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流程(苏科版初二上)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流程(苏科版初二上)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流程(苏科版初二上)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流程(苏科版初二上)一、新课引入

出示樟脑丸,

咨询:同学们,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答:樟脑丸。

咨询:它有什么作用?

答:放在衣柜里,防虫。

咨询:将樟脑丸放在衣柜里,过一段时刻后,它会发生如何样的变化?

答:变小,〔最后消逝〕,衣柜中充满樟脑的气味。

咨询:什么缘故樟脑丸会变小,什么缘故最终樟脑丸会消逝,它到哪里去了?

学生猜想: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里了。

咨询:我们明白固体熔化变成液体,液体汽化变成气体,那么固态的樟脑丸变成气态,是由固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依旧由固态直截了当变成气态呢?

学生猜想。

二、新课教学

1、升华、凝华

教师:常温下,樟脑丸由固态变成气态经历的时刻较长,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显现液态现象不容易观看,下面我们通过加热来加速这一过程,请同学们注意观看实验现象。

咨询题:加热过程中你看到了烧瓶内有什么变化?

树枝上的白色的〝雪〞是由什么变来的?

整个过程中有没有液体显现?

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晃动烧瓶,让学生观看有无液态显现。

可看到白色气体上升〔固态变成气态〕

过一段时刻后,瓶壁逐步变成白色.〔气态变成固态〕

树枝上白的的雪由气态樟脑丸变来的。

教师:从实验能够看出,加热时,固态樟脑丸没有熔化,而直截了当变成气态。停止加热,气态樟脑丸没有液华,而直截了当变成固态的樟脑丸。

教师:物质从固态直截了当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截了当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咨询:发生物态变化时,物质要吸热或放热,熔化、汽化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过程要放热,那么升华或凝华过程是否要吸、放热?带着那个咨询题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实验。

碘锤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对碘锤下部加热,观看碘锤内发生的变化〔加热分钟〕

碘锤内整个空间显现

2、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滴入适量冷水后,观看碘锤内发生的变化。

碘锤内减少,而〔选填〝上部〞、〝下部〞或〝整个玻璃

壁〞〕显现大量碘粒

3、用手触摸碘锤上部的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咨询:什么缘故碘锤的上部显现的碘粒多?

咨询:通过那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师:冰熔化过程吸热,能够致冷,水蒸发过程吸热能够致冷。升华过程吸热也能够致冷,例如生产上就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1〕例举现象

咨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升华、凝华现象?

学生回答。

2〕讲明现象

教师:你能讲明以下现象吗?

1、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2、冰棍外表的〝白粉〞

3、灯泡用久了,内壁会发黑

4、-5℃时在窗上显现的冰花

〔1〕冰花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冰花是什么物质凝华而成?

〔3〕冰花是附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依旧外表面?

〔4〕什么缘故冰花只形成在房间玻璃的内表面?难道屋外没有水蒸气吗?

5、星的耳语

3〕人工降雨

学生阅读

咨询:人工降雨过程中有几种物态变化?

4、课后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评判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初二升初三数学衔接13

暑期初二升初三数学衔接班 辅导资料(十三) 一元二次方程(一) 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 2=a (a ≥0)的方程有如下几种:(1)x 2=a (a ≥0)(2)(x+a )2=b (b ≥0)(3)(ax +b )2=c (c ≥0)(4)(ax+b )2=(cx+d )2(|a |≠|c |) 2.因式分解法.对于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有两个:一是将方程右边化为0,二是要熟练掌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练习:1.(1)4x 2-9=0 (2)(2x -3)2=(3x -2)2 2.(1)4x 2+6x =0 (2)x (x -2)+x -2=0 3.一元二次方程x 2-3=0的解为 . 4.方程9(x -2)2=25的解为 . 5.方程(x -1)2=x -1的解为 . 6.方程(x -2)2=(2x +3)2的解为 . 7.一元二次方程ax 2+b =0(a ≠0),若方程有解,则 . 8.若x 2 -9=0,则3x 6x 5x 2-+-的值为 . 9.关于x 的方程2x 2+3ax -2a =0有一个根是x=2,则关于y 的方程y 2+a =7的解是 . 10.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第三边长为方程x 2-6x +8=0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为 . 11.方程x 2=2x 的解是 . 12.方程x (x -3)=9-3x 的解是 . 13.若单项式4 1x 4a a 2-+与3x a 是同类项,则a = . 14.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2—1)2=4,则x 2+y 2的值是 . 1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4x+m 3—m =0有一个跟为0,则m 的值为 . 16.已知方程(x —2)2 =1的两根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 17.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16x 2—49=0 (2)(x +5)(x —5)=20 (3)(3y +1)2—4=0 (4)4(x +1)2=(3x —1)2 18.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x 2—x =0 (2)3(x —5)2=2(5—x ) (3)4(x +1)2—4(x +1)+1=0 (4)x 2—x —6=0 19.解方程:(1)5x 2-125=0 (2)y(y +5)=24 (3)(3x +1)(2x -5)=-2(2x -5) (4)(y +3)(1-3y)= 5+y 2 20.已知m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则m 2-m = . 21.x(x +3)=x +3的解是 . 22.关于x 的方程x 2+bx +c =0的两根为1和2,则b = ,c = . 23.关于x 的方程x 2-kx +4=0的一个根为-2,则k = . 24.已知x 2—(k +1)x —6=0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根是 .k = . 25.方程3x 2—x =0的解是__________. 26.解方程:(1)3x 2+48=0 (2)0.5x 2- 81=0 (3)(2x -5)2-2x +5=0 (4)4x 2-1=0 (5)(2x +1)2+3(2x +1)=0 (6)t (t +3)=28 (7)25(x -3)2=9(x +1)2 (8)(3x -1)2+3(3x ―1)―4=0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

教学工作计划 为适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物理教学工作有续进行,现对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尤其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注意精讲精练,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做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教学中不段学习、总结,最大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初二升初三物理试卷

八年级升九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姓名: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方框中。(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D .建房子时将地基做得很宽大 2、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 ( ) A.纱线内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内分子间只有引力 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内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 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D.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4、某天李军上学时,以1.2 m/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 1.8 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 A .1.5 m/s B .1.44 m/s???? C .1.68 m/s????????? D .1.36m/s 5、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25℃ B .27℃ C .24.5℃ D .无法判断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无内能 B.0℃的物体无内能 C.机械能大物体内能一定大 D.任何状态下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8. 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 后 的现象如图1所示,该现象说明 ( ) 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9.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变的是 ( ) 冷水 热水 图1

初二升初三数学衔接12

辅导资料(十二) 二次根式(3) 概念:1.加减法法则:只将二次根式的倍数相加,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不变,即: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练习:1.与3是同类根式的是( ).A.18 B.3.0 C.30 D.300 2.正确的是( ) A .3+5=8 B .5+6=56 C. 35-5=3 D. 36-46=-6 3.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是8和52,那么三角形的周长是 . 4.若1251+x 与233 1-x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 = . 5.若92+x =112,则x = .6.计算22+8-50的结果是 . 7.化简a a a 13---得 . 8.化简x x ---+11得 . 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8㎝、27㎝、18㎝,则它的周长为 ㎝ 10.计算a a a a 25944--+= . 11.若44 326m 2--m 与可以合并,则m 的则为 . 12.计算()()12122-+= (22131 3)()-++= . 13.计算(2731275-+)÷.3的值是 . 14.若a =101111011-+= ,b ,则a 与b 的关系式是 . 15.计算:2534)(+= 200832)(+· 200832)(-= 16.若x =2-1,则x 2+1+2x = 17.若a +a 1=5,则a -a 1= 18.已知a =3+22,b =3-22,则22ab b a -= 19.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3a -b = . 20.已知315,35-=+=+ xy y x ,则x +y = .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转换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一个鸡蛋约50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理位置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 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 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 平衡。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例1 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kg,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它的质量为() A.大于20kg B.小于20kg C.等于20kg D.无法确定 例2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指针仍右偏,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螺母向边调。例3 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正确做法是() 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移动游码来测量 B.先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得一张邮票得质量。 C.将一张邮票与一物块一起称,再减去物块得质量 D.只能使用精确度更高得天平来测量 2.密度: ⑴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m v ρ= m v ρ =m v ρ =g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 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纯水的密度为×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纯水的质量为×103kg。

暑假初二升初三数学衔接班教材完整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基础知识精讲】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满足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有:(1)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是ax2+bx+c=0 (a、b、c为常数,a≠0)。其中ax2是二次项, a 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⑴ 直接开平方法:如果方程 (x+m)2= n (n≥0),那么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 出方程的解。 (2) 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以配方为手段,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 的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一般步骤是: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

② 移项,即使方程的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③ 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④ 化原方程为(x+m )2 =n 的形式; ⑤ 如果n≥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 注意:①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 +4)2=3(x + 4)中,不能随便约去(x +4). ②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例题巧解点拨】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例1:1、方程①13122 =-x x ②05222=+-y xy x ③0172=+x ④022=y 中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①和②; B.②和③ ;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2、要使方程(a-3)x 2+(b+1)x+c=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__________. A .a ≠0 B .a ≠3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南岗区2007—2008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372.5c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中学生步行时一步的间距( ) 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 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你认为下列哪组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 A.受油机和大地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树木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a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像正确的是A.a B.b C.c D.d ( ) 5.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面甲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 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 应配戴的眼镜是下面乙图中的( ) 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落在宇航员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 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 ) 8.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 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 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D.第一次省燃料 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命题人:谢银杰复核人:庄益君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D.没有传播介质 2.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滑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超声波,所以人类听不见 4.家用煤气罐中的“煤气”其实是石油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物质,在下列现象中,和液态“煤气”生成原理相同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纯净水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汗” C.常见塑料打火机里面的液体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的水珠

5.将不一样多的两份冰装在容器中,将较少的一份放在太阳下晒使之熔化,较多的一份放在室内让它慢慢熔化,当室内冰开始熔化时室外的冰还有部分剩余,此时 A.室内冰水的温度高B.室外的冰水温度高 C.室内室外冰水温度一样高D.不能确定哪边温度高 6.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 的是 运”的理念。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 ... A.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C.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7.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A.B.C.D. 8.关于雪、露、霜、雹、雾这五种自然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三种是凝华现象,后两种是液化现象B.前三种是凝固现象,后两种是熔化现象C.生成过程中都要吸热D.生成过程中都要放热 的是 9.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 ... A.活动:说话声把要将上钩的鱼吓跑;探究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B.活动:手影游戏;探究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探究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D.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调色板上配出绿色;探究结论:绿光是黄光和蓝光组成10.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像,你 认为应当是

初二升初三物理衔接教案

初二升初三物理衔接教案 第一部分——温故知新 第七章 力 一、知识体系结构 ??????????????????????????????????????????????????????????????????????????????????????????????????????????????????????????????增大摩擦的方法摩擦的利弊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静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分类概念及产生条件摩擦力大小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点概念及符号表示,作用重力相互作用的力:特征概念及常见的弹力弹力力的分类步骤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测量力的工具力的测量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作用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表示出来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力的表示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描述两种力的作用效果力物体相互性、受力物体和施力的性质间有相互作用或两个以上物体,物体产生条件:必须有两个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 (力

二、知识要点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不一定接触,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一般用大写字母F 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其符号是N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则只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3、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且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4、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其作用点叫重心,施力物体是地球,用符号G 表示,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与水平面相垂直。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是G=mg ,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 ,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其值是9.8N/kg ,它表示的含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通用)

初二物理 第一章---第五章基础知识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鼓)停止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也能够传声。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 音调;(2) 响度;(3) 音色。 5.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20 Hz到 20000 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次声波。 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固态,色拉油是液态。9.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它是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它的测量范围为 35-42℃。 11.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1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

初二升初三衔接英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学校8月月考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型注释) 1.—crowded Jiming Temple Road is at weekends! —Yes.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gather there to enjoy the beauty of sakura. A. How a B. What a C. How D. What 2.Former president of Singapore, Lee Kuan Yew, passed away Monday morning, Mar 23. A. on B. at C. in D. by 3.It ______ directors from CCTV more than a year to shoot (拍摄) the documentary The Third Polar. A. cost B. spent C. took D. paid 4.—Someone is knocking on the door. Is it Nancy? —It be Nancy. She has gone to Shanghai on business. A. mustn’t B. can’t C. may not D. will not 5.“One Belt, One Road”(一带一路) will serve to ______ markets for China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along. A. put up B. open up C. take up D. look up 6.—We will carry out the survey as we planned it rains tomorrow. —You ne edn’t worry about the weather. It’s sunny tomorrow. A. until B. unless C. if D. when 7.Taobao, China’s biggest online shopping platform, _______ the ways Chinese people shop and live. A. changes B. changed C. has changed D. was changing 8.Of all the movies, Birdman got the awards at the 8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ceremony. A. more B. many C. some D. most 9.To live on Mars, you need to wear boots which ________ to prevent you from floating off into space. A. design B. designed C. are designing D. are designed 10.A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shown great in the new bank set up mainly by China. A. hobby B. habit C. interest D. notice 11.We set World Reading Day ________ teens to form a good reading habit. A. to encourage B. encouraging C. encouraged D. encourage 12.—Wow, I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 travelling abroad alone. —. A. Me neither B. I think so C. So have I D. Neither do I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一)第一章声现象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初二升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诚大教育暑期培训初二升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个人在月球测出他的质量是45kg,则他在地球上的质量应是( ) A.小于45kg B.大于45kg C.等于45kg D.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体积大的质量大 B.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密度大的质量大 C.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体积小的密度小 D.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体积小的密度大 3.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来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右,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盘中加砝码 B.在盘中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4.甲、乙两种体积相等的实心球,用不同的物质制成。当天平的右盘放上两个甲球,左盘放上三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甲、乙两球质量之比是( ) A.2:3 B.3:2 C.6:1 D.1:6 5.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截去一段后,则( ) A.体积变小了,密度也变小了 B.质量变小了,密度也变小了 C.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变小了 D.体积、质量变小了,密度保持不变 6.一根冰棒在杯子里融化成水的过程中 ()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缩小,密度不变 D.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7..有两根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实心铜丝和铁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比 () A.铜丝大 B.铁丝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疏密程度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 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大小无关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质量不变,它的密度也不变 9.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 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 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 () A.78 g B.74 g C.70 g D.66 g 答案:D 10.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1 mL ”,那么它们的准确度() A.粗量筒准确度高 B.细量筒准确度高 C.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1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 1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1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初二升初三衔接班(定语从句)

初二升初三衔接班英语A班学案(18) 定语从句 知识要点Array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先行词。引导定语 从句的关系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关系副词有when, where, why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担任句子成分。 1、由who, whom, 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 who用作主语,whom作宾语,用来指人。whose作定语,既可指人,也可指 物。如: The boy who broke the window is called David. The teacher whom you are looking for is in the office. Mr King, whose legs were badly hurt, was taken to the hospital. 2、由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 which 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如: The building which stands near the river is our school. The fish (which) we bought were not fresh. (which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注意: ① whom, which作介词宾语时,介词可放在它们之前,也可以放在原来的 位置上。 The woman with whom he fell in love left him after a few weeks. Or: The woman whom / who he fell in love with left him after a few weeks. ②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关系代词用which, 不用that。如: I have lost my pen, which I like very much. One of the smallest plants is the lichen plant, which grows on stones. 3、由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 that在定语从句中可以指人或物,作主语或宾语。下面几种情况下往往用that引导: 1) 先行词是不定代词all, few, little, muchk something, nothing, anything等。如: All that you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it every day. 2) 先行词为或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修饰。如: The first lesson that I had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The most interesting film that I have ever seen is Hero. 3) 先行词被all, any, every, few, little, no, some等修饰。如: I have read all the books htat you gave me. 4) 先行词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等词修饰。如: It is the very kind of pen that I want to buy. 5) 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如: They talked about the things and people that they remebered in the school. 4、由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作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原因状语。如:I know the reason why he told the lie.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lived for 10 years. I will never the day when I met my husband. I. 单项选择

初一升初二必看——如何迎接新学科——物理

初一升初二必看——如何迎接新学科——物理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渐渐地,我们也将告别初一升到初二,面对初二的新朋友——物理,你肯定想问: 一.物理是什么呢? 物理是阿基米德洗澡时的灵感乍现;物理是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灵机一动;物理是爱因斯坦坐火车时的大胆设想…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你正式接触物理之前,物理在你脑海里的形象可能千奇百怪。 不过同学们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物理,亲身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并且解答你对这个世界的种种疑问。 因为学而思的物理兴趣实验课马上就要开课啦! 在上课之前,你一定想问: 二、为什么要学物理呢? 常言道:“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是对初中三年学习非常贴切而准确的描述。仔细分析造成同学们初中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的原因除了没有及时地转变思路,转换学习方法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中面临更多的学科去学习。而不同的学科,一方面它能开发同学们的思维,扩展思路,同时也要求同学们针对每一科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总结。而到了初二,物理这门新学科的加入无疑又给同学们的初中学习增加了新的挑战。如果你的目标是三甲高中,那么中考物理的70分,你不得有失。

另外,学习物理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理性思维的过程,学好物理之后同学们就会发现,你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并且会更加科学理性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学习物理的过程一定会让你收获许多,成长许多! 三、那怎么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爱因斯坦曾将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新学科都要从兴趣培养开始。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热情的投入和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为此,学而思特地推出此次精心设计、趣味横生的物理兴趣实验课。在课堂上同学们将和老师一起走入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物理世界,了解到有关光的各种现象、认识电的本质、解释各种力学现象… 其次,要想学好物理,初二上学期的准备铺垫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初中物理一共分为五大模块,它们是初二上学期的声学、光学、热学;初二下学期的力学;初三的电学。这五个模块里面声光热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学习,所以放在了初二上学期。可以说初二上学期的物理就是入门阶段,这一阶段是开启同学们物理思维,培养物理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的铺垫时期。所以初二上学期对每一个学习物理的同学都很重要,而同学们在初二上学期学习物理的时候也会感觉相对轻松,甚至一些同学会产生物理很简单的错觉。这是很多同学在学习时容易进入的误区,一开始学习时一听就会,所以也懒得记概念、背公式,但物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越往后学难度越大,一开始的松懈怠慢很可能造成学着学着就进入“雾里”的状态。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初二上学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物理,不要被它貌似简单的外表所蒙蔽而没打好基础,如果那样的话,到了初二下学期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声音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