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唐代传奇
第二节 唐代传奇到宋元明传奇小说概述

第二节唐代传奇到宋元明传奇小说概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人传奇的出现,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已经开始在文学领域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鲁迅曾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繁荣昌盛,文学各种体裁的普遍发达,对于唐传奇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唐传奇在艺术上,无论构思布局、人物描写、语言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一、唐代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称之为“传奇”,最早见于晚唐裴鉶的《传奇》一书,宋以后根据这种小说记叙奇行异事的特点而以传奇概称之。
有的正统派文人也以此有别于高雅的古文。
唐人传奇根据它的历史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1. 初唐到盛唐,是由志怪到传奇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作品数量较少,承六朝余风,多描写志怪为主。
流传至今的只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三篇。
现存最早的唐传奇是王度的《古镜记》,小说主要写一面有灵性的神奇古镜到处降妖伏怪、治病驱邪的故事。
大概是用若干个有关镜子的志怪故事串联而成的,在主题上表现出一些矛盾的现象。
比如,古镜一方面治病救人,一方面又认为:“百姓有罪,天与之疾,奈何使我反天救物!”一方面古镜置害人的妖精于死地,同时又不饶恕那些不害人还希望“变形事人”的精怪。
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了自己的家世、仕途及人事变迁,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故事曲折,文字优美,较六朝志怪有较大的进步。
无名氏作的《补江总白猿传》写梁将欧阳纥携妻子南征,途中妻子被白猿精劫走,救回时已经怀有身孕,后生一子名询。
“聪悟绝人”,形貌却像猿猴,长大后以文学、书法知名于世。
宋以后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唐人为嘲讽貌似猿猴的欧阳询所作。
小说围绕白猿盗妇展开矛盾冲突。
着重描述欧阳纥历尽艰辛、寻妻杀猿的行动。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五: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五: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五:唐代传奇和唐五代词1.唐代传奇和敦煌变文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传奇这种新的小说体裁。
" 传奇" 得名于晚唐斐铏写的小说集《传奇》,后成为这一类小说的统称。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它是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标志。
《古镜记》是现存唐传奇中最早的一篇。
盛唐至中唐,是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名家名作大批涌现,《离魂记》、《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柳毅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佳作,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一定的高度。
白行简的《李娃传》描写的是荥阳公子与名妓李娃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荥阳生进京赴考,遇名妓李娃,遂居其家,荡尽资财,落到为人唱輓歌为生,遭父亲鞭打抛弃。
乞讨至李娃门前,李娃不顾母亲反对,收留了他,并自己赎身与公子同居,督促他苦读三年,终于登第,授成都府参军,李娃后被封为汧国夫人。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李娃这个妓女的形象。
她开始是以妓女的身份与荥阳生相处的,无钱时即离他而去;当公子沦为乞丐,为她受尽磨难,她便改变态度,真诚地帮助他;当公子当了官以后,她能正视自己的身份,毅然要离开他,丝毫不贪恋荣华富贵。
她的地位是卑贱的,却有着高傲的人格,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塑造出这样的形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李公佐的《柳毅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以其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而著名。
儒生柳毅应举下第,在泾阳遇到一美女牧羊,面带愁容,她是洞庭龙君的小女儿,嫁给泾川次子,受尽虐待,请柳毅带信给父亲。
柳毅践诺,使洞庭君救回爱女。
柳毅拒绝了娶龙女的建议,回家后娶两妻均亡,后又娶卢氏,生一子。
卢氏说自己即龙女,约柳毅同见洞庭,此后柳毅成为仙人。
作者塑造了善良正直的柳毅形象,小说中对话生动,各个人物都有其鲜明性格。
《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都是写梦,对热衷于功名富贵的知识分子进行讽刺。
唐代传奇——梁四公记

唐代传奇——梁四公记梁四公记(沧海一粟:《梁四公记》是唐代传奇小说,作者张说。
已残缺。
《太平广记》卷八一、四一八引佚文三条。
《梁四公记》应为记叙蜀闯、杰、麸、仉四人之事。
今存残本,仅记蜀闯、杰二人。
现把太平广记中的三条合在一起放在下文,原文稍长,而且难懂,故不摘录。
不知什么原因,文中出现了多处带**的地方,读者自行联系上下文脑补一下吧。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罣闯、颥杰、麸黅与仉肾等四公前来拜见武帝,武帝见了他们四人十分高兴,便命沈隐侯沈约作复,要与群臣共同射复。
当时太史刚刚捉一只老鼠,沈约便将这只老鼠装在匣子里封好当作复呈给了武帝。
武帝占卦占到了蹇(艮下,坎上)之噬嗑(震下,离上)。
武帝占成后,命令群臣中的八个人占,让他们占成后一块儿拿出来,武帝占定之后,将蓍草放在青蒲垫子上,又命闯公给他揲其余的蓍草,闯公说:“圣人设卦,卦象本身已经告诉了。
要依照卦象辨别事物,但是如何选取蹇与噬嗑这两个不同的卦象呢?请允许我也随从皇上占卦。
”这时正当八月庚子日巳时,闯公奏请武帝让沈约把武帝卦上的一支蓍草交给自己,占完之后,把蓍草放在青蒲垫子上就退回到原处。
闯公看着武帝占的卦说:“先蹇后噬嗑这说的是时间,内艮外坎这说的是蹇卦的卦象。
坎为盗,盗是老鼠。
处在蹇的时间,动辄见嗑,鼠被拘囚了。
噬嗑六爻之中,有四爻的爻辞无咎;有一爻的爻辞占断为利艰贞,这五爻说的事都与盗没有关系;还有一爻就是上九,其爻辞是荷校灭耳,意思是戴上了很重枷锁,其占断是凶,这是因为盗窃而招致了刑罚,这老鼠一定是死的。
”群臣手舞足蹈高呼万岁,武帝也因自己射中了而洋洋得意,脸上显出得意的表情。
接着又看那八位大臣的占辞,有的辨于颜色,有的推断于气,有的取于象,有的演于爻,有的依据于鸟兽龟龙之陰陽飞伏,他们的卦辞尽管文理玄妙幽远,然而都没有射中的。
最后看到闯公占的卦辞说:“这个时间是属王侯将相的时间,这是吉辰,这老鼠一定是活的。
但是陰陽晦而文明将入,从静止而到震动,老鼠因失其属性必然被捉住了。
11署名

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张祝平第一章上古文学张祝平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张祝平第一节《诗经》概说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第四节《诗经》的影响第三章历史散文张祝平第一节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左传》第三节《国语》第四节《战国策》第四章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的兴起连登岗第二节孔丘和《论语》张祝平第三节墨翟与《墨子》连登岗第四节孟轲与《孟子》连登岗第五节庄周和《庄子》连登岗第六节荀况与《荀子》连登岗第七节韩非和《韩非子》连登岗第五章屈原与楚辞周建忠第一节楚辞的产生与特点第二节屈原的生平与思想第三节屈原的作品与艺术特色第四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张祝平第一章秦汉政论文吕叔宝第一节秦代散文第二节西汉政论文第三节东汉政论文第二章汉赋吕叔宝第一节赋体文学的起源及兴盛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阶段及主要作家作品第三节汉赋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两汉历史散文徐乃为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以及《史记》的成书、体例第二节司马迁的史识与《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文学成就以及地位影响第三节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四章两汉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张祝平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第二节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第三节第三节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特点第四节七言诗的初起与文人五言诗第五节《古诗十九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刘琦第一章建安正始文学第一节建安诗坛第二节曹操和曹丕第三节曹植第四节阮籍、嵇康与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文学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刘琨与郭璞第三节孙绰、许询和玄言诗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第四节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四章南朝刘宋诗坛吉定第一节谢灵运第二节颜延之第三节鲍照第五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沈约、谢脁与永明体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第三节梁陈之际的诗人第六章北朝诗歌第一节庾信与西魏北周文学第二节北魏、东魏北齐诗歌第七章东晋南北朝民歌第一节东晋、南朝乐府民歌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第一节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第二节魏晋辞赋第三节南朝辞赋第四节北朝辞赋第九章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第一节建安魏晋时期的骈文、散文第二节南朝的骈文与散文第三节北朝的骈文与散文第十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小说溯源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轶事小说与《世说新语》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张家鹏第一章隋及初唐文学张家鹏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文坛第三节高宗武周时的宫廷文人第四节四杰与刘希夷、张若虚第五节陈子昂第二章盛唐文学张家鹏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第二节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第三节王维第四节王之涣、李颀、王昌龄、崔颢第五节高适第六节岑参第三章李白张家鹏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李白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开拓第三节李白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四节李白诗歌的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张家鹏第二节杜甫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开拓第三节杜甫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四节杜甫诗歌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风与中唐前期诗坛赵荣蔚第一节大历十才子及李益的边塞诗第二节刘长卿和韦应物的山水行旅诗第三节元结、顾况的拟古诗第六章元白诗派与新乐府诗歌创作赵荣蔚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理论第二节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第三节元稹及张籍、王建等乐府诗人第七章韩孟诗派与中唐其他诗人赵荣蔚第一节韩孟诗派第二节李贺第三节刘禹锡和柳宗元第八章苦吟诗派与晚唐前期诗歌赵荣蔚第一节姚合与晚唐苦吟诗派第二节杜牧第三节李商隐第四节温庭筠以及晚唐其他诗人第九章唐末及五代诗歌赵荣蔚第一节皮陆诗派与韦庄、郑谷的诗歌创作第二节聂夷中、曹邺等古风诗人第三节杜荀鹤、罗隐等格律诗人第四节五代十国诗歌第十章韩、柳与唐代散文创作赵荣蔚第一节韩、柳之前的唐代古文第二节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第三节韩愈的古文实绩第四节柳宗元的古文实绩第五节晚唐讽刺小品文的兴起第十一章唐代传奇与敦煌通俗文学赵荣蔚第一节唐代传奇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唐代传奇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四节敦煌通俗文学第十二章唐五代词赵荣蔚第一节词的起源和演进第二节敦煌曲子词和早期文人词第三节温庭筠与花间词人第四节李煜与南唐词人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高小和第一章多样化的宋初文学高小和第一节香山派和王禹偁第二节晚唐体诗人第三节西昆体的盛与衰第四节宋初散文的复兴第二章北宋前期词风和柳永的新变高小和第一节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风第二节范仲淹、王安石的词作第三节柳永对词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欧阳修及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高小和第一节欧阳修的地位和文学革新主张第二节北宋中期的散文创作第三节北宋中期的诗歌创作高小和第四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经历和人格第二节苏轼的文艺思想第三节苏轼的散文第四节苏轼的诗歌第五节苏轼的词第六节苏轼的影响第五章北宋后期文学高小和第一节北宋后期的文学创作队伍第二节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第三节北宋后期的词人第六章南宋初期的文学蔡燕第一节李清照第二节张元干、张孝祥等爱国词人第三节陈与义与江西诗派的流变第七章中兴四大诗人蔡燕第一节杨万里第二节范成大第三节陆游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变化第四节陆游的诗歌第五节陆游的词、散文第八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蔡燕第一节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变化第二节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辛派词人第九章南宋后期的文学蔡燕第一节姜夔与姜派词人第二节四灵派与江湖诗人第三节文天祥与宋末爱国遗民诗第十章南宋散文和宋话本蔡燕第一节南宋散文第二节宋话本第十一章辽金文学蔡燕第一节辽文学概述第二节金文学概述第三节元好问第四节《西厢记诸宫调》第六编元明文学绪论胡金望第一章元代前期杂剧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第二节元杂剧的形式第三节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第四节王实甫与《西厢记》第五节元前期其他主要杂剧作家作品第二章元代后期杂剧胡金望第一节杂剧的南移和衰微第二节郑光祖与《倩女离魂》第三节其他主要杂剧作家和作品第三章元代散曲胡金望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其体裁特点第二节元前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第三节元后期主要散曲作家作品第四章元末南戏胡金望第一节南戏的形成及特征第二节高明与《琵琶记》第三节元末四大南戏第五章元代诗文胡金望第一节元前期诗文第二节元后期诗文第六章明代诗文王利民第一节明初诗文(宋濂、刘基、高启)第二节台阁体和茶陵诗派第三节前后七子第四节归有光与唐宋派第五节公安派和竟陵派第六节明后期诗歌第七节明末小品文第七章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徐乃为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成书过程与作者第二节《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与题旨第三节《三国志演义》的叙述艺术与艺术成就第四节《三国志演义》的影响第八章英雄小说《水浒传》徐乃为第一节《水浒传》的版本、作者与成书过程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主题第三节水浒的叙事线索以及人物塑造的艺术第四节《水浒传》的深远影响第九章神魔小说《西游记》徐乃为第一节《西游记》题材的来源、演化及其作者第二节《西游记》的情节线索、人物形象与内容题旨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特色第四节《西游记》影响下的其他神魔小说第十章世情小说《金瓶梅》徐乃为第一节《金瓶梅》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版本、作者第二节《金瓶梅》的基本内容、人物以及对社会的折射第三节《金瓶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地位第四节明代四大奇书小结第十一章拟话本“三言”、“二拍”以及其它短篇小说徐乃为第一节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第二节“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明代的文言小说第十二章明代散曲与民歌王利民第一节明代散曲第二节明代民歌第七编清代文学绪论王利民第一章清代诗词文王利民第一节清代前期诗词第二节清代中期诗词第三节清代后期诗词第四节桐城派与清代散文第二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徐乃为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创作与《聊斋志异》的成书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与艺术特色第四节《聊斋志异》的影响第三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徐乃为第一节吴敬梓的家世生平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红楼梦》徐乃为第一节《红楼梦》的版本、题名、作者家世及其自叙传性质第二节《红楼梦》的结构方式与叙事线索第三节《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与巨大的认识意义第四节《红楼梦》的美学理念与艺术手法第五节《红楼梦》的巨大影响与红学第五章清后期小说的嬗变徐乃为第一节侠义公案小说及其代表《三侠五义》第二节狭邪小说及其代表《品花宝鉴》、《花玉痕》第三节四大谴责小说第六章清代戏剧胡金望第一节苏州派和其他作家作品第二节洪昇与《长生殿》第三节孔尚任与《桃花扇》第四节清中后期戏剧。
608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考试科目代码:[608]一、考试要求略。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
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唐宋传奇研究理论(含原文翻译)

一、何为唐宋传奇是指我国唐宋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二、唐宋传奇的内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莺莺传》;强调侠义精神的《谢小娥传》、《无双传》;讲述人生哲理的《枕中记》等等。
唐代的传奇故事多半是虚构的,因此很容易发挥文人的想象力,编造情节故事,创造生动鲜明的人物角色;而宋代传奇则较多记实的故事,它独特的写作手法,是过渡到明清文言小说的重要桥梁。
一、唐传奇的繁荣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
唐传奇出现。
“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人小说,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 (宋洪迈?《唐人说荟》例言引)。
二、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唐传奇的繁荣具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1.城市生活的娱乐需要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
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
佛教的“变文”也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
文士间流行“说话”风气,其“说话”艺术又很细致,是促使唐传奇大量产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
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
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唐代科举考试前的“行卷”、“温卷”风尚有关。
3.佛道两教的影响。
两教经典和文艺作品,如变文、壁画等对一部分唐传奇(主要是神怪一类作品)的题材、构思以至细致的描绘有一定影响。
4.唐传奇作者的主观原因。
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虚构曲折情节,注意语言华美,富于文采与意想,从而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认为“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注:已嫁妇女归母家后不再回夫家,叫大归。
唐代传奇的概念
唐代传奇的概念
唐代传奇是指唐代文学中的一种小说形式,它集合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和小说等元素,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主,叙述一个独立的故事。
唐代传奇的兴起,旨在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情感需要,带给人们新的阅读体验和文学认识。
唐代传奇形式多样,其中以李公佐创作的三百篇隋唐志怪故事为代表。
这些故事完全虚构,而表达出了唐代文人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抒发,如说故事《霍小玉赞》表达了对女性地位的思考,说故事《马丹阳挂帅》则表达了官场的黑暗、背离正道的人所遭受的恶果。
这些故事还体现了对儒释道文化的融合和超越,可以说是唐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
唐代传奇创作的特点是虚构性和神秘性。
虚构性指的是作者自由创作,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神秘性则表现在故事情节转折迭起,有很多超自然的元素,如鬼怪、神仙、灵异事件等,因此这些故事常常被称为“志怪小说”。
唐代传奇的影响深远,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文化传承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唐代传奇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情节构建等方面对后来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唐代传奇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对后代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唐代传奇对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引起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究。
总之,唐代传奇是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素材,也继承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财富。
古代文学唐代传奇
8.3.2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
1. 包过滤型防火墙 数据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析、选择, 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过滤逻辑,称为访问控制表。 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一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 用端口号、协议状态等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 许该数据包通过。如果检查数据包所有的条件都符合规则, 则允许进行路由;如果检查到数据包的条件不符合规则, 则阻止通过并将其丢弃。
三、唐传奇的题材内容
1、人生仕宦 2、男女爱情 3、社会政治 4、义侠刺客
1、人生仕宦
沈既济《枕中记》 ——卢生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淳于棼
元杂剧——马致远《黄粱梦》
2、男女爱情
蒋 防《霍小玉传》 元 稹《会真记》 白行简《李娃传》 陈玄祐《离魂记》
李朝威《柳毅传》
——李益 霍小玉 ——张生 崔莺莺 ——荥阳郑生 李娃 ——张倩娘 王宙
《太平广记》
宋初太宗时类书。 全书500卷﹐取材于汉 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 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 家为主的杂著。开始於 太平兴国二年(977)﹐ 次年完成。因成书于宋 太平兴国年间,和《太 平御览》同时编纂,所 以叫做《太平广记》。
第二节
唐传奇的发展及分期
(一)初期 (初、盛唐时期): 王度《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zhuó 《游仙窟》
——柳毅 洞庭龙女
元杂剧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3、社会政治
陈鸿《长恨歌传》 陈鸿《东城老父传》
“神鸡童”——贾昌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钜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设置文件的NTFS权限
唐传奇
李朝威《柳毅传》
落第返乡的举子柳毅,路遇受丈夫虐待的洞庭龙 女,出于义愤,他为龙女千里传书。钱塘君将龙 女救归洞庭后,威令柳毅娶龙女,柳毅不屈于威 武,严辞峻拒,离开洞庭。后龙女化身卢氏嫁与 柳毅。
元·尚仲贤 《柳毅传书》
白 行 简
·
李 娃 传
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 缠绵客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出身王府而沦落倡门的霍小玉,与士子李 益相爱,自知不能相伴始终,只求共度八 年幸福生活,而后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 李益后来违背誓言,避不见面。小玉百般 设法,求一见而不得,以至寝食俱废,卧 床不起。后一黄衫豪侠强挟李益来见,小 玉怒斥其负心无情,长恸而绝。
《霍小玉传》—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同是写妓女与士子爱情,《李娃 传》情节曲折,故事趣味很浓; 《霍小玉传》情节相对简单,但 反映生活的深刻性和表达感情的 强度,则远远超过了《李娃传》。
唐代传奇
一、唐代传奇的兴起 二、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 三、唐代传奇的艺术成就 四、唐代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传奇的兴起
1.“传奇”一名的演变及含意 元稹《莺莺传》原名
裴铏小说集《传奇》 宋元说话、诸宫调 宋元南戏、明清戏曲
“传奇”明确用为 唐人文言小说专称, 现存资料最早见于 元末陶宗仪的《南 村辍耕录》:“稗 官废而传奇作,传 奇作而戏曲继。”
明·张凤翼 《红拂记》
明·凌濛初 《虬髯翁》
“有历史的背景又不完全依照历史; 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女 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 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 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 而终食其心肝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 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 坊曲小宅中的秘谋大事;有大量财物 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的少年英 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 匕首和人头;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 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等等,所有这些 内容,在现代武侠小说都是可以时时 见到的。” ——(金庸《<侠客行>附录》)
04唐代传奇
• 陈玄祐《离魂记》,大历末年作。 • 倩娘与表兄王宙相爱,父亲却将她许配他人。
倩娘生魂随王宙逃遁,身体则卧病闺中;后 回家探亲,合二为一。
• 脱胎于南朝《幽明录》中《石氏女》,篇幅 约长出一倍。突出了对爱情主题的渲染,文 辞更优美。
• 作为过渡性作品,预示了以后爱情小说的大 量兴起。
• 汤显祖:《牡丹亭》
• 李公佐有传奇四篇:《南柯太守传》、《庐江 冯媪传》、《谢小娥传》、《古岳渎经》。《 南柯太守传》命意略同《枕中记》。游侠淳于 棼醉后被邀入“槐安国”,招驸马,出任南柯 太守。孰料祸福相倚,先是与邻国交战失利, 继而公主罹疾而终,遂遭国王疑惮,被遣返故 乡。
• 醒后方知荣耀蹉跌悉是一梦,“槐安国” 实 乃庭中大槐树下一个大蚁也不够成熟。
• 王度《古镜记》,以古镜为线,连缀12个小 故事,叙述此镜伏妖的灵异事迹。
张鷟[zhuó]《游仙窟》,作 于高宗调露初年。 小说自述奉使河源途中,投 宿“仙窟”,与神女十娘邂 逅交结的故事。 内容汉赋有蔡邕《青衣赋》 、曹植《洛神赋》等类似的 描写。 小说当时很流行,并传至日 本。对唐代传奇的孕育形成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唐传奇发展盛期
• 自德宗建中(780年-805年)年始,传奇创作 进入兴盛时期。
• 文人投入创作,提高了小说艺术性。元稹、 白居易、白行简、陈鸿、李绅等以歌行与传 奇配合,刺激了传奇的兴旺。出现了李公佐、 沈亚之等,在文学史上以小说著名的文人。
• 讽世和爱情小说取得最大成功;后者代表了 唐传奇的最高成就。
“传奇”一类,南戏明以后也叫“传奇”。 • 明清时由南戏延续的戏曲也叫“传奇”。
2、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1]时代之因
• 唐代城市繁荣、经济发达,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说 话、变文等兴起,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唐代传奇
小说到唐代产生了新的体式,这就是唐传奇。它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正如鲁迅在《中国
小说史略》中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
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
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自有其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学等诸方
面原因。农业及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
阶层的兴起,既为传奇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新的题材,也适应
了文人和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遣兴娱乐的需要。佛道的盛
行,民间对神异之术和因果报应之说的信仰,促进了唐传奇
创作的繁荣。唐代诗歌的繁荣特别是叙事诗的高度成就,在
情节曲折、铺陈委婉、描写细腻等方面都给唐传奇以影响;
行文自由、生动流利的古文的兴盛为传奇的叙事抒情提供了
方便适宜的文体。此外,源远流长的史传文学、六朝志怪、
变文和民间文学,都从不同的角度为唐传奇的滋生繁衍提供
了丰富的营养。第一节唐传奇的分期 唐传奇题材丰富广
泛,主要有爱情、豪侠、神怪、历史四类。它的发展大致经
历了三个时期。(一)初、盛唐时期 初、盛唐为魏晋小
说向唐传奇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传奇很少以人世为题
材,与传奇兴盛期相比,反映男女之情的内容也比较少;在
艺术表现上侧重于故事情节的描述而较少人物形象的刻画。
代表作张鷟《游仙窟》以第一人称自叙途中投宿,在神仙窟
与两女子宴饮戏乐之事。诗文交错,韵散相间,描写细腻,
文辞华艳,又杂俚语俗谚、双关拆字等,明显受变文、辞赋
影响,标志着传奇题材由志怪向表现市民生活、人情世态的
变化。(二)中唐时期 中唐是传奇的黄金时代,产生大
量名家名作。这一时期作品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由重在传述奇
事转向重在抒情。最大的特点则是爱情题材的勃兴,使我国
小说中第一次涌现出一批以不同形式追求爱情的生动的女
性形象。艺术上也更趋成熟,人物刻画情节委婉动人,题材
丰富,多取自现实生活,除爱情外,还涉及历史、政治、豪
侠、梦幻、神仙等方面。如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
柯太守传》,均借梦境写人世盛衰无常,表现了知识分子对
功名利禄的看法,揭露官场的勾心斗角、尔愚我诈。有很强
的讽时喻世意义。 爱情传奇在中唐占有重要地位,取得
很高成就。沈既济《任氏传》是最早的借狐仙写人、写现实
生活的作品。一反以往狐妖鬼魅害人的传统观念,塑造了一
个聪明美丽、坚贞多情的狐精形象,具有反封建意义。蒋防
《霍小玉传》描写了一个追求真挚爱情的倡门女子霍小玉被
情人李益遗弃终于饮恨而亡的悲剧。白行简《李娃传》虚构
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
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
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元稹《莺莺传》通
过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多情而又
矜持的女性形象。李朝威《柳毅传》写落第举人柳毅为备受
夫婿凌辱的龙女传书洞庭湖,使龙女在叔父钱塘君的救援下
重返娘家,经历一番曲折后终于与柳毅结为夫妇。作品写的
是爱情故事,歌颂的却是柳毅这样一位“富贵不能淫,威武
不能屈”,讲信义,重然诺的极有光彩的知识分子形象。在
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三)晚唐时期 晚唐是唐
传奇的衰落期。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表现为单篇作品减少,
传奇集大量出现;爱情题材减少,历史和侠义题材增多。这
些变化与中唐以后社会时局动荡及人们留恋盛世、企慕神仙
的社会思潮有关。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好将希望寄
托在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豪侠义士身上。代表性的传奇集
有牛僧孺的《玄怪录》、裴铏的《传奇》等。单篇作品《虬
髯客传》写隋末李靖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其家妓红拂所
倾慕,与他私奔,后得到豪侠之士虬髯客的倾力相助,辅佐
李世民成就帝业。作品赞美并生动刻画了红拂美丽多情、机
智豪侠、有胆有识的形象,歌颂了虬髯客慷慨豪侠的义举。
唐传奇揭露了封建婚姻的残酷,抨击了门当户对的等级观
念,表现了对下层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赞美了她们争取爱
情幸福的反抗和斗争;揭露并批判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阶级
的种种丑行,歌颂了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具有
一定的进步意义。 唐传奇叙事简洁明快,情节曲折委婉,
跌宕起伏。将文采斐然的书面语与生动活泼的口语结合,形
成生动、流畅、凝练的风格。运用对话、细节描写、对比、
衬托等手法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性格,生动塑造了一个
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第二节唐传奇的
成就及影响 唐传奇开辟了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独立
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传奇
的主题、题材和艺术表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
求爱情自由、否定荣华富贵等思想,成为后世小说、戏曲的
传统主题。唐传奇中的不少故事被敷演成戏曲,如白行简《李
娃传》被改编成多种戏曲,著名的有元代石君宝的《李亚仙
诗酒曲江池》、明人薛近衮的《绣襦记》;元稹的《莺莺传》
演为董解元、王实甫的《西厢记》;沈既济《枕中记》演为
元代马致远的《黄粱梦》,使“黄粱梦”的故事家喻户晓。
唐传奇虚构故事、叙述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的种种技
巧,都为后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唐传奇不
愧是与诗歌并称为“一代之奇”的唐代文学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