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检定规程

合集下载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显微观察和分析的仪器。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金相显微镜,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仪器准备1. 检查金相显微镜的外观,确保仪器无损坏。

2. 打开仪器电源,待仪器预热完成后进行操作。

3. 检查显微镜的光源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样品制备1. 选择合适的金属样品,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处理,确保样品表面平整光滑。

2. 清洁样品表面,去除可能存在的污渍和油脂。

3. 使用显微剂或染色剂对样品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对样品的观察效果。

四、样品安装1. 将处理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确保样品处于水平状态。

2.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样品清晰可见。

五、观察操作1.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进行观察。

2. 使用显微镜的焦调节旋钮,使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光源亮度,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4. 使用显微镜的移动平台,对样品进行移动和定位,以便观察不同区域。

5. 使用显微镜的刻度盘或测微器,对样品的尺寸和距离进行测量。

六、图像记录1. 使用相机或数码设备,对观察到的样品图像进行记录。

2. 确保图像清晰、准确,可用于后续分析和报告。

七、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

2. 操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金相显微镜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4. 操作人员应遵守仪器使用规范,不得随意更改仪器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八、故障排除1. 如发现金相显微镜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2. 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金相显微镜,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坏。

九、附录1. 金相显微镜的技术参数和规格。

2. 金相显微镜的维护保养记录表。

以上为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按照该规程进行操作可确保金相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显微镜检定规程

显微镜检定规程

显微镜检定规程显微镜检定规程是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时,必须确保其精度和准确度,以便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以下是显微镜检定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设备a. 显微镜b. 测量工具二、检定流程1. 测量显微镜的倍率a. 放置显微镜的试验平台b. 选择标准标本,在显微镜正下方放置标准标本c. 启动显微镜,并选择最小倍率d. 改变倍率,测量每个倍率下标准标本的直径,记录数据e. 按照数据绘制倍率曲线,并计算误差2. 测量显微镜的视场大小a. 放置显微镜的试验平台b. 选择标准标本,在显微镜正下方放置标准标本c. 使用显微镜最小倍率观察标准标本,调整镜头到合适视野d.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标准标本在视野内的长度e. 计算视野大小,并计算误差3. 测量显微镜的工作距离a. 放置显微镜的试验平台b. 选择标准标本,在显微镜正下方放置标准标本c. 使用显微镜最小倍率观察标准标本,调整镜头到合适视野d. 测量标准标本与物镜的距离e. 计算工作距离,并计算误差4. 制定检定报告按照上述测量数据,制定检定报告,并记录任何问题和异常情况,以便进行维护和修理。

三、结论在完成以上测量之后,可以得出显微镜的校准数据,以便确保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准确性。

所有上述测量必须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并且应按照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检定报告应记录检定数据和结论,并提供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建议,以确保显微镜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显微镜检定工作是实验室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必须被认真对待。

显微镜检定工作能够确保显微镜的精度和准确性,从而保证我们所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

金相显微镜 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 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前言
金相显微镜是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仪器,操作规程的制定对于正确、高效地使用金相显微镜非常重要。

二、操作前准备
1. 打开金相显微镜主机,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转。

2. 根据样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安装好样品。

3. 调整镜头,保证显微镜处于最佳的观察状态。

三、样品观察
1. 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面上,调节镜头和聚光系统,以便清晰地观察样品中的金相组织。

2.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调整光源亮度以及对比度,以保证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

四、数据记录
1. 使用相机或者其他记录设备记录观察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

2.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金相显微镜自带的测量功能测量样品的尺寸和形态。

五、操作后处理
1. 关闭金相显微镜主机,将样品和夹具归还到指定位置。

2. 清理和消毒样品台和夹具,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六、注意事项
1. 在操作金相显微镜时,务必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2. 对于不熟悉的操作步骤或者故障情况,及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希望能对使用金相显微镜的人员有所帮助。

在操作金相显微镜时,请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金相显微镜的国标

金相显微镜的国标

金相显微镜的国标金相显微镜国标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显微观察和分析的重要仪器。

作为金属材料分析的工具之一,金相显微镜的国标在保证仪器质量和使用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金相显微镜的国标制定、主要指标、使用方法和保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国标制定金相显微镜的国标是由相关标准化组织或机构制定的,旨在规范金相显微镜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国标的制定需要考虑金相显微镜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仪器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主要指标国标中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指标,包括倍率、视场直径、焦距、放大倍数等。

倍率是指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显微镜观察的细节程度;视场直径是指显微镜镜头下能够看到的水平方向的范围,决定了观察样品的面积;焦距是指显微镜镜头的焦点到样品的距离,决定了样品的清晰度;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观察时样品的实际大小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小之比。

三、使用方法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根据国标制定的,以确保观察样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使用金相显微镜时,首先需要调节合适的倍率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使用调节装置将样品和镜头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最后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见到的细节和特征。

四、保养金相显微镜的保养是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标的要求,金相显微镜的保养包括定期清洁镜头和机械部件、保持显微镜的正常工作环境、定期检查和校正仪器等。

定期清洁镜头和机械部件可以防止灰尘和污垢对观察效果的影响;保持正常工作环境可以防止湿度、温度等因素对仪器的损坏;定期检查和校正仪器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论:金相显微镜的国标在保证金相显微镜质量和使用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国标的制定、主要指标的规定、使用方法的规范和保养的要求,可以确保金相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和观察效果的准确性。

金相显微镜国标的实施对于金属材料显微观察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金相显微镜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金相组织分析和金相显微观察的重要仪器。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金相显微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金相显微镜处于平稳的工作台上,不受外界震动干扰。

2. 检查显微镜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电源是否正常。

3. 检查显微镜的光源是否正常,灯泡是否需要更换。

4. 清洁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和平台,确保无尘和污渍。

三、样品制备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制备。

2. 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确保样品表面光滑。

3. 使用金相试剂对样品进行腐蚀或者染色处理,以凸显金相组织。

4. 将处理后的样品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或者空气吹干。

四、显微镜操作1. 打开显微镜电源,调节亮度适宜的光源。

2.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组合。

3.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平台上,并使用调焦手轮将样品对焦。

4. 使用显微镜的调光手轮和光源亮度调节,确保样品获得适当的照明。

5. 使用显微镜的移物台手轮,将样品挪移到需要观察的位置。

6.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调节手轮,调节焦距和清晰度,获得清晰的显微图象。

7.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旋钮,调节眼镜距离,使双眼观察舒适。

8.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旋钮,调节目镜的聚焦,使双眼获得清晰的观察画面。

9.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旋钮,调节目镜的眼位,使双眼获得合适的视野范围。

10. 在观察过程中,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和平台,以免留下指纹或者污渍。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 使用显微镜配备的相机或者摄像机记录样品的显微图象。

2. 根据实验要求,对显微图象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所需的数据。

3. 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或者记录表中,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六、设备维护1. 每次使用后,关闭显微镜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2. 清洁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和平台,使用专用的清洁布或者棉签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正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正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正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正置金相显微镜是材料学、金属学、无机化学、电子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使用正置金相显微镜需要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做好仪器的保养工作,下面详细介绍正置金相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准备1.在使用正置金相显微镜前,应该检查区域周围的环境和操作台的平稳度,保证工作环境平稳无震动。

2.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3.必须清楚地了解设备的各个元件的名称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阅读设备说明书。

4.使用正置金相显微镜时,必须注意不强制打开或关闭任何机械设备。

5.实验操作前,应了解样品的性质、实验要求、使用设备及所需实验器材。

二、安全操作1.启动正置金相显微镜前,应将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包括确认电源及电路系统完好,设备的各部位是否牢固。

启动设备时,禁止人员站在设备下方。

2.实验中出现异常状况,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找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非专业人员严禁擅自拆开设备,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4.在调节光学部位(如物镜、目镜等)时,应尽量缓慢并小心操作,以免对设备产生损坏。

三、禁止事项1.禁止在试制标本取出设备前,关闭光源或停止查看标本。

2.不得将指头或其它物品,伸入设备中部。

3.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

4.禁止使用外部电源进行实验。

保养规程一、日常维护1.在使用正置金相显微镜时,应该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防止灰尘、杂质附着在设备上。

2.在设备使用后,必须关闭设备开关并拔出电源,清理设备内部的任何残余物,如样本、外部器材等。

3.设备的镜头、物镜、目镜等应该避免使用手触及,如有污点要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清洗。

4.在正常维护时,要注意更换耗材,如灯泡、滤片等。

二、定期保养1.定期更换设备中的有损部件。

严禁将有损部件继续使用下去,以免对设备产生更大的损坏。

2.对设备中的光线系统、电子系统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性能。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分析和研究的仪器。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金相显微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仪器准备1. 确保金相显微镜处于稳定的工作台上,并接通电源。

2. 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镜头、照明系统等。

3. 清洁显微镜的镜片和物镜,使用干净的棉纱或镜头纸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手指直接接触镜片。

4. 确保显微镜的调焦机构灵活可靠,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三、样品制备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切割和打磨处理。

2. 使用金相显微镜所需的腐蚀剂和染色剂进行样品处理,确保样品表面清洁并显示出所需的组织结构。

3. 样品处理完成后,用纯净水冲洗并晾干,避免水滴残留。

四、样品安装1. 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使用夹具或夹具卡紧样品,确保样品的稳定性。

2. 调整载物台的位置,使样品处于显微镜视野的中心位置。

五、显微镜操作1. 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并调整照明强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可见。

2.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对焦,先调整目镜,再调整物镜,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3. 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调节装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4. 使用显微镜的焦距调节装置,对样品进行微调,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5. 在观察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以免留下指纹和污渍。

六、图像观察与记录1.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观察样品,注意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2. 使用显微镜配备的目镜测微尺测量样品的尺寸和结构特征。

3. 使用显微镜配备的摄像头或相机拍摄样品图像,记录实验结果。

4.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避免触摸显微镜,以免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七、操作结束1. 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断开电源。

2. 清理显微镜的镜片和物镜,使用干净的棉纱或镜头纸擦拭,确保无污渍残留。

3. 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灰尘和湿气的侵入。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范显微镜操作规程金相显微镜系统是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数码相机)通过光电转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在目镜上作显微察看,还能在计算机(数码相机)显示屏幕上察看实时动态图像,便利使用者察看的同时,还能供应有效的记录手段。

但是,仪器在给使用者供应便利的同时,其本身的设备情形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假如仪器使用不规范引起了仪器的损坏,那么对于试验的不利影响将不可估量。

因此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范和基本维护方法特别紧要。

首先,和大多试验室仪器一样,使用前要保证合适的使用环境,实在来说,包括防震、防潮、清洁、电源稳定。

然后,取出金相显微镜之后,应牢记使用次序,先摘除防尘罩,再接通电源,将试样置于载物台垫片,调整粗/微调旋钮进行调焦,直到察看到的图像清楚为止。

使用时需要注意,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阔别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

进行显微镜功能切换时,动作要轻,要到位。

使用完成后,要把后续工作落实离开,实在来讲,关机时,应将亮度调至谷值在关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卤素灯的玻璃体,关机不使用时,要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低处,待冷却后再盖上防尘罩,同时将不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信任,只要使用和保养规范,金相显微镜就能在讨论的道路上为科研人员供应助力。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要点一、正确安装使用前,首先要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装上去。

目镜的安装极为简单,紧要的问题在于物镜的安装,由于物镜镜头较宝贵,万一同学安装时螺纹没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镜头损坏,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强调同学安装物镜时用左手食指合中指托住物镜,然后用右手将物镜装上去,这样即使没安装好,也不会摔到地上。

二、正确对光对光是使用显微镜时很紧要的一步,有些同学在对光时,随便转一个物镜对着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确定用低倍镜对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V_RR_CNJ_0038金相显微镜检定规程
1.
金相显微镜检定规程的说明

编号 JJG(教委)012-1996
名称 (中文) 金相显微镜检定规程

(英文)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归口单位 国家教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 王甫培
批准日期 1997年1月22日
实施日期 1997年4月1日
替代规程号 无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或修理后的大中型金相显微镜的检
定。
主要技术要求 1.外观要求
2.安装条件
3.检定环境
4.检定设备
5.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是否分级 无
检定周期(年)
2
附录数目
1
出版单位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 金相显微镜检定规程的摘要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或修理后的大中型金相显微镜的检定。
2.1 原理
仪器是用于研究观察金属、陶瓷、矿石等有透明固体物质的组织结构。它是利用照明光
在样品上的反向,经透镜的折射,把原来用眼无法观察到的组织结构,经物镜和目镜两个光
学放大系统放大后,获得清晰的图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可
写成:
M=△/Fob・D/Fok (1) 
式中 M ——放大倍数
△/Fob——物镜放大倍数
D/Fok——目镜放大倍数
△ ——镜筒长度
Fob ——物镜焦距
D ——常数,250mm
Fok ——目镜焦距
2.2 构成
载物台、照明系统、显微镜放大系统、摄影系统。

3 计量单位
(毫米(mm)微米(μm)符合GB3102.6—93要求) 

4 计量要求
4.1 计量特性
4.1.1 物镜分辨率:高倍(40×以上)物镜,分辨0.30μm,物镜放大倍数精确度达±5%以
内。
4.1.2 总放大倍数:20×~2000×范围
4.1.3 光源:卤素灯及氙灯
4.1.4 功能:明视场、暗视场、偏振光、干涉、微分干涉衬度、特殊附件、显微硬度、宏
观装置。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要求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仪器号等项标志,并附有出厂
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2 安装条件
5.2.1 应将仪器安装在通风、避阳光干燥的房间内,仪器放置于平稳防震动的工作台上,
电源接插件应紧密配合,有良好接地线,接入仪器电源前应有稳压器。
5.2.2 仪器主机、光源、滤色片、孔径光栅、粗细调节钮、摄影系统及附件均完好无损、
物镜、目镜等附件应无霉斑。
5.3 检定环境 
5.3.1 电源电压:单相(220±10)V,50Hz。
5.3.2 室内温度15℃~30℃。
5.3.3 环境相对湿度:≤70%
5.3.4 仪器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室内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
5.3.5 显微镜平稳放置于工作台上,无振动。
5.4 检定设备
5.4.1 标准物镜测微尺0.01mm分刻度板和目镜测微尺0.1mm分刻度板(或与目镜一体)。
5.5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5.5.1 外观检定按5.1进行。同时对物镜及光路上附件检定基本上无霉斑更不能影响观察及
摄像。
5.2.2 光路检定:方法,将样品放置于载物台上,打开光源并对中心,然后照明光进入光
路,调整孔径和视场光栏到合适程度,用粗细调节钮对样品聚焦能观察到清晰且光线均匀的
物像为止。
5.2.3 载物台中心检定方法:把样品放置于载物台上,在目镜筒中看到物像,取其一特征
点移至观察中心,然后转动载物台(0°~180°转动)而其特征点仍在中心(原位)或略偏离中
心少许。
5.5.4 物镜实际放大倍数检定方法:将0.01mm分刻度板放置在载物台上,又将待检的物镜
装上(如10×)转到工作位置,把0.1mm分刻度目镜测微尺插入光路中,然后对0.01mm分刻度
板聚焦观察0.1mm分刻度的格数与0.1mm分刻度多少格相重合,通过计算,得物镜实际放大
倍数
目镜分刻度格数×0.1
M= 物镜分刻度格数×0.01 × (2)

5.5.5 视场面积检定方法:在物镜和目镜配合下测定视场内的面积,用目镜测微尺分别测
出视场横向、纵向的直径,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得视场面积
S=πd2/4 (3) 
式中d为视声平均直径
面积愈大,观察样品的范围愈大。
5.5.6 显微镜功能检定:逐一对明视场、暗视场、偏振光、干涉、微分干涉衬度等附件装
上,进行观察,均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图像清晰,附有显微硬度附件检定其压痕值是否与
标准块相符确定其正确性。
5.5.7 光源对中检定,按仪器型号不同,方法有所区别,但原理是一致的,通过调整光源
位置(前后左右)使光源灯丝像落在视场范围的中心位置。

6 计量管理

6.1 检定结果处理
经检定后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在检定结论中需明确说明被检定的仪器应属于何种级
别,是否合格,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6.2 检定周期
6.2.1 新安装和修理后的仪器应按本规程进行首次检定。
6.2.2 仪器的检定周期为2年。 

注: 需要查阅全文, 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