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复发血栓形成1例报告

合集下载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例特点
• 男性, 68岁 • 发现血压升高13年,控制不佳5天入院,血压最 高200/90mmHg • 超声提示:左侧肾动脉主干狭窄;右侧颈动脉闭 塞(斑块或栓塞),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闭 塞或重度狭窄),左侧颈总动脉狭窄(50-69%), 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V1段狭窄(不除外节 段性狭窄),左侧颈外动脉狭窄,右侧锁骨下动 脉斑块。
大动脉炎分型
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建议
• PET/CT • 肾上腺增强CT • 血、尿儿茶酚胺测定 • 血沉
治疗
• 本病20%为自限性,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可随访观察。 • 糖皮质激素 • 免疫抑制剂 • 免疫治疗药物如:利妥昔单抗 • 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支架或球囊扩张 • 血管搭桥术、人工血管术
谢谢
初步8岁 • 发现血压升高13年,控制不佳5天入院,血压最 高200/90mmHg • 超声提示:左侧肾动脉主干狭窄;右侧颈动脉闭 塞(斑块或栓塞),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闭 塞或重度狭窄),左侧颈总动脉狭窄(50-69%), 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V1段狭窄(不除外节 段性狭窄),左侧颈外动脉狭窄,右侧锁骨下动 脉斑块。
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例摘要
• 女性,53岁,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久居清河县未到过外地; • 主因皮肤黄染10天,呕血1小时于2018-01-15 03:47入院; • 初期以:皮肤黄染、小便为浓茶色、食欲减退、乏力为主要表现,无恶心、呕吐、胸
闷、胸痛、腹痛、腹泻及发热等不适,大便颜色正常。后患者睡眠中呕20mL暗红色血 液急诊就诊,无黑便、腹痛、心悸、出汗等不适; • 脑梗死病史1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近1月因消瘦、乏力口服“中药”治疗,至出院 仍未能提供处方;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输血史; • 查体:体温36.6℃,呼吸19次/分,脉搏78次/分,血压136/78mmHg,记忆力、定向力 良好,巩膜及皮肤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腔粘膜完整,牙龈可见血迹,咽部无充血, 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心音有力, 律齐,未及明显杂音。腹部无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张灵霞;娜日苏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
【年(卷),期】2015(0)9
【摘要】1病例患者:女,16岁。

发作性憋闷、气短1月余,以心肌病入院。

入院查体:T36.5℃,脉搏140次/min,BP80/60mmHg,血红蛋白104g/L。

ECG:前置导联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壁增厚,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返流。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超声;多发性大动脉炎;报道
【作者】张灵霞;娜日苏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秦晓荣;唐继尧;王铁铮;张先东
2.超声检查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林昱;刘美含;石卫东;
孙志霞;陈恩琪;张锌;王志远
3.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J], 赵春华
4.超声检查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冯岩
5.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管和心脏病变的诊断效果观察 [J], 官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血栓病例报告范文

术后血栓病例报告范文

术后血栓病例报告范文摘要术后血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本报告介绍了一位术后血栓病例,旨在提醒医护人员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引言术后血栓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血液在手术后凝结成固体块(血栓),阻塞正常的血流,并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问题。

术后血栓可发生于各种手术,如心脏手术、骨科手术和肠道手术等。

本报告介绍了一位术后血栓病例,以加强人们对术后血栓的认识和预防。

病例描述本病例是一位58岁的男性,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

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开始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和疼痛症状,并伴有呼吸困难和心慌感。

体格检查发现双下肢肿胀明显,触诊有压痛感,双侧股静脉区域可触及触痛和硬结。

血液检查显示D-二聚体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升高,提示存在血栓形成可能。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治疗过程患者被立即转入急诊科,并立即开始治疗。

为了减少血栓扩散和进一步阻塞血流的风险,患者被要求卧床休息,双下肢被提高并固定。

联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使用了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物理治疗主要是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疗法,如袜子按摩和冷热敷等。

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的下肢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心慌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

血液检查显示D-二聚体和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

患者在两周后出院,并接受了长期的抗凝治疗。

讨论术后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心脏手术和骨科手术等大型手术。

本病例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症状、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

对于术后患者,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卧床休息以及提高下肢并固定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凝治疗是最常用的手段,它可以阻止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扩散。

物理治疗在术后血栓患者的康复中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结论术后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肺癌合并多发性静脉血栓、反复肺栓塞1例

肺癌合并多发性静脉血栓、反复肺栓塞1例

肺癌合并多发性静脉血栓、反复肺栓塞1例该文报道了1例57岁女性患者,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首次住院,后又因肺栓塞复发、右上肢浅静脉和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胸腔积液两次住院,最终诊断为肺癌、纵隔淋巴结、胸椎等多处转移。

提示对于静脉血栓特别是多发性、不常见部位的血栓、反复肺栓塞的患者除给予积极、规范的治疗外,还要考虑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积极地进行肿瘤的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标签:肺癌;静脉血栓;肺栓塞恶性肿瘤合并血栓与栓塞虽然并不少见,但是对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笔者诊治1例肺癌合并多发性静脉血栓与反复肺栓塞的病例,患者共住院3次才最终确诊。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因左下肢胀痛10d,右侧胸痛伴咯血3d,于2011年3月8日入院。

该患者缘于10d前无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在某医院超声检查诊断“左胫后静脉血栓”,给予“疏血通、丹参”静点(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

3d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呼吸时加重,咯血2次,每次约5~10mL,伴呼吸困难;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以“肺栓塞、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0℃,P:105次/min,BP:130/80mmHg。

神清语明,口唇略发绀,双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min,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明显杂音。

肝脾肋下未触及。

左小腿肿胀,轻度压痛,皮温、肤色正常。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5次/min,不正常心电图。

血常规:白细胞:13.6×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7%,D-二聚体(++++),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肺16排CT平扫:右肺下叶片状渗出。

肺血管增强扫描(CTPA):右下肺动脉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诊断肺栓塞,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低分子肝素(4250U,2次/d)与华法林(2.5mg,1次/d)共用5d,并给予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单用华法林继续抗凝,患者胸闷、咯血等症状逐渐消失,要求出院。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病历资料患者,女,49岁,主因反复发作胸痛2个月入院。

入院前曾于外院行冠脉造影示:L始部95%狭窄,LAD中段80%狭窄,遂在两病变处各置入1枚支架。

术后规律服用药物,但仍反复发作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疗效差。

入院后测量血压:左上肢120/70mmHg,右上肢118/73mmHg,左下肢208/62mmHg,右下肢205/70mmHg。

化验血沉(29mm/小时)轻度增快,CRP(10.5mg/L)轻度升高。

复查冠脉造影示:LM近段开口支架内增生50%,LAD中段100%支架内再狭窄,D2近段90%狭窄。

颈动脉造影示:右锁骨下动脉开口狭窄90%,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双侧椎动脉闭塞。

经联合会诊后考虑为大动脉炎可能性大。

建议加用激素治疗。

经联合应用激素和抗心肌缺血药物后患者症状逐渐控制。

遂出院维持激素治疗,随访至今病情尚稳定。

讨论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

本病常为多发性病变,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属结缔组织病范畴。

目前采用的Lupi-Herrea分型法就是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将大动脉炎分为4型[1]:Ⅰ型(头臂动脉型)、Ⅱ型(胸腹主动脉型)、Ⅲ型(混合型)、Ⅳ型(兼有肺动脉型)。

此例患者就属于Ⅲ型,它兼有Ⅰ、两种类型的特征。

血沉、CRP及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大动脉炎的“金标准”。

激素对活动期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适应证包括发热、疼痛、血沉快、CRP阳性等。

一般自1mg/(kg·日)开始,4~6周后减量,以血沉不增快作为减量指标,每2~4周减5~10mg,减至5~10mg/日时应维持一段时间。

进入稳定期后,若因大动脉狭窄造成心脑肾及肢体相应部位缺血时,就有介入治疗指征。

药物或介入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

因血管病變呈慢性进行性,故侧枝循环形成较丰富,大多预后较好。

以全身多发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

以全身多发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
出血 点 , 身 各 浅 表 淋 巴 结 不 大 , 骨 无 压 痛 , 肺 呼 吸 音 稍 全 胸 双
的激活 了系统导致凝血 机制 异常 。② 白血病患者凝血酶原
时间缩短 , 纤维蛋 白原增 多 , 维蛋 白裂解 产物增多 , 纤 使血液 呈高凝状态 , 引起血 管 内血栓形 成。③正 常 白细胞 中含有促 凝物质 , 而急 性 白血病 幼稚细胞中促凝 物质活性增强 , 大量促 凝物质在血管 内聚集 ; 白血病 患者防御 功能下降 , ④ 易引起感 染, 细菌毒 素有 较强 的促 凝 活性 , 染使 毛细 血管 完整性 破 感 坏, 血管 内皮胶原 暴露 , 小板聚集 ; 急性 白血病时 , 血 ⑤ 小血管 与毛细血管壁 也有 白血 病细胞 , 特别是 原始 粒细胞 及原始单 核 细胞 , 胞体大 , 可塑性 小 , 在血管 内淤滞引起栓 塞 , 导致血栓 形成 。还可能 由于 患者血 液 中存 在抗 凝 物质 的 自身抗体 , 感
l L H 5 L,16 L O / , b8 Pt 5x1 / 。血气分析示 :a 2 72m 0 PO . m 5 F , a O 2 2rnH ,H值 7 4 。入院诊断 : i PC 2 . l gp g 2 l / .8 ①继发性肺 结 核 左 上肺 涂 ( 未查 ) 初治 ; 左下肢 肿痛原 因 : 骨结核 ?② ② ①
团块 ( 肺动脉栓塞 可能) 左 下肢股静脉彩超示 : ; 左下肢深静 脉
及左侧 大隐静脉 近心 段血栓 形成 。考 虑诊 断 : 下肢 广泛 深 左
静 脉血栓形成 、 动脉 主干 栓塞 、 心栓 塞 行 全 身性 溶栓治 肺 右
疗( 方案 : S 5 l N 20m +尿激酶 2 4万 U 3h静脉滴 注完毕 , / 维持

大脑中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报告

大脑中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报告

E A) 体 、 中性 粒 细 胞 胞 质 抗 体 (atnurpi N 抗 抗 ni et hl . o ctpa catoi , N A) C反应 蛋 白均 正 常 , yolmi ni de A C 和 s b s 梅毒 血清 学 检 查 为 阴 性 。红 细 胞 沉 降 率 2 h 0mm/, 抗链 球 菌溶 血 素 O( tt p l i , S 35I/ n se o s a ir t y nO A O) 9 U mL 0~ 0 ) ( 2 0 。数 字减 影 血管 造 影 ( gt ut t n i a d i sb a i l r o c ni r y D A)示 右 侧 MC M1段 高 度 狭 窄 ag g ̄h, S o p A (5 )远 端血 流减 少 ( 2 。 白2月 2 9% , 图 ) 7日一 直用 阿司 匹林 10mg 、 吡 格 雷 7 gd 阿 托 伐 他 汀 0 / 氯 d 5m /、 1 gd治 疗 , A O 增 高 而 用 青 霉 素 (0 0m / 因 S 4 0万 u, 2次/) 疗 1周 。3月 2 日行 支 架 置 人 术 , 择 d治 1 选 P C支 架 ( b t公 司 )27 A ot ,.5mm ×1 5mm, 位 准 确 定
见病灶 大 小较 前无 改 变 , 发 现 新病 灶 。3月 2 日 未 9
肝 素减 量 为 50Uh 0 /。期 间多 次查血 凝 常规 , 血酶 凝 原 时 间(rt o bnt , T 1. poh m i meP )4 1~1. , 化 的 r i 55S活 部 分 凝 血 激 酶 时 间 ( ta dpra trmbp t c ve a it ai ho o l i t l s a n
A NA) 抗 可提 取 l 、 生核抗 原 (x at l n c a at e , et ca e ul r n gn r b e i

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2次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2次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2次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梁静;姜芳;杨蓉;张辉;李拥军【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6(21)3【摘要】患者,女,47岁,双下肢无力12年,胸骨后烧灼感伴撕裂样疼痛3年加重5天入院。

患者1993年5月25日因左腿酸痛发凉于我院外科查:双侧颈总动脉搏动对称、强有力,未闻及杂音,右腋动脉、肘动脉及桡动脉搏动减弱,右肱动脉血压135/120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动脉搏动无异常,左肱动脉血压160/120mmHg,腹部左肾动脉区可闻及柔和收缩期杂音,右肾动脉区可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右股动脉、胭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左股动脉搏动减弱,左胭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未行手术,当时心电图正常。

1993年7月2日因双下肢无力于北京邮电医院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400U,白细胞(WBC)5×109/L,中性粒细胞(N)0.61,血沉7mm/1h,补体C3、类风湿因子(RF)、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均正常,1993年7月28日于北京安贞医院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左髂总动脉阻塞。

【总页数】2页(P封二-封二)【作者】梁静;姜芳;杨蓉;张辉;李拥军【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7【相关文献】1.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脑梗塞:附3例报告 [J], 于家富;黄长虹2.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脑梗死合并呼吸困难1例 [J], 任英杰;刘华3.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反复性流产6例报告 [J], 赵廷常;张强;刘莉4.斑块侵蚀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 [J], 段继坤;林志;杨帆;孙林5.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J], 王晓妍;崔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血压 1 0 9 / 6 6 mm H g 。 右侧桡动脉血压 1 0 0 / 6 2 m mHg , 双 下肢 血压 均正 常 。左 侧桡 动脉 搏动 较对 侧 明显减 弱, 双 下肢 足 背 动脉 搏 动正 常 。左 侧 锁 骨 下 动脉 可 闻及 Ⅲ级 血 管 收 缩 期 吹 风样 杂 音 。入 院 后 查 血 常 规、 肝 肾功 能 、 血糖 、 血脂 、 血沉 、 C 一 反应蛋 白、 免 疫 球 蛋 白及抗 “ O ” 均 正常 。复查 血 管超声 示 : 左侧 锁骨 下动 脉远端 至腋动脉 内血栓 , 致 远 段 血 管 流 速 减
『 3 ] 刘广梅. B i P A P无创 通 气 在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合 并 呼 吸 衰 竭患 者中的疗 效观 察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2 5 ) :
5 42 9-5 43 0.
的 同时 。 能使 疲 劳 的呼 吸 机 得 到 休 息 , 但 须 注 意 过
[ 7 ] 陈建建, 张秋, 吴 吉 锋.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急 性 加 重 期 无 创 正 压 通 气 治 疗 的临 床 观 察 [ J ] . 辽 宁 中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2 0 1 0 , 1 2 ( 2 ) : 9 - 1 0 .
影 像 资 料 及 实 验 室 检查 资 料 , 对呼吸衰竭的病因 、
不光滑 , 流 速 减低 , 声 像 图多 考虑 炎 性 改 变 ; 左 侧 肱
2 讨 论
大 动 脉炎 是 指 累及 主动 脉 及其 主要 分 支 的 慢 性 非 特异 性炎 症 . 可 引起 的不 同部 位 动 脉狭 窄 或 者
动 脉 流速 减 低 , 余 上肢 动 脉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 双 下 肢 动 脉 血 流及 频 谱 未见 异 常 , 颈 动 脉 血 管示 双 侧 椎 动 脉高入 ; 右 侧 椎 动脉 内径 细 , 血 流量 低 ; 左 侧 椎 动 脉 代偿性增宽 , 血流量正常 ; 双侧颈 总、 颈 内、 颈 外 动
为 1 1 0 / 7 0 mm Hg , 左 下 肢血 压 1 0 0 / 7 0 m mH g . 右下 肢
血压 1 1 0 / 7 0 mmH g 。 左上 肢桡 动 脉搏 动未 触及 , 右 上 肢桡动脉搏 动正常 。 双下 肢 无 水 肿 , 左 下 肢 足 背 动
31 93 -31 94.
[ 5 ] 杨 艳飞. 无 创 呼 吸 机 治 疗 呼 吸 衰竭 的 临 床 分 析 [ J ] . 中 国 医 药指 南 , 2 0 1 2 , 1 0 ( 1 2 ) : 1 7 0 — 1 7 1 . [ 6 ] 刘 石初.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合 并 Ⅱ型 呼 吸 衰 竭 患 者 无
活 动 期治 疗 的首 选 方案 , 必要 时 可 与免 疫 抑制 剂 合 用 。生物 制剂 也成 为治 疗多 发性 大动脉 炎 的可行 性 方法[ 2 ] . 如 白介素 一 6受体 抑 制剂 妥 珠单 抗 [ 3 ] 、 T G F 一
片示 心 、 肺、 膈 均未 见 明显 异常 。眼底 检 查示 高度 近
创 正压 通 气 治 疗 的效 果 观 察 [ J ] . 中国医药指南, 2 0 1 2 , 1 0
( 1 2) : 1 4 6 — 1 4 7 .
少、 疗效 肯定 而逐 步推广 。
综 上所 述 , 呼 吸 衰竭 是一 相 当常见 的临 床危 重 症。 其 相关 的监 护 与抢 救 技 术 . 尤 其是 呼 吸支 持 技 术 的技 术 含量 大 。 因此在 呼吸 衰竭 的救治 过 程 中 . 应 充分 利 用 现有 的诊 断 手段 如 动脉 血 气 、肺 功 能 、
参考文献 :
[ 1 ]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病 分 会 慢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学 组 .慢 性 阻 塞性肺 疾病 诊治 指南 [ J ] . 中华结 核 和呼 吸杂 志 , 2 0 0 2 , 2 5
( 8 ) : 4 5 3 — 4 6 0 .
开 插管 重 建 呼吸道 。 I型呼 吸 衰竭 、 通 气 功 能受 限
me n t wi t h oc t i l i z u ma b f o r T a k a y a s u a r t e r i t i s es r i s t a n t t o
例( 7 8 . 8 %) 治疗 缓 解后 再 次 复发 , 在 使 用 保 守 药 物
治疗的 4 0例 患 者 中 , 7 5 %的患 者都 有继 发 的血 管损
伤。
( 下转 第 2 0页)

2 0・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o l 3年 第 1 4卷 第 8期
P r a c g c a l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l 3 , V 0 l 1 4 , No 8
实用 临 床 医学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8期
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 a l Me d  ̄ i n e , 2 0 1 3, Vo l 1 4 , N O 8

l 7・ ຫໍສະໝຸດ 多发性大 动脉炎 复发血栓形成 1 例报告
王慎 旭 , 张 明德 , 唐 南 , 周 福 良 ( 1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第 1 5 0医院心血 管 内科 ; 2 . 中 国人 民解放 军第 7 1 7 0 2部 队 卫 生队 ,
[ 2 ] 李继平, 马 国强 , 张 明生 . 无 创 呼 吸机 在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伴 Ⅱ型 呼 吸衰 竭 急 性 加 重 期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 J ] . 内 蒙
古 医学 杂 志 , 2 0 0 9 , 4 1 ( 1 1 ) : 1 3 6 2 — 1 3 6 3 .
以及 其 他 器 官 临测 等 , 而 I、 Ⅱ型 呼 吸 衰 竭 的 治疗 上有 一定 的差异 _ 6 ] 。 保持 气道 通 畅是患 者氧疗 、 机 械 通气 或使 用 呼 吸兴 奋剂 的基础 : 举 颌 抬 颈法 可 帮 助 患者打开气道 , 清除气道分泌物 。 必 要 时 行 气 管 切
度 通气 和 通气 不 足等 并 发症 的 发生 , 临床 上 严格 把 握 通 气 指标 , 其 中无创 正 压 通 气 ( N I P P V) 因并 发 症
[ 4 ] 刘叙 . 无创通气 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 A E C O P D) 合 并 呼 吸衰 竭 的 疗 效 分 析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1 5 ) :
脉 内径 正 常 , 血 流通 畅 , 频 谱未 见异 常 。心脏 彩超 未 见 明显 异 常 。 双肾、 腹 主动 脉 血流未 见 明显 异 常 。 胸
闭塞 . 出现 相 应 部 位 的 缺血 性 表 现 [ 1 ] 。本 病 病 因未 明. 多 与免疫 功 能紊乱 有关 。 目前 , 激 素是 大动脉 炎
河南 洛阳 4 71 0 0 0)
关键 词 : 大动脉炎; 血栓; 复发
中图分 类号 : R 5 4 3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1 0 0 9 — 8 1 9 4 ( 2 0 1 3 ) 0 8 — 0 0 1 7 — 0 1
1 临床 资 料
患者 , 女, 2 2岁 , 因乏 力 、 头痛 1 年, 加重 3 d于 2 0 1 2年 2月 1 4日人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1 5 0医 院 。 患者于 1 年 前 无 明显 诱 因 出现 乏 力 , 后 洗 头 受 凉 后 出现 头 痛 不 适 , 无头晕 、 恶心 、 呕吐 , 无 黑朦 及 意 识 丧 失 。1 年 内头 痛症 状 多次发 作 , 每 次持 续数 十分 钟 至 1 h不 等 , 未进 行检 查及 治 疗 。3 d前 无 意 中扣 左
治疗 . 患 者症 状 缓 解 , 复 查 国 际 标 准 化 比值 ( I NR)
2 . 1 3后 患者 好 转 出 院 . 继 续 服 用华 法 林 进行 抗 凝 治

脉 较对 侧减 弱 。即行 血 常规 、 肝 肾功 能 、 血糖 、 血脂 、 血沉 、 C 一 反应 蛋 白 、 免 疫球 蛋 白及 抗 “ O ” 等 检查 均 正 常 。四肢动 脉 彩超 检查 示 : 左 侧 桡 动脉 内 中膜增厚 ,
上肢无脉波 动 , 血压测不 出 , 无 左 上 肢 活 动 障 碍 及
皮 温 下降 。1 年 前 因“ 咳嗽 ” 在 当地 医院诊 断 为“ 肺 结 核” . 坚 持服 用 “ 抗痨“ 药 物 半 年 。入 院 查 体 : 左 上 肢 血 压为 0 m mH g ( 1 mm Hg = 0 . 1 3 3 k P a ) , 右 上 肢 血 压
分型 、 严 重 程度 等做 一 判断 。呼 吸衰 竭患 者 在 强调 综 合治 疗 的同 时给予 N I P P V治疗是 非 常有效 的 。
( 责任 编辑 : 周 丽萍 )
( 上接 第 1 7页)
本 例 患者 经保 守 治疗 后 , 于 院外 坚持 服 用 药物 治疗 , 出现 继 发左 侧 锁 骨下 动脉 远 端 至腋 动 脉 内血
视 视 网膜改 变 。
单 克 隆抗 体 英夫 利西 单抗 等 。 但是对 于二线药 物
的临 床使 用仍 缺 乏 多 中心 循证 医学 研 究 。 同时 , 大
入 院后 进 行 抗 血 小 板 、 改善循环 、 活血 化瘀 及 对 症 治疗 后 。 患者 症 状 缓解 出院 。嘱 患 者 出 院后 继
动 脉炎的复发仍是影 响疗效 的主要因素 。F r e i t a s 等[ 6 ]
研究表 明 , 在 5 2例 多 发 性 大 动 脉 炎 患 者 中 , 约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