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总论部分简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总论(考简答)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1.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2.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五、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的原因是: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3、有的品种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变迁。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七、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八、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

九、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1、栽培条件2、采收加工3、产地4、贮藏运输5、非药用部位6、人为搀假7、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

对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有:药效学、免疫活性、化学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质纹图谱等方法。目前《中国药典》对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

十、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原则和要求:指定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中药质量标准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要求中药的来源和处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要固定,临床疗效要确定,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十一、我国中药资源和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

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

2、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00种

4、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及野生珍稀或濒危动植物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可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

十二、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寻找新药源。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

和扩大新药源。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7、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六.历代主要本草著作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成书年代著者载药数主要特点

1.《神农本草经》西汉时期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种为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李勣苏敬850种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4. 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746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5.《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

6.《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921种拾遗补正《本草纲目》。

7.《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濬1714种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七.中药的采收

1. 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考虑。

2. 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以植物药为例):

①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②茎木类:秋、冬季采。③皮类:春末夏初采收。

④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⑤花:含苞待放时或在花初开时采收。

⑥果实类: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⑦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

八.中药的加工

1. 中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①促使鲜药材干燥,符合医疗应用和商品规格,以保证药材质量②便于包装、贮藏、运输。

2.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①拣、洗②切片③蒸、煮、烫④熏硫⑤发汗⑥干燥(晒干、烘干、阴干)

九.中药的贮藏

1. 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①虫蛀②生霉③变色④走油⑤有效成分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

2. 中药的贮藏、保管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分类保管

①剧毒药与非毒性药材分开,专人管理。

②容易吸湿霉变的药材注意通风干燥。

③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易虫蛀的药材,应贮存于容器中

④贵重药材应与一般药材分开,专人管理。

3.中药材的贮藏保管的新技术:

1)气调养护2)除氧剂密封贮藏3)核辐射灭菌技术

4.害虫防治方法:①经验贮藏②利用温度贮藏③化学试剂处理

④气调贮藏(气调养护)和60钴辐射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