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效应之聚能效应
十大效应

3晕轮效应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这在交朋友或者恋爱时尤其如此。恋爱中的男女往往迷恋甚至沉溺于对方的外貌,而忽视了对方不适合自己的种种特点(或缺点),结果让自己伤痕累累。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不单单是外貌,可能是某个优点),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良方。
克服刻板效应的具体方法是:一是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1破窗效应
无论是人还是物,我们都采取“外貌协会”的方式来对待。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如果一幢房子有一个破窗没有及时修补,很快其他窗子也破了,被附近的成人或小孩打破了。同样,一个地方很干净没有人丢垃圾,那这个地方会一直很干净。如果一条街道上有人随手丢垃圾而不被及时清扫,别人也会“学样”,结果随手丢垃圾的人也会越来很多,街道越来越脏。一个穿着肮脏的人会受到别人的轻视,而穿着干净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精选文档】

各种效应、定律【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
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
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
管理学中的各种效应

管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南风效应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够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
北风自以为力气大,脱件衣服不是难事。
于是北风先来,他使劲地向农夫吹刮着寒冷的风,直吹得农夫浑身瑟瑟发抖,直打哆嗦,农夫不但不脱衣服,反而裹紧外衣,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
北风只好无功而返。
紧接着由南风上马,他向农夫轻抚慢拂,给农夫送去温暖的熏风。
农夫本来就在田野里劳动,身上出了热汗,经南风这么一吹拂,倍感浑身发热。
于是就放下手里的活计,到田边脱去衣服,再接着继续劳作。
南风终于成功了。
且不论南风与北风孰胜孰负,我们来分析一下南风与北风两者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北风遇事焦躁,不加三思,即用粗暴行为横加干涉,其法不可取。
往往激怒别人,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
而南风却遇事镇定,充分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充分地考虑人家的感情。
顺其意而后行之,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把工作做细做好,自然就能马到成功了。
木桶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任何一个组织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
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
它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
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毁了所有的努力。
2024届天津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天津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北方农村秋冬季节常用金属丝网围成圆柱形粮仓储存玉米棒,该粮仓由于玉米棒装的不匀称而发生倾斜现象,为避免倾倒,在左侧用木棍支撑,如图所示。
若支撑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m,木棍与水平地面动摩擦因数为,木棍重力不计,粮仓对木棍的作用力沿木棍方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使木棍下端一定不发生侧滑,则木棍的长度最多为( )A.1.5m B.m C.2m D.2m第(2)题根据热学中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发生B.空调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当人类科技水平足够先进时,第二类永动机可以被制造出来D.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第(3)题许多餐厅用机器人送餐,它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送餐机器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功能迎宾、送餐等质量50kg移动速度0.2—0.6m/s电池容量12Ah功率最大功率100W工作电压24V最大送餐质量15kgA.机器人最大功率工作时电流是2A B.电池容量“12Ah”的“Ah”是能量单位C.机器人工作时电机直流电阻等于5.76ΩD.机器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间达不到2.88h第(4)题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库仑B.安培C.开尔文D.摩尔第(5)题小车从一斜面下滑,受到恒定阻力,下列v-t图中能正确反应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A.B.C.D.第(6)题《流浪地球》在“2020国防军事电影盛典”系列活动中,被选送作为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重点推介影片,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基层部队官兵推荐。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光敏引发剂—指某些能增大光引发聚合的反应速率,或可改变引发聚合的光波长的化合物,如安息香等。
2.自动加速效应: 又称凝胶化效应。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难于发生双基终止,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3.所谓链转移是指活性链自由基与聚合反应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分子之间发生的独电子转移并生成稳定大分子和新自由基的过程。
包括;向单体转移、向引发剂转移、向溶剂转移、向大分子转移、向阻聚物质等的转移。
4.(1)动力学链长υ的定义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单体分子数。
无链转移时,动力学链长为增长速率和引发速率的比。
5.能与链自由基反应生成非自由基或不能引发单体聚合的低活性自由基而使聚合反应完全停止的化合物称为阻聚剂(inhibitor);能使聚合反应速率减慢的化合物称为缓聚剂(retarding agents)。
6.当体系中存在阻聚剂时,在聚合反应开始以后(引发剂开始分解),并不能马上引发单体聚合,必须在体系中的阻聚剂全部消耗完后,聚合反应才会正常进行。
即从引发剂开始分解到单体开始转化存在一个时间间隔,称诱导期(induction period, t i).共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参与的聚合反应,称为共聚或多元共聚。
7.竞聚率r1、r2:均聚速率常数和共聚速率常数之比,表征了单体均聚与共聚能力之比。
8F1-f1曲线与对角线相交,在此交点处共聚物的组成与原料单体投料比相同,称为恒比点。
曲线呈反S型。
9.将这种光学引发剂优先选择一种对映体进入聚合物链的聚合反应称为立构选择性聚合。
10.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是评价聚合物性能、引发剂定向聚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11.配位聚合是指烯类单体的碳-碳双键首先在过渡金属引发剂活性中心上进行配位、活化,随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链增长的过程。
各种各种职场效应效应介绍

青蛙现象启示
启示之三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 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 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 临失业的危险! 启示之四是: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 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 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 是最可怕的!
青蛙现象启示
启示之一是: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 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 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 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 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 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 启示之二是: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 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 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 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08-破窗理论:Break Pane Law
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 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 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 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 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 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 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 丝毫不觉羞愧。
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读

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①凝胶点——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用p c表示。
凝胶化现象——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由线形转化为支链而交联,使粘度将急剧增大,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态的现象,即为凝胶化②引发剂引发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成为引发剂效率,用 f 表示。
③链转移反应——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若存在容易被夺去原子(如氢、氯等)的物质时,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
平均聚合度——链增长速率与形成大分子的所有链终止速率(包括链转移)之比。
④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某些单分子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的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反应⑤聚合度变大的反应——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包括:交联、接枝、嵌段、扩链线型高分子链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成为网状高分子,这就是交联反应二.选择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式①本体聚合(转化率不高,经济)②溶液聚合(不经济,效率低)③悬浮聚合(成本低,效率较高)④乳液聚合(环保,成本高,效率高)2.提高防蛀防腐加(丙稀氰酸甲酯)3.自由基聚合,往往有杂质或加高分子化合物,为了(调控分子量)4(多项).丙烯酸单体用过硫酸钾作做引发剂,在水分子聚合<10000的分子,可采取(A,B)措施A采用加水溶性高分子,B增加水的用量,降低密度C.提高聚合物温度D.增加引发剂5.改善聚乙烯凝聚性能加(丙烯晴增塑剂)6.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指(醋酸乙烯醇)的水解7.纤维素硝化和环氧树脂固化(降解可以使聚合度降低)8.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B )A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C 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无终止 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9.只能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是(C )A 氯乙烯B MMAC 异丁烯D 丙烯腈。
10.能引发异丁烯聚合的催化剂是(D ):A AIBNB n-C4H9Li C金属K D AlCl3/H2O三.简答题1.根据高聚物的性质的性质,预聚物分为哪几类?答:形成交联型产物之前的聚合物称为预聚物,可以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无规预聚物:分子链端得未反应官能团完全无规的预聚物。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

各种效应、定律【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
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
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
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能效应,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
因此,带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和高的爆炸产物
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中起来。
当装药凹槽内表面衬上一个药形罩时,装药爆轰后,凹槽附近炸药爆炸的能量就会传递给药形罩,
使药形罩以很大的速度向轴线运动,此时,药型罩在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的作用下,形成金属杆,
可以看作流体。其中,药型罩的内表面形成细长的金属射流,药型罩外表面形成杵体。药型罩压
垮并产生射流的过程,射流吸收的爆炸能量不会象爆炸产物那样再散失掉。金属杆在轴向上存在
速度梯度,从而,引起了金属射流在飞行过程中拉断现象。炸药性能和重量、装药结构、起爆方
式、药型罩材料及其几何尺寸等对金属流的形成和侵彻具有显著影响。
圆柱形药柱爆洪后,爆轰产物沿近似垂直原药柱表面的方向,向四周飞散,作用于钢板部分的仅
仅是药柱端部的爆轰产物,作用的面积等于药柱端面积。带锥孔的圆柱形药柱则不同:锥孔部分
的爆轰产物飞散时,先向轴线集中,汇聚成一股速度和压力都很高的气流,称为聚能气流。爆轰
产物的能量集中在较小的面积上,在钢板上就打出了更深的孔,这就是锥形孔能够提高破坏作用
的原因。
锥孔处爆轰产物向轴线汇聚时,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1. 爆轰产物质点以一定速度沿近似垂直于锥面的方向向轴线汇聚,使能量集中;
2. 爆轰产物的压力本来就很高,汇聚是在轴线处形成更高的压力区,高压迫使爆轰产物向周围
低压区膨胀,使能量分散。
由于上述两因素的综合作用,气流不能无限的集中,而在离药柱端面某一距离处达到最大的集中,
以后则又迅速飞散开了。
为了提高聚能效应,就应设法避免高压膨胀引起能量分散而不利于能量集中的因素,对于聚能作
用,能量集中的程度可用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来做比较。爆轰波的能量中,位能占3/4,
动能占1/4。而聚能过程,动能是能够集中的,位能则不能集中,反而起分散作用,所以,聚能
气流的能量集中程度不是很高的。如果设法把能量尽可能转换成动能的形式,就能大大提高能量
的集中程度。
在药柱锥孔表面加一个铜罩,爆轰产物在推动罩壁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就能将能量传递给了铜罩。
由于铜的可压缩性很小,因此内能增加很少,能量的加大部分表现为动能形式,这样就可避免高
压膨胀引起的能量分散而使能量更为集中。此外,铜罩还有两个有利于穿孔的作用:
1. 罩壁在轴线处汇聚碰撞时,发生能量重新分配。罩内表面铜层的速度比闭合时的速度高1至
2倍,使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形成金属射流;罩的其余部分则形成速度较低的杵。严格的讲,
锥形罩壁在向轴线运动过程中,能量已经在逐渐地由外曾向内层转移。
2. 金属射流各部分的速度是不同的,端部速度高,尾部速度低,因此射流再向前运动过程中将
被拉长。但由于铜的优良的延性,射流可以比原长延伸好几倍而不断裂。当然,金属射流在延伸
过程中不像聚能气流那样膨胀分散,仍保持着原来的能量密度。
由此可知,药型罩的作用是将炸药的爆轰能量转换成罩的动能,从而提高聚能作用,所以对罩的
材料的要求是:可压缩性小,再聚能过程中不气化,密度大,延性好;铜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
材料,也有少量使用金属钽制作的药型罩。
由上面的分析来看,聚能效应的主要特点使能量密度高和方向性强,但仅仅在锥孔方向上有很大
的能量密度和破坏作用,其他方向则和普通装药的破坏作用是一样的;因此,聚能装药一般只适
用于产生局部破坏作用的领域。
事实上,不仅锥形罩能产生聚能作用,其他如抛物线形罩和半球形罩等也能产生聚能作用,这些
都属于轴对称聚能装药。锥形罩也有圆锥形、喇叭形、双锥罩等多种形式。有时,药型罩可以做
得很长,用以产生一条聚能射流,起切割作用,这种装要成为线型聚能装药或切割索。轴对称和
平面对称型聚能装药应用很广,如在军事上,用于对付各种装甲目标;在工程爆破中,可在土层
和岩石上打孔(勘探领域);在野外切割钢板、钢梁;在水下切割构件(打捞沉船时切割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