糖尿病时尤其如此,白内障摘除以后严重的虹膜炎和继发性虹膜血管扩张与突发性NVG相像,根据目前对于NVI发病机制和前列腺素在该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炎症足以引起虹膜血管充血扩张,已有视网膜灌注损害的患眼中更加明显,无论如何,采用局部皮质激素治疗以后假性NVI会消失,而真性NVI将依然存在。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NVG的体征和症状通常表现得突然而显著,因此患者首次发病,患眼既有炎症且眼压60mmHg甚至更高不足为奇,另一方面,NVG的潜在病因,例如糖尿病或CRVO,一般长期持续存在,NVG进入晚期,眼压升高而且角膜混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鉴别诊断上肯定首当其冲,即使使用全身高渗剂和局部甘油,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已不可能,然而,一般可以通过混浊的角膜看见NVI,更加重要的是,对侧眼的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将会提供有关线索,因为窄角和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为双侧性,或有通过手术或激光进行虹膜切除的病史。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眼压检查。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

如果眼压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因此眼压检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

二、视神经头检查。

视神经头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通过眼底镜观察患者的视神经头,如果发现视神经头出现萎缩、视网膜血管变细等情况,就有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此外,视神经头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对于准确诊断青光眼非常重要。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视野情况,如果发现有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表现,就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对于青光眼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角膜厚度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在诊断青光眼时,医生可以结合角膜厚度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五、家族史和个人病史。

最后,家族史和个人病史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参考因素。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有家族史,那么患上青光眼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个人病史中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对青光眼的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眼压、视神经头、视野、角膜厚度以及家族史和个人病史等因素。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青光眼诊断标准能够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青光眼

青光眼

青光眼百科名片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概述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

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

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

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青光眼的病因――前房是位于角膜之后、虹膜和瞳孔之前的空隙,后房则在虹膜、瞳孔之后,晶状体之前。

前、后房内充满了透明的液体,我们称之为房水,房水在前、后房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并且不断地生成、排出,使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提醒您注意的是,房水并不是我们泪水的一部分)。

眼球内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如果房水排出通道一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升高,引起眼球壁压力太大,则导致视神经损害。

一、症状青光眼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因此它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1.急性闭角型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

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2.亚急性闭角型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

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3.慢性闭角型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

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

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40岁,接近正态分布;>40岁,右偏态分布
1. 正常眼压为10~21 mmHg的基本含义 是,该范围内涵盖着整个群体中95% 个体的眼压水平,并非意味着任何正 常个体的眼压均可高达21 mmHg 。
2. 由于眼压分布呈右偏态,≥40岁群体 中4.5 % ~7.6%个体眼压> 21 mmHg, 文献报道可达30 mmHg。
原发性慢性青光眼诊断中 的三个基本问题 黄正如
青光眼定义
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主 征的一组致盲性眼病,病理性高眼压 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其它次要危险因素:年龄、种族、近 视、家族史、Ⅱ型糖尿病等。
三个基本问题
1.病理性高眼压 2.特征性视神经萎缩 3.特征性视野缺损
诊断慢性青光眼 :3选2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112 disc haemorrhages in 14 sectors around the optic disc. Half the haemorrhages were situated in the inferotemporal quadrant
特征性视野缺损
青光眼视野改变:
特征性
早期:旁中心暗点 鼻侧阶梯 中期:弓形暗点 环形暗点 晚期:管状视野 颞侧视岛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与视野缺损的对应
特点
1、早期30°视野以内 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环形暗点→管状 视野 2、鼻侧阶梯 3、晚期影响周边视野及中心视野 原因:与视神经管筛板结构、NF分布相关
病理性高眼压
眼压人为划定的正常范围而存在的问题 假阴性问题: 导致漏诊-正态分布曲线左侧部分 假阳性问题: 导致误诊-正态分布曲线右侧部分
病理性高眼压
眼压的波动 眼压的昼夜波动: ≤ 8mmHg
体位对眼压的影响:≤6mmHg
病理性高眼压
眼压测量的误差来源: 系统误差 眼球硬度系数 角膜厚度 操作方法
病理性高眼压
正常眼压的确定: 95%区间法 正态分布法:国内(10.8~20.9)mmHg µ =15.85±2.58 mmHg 美国为(16.0±3.0)mmHg
68.27%的个体位于13~18mmHg(15.5±1.00×2.6mmHg)。 26.73%(95% ~68.27%)的个体中各有一半的眼压水平分别 位于10~13mmHg或18~21mmHg之间
血管改变 视盘凹陷扩大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原则
如何判断盘沿丢失: ISNT原则
Inferior Superior Nasal Temporal 下方 上方 鼻侧 颞侧
ISNT原则
盘沿宽度:I S N T 依次递减
Inferior Superior Nasal Temporal
影响因素: 小视盘 血管位置 视盘形态
因此,眼压对青光眼诊断的证据性较低
如何判断病理性高眼压
眼压绝对值过大: ≥30mmHg 眼压的不对称性:≥5mmHg,≥50.7% 眼压的波动: ≥8mmHg 24小时动态监测 青光眼性视盘改变、视野改变 密切随访
高眼压症与NTG
对眼压确定“正常范围”所存在问题 的
“自圆其说”或“漏洞 修补”
青光眼相关解剖
视神经的形成与结构
筛板结构:
结缔组织—筛板支架:胶原、
弹性、网状纤维、糖蛋白
神经胶质—神经支持组织:少
突胶质、星形胶质、小胶质细胞
毛细血管—睫状后短动脉分支 形成的Zinn血管环。 视神经纤维—RGCs的轴突。
青光眼特征性视盘改变:三要素
盘沿丢失 视盘边缘线状出血 视盘边缘神经纤维缺损
病理性高眼压
概念 造成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 眼内压。 不强调眼压绝对值
病理性高眼压
眼压的基线问题 特定个体的眼压基线一般不可知。
在“正常”眼压范围内的眼压不一定是非病理性的。
理解正常眼压和病理性眼压
正常眼压范围是人为确定的,是相对的 正常眼压范围的确定具有局限性 正常范围内的眼压不一定是非病理性的 正常范围外的眼压不一定是病理性的 病理性眼压不一定是“高”眼压 病理性眼压一定是(个体)高眼压
特征性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的应用解剖
青光眼相关解剖
视神经的形成与结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
轴突(神经纤维, NF)在巩膜管处汇集成视神经。 NF分布特征如下所示:
青光眼相关解剖
视神经的形成与结构:
视神经示意图: ⑴表面神解剖
视神经的形成与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